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节   tanx

In his very numerous memoires, and especially in his

great work, Introductio in analysin infinitorum (1748),

Euler displayed the most wonderful skill in obtaining a

rich harvest of results of great interest. . . . Hardly any

other work in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al Science gives

to the reader so strong an impression of the genius of the

author as the Introductio.

(欧拉在他数量众多的回忆录中,尤其是在他的伟大著作<<Introductio in analysin infinitorum>>(无穷小分析引论)(1748 年)中,展示了获得大量有趣结果的绝妙技巧……在数学科学史上,几乎没有任何其他著作能给给予读者能像引论一样,留下如此强烈的作者的天才印象。)

——E. W. Hobson, “Squaring the Circle”: A History of the Problem (“化圆为方”:一个历史问题)(1913)

在我们在初级函数中遇到的众多函数中,也许最著名的函数要数正切函数(tangent)。基本事实是众所周知的:f(x) = tan xx = nπ(n = ±0, ±1,±2,...)处其值为0,在x = (2n + 1)π/2 (n = ±0, ±1,±2,...)处无限不连续,以及具有周期性(对于一个函数f(x),假如P是使得关系f(x + P ) = f(x)对于函数定义域上的所有x都成立的最小值,则就称函数f(x)为周期函数,其周期为P),周期为π。最后一个事实非常值得注意:函数 sin x 和 cos x 具有共同的周期 2π,但它们的比率tan x将周期减少为π。当谈到周期性时,函数代数的一般规则可能无效:两个函数 fg 有一个共同的周期 P 并不意味着 f + gfg 也有相同的周期。[1]

正如我们在第 2 章中看到的,正切函数起源于古代的“影子计算(shadow reckoning)”。 在文艺复兴时期,它与刚刚兴起的(fledging)透视艺术(透视画法)(art of perspective)相关,虽然当时并没有称之为“切线”,但其确实又复活了(resurrected)。一个物体随着远离观察者而逐渐变小是一种常见的体验。 从地面观看高层建筑时,效果尤为明显:随着视角升高,垂直等间距的特征(例如建筑物的地板)似乎逐渐缩短;反之,等量的仰角增量与结构相距越来越远的点相交。著名的纽伦堡艺术家Albrecht Dürer(1471-1528年)是透视法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一项研究清楚地表明了这种效果(图 75)。[2]

--------------------------图75 Albrecht Dürer的一项研究------------------------

当仰角接近90度并且高度似乎无限制地增加时,Dürer和他的同时代人对这种现象的极端情况特别感兴趣。更有趣的是平面中平行线的行为:当它们远离观察者时,它们似乎越来越近,最终汇聚在地平线上的一个点,称为“消失点(vanishing point)”。所有这些特征都可以追溯到接近 90°的 tan x 的行为。今天,当然,我们说当 x 接近90°时tan x趋于无穷大,而在90°时它是不确定的;但这种微妙之处不为前人所知,直到最近,人们仍然可以在许多三角学教科书中找到“tan 90°= ∞”这一说法。

但是让我们回到世俗的事情上。大约在1580年,Viète 提出了一个美丽的定理,遗憾的是,该定理几乎从今天的教科书中消失了:切线定律(the Law of Tangents)。它说的是,在任何三角形中,

 。---------------------------------------------------------------(1)

这个定理是从正弦定理(a/sin(α)= b/sin(β)= c/sin(γ))以及恒等式

 推出,但是在Viète时期,它被看作一个独立的定理。[3] 当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及其夹角时(SAS——边角边的情况),可用以求三角形。通常,人们喜欢用余弦定理( ) 来求得另一条边,然后使用正弦定理来求得一个角或其它的角。然而,由于余弦定律涉及加法和减法,它并不适合对数计算——实际上它只是在手持计算器问世之前求解三角形(或大多数其他计算)的唯一方法。使用切线法可以避免这一困难:因为已知一个角,比如说γ,你可以求得(α + β)/2,然后在方程(1)以及正切表的帮助下求得(α - β)/2;从这两个结果出发,就可以求得αβ,最后,利用正弦定理就可以求得另外两条未知的边。当然,有了计算器就没有必要了,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切线定律失去了大部分吸引力。尽管如此,它优雅的对称形式应该是一个足够好的理由让它从遗忘中复活,如果不是作为一个定理,那么至少作为一个练习还是有必要的。对于那些喜欢数学“错误(misteakes)”的人——歪打正着(例如16/64 = 1/4)——正切法则为此提供了充裕的(ample)机会: 以方程(1)的右侧开始,“消除”1/2和“tan”,用对应的拉丁字母替换掉希腊字母,则你会得到左侧的部分。[4]

其他涉及 tan x 的公式同样优雅;例如,如果α, β,和γ是任意三角形的三个角,我们有

tan α + tan β + tan γ = tan α .tan β .tan γ ----------------------------------(1)

这个公式可以通过将角度关系写成γ = 180°- (α + β)以及对正切使用加法公式来证明。这个公式的著名之处不仅在于完美的对称性,而且还因为其导致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来自代数的一个著名的定理说的是,假如  是任意正整数, 那么它们的算术平均值永远不会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值;即,

此外,当且仅当  时,这两个均值相等。我们假设我们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acute triangle),因此,所有三个角都具有正值的正切值,则定理说的是

 。

但是鉴于等式(2),这种不等式变为

不等式两边取立方得到

 。

因此,在任意锐角三角形中,三个角的正切之积(以及之和)不小于  当且仅当角α = β = γ = 60°时,即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时,不等式取得最小值。

如果三角形是钝角(obtuse),则三个角之一有负切线,在这种情况下定理不适用;然而,由于钝角只能在90°到180°之间变化,因此它的切线范围在区间(-∞,0)内;而其他两条切线保持正值且有限。因此,三个正切的乘积可以取任何负值。

