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外遥控器

红外遥控器是一种无线、非接触控制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传输可靠、功耗低、成本低、易实现等显著优点,被诸多电子设备特别是家用电器广泛采用,并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计算机系统中。

同类产品的红外遥控器,可以有相同的遥控器频率或编码,而不会出现遥控信号“串门”的情况。

红外遥控的编码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NEC Protocol的PWM(脉冲宽度调制)和Philips RC-5 Protocol 的PPM(脉冲位置调制)

二、NEC协议特征

1、8位地址和8位指令长度;

2、地址和命令2次传输(以确保可靠性)

3、PWM脉冲位置调制,以发射红外载波的占空比代表“0”和“1”;

4、载波频率为38Khz;

5、位时间为1.125ms或2.25ms(高电平持续时间来区分)

NEC码位定义:

一个脉冲对应560us的连续载波,一个逻辑1传输需要2.25ms(560us脉冲+1680us低电平),一个逻辑0的传输需要1.125ms(560us脉冲+560us低电平)。而遥控接收头在收到脉冲的时候为低电平,在没有脉冲的时候是高电平,这样我们在接收头端收到的信号为:逻辑1应该是560us+1680us高,逻辑0应该是560us+560us高。

NEC遥控器指令格式:

NEC遥控指令的数据格式为:同步码头、地址码、地址反码、控制码、控制反码。同步码由一个9ms的低电平和一个4.5ms的高电平组成,地址码、地址反码、控制码、控制反码均是8位苏剧格式。按照低位在前,高位在后的顺序发送。采用反码是为了增加传输的可靠性(可用于校验)

同步码开启指令,地址码(和地址反码)为了让遥控具有唯一性(接收端会设别地址码),加入反码是为了数据的有效性。

如果在一帧数据发送完毕之后,案件仍然没有打开,则发射重复码,即连发码,可以通过统计连发码的次数。

初始化

中断

扫描按键值

程序设置思路:

1、开启定时器对应通道输入捕获功能,默认上升捕获。定时器的计数频率是1MHz,自动装载值为10000,也就是溢出时间10ms。

2、开启定时器输入捕获更新中断和捕获中断。当捕获上升沿产生捕获中断,当定时器计数溢出,产生更新中断。

3、当捕获到上升沿的时候,设置捕获极性为下降沿捕获(为下次捕获下降沿做准备),然后设置定时器计数值为0(清空定时器),同时设置变量RmtSta的位4值为1,标记已经捕获到上升沿。

4、当捕获到下降沿的时候,读取定时器的值赋值给变量Dval,然后设置捕获极性为上升沿捕获(为下次捕获上升沿做准备),同时对变量RmtSta的位4进行判断:如果RmtSta位4位1,说明之前已经捕获到过上升沿,那么对捕获值Dval进行判断,300-800之间,说明接收到的是数据0,1400-1800之间说明接收到的是数据1,2200-2600说明是连发码,4200-4700说明为同步码。分析后产生相应的标志位。

5、如果是定时器发生溢出中断,那么分析,如果之前接收到了同步码,并且是第一次溢出,标记完成一次按键信息采集。

注:设置为高电平捕获且捕获到高电平之后,立即设为下降沿捕获是为了测试高电平的持续时间,等到下降沿捕获之后,立即进入中断计算高电平持续时间。RmtSta的值判断是否是1,是为了判断上次的捕获是否是上升沿捕获,如果是则读取定时器的值Dval(为高电平持续时间)。信号0高电平持续时间是560,信号1高电平持续时间是1680。所以根据捕获的高电平持续时间所在的区间来判断信号类型。溢出时间是10ms,正常的超过10ms的情况:没有信号或者就是连发码。同步码后设置一个标志位为1,当溢出中断的时候会监测标志位是否为1,如果是1则证明信号接收已结束,数据接收完成然后将数据解析出来。如果第二次发生溢出,要么就是没有信号要么就是在等待连发码。如果溢出超过13次,说明收到的连发码已经结束,清空相关参数。

