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明 编辑整理
量子位 出品 | 公众号 QbitAI

电池研究又有新进展。

而且荣登Nature,来自北京大学。

工学院的郭少军团队研发出一类新型电催化剂,与商业化的两种催化剂相比,相应指标高出78和327倍。

而且稳定性也相当优异:经过30000次循环后,性能衰减不到30%。

电催化,是将可再生能量转化为能源的基础技术。论文中表示,这一进展能够显著提升锌空电池和锂空电池的性能。

与现在广泛使用的电池相比,这两类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将来也能够应用到电动汽车之中,对于其性能提升,会有极大帮助。

新型电催化剂

郭少军团队研发的新型电池催化剂,名为亚纳米厚且高端卷曲的双金属钯钼纳米片材料,在碱性电解质中展现出了更好的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其直接作用,是提升相关电化学能源转换/存储器件的性能。再往上游看,对于提高可再生电能的直接使用也有助益。

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其对环境气候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世界各国对于可再生清洁能源的重视度越来越高。

虽然各种新能源电厂正在大力建设,但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用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

一是这些可再生能源天然具有间歇性(气候影响大)特征,而是常规电网在长途输电过程中会产生高电能损耗等等,直接限制了可再生电能的使用。

当然,也不是没有对应办法。

一种更有效的方式,就是用基于电化学转换器件,首先将可再生电能储存于含能分子的化学键中,再将这些含能分子运输至能源需求点,最后可控地释放化学能。

整个过程中,电化学反应“负责”此类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换,其反应速率,直接决定了能源转换的效率以及电化学器件的运行功率。

所以,因此控制反应速率的电催化剂至关重要。

目前,最受关注的能源转换装置有两种: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

但这两类装置在转换的过程中会受到阴极ORR缓慢的动力学的影响,以及贵金属催化剂用量也非常高,从而极大限制了这两类能源技术的实际运用。

因此,开发出高性能低成本的ORR电催化剂对于提高电池性能以及能源转化效率,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怎么开发?不仅要用合适的材料,也要用对方法。

首先选材料。

铂族金属(Platinum group metals, PGMs)纳米材料,具备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等优势,是当前最常用的ORR电催化剂。

其次选方法。

郭少军团队在2016年发表于Science上的研究证明,理性控制金属纳米材料的表面应变可显著提高ORR电催化活性。

基于前期工作基础,他们研发出了一类新型的亚纳米厚且高度卷曲的双金属钯钼纳米片(结构类似于石墨烯),简称为“双金属烯”:

钯钼双金属烯的结构表征。(a-c)电子显微镜图片;(d, e)原子力显微镜图片及厚度分析;(f)球差透射电子显微镜图片

效果最高提升300多倍

这一催化剂材料的性能,也在论文给出的实验中得到了证实:

PdMo双金属烯的超薄结构,能显著提高贵金属Pd的原子利用率,实现超高的电化学活性面积(138.7 m2/gPd)。

在0.9 V(参比于可逆氢电极)电位下,其ORR的质量活性高达16.37 A/mgPd,较商业Pt/C和Pd/C催化剂分别高出78和327倍。

同时展现出优异的稳定性(30000圈循环扫描后,性能性能衰减低于30%)。

经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发现,双金属合金效应、几何卷曲引起的应变效应以及亚纳米尺寸引起的量子效应,共同调控了表面Pd的电子结构,实现氧结合能的优化及氧还原催化性能的大幅提升)。

PdMo双金属烯同时表现出优于商业氧化铱(IrO2)催化剂的析氧反应(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OER)活性。

钯钼双金属烯的性能评价及催化机理研究。(a)各催化剂的ORR极化曲线及(b)活性对比图;(c)双金属烯的原子模型;(d)氧结合能与晶格应变的关系;(e)不同材料中Pd元素的d带中心位置

在北大工学院对郭少军的研究成果的介绍中,还着重强调了其对于锌空和锂空电池的充放电性能的提升。

这对于氧反应电催化机理研究,以及新型高效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阴极电催化剂的开发来说,都具有借鉴意义,也能够为下一代高性能低成本电催化剂的理性设计提供了全新思路。

郭少军团队新研究

这一研究,是北大郭少军团队的又一新成果。

根据论文的署名信息,郭少军是论文的唯一通讯作者。

郭少军200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学院,2005年保送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010年12月获分析化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布朗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博士后研究生涯结束后,郭少军在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做了两年研究。

2015年回国后,进入北京大学,是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能源与资源工程系双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也是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学者。

主要从事催化、新能源、传感器和光电材料等领域的研究。根据北大工学院个人介绍页面,他已经在Science、Nature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篇和书章节4部。

其中,以通讯/第一作者发表影响因子大于10论文53篇、ESI Top 1%高被引论文41篇、ESI Top 0.1%热点论文7篇和单篇引用超过100次的41篇。

根据Google Scholar的数据,郭少军的研究引用已经超过了3万次,H因子为94。

这一研究的第一作者,是骆明川博士,此前在郭少军团队从事博士后研究,论文中署名单位是北京大学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此外,论文的合作者中,还有美国加州州立大学Gang Lu(卢刚)教授和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Dong Su(苏东)研究员。

Nature论文传送门:

参考链接:

大会启幕!预见智能科技新未来

量子位MEET 2020智能未来大会启幕,将携手优秀AI企业、杰出科研人员呈现一场高质量行业盛会!详情可点击图片:

榜单征集!三大奖项,锁定AI Top玩家

2019中国人工智能年度评选启幕,将评选领航企业、商业突破人物、最具创新力产品3大奖项,并于MEET 2020大会揭榜,欢迎优秀的AI公司扫码报名!

