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规划是信息学竞赛中一种常用的程序设计方法,本文着重讨论了运用动态规划思想解题时时间效率的优化。全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讨论了动态规划时间效率优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接着给出了动态规划时间复杂度的决定因素,然后分别阐述了对各个决定因素的优化方法,最后总结全文。

[正文]

一、引言

动态规划是一种重要的程序设计方法,在信息学竞赛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使用动态规划方法解题,对于不少问题具有空间耗费大、时间效率高的特点,因此人们在研究动态规划解题时更多的注意空间复杂度的优化,运用各种技巧将空间需求控制在软硬件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但是,也有一部分问题在使用动态规划思想解题时,时间效率并不能满足要求,而且算法仍然存在优化的余地,这时,就需要考虑时间效率的优化。

本文讨论的是在确定使用动态规划思想解题的情况下,对原有的动态规划解法的优化,以求降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使其能够适用于更大的规模。

二、动态规划时间复杂度的分析

使用动态规划方法解题,对于不少问题之所以具有较高的时间效率,关键在于它减少了“冗余”。所谓“冗余”,就是指不必要的计算或重复计算部分,算法的冗余程度是决定算法效率的关键。动态规划在将问题规模不断缩小的同时,记录已经求解过的子问题的解,充分利用求解结果,避免了反复求解同一子问题的现象,从而减少了冗余。

但是,动态规划求解问题时,仍然存在冗余。它主要包括:求解无用的子问题,对结果无意义的引用等等。

下面给出动态规划时间复杂度的决定因素:

时间复杂度=状态总数*每个状态转移的状态数*每次状态转移的时间[1]

下文就将分别讨论对这三个因素的优化。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三者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矛盾而统一的。有时,实现了某个因素的优化,另外两个因素也随之得到了优化;有时,实现某个因素的优化却要以增大另一因素为代价。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优化时,坚持“全局观”,实现三者的平衡。

三、动态规划时间效率的优化

3.1 减少状态总数

我们知道,动态规划的求解过程实际上就是计算所有状态值的过程,因此状态的规模直接影响到算法的时间效率。所以,减少状态总数是动态规划优化的重要部分,本节将讨论减少状态总数的一些方法。

1、改进状态表示

状态的规模与状态表示的方法密切相关,通过改进状态表示减小状态总数是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

例一、 Raucous Rockers 演唱组(USACO`96)

[问题描述]

现有n首由Raucous Rockers 演唱组录制的珍贵的歌曲,计划从中选择一些歌曲来发行m张唱片,每张唱片至多包含t分钟的音乐,唱片中的歌曲不能重叠。按下面的标准进行选择:

(1) 这组唱片中的歌曲必须按照它们创作的顺序排序;

(2) 包含歌曲的总数尽可能多。

输入n,m,t,和n首歌曲的长度,它们按照创作顺序排序,没有一首歌超出一张唱片的长度,而且不可能将所有歌曲的放在唱片中。输出所能包含的最多的歌曲数目。

(1≤n, m, t≤20)

[算法分析]

本题要求唱片中的歌曲必须按照它们创作顺序排序,这就满足了动态规划的无后效性要求,启发我们采用动态规划进行解题。

分析可知,该问题具有最优子结构性质,即:设最优录制方案中第i首歌录制的位置是从第j张唱片的第k分钟开始的,那么前j-1张唱片和第j张唱片的前k-1分钟是前1..i-1首歌的最优录制方案,也就是说,问题的最优解包含了子问题的最优解。

设n首歌曲按照写作顺序排序后的长度为long[1..n],则动态规划的状态表示描述为:

g[i, j, k],0≤i≤n,0≤j≤m,0≤k<t,表示前i首歌曲,用j张唱片另加k分钟来录制,最多可以录制的歌曲数目,则问题的最优解为g[n,m,0]。由于歌曲i有发行和不发行两种情况,而且还要分另加的k分钟是否能录制歌曲i。这样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状态转移方程和边界条件:

当k≥long,i≥1时:

g[i, j, k]=max{g[i-1,j,k-long],g[i-1,j,k]}

当k<long,i≥1时:

g[i, j, k]=max{g[i-1,j-1,t-long],g[i-1,j,k]}

规划的边界条件为:

当0≤k<t时:g[0,0,k]=0;

我们来分析上述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上述算法的状态总数为O(n*m*t),每个状态转移的状态数为O(1),每次状态转移的时间为O(1),所以总的时间复杂度为O(n*m*t)。由于n,m,t均不超过20,所以可以满足要求。

[算法优化]

当数据规模较大时,上述算法就无法满足要求,我们来考虑通过改进状态表示提高算法的时间效率。

本题的最优目标是用给定长度的若干张唱片录制尽可能多的歌曲,这实际上等价于在录制给定数量的歌曲时尽可能少地使用唱片。所谓“尽可能少地使用唱片”,就是指使用的完整的唱片数尽可能少,或是在使用的完整的唱片数相同的情况下,另加的分钟数尽可能少。分析可知,在这样的最优目标之下,该问题同样具有最优子结构性质,即:设D在前i首歌中选取j首歌录制的最少唱片使用方案,那么若其中选取了第i首歌,则D-{i}是在前i-1首歌中选取j-1首歌录制的最少唱片使用方案,否则D前i-1首歌中选取j首歌录制的最少唱片使用方案,同样,问题的最优解包含了子问题的最优解。

改进的状态表示描述为:

g[i, j]=(a, b),0≤i≤n,0≤j≤i,0≤a≤m,0≤b≤t,表示在前i首歌曲中选取j首录制所需的最少唱片为:a张唱片另加b分钟。由于第i首歌分为发行和不发行两种情况,这样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状态转移方程和边界条件:

g[i, j]=min{g[i-1,j],g[i-1,j-1]+long}

其中(a, b)+long=(a’, b’)的计算方法为:

当long≤t-b时: a’=a;     b’=b+long;

当long>t-b时: a’=a+1;   b’=long;

规划的边界条件:

g[i,0]=(0,0)  0≤i≤n

这样题目所求的最大值是:ans=max{k| g[n, k]≤(m-1,t)}

改进后的算法,状态总数为O(n2),每个状态转移的状态数为O(1),每次状态转移的时间为O(1),所以总的时间复杂度为O(n2)。值得注意的是,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也由改进前的O(m*n*t)降至优化后的O(n2)。

(程序及优化前后的运行结果比较见附件)

通过对本题的优化,我们认识到:应用不同的状态表示方法设计出的动态规划算法的性能也迥然不同。改进状态表示可以减少状态总数,进而降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在降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的同时,也降低了算法的空间复杂度。因此,减少状态总数在动态规划的优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选择适当的规划方向

动态规划方法的实现中,规划方向的选择主要有两种:顺推和逆推。在有些情况下,选取不同的规划方向,程序的时间效率也有所不同。一般地,若初始状态确定,目标状态不确定,则应考虑采用顺推,反之,若目标状态确定,而初始状态不确定,就应该考虑采用逆推。那么,若是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都已确定,一般情况下顺推和逆推都可以选用,但是,能否考虑选用双向规划呢?

双向搜索的方法已为大家所熟知,它的主要思想是:在状态空间十分庞大,而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又都已确定的情况下,由于扩展的状态量是指数级增长的,于是为了减少状态的规模,分别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两个方向进行扩展,并在两者的交汇处得到问题的解。

上述优化思想能否也应用到动态规划之中呢?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例二、 Divide (Merc`2000)

[问题描述]

有价值分别为1..6的大理石各a[1..6]块,现要将它们分成两部分,使得两部分价值和相等,问是否可以实现。其中大理石的总数不超过20000。(英文试题详见附件)

[算法分析]

