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面试时,我们都会被问到“请谈谈你的工作经验”,交女朋友时也会被问到“你有几年恋爱经验”,甚至网游组队时,经验等级不够还会被踢出。

既然经验这么重要,为什么有些经验丰富的人,反而不如新人取得更大的成就呢?不信你对比一下Papi酱和李叫兽。

你可能会说:有经验的人太骄傲,所以输了。但是有十年经验的人通常经历过起起落落,难道没读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

你也可能会说:有经验的人不知变通,所以输了。但是这样的结论仅仅是对问题的重述,就像把“身体不舒服是因为有病”重复一万种不同的说法,也不能治病。

那到底为什么我们过去引以为傲的成功经验,却往往在今天某个关键时刻失灵呢?

“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也就是说要一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直至看到本质,然后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推理。

我们不妨利用第一性原理回到经验的本质:经验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反映。

客观事物是经验的来源,主观反映是大脑的理解。所以,经验的问题,要不出在经验的来源上,要不出在大脑的理解上。

经验丰富的人,通常都是深耕某一领域的专家,大脑中掌握了大量重要甚至独有的信息和案例。相比于经验的来源,大脑的理解显然更加容易产生问题。

也就是说,如果大脑对经验的理解出错了,更多的经验反而会带来更大的麻烦。

那些迷信保健品养生的老年人,吃的保健品越多,越容易相信自己的健康是因为吃了小区里那个帅小伙推荐的保健品,直到有一天病倒了,还指望保健品能够救命。

你也许会觉得这种事只有不懂科学的人才会做出来。其实,像这种基于经验的荒谬理解,最终造成荒唐结局的事情,在生活中乃至商业界随处可见。

当我们试图直接利用经验解决问题时,至少可能会遇到以下几种问题:

运气归因谬误:靠运气成功的,你相信还能再次成功;
概率归因谬误:小概率事件发生后,你认为这一定会发生;
对手归因谬误:对手弱爆了,你却以为自己很强;
平台归因谬误:背靠大公司,你就把自己当大咖;
多因素归因谬误:项目成功,你觉得主要因为有你。

  1. 运气归因谬误

如果有人跟你说,“我可以预测股市涨跌,已经连续20次预测成功”,你会相信他吗?

如果是我,可能会相信,比如支付宝股票猜涨跌:

为什么你引以为傲的经验会失灵

所以很多用户会在弹幕留言感叹“那些20连胜的人真厉害”,但是,如果我说这种连胜只是因为运气,你会怎么想?

股票走势只有涨跌两种可能,假设涨、跌的概率各是1/2,连续蒙对20次的概率就是1/1048576。
这个概率还有另外一种含义,就是每1048576人中,平均会有一个人获得20连胜。
那支付宝有多少用户呢?研究机构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年度大报告》显示,支付宝全球活跃用户数超过10亿。

假设参与股票猜涨跌的只有1/5的用户,即2亿人,那即便是瞎蒙,获得20连胜的人数也会达到约190人,而猜涨跌排行榜只显示前50名用户,也就是说还有140名20连胜的用户没有显示出来。

假如你是其中一位拥有20连胜经验的“资深”用户,你敢卖房投资股票,赚上一个亿的小目标吗?

显然,了解到这个逻辑后,我们是该反思一下我们引以为傲的成功经验,会不会带有这种运气的“水分”了。

这种因为运气取得的成功,叫作运气归因。如果把这种偶然做成某件事的方法当作经验,就会产生运气归因谬误。

诚然,运气也是一种成功诱因,马云也说过“阿里巴巴成功是靠运气”,这并不是自谦,而是理性的反思,是有经济学理论依据的。

康奈尔大学行为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弗兰克在《成功与运气》中讲到,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提升,强大个体间微小的实力差距很难起到显著的致胜效果,运气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