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签约作者

վ'ᴗ' ի 追踪AI技术和产品新动态

喜欢就点「好看」吧 !

北大电池新研究登上Nature:3万次循环测试,性能衰减不到30%,大幅提高锂空电池性能...相关推荐

  1. 用反向传播算法解释大脑学习过程?Hinton 等人新研究登上 Nature 子刊

    机器之心报道 魔王.Jamin.杜伟 反向传播可以解释大脑学习吗?近日 Hinton 等人的研究认为,尽管大脑可能未实现字面形式的反向传播,但是反向传播的部分特征与理解大脑中的学习具备很强的关联性.该 ...

  2. 小卡片遇热就变机器人,不插电就能运动,哈佛加州理工新研究登上Nature子刊...

    郭一璞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一张白色半透明小卡片,放在200摄氏度的热表面上,就立马卷起来了. 不仅能卷起来,还能一步一步往前跑,每次一个新的面跟热表面接触,就能推 ...

  3. cnn输入层_完全使用忆阻器实现CNN,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新研究登上Nature

    不久之前,清华大学微电子所等机构在 Nature 上发表文章,展示了他们完全基于硬件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实现.他们构建的基于忆阻器的五层 CNN 在 MNIST 手写数字识别任务中实现了 96.1 ...

  4. AI发现人类肾细胞有一半结构未知,UCSD最新研究登上Nature,算法已开源

    晓查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我们的细胞再向下一级究竟有什么?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在中学生物课里我们知道了这些,然而它们就是亚细胞结构的全部吗? 绝对不 ...

  5. 百度计算生物研究登上Nature子刊!将3D结构引入分子表征,结果超越斯坦福MIT,已落地制药领域...

    杨净 萧箫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百度新研究,登上了Nature子刊. 科技公司卷到学术圈顶刊上不算稀奇. 但这次有点不同寻常. 研究领域与生物领域直接相关,接收该论文的期刊 ...

  6. 机器“血液”登上Nature:一条假鱼靠它续航36小时,无需固态电池

    鱼栗子 乾明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机器人能拥有血液系统吗? 可以,而且还能像生物的血液系统一样,为机器的各个组件传递能量. 来,给你看条鱼. 这条机器鱼,不依靠固体 ...

  7. 15℃!人类首次实现高压下室温超导,研究登上Nature封面

    机器之心报道 机器之心编辑部 15℃,差不多是这几天北京的温度. 「室温超导有可能实现吗?」这个问题困惑了人们许多年.而最新一期的 Nature 杂志封面研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该研究制造出了第一个无需 ...

  8. AI实时筛查癌细胞,普通显微镜简单改装就能用,谷歌新突破登上Nature子刊

    安妮 一璞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出品 | 公众号 QbitAI 检测号称人类健康头号杀手癌症,现在实现了质的飞跃. 一个偏远小镇的乡村诊所,现在也有机会用AI,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筛查出难度极高的淋 ...

  9. 腾讯 AI Lab 联合研究登上Nature子刊,独创方法提升蛋白质结构预测精度

    感谢阅读腾讯 AI Lab 微信号第109篇文章.本文将公布 AI+药物领域新进展. 11月17日,腾讯公布了一项人工智能助力药物发现的新进展. 通过腾讯自研的提升蛋白质结构预测精度的新方法,联合研究 ...

最新文章

  1. python json文件_python读写json文件的简单实现
  2. 局域网通知系统(消息群发)
  3. JS操作frame框架
  4. linux 瘦客户机系统,2X ThinClientOS基于Linux的瘦客户端系统 | MOS86
  5. VC开发多语言界面支持的简单方法
  6. php类使用自己的静态方法吗,php在类中使用静态方法有几种方式
  7. 【iCore3 双核心板_ uC/OS-III】例程五:软件定时器
  8. java资源文件获取属性_Java读写资源文件类Properties
  9. r语言 新增一列数字类型_R语言实战之R语言基础语法精讲(一)
  10. 高并发高流量网站架构[转]
  11. [Factory mode] 怎么配置工厂模式测试项
  12. 如何通过命令行显示 Linux 硬件信息
  13. MAC操作之Finder显示、隐藏 文件或文件夹
  14. 【EXLIBRIS】名副其实
  15. 首次登陆系统强制修改密码
  16. 【Domoticz】玩转Domoticz平台——配合ESPEasy固件,开个头,以后玩起来起来再更新博客
  17. UOJ #454.【UER #8】打雪仗 通信题
  18. 2038年问题 linux内核5.6,Linux Kernel 5.6 开发者已率先做好准备 应对 2038 年问题
  19. 解锁ChatGPT超高级玩法,展示动态图片,纯干货分享!
  20. 有n堆石子,每次取出两堆合成一堆,每堆石子的个数即为合并石子所需要耗费的体力,求出合并所有石子堆所需要耗费的最小体力

热门文章

  1. vue无缝滚动的插件开发填坑分享
  2. 2013 年最不可思议的 10 个硬件开源项目
  3. java web 过滤器跟拦截器的区别和使用
  4. SVN中如何创建共享文件夹
  5. 如何制作一个通用的多系统安装U盘七(Windows相关配置)
  6. C# Application.DoEvents() 处理队列消息,防界面假死。
  7. python3实现zip格式压缩文件夹
  8. java 内存详解_Java内存详解
  9. python django flask_Flask 与 Django 的简单对比
  10. Visual Studio 2019更新到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