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级I/O

10.1 Unix I/O

(1)一个Unix文件就是一个m个字节的序列:B0,B1,B2,B3...Bk...Bm-1。

(2)所有的I/O设备,如网络、磁盘盒终端,都被模型化为文件,而所有的输入和输出都被当做对相应的文件的读和写来执行。这是一种应用接口,成为Unix I/O。

-打开文件:一个应用程序通过要求内核打开相应地文件,来宣告它想要访问一个I/O设备。内核返回一个小的非负整数,叫做描述符。它在后续对此文件的所有操作中标识这个文件。内核记录有关这个打开文件的所有信息。应用程序只需要记住这个标识符。

-Unix外壳穿件的每个进程开始时都有三个打开的文件:标准输入(描述符为0)、标准输出(描述符为1)、标准错误(描述符为2)。头文件<unistd.h>定义了常量STDIN_FILENO、STDOUT_FILENO、STDERR_FILENO,它们而已用来代替显式的描述符值。

-改变当前的文件位置。对于每个打开的文件,内核保持着一个文件位置k,初始为0。这个文件位置是从文件开头起始的字节偏移量。应用程序能够通过执行seek操作,显式地设置文件的当前位置为k。

-读写文件。一个读操作就是从文件拷贝n>0个字节到存储器,从当前文件位置k开始,然后将k增加到k+n。给定一个大小为m字节的文件,当k>=m时执行读操作会触发一个称为end-of -file(EOF)的条件,应用程序能检测到这个条件。在文件结尾处并没有明确的“EOF”符号。

类似的,写操作就是从存储器拷贝n>0个字节到一个文件,从当前文件位置k开始,然后更新k。

-关闭文件。当应用完成了对文件的访问之后,它就通知内核关闭这个文件。作为响应,内核释放文件打开时创建的数据结构,并将这个描述符恢复到可用的描述符池中。无论一个进程因为何种原因终止时,内核都会关闭所有打开的文件并释放他们的存储器资源。

10.2 打开和关闭文件

(1)open函数将filename转换为一个文件描述符,并且返回描述符数字。返回的描述符总是在进程中当前没有打开的最小描述符。flags参数指明了进程打算如何访问这个文件。

O_RDONLY:只读。

O_WRONLY:只写。

O_RDWR:可读可写。

flags参数也可以是一个或者更多位掩码的或,为写提供给一些额外的指示:

O_CREAT:如果文件不存在,就创建它的一个截断的(空的)文件。

O_TRUNC:如果文件已经存在,就截断它。

(2)-进程是通过调用open函数来打开一个已存在的文件或者创建一个新文件的

#include <sys/types.h><br>#include <sys/stat.h> <br>#include <fcntl.h>

int open(char *filename, int flags, mode_t mode);//Returns: new file descriptor if OK, −1 on error

-关闭文件

#include <unistd.h>

int close(int fd);

-读文件

ssize_t read(int fd, void *buf, size_t n);//Returns: number of bytes read if OK, 0 on EOF, −1 on error

-可靠的读

ssize_t rio_readn(int fd, void *usrbuf, size_t n) {

size_t nleft = n;

ssize_t nread;

char *bufp = usrbuf;

while (nleft > 0) {

if ((nread = read(fd, bufp, nleft)) < 0) {

}

if (errno == EINTR)

nread = 0;

else

return -1;

}

else if (nread == 0)

break;

nleft -= nread;

bufp += nread;

}

return (n - nleft);

}

-写文件

#include <unistd.h>

ssize_t write(int fd, const void *buf, size_t n);//Returns: number of bytes written if OK, −1 on error

-可靠的写

ssize_t rio_writen(int fd, void *usrbuf, size_t n)

size_t nleft = n;

ssize_t nwritten;

char *bufp = usrbuf;

while (nleft > 0) {

if ((nwritten = write(fd, bufp, nleft)) <= 0) {

if (errno == EINTR)  /* Interrupted by sig handler return */

nwritten = 0;

else

return -1;

}

nleft -= nwritten;

bufp += nwritten;

}

return n; }

10.3 读和写文件

(1)应用程序是通过分别调用read和write函数来执行输入和输出的

#include <unistd.h>

ssize_t read(int fd,void *buf,size_t n);//返回值:成功为读的字节数,若EOF为0,出错为-1

ssize_t write(int fd,const void *buf,size_t n);//返回值成功为写的字节数,出错为-1
(2)read函数从描述符为fd的当前文件位置拷贝最多n个字节到存储器位置buf,返回值-1表示一个错误。而返回值0表示EOF。否则,返回值表示的是实际传送的字节数量
(3)write函数从存储器位置buf拷贝至多n个字节到描述符fd的当前文件位置
(4)在某些情况下,read和write传送的字节比应用程序要求的要少,这些不足值不表示有错误。原因如下:

