近年来,中国金融IT行业呈爆发式增长态势。由于银行在金融领域所占的绝对优势,笔者以银行IT投入的相关数据为例,根据IDC报告,2011年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为100.84亿元,比2010年增长19.2%;IDC预测2011-2015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9.9%,到201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50.8亿元。

  银行IT建设的高速发展给金融IT企业带来无限机会,如果说最初几年还是外资IT企业在呼风唤雨,那么随着银行数据大集中之后,对金融产品、营销服务、业务模式的创新需要,要求建立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对风险管理也有更高的要求,都需要供应商能够为银行提供契合度比较高的产品和方案。凭借对客户的深入了解,本土企业的优势显现,逐步超越了外资企业,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东南融通、神州数码、宇信易诚、高伟达等公司都曾经连续三年保持30~50%的增长速度。

  与上述诱人数字和美好前景截然相反的是行业的普遍困扰。比如失败的收购、并购、合并和解体屡有发生。比如客户的不满,笔者曾经听到浙江某银行副行长一针见血的批评:“你们这些公司我见的多了,不先把自己的业务做好做精、做到令客户满意,就一门心思去搞自己并不熟悉的资本运作圈钱,都没有好结果。”再比如从业者的抱怨,纵观ITPUB、博瑞金融等论坛,除了技术、行业资讯的交流与求助之外,最多也最受关注的就是从业者的吐槽帖,除了收入难以持续增长,工作强度大、长期出差、个人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缺乏足够的职业发展培训与规划等现实问题之外,也有因为公司层面原因频发的部门重组、业务撤并、裁员、减薪、集体跳槽、高层变动等事件,导致员工对于行业惨淡经营和自身稳定发展的紧张忧虑。甚至时常可在论坛里看到此类言论:“中国金融IT行业一直在走下坡路,混混日子还行,没有太大出路!”

  巨大的市场蛋糕并没有培养出稳定持久发展、拥有竞争力的企业,也没有带给从业者安定清晰的职业发展前景,国内金融IT几乎沦为迷茫一代。

  金融IT之困:行业困局、企业困顿、从业者困扰

  金融IT行业究竟怎么了?

  笔者在ITPUB上曾经看到一个帖子,例数金融IT行业乱象八宗罪: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政府认识不到位,对软件产业投入和扶持不足;二、崇洋媚外心理。而国外大牌在国内就是一个IT包工头,牵头拿项目的是它,干活的还是国内企业。道理很简单,选择一家国外大公司,项目失败了,也有推脱之辞;三、国内IT公司恶性竞争,低价竞标,压成本,降质量,项目拿下来,自已却折腾垮了;四、低利润的背景下,长期勉强生存,无力发展。没有核心产品和技术,甚至连个象样的研发团队也没有;五、项目管理水平低下,这是时下IT公司普遍存在的现状。不从管理中要效率,却一味加班赶进度;六、IT人员心态浮躁,当然整个社会都挺浮躁的,项目做的再多,也不过是增加经验值而已,技术实力却是越做越差;七、以项目为主导,快餐吃多了,既无产品积累,也无技术、业务和管理积累,多年下来,除了一系列的项目名称和多了些项目组,公司仍旧一无所有;八、公司发展缺少主线,没有核心的竞争力。四处出击,拼命整合,凑够了人数,却拼不起人心。

  尽管这只是论坛上某位业内人士个人的总结,但这些问题确实是行业内公认的事实,其中几条直指众多金融IT企业内部管理和业务发展的症结:以项目为重,只看眼前利益;对研发团队重视不足,没有核心产品和技术;公司业务不清晰、缺乏核心竞争力;只顾着规模扩张,员工人数上去了,却毫无凝聚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做大并不难,借助于银行业飞速增长的需求、同业的合并或收购、资本市场的运作,可以帮助企业很快形成可观的规模,但是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只能说是大而不强,经不起时间和风险的考验,也承载不了业务持续发展和创新的要求,这样的企业无论对客户、员工、抑或投资者而言都不具有长远合作的价值。

  一、从业者对发展前景充满疑惑

  论坛里铺天盖地的抱怨无疑反应出从业者对现状的不满,而行业普遍存在的人员高流动率也验证了这一点。为什么这么多金融IT企业都不能给员工安定长远发展的信心?

