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分层思想

二、OSI参考模型

三、TCP/IP参考模型

四、TCP/IP协议簇的组成

五、数据封装与解封装过程


一、分层思想

  • 1.为什么要分层

很多不同的厂家生产各种型号的计算机,它们运行完全不同的操作系统,但 T C P / I P协议族允许它们互相进行通信。这一点很让人感到吃惊,因为它的作用已远远超出了起初的设想。T C P / I P起源于6 0年代末美国政府资助的一个分组交换网络研究项目,到 9 0年代已发展成为计算机之间最常应用的组网形式。它是一个真正的开放系统,因为协议族的定义及其多种实现可以不用花钱或花很少的钱就可以公开地得到。

  • 2、层次划分的优点

各层之间相互独立,每一层只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使问题复杂程度降低,利于针对解决问题灵活性好,各层内部的操作不会影响其他层结构上可分割开,各层之间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易于实现和维护,因为整个系统已被分解成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二、OSI参考模型

OSI七层划分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1、应用层------ 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用户操作)

指定各种的应用协议,人机交互窗口,把人的语言输入到计算机中(qq聊天输入字符)

2、表示层------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人的语言翻译成计算机) 将接收到的数据翻译成二进制数据,并指定数据的存储格式、加密格式,解密等等工作,

3、会话层------建立、管理、中止会话  是否 允许 建立会话连接,建立了不同操作系统的之间的会话,通过一些协议去判断 符合 确定你的两个软件之间是否可以进行通信(两个微信之间进行通信)

4、传输层------ 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 将上层数据分片并加上端口号封装成数据段,或通过对报文头中的端口识别,实现网络中不同主机上的用户进程之间的数据通信。

(1)可靠传输---传递数据前必须事先建立连接,可靠性高,传输效率低------打电话(tcp) (2)不可靠传输-----数据可以直接发送,传输效率高,可靠性低-----短信(udp)

5、网络层------定义逻辑地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寻址,理论选择转发数据的最佳路径 将上层数据加上源和目的方的逻辑(IP)地址封装成数据包,实现数据从源端到目的端的传输 (分拣员,分拣到底数据走哪条路更快)

6、数据链路层--------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等功能(交换机 网卡) 将上层数据加上源和目的方的物理(MAC)地址封装成数据帧,MAc地址是用来标识网卡的物理地址,建立数据链路;当发现数据错误时,可以重传数据帧。

7、物理层------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 报文头部和上层数据信息都是由二进制数组成的,物理层将这些二进制数字组成的比特流转换成电信号在网络中传输。

层次模型 作用 数据单元 主要设备
应用层 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 message
表示层 数据的表示、压缩、格式化、加密 message
会话层 建立、管理、中止会话 message
传输层 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量和差错校验 数据段
网络层 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 数据包 路由器
数据链路层 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等功能 数据帧 交换机
物理层 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 比特流

网卡

户的 ,

网络层,

网络层及以下的通信为点到点通信(主机与主机),

传输层的通信为端到端(端口到端口)。

三、TCP/IP参考模型 

        另外一个著名的模型是 TCP/IP 模型。TCP/IP 是传输控 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称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是指能够在多个不 同网络间实现信息传输的协议簇。TCP/IP协议不仅仅指 的是TCP 和IP两个协议,而是指一个由FTP、SMTP、 TCP、UDP、IP等协议构成的协议簇, 只是因为在 TCP/IP协议中TCP协议和IP协议最具代表性,所以被称为 TCP/IP协议。
  • TCP/IP 5层模型(华为)从下往上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都采用了分层体系结构,将庞大而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着干个较小且易于处理的子问题。不同的是OSl参考模型划分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参考模型最多划分了5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将OSI参考模型中的高三层合并为一层统称应用层。在层次结构上,两者都采用了分层体系结构,但是TCP/IP参考模型比OSI参考模型更简化。
  • 设备与层的对应关系:

