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inux启动内核文件

1.Linux系统组成

动态视角:内核+根文件系统

静态视角:磁盘分区+相关文件

2.Kernel特点

(1)支持某块化:.ko (kernel object)文件

(2)支持模块运行时动态装载或卸载;

总结:Linux kernel在但内核设计模型上,吸取了多内核设计的优点,使用了模块化设计

单内核设计:把所有功能集成于同一个程序;如Linux

微内核设计:每种功能使用一个单独的子系统实现;如Windows, Solaris

2.kernel组成

(1)核心文件

1)/boot/vmlinuz-VERSION-release

注: vmlinuz最后一一个z表示压缩格式的kernel文件

2)ramdisk(中间临时文件根系统,动态创建出来的,使用缓冲和缓存来加速对磁盘上的文件访问)

安装操作系统后临时生成的文件,能够扫描当前操作系统的硬盘驱动,装载对应的模块

用于实现系统初始化的基于内存的磁盘设备,把内存中的一段空间当内存使用

CentOS 5:/boot/initrd-VERSION-release.img

工具程序:mkinitrd

CentOS 6,7:/boot/initramfs-VERSION-release.img

工具程序:dracut, mkinitrd

注意:

a)不是必须的,当自编译内核时候知道硬盘接口时候将硬盘驱动编译进kernel,ramdisk就不用了

b)initrd,基于ramdisk的磁盘映像文件;initramfs,基于ramdisk的文件系统

initrd启动该后用free查看memory时候,有一段空间被buffers和cached占用,二次缓存

把内存当磁盘使用九必须要在内存中缓存和缓冲,而当做文件系统则避免双缓冲双缓存

(2)模块文件:/lib/modules/VERSION-release(与内核版本发行号相同的目录)/*

[root@localhost ~]# ls /lib/modules/2.6.32-573.el6.x86_64/kernel/

arch :与平台相关的特有代码,专有的汇编级的代码

crypto:加密解密组件

drivers:驱动程序

fs :文件系统

kernel :内核自己追踪用到的文件

lib:库文件

mm:内存管理功能,memory manage

net:网络功能

sound:和声音相关的驱动程序,单独放出来,因为有很多与声音相关的×××

二、CentOS系列PC架构MBR主机启动流程

POST --> Boot Sequence(BIOS) --> Boot Loader (MBR) --> Kernel(ramdisk) --> rootfs --> switchroot --> /sbin/init -->(/etc/inittab, /etc/init/*.conf) --> 设定运行级别 --> 系统初始化脚本 --> 关闭或启动对应级别下的服务 --> 启动终端

1.POST:加电自检,检查硬件设备是否存在

用于实现POST的代码在主板上ROM(CMOS)芯片上

BIOS:Basic Input and Output System 基本上输入输出系统,固化在ROM芯片上

2.Boot Sequence:

按次序查找各引导设备,第一个有引导程序的设备即为本次启动要用到的设备;

bootloader:引导加载器,程序;

提供一个菜单,允许用户选择要启动的系统或不同的内核版本; 把用户选定的内核装载到RAM中的特定空间中,解压、展开,而后把系统控制权移交给内核;

(1)Windows上引导加载器:ntloader

(2)Linux上引导加载器:

1)LILO:短小精悍的linux加载器,1024柱面之后无法加载,现在多用于安卓手机启动

2)GRUB:Grand Uniform Bootloader统一引导加载器

GRUB 0.X(CentOS 5/6):Grub Legacy

GRUB 1.X(CentOS 7):Grub2,完全重写,设计理念上很大改变

3.Kernel实现功能

kernel自身初始化,实现功能

---> 探测可识别到的所有硬件设备;

---> 加载硬件驱动程序;(有可能会借助于ramdisk加载驱动)

---> 以只读方式挂载根文件系统;

---> 运行用户空间的第一个应用程序:/sbin/init

4./sbin/init管理用户空间服务进程

init程序的在不同CentOS版本上类型:

CentOS 5及以前:SysV init     配置文件:/etc/inittab

CentOS 6:Ubantu研发的Upstart       配置文件:/etc/inittab   /etc/init/*.conf

CentOS 7:Systemd      配置文件:/usr/lib/systemd/system/, /etc/systemd/system/

(1)CentOS 5:

SysV init,配置文件:/etc/inittab

[root@localhost ~]# cat  /etc/inittab

id:3:initdefault:    此处 表示默认启动级别为3文本界面,不能为0级别

/etc/inittab文件:每行定义一种action 以及与之对应的process

格式:id:runlevels:action:process

id:一个任务的标识符;

runlevels:在哪些级别启动此任务;#,###,若此处为空则表示所有级别;

action:在什么条件下启动此任务;

wait:等待切换至此任务所在的级别时执行一次;

respawn:再次发起;此任务终止,就自动重新启动;

initdefault:设定默认运行级别;此时process会省略,不是设定任务,而是默认启动级别;

sysinit:设定系统初始化方式,此处一般为指定/etc/rc.d/rc.sysinit脚本(CentOS5和6用到,7无);

process:任务;