  根据前程无忧发布的《2011年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企业平均离职率为18.5%,其中高科技行业的离职率为18.3%,但是金融IT行业高达40%的离职率早已是业内不争的事实。以一家发展超过十年、位居行业领先的银行IT服务商为例,根据公司人力资源部的统计数据,司龄在3年以下的员工比例将近八成。也就是说,多数员工在任职一至两年以后选择了跳槽,只有五分之一的人选择留下来与公司共同发展。

  多份调研报告显示,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无非集中在以下三方面:薪酬福利体系不完善、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不完善和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金融IT行业高居不下的离职率,说明这个行业中的多数企业无法满足员工对于自身价值的认同,以及工作稳定、收入保障和长远发展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所以,即便市场规模和发展速度惊人,但是仍然无法让从业者清晰地看到自己在其中的位置与职业发展的前景。

  行业如此高成长率与高离职率的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不是也从某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行业普遍的短视和浮躁,太多的企业急于促成规模的迅速扩张、向往资本市场的收益,但是却没有优先选择把自己的业务和内部管理做稳做好做强;太多的企业领导者把追逐利益凌驾于创造价值之上,牺牲了员工的发展空间,也牺牲了企业自身发展的根基。

  二、公司经营陷入恶性循环

  如果一味把员工的不满通通归结为公司经营管理的缺失似乎也不尽公平,金融IT企业自身也确有自己的苦衷。绝大多数公司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或核心技术,迫于经营压力而选择服务为主的业务模式,逐步沦为IT人员外包商;伴随而来的是与客户谈判议价能力的不断削弱,以及价格战引发同业恶性竞争,造成公司利润率的持续走低和对于成本控制的高要求,这无疑让公司经营步入恶性循环。

  因为缺乏足够的利润空间,公司很难在技术、产品方面保证持续投入,业务得不到有效的沉淀、积累,连提高都难以维系,更不要说创新了;因此无法深入满足客户需求、带给客户及行业发展更大的价值,也无法真正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也不能给员工更有保障和持续攀升的薪资发展空间,居高不下的离职率又造成招聘与培训的巨大压力和团队竞争力的无以为继。这些结果都直接进一步打击到公司的竞争力,多数金融IT企业的经营前景真的可以说是处境艰难。

  面对短期效益的压力与长远发展的愿景,绝大多数公司在先做大还是先做强之间选择了前者,所以这个行业有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前期的高速发展并不难,很多企业迅速崛起、扩张、占领不错的市场份额,但是当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再也难以突破瓶颈。内部经营管理问题处理较好的企业尚可勉强支撑,稍有闪失,很容易走下坡路、甚至步入分裂解体的局面。

  我们很难相信,一个自身缺乏核心竞争力、发展之路举步维艰的企业,能够带给客户多大的价值和成长助力?能够带给员工多大的保障和发展前景?或许暂时还可以借助市场需求的巨大空间得以喘息,但未来势必是死路一条!

  三、行业混战难产巨头

  金融IT公司的经营现状造成了这个行业处于零散型产业形态。根据商业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所述,所谓零散型产业是指产业中存在大量的企业,没有任何企业占有显著的市场份额,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对整个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也可以说零散型产业呈现出充分竞争的态势,几乎没有具备绝对优势的企业。

  笔者从2008年-2012年IDC报告的数据发现,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份额排名前三位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仅仅为4-5%,2012年排名前二十位企业的市场份额总和才达到40%。纵观这几年,前五位甚至前十位几乎都很难形成稳定的排名和市场占有率,其间各色企业分分合合、走马灯一般的轮换,历史上曾经鼎盛一时的两联两天早已辉煌不再、甚至有的已经难寻踪影;东南融通09年达到行业顶峰,一度七八千人规模的公司却在2011年瞬间瓦解,区区两三年而已;继东南融通之后的行业领头羊——宇信易诚虽然连续三年位居IDC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份额首位,但此间的一些纷争却让人不由得担心它未来的走向。

  早在2010年年中,电脑商报一篇名为《祸起萧墙 宇信易诚两季度亏损背后的秘密》的文章将这位行业新科状元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文中直指宇信易诚上市后连续两年保持40%的增长,却在第三年前两个季度出现业绩连续亏损;一年间多位高管陆续离职,既有创业期的骨干、也有并购企业的创始人;同时还爆出董事长洪卫东与股东们的利益纷争,并由此牵出了许多公司内部经营管理的问题,包括研发中心得不到应有的支撑、无以为继;企业冒进、一味追求规模扩张却忽视了内部建设与业务积累;领导者面对企业增长压力时暴露出经营思路的短视,只看重项目和营收,忽略核心价值的打造。从文中提到的这些现象,我们已经不难看出宇信易诚与其他很多同业一样,盲目追求资本市场的受益、大而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已经背离了企业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而“祸起萧墙”的尘埃似乎刚刚落定,宇信易诚却并未逐步回稳到业务发展的正途上,于2012年底因为从纳斯达克退市再次引发业界震动。第一财经日报题为《宇信易诚:一家中概股的纳斯达克苦旅》的报道,不仅仅揭示出公司从合并、上市、并购、整合、直至退市过程中的矛盾重重,并且再次聚焦在其内部的经营管理问题,尤其是不同团队(包括宇信和易诚两个主要创业团队、以及后来并购进来的诸多团队)业务模式和企业文化的整合及冲突。文中明确指出,早在2010年,宇信易诚合伙人之一(当年易诚世纪创始人)曾硕以产品中心(也是易诚创业核心团队)为班底成立宇诚网络公司,就已经标志着宇信与易诚的“温和分立”。文章发表不久,业内又爆出曾硕连同原易诚团队老股东全部退股、以及曾硕不再担任宇信易诚COO的消息。

