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36氪经授权发布。

这大概是现代社会,最为常见的都市病。
很多人大抵都明白:好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要有一个大目标,再分拆成一个个小目标,每天朝着目标前进,看着自己的进步和成长,转化为成就感和动力 —— 对不对?
但问题就在于:对许多人而言,在「目标」这一块就已经碰壁了:
我知道要有目标,但我就是不知道想做什么,感觉对一切事物都提不起兴趣,没有动力,怎么办?
这个问题,在这几年里,不同的人身上,反反复复地听到。
有趣的是,不仅仅是刚毕业两三年的年轻人,许多30岁前后的人,其实也有同样的困扰。
比如,在一线城市里打拼,收入还行,但每天996,下了班身心俱疲。也想过要有自己的生活,却一直缺乏动力,周末就是看剧瘫倒、打发时间,接着开始新一周的循环。
或者,在三线小城市里,守着一个无聊且清闲的岗位,衣食无忧,但生活也一成不变,平淡单调。想着要有一些变化,但又限于身边的圈子,不知道从何着手。
再如,奋斗到30来岁,成家立业,孩子也过了需要人带的阶段,想重新开始自己的事业,却发现找不到方向,糊口不难,但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想做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缺的也许不是持续前进的动力,而且从0到1这轻轻的一步。
那么,该如何找到感兴趣的方向,从零开始迈出第一步呢?
这是一个大哉问,不是一篇文章能够解决的。但我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给你一些启发,为你迈出这第一步,提供一点微小的动力。

其实,从人类诞生伊始,自然就给我们预装了一套「动力系统」。
这套系统,可以确保我们,在强敌环伺的自然界,得以存活下来,并主动去进行探索,适应和改变周围的环境,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套动力系统是什么呢?就是我在人生的幸福算法 中提到过的「奖赏回路」。

当我们受到生存需求的驱使 —— 比如饥饿、疲惫、恐惧、寒冷时,我们就会主动采取探索行为,来缓解这种需求驱使的紧张感。
而一旦满足了需求,VTA就会释放出大量的多巴胺,通知大脑皮层「这种行为是有益的」,从而向大脑发出一个「快乐」信号,把这种行为记录下来,进行强化。
久而久之,这种行为就会被我们习得,成为我们的习惯模式。
慢慢的,大脑对它的刺激敏感度就会降低,多巴胺分泌减少。于是,我们就需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去探索和发展新的、更高层级的行为,来为大脑创造「更好的条件」,继续激活多巴胺回路……
这就是文明建立的过程。
可以说,正是奖赏回路,使得人类不满足于茹毛饮血,一步步发展到现代社会。
但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一个以前从未有过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
我们的生活,变得实在太便利了。
便利到什么程度呢?如今,几乎一切需求,坐在家里,通过手机和互联网就可以实现。订餐,购物,游戏,社交,资讯,甚至工作……乃至于饮食起居,一切需要动手的地方,只要愿意花钱,都能找到人上门帮忙解决。
这当然是好事,但另一方面,它也会造成一个结果:我们的「奖赏系统」,开始感到无所适从了。
它有点难以理解这个世界了。

我们可以把对奖赏系统的刺激,大致分为两类:内源刺激和外源刺激。
你饿了,动手做一顿饭,吃完,很舒服。这里,一方面你满足了「饥饿」的需求,另一方面,你付出了一个需要投入精力的「做饭」过程,由于结果是好的,所以激活了奖赏系统,使得大脑肯定了这个过程 —— 于是,你会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和愉悦感。
这就是一种内源刺激。付出行动,获得收益,得到奖赏,强化行动 —— 这是奖赏系统正常运作的状态。
现在,考虑另一种情况:你饿了,在外卖 APP 上下订单。餐到了,吃饭,同样很舒服。但在这个过程里,你没有付出任何劳动,没有切实的行动。那么,奖赏系统就会陷入困惑:
我该奖赏什么呢?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同样满足了饥饿的需求,但却缺失了满足感。
那么,久而久之,我们的大脑就会产生需求:从别的地方去获得满足感,来填补这种空缺。这就是一种代偿效应。
但尴尬的是:我们的生活太便利了,任何行为都非常简单,大脑找不到能够奖赏的目标。
于是,它就只能转而向外部,去寻求刺激和满足。
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流,娱乐节目,游戏,各种现代社会体系下的脑力消费产品,就应运而生了。
它们为我们的大脑按摩,为大脑提供即时反馈、使命感、新鲜感、收获感、优越感、社会认同和肯定……
这就是「外源刺激」。
简而言之,在内源刺激不足的情况下,大脑就会转向外源刺激,来释放多巴胺,激活奖赏回路。
而这种模式反过来,又会降低我们获得「内源刺激」的动力,提高「外源刺激」的倾向。
毕竟,当阈值被调高之后,再要付出繁复的行动,去做一些很麻烦的事情,换取并不高的回报,在大脑看来,就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所以,我经常说:要创造,不要消费。为什么?就是因为创造的过程,会不断激发「内源刺激」,帮助大脑把奖赏系统保持在健康的状态。
而过度的消费,只会迫使大脑去寻去外源刺激,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这就是许多人「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的内因所在。
很多人有一个误解:认为兴趣是天生的。这世界上存在着成千上万种活动,我要做的是从里面找到「我感兴趣的事情」,然后再去做。
其实不是的。
这种思维就跟「这个世界上存在着理想的另一半,我要去找到他一样」,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误区。
你对某种事物的兴趣,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接触和深入的过程中,慢慢习得和「生成」(generated)的。
简而言之,兴趣受什么影响呢?两个因素:一是你的人格,包括特质、价值观,等等;二是奖赏和激励。前者决定哪些领域容易对你产生倾向,后者决定这种倾向能否变成兴趣。
很多人认为:我们是因为喜欢一件事物,然后才擅长它。其实不是的。大多数时候,我们是因为恰好擅长一件事物,得到内在和外在的肯定,才会喜欢上它。
只不过因为这个过程往往不知不觉、潜移默化,我们很难觉察到罢了。
结合这一点,我们可以作出一个剖析:
为什么我们会对一切事物不感兴趣?大体上,有这么几个原因:

  1. 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不差,至少不会到「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程度,故而从根源上缺乏探索和前进的动力;
  2. 这些人在过往的生活中,往往比较循规蹈矩,遵循传统的教育和考试模式,从而很少能够发掘「自己擅长什么」和「自己喜欢什么」;
  3. 基于前两点,再加上我们的生活过于便利,内源刺激不足,外源刺激又远远过载,于是,他们习惯了从外源刺激获取奖赏,从而抑制了内源刺激的动力。也就造成了对「行动」的巨大障碍。
    有些朋友可能会说:虽然生活很便利,但还有工作呀。为什么工作不能成为成就感、满足感的来源,激活内源刺激呢?
    这个问题很好。有些人是可以的。但除了少数幸运儿之外,大多数人的工作,往往都有一个特点:非自主性。
    大多数人的工作,很可能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也难以自己掌控工作内容、方式和节奏。你被迫在不想加班的时候加班,被迫三番五次地修改自己的作品乃至不伦不类,被迫迎合上司和客户的要求、按他们的指令行事……
    在这种情况下,工作就变成了一种负担,而非奖赏。
    判别的方法很简单:问自己,每天上班时,你是充满斗志和干劲,还是不情不愿,就可以了。
    所以,好的工作,未必是高收入的工作,而是你擅长、感兴趣、目标一致、拥有使命感和价值感、并且能够对其负责的工作。
    同样,只有当你出于自主意愿去探索事物时,它才能够成为你幸福感的来源。

那么,针对前面提到的三层原因,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去发掘和生成兴趣呢?
分享几个简单的方法。当然,最根本的还是行动。先觉察到这一点,再让自己去行动,不要考虑太多。试着从行动中获得反馈,成为你持续前进的动力。