 四、TCP/IP协议簇的组成

模型层 协议
物理层 IEEE802.3有线局域网(以太网)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
数据链路层 Point-to-Point Protocol
网络层 IP 、ICMP、IGMP 、ARP 、RARP
传输层 TCP、UDP
应用层 HTTP、FTP、TFTP、SMTP、SNMP、DNS

1、物理层:

  • IEEE802.3有线局域网(以太网)
  •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

2、数据链路层:

  • 点对点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 PPP协议是目前广域网上应用最广泛的协议之一,它的优点在于简单、具备用户验证能力、可以解决IP分配等。

3、网络层:

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而 IP 又由四个支撑协议 组成:

  • ARP(地址解析协议): 是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mac地址的协议

  • 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 是根据物理mac地址获取IP地址的协议

  • 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ping 网络连通性检测

  • IGMP(网际组管理协议):一个组播协议,该协议运行在主机和组播路由器之间

    单播:1对1发消息

    组播:只对一部分人发消息

    广播:对所有人发消息

4、传输层

  • TCP :传输控制协议 可靠协议 (安全性高,速度慢)
  •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不可靠协议(安全性不高,速度快)

5、应用层:

  •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个简单的请求-响应协议,现在主要的场景是web服务,就是网页的传输,默认使用tcp的80端口。
  • HTTPs:是以安全为目标的 HTTP 通道,在HTTP的基础上通过传输加密和身份认证保证了传输过程的安全性,默认使用tcp的443端口 。
  • FTP文件传输协议:FTP(file File Transfer Protocol)提供交互式的访问,允许客户指明文件的类型与格式,并允许文件具有存取权限,默认使用tcp的20,21端口。
  • T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是一个小而易于实现的文件传送协议,TFTP只支持文件传输,不支持交互,没有庞大的命令集。也没有目录列表功能,以及不能对用户进行身份鉴别,默认使用udp的69端口。
  •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是专门设计用于在 IP 网络管理网络节点(服务器、工作站、路由器、交换机及HUBS等)的一种标准协议,默认使用udp的161端口。
  •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一组用于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传送邮件的规则,并且控制信件的中转方式,用于邮件的发送,默认使用tcp的25端口。
  • POP3邮局协议版本3:用于邮件的接收,默认使用tcp的110端口。
  • telnet远程登陆协议:一种字符模式的终端服务,可以使用户通过网络进入远程主机或网络设备,然后对远程主机或设备进行操作,默认使用tcp的23端口。
  • ssh安全的远程登陆协议,默认使用tcp的22端口。
  • DNS 域名解析系统:将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默认使用tcp和udp的53端口 。
  •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是一个局域网的网络协议。指的是由服务器控制一段IP地址范围,客户机登录服务器时就可以自动获得服务器分配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默认使用udp的67和68端口。

五、数据封装与解封装过程

  1. 数据封装过程:应用层首先将数据分片(不可能将整个文件直接传输过去因为文件过大)

传输层:接受上一层的分片数据,加入TCP头部地址变成数据段

网络层:接收数据段加入IP头部分片成数据包

数据链路层:接受数据包加入MAC头部变成数据帧

物理层:接受数据帧变成bit流

2. 数据解封装过程:

OSI七层模型与TCP\IP协议相关推荐

  1. 协议分层(OSI七层模型、TCP/IP五层模型)

    目录 1. OSI 七层模型 2. TCP/IP五层模型 为什么需要网络协议的分层? 分层最大的好处,类似于面向接口编程:定义好两层间的接口规范,让双方遵循这个规范来对接. 在代码中,类似于定义好一个 ...

  2. OSI七层模型与TCP/IP四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与TCP/IP四层模型 OSI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缩写为OSI),全名"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q ...

  3. 计算机网络漫谈:OSI七层模型与TCP/IP四层(参考)模型(转载)

    PS:原文写的太好了,忍不住转载了 <计算机网络漫谈:OSI七层模型与TCP/IP四层(参考)模型> 文章目录 一.七层?四层? 1.为什么需要协议? 2.OSI七层模型是干什么的? 3. ...