  如果说几年来宇信易诚不断有收购企业的创始人及核心团队离开,还不至于影响到公司的主体业务格局,那么时至今日构成宇信易诚的“宇信”与“易诚“也最终走向分裂的结果,已经让人无法再对这家公司的未来有更多的期待和想象了。

  一个行业的龙头老大尚且如此,更何况在分分合合、浮浮沉沉中挣扎的其他各色企业。或者说,这个行业从来就没有过像样的领导者,不管是东南融通还是宇信易诚,和其他大大小小的企业一样,面对越来越艰难的经营现状和未来发展的不清晰不确定,都在困境中挣扎。这个行业一直处于军阀混战的局面,自始至终都没有强势品牌出现,优势企业常常是昙花一现,难以持久领先,更不要说稳步发展成为行业巨头了。

  或许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照此下去,金融IT企业必将面临致命难关——自身缺乏核心竞争力,既不能让客户满意又无法令员工安心。金融IT的发展之路将越走越窄,怎不令人担忧?

  金融IT发展之道,路在何方?

  一、就行业而言,需要多元化的业务模式

  众多国内金融IT企业都在纠结于做产品还是做服务,或者说产品+服务还是服务+产品。笔者认为,服务有服务的价值,产品有产品的价值,金融IT行业市场规模如此巨大,势必存在各个层面不同的客户需求,因此自然会产生不同的业务模式分别满足这些需求。这些模式各有自身的特点、优势、要求,同时也有着不同的发展前景和需要面对的挑战。

  1、以成本驱动为导向的服务模式

  以服务为主导业务模式是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开发定制软件,它对于客户的价值是“能力”的输出。因此,企业实施过哪些案例、具有哪些经验、拥有怎样的团队或人员,这些方面构成了它的主要优势。公司经营关注的是人员及服务的能力,盈利来源于规模效应和更严格的成本控制。此种模式很容易短期见到收效,前期投入很少,基本在项目结束时就能完成成本转化并实现盈利。

  服务模式虽然也有产品,但产品的核心价值和竞争力比较弱,其存在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产生更多的服务。由于服务本身的特性不具有可复制性,围绕客户需求而动的业务模式比较容易陷入被动局面,而且成本控制与人员素质之间具有先天不可调和的矛盾,再加上客户的压价和同业价格战,很容易造成企业竞争力下滑,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很难继续突破,成长空间受限。

  2、以价值为导向的产品模式

  以产品为主导的企业对客户的影响是“价值”的输出,即我有什么产品、能够带给客户什么价值,具有影响客户、引导需求甚至引领行业发展的能力,也因此会帮助企业在专业性方面走得更远、更加强大。这就要求企业在理念和产品上说服客户为这个“价值”(即产品)买单,因此这个产品必须具有行业创新以及引领趋势的能力。

  产品销售收入是此类模式的主要营收来源,而服务的主要目的是驱动产品持续升级。所以,这个产品必须在业内具有可复制性,才有弥补前期的高昂投入逐步形成盈利的可能。

  3、新兴的运营模式

  随着银行互联网化需求的持续深入发展,运营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业务形态逐步兴起。它改变了银行与企业原有甲乙买卖双方的合作模式,而是一种平台+运营服务的更加紧密合作的方式。平台作为更高阶的产品,它的持续发展是为了支持流量的增长,而用户及流量的增长是产生收入的主要来源,银行与运营商采用分润的方式共享平台收入。

  运营模式或许代表了未来的某种发展趋势,但是现阶段对于高监管、高风险控制需要的银行业而言,接纳这种完全开放的互联网生态模式还需要时日,企业需要为此付出更多市场培育及客户教育的投入。

