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公众号,Java干货及时送达

上帝视角

初识 NAT

IP 地址分为公网地址私有地址公网地址有 IANA 统一分配,用于连接互联网;私有地址可以自由分配,用于私有网络内部通信。

私网和公网

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2019 年 11 月 25 日全球的公网 IPv4 地址已耗尽。在 IPv4 地址耗尽前,使用 NA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技术解决 IPv4 地址不够用的问题,并持续至今。

NAT 技术的是将私有地址转换成公网地址,使私有网络中的主机可以通过少量公网地址访问互联网。

但 NAT只是一种过渡技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采用支持更大地址空间的下一代 IP 技术,即 IPv6 协议,它提供了几乎用不完的地址空间。

NAT技术

NAT 技术

IP 地址中预留了 3 个私有地址网段,在私有网络内,可以任意使用。

私有地址范围

其余的 IP 地址可以在互联网上使用,由 IANA 统一管理,称为公网地址

公网地址范围

NAT 解决了 IPv4 地址不够用的问题,另外 NAT 屏蔽了私网用户真实地址,提高了私网用户的安全性。

典型的 NAT 组网模型,网络通常是被划分为私网和公网两部分,各自使用独立的地址空间。私网使用私有地址 10.0.0.0/24 ,而公网使用公网地址。为了让主机 A 和 B 访问互联网上的服务器 Server ,需要在网络边界部署一台 NAT 设备用于执行地址转换。NAT 设备通常是路由器防火墙

典型NAT组网

基本 NAT

基本 NAT 是最简单的一种地址转换方式,它只对数据包的 IP 层参数进行转换,它可分为静态 NAT动态 NAT

静态 NAT 是公网 IP 地址和私有 IP 地址有一对一的关系,一个公网 IP 地址对应一个私有 IP 地址,建立和维护一张静态地址映射表。

动态 NAT 是公网 IP 地址和私有 IP 地址有一对多的关系,同一个公网 IP 地址分配给不同的私网用户使用,使用时间必须错开。它包含一个公有 IP 地址池和一张动态地址映射表。

举个动态 NAT 栗子

私网主机 A( 10.0.0.1 )需要访问公网的服务器 Server( 61.144.249.229 ),在路由器 RT 上配置 NAT ,地址池为 219.134.180.11 ~ 219.134.180.20 ,地址转换过程如下:

基本NAT
  1. A 向 Server 发送报文,网关是 10.0.0.254 ,源地址是 10.0.0.1 ,目的地址是 61.144.249.229 。

    A发包
  2. RT 收到 IP 报文后,查找路由表,将 IP 报文转发至出接口,由于出接口上配置了 NAT ,因此 RT 需要将源地址 10.0.0.1 转换为公网地址。

    RT收包
  3. RT 从地址池中查找第一个可用的公网地址 219.134.180.11 ,用这个地址替换数据包的源地址,转换后的数据包源地址为 219.134.180.11 ,目的地址不变。同时 RT 在自己的 NAT 表中添加一个表项,记录私有地址 10.0.0.1 到 公网地址 219.134.180.11 的映射。RT 再将报文转发给目的地址 61.144.249.229 。

    NAT转换
  4. Server 收到报文后做相应处理。

  5. Server 发送回应报文,报文的源地址是 61.144.249.229 ,目的地址是 219.134.180.11 。

    Server发回应包
  6. RT 收到报文,发现报文的目的地址 219.134.180.11 在 NAT 地址池内,于是检查 NAT 表,找到对应表项后,使用私有地址 10.0.0.1 替换公网地址 219.134.180.11,转换后的报文源地址不变,目的地址为 10.0.0.1 。RT 在将报文转发给 A 。

    NAT转换
  7. A 收到报文,地址转换过程结束。

    A收包

如果 B 也要访问 Server ,则 RT 会从地址池中分配另一个可用公网地址 219.134.180.12 ,并在 NAT 表中添加一个相应的表项,记录 B 的私有地址 10.0.0.2 到公网地址 219.134.180.12 的映射关系。

B的NAT转换

NAPT

在基础 NAT 中,私有地址和公网地址存在一对一地址转换的对应关系,即一个公网地址同时只能分配给一个私有地址。它只解决了公网和私网的通信问题,并没有解决公网地址不足的问题。

NAT表

NAPT( Network Address Port Translation )对数据包的 IP 地址、协议类型、传输层端口号同时进行转换,可以明显提高公网 IP 地址的利用率。

NAPT的NAT表

举个栗子

私网主机 A( 10.0.0.1 )需要访问公网的服务器 Server 的 WWW 服务( 61.144.249.229 ),在路由器 RT 上配置 NAPT ,地址池为 219.134.180.11 ~ 219.134.180.20 ,地址转换过程如下:

  1. A 向 Server 发送报文,网关是 RT( 10.0.0.254 ),源地址和端口是 10.0.0.1:1024 ,目的地址和端口是 61.144.249.229:80 。

    A发包
  2. RT 收到 IP 报文后,查找路由表,将 IP 报文转发至出接口,由于出接口上配置了 NAPT ,因此 RT 需要将源地址 10.0.0.1:1024 转换为公网地址和端口。

  3. RT 从地址池中查找第一个可用的公网地址 219.134.180.11 ,用这个地址替换数据包的源地址,并查找这个公网地址的一个可用端口,例如 2001 ,用这个端口替换源端口。转换后的数据包源地址为 219.134.180.11:2001 ,目的地址和端口不变。同时 RT 在自己的 NAT 表中添加一个表项,记录私有地址 10.0.0.1:1024 到 公网地址 219.134.180.11:2001 的映射。RT 再将报文转发给目的地址 61.144.249.229 。

    NAPT转换
  4. Server 收到报文后做相应处理。

  5. Server 发送回应报文,报文的源地址是 61.144.249.229:80 ,目的地址是 219.134.180.11:2001 。

    Server发回应包
  6. RT 收到报文,发现报文的目的地址在 NAT 地址池内,于是检查 NAT 表,找到对应表项后,使用私有地址和端口 10.0.0.1:1024 替换公网地址 219.134.180.11:2001,转换后的报文源地址和端口不变,目的地址和端口为 10.0.0.1:1024 。RT 再将报文转发给 A 。

    NAPT转换
  7. A 收到报文,地址转换过程结束。

如果 B 也要访问 Server ,则 RT 会从地址池中分配同一个公网地址 219.134.180.11 ,但分配另一个端口 3001 ,并在 NAT 表中添加一个相应的表项,记录 B 的私有地址 10.0.0.2:1024 到公网地址 219.134.180.12:3001 的映射关系。

B的NAPT转换

Easy IP

在标准的 NAPT 配置中需要创建公网地址池,也就是必须先知道公网 IP 地址的范围。而在拨号接入的上网方式中,公网 IP 地址是有运营商动态分配的,无法事先确定,标准的 NAPT 无法做地址转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使用 Easy IP

Easy IP 又称为基于接口的地址转换。在地址转换时,Easy IP 的工作原理与 NAPT 相同,对数据包的 IP 地址、协议类型、传输层端口号同时进行转换。但 Easy IP 直接使用公网接口的 IP 地址作为转换后的源地址。Easy IP 适用于拨号接入互联网,动态获取公网 IP 地址的场合。

Easy IP

Easy IP 无需配置地址池,只需要配置一个 ACL(访问控制列表),用来指定需要进行 NAT 转换的私有 IP 地址范围。

NAT Server

从基本 NAT 和 NAPT 的工作原理可知,NAT 表项由私网主机主动向公网主机发起访问而生成,公网主机无法主动向私网主机发起连接。因此 NAT 隐藏了内部网络结构,具有屏蔽主机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内网网络可能需要对外提供服务,例如 Web 服务,常规的 NAT 就无法满足需求了。

为了满足公网用户访问私网内部服务器的需求,需要使用 NAT Server 功能,将私网地址和端口静态映射成公网地址和端口,供公网用户访问。

NAT Server

举个栗子

A 的私网地址为 10.0.0.1 ,端口 8080 提供 Web 服务,在对公网提供 Web 服务时,要求端口号为 80 。在 NAT 设备上启动 NAT Server 功能,将私网 IP 地址和端口 10.0.0.1:8080 映射成公网 IP 地址和端口 219.134.180.11:80 ,这样公网主机 C 就可以通过 219.134.180.11:80 访问 A 的 Web 服务。

NAT ALG

基本 NAT 和 NAPT 只能识别并修改 IP 报文中的 IP 地址和端口号信息,无法修改报文内携带的信息,因此对于一些 IP 报文内携带网络信息的协议,例如 FTP 、DNS 、SIP 、H.323 等,是无法正确转换的。

ALG 能够识别应用层协议内的网络信息,在转换 IP 地址和端口号时,也会对应用层数据中的网络信息进行正确的转换。

举个栗子:ALG 处理 FTP 的 Active 模式

FTP 是一种基于 TCP 的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间传输文件。FTP 协议工作时建立 2 个通道:Control 通道Data 通道。Control 用于传输 FTP 控制信息,Data 通道用于传输文件数据。

私网 A( 10.0.0.1 )访问公网 Server( 61.144.249.229 )的 FTP 服务,在 RT 上配置 NAPT,地址池为 219.134.180.11 ~ 219.134.180.20 ,地址转换过程如下:

NAT ALG
  1. A 发送到 Server 的 FTP Control 通道建立请求,报文源地址和端口为 10.0.0.1:1024 ,目的地址和端口为 61.144.249.229:21 ,携带数据是 “ IP = 10.0.0.1 port=5001 ”,即告诉 Server 自己使用 TCP 端口 5001 传输 Data。