令S=∑(i*a),若S为奇数,则不可能实现,否则令Mid=S/2,则问题转化为能否从给定的大理石中选取部分大理石,使其价值和为Mid。

这实际上是母函数问题,用动态规划求解也是等价的。

m[i, j],0≤i≤6,0≤j≤Mid,表示能否从价值为1..i的大理石中选出部分大理石,使其价值和为j,若能,则用true表示,否则用false表示。则状态转移方程为:

m[i, j]=m[i, j]  OR  m[i-1,j-i*k]         (0≤k≤a)

规划的边界条件为:m[i,0]=true; 0≤i≤6

若m[i, Mid]=true,0≤i≤6,则可以实现题目要求,否则不可能实现。

我们来分析上述算法的时间性能,上述算法中每个状态可能转移的状态数为a,每次状态转移的时间为O(1),而状态总数是所有值为true的状态的总数,实际上就是母函数中项的数目。

[算法优化]

实践发现:本题在i较小时,由于可选取的大理石的价值品种单一,数量也较少,因此值为true的状态也较少,但随着i的增大,大理石价值品种和数量的增多,值为true的状态也急剧增多,使得规划过程的速度减慢,影响了算法的时间效率。

另一方面,我们注意到我们关心的仅是能否得到价值和为Mid的值为true的状态,那么,我们能否从两个方向分别进行规划,分别求出从价值为1..3的大理石中选出部分大理石所能获得的所有价值和,和从价值为4..6的大理石中选出部分大理石所能获得的所有价值和。最后通过判断两者中是否存在和为Mid的价值和,由此,可以得出问题的解。

状态转移方程改进为:

当i≤3时:

m[i, j]=m[i, j]  OR  m[i-1,j-i*k]         (1≤k≤a)

当i>3时:

m[i, j]=m[i, j]  OR  m[i+1,j-i*k]        (1≤k≤a)

规划的边界条件为:m[i,0]=true; 0≤i≤7

这样,若存在k,使得m[3,k]=true, m[4,Mid-k]=true,则可以实现题目要求,否则无法实现。

(程序及优化前后的运行结果比较见附件)

从上图可以看出双向动态规划与单向动态规划在计算的状态总数上的差异。

回顾本题的优化过程可以发现:本题的实际背景与双向搜索的背景十分相似,同样有庞大的状态空间,有确定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状态量都迅速增长,而且可以实现交汇的判断。因此,由本题的优化过程,我们认识到,双向扩展以减少状态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搜索,同样适用于动态规划。这种在不同解题方法中,寻找共通的属性,从而借用相同的优化思想,可以使我们不断创造出新的方法。

3.2  减少每个状态转移的状态数

在使用动态规划方法解题时,对当前状态的计算都是进行一些决策并引用相应的已经计算过的状态,这个过程称为“状态转移”。因此,每个状态可能做出的决策数,也就是每个状态可能转移的状态数是决定动态规划算法时间复杂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本节将讨论减少每个状态可能转移的状态数的一些方法。

1、四边形不等式和决策的单调性

例三、石子合并问题(NOI`95)

[问题描述]

在一个操场上摆放着一排n(n≤20)堆石子。现要将石子有次序地合并成一堆。规定每次只能选相邻的2堆石子合并成新的一堆,并将新的一堆石子数记为该次合并的得分。

试编程求出将n堆石子合并成一堆的最小得分和最大得分以及相应的合并方案。

[算法分析]

这道题是动态规划的经典应用。由于最大得分和最小得分是类似的,所以这里仅对最小得分进行讨论。设n堆石子依次编号为1,2,…..,n。各堆石子数为d[1..n],则动态规划的状态表示为:

m[i,j],1≤i≤j≤n,表示合并d[i..j]所得到的最小得分,则状态转移方程和边界条件为:

m[i,j]=0                                   i=j

i<j

同时令s[i,j]=k,表示合并的断开位置,便于在计算出最优值后构造出最优解。

上式中 的计算,可在预处理时计算 ,i=1..n;t[0]=0, 则:

上述算法的状态总数为O(n2),每个状态转移的状态数为O(n),每次状态转移的时间为O(1),所以总的时间复杂度为O(n3)。

[算法优化]

