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晨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一只虫仿佛开了上帝视角,毫不犹豫地一次性穿过迷宫爬到终点:

这条长度约1毫米,宽度80微米的虫,还是在麻醉状态,神经系统无法向肌肉传达运动指令。

而控制它运动的,是视觉反馈导航算法

它成了一条赛博虫,一个活着的微型机器人

微米级机器人在医疗领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比如可以在人体内自主行动,把药物精准地送到能发挥药效的地方,还可以辅助精子移动帮助人工受孕。

这项把科幻场景带到现实的研究,来自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90后博士董先科,相关论文刊登在Science子刊Science Robotics上。

不过,为什么不是从头造一个机器人,而用虫子代替呢?

因为微型机器人在技术上还面临着几大难题:

  • 工艺上,微米尺度下的机器人如何制造、装配,又该如何供能?

  • 控制上,如何精密控制微型机器人的运动,又该如何测量?

  • 原理上,微米环境下物理定律的尺度都缩小了,摩擦力与粘滞力的作用要比重力大上几个数量级,如何让机器人高效运动?

董先科脑洞大开,能不能借用一下现成的生物身体?

自然进化出来的生物已经适应了微米环境的运动方式,还会自己吃饭喝水供能,只要想办法进行控制,问题就都解决了。

于是他盯上了线虫。

被研究得明明白白的虫

研究选用的是秀丽隐杆线虫,这种线虫已经是各类科学研究的常客。

因为它容易繁殖,而且全身透明,观察起来很是方便:

它还有一个特点是结构简单,成虫只有大约1000多个体细胞。

其中神经细胞有302个,它的神经系统全部的连接已被科学家画出图谱,还能实时成像。

可以说是被研究得明明白白的了。

现在微型机器人身体已经找到了,接下来要解决的是如何控制它行动。

用算法取代大脑

刺激线虫肌肉运动的是光信号。

用波长473纳米的蓝色激光照射肌肉细胞,可以刺激细胞上ChR2通道打开,让钙离子进入刺激肌肉的收缩,从而控制线虫肌肉的运动。

这项技术叫做光遗传学,是一项整合了光学、软件控制、基因操作技术、电生理等多学科交叉的生物工程技术。

首先用化学方法阻断线虫的运动神经元与肌肉细胞的信息传递。

然后,通过机器视觉算法实时分析线虫的姿态和周围的环境。

用微米级激光束精准照射线虫的不同部位,来控制移动方向,实现了“用算法取代大脑”。

完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是这样的:

一个开创性思路

这项研究除了开辟活体生物与机器人结合的新思路以外,对其他相关领域也很有启发。

对于传统机器人,微米环境下的运动与日常宏观运动有很大差别,往往运动速度和效率不高。

通过精确控制线虫运动结合肌肉活性的荧光成像,可以帮助微米尺度下蛇形运动的动力学研究,指导新型机器人的设计和控制。

对于医疗,用微米激光束精密操控肌肉细胞活性的实验,对瘫痪疾病的治疗也有启示意义。

研究中开发的分析线虫运动的算法代码还发在了GitHub上开源

本文第一作者董先科,于2012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自动化专业完成本科学习。

2014-2019年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主攻机器视觉,微机器人,以及机器人精密操作研究方向。

2017-2019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机械与工业化学院学习访问,完成博士课题。

2019年至今在加拿大多伦多一家科技公司担任算法研发工程师,负责嵌入式高帧率目光跟踪系统的算法开发,以及在医疗AR和辅助驾驶场景的应用。

他的研究兴趣包括了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微机器人和机器人控制等方向。

近年在Science Robotics, IEEE T-MECH, IEEE T-ASE, IEEE T-BME, IEEE T-NBS, ICRA等权威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曾以第一作者身份获得机器人领域顶级学术会议ICRA2015的最佳会议论文提名奖和最佳自动化论文提名奖。

通过这项研究,他对机器人有了新的感悟:

生物本身即最完美的机器人。

论文地址:
https://robotics.sciencemag.org/content/6/55/eabe3950/tab-figures-data

相关代码:
https://github.com/BionDong/worm-locomotion-feature-analysis

参考链接: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2006-8

用算法代替生物大脑,90后博士造出活的微型机器人登上Science子刊相关推荐

  1. 一个90后博士眼中香港房奴梦:不吃不喝大干20年

    http://cj.sina.com.cn/article/detail/2381596945/158082?cre=sinapc&mod=g&loc=1&r=0&do ...