-读时遇到EOF。假设我们猪呢比读一个文件,该文件从当前文件位置开始只含有20多个字节,而我们以50个字节的片进行读取。这样一来,下一个read返回的不足值为20,此后的read将通过返回不足值0来发出EOF信号。

-从终端读文本行。如果打开文件是与终端相关联的(如键盘和显示器),那么每个read函数将以此传送一个文本行,返回的不足值等于文本行的大小。

-读和写网络套接字。如果打开的文件对应于网络套接字,那么内部缓冲约束和较长的网络延迟会引起read和write返回不足值。对Unix管道调用read和write时,也有可能出现不足值,这种进程间的通信机制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

实际上,除了EOF,在读磁盘文件时,将不会遇到不足值,而且在写磁盘文件时,也不会遇到不足值。如果想创建简装的诸如web服务器这样的网络应用,就必须通过反复调用read和write处理不足值,直到所有需要的字节都传送完毕。

10.4 用RIO包健壮地读写

(1)RIO包会自动处理不足值。RIO提供了两类不同的函数:

-无缓冲的输入输出函数。这些函数直接在存储器和文件之间传送数据,没有应用级缓冲,他们对将二进制数据读写到网络和从网络读写二进制数据尤其有用。

-带缓冲的输入函数。这些函数允许你高效地从文件中读取文本行和二进制数据,这些文件的内容缓存在应用级缓冲区内,类似于像printf这样的标准I/O函数提供的缓冲区。是线程安全的,它在同一个描述符上可以被交错地调用。例如,可以从一个描述符中读一些文本行,然后读取一些二进制数据,

(2)RIO的无缓冲的输入输出函数

通过调用rio_readn和rio_writen函数,应用程序可以在存储器和文件之间直接传送数据。

(3)RIO的带缓冲的输入函数

一个文本行就是一个由换行符结尾的ASCII码字符序列。在Unix系统中,换行符(‘\n')与ASCII码换行符(LF)相同,数字值为0x0a。

用一个程序来计算文本文件中文本行的数量:用read函数来一次一个字节地从文件传送到用户存储器,检查每个字节来查找换行符。这个方法的缺点是效率低,每读取文件中的一个字节都要求陷入内核。

(4)RIO读程序核心:rio-read函数

static ssize_t rio_read(rio_t *rp,char *usrbuf,size_t n)

{

int cnt;

while(rp->rio_cnt<=0)//如果缓冲区为空,先调用函数填满缓冲区再读数据

{

rp->rio_cnt=read(rp->rio_fd,rp->rio_buf,sizeof(rp->rio_buf));//调用read函数填满缓冲区

if(rp->rio_cnt<0)//排除文件读不出数据的情况

{

if(error != EINTR)

{

return -1;

}

}

else if(rp->rio_cnt=0)

return 0;

else

rp->rio_bufptr = rp->rio_buf;//更新现在读到的位置

}

cnt=n;

if(rp->rio_cnt<n)

cnt=rp->rio_cnt;//以上三步,将n与rp->rio_cnt中较小的值赋给cnt

memcpy(usrbuf,rp->rio_bufptr,cnt);把读缓冲区的内容拷贝到用户缓冲区

rp->rio_bufptr+=cnt;

rp->rio_cnt-=cnt;

return cnt;

}

10.5读取文件元数据

(1)应用程序能够通过调用stat和fstat函数,检索到关于文件的信息(元数据)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stat.h>

int stat(cost char *filename,struc sta *buf);

int fstat(int fd,struct stat *buf);

(2)文件类型

-普通文件:二进制或文本数据,宏指令:S_ISREG()

-目录文件:包含其他文件的信息,宏指令:S_ISDIR()

-套接字:通过网络和其他进程通信的文件,宏指令:S_ISSOCK()

10.6 共享文件

(1)内核用三个相关的数据结构来表示打开的文件:

-描述符表:每个打开的描述符表项指向文件表中的一个表项

-文件表:所有进程共享这张表,每个表项包括文件位置,引用计数,以及一个指向v-node表对应表项的指针

-v-node表:所有进程共享这张表,包含stat结构中的大多数信息

(2)三种打开文件的类型

-典型:描述符各自引用不同的文件,没有共享

-共享:多个描述符通过不同的文件表表项引用同一个文件。(关键思想:每个描述符都有自己的文件位置,对不同描述符的读操作可以从文件的不同位置获取数据)

-继承:子进程继承父进程打开文件。调用fork后,子进程有一个父进程描述符表的副本,父子进程共享相同的打开文件表集合,因此共享相同的文件位置

图片参考书p607

10.7 I/0重定向

(1)dup2函数拷贝描述符表表项oldfd到描述符表表项newfd,覆盖描述表表项newfd以前的内容

(2)如果newfd已经打开,dup2会在拷贝oldfd之前关闭newfd

10.8 标准I/O

(1)在很多方面,使用标准I/O库和使用不带缓存的I/O类似。你需要先打开一个文件以建立一个访问路径。这个操作的返回值将作为其他标准I/O库函数的参数。在标准I/O库中,与底层文件描述符对应的对等物叫流(stream),它被实现为指向结构FILE的指针。