    A发包
  2. RT 收到报文,建立 10.0.0.1:1024 到 219.134.180.11:2001 的映射关系,转换源 IP 地址和 TCP 端口。根据目的端口 21 ,RT 识别出这是一个 FTP 报文,因此还要检查应用层数据,发现原始数据为 “ IP = 10.0.0.1 port=5001 ”,于是为 Data 通道 10.0.0.1:5001 建立第二个映射关系:10.0.0.1:5001 到 219.134.180.11:2002 ,转换后的报文源地址和端口为 219.134.180.11:2001 ,目的地址和端口不变,携带数据为 “ IP = 219.134.180.11 port=2002 ”。

    NAT ALG转换
  3. Server 收到报文,向 A 回应 command okay 报文,FTP Control 通道建立成功。同时 Server 根据应用层数据确定 A 的 Data 通道网络参数为 219.134.180.11:2002 。

  4. A 需要从 FTP 服务器下载文件,于是发起文件请求报文。Server 收到请求后,发起 Data 通道建立请求,IP 报文的源地址和端口为 61.144.249.229:20 ,目的地址和端口为 219.134.180.11:2002,并携带 FTP 数据。

    Data通道

NAT 实战

基本 NAT 实验

实验拓扑图

拓扑图
实验要求
  • ENSP 模拟器

  • PC 通过公网地址访问互联网

实验步骤
  1. 根据接口 IP 地址表,配置各个设备的接口地址。

    IP地址表

PC配置

RT配置

ISP配置
  1. 在 RT 上配置 NAT 配置

NAT配置

配置基本 NAT 只需要一条命令:把私有 IP 地址转换成公网 IP 地址,在接口视图下配置 nat static global global-address inside host-address 命令。默认路由是网关路由器上的常见配置。使用 display nat static 命令查看 RT 上的静态 NAT 配置。

  1. 在 PC 上验证联网功能。

PC验证结果
  1. 抓包查看 NAT 转换效果。分别抓包 RT 的内网口 G0/0/0 和外网口 G0/0/1 的报文,看出发送的 Echo Request 报文和接收的 Echo Reply 报文都有进行 NAT 转换。

RT内网口抓包

RT外网口抓包

NAPT 实验

实验拓扑图

拓扑图
实验要求
  • RT 使用 NAPT 功能

  • ISP 分配 4 个可用的公网地址:202.0.0.3 ~ 202.0.0.6

  • VLAN 10 的用户使用两个公网地址

  • VLAN 20 的用户使用另外两个公网地址

实验步骤
  1. 根据接口 IP 地址表,配置各个设备的接口地址。配置命令可参考上一个实验步骤 1 。

IP地址表
  1. 在 RT 上配置 NAPT 配置。

NAPT配置

在 NAPT 的配置中,使用基本 ACL 来指定私有 IP 地址范围。ACL 2010 指定 VLAN 10 的 IP 地址空间,ACL 2020 指定 VLAN 20 的 IP 地址空间。使用 nat address-group group-index start-address end-address 命令指定公网 IP 地址范围,分别指定了两个 NAT 地址组,编号分别选择了 1 和 2 。在外网接口上,使用 nat outbound acl-number address-group group-index ,绑定 NAT 转换关系。

使用 display nat address-group 命令查看 RT 上的 NAT 地址组配置。命令 display nat outbound 查看出方向 NAT 的转换关系。

  1. 分别在 PC10 和 PC 20 上验证上网功能。

PC10验证结果

PC20验证结果
  1. 抓包查看 NAT 转换效果。分别抓包 RT 的内网口 G0/0/1 和外网口 G0/0/0 的报文,查看 VLAN 10 的用户出发送的 Echo Request 报文和接收的 Echo Reply 报文都有进行 NAT 转换。

RT内网口VLAN10抓包

RT外网口抓包

其它常用 NAT 命令

NAT Server 是在接口视图下配置,命令格式为:nat server protocol { tcp | udp } global global-address global-port inside host-address host-port

检查 NAT Server 配置信息命令:display nat server

检查 NAT 会话命令:display nat session all

启动 NAT ALG 功能命令:nat alg all enable

查看 NAT ALG 功能命令:display nat alg


参考资料:
高级网络技术 - 田果
华为防火墙技术漫谈 - 徐慧洋
HCNA网络技术学习指南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交换技术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热门内容:发现一款好用到爆的数据库工具,被惊艳到了!用了这么久 IDEA,你竟然不知道有个功能叫自动补全!
美团技术面1小时,我看出了和月薪3w的差距最近面试BAT,整理一份面试资料《Java面试BAT通关手册》,覆盖了Java核心技术、JVM、Java并发、SSM、微服务、数据库、数据结构等等。获取方式:点“在看”,关注公众号并回复 666 领取,更多内容陆续奉上。

明天见(。・ω・。)ノ♡

42张图详解 NAT : 换个马甲就能上网相关推荐

  1. 71张图详解IP地址、IP 路由、三层转发、ARP、ICMP

    71张图详解IP地址.IP 路由.三层转发.ARP.ICMP 架构师之道2021-04-07 13:51:24 https://www.toutiao.com/i6948285918986027531 ...