(2)CentOS 6:

init程序:upstart,但依然为/sbin/init,

其配置文件: /etc/init/*.conf, /etc/inittab(仅用于定义默认运行级别)

注意:*.conf为upstart风格的配置文件;各功能切割成片段

init-system-dbus.conf:主要在哪儿启动服务的配置文件

rcS.conf:  系统初始化脚本

start-ttys.conf:启动时的终端数量

rc.conf:启动服务的配置文件

更改默认tty数量文件: [root@localhost init]# cat start-ttys.conf

(3)CentOS 7:不需要任何启动脚本

init程序:systemd,配置文件:/usr/lib/systemd/system/*,  /etc/systemd/system/*

完全兼容SysV脚本机制;因此,service命令依然可用;不过,建议使用systemctl命令来控制服务;

# systemctl  {start|stop|restart|status}  name[.service]

5.启动运行级别初始化控制:/etc/rc.d/rc#.d

(1)系统运行级别:为了系统的运行或维护等目的而设定的机制;

0-6:共7个级别;

0:关机, shutdown

1:单用户模式(single user),root用户,无须认证;维护模式;

2:多用户模式(multi user),会启动网络功能,但不会启动NFS;维护模式;

3:多用户模式(mutli user),完全功能模式;文本界面;

4:预留级别:目前无特别使用目的,但习惯以同3级别功能使用;

5:多用户模式(multi user), 完全功能模式,图形界面;

6:重启,reboot

1) 默认级别:3, 5

2) 级别切换:init #

3) 级别查看命令:who -r ;  runlevel

(2)/etc/rc.d目录

1)rc #脚本:接受一个运行级别数字为参数;当级别切换时启动或关闭服务

K*:要停止的服务;

K##*,优先级,数字越小,越是优先关闭;依赖的服务先关闭,而后关闭被依赖的;

S*:要启动的服务;

S##*,优先级,数字越小,越是优先启动;被依赖的服务先启动,而依赖的服务后启动;

注意:按照glob通配,数字越小排在前面

2)/etc/rc.d/rc脚本框架(vim /etc/rc.d/rc)

for  srv  in  /etc/rc.d/rc#.d/K*; do

$srv  stop

done

for  srv  in  /etc/rc.d/rc#.d/S*; do

$srv  start

done

(3)/etc/init.d/* (/etc/rc.d/init.d/*)脚本执行方式:

# /etc/init.d/SRV_SCRIPT  {start|stop|restart|status}

# service  SRV_SCRIPT   {start|stop|restart|status}

chkconfig命令:

管理控制/etc/init.d/每个服务脚本在各级别下的启动或关闭状态;

1) 查看:chkconfig  --list   [name]

2) 添加:chkconfig  --add  name

3) 删除:chkconfig  --del  name

4) 修改指定的链接类型:

chkconfig  [--level  LEVELS]  name  <on|off|reset>

--level LEVELS:指定要控制的级别;默认为2345;

5) 能被添加的服务的脚本定义格式:

#!/bin/bash

#

# chkconfig: ###  ## ##       ======注释:运行级别、启动优先级、关闭优先级======

# description:

(4)/etc/rc.d/rc.local脚本:开机自动读取此文件中命令

正常级别下,最后启动的一个服务S99local没有链接至/etc/init.d下的某脚本

而是链接至了/etc/rc.d/rc.local (/etc/rc.local)脚本;

因此,不便或不需写为服务脚本的程序期望能开机自动运行时,直接放置于此脚本文件中即可。

6.系统初始化脚本:/etc/rc.d/rc.sysinit

(1) 设置主机名;

(2) 设置欢迎信息;

(3) 激活udev和selinux;

(4) 挂载/etc/fstab文件中定义的所有文件系统;

(5) 检测根文件系统,并以读写方式重新挂载根文件系统;

(6) 设置系统时钟;

(7) 根据/etc/sysctl.conf文件来设置内核参数;

(8) 激活lvm及软raid设备;

(9) 激活swap设备;

(10) 加载额外设备的驱动程序;

(11) 清理操作;

7.启动终端

tty1:2345:respawn:/usr/sbin/mingetty tty1

... ...

tty6:2345:respawn:/usr/sbin/mingetty tty6

(1)mingetty会调用login程序;

(2)打开虚拟终端的程序除了mingetty之外,还有诸如getty等;

启动开机流程总结:

内核级别:

1. POST做开机启动时候的硬件检测功能

2.BootSequence(BIOS)启动加载主引导分区MBR中的引导加载器程序BootLoader

在LInux现行的BootLoader是三段划分(打破446字节限制)的GRUB程序,

第一段写在BootLoader中

1.5段在其后扇区用于文件系统的引导

2段在boot/grub中提供国土部接口和调用系统内核kernel

3.Kernel识别硬件、加载驱动、只读挂载根文件系统、同时交付给用户空间第一个程序/sbin/init

此处特别要注意,系统发行商为了适应多种硬件接口驱动调用,会在第一次安装系统时候,自动识别硬件接口,并调用唯一驱动程序来生成ramdisk文件,以内存当磁盘做虚根,驱动接口后会切换到真实的根文件系统上

