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5220 《Java程序设计》第二次实验报告

课程:Java程序设计

指导教师:娄嘉鹏

实验日期:2016.04.12

实验名称: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实验内容

初步掌握单元测试和TDD

理解并掌握面向对象三要素:封装、继承、多态

初步掌握UML建模

熟悉S.O.L.I.D原则

了解设计模式

实验步骤

(1) 三种代码:当用程序解决问题时,要写三种码:伪代码、产品代码、测试代码。

伪代码

百分制转五分制: 如果成绩小于60,转成“不及格” 如果成绩在60与70之间,转成“及格” 如果成绩在70与80之间,转成“中等” 如果成绩在80与90之间,转成“良好” 如果成绩在90与100之间,转成“优秀” 其他,转成“错误” 产品代码

public class MyUtil{ public static String percentage2fivegrade(int grade){ //如果成绩小于60,转成“不及格” if (grade < 60) return "不及格"; //如果成绩在60与70之间,转成“及格” else if (grade < 70) return "及格"; //如果成绩在70与80之间,转成“中等” else if (grade < 80) return "中等"; //如果成绩在80与90之间,转成“良好” else if (grade < 90) return "良好"; //如果成绩在90与100之间,转成“优秀” else if (grade < 100) return "优秀"; //其他,转成“错误” else return "错误"; } }
测试代码

1、用50分测试:

public class MyUtil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百分制成绩是50时应该返回五级制的“不及格” if(MyUtil.percentage2fivegrade(50) != "不及格") System.out.println("test failed!"); else System.out.println("test passed!"); } }

2、测试正常情况:

public class MyUtil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测试正常情况 if(MyUtil.percentage2fivegrade(55) != "不及格") System.out.println("test failed!"); else if(MyUtil.percentage2fivegrade(65) != "及格") System.out.println("test failed!"); else if(MyUtil.percentage2fivegrade(75) != "中等") System.out.println("test failed!"); else if(MyUtil.percentage2fivegrade(85) != "良好") System.out.println("test failed!"); else if(MyUtil.percentage2fivegrade(95) != "优秀") System.out.println("test failed!"); else System.out.println("test passed!"); } }

3、输入负分或大于100:

public class MyUtilTest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测试出错情况 if(MyUtil2.percentage2fivegrade(-10) != "错误") System.out.println("test failed 1!"); else if(MyUtil2.percentage2fivegrade(115) != "错误") System.out.println("test failed 2!"); else System.out.println("test passed!"); } }


4、增加对负分的判断后:

public class MyUtil3{ public static String percentage2fivegrade(int grade){ //如果成绩小于0,转成“错误” if ((grade < 0)) return "错误"; //如果成绩小于60,转成“不及格” else if (grade < 60) return "不及格"; //如果成绩在60与70之间,转成“及格” else if (grade < 70) return "及格"; //如果成绩在70与80之间,转成“中等” else if (grade < 80) return "中等"; //如果成绩在80与90之间,转成“良好” else if (grade < 90) return "良好"; //如果成绩在90与100之间,转成“优秀” else if (grade <= 100) return "优秀"; //如果成绩大于100,转成“错误” else return "错误"; } }

5、测试边界情况:

public class MyUtilTest4{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测试边界情况 if(MyUtil2.percentage2fivegrade(0) != "不及格") System.out.println("test failed 1!"); else if(MyUtil2.percentage2fivegrade(60) != "及格") System.out.println("test failed 2!"); else if(MyUtil2.percentage2fivegrade(70) != "中等") System.out.println("test failed 3!"); else if(MyUtil2.percentage2fivegrade(80) != "良好") System.out.println("test failed 4!"); else if(MyUtil2.percentage2fivegrade(90) != "优秀") System.out.println("test failed 5!"); else if(MyUtil3.percentage2fivegrade(100) != "优秀") System.out.println("test failed 6!"); else System.out.println("test passed!"); } }


TDD

先写测试代码,然后再写产品代码的开发方法叫“测试驱动开发”(TDD)。
TDD的一般步骤如下:

1、明确当前要完成的功能,记录成一个测试列表

2、快速完成编写针对此功能的测试用例

3、测试代码编译不通过(没产品代码呢)

4、编写产品代码

5、测试通过

6、对代码进行重构,并保证测试通过(重构下次实验练习)

7、循环完成所有功能的开发

TDD的编码节奏是:

增加测试代码、JUnit出现红条、修改产品代码、JUnit出现绿条,任务完成

面向对象三要素

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的三要素包括:封装、继承、多态。
面向对象的思想涉及到软件开发的各个方面,如面向对象分析(OOA)、面向对象设计(OOD)、面向对象编程实现(OOP)。
OOA根据抽象关键的问题域来分解系统,关注是什么(what)。
OOD是一种提供符号设计系统的面向对象的实现过程,用非常接近问题域术语的方法把系统构造成“现实世界”的对象,关注怎么做(how),通过模型来实现功能规范。
OOP则在设计的基础上用编程语言(如Java)编码。贯穿OOA、OOD和OOP的主线正是抽象。

S.O.L.I.D原则

面向对象三要素是“封装、继承、多态”,任何面向对象编程语言都会在语法上支持这三要素。如何借助抽象思维用好三要素特别是多态还是非常困难的,S.O.L.I.D类设计原则是一个很好的指导:

SRP(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单一职责原则)
OCP(Open-Closed Principle,开放-封闭原则)
LSP(Liskov Substitusion Principle,Liskov替换原则)
ISP(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接口分离原则)
DIP(Dependency Inversion Principle,依赖倒置原则)