  2. 36 张图详解应用层协议:网络世界的最强王者

    上帝视角 应用层 我们前面介绍过 TCP/IP 模型的下三层,分别是网络接入层.网络层和传输层.它们都是为应用层服务的,传输应用层的各种数据,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最高层的应用层. 应用层 在 TCP/IP ...

  3. 一张图详解项目经理PMO应用波士顿矩阵的步骤和流程

    一张图详解项目经理&PMO应用波士顿矩阵的步骤和流程

  4. 123 张图详解 177 个计算机网络名词

    大家好,我是小弗.上篇<60 张图详解 98 个常见网络概念>有一段时间了,现在重新汇总整理,把最近提到的网络名词也加上.同时为了方便阅读,增加了大量的配图,让网络小白也能轻松理解.考虑到 ...

  5. 71张图详解IP 地址、IP 路由、分片和重组、三层转发、ARP、ICMP

    目录 有小伙伴问:为什么没有配置 IP 地址就无法上网?IP 协议又是啥? 这要从 TCP/IP 协议说起,互联网使用的是 TCP/IP 协议,其中 IP 协议又是最重要的协议之一.IP 协议是基于  ...

  6. 通过一张图详解微服务各个组件

    SpringCloud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架构的工具,例如配置管理,服务发现,断路器,智能路由,微代理,控制总线,一次性令牌,全局锁定,领导选举,分布式会话,集群状态等.作为开发人员,我 ...

  7. 36 张图详解 ARP :网络世界没有我,你哪也别想去

    上帝视角 初识 ARP 从网络分层上看,我们知道二层网络中,使用 MAC 地址进行传输,MAC 地址做为数据链路层的设备标识符. 二层网络 三层网络中,使用 IP 地址进行传输,IP 地址做为网络层的 ...

  8. 36 张图详解 DNS :网络世界的导航

    上帝视角 我们平时在访问网站时,不使用 IP 地址,而是网站域名.但是抓包发现:交互报文是以 IP 地址进行的.那么 IP 地址是从哪来的呢?这是因为 DNS 把网站域名自动转换为 IP 地址. 报文 ...

  9. 十二张图详解Redis的数据结构和对象系统

    回顾:大数据平台技术栈 (ps:可点击查看),今天就来说说其中的Redis! 本文来自:张狗蛋的技术之路 Redis是一个开源的 key-value 存储系统,它使用六种底层数据结构构建了包含字符串对 ...

最新文章

  1. 基于python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一)
  2. 大工14春《计算机应用基础》在线测试2,大工14春《计算机应用基础》在线测试2...
  3. Tinyhttpd的实现和一些基本问题的解决
  4. 机器学习小抄-(像背托福单词一样理解机器学习)
  5. mysql 亿级_mysql 亿级数据量 ( sum ,group by )的优化
  6. 一个好的组件应该是什么样的?
  7. 【51Nod - 1432】独木舟 (贪心,思维,好题)
  8. 教育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9. PHP 隐藏真实下载地址
  10. ie9服务器win2008系统离线安装包,IE9离线安装包完整版
  11. 基于RT1052的FlexSPI读写FLASH(W25Q256JV)
  12. Symbian 之浏览器
  13. react骨架屏自动生成_网页骨架屏自动生成方案(dps)
  14. 前端实现炫酷动效_创建炫酷 CSS 背景效果的 10 个代码片段
  15. 怎么有python画五角星_Python的画五角星
  16. 物联网为什么需要5G?
  17. (2.0版本)企业微信可信域名,个人添加企业微信可信IP方法
  18. 调用百度AI接口实现图片文字识别
  19. 网际协议IP简单总结
  20. Day-1 货仓选址(绝对值不等式)

热门文章

  1. Java控件模糊半透明_Android如何实现模糊的半透明窗口 | 学步园
  2. [Angular JS教程] HeroService: getHeroes failed: undefined 问题解决方法
  3. Sass (Syntactically Awesome StyleSheets)
  4. 【转】Android Activity原理以及其子类描述,androidactivity
  5. AngularJs $resource 高大上的数据交互
  6. ACdream 1099——瑶瑶的第K大——————【快排舍半,输入外挂】
  7. 杭电2099 整除的尾数
  8. petaPar培训文档
  9. Delphi7的主窗口
  10. interface IEngineControl封装引擎通用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