硬件连接

三、代码:

void Remote_Init(void)
{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NVIC_InitTypeDef NVIC_InitStructure;TIM_TimeBaseInitTypeDef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ICInitTypeDef  TIM1_ICInitStructure;RCC_AHB1PeriphClockCmd(RCC_AHB1Periph_GPIOA, ENABLE);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TIM1, ENABLE);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8;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F;GPIO_InitStructure.GPIO_OType = GPIO_OType_PP;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100MHz;//100MHzGPIO_InitStructure.GPIO_PuPd = GPIO_PuPd_UP;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AFConfig(GPIOA,GPIO_PinSource8,GPIO_AF_TIM1);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167;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ounterMode=TIM_CounterMode_Up;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10000;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TIM_CKD_DIV1; TIM_TimeBaseInit(TIM1,&TIM_TimeBaseStructure); TIM1_ICInitStructure.TIM_Channel = TIM_Channel_1;TIM1_ICInitStructure.TIM_ICPolarity = TIM_ICPolarity_Rising;TIM1_ICInitStructure.TIM_ICSelection = TIM_ICSelection_DirectTI;TIM1_ICInitStructure.TIM_ICPrescaler = TIM_ICPSC_DIV1;TIM1_ICInitStructure.TIM_ICFilter = 0x03;TIM_ICInit(TIM1, &TIM1_ICInitStructure);TIM_ITConfig(TIM1,TIM_IT_Update|TIM_IT_CC1,ENABLE);    TIM_Cmd(TIM1,ENABLE );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 = TIM1_CC_IRQn;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PreemptionPriority=1;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SubPriority =3;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Cmd = ENABLE;   NVIC_Init(&NVIC_InitStructure);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 = TIM1_UP_TIM10_IRQn;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PreemptionPriority=1;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SubPriority =2;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Cmd = ENABLE;  NVIC_Init(&NVIC_InitStructure);
}
u8  RmtSta=0;
u16 Dval;
u32 RmtRec=0;
u8  RmtCnt=0;
void TIM1_UP_TIM10_IRQHandler(void)
{if(TIM_GetITStatus(TIM1,TIM_IT_Update)==SET) {if(RmtSta&0x80){   RmtSta&=~0X10;if((RmtSta&0X0F)==0X00)RmtSta|=1<<6;if((RmtSta&0X0F)<14)RmtSta++;else{RmtSta&=~(1<<7);RmtSta&=0XF0;}                               }                               }TIM_ClearITPendingBit(TIM1,TIM_IT_Update);
}
void TIM1_CC_IRQHandler(void)
{               if(TIM_GetITStatus(TIM1,TIM_IT_CC1)==SET) {     if(RDATA){TIM_OC1PolarityConfig(TIM1,TIM_ICPolarity_Falling)TIM_SetCounter(TIM1,0);      RmtSta|=0X10;}else {Dval=TIM_GetCapture1(TIM1);TIM_OC1PolarityConfig(TIM1,TIM_ICPolarity_Rising); if(RmtSta&0X10)              {if(RmtSta&0X80){if(Dval>300&&Dval<80){RmtRec<<=1; RmtRec|=0;}else if(Dval>1400&&Dval<1800){RmtRec<<=1;RmtRec|=1;   }else if(Dval>2200&&Dval<2600)    {RmtCnt++;        RmtSta&=0XF0;  }}else if(Dval>4200&&Dval<4700)       {RmtSta|=1<<7;   RmtCnt=0;      }                        }RmtSta&=~(1<<4);}                                                         }TIM_ClearITPendingBit(TIM1,TIM_IT_CC1);
}
u8 Remote_Scan(void)
{        u8 sta=0;       u8 t1,t2;  if(RmtSta&(1<<6)){ t1=RmtRec>>24;     t2=(RmtRec>>16)&0xff;if((t1==(u8)~t2)&&t1==REMOTE_ID) { t1=RmtRec>>8;t2=RmtRec;  if(t1==(u8)~t2)sta=t1; }   if((sta==0)||((RmtSta&0X80)==0)){RmtSta&=~(1<<6);RmtCnt=0;}}  return sta;
}

STM32——红外遥控器实验相关推荐

  1. STM32红外遥控实验(发射器和接收器)

    这个实验是学院的开放实验,2个小时写完了代码,使用STM32控制器,特此记录一下,比较水,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想要代码请加入群.欢迎加入QQ群:681976114,点击这里加群 文章来源地址:h ...

  2. STM32 红外遥控器详解

    目录 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红外简介 红外原理 正点原子代码 疑问与改进 总结 另外本文是在输入捕获的基础上完成,关于输入捕获,请参考: STM32F103 实验 输入捕获 https://blo ...