(2)在启动程序时,有三个文件流是自动打开的。它们是stdin、stdout和stderr。它们都是在stdio.h头文件里定义的,分别代表着标准输入、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输出,与底层文件描述符0、1和2相对应。

遇到的问题

-读和可靠的读区别在哪里,以及写和可靠的写

-ssize_t和size_t的区别在哪里

参考资料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

-博客园中有关Unix I/O的总结http://www.cnblogs.com/shangdahao/archive/2013/04/14/3019461.html

-吴子怡同学的博客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baka/p/4946955.html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八周总结相关推荐

  1.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八周学习总结

    第十章 系统级I/O 学习目标: 1.掌握系统编程和系统调用的概念 2.掌握系统编程错误处理的方式 3.掌握Unix/Linux系统级I/O:open close read write seek st ...

  2. 2017-2018-1 20155227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一周学习总结

    2017-2018-1 20155227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一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快速浏览一遍教材,课本每章提出至少一个自己不懂的或最想解决的问题并在期末回答这些问题 一 ...

  3. # 2017-2018-1 20155224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九周学习总结

    2017-2018-1 20155224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九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存储器 随机访问存储器(RAM): 静态RAM:用来作为高速缓存存储器,每个位存储在一个 ...

  4. 2018-2019-1 20165206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九周学习总结

    - 2018-2019-1 20165206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九周学习总结 -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计算机系统的主存被组织成一个由M个连续的字节大小的单元组成的数组.每个字节都有一 ...

  5. 20135203齐岳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十三周学习总结

    20135203齐岳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十三周学习总结 学习计时:8/9共小时(计划/实际) 读书:4/5 代码:1/1 作业:1/1 博客:2/2 第十二章 并发编程 一.学习目标 掌握三种并发 ...

  6. # 20155337 2017-2018-1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一周学习总结

    20155337 2017-2018-1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一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1.1信息就是位+上下文 hello.c程序是以字节序列的方式储存在文件中的.每个字节都 ...

  7. 20135219洪韶武——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五周学习总结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五周学习总结 学习任务:教材第四章[处理器体系结构] 学习时间:10小时  一.教材知识点梳理[4.1-4.3] 1.ISA[指令集体系结构] 一个处理器支持的指令和指令的字节级 ...

  8. 20145227《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一周学习总结

    20145227<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一周学习总结 学习内容总结 Linux是一个操作系统.如果使用GUI,Linux和Windows没有什么区别.Linux学习应用的一个特点是通过命 ...

  9. # 20155337 2017-2018-1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二周课堂实践+myod

    20155337 2017-2018-1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二周课堂实践+myod 因为在课上已经提交了四个实验,还欠缺最后一个实验,反省一下自己还是操作不熟练,平时在课下应该多多 ...

最新文章

  1. 苹果企业证书_企业签名App稳定吗?
  2. cogs 896. 圈奶牛
  3. 集群的可扩展性及其分布式体系结构(2)-下
  4. VMware vCenter升级杂谈
  5. 年报掘金:机构增仓路线图曝光(2010-03-06转载)
  6. 开课吧9.9元学python靠谱吗-开课吧的Python课程怎么样?大概是多少钱?讲师是廖雪峰吗?...
  7. Linux系统特殊符号的作用
  8. jquery扩展方法的两种形式
  9. java读取gpx文件,读取GPX文件+optpars的简单python脚本
  10. xp服务器文件写保护怎么删除,XP系统下u盘写保护怎么去掉?
  11. 移动端(一)—— 移动端概念
  12. java经纬度格式转换
  13. 2345加速浏览器有哪些特点
  14. UE4材质UV纹理扭曲效果
  15. Guitar Pro8最新版 学吉他打谱必备的APP
  16. Python123第六章答案
  17. pytorch 定义torch类型数据_PyTorch 使用TorchText进行文本分类
  18. Java实验06-GUI文件加解密软件,ScrollPanel嵌套Boxlayout,DES分组加密算法,进度条控制
  19. C++中的几个输入函数:cin,cin.get(),getline(),cin.getline() 的区别
  20. with open()用法

热门文章

  1. Android平台上获取文件的MIME
  2. 切换Fragment的方法
  3. WARNING L10:CANNOT DETERMINE ROOT SEGMENT
  4. 幼儿园故事导入语案例_幼儿园十三种经典导入语,让你的教学更成功!
  5. Oracle(一)数据查询
  6. react-native实现文件上传
  7. HotSpot的经典垃圾收集器
  8. 入睡困难怎么办?三个方法加一个神器让你秒睡
  9. 8、Hive数据仓库——环境搭建及简单使用
  10. 所向披靡、如过无人之境的见证.或许,在某一时刻,你会在站内偶遇一些惊为天人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