狒哥观点:1980年代初诞生时的迈拓,定位在硬盘驱动器市场的中端,高于在低端市场打拼的希捷。不过后来迈拓通过收购MiniScribe进入低端市场,接着又因为没有跟上SCSI规范的脚步而丢掉了原有的领地,恰似与希捷互换了身份。他们的共同点还不止于此——都经历过长达两年的退市,重新上市2~3年便收购曾是业内三甲的竞争对手——可惜的是迈拓随即便走上了自我毁灭之路,内乱频仍,昏招迭出,最终落得个被希捷收购的悲惨下场,其过程令人扼腕……
(2006年9月,为纪念硬盘驱动器诞生50周年,狒哥以《“硬”汉正道是沧桑:硬盘业三巨头并购史》一文记录了希捷、迈拓、昆腾、西部数据和日立等硬盘业现在或曾经的巨头的变迁。下面是该文的“迈拓篇”。)
(留意文中出现的每一家硬盘驱动器厂商的名字将有助于阅读)
迈拓(上):少年得志,迷失方向
历史真的很怪,被希捷收购之前与其竞争了多年的迈拓,在最初10年所走过的路,竟然是完全相反的!
确切地说,1982年在加州圣何塞成立的迈拓(Maxtor)公司是一家制造面向服务器和所谓“高级用户”(power user)的高容量、快速5.25英寸硬盘驱动器的专业厂商,从定位上来说应该属于中端市场,但若与(同期的)希捷公司相比的话就完全可以说是高端厂商了。当时真正的高端厂商是生产8英寸以上规格驱动器的IBM、Hitachi(日立)和MPI(后来的Imprimis)等——换句话说,容量越大就越高端。
那个时代,用多个较小容量的驱动器组成阵列来提供较大容量(当然还有性能和安全性)的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廉价磁盘冗余阵列)技术尚处于概念阶段,在必须“单挑”的环境中尺寸规格较大的硬盘驱动器具有天然的优势:一方面盘片面积大,存储容量成倍增加;另一方面半径长,同样的转速下外圈传输率更高。另外,由于价格较高,它们也更容易配备音圈马达等相对昂贵的技术,可靠性更有保障。容量、性能、可靠性,不正是高端用户所需要的吗?
迈拓生产的也是5.25英寸驱动器,在盘片直径上并不占优势,但是它们往往拥有更多的盘片。举例来说,迈拓的第一款驱动器XT-1080就有80MB的容量,而同期IBM PC-XT的标准硬盘驱动器(如希捷的ST-412)容量只有10MB。1983年推出的XT-1140是第一款采用8张盘片的5.25英寸磁盘驱动器,容量达126MB,也至少两倍于希捷的产品(通常4张盘片)。不过,XT-1140虽然采用了主轴马达衬套与HDA底座一体(in-hub)的先进设计,寻道机构却仍然由步进马达驱动——实际上,那个时期迈拓的主力产品中只有XT-1085是音圈马达驱动的,步进马达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与希捷如出一辙。可以说,容量是迈拓相对于希捷的主要优势,又印证了我们前面对其“中端”的定位。
迈拓早期的产品均采用ST-506/412接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性能。简单地说,ST-506/412接口采用磁盘控制器与驱动器相分离的设计,而重要的编×××(endec)被安装在磁盘控制器——而不是驱动器——上,超长的传输路径使模拟数据信号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出错的可能性大为增加,因此使用该接口的驱动器容量很难超过152MB(MFM编码)或233MB(RLL编码),传输率也被限制在5.0MB/s或7.5MB/s(同前)以下,这对迈拓的长远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ESDI与ST-506/412接口有很好的兼容性