  3. STM32 NEC红外遥控器解码

    STM32 NEC红外遥控器解码 红外遥控编码格式 一体化红外接收头 STM32显示遥控器按下的数字代码 代码片 总结 原文链接:https://www.yourcee.com/newsinfo/29 ...

  4. 【正点原子STM32连载】 第三十八章 红外遥控实验 摘自【正点原子】MiniPro STM32H750 开发指南_V1.1

    1)实验平台:正点原子MiniPro H750开发板 2)平台购买地址: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id=677017430560 3)全套实验源码+手册+视频 ...

  5. stm32解码红外遥控实验

    stm32解码红外遥控 红外遥控的简介 有关编程的解释 使用hal库进行红外遥控实验 红外遥控的简介 红外解码目前广泛使用的NEC Protocol的PWM(脉冲宽度调制)和Philips RC-5 ...

  6. 基于STM32的万能红外遥控器

    本博客介绍一种基于STM32的可学习和存储已有红外发射设备的万能红外遥控器的设计思路. 一.首先需要了解设计一款这功能的遥控器需要什么硬件设备支持. 1.3.3V,5V电源模块,用作给系统模块供电和单 ...

  7. 【STM32 .Net MF开发板学习-14】红外遥控器编码识别

    一年前我写过一篇博文<自制电脑红外遥控接收器(PC软解码)>,文中介绍借助几个简单的器件通过PC串口,来获取红外遥控器的按键信息.现在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用PWM技术驱动智能小车(参见< ...

  8. 单片机毕业设计 stm32万能红外遥控器

    文章目录 1 简介 2 主要器件 3 实现效果 4 部分实现代码 5 最后 1 简介 Hi,大家好,学长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个学长做的单片机项目 基于单片机的万能红外遥控器 大家可用于 课程设计 或 毕业 ...

  9. stm32毕业设计 单片机万能红外遥控器

    文章目录 1 简介 2 主要器件 3 实现效果 4 部分实现代码 1 简介 Hi,大家好,学长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个学长做的单片机项目 基于单片机的万能红外遥控器 大家可用于 课程设计 或 毕业设计 选题 ...

  10. 【STM32 Net MF开发板学习-14】红外遥控器编码识别

    分享一下我老师大神的人工智能教程!零基础,通俗易懂!http://blog.csdn.net/jiangjunshow 也欢迎大家转载本篇文章.分享知识,造福人民,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年前我 ...

最新文章

  1. 深度学习性能提升的诀窍
  2. html dom 高级,DOM 高级工程师不完全指南
  3. 如何在android客户端中做到自动检查数据更新?,UpdateHelper
  4. Scrapy_CSS选择器
  5. Redis基础(三)——数据类型
  6. CString char BSTR 转换
  7. 从实践应用中催生课题,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应用
  8. 405.数字转换为十六进制数
  9. Word 多级标题中的某一级的编号变为竖线
  10. 安装 Maxwell
  11. 大学计算机思维导图_3款免费在线思维导图网站,你一定要收藏一个!
  12. 记一次跳过系统版本检测强刷opengapps卡刷包的过程,20210110修
  13. RBAC权限设计详解
  14. 单车架的ANSYS有限元分析
  15. 《2016-201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述评
  16. FAF世链区块链大会|DarkHorse商学院院长何沐庭:看好DeFi的未来
  17.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乙本释文(德经)
  18. 【芯片前端】Filelist -f/-F的文件解析方式探究
  19. 电力电子技术笔记(7)——器件的保护
  20. excel白屏未响应_「excel打开空白」Excel 2016 打开后空白的解决方法 - seo实验室

热门文章

  1. EOVA_JFINAL实现分布式架构
  2. 基于SSM框架的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 Android 自定义字体(otf,ttf等等)
  4. 【JAVA】利用MOM消息队列技术实现分布式随机信号分析系统
  5. otdr测试资料生成软件,OTDR曲线图生成工具
  6. 心海软件学心理测试系统,心海软件-心理测试、心理档案、心理咨询室管理系统...
  7. 微信UnionID的作用
  8. hive经典习题50题
  9. 幻彩灯 html5,WS2811幻彩灯程序
  10. Cesium 高性能扩展之DrawCommand(二):OSGB倾斜模型展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