当函数w[i,j]满足  时,称w满足四边形不等式[2]。

当函数w[i,j]满足w[i’,j]≤w[i,j’]  时称w关于区间包含关系单调。

在石子归并问题中,令w[i,j]=  ,则w[i,j]满足四边形不等式,同时由d≥0,t≥0可知w[i,j]满足单调性。

m[i,j]=0                                i=j

i<j         …………①

对于满足四边形不等式的单调函数w,可推知由递推式①定义的函数m[i,j]也满足四边形不等式,即  。这一性质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下:

我们对四边形不等式中“长度”l=j’-i进行归纳:

当i=i’或j=j’时,不等式显然成立。由此可知,当l≤1时,函数m满足四边形不等式。

下面分两种情形进行归纳证明:

情形1:i<i’=j<j’

在这种情形下,四边形不等式简化为如下的反三角不等式:m[i,j]+m[j,j’] ≤m[i,j’],设k=max{p | m[i,j’]=m[i,p-1]+m[p,j’]+w[i,j’] },再分两种情形k≤j或k>j。下面只讨论k≤j,k>j的情况是类似的。

情形1.1:k≤j,此时:

情形2:i<i’<j<j’

设 y=max{p | m[i’,j]=m[i’,p-1]+m[p,j]+w[i’,j] }

z=max{p | m[i,j’]=m[i,p-1]+m[p,j’]+w[i,j’] }

仍需再分两种情形讨论,即z≤y或z>y。下面只讨论z≤y,z>y的情况是类似的。

由i<z≤y≤j有:

综上所述,m[i,j]满足四边形不等式。

令s[i,j]=max{k | m[i,j]=m[i,k-1]+m[k,j]+w[i,j] }

由函数m[i,j]满足四边形不等式可以推出函数s[i,j]的单调性,即

s[i,j]≤s[i,j+1]≤s[i+1,j+1],     i≤j

当i=j时,单调性显然成立。因此下面只讨论i<j的情形。由于对称性,只要证明s[i,j]≤s[i,j+1]。

令mk[i,j]=m[i,k-1]+m[k,j]+w[i,j]。要证明s[i,j]≤s[i,j+1],只要证明对于所有i<k≤k’≤j且mk’[i,j]≤mk[i,j],有:mk’[i,j+1]≤mk[i,j+1]。

事实上,我们可以证明一个更强的不等式

mk[i,j]-mk’[i,j]≤mk[i,j+1]-mk’[i,j+1]

也就是:           mk[i,j]+mk’[i,j+1]≤mk[i,j+1]+mk’[i,j]

利用递推定义式将其展开整理可得:m[k,j]+m[k’,j+1]≤m[k’,j]+m[k,j+1],这正是k≤k’≤j<j+1时的四边形不等式。

综上所述,当w满足四边形不等式时,函数s[i,j]具有单调性。

于是,我们利用s[i,j]的单调性,得到优化的状态转移方程为:

m[i,j]=0                                           i=j

i<j

用类似的方法可以证明,对于最大得分问题,也可采用同样的优化方法。

改进后的状态转移方程所需的计算时间为

(程序及优化前后的运行结果比较见附件)

上述方法利用四边形不等式推出最优决策的单调性,从而减少每个状态转移的状态数,降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上述方法是具有普遍性的。对于状态转移方程与①式类似,且w[i,j]满足四边形不等式的动态规划问题,都可以采用相同的优化方法,如最优二叉排序树(NOI`96)等。下面再举一例。

例四、邮局(IOI`2000)

[问题描述]

按照递增顺序给出一条直线上坐标互不相同的n个村庄,要求从中选择p个村庄建立邮局,每个村庄使用离它最近的那个邮局,使得所有村庄到各自所使用的邮局的距离总和最小。

试编程计算最小距离和,以及邮局建立方案。

[算法分析]