但运气和实力之间的差距是本质的,单靠刷量很难保持成功的运气。因为人的绩效表现会随着做某件事次数的增多而逐渐趋近真实水平,这种规律统计学上称为“回归平均”。

差生考试可以偶然得一次高分,但随着考试次数的增多,他的平均分数还是会趋于较低的真实水平。所以近两年家长们会呼吁,一年应该有两次高考机会,这就是为了防止那些优秀学生因运气不佳而高考失利。

随着时间的延长或执行次数的增多,运气造成的偏差会逐渐缩小。

规避坏运气的人会希望延长时间或增加执行次数,以便发挥实力的作用;而依赖好运气的人会希望缩短时间或减少执行次数,从而避免被“回归平均”。

所以支付宝的产品经理机智地把股票猜涨停的赛季定为一个月,这样就可以让少量用户有好运气实现20连胜,从而形成围观的社会传播效果。

如果把赛季延长到两个月会怎么样?那意味着,一个用户两个月连胜概率为万亿分之一,即便地球60亿人都参与,也几乎不可能有人实现两个月连胜,也就很难激发用户的“股神感”和炫耀心理。

了解了运气的运作规律,其实对策就显而易见了。

当我们无法直接辨别某个方法是真实可取的经验,还是运气造成的误解时,我们可以投入少量资源,主动延长时间或增加该行为的次数,看看最终是否还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亚历山大·弗莱明在实验室偶然发现,被霉菌污染的培养基中葡萄球菌都消失了,于是他专门培养这种霉菌,用来和葡萄球菌一起试验,最终确认了可杀死葡萄球菌的抗生素——青霉素。

这种试验的方法在科学界经常采用,只是我们在生活中很少主动质疑自己的成功经验,以至于我们有时把某次意外的成功,归结于我们正确的方法,是我们实力的体现。

  1. 概率归因谬误

如果说运气归因谬误是因为我们太过自信,那么概率归因谬误就是因为我们太不自信。

近期,奔驰车“漏油”事件和一系列错误的公关行为,让奔驰成了“漏油”的代名词。有些人决定今后不会买奔驰了。但这是理性的决策吗?

奔驰是德国百年高端车企,是德国工业的象征,产品合格率普遍高于其他车企。

尽管奔驰漏油事件引发一系列问题,但相比于其他大多数车企,这仍然属于小概率事件。把奔驰列为首选,仍然在大概率上是明智之举。

像这种在小概率事件发生后,就认为它会再次发生,在大概率事件没有发生后,就认为不会发生的情况,就是概率归因谬误。

天气预报降水概率80%竟然没下雨,以后再也不信天气预报了;
交通局说这条路堵车率低,可我刚上高速就堵车,以后再也不走这条路了。
似乎人们不相信概率,只相信经验,尤其是那些概率结果没能满足心理预期的事件。这是为什么呢?

这和人类进化有关。人类从诞生之初,就对环境的不确定性充满恐惧。人类需要对外界环境做出合理的解释,从而消除这种生存焦虑。

心理学上把人类对外界认知要有合理解释的需求称作“认知闭合”。

所以当我们面对两种互斥的概率事件时,本能地倾向于选择相信其中一种,否定另一种,这样才能摆脱同时保持两种冲突观点的不确定心理。

而且近因效应指出,人们会对事物最近发生的情况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所以当近期奔驰车漏油事件成为舆论焦点后,人们会很快做出反应“今后不会买奔驰”,进而忽视了奔驰车畅销世界一百年,更大概率上会提供高品质汽车的可能。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概率归因谬误,做出更理性地经验判断呢?