  4. OSI七层模型及TCP/IP四层模型详细分析

    在计算机网络中有OSI七层模型及TCP/IP四层模型的说法,而且也是计算机很重要的知识.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它们: OSI七层模型及TCP/IP四层模型的对比: 从上面两张图我们知道,每层之间是相互独 ...

  5. OSI七层模型、TCP/IP五层(或四层)模型

    要说OSI七层模型和TCP/IP五层(或四层)模型,我们先做问题得拆解,1.什么 是OSI?2.七层模型是那些?如何划分?有那些功能?3.有了OSI七层模型,我们为什么还要引入TCP/IP层模型以及他 ...

  6. OSI七层模型及TCP/IP网络四层模型

    文章目录 前言 一.OSI七层模型 二.TCP/IP四层参考模型 总结 前言 网络的参考模型,ISO七层模型.TCP/IP四层模型等,我跟大家一样也只是草草的了解,并没有全面的掌握,今天学习一波. 一 ...

  7. 二网络专题OSI七层模型、TCP/IP协议栈

    一.OSI七层模型 OSI由ISO(国际标准委员会)规定. OSI七层模型 层级 名称 常用协议 7 应用层 http. 应用层 6 表示层 LLP 5 回话层 ssl.TLS 4 传输层 tcp.u ...

  8. 计算机网络7层协议模型,计算机网络(一) OSI七层模型及TCP/IP dubbo协议

    3.TCP/IP 四层模型: TCP/IP协议:是一个网络通信模型,是OSI 七层模型的简化,为4层模型,泛指众多(TCP,UDP,IP等)协议: OSI TCP/IP 功能 协议 应用层 应用层 文 ...

  9. OSI七层模型和TCP/IP协议四层模型

    1 OSI 七层模型 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开放系统互联)七层网络模型 称为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个逻辑上的定义,一个规范,他把网络从逻辑上分为7层.每一 ...

最新文章

  1. Windows服务初探
  2. JZOJ 1319. 邮递员
  3. pandas 绘图大全(和绘制横坐标为时间的图)
  4. Android性能调优利器StrictMode
  5. java 共享软件 保护_【Java并发.3】对象的共享
  6. SugarNMS分布式网络运维部署攻略
  7. eclipse 打包 apk 文件
  8. Matlab深度学习实践之手写体识别(含详细注释)
  9. 【HelloKitty团队项目】Alpha阶段项目展示
  10. android 特效字体下载,Android 一定有你想要的 文字特效 文字动画 艺术字
  11. RabbitMQ学习笔记:惰性队列(Lazy Queues)
  12. 密度聚类(CFDP)原理与实现
  13. python配对t检验_用python进行配对样本差异分析
  14. android打乱数据方法,Android 将list集合数据打乱
  15. 使用Fireworks 8制作网页效果图
  16. 年货节不是年货“劫”,RPA化身电商直播的坚实后盾
  17. 创建同义词文本维护同义词
  18. 跨平台APP和web APP到底有什么区别?
  19. cad拉伸怎么用_三维绘图:203页的CAD三维绘图基础知识,提高绘图效率全靠它
  20. 《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读书笔记(一)

热门文章

  1. vscode-journal:vscode中写日记/便签/提醒,配合nutstore与安卓、ios同步
  2. vue的is和v-bind:is怎么用
  3. 图像去噪之 Noise2Noise 和 Noise2Void
  4. 搜狗输入法在idea打不了汉字_好烦啊,IDEA输入中文时输入法候选词框不跟随光标...
  5. python keyshot_KeyShot 8
  6. 编程学习文档 参考资料和文档
  7. 【德勤报告:区块链变革媒体业有五种可能】
  8. 财务分析与决策:同型分析【转】
  9. 机器学习案例实战(1)使用python分析科比数据
  10. OpenGL初探-Win10+VS2017+freeglut+glew+gltools开发环境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