  对于现在业内普遍采用的服务为主的业务模式,只要是有一定行业资历的人都会意识到:服务模式可以生存、可以赚到钱,但是不会给行业和企业带来更长远的发展和更大的价值,所以这种模式势必难以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而以产品为主、服务为辅的模式道路仍然充满艰辛,需要对行业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对未来发展敏锐的判断,也需要更多的付出与坚持,才有可能打开局面。运营模式更是需要极具前瞻性的创新与拓展能力,才能在以稳为重、偏于保守的银行领域慢慢拓展出全新的商业生态。

  二、从企业自身来说,需要良好的承载力与包容性

  1、经营管理能否支撑业务模式多元化

  行业内各种的客户以及不同的需求是并存的,所以未来一定是不同业务模式并存发展。对一个企业而言,尤其是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势必会面临到多重业务模式如何并存的问题。服务、产品、运营三种不同业务模式对于团队能力项要求、业务发展轨迹、盈利模式、考核机制都是不同的,就需要企业内部在财务模型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给与不同的处理,简单粗放的统一而治势必导致内部发展的不均衡,很难实现企业整体发展的平衡与良性。

  关于这一点,我们从行业内频发的高管离职、团队整体跳槽看到太多的教训。以宇信易诚为例,笔者曾经听到一位公司前高管不无惋惜的感慨:宇信易诚曾经有很好的态势,包括当时在数据业务方面的领军者贺乐天、以及银行风险领域的专家王玉民等团队的加入,让公司具备了非常有利的发展基础,但是由于内部业务整合遇到的问题,这些人最终都选择了离开。之后宇信易诚再想在这些领域有所建树几乎是不可能的。

  2、扩张之后的整合是更重要的课题

  由于单纯依靠自身增长速度不会很快,所以很多企业会通过收购、并购来实现公司规模及业务的扩张,其后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就是业务和团队的梳理与整合,而这也是让很多金融IT企业都没能完成的一关。

  首先企业要对自己的业务非常清晰,多元化发展的重点必须是围绕自己的核心价值展开,扩张的目的不仅仅是项目、客户、人员的叠加,重点是自己身核心竞争力的建设。盲目四处出击、又没能解决好后续融合问题,这种扩张对企业而言是喜是忧?

  其次,在整合的过程中,作为企业领导者是更看重控制还是价值?还是以宇信易诚为例,上市后曾经有多次大手笔的收购动作,其中不乏在行业某个专向领域颇有实力的团队,但是不过两三年内,这些创业团队的核心人物都又纷纷流失掉了。虽然这些业务形态、部分客户、部分员工确实是留在了宇信易诚,但笔者相信一家企业或者说一个团队(尤其是在产品方面),其最核心的价值是它的灵魂人物、是最核心的那几个成员,如果不能实现融合并保有下来,而仅仅是简单业务规模的叠加,那么花费大价钱达成的收购无异于买椟还珠。而“宇信“与”易诚“作为曾经最为成功的一次合并,最终也没能走出困局,更加令人惋惜。

  3、题外话:资本市场是把双刃剑

  很多企业谋求上市,却搞偏了上市的目的。上市融资不是为了圈钱,而是借助于资本市场的运作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条件。

  不仅仅是金融IT企业、很多国内企业都有一个通病,从资本市场圈来的钱当货款、当流动资金,而并没有真正用到刀刃上——帮助企业强化自身的核心业务,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的甚至连自身业务都还没有做稳做强就谋求资本市场的收益,草率上市而后铩羽而归。这也就是此类企业在资本市场会受到冲击的根本原因,中概股在美国资本市场遭遇寒冬,除了企业价值被低估之外,更重要的内在原因是没有做好自己的功课。

  尾声:

  金融IT的“困”与“道”,是一个令人谈起来唏嘘不已的话题。我们曾经先后对两联两天、东南融通寄予厚望、又相继落空,而宇信易诚从合并上市到退市分裂,也不过短短五、六年的时间,其分立又将对行业格局产生何种影响,现在还不得而知。

  作为现在排名第一的银行IT解决方案服务商,宇信易诚很有代表意义,它暴露出的所有问题和所面临的各种困扰,也是整个行业的缩影。作为企业,如果过于追逐资本收益而忽视了自身必须具备的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就会造成自身发展的困境,类似长天、东南融通的解体事件还会发生。

  或许,本土金融IT企业仍需继续自己漫长而艰难的发展路程,谁能够成为引导行业走向的领袖品牌,我们还需要耐心等待。

金融IT的“困”与“道”相关推荐

  1. 艰困之道中学到的经验教训

    微软云解决方案架构师Ricardo Fiel在Scrum Gathering Portugal 201大会上发表了演说,介绍了他与几种不同类型的组织合作时发现的一些共同问题,以及他在团队环境工作的过程 ...