  1. 动手做一些简单的事情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器官是什么?当然是用来改造环境的手。
    因此,我们身上所有的器官里面,手所对应的大脑神经元是最丰富的(其次是口腔)。
    这是一个双向通路。一方面,大脑可以对手部下达各种指令,让每一块细微的肌肉作出极其精细的动作;另一方面,手部的触觉是最敏感的,可以获取极其微弱的信息,再传递给大脑。
    因此,动手(字面意义上的动手),是锻炼和激活大脑非常有效的做法。它可以引起大脑更强烈的反应。
    所以,为什么生活如此便利,仍然有人喜欢动手去做东西?就是因为,动手做一些事情,能够带来充盈的乐趣和成就感。
    我经常会向有类似困惑的朋友提议,去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活动。比如:做饭,烘焙,绘画,缝纫,拼装模型,手冲咖啡,做手账……去产出一些成果,让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这可以帮助你有效地找回幸福感。
    像我自己,平是没事会自己冲咖啡,但其实我并不喜欢喝咖啡,纯粹只是为了享受动手的乐趣而已。
    (主要是手残,别的也做不来)
    不用追求完美,更无须对自己有太高要求,只要把自己从电子产品前解放出来,用双手去感知和体验世界,就是一个明显的进步。
  2. 尝试自行去解决问题
    很多人的思维是「追求效率」,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短的路径,得到最好的结果。所以,当他们遇到问题时,经常会选择当伸手党,让别人帮忙决策。
    这不是一个好习惯。
    有时候,多花点时间,刻意去做一些「麻烦」的事情,反而会更好。
    举个栗子。同样都是向别人请教,伸手党的问题是:我现在有A和B两个offer,我该选择哪个?
    而主动者的做法是:先思考我现在最需要什么,再对比这两个offer,它们分别能够提供什么,有哪些风险,哪些收益。这里面,有哪些信息是我目前还不知道的,我先试着动手搜索一下。实在找不到或者难以肯定的,再去向别人请教。
    前者会问开放性的问题:「我该怎么做?」后者会问针对性的问题:「我目前缺少的是某个信息,您能否告诉我这个信息?」
    其他时候也是一样的。动手搜索,动脑思考,分辨信息可靠性,对比优劣势和收益成本,制定计划并执行,随时监控和反思,考虑多个备用方案并尝试付诸实践 —— 这些行为,很麻烦,但可以为你持续产出「成就感」。
    用内源刺激启动奖赏系统,最关键的,是你要有付出。
    你付出了,奖赏系统才能够「奖赏」你的付出,从而强化你的行为,为下一个问题做好准备……形成良性循环。
    适当的冗余是必要的。它是系统健壮性的支撑。
  3. 增进生活的多样性
    许多陷入「兴趣迷思」的人,往往都存在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他们的生活模式,太狭窄了。
    日复一日重复着相同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遇到的问题也是相似的,连每天碰到的人、交流的人,都是老面孔。久而久之,这就会造成一个后果:
    你会陷在自己的「小世界」之中,难以从中走出来。
    你会渐渐地觉得:世界本来就应该是如此,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我的生活模式也是理所当然的,「提不起兴趣」也必然是理所当然的。
    真的吗?当然不是。
    你困在自己的「气泡」中太久了。你所看到的一切,只不过是气泡所反射回去的、你对世界的认知而已。
    所以,非常关键的一步就是:引入一些「不同」,让生活多一些难以预测、难以把握的变量。
    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和一些优秀的同行交流,每次交流完,都会有一种感觉:原来还可以如此。
    这就是我对自己的警醒:在自己熟悉的模式中待太久,你就会习惯这种节奏,慢慢的,你的感知能力会变得迟钝,对外界的变化会充耳不闻,更别说改变自己去适应新变化。
    怎么应对这个问题呢?
  • 你可以试着去学习一些技能,无需精通,只需利用20%的业余时间去入门和涉猎即可。通过学习,去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和可能性范畴,接触到更多的生活方式;
  • 你可以试着跟不同领域的人交流,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什么;
  • 可以试着跳出自己现在的圈子,去寻找新的圈子、新的群体,去跟他们碰撞。
    哪怕是在网上,在微信群里,去寻找和发掘聊得来的朋友,建立一些联系,也能帮你走出自己的「小世界」。
    你也许会发现:原来,世界可以这么大。
  1. 建立日常惯例和仪式感
    前面提过:在启动「内源奖赏回路」的过程中,有一个因素非常重要,那就是自主性。
    你必须发自内心地感到:我的生活是在我的掌控之下的,我能自主做想做的事、选择想要的目标,才能帮助自己「对焦」,迈出探索的第一步。
    如何提高自主性呢?一个有效的做法是:在生活中寻找仪式感。
    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日常惯例(daily routine)。给自己制定每天的计划,去完成一些微小的、低成本的、日常的事情,把它变成一种日常生活的仪式感。
    具体可以按照你的实际情况去设定。像为自己的每一天打分,填写模板化的日志,散步,冥想,独处发呆……都可以。重点在于,把它们变成独属于你的,有你个人风格的,雷打不动的,独立于一切工作和日程安排之外的惯例。
    「仪式」的定义是什么?就是没有实际作用、却被赋予了非凡意义的事物。
    重点在于,这种「无用之用」,正是仪式的价值所在 —— 我花费时间去做一些「无用」、完全在我支配之下的事情,正意味着我对生活拥有掌控权和自主性。
    做一个类比:为什么富人愿意购买奢侈品?因为,奢侈品的溢价基本是「无用」的,但愿意花钱在这种「无用」之上,正是富人财富和地位的展现。
    为什么人需要仪式感?原因就在于此。
    它不能直接帮你激发奖赏回路,但能够帮你寻回内心的宁静,将你从忙碌、拥挤的琐事中拉出来,重新让你感受到「自我」的存在,从而找回生活的意义。
    毕竟,兴趣也好,目标也罢,它们只是手段,最核心的,是对生活抱以热情,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不是吗?

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怎么办?相关推荐

  1. 对钱感兴趣?聊聊互联网工资收入的组成

    哈喽,大家好,我是王博Kings,最近和好友讨论话题,包括新加的那些朋友,似乎对互联网工资水平都特别感兴趣,我就说一下我所了解的信息吧 如果你错过了以前的碎碎念内容,欢迎访问阅读往期: 聊聊Top2计 ...