除了有意识地调节认知闭合和近因效应对经验判断的影响外,你还需要复习一下高等数学:

贝叶斯定理: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确定事件的概率,你要估计一个主观的先验概率,再根据随后观察到的事实进行调整,随着调整次数的增加,结果将会越来越精确。

当奔驰车发生漏油事件后,你不必一边倒,只需把原来对奔驰的心理评分95分减去5分,从而形成更为理性的判断。

通俗说,我们的观点应该立足于长期的经验,同时随着新事实的出现而逐次调整,不要非黑即白,陷入对与错、好与坏的两极认知陷阱里。

  1. 对手归因谬误

如果说运气和概率都是不可捉摸的谬误因素,那对手归因谬误就是对经验产生最具体而直观影响的因素了。

当年上中学时,我是学校的高材生,可进入大学后发现,专业第一名似乎非常难得,尽管后来还是拿下了。

原来,中学生源是从区域录取的,大家应试水平参差,而大学生源是用相对公平的分数录取的,每个人的应试水平相差无几。所以,中学能够考第一不一定是因为自己水平高,也许只是因为其他同学努力得太少。

道理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古代夜郎国在中国西南地区称王,来到中原大汉王朝还自诩“广大”,最终为汉所灭;
偏远地区的学霸来到北上广求职,成功率明显低于发达地区的学生;
细分领域的小公司在三四线城市发展很好,可是进入一线城市后却增长乏力。
这种因为竞争对手太弱或太少,而误以为自己很强,无法形成经验优势的现象,就是对手归因谬误。

对手归因谬误本质上就是陷入了隧道视野。一个人若身处隧道,他看到的就只有前后非常狭隘的视野。

可以说,决定你强弱的不是你和什么样人在一起,而是你对标什么样的人。

我们该如何解开隧道视野的经验魔咒呢?

(1)走出隧道,增加外部检验

夜郎国可以定期派出使者走访汉朝,调查汉朝的军队、人才、农产和社会生活,从而判断两国实力的差距;
偏远地区的学霸可以定期向一线城市公司投简历,根据反馈校准自己在全国学生群体中的定位;
三四线城市的公司可以建立小的销售团队或产品组,向一线城市做业务试水,确认市场和竞争力情况。
(2)改变隧道,引入内部竞争

夜郎国可以在国内举办军事、农产和人才等方面的有奖比赛,激发国民的进取意识;
偏远地区的学霸可以向其他专业优秀的学生看齐,择其善者而从之;
三四线城市的公司可以向腾讯学习,在内部建立多个产品组,引导内部竞争。
4. 平台归因谬误

只看对手,你可能会走错路;那只看自己的平台会怎样呢?

今年4月,京东集团在喊出要末位淘汰10%的副总裁级别以上高管之后,相继离职了三个CXO 级别的高管,他们都是从知名外企跳槽到京东的。因此有人置疑,“外企高管时代终结了吗?”

曾经的外企,是高大上的代名词。我们从商学院学到的知识,几乎全都是西方国家的成果,都是外企的经典案例,甚至我们现在很自豪的互联网等科技行业大厂,其初期的商业模式都是学习外企的。

百度搜索:谷歌搜索;
腾讯QQ:Facebook;
蔚来汽车:特斯拉;
滴滴:Uber。
但为什么这几年,国内大厂对外企经理人的态度开始转变了呢?

过去,中国企业缺乏成熟的商业和管理经验,需要外企大咖的成熟经验,帮助建立高效的流程制度,传播先进的管理方法,比如:OKR、IPD、精益生产等。

但中国企业随着实力提升,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那些原先行之有效的外企方法和文化很难适应当下的需求。比如:近期亚马逊自营电商业务退出中国,正是因为难以适应阿里、京东、苏宁更灵活激进的市场玩法。

外企经理人的“失宠”,还有另一个原因,外企成熟固定的管理流程,容易培养出商业流水线上的“操作工”。

这样的“操作工”只见树木,不见树林,一旦离开平台,其狭隘的认知和能力,很难把系统性的外企方法迁移到国内企业。

这种只能依靠平台优势,没有掌握平台方法,或不能把平台方法灵活应用的局限性经验,叫作平台归因谬误。这种平台不仅仅指成熟的外企或其他国内大公司,也代表一切业绩卓著而制度完善的平台环境。

毋庸置疑,好的平台仍然是新人学习的重要途径,但我们又要如何避免这种平台归因谬误呢?