  2. 又一位!发40篇SCI,90后博士受聘985教授

    最近一段时间,连续多位"90后"博导刷爆了很多人的朋友圈. 从三年前引发舆论热议的学霸博导杨树.刘明侦,到前几天的刘琬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至少有10位&quo ...

  3. 用反向传播算法解释大脑学习过程?Hinton 等人新研究登上 Nature 子刊

    机器之心报道 魔王.Jamin.杜伟 反向传播可以解释大脑学习吗?近日 Hinton 等人的研究认为,尽管大脑可能未实现字面形式的反向传播,但是反向传播的部分特征与理解大脑中的学习具备很强的关联性.该 ...

  4. 把大脑「复制-粘贴」到芯片上,三星、哈佛的大胆设想登上Nature子刊

    视学算法报道 编辑:张倩.蛋酱 三星 & 哈佛:我们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人的大脑有很多令人惊叹的优点,比如功耗低(相当于一个 20 瓦的灯泡).学习快(人类幼崽看几张图就可以学会一个概念). ...

  5. 百度计算生物研究登上Nature子刊!将3D结构引入分子表征,结果超越斯坦福MIT,已落地制药领域...

    杨净 萧箫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百度新研究,登上了Nature子刊. 科技公司卷到学术圈顶刊上不算稀奇. 但这次有点不同寻常. 研究领域与生物领域直接相关,接收该论文的期刊 ...

  6. 7秒钟的记忆?Facebook提出DL新算法,东南大学90后博士新作

    来源:FAIR 编辑:yaxin 忘记,是最好的释负. 你还记得去年今天吃的什么吗? 只有那天是特别的日子,我们或许才会想起. 忘记日常琐事,就可以为长期记忆留出空间. 与人类记忆不同,AI神经网络会 ...

  7. 优秀!90后博士做出世界级成果,发32篇SCI,四拿国奖,两获国际荣誉

    ‍ 近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发布了2020年度国际青年化学家奖(IUPAC-Solvay International Award for Young Chemists)获奖情况,本 ...

  8. 北大90后数学天才韦东奕又火上热搜,被曝一晚上解决博士团队4个月难题

  9. GPU模拟猴子大脑,普通台式机变超算,英国大学研究登上Nature子刊

    点击上方"视学算法",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本文来源自机器之心 你买来打游戏.「炼丹」的 Titan RTX,还 ...

最新文章

  1. Rocksdb 的 MergeOperator 简单使用记录
  2. 浪度九州城首页到内容页
  3. 《Java 20年:道路与梦想》迷你书发布
  4. 2021-06-01 深入分析锁升级流程的基础
  5. VPP命令行:启动配置,HTTP服务,DPDK配置
  6. Javsscript自定义事件和触发
  7. 自定义vue.js全局组件库(仿MintUI)
  8. python第四章选择题_PythonCrashCourse 第四章习题
  9. 信阳市的计算机本科学校,郭华平 - 信阳师范学院 -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10. 物联网应用网站数据库设计
  11. [OpenAirInterface实战-18] :OAI 软件无线电USRP B200/B210/X300/X310/N300/N310/E310比较
  12. ESP8266便携式物联网时钟(硬件篇) 代号:喵
  13. 微信小程序(实现抖音播放效果)上下滑动全屏播放效果
  14. H264中4x4、8x8和16x16尺寸对应场景
  15. java script中extends,JavaScript继承之ES6的extends
  16. Sigmastar 方案的相机开发流程和注意点
  17. Findbugs修改总结
  18. 左图右文或者上图下文的排列
  19. linux 打开终端自动运行脚本.barshrc
  20. el-table合并单元格

热门文章

  1. 错误类型3错误:活动类{}不存在
  2. 仍在警告:配置“编译”已过时,并已由“实现”代替
  3. ubuntu-18.04 root登录图形界面失败问题解决方案
  4. Flutter学习目录
  5. vue+element-ui动态生成多级表头,并且将有相同字段下不同子元素合并为同一个...
  6. [转]24岁到26岁 奔三的尴尬年纪,你要知道的50件事
  7. 《社交网站界面设计(原书第2版)》——2.10 自我反省式的出错信息
  8. 详解LAMP源码编译安装
  9. 设计模式 之 设计的 六大原则(1)单一职责原则
  10. PPTPD×××服务器架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