  2. 新晋院士:直到硕士毕业前都想做公务员,现在只对科研感兴趣

    点击上方"视学算法",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本文整合自上观新闻.新民晚报.文汇报 从一所地方院校(江西农业大学) ...

  3. 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指南:如何过滤不感兴趣的分类及添加新分类?

    编译 | 庞佳 责编 | Leo 出品 | AI 科技大本营(公众号ID:rgznai100) AI 科技大本营按:本文编译自 Adrian Rosebrock 发表在 PyImageSearch 上 ...

  4. 10岁对c语言特别感兴趣,山东男孩,8岁懂电脑编程,10岁考上南科大,最后为何惨遭退学?...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做家长对孩子美好未来的殷殷期盼.现在的人生活压力大,他们深深体会到了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不易,自己无力去反驳去抗争,于是就将自己的各种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无形之中加大了孩子的 ...

  5. 如何快速在GitHub上找到感兴趣的开源项目

    / /前段时间公司的版本管理系统从SVN切换到GIT,熟悉了GIT后又对GIT的生态作了一下了解,发现对于软件开发人员或对科技感兴趣的人来说,GitHub可以说是打开世界的一把金钥匙.GitHub是一 ...

  6. 基于python的移动物体检测_感兴趣区域的移动物体检测,框出移动物体的轮廓 (固定摄像头, opencv-python)...

    感兴趣区域.特定区域.框出移动物体的轮廓.越界检测.入侵物体检测.使用 opencv-python库的函数cv2.findContours.cv2.approxPolyDP.cv2.arcLength ...

  7. 写给对 ”游戏开发” 感兴趣的朋友们

    我们程序员能为世界带来什么? 有些程序员做出了 淘宝/Amazon,为世界带来了电子商务. 有些程序员做出了 微信/Twitter,为世界带来了社交平台. 而有些程序员做出的东西,虽然无法应用于我们的 ...

  8. 计算机二本生不学编程还能干什么6,不建议二本考生报考的6个专业,除非真的感兴趣!...

    原标题:不建议二本考生报考的6个专业,除非真的感兴趣! 如果从985或者双一流大学毕业的话,即便报考的是学校不算比较有优势的学科,找工作的优势都很大,因为学校的门槛高,就业机会多,选择的方向也会比较多 ...

  9. 外星人计算机产品介绍,你对外星人电脑了解吗?感兴趣快看看!

    作为在游戏电脑领域浸淫已久的专业品牌,ALIENWARE无论在业界还是玩家群体中都堪称是大名鼎鼎,每一位热爱电子游戏的玩家都知道,只要能够拥有一台高端的外星人电脑,那么就代表能够在游戏中享受非同凡响的 ...

最新文章

  1. 【翻译】(11)NDK Build
  2. 查看Flink的Job Graph时的问题
  3. oracle如何带符号求和,ORACLE 实现行转列(字符串求和)
  4. Android从入门到进阶之高级控件
  5. 聪明的质监员 2011年NOIP全国联赛提高组(二分+前缀和)
  6. python成绩转换、百分制到五分制_设计一个程序,将从键盘上输入的百分制成绩转换成对应的五分制成绩并输出。90分以上为A,80~90分为B,...
  7. [转载] 黑马程序员_学习笔记8_C#基础归纳之数组
  8. Ceph 笔记(二)
  9. JAVASE1~5补充
  10. 【实战项目惜时App项目总结分析】Vue-cli3+Vant UI+Vue-element-admin+Egg.js+Mysql
  11. FaWave(发微)-Chrome上的多微博全能插件
  12. 第一章 教育基础(05 小学教育研究)
  13. Markdown详细教程+技巧总结
  14. 【安装教程】——widows_pycharm远程连接Linux服务器
  15. 安装Rstudio Desktop和Rstudio Server免费版本
  16. 杨辉三角以及九九乘法表
  17. 一文掌握Tableau制作透视表/数据表
  18. 【20230103】FROM_UNIXTIME和UNIX_TIMESTAMP函数
  19. FireFox插件 - Greasemonkey
  20. java实现简单区块链毕业设计

热门文章

  1. 可以升了!Windows 10创意者更新变化全部在此
  2. CDMA 1x 呼叫流程的特殊性
  3. axure 8 表格合并_如何在表格做数据分析?这个例子教你轻松入门
  4. 实用!开关电源分类及开关电源测试解决方案
  5. 使用vue-cli创建uni-app微信小程序流程
  6. 抖音SEO排名优化源代码开发搭建技术分析
  7. Android 发展历史
  8. LyScript 插件官方API调用案例
  9. 红米k20 android版本,红米k20pro入手哪个版本好 红米k20pro哪个更值得入手
  10. 人性#65380;狗性#65380;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