本题也是一道动态规划问题,详细分析请看文本附件(邮局解题报告)。将n个村庄按坐标递增依次编号为1,2,……,n,各个邮局的坐标为d[1..n],状态表示描述为:m[i,j]表示在前j个村庄建立i个邮局的最小距离和。所以,m[p,n]即为问题的解,且状态转移方程和边界条件为:

m[1,j]=w[1,j]

i≤j

其中w[i,j]表示在d[i..j]之间建立一个邮局的最小距离和,可以证明,当仅建立一个邮局时,最优解出现在中位数,即设建立邮局的村庄为k,则 ,于是,我们有:

同时,令s[i,j]=k,记录使用前i-1个邮局的村庄数,便于在算出最小距离和之后构造最优建立方案。

上述算法中w[i,j]可通过O(n)时间的预处理,在O(1)的时间内算出,所以,该算法的状态总数为O(n*p),每个状态转移的状态数为O(n),每次状态转移的时间为O(1),该算法总的时间复杂度为O(p*n2)。

[算法优化]

本题的状态转移方程与①式十分相似,因此我们猜想其决策是否也满足单调性,即

s[i-1,j]≤s[i,j]≤s[i,j+1]

首先,我们来证明函数w满足四边形不等式,即:

设 , ,下面分为两种情形,z≤y或z>y,下面仅讨论z≤y,z>y的情况是类似的。

由i≤z≤y≤j有:

接着,我们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函数m也满足四边形不等式。对四边形不等式中“长度”l=j’-i进行归纳:

当i=i’或j=j’时,不等式显然成立。由此可知,当l≤1时,函数m满足四边形不等式。

下面分两种情形进行归纳证明:

情形1:i<i’=j<j’,即m[i,j]+m[j,j’] ≤m[i,j’],

设k=max{p | m[i,j’]=m[i,p-1]+m[p,j’]+w[i,j’] },再分两种情形k≤j或k>j。下面只讨论k≤j,k>j的情况是类似的。

情形2:i<i’<j<j’

设  y=max{p | m[i’,j]=m[i’-1,p]+w[p+1,j] }

z=max{p | m[i,j’]=m[i-1,p]+w[p+1,j’] }

仍需再分两种情形讨论,即z≤y或z>y。

情形2.1,当z≤y<j<j’时:

情形2.2,当i-1<i’-1≤y<z<j’时:

最后,我们证明决策s[i,j]满足单调性。

为讨论方便,令mk[i,j]=m[i-1,k]+w[k+1,j];

我们先来证明s[i-1,j]≤s[i,j],只要证明对于所有i≤k<k’<j且mk’[i-1,j]≤mk[i-1,j],有:mk’[i,j]≤mk[i,j]。

类似地,我们可以证明一个更强的不等式

mk[i-1,j]-mk’[i-1,j]≤mk[i,j]-mk’[i,j]

也就是:           mk[i-1,j]+mk’[i,j]≤mk[i,j]+mk’[i-1,j]

利用递推定义式展开整理的:m[i-2,k]+m[i-1,k’]≤m[i-1,k]+m[i-2,k’],这就是i-2<i-1<k<k’时m的四边形不等式。

我们再来证明s[i,j]≤s[i,j+1],与上文类似,设k<k’<j,则我们只需证明一个更强的不等式:             mk[i,j]-mk’[i,j]≤mk[i,j+1]-mk’[i,j+1]

也就是:           mk[i,j]+mk’[i,j+1]≤mk[i,j+1]+mk’[i,j]

利用递推定义式展开整理的:w[k+1,j]+w[k’+1,j+1]≤w[k+1,j+1]+w[k’+1,j],这就是k+1<k’+1<j<j+1时w的四边形不等式。

综上所述,该问题的决策s[i,j]具有单调性,于是优化后的状态转移方程为:

m[1,j]=w[1,j]

i≤j

s[i,j]=k

同上文所述,优化后的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n*p)。

(程序及优化前后的运行结果比较见附件)