于是,迈拓在1983年提出了ESDI(Enhanced Small Device Interface,增强小型设备接口)标准,并领导驱动器制造商协会采纳其作为继承ST-506/412的一个高性能标准。ESDI获得了ANSI批准,并由ANSI X3T9.2(即后来负责制订SCSI标准的T10)委员会发表。1980年代末,ESDI在高端系统(特别是文件服务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ESDI将endec内建于驱动器端,可靠性有明显改善,传输率也提高到24MB/s,同时保持了与ST-506/412接口的相似性,大多数ESDI控制器和老的ST-506/412控制器在寄存器级兼容,可以替换后者而不影响系统中的软件。
迈拓所面向的服务器和工程工作站市场更看重容量的增长,而不是急于缩小驱动器的尺寸,因此在1980年代基本上没有受到3.5英寸规格的冲击。不过,迈拓却在1990年通过收购已破产的MiniScribe(曾经与希捷、IMI一同被选为IBM个人计算机事业部硬盘驱动器的主要供应商,位于科罗拉多州Longmont)的资产杀入PC市场,主动拥抱3.5英寸驱动器。合并后的早期产品(特别是120MB的7120)存在很多质量和设计问题,但后面的产品还是设法保持了良好的销售态势。
祸不单行,迈拓的“后院”又失火了。随着ST-506/412被ATA(俗称IDE)取代,ESDI也从1990年代初起开始让位于SCSI,而迈拓显然没能处理好这个威胁到自身地位的转变。尽管经过9年的发展,最初的XT系列容量已经达到1GB,迈拓公司还是在1992年3月将该系列磁盘驱动器(包括XT-1000、-2000和4000)的制造权利出售给了Sequel公司,退出服务器SCSI驱动器市场。Sequel不是一家磁盘驱动器制造商,更确切地说他们专门为已有的客户群提供支持和修理服务(那时候这样的公司还有不少)。
迈拓的处境并没有因此而得到缓解,1992年在破产边缘挣扎的公司退出了高容量5.25英寸SCSI市场,产品则暂时留在行业内(而不是像XT系列那样将所有权卖给别人)。大约同时,SCSI版本的7000系列驱动器也停止发展,在圣何塞的所有工程运作于1993年年底停止,仅留下原来MiniScribe的设计工程人员。
更换高管之后的迈拓意识到了自己所犯下的错误,于是将总部迁到Milpitas附近,逐步开始重建其硅谷工程队伍。这时的迈拓仍很虚弱,股价不足1986年的五分之一。1994年至1996年间,韩国现代电子通过两次总值3.56亿美元的交易逐步收购了迈拓,使后者退市成为其美国公司的独立子公司。
迈拓(下):短暂登顶,自毁前程
将主要精力放在桌面PC市场之后,迈拓于1996年完全重新设计了驱动器产品线,推出基于德州仪器(TI)DSP技术的DiamondMax(钻石)系列,终于跻身三大PC制造商的主要供应商行列。1998年,金融风暴之后深陷债务危机的现代集团重新让迈拓上市以换取现金,后者在7月以“MXTR”的代码登陆NASDAQ,现代电子(2001年3月更名为Hynix半导体)公司成为其少数股东。这一年正逢PC销量大涨(势头甚至超过今日之笔记本电脑),完全独立的身份使迈拓可以大展拳脚,而之后的三四年也确实是其“后半生”最为辉煌的时候。
这时的迈拓和希捷,与1980年代相比,具有几乎是互换了身份般的戏剧性!而且,他们的共同点还不止于此——都经历过长达两年的退市,重新上市2~3年便收购曾是业内三甲的竞争对手——只是希捷来得更晚,并笑到了最后!
2000年10月4日,迈拓公司宣布以股权置换的方式与昆腾公司的硬盘驱动器部门(Quantum HDD)合并,交易总值约23亿美元。2001年4月2日,合并宣告完成,产生了一家2000年联合收入约60亿美元(迈拓贡献27亿美元)的“业内最大的”硬盘驱动器公司(希捷同期收入约66亿美元,但其中还包括磁带和SAN等业务的贡献,以及出售SanDisk股票获得的数亿美元)。4月底,新的迈拓以“MXO”的代号移师NYSE。9月2日,迈拓公司收购了成立于1996年、曾经同属现代电子美国公司的硬盘盘片制造商MMC科技公司。