(1)了解平台的成功逻辑

不是每个背靠大公司的人,都是大咖,有些人只是“操作工”。尝试了解平台的发展历程和运作方法,把大平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方法论。这种学习本身比刷学历、刷简历的做法更有长远的价值。

(2)探索平台之外的经验

走出隧道视野,看看其他城市、其他行业、其他公司、其他职能的人是如何解决类似的问题的。换一种思维,可以跳出“拿着锤子,看哪都像钉子”的经验困境。

  1. 多因素归因谬误

身处平台之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主管:

项目做成了,他很自豪地向上级汇报,描述自己是如何高明地指挥决策;
项目告吹了,他很气愤地指责下属缺少狼性文化,抱怨市场竞争太激烈。
本质上,一个项目需要不同职能的人相互协作,需要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成功和失败都是由各个因素组成的系统导致的,尽管每个因素占据的重要性地位不同。

但人们习惯于把好结果归因于自己的主观努力,把坏结果归因于外界的客观阻碍,进而忽视多因素的系统作用。基于这种思维方式形成的经验,就是多因素归因谬误。

好结果归因于自己:

上班早到公司被表扬,是因为自己习惯好,而不说是被邻居吵醒的;
进入大公司,是因为能力突出,而不说公司急用人,找个差不多的将就一下就行。
坏结果归因于外界:

毕业找不到工作,是因为就业形势不好,而不说是大学期间缺乏前瞻性,只顾享乐;
在互联网创业大潮中倒闭的公司,是因为经济寒冬,而不说是自己的战略存在问题。
这种思维可以暂时满足虚荣或安慰的心理需求,获得社交上的尊重,但本质上也麻痹了洞察真相的动机,放弃了形成系统解决方案来提升自己的机会。

项目做成了,你的主管在经验分享会只顾自吹自擂,没考虑到你的贡献,因此你走了,后面的项目也吹了。(只看到自己的好作用)
经济寒冬中破产的创始人二次创业,没有纠正当初自身的战略管理问题,结果只能感慨“经济又寒冬了呢”。(只看到外界的坏作用)
这种只看自己的好作用或只看外界的坏作用的经验,一旦迁移到新的环境,经验背后的真相,也就是那些忽略掉的因素,就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反制于人。

面对这种心理和认知的误区,我们该如何避免这种经验的多因素归因谬误呢?

(1)寻求解决方案而不是心理满足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面对结果,无论好坏,主动思考“我”存在的问题,放弃心理上狭隘的虚荣和安慰,让我们的经验反映客观事实。

(2)用系统思维重新思考经验背后的故事

任何事物都是由要素、联系和目标组成的系统。从系统的观点理解事物的本质,就像庖丁解牛。我们需要确认有哪些要素发挥作用,要素之间发生什么联系,要素和联系是如何驱动目标达成的。

总结

经历和经验之间的区别在于,经验是经历在检验之后得出的成果。经验的归因谬误,本质上都是因为我们的大脑缺乏对经验的重新思考。

我们需要识别这些归因谬误,了解它们的成因和对策,从而让我们的经验得到“提纯”,最终更快地成长。

为什么你引以为傲的经验会失灵?相关推荐

  1. 你这辈子最引以为傲的是什么?

    点击蓝色"程序猿DD"关注我哟 在我读研期间,曾经有一位教授令我感触特别深,现在跟很多刚入行的朋友们聊的时候,我也经常会把他对我的影响搬出来说.他并不是我们学院长期任教的讲师,而是 ...

  2. 小米为其他手机适配rom_让小米引以为傲的MIUI,为什么不再给其它手机适配了?...

    说起小米手机,相信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小米的性价比路线和他的MIUI操作系统了,而小米的这款MIUI操作系统在一加的氢OS操作系统和华为的EMUI10操作系统出来之前,一直都被人们认为是体验最好,最流畅 ...