四边形不等式优化的实质是对结果的充分利用。它通过分析状态值之间的特殊关系,推出了最优决策的单调性,从而在计算当前状态时,利用已经计算过的状态所做出的最优决策,减少了当前的决策量。这就启发我们,在应用动态规划解题时,不仅可以实现状态值的充分利用,也可以实现最优决策的充分利用。这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角度实现了“减少冗余”。

2、决策量的优化

通过分析问题最优解所具备的性质,从而缩小有可能产生最优解的决策集合,也是减少每个状态可能转移的状态数的一种方法。

大家所熟悉的NOI`96中的添加号问题,正是从“所得的和最小”这一原则出发,仅在等分点的附近添加号,从而大大减少了每个状态转移的状态数,降低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让我们在再来看一例。

例五、石子归并的最大得分问题

[问题描述]

见例三,本例只考虑最大得分问题。

[算法分析]

设n堆石子依次编号为1,2,…..,n。各堆石子数为d[1..n],则动态规划的状态表示为:

m[i,j],1≤i≤j≤n,表示合并d[i..j]所得到的最大得分,则状态转移方程和边界条件为:

m[i,j]=0                                   i=j

i<j

同时令s[i,j]=k,表示合并的断开位置,便于在计算出最优值后构造出最优解。

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3)。

[算法优化]

仔细分析问题,可以发现:s[i,j]要么等于i+1,要么等于j,即:

证明可以采用反证法,设使m[i,j]达到最大值的断开位置为p,且i+1<p<j, , ,下面分为2种情形讨论。

情形1、y≥z

由p<j,可设s[p,j]=k,则相应的合并方式可以表示为:

(  (a…a[p-1])  ( (a[p]...a[k-1]) (a[k]..a[j]) screen.width/2)this.width=screen.width/2" vspace=2 border=0>  screen.width/2)this.width=screen.width/2" vspace=2 border=0>

相应的得分为: …………①

下面考虑另一种合并方案s’[i,j]=k,s’[i,k]=p,表示为:

( ( (a…a[p-1]) (a[p]...a[k-1]) screen.width/2)this.width=screen.width/2" vspace=2 border=0>  (a[k]..a[j])   screen.width/2)this.width=screen.width/2" vspace=2 border=0>

相应的得分为: …………②

由y≥z可得,T<T’,这与使m[i,j]达到最大值的断开位置为p的假设矛盾。

情形2、y<z  与情形1类似。

于是,状态转移方程优化为:

m[i,j]=0                                      i=j

i<j

优化后每个状态转移的状态数减少为O(1),算法总的时间复杂度也降为O(n2)。

(程序及优化前后的运行结果比较见附件)

本题的优化过程是通过对问题最优解性质的分析,找出最优决策必须满足的必要条件,这与搜索中的最优性剪枝的思想十分类似,由此我们再次看到了相同的优化思想应用于不同的算法设计方法。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动态规划的优化必须建立在全面细致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只有深入分析问题的属性,挖掘问题的实质,才能实现算法的优化。

动态规划算法的优化技巧相关推荐

  1. 应对百度算法调整的三大优化技巧

    随着互联网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网站也在不断的升级和改版,对于百度和其他相关的搜索引擎也在不断提升着自己的算法,不断的进行更新升级,使用户对搜索引擎有更好的搜索体验.但搜索引擎算法的升级也导致了很多网站的 ...

  2. 算法优化——位运算的优化技巧

    1 致谢 感谢赵老师的讲授! 2 前言 今天在学习算法与数据结构~ 赵老师给我们讲了一点位运算的使用技巧,感觉还挺有意思的,这里记录一下~ 3 位运算的优化技巧 n&1判断奇偶性 使用n&am ...

  3. 使用动态规划算法需要满足的必要条件:优化原则

    1.动态规划的定义 动态规划算法:多阶段决策过程,每步求解的问题是后面阶段求解问题的子问题,每步决策将依赖于以前步骤的决策结果: 2.使用动态规划技术的必要条件:满足优化原则 优化原则: 一个最优决策 ...