  2. 23家上市公司抢先机落地区块链应用,政务、金融领域成果最吸睛

    区块链,是近年来资本市场关注的热门概念.试水区块链的上市公司最早可追溯至2016年或更早,随着政策的持续加码,布局区块链的公司骤增.短短数年,区块链概念股数量由最初几十只涨至如今的260余只. 区块链 ...

  3. 萨摩耶数科林建明:坚守“终局思维” 让金融科技发展行稳致远

    今天,随着我们启用"萨摩耶数科"这一全新的品牌,标志着"萨摩耶数科"正式迈入了以"科技"为发展核心的2.0时代.作为一家以AI为驱动的金融数 ...

  4. 激荡二十五年:wind、同花顺、东方财富、大智慧等金融服务商争霸史

    激荡二十五年:wind.同花顺.东方财富.大智慧等金融服务商争霸史 2017-03-08 朱琼华 智囊财经 2017年3月8日,经历开春后风霜雨雪后的黄浦江,这一刻恢复了平静.倒映在江水里的高楼,随着 ...

  5. 37 岁接触 Python,3 年搭建 Python 金融“金字塔”

    导语: 在从事金融行业的20余年里,斯文博士拥有一系列闪亮的名片--经济学博士.中国注册会计师(CPA),特许金融分析师(CFA).金融风险管理师(FRM). 当金融科技(Fintech)被引入国内, ...

  6. 37岁接触Python,在危机中抓住新机,3年搭建Python金融“金字塔”

    1 成长三部曲--湖州.武汉和上海 我出生于1980年,恰好赶上了80后的头班车.从出生一直到高中毕业,我的学习和生活是在湖州. 自古以来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名句,句中的&q ...

  7. 讨论 |如何实现金融平等:技术究竟是缩小还是拉大了贫富差距?

    小蚂蚁说: 科技究竟是缩小还是拉大了贫富差距?到底哪种基因的公司能在金融科技竞争的大潮中拔得头筹?对哪些前沿科技的探索更值得大家审慎对待? 掌握了最前沿的技术就一定能实现金融平等普惠吗?已经从事或即将 ...

  8. 找到时代的进化之道,避免数字化沦为互联网的附庸

    正如上文所讲,金融的数字化和科技的数字化,正在上演着.找到属于这个时代的进化之道,避免这样一场数字化沦为互联网的附庸,真正让这场数字化成为金融与科技两种元素回归实体和产业的开头炮,才能让金融科技的再进 ...

  9. 2022年1月份报告合集(共222份)

    合集名称:2022年1月份报告合集 数量:222份 下载链接:2022年1月份报告合集(共222份).zip-行业报告文档类资源-CSDN下载 包含内容: 2021 游戏行业研究报告-21页.pdf ...

最新文章

  1. 无家可归的iPhone
  2. 清华大学和MIT研究人员使用DeepMind的AlphaFold方法来增强COVID-19抗体
  3. OpenCV Laplace point/edge detection拉普拉斯点/边缘检测的实例(附完整代码)
  4. 密码学系列之:feistel cipher
  5. html5怎样实现信息抓取,HTML5获取定位简单方案
  6. phpStorm中的unescaped xml character问题
  7. python docker自动化_「docker实战篇」python的docker爬虫技术-移动自动化控制工具appium工具(17)...
  8. Powershell tricks::Powershell Remoting
  9. 计算机wps如何排序,wps怎么排序【解答方案】
  10. 安装时后的idea,项目不能运行,pom.xml文件不能下载到本地仓库,maven配置是正确的...
  11. 扒一扒,互联网大厂内部都用什么软件沟通?
  12. 酉矩阵(幺正矩阵、unitary matrix)
  13. 浅谈css样式及选择器
  14. java String类型的处理
  15. 论文阅读_无监督知识图对齐PRASE
  16. Delphi Sender对象的使用
  17. Holt-Winters 季节方法
  18. office 2019 安装教程(图解版)
  19. 由注意力机制中scaled sqrt(dk)操作联想到期望与方差的本质推导
  20. Python数据分析(三) —— 绘制简单的散点图

热门文章

  1. Java画UML类图
  2. python 领英爬虫
  3. 需求调研(一)——调研流程和时间的把握
  4. 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
  5. ASCII码的了解及应用
  6. vue使用过滤器,文字超出显示省略号
  7. GAN训练不稳定原因
  8. 三人行SEO教程免费公开下载-学点啥收集整理
  9. C# 读取CSV文件
  10. Flux脚本语言基础使用-函数定义(InFluxDB 查询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