  3. 【ChatGPT】你会是被AI抢饭碗的那类人吗?

    文章目录 前言 一.AI替代"基础性工作", 二.AI没有魔法:人类做不到,它也做不到 三 人类的恐惧:被替代.被超越 四 AI让语言返祖,小语种与文化"濒危灭绝&quo ...

  4. 如何破除“唯论文”?详解伯克利“科研重工业模式”的成功经验

    2020年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了一份引起国内学术圈广泛关注的意见书:<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呼吁进行科研评价时要"破除 ...

  5. 经验 | 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如何提高自己编程能力?

    点上方蓝字计算机视觉联盟获取更多干货 在右上方 ··· 设为星标 ★,与你不见不散   计算机视觉联盟笔记   作者:王博Kings.Sophia 本文内容概述王博Kings好友一些编程学习经验 前言 ...

  6. 作为 SaaS 初创公司产品负责人,我学到了 5 条经验教训!

    作者 | Timoté Geimer 译者 | Arvin,责编 | 屠敏 头图 | CSDN 下载自东方 IC 出品 | CSDN(ID:CSDNnews) 以下为译文: 写在前面 我在2011年第 ...

  7. 傲腾这么厉害?QLC闪存笑了!

    傲腾(Optane)是Intel在存储器方面的重量级产品.其采用3D Xpoint存储非易失介质来存储数据.3D Xpoint的一大特点就是延迟更加接近SDRAM,而寿命方面大大高于NAND Flas ...

  8. Android实习面试经验汇总,骚年你的屏幕适配方式该升级了

    前言 从17年毕业至今,就职过几家公司,大大小小项目做了几个,非常感谢我的两位老大,在我的android成长路上给予我很多指导,亦师亦友的关系. 从年前至今参加面试了很多公司,也收到了几家巨头的off ...

  9. Android免打包多渠道统计如何实现?附带学习经验

    HR眼中的你无人问津的原因 1.大公司重点在校招,而非社招 大公司每年集中精力搞校招,所以社招岗位非常少:另外一个原因是大公司的人才流失率比较低,就算是流失率高,但大多数工作分工明确,替代性强. 最具 ...

最新文章

  1. In order to use Instant Run with this device running API 26, you must install platform API 26 in you
  2. 深入理解malloc和free
  3. 查看linux主机是否安装宋体码,Linux 安装宋体字体的简单办法
  4. opencv图片线性混合可调
  5. 实验2(第二章课后习题)
  6. excel去重_Python 轻松搞定 Excel 常用的 20 个操作
  7. 学习java第15天
  8. nginx rewrite 参数和例子+常用Rewrite伪静态法则
  9. 地址栏中的#是什么意思
  10. 前端性能优化的关键时间点
  11. 移动端手指滑动的距离
  12. 集中型计算机控制有什么特点,什么叫分散控制系统?它有什么特点?
  13. 第一章第十二题(以千米计的平均速度)(Average speed in kilometers)
  14. 深入浅出的 Adaboost算法
  15. 视频加密后的录屏行为怎么做防范?
  16. [清风数学建模]层次分析法(AHP)笔记及代码实现
  17. 做网站windows和linux哪个好,做网站永Linux系统服务器到底有什么优势?
  18. 苹果电脑上几个不错的数学分析工具
  19. IT售前咨询能力范围
  20. [置顶]百度、谷歌、雅虎三大搜索引擎算法区别

热门文章

  1. 配播斥1000万元战投中视云媒公司
  2. Delphi FMX 长按按钮删除文件
  3. C#图像处理读取图像像素,根据像素数组绘制图像的方法
  4. 差分运放检测电流电路
  5. 解决IOS橡皮筋效果
  6. WEB前端 新手开始学习 6.21
  7. 小天才电话手表 Z3工作原理
  8. 一文搞懂HMM(隐马尔可夫模型)
  9. 下载纯净正版的Windows 10(四合一) 系统及安装
  10. shell 编程之流程控制语句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