  4. 动态规划算法之资源分配问题及其空间优化方案

    资源分配问题:某厂根据计划安排,拟将n台相同的设备分配给m个车间,各车间获得这种设备后,可以为国家提供盈利Ci j(i台设备提供给j号车间将得到的利润,1≤i≤n,1≤j≤m).问如何分配,才使国家得 ...

  5. 01背包问题的动态规划算法、蛮力法和空间优化算法

    算法思想: (1).动态规划算法:解决背包物品价值最大化问题的最优解,是建立在每一个子问题的最优解的前提下完成的.设Value[i,j]表示的是i个物品放进背包容量为j的背包的价值,令i从0增至n(物 ...

  6. 目标检测算法优化技巧

    论文:Bag of Freebies for Training Object Detection Neural Networks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1902.041 ...

  7. 10.2 动态规划算法套路及空间优化 —— Climbing Stairs Unique Paths

    这一篇文章从最简单的动态规划题目开始,结合上一节动态规划三要素,以LeetCode两道基础的DP题目阐述DP问题的基本套路解法. 70. Climbing Stairs You are climbin ...

  8. 详解动态规划算法(Python实现动态规划算法典型例题)

    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 是一种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经济学中使用的,通过把原问题分解为相对简单的子问题的方式求解复杂问题的方法. 动态规划算法是通过拆分问题,定义问题状态和状 ...

  9. 练琴时悟出的动态规划算法,帮我通关了《辐射4》

    后台回复进群一起刷力扣???? 点击卡片可搜索关键词???? 读完本文,可以去力扣解决如下题目: 514. 自由之路(Hard) 本文的封面图是一款叫做<辐射4>的游戏中的一个任务剧情画面 ...

最新文章

  1. 数据结构(08)— 线性单链表基本操作
  2. 从“琐事优先”到“要事优先”,找对方法就对了
  3. paramiko向服务器自动上传下载文件
  4. 优化CSS在网页中的加载方式
  5. Server2008 RMS測試
  6. 你们是不是真的很缺大数据工程师?
  7. 跟着太白老师学python 09day 初识函数
  8. Java界面编程—事件的种类
  9. ecshop首页显示折扣的方法,ecshop商品显示折扣的方法
  10. Confluence 6 LDAP 用户结构设置
  11. SOCKSCAP的使用方法
  12. CRM给B2B企业带来的影响
  13. 「图像处理」C#+AForge.Net+DlibDotNet实现人脸识别
  14. web前端实习一个月的心得体会
  15. python3GUI--下载抖音小姐姐所有无水印视频(附源码)
  16. matlab角度和弧度的互换_MATLAB弧度与角度转换
  17. 迪文屏CRC16校验
  18. 占领电商细分领域高地的湖南,在产业互联网时代该如何入海?
  19. 微软2016校园招聘4月在线笔试 hihocoder 1288 Font Size (模拟)
  20. cppunit在vs2019上的配置和使用【Win10】【详细】

热门文章

  1. 【Android 插件化】Hook 插件化框架 ( 从 Hook 应用角度分析 Activity 启动流程 二 | AMS 进程相关源码 | 主进程相关源码 )
  2. 【Flutter】Icons 组件 ( 加载 Flutter 内置的图标 | 材料设计图标完整展示 )
  3. 【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多维数据模型 ( 星型模式 | 雪片模型 | 事实群模型 | 度量 | 分布型 | 代数型 | 整体型 )
  4. 【Android FFMPEG 开发】Android Studio 工程配置 FFMPEG ( 动态库打包 | 头文件与函数库拷贝 | CMake 脚本配置 )
  5. BinaryTreeTraversal(二叉树遍历)
  6. Asp.Net Core 第02局:Program
  7. python中的decode(编码)和encode(解码)
  8. 我对NHibernate的感受(2):何必到处都virtual
  9. main函数的参数详解,它们是何时何处传入的?(main函数的参数值是从操作系统命令行上获得的)
  10. 基于django的视频点播网站开发-step2-搭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