并购一向不是“1+1=2”的简单游戏,迈拓与昆腾HDD合并完成后的四个季度42.1亿美元的收入并不算很差,但接下来的一个季度就下滑至8.96亿美元,而2002年8月15日宣布停止制造和销售其MaxAttach品牌NAS产品虽然对长期发展有利,却也使当季收入进一步降低到8.2亿美元以下。2002年第四季度收入回升至10.4亿美元的水准,随后公司总裁兼CEO Michael R. Cannon辞职,去了曾经是第一大代工企业的电子制造服务(EMS)提供商Solectron公司,原COO兼CFO Paul Tufano接替了他的职务。
Mike Cannon于1996年出任迈拓CEO,是带领公司走出困境及完成一系列并购的决定性人物,在年收入过百亿美元的Solectron公司任总裁兼CEO至今更进一步证明了他的能力。同样在1996年进入迈拓(任CFO)的Paul Tufano掌舵后,公司的高层变动不断,一年之内两易CFO,COO也换了一次,甚至形成了传说中的“意大利帮”等派系,亚太区更是一团糟,惟一有价值的重大决策——在中国苏州建立制造工厂——还是在Paul Tufano正式就任仅两天(2003年2月26日)后宣布的,很难说清究竟是谁的贡献。
领导层的动荡显然不利于公司的运作,特别是对昆腾产品线的整合。昆腾的Fireball(“火球”)品牌在PC用户中享有盛誉,但在转向7200RPM(Fireball Plus)后已现颓势,而迈拓5400RPM的DiamondMax(“钻石”)和7200RPM的DiamondMax Plus(“金钻”)系列却蒸蒸日上,如何取舍颇费思量。最终,迈拓选择将Fireball作为低端品牌,而把Fireball Plus的设计用于DiamondMax Plus D740X(金钻七代)。结局是DiamondMax Plus 9又恢复了传统风格(一同推出的Plus 8为17.5毫米厚的薄型产品),而在争议中保留下来的Fireball品牌则日渐式微。
昆腾的Atlas(大力神)系列SCSI驱动器令迈拓重返高端市场,为了避免重蹈(从ESDI转换到SCSI的)覆辙,迈拓积极地参与到SAS(Serial Attached SCSI,串行连接SCSI)标准的制订和推广过程中,并在2002年9月9日推出15000RPM的Atlas 15K,不可谓不够进取。然而,随着Mike Cannon的离去,一切都归于平淡。
迈拓公司终于无法忍受了,在2004年11月15日宣布Paul Tufano离开其总裁、CEO和代理CFO职位(权力未免太大了吧?),1995至1996年间任总裁和CEO并从1998年起任董事长的C. S. Park博士重新出任CEO,但似乎为时过晚。
心力交瘁的迈拓方寸已乱,竟然在2005年1月宣布放弃先前公布的生产2.5英寸硬盘驱动器的计划,置公司未来的增长于不顾。迈拓2005年第二季度收入9.25亿美元,盈利940万美元,利润率仅为1%,第三季度更是亏损1700万美元,与希捷和WD的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反差。2005年12月21日,希捷宣布与迈拓达成收购协议,以只相当于后者年收入一半的19亿美元收购其全部股票(详情见笔者的评论《万家欢乐亿家愁——再论希捷收购迈拓》。2006年5月22日交易完成,Maxtor Corporation从此改用“过去时”……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gelada/155945