练习

伪代码

第一个复数的实部与虚部: 第二个复数的实部与虚部: 复数的加法运算 复数的减法运算 复数的乘法运算 复数的除法运算 产品代码

public class MyUtil{ public static Complex{ //两个复数相加 double real2 = a.getReal(); double image2 = a.getImage(); double newReal = real + real2; double newImage = image + image2; Complex result = new Complex(newReal,newImage); return result; //两个复数相减 double real2 = a.getReal(); double image2 = a.getImage(); double newReal = real - real2; double newImage = image - image2; Complex result = new Complex(newReal,newImage); return result; //两个复数相乘 double real2 = a.getReal(); double image2 = a.getImage(); double newReal = real*real2 - image*image2; double newImage = image*real2 + real*image2; Complex result = new Complex(newReal,newImage); return result; //两个复数相除 double real2 = a.getReal(); double image2 = a.getImage(); double newReal = (real*real2 + image*image2)/(real2*real2 + image2*image2); double newImage = (image*real2 - real*image2)/(real2*real2 + image2*image2); Complex result = new Complex(newReal,newImage); return result; } }
测试代码

```public class MainClass { // 用于测试复数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第一个复数的实部和虚部:");
Complex data1 = new Complex();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第二个复数的实部和虚部:");
Complex data2 = new Complex();

// 以下分别为加减乘除
Complex result_add = data1.add(data2);
Complex result_sub = data1.sub(data2);
Complex result_mul = data1.mul(data2);
Complex result_div = data1.div(data2);result_add.print();
result_sub.print();
result_mul.print();
result_div.print();

}
}```
测试结果

PSP(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时间

步骤 耗时 百分比
需求分析 25min 11.9%
设计 30min 14.3%
代码实现 90min 42.9%
测试 45min 21.4%
分析总结 20min 9.5%
总结单元测试的好处

1、在产品代码中,各个类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保证代码的独立性并且方便进行再次添加或减少。

2、代码更加清晰明确,模块化更加清晰。

3、代码出现问题时,更加容易进行维护和修改。

4、将产品代码和测试代码分开,更加方便使用者理解。

实验体会

这次实验是java的第二次实验,这次实验主要内容是代码面向对象三要素的应用,以及代码的设计思想以及测试方法。让我了解到想用程序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仅是只要写出一个代码就可以了,而是最好写出三种代码:伪代码、产品代码、测试代码,这样的程序才有实际意义。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hxf5220/p/5402875.html

《Java程序设计》第二次实验报告相关推荐

  1. python123程序设计实验答案_Python程序设计第二次实验报告

    安徽工程大学 Python程序设计 实验报告 班级  物流192   姓名昌一鸣学号3190505225   成绩 日期   2020.3.22     指导老师修宇 [实验名称]   实验二 顺序结 ...

  2. java类与对象实验报告心得体会_java上机实验心得体会报告(大全五篇)

    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上机实验报告 题目: JAVA上机实验心得体会 姓名(学号):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编制时间: 2012年12月19日 版本: 1 ...

  3. 实验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_实验报告

    实验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_实验报告 一.实验前期预习准备 Junit的安装和配置 选择File->Setting打开设置对话框,在设置对话框中选择Plugins, 单击Instal ...

  4. java课设推荐,《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推荐.docx

    <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推荐 <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2015-2016学年 第一学期设计题目整数进制转换学生姓名邹晓刚学 号0专业班级信管1303指导教师 姜 ...

  5. 数据结构与算法 第二次实验报告堆栈队列

          数据结构与算法 第二次实验报告 姓名:许恺 学号:2014011329 班级:计算机14-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前     言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及相关 ...

  6. java编写程序上机实验,《Java程序设计》上机实验

    <<Java程序设计>上机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ava程序设计>上机实验(19页珍藏版)>请在技术文库上搜索. 1.tor的安装及 ...

  7. 2019年JAVA程序设计第二周編程总结

    2019第二周实验报告 Java实验报告 班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班 学号 20188442 姓名 吴怡君 完成时间 2019/9/7 评分等级 实验一 Java开发环境与简单Java程序 一. 实验 ...

  8. java 类与对象实验报告_java类与对象实验报告

    java类与对象实验报告 西 安 邮 电 大 学(计算机学院)课内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类与对象 专业名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 级: 计科1405班 学生姓名: 高宏伟 学 号: 04141152指导 ...

  9. java猜数字游戏实验报告_java猜数游戏实验报告.doc

    java猜数游戏实验报告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课程设计名称 Java程序设计-猜数游戏 指导教师 钟世刚 专业 班级 信息安全 学 号 姓 名 成 绩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 1.1 设计任务与要求 ...

最新文章

  1. ACMNO.43 C语言-成绩排序 利用结构体解决,是一个进步啦!
  2. SAP QM 检验批上各个MIC质检结果的查询报表?
  3. Linux 命令行界面-GUI界面
  4. 如何实现一个Java Class解析器
  5. BERT or XLNet,围观NLP巅峰烧钱大战。技术发展太快,如何才能跟得上节奏?
  6. php+compose+使用,docker使用 docker-compose配置PHP环境(php+nginx+mysql)及启动
  7. 当退出python时是否释放全部内存_python 关于高级特性的问题
  8. [FZYZOJ 1202] 金坷垃
  9. 如何使用 WinUSB 与 USB 设备 (USBDevice) 通信
  10. 编译通用无界面版Emacs27.1
  11. WebSocket心跳检测和重连机制
  12. UDS诊断服务(0x10)
  13. 如何将qlv格式视频转换成mp4格式
  14. 2022-05 - 英语语法 - 16种时态终极详解
  15. 【个人喜好诗词之一】前赤壁赋
  16. C语言main函数参数[转:C语言中文网]
  17. 获得资源配置文件的路径
  18. qcow2 磁盘镜像文件的创建、格式化、分区、挂载
  19. cpu与主板的区别、独立显卡与集成显卡
  20. ospf理论概述.md

热门文章

  1. QBE Example 的简单使用
  2. 【react storybook】从零搭建react脚手架,并使用storybook发布组件库到npm,并生成可视化UI文档
  3. 想要成为一名标准的数据分析师,需要看哪些书
  4. 【无标题】lead与lag函数
  5. 基于JSP的超市收银系统
  6. python forward是什么意思中文-Python随身听-2020-10-22-技术精选
  7. Spring Security 架构简介
  8. 双11天猫自动亲亲抢红包工具
  9. Linux 5.13 还原并修复了有问题的明尼苏达大学补丁
  10. 屌丝男关于游戏市场的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