CentOS 5系列是initrd,当磁盘映像文件会造成二次缓存缓冲

CentOS 6/7系列改进为initramfs,以文件系统形式可以不二次占用缓存和缓冲

用户空间级别

4./sbin/init接管后更具其配置文件来初始化

5.更具/sbin/init中的配置会设置默认运行级别,以及一些在/etc/init.d/设置的开机服务

6./etc/rc.d/rc.sysinit运行系统初始化脚本,完成系统初始化

7.关闭对应级别下需要停止的服务,启动对应级别下需要开启的服务

8.设置登录终端 [--> 启动图形终端]

本文出自 “许鼎的博客”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xuding.blog.51cto.com/4890434/1729925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lucifer119/1732072

CentOS系列启动流程详解相关推荐

  1. Centos 6启动流程详解

    author:JevonWei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 Centos6 启动流程 POST开机自检 当按下电源键后,会启动ROM芯片中的CMOS程序检查CPU.内存等硬件设备是否正常运行,CMOS中的程序 ...

  2. U-Boot启动流程详解

    参考:U-Boot顶层目录链接脚本文件(u-boot.lds)介绍 作者:一只青木呀 发布时间: 2020-10-23 13:52:23 网址:https://blog.csdn.net/weixin ...

  3. 【Autosar 启动流程详解】

    Autosar 启动流程详解 1. vLinkGen_Template.lsl 2. BrsHwStartup.c 3.BrsMainStartup.c 4.BrsMain.c 链接文件: 1. vL ...

  4. 【正点原子Linux连载】第三十二章 U-Boot启动流程详解 -摘自【正点原子】I.MX6U嵌入式Linux驱动开发指南V1.0

    1)实验平台:正点原子阿尔法Linux开发板 2)平台购买地址: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603672744434 2)全套实验源码+手册+视频下载地址: ...

  5. golang程序启动流程详解

    golang程序启动流程详解 环境 go1.16.5 linux/amd64 用例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main() {fmt.Println ...

  6. android zygote启动流程,Android zygote启动流程详解

    对zygote的理解 在Android系统中,zygote是一个native进程,是所有应用进程的父进程.而zygote则是Linux系统用户空间的第一个进程--init进程,通过fork的方式创建并 ...

  7. 【线上沙龙直播报名】App 启动流程详解及其优化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美团点评技术沙龙Online]是美团点评技术团队推出的线上分享课程,每月2-3期,采用目前最火热的线上直播形式,邀请美团点评技术专家,面向互联网技术 ...

  8. Android App启动流程详解

    前言: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写了apk的打包流程.安装流程,今天就是梳理一下apk系列的最后的流程--app启动流程.经过今天的梳理以后咱们就可以对apk包是怎么编译生成的.apk是怎么被安装到安卓手机的 ...

  9. Springboot启动流程详解

    SpringMVC请求流程详解 SpringMVC框架是一个基于请求驱动的Web框架,并且使用了'前端控制器'模型来进行设计,再根据'请求映射规则'分发给相应的页面控制器进行处理. (一)整体流程 每 ...

最新文章

  1. top在html5里什么意思,html中的scrolltop是什么意思
  2. 【Android 逆向】Android 进程注入工具开发 ( 远程进程 注入动态库 文件操作 | Android 进程读取文件所需的权限 | fopen 打开文件标志位 | 验证文件权限 )
  3. Python多版本管理器-pyenv 介绍及部署记录
  4. 批量修改product description
  5. 全部换新-微软复兴.NET,C#10 .NET6 VS2022各个强势!
  6. 【转】DCMTK开源库的学习笔记3:dcmtk文件中数据元的修改
  7. Makefile学习之通配符和自动变量
  8. Keyword-BERT——问答系统中语义匹配的杀手锏
  9. E: Malformed line 60 in source list /etc/apt/sources.list (dist parse)
  10. bzoj3668 [Noi2014]起床困难综合症
  11. scala 与 spark 并行化
  12. 每秒处理10万高并发订单的乐视集团支付系统架构分享
  13. 招聘云计算、虚拟化、前端开发、测试等工程师
  14. 互联网日报 | 蚂蚁集团成立整改工作组;万达完成开业45座万达广场年度目标;T3出行日订单突破100万...
  15. 用Python转码恢复乱码中文
  16. 解决联想电脑插入耳机没有声音问题
  17. CF卡 本地磁盘模式转换
  18. [编程题]雀魂启动!
  19. ​分享|Tiktok小店入驻如何选择​
  20. c语言 sleep_编程代码:用C语言来实现下雪效果,这个冬天,雪花很美

热门文章

  1. 八个防止浪费时间的小窍门
  2. Python-TXT文本操作
  3. webpack 单独打包指定JS文件
  4. 【SQL学习笔记】一、select语句
  5. 重走丝绸之路:海尔如何探索全球生活智慧?
  6. UISegmentedControl 分段器加载不同的viewcontroller
  7. 无线路由安全功能的保证之DHCP
  8. 谈谈MySQL的异常处理
  9. iBATIS配置文件的特殊使用方法
  10. 中国大气污染影响韩国?生态环境部这样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