几经沉浮,自乱前程——硬盘巨头启示录之迈拓篇相关推荐

  1. 从控制器到驱动器的WD——硬盘巨头启示录之西数篇

    WD(Western Digital,西部数据)公司创立的时间比希捷公司还早近10年,但作为硬盘驱动器供应商的历史可不算长. 1970年4月23日,一家名为General Digital(通用数字)的 ...

  2. 始于见异,终于思迁——硬盘巨头启示录之昆腾篇

    昆腾(Quantum)公司大概是惟一一个以硬盘驱动器业务起家却没有与之共存亡的厂商.从1980年创立直到2000年,昆腾的主要身份都是位于加州Milpitas的磁盘驱动器制造商,而现在其总部在圣何塞( ...

  3. 几经沉浮,人工智能前路何方?

    来源 | 算法进阶 人工智能将和电力一样具有颠覆性 . --吴恩达 如同蒸汽时代的蒸汽机.电气时代的发电机.信息时代的计算机和互联网,人工智能(AI)正赋能各个产业,推动着人类进入智能时代. 本文从介 ...

  4. 希捷服务器硬盘15k有几代,硬盘巨头推最后一代15k机械硬盘:再见,机械硬盘

    原标题:硬盘巨头推最后一代15k机械硬盘:再见,机械硬盘 近日,希捷发布了最新一款机械硬盘15K HDD v6超能盘(15K.6),这款机械硬盘号称全球最快的机械硬盘,主要是服务于数据中心.高性能服务 ...

  5. 欧洲半导体三巨头的守旧与拓新

    作者 | 海怪 来源 | 脑极体(ID:unity007) 意法半导体.英飞凌.恩智浦三家半导体企业先后从其母公司独立或重组之后,直到今天,一直是撑起欧洲半导体产业面子的"三巨头" ...

  6. 硬盘保护卡破解--小哨兵篇 (转)

    硬盘保护卡破解--小哨兵篇 (转)[@more@] 硬盘保护卡破解--小哨兵篇   作者:Ym  2002.6.15  23:43:50  Mailto:email:yaomingmail@sina. ...

  7. 迈拓网络硬盘软件全攻略(1)基本介绍

    以下内容转载自百度空间陈沙克的博文,把过程记录下来,以免以后忘了 简单介绍一下mss mss分为1代和2代, 1代的有两个版本,不过其实硬件都是一样的,其实升级了软件,就能支持更多的硬盘,目前知道的m ...

  8. 迈拓恢复出厂设置图解_如何把硬盘恢复出厂设置

    展开全部 重做系统的时候格式化所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5643662有的盘,删除所有硬盘分区,并且格式化整个硬盘分区,开机入.BOSS..格 ...

  9. pve安装黑群晖直通硬盘_蜗牛星际装机教程篇三:手把手教你安装黑群晖NAS

    原文作者:范俩仟 蜗牛星际装机教程篇三:手把手教你安装黑群晖NAS 有很多评论说软路由没必要,我想说我就是把这东西当个玩意儿来消遣的,您喜欢看电影,我就喜欢玩电子产品.还有就是我没钱,所以想花最少的钱 ...

最新文章

  1. 25.2. String
  2. 安装两个硬盘时应如何跳线?
  3. 百度绿色底座亮相 AI原生云低碳前行
  4. 使用cdev_add注册字符设备
  5. java反编译工具_ReverseTool逆向工具集合
  6. 多线程编程和单线程编程_生活与编程的平行线程
  7. delphi webbrowser 显示 html,delphi webbrowser
  8. @Value属性配置 以及 spring boot1.5以上版本@ConfigurationProperties取消location注解后的替代方案...
  9. Android.DebugTools.Traceview dmtracedump
  10. HTML基础——HTML
  11. 4X99神将X国逆向工程实战
  12. 华为推出首款折叠屏5G手机;微信“上车”时间已定;社区团购暗潮涌动
  13. 觅伊的进化,是陌生人社交的未来吗?
  14. .htaccess详解及.htaccess参数说明
  15. Unity3D ML-agents 入坑指导
  16. Linux下c语言模拟贝壳物联设备在线
  17. 钢琴节奏时值测试软件,弹钢琴时把握节奏的正确方法
  18. 2023年十大流媒体发展趋势展望
  19. python sendkeys用法_selenium sendkeys方法总结
  20. vivo:不做开发者的过客,变成IoT的归人

热门文章

  1. 在PHPStorm中支持ThinkPHP代码提示
  2. 如何让EasyUI弹出层跳出框架
  3. mssql,mysql,oracle中查询数据库表的比较
  4. VS2003 找不到IsProcessInJob()
  5. STC用PCA测量脉宽_用于相干激光雷达的大能量长脉宽单频激光器 | COL
  6. openstack nova 源码解析 — Nova API 执行过程从(novaclient到Action)
  7. Linux_RHEL7_LDAP、Autofs服务
  8. Kingdee v7.0账套修复
  9. 关于JavaScript中name的意义冲突
  10. UIImag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