结论是,在任意锐角三角形中,我们有  (当且仅当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时取得等号),以及在任意钝角三角形中,我们有  。

角度的倍数的正切为我们提供了有趣公式的另一个来源。在第8章中我们获得了公式

我们可以令α/2 = β,以及n + 1 = m ,改写一下等式,使其略为更加有用;则有

 。

但即使是这种形式,该公式的用处也很有限,因为它用其他角度的正弦和余弦表示一个角度的倍数的正切。如果我们能用α的正切(并且单独地,而不是它的倍数)来表示tan nα,那将是可取的(desirable)。幸运的是,这是可以做到的。

我们以正切的加法公式为出发点,

 。

从这个基本公式出发,我们得到

等等。几步之后,一种模式开始出现:我们发现其系数与  展开式中x幂项的系数相同——我们熟悉的二项式系数(binomial coefficients)——除了它们以锯齿形模式(zigzag pattern)在分子(numerator)和分母(denominator)之间交替(从分母中的第一项开始)并且它们的符号成对交替。[5] 图76取自19世纪初的三角学教科书,显示了tan 7α以内的模式。考虑到符号,我们可以将系数排列在“帕斯卡正切三角形(Pascal tangent triangle)”中:

(顶部元素为 1,因为 tan 0 = 0 = 0/1)。我们注意到前两条对角线(从左到右计数)中的所有条目都是正数,接下来两行的所有条目都是负数,依此类推。

--------图76 tan(nα) 的 tan(α) 幂的展开。来自 19 世纪初的三角学书籍。---------

公式中出现的二项式系数似乎与的展开无关,这是De Moivre定理的结果(参见第 83 页),

其中, 。如果我们根据二项式定理将式(3)的左边展开,使右边的实部和虚部相等,我们就得到cos()和sin()按  (其中,k = 0, 1 , 2 , ... , n)表示的表达式;据此,很容易推出tan(nα)的公式;

其中,符号

也可以使用来表示——表示

例如,

注意,公式(5)右侧的表达式也等于n!/[k!.(n - k)!],因此,我们有

(正如例子中给出来的那样,

)。由于这个原因,二项式系数是对称的——无论你以x的幂按升序或降序展开它都是一样的。

因为  对于正整数数n包括(n + 1)项,出现在等式(4)中的分子和分母的级数是有限项之和,但是,所有6个三角函数也可以通过无限(infinite)表达式来表示,特别是幂级数(power series)和无限积。sin x和cos x的幂级数是

 。

牛顿早已知道这些级数,但伟大的瑞士数学家Leonhard Euler(1707-1783年)使用它们得出了大量新结果。Euler将幂级数视为“无限多项式(infinite polynomials)”,它们遵循与普通有限多项式相同的代数规则。因此,他认为,正如n次多项式可以写成形如(其中, 为多项式的根或者为0 [6])的n个因子(不必相异)的乘积一样,函数sin x也可以写成无限积的形式

    。------------------------------------------(6)

在这里,每一个二次项都是两个线性因子(1-x/())和(1+ x/())的乘积,由sin x的零点产生,xn ,而单个因子xx = 0 的零点产生。[7] 如果我们代入x = π/2,方程式 (6) 的一个令人惊讶的结果是:

1 = (π/2).(1-1/4).(1-1/16).(1-1/36)...。

简化每一项并求解π/2 ,我们得到无限项

。--------------------------------------------------------------------------------------------(7)

这个著名的公式以John Wallis的名字命名(见第51页), 他在1655年通过大胆的插值(interpolation)过程发现了它。[8]

cos x 的无限积是

其中,是cos x的零值点(此外,在这儿,每个二项式因子都是两个线性因子的乘积)。假如我们现在用等式(8)除以等式(6),我们就得到针对tan x的解析表达式:

  。----------------------(9)

然而,这种表述相当麻烦。为了简化它,让我们使用一种来自积分学中的熟悉技术——将比率函数分解为“部分分数(partial fractions)”。 我们将等式(9)的右边表示为分数的无穷和,每个分数的分母等于等式(9)的分母中的一个线性因子:

。---------(10)

为了求得分解式的系数,让我们“清零分数”:我们将等式(10)的两边乘以所有分母的乘积(即乘以cos x),并将结果等同于等式(9)的分子(即对sin x):

x(1- x/π)(1+ x/π)(1- x/(2π))(1+ x/(2π))...

=A1 (1+ 2x/π)(1- 2 x/(3π))(1+ 2 x/(3π))...

B1(1- 2x/π)(1 - 2 x/(3π))(1 + 2 x/(3π))...

+ ... -----------------------------------------------------------------(11)

请注意,在等式(11)右侧的每一项中,恰好缺少一个因子——等式(10)中相应系数的分母(就像求普通公分母时一样)。

现在,等式(11)在x中是查恒等式——它适用于我们选择置入其中的任何x值。为了求得 ,我们取  = π/2 ;这将“消灭(annihilate)”除第一项以外的所有项,得出

(π/2).(1/2).(3/2).(3/4).(5/4)....

=  .2.(2/3).(4/3).(4/5).(6/5)....

 解方程,我们得到

 。

但是括号内的表达式正好是Wallis乘积的倒数(reciprocal),即,,因此,我们有

 。

为了求得 ,在等式(11)中,我们除了令 x = -π/2之外,我们遵循同样的流程;求出

= -2/π = 。其它的系数可按类似的方式求得;[9] 我们求得 ,以通式表达为

  。

将这些系数放回到等式(10)中并将各项成对组合,我们得到大奖(grand prize),将tan x 分解为部分分数:

 。-------------------------(12)

这个著名的公式直接表明,tan x x = ±π/2, ±3π/2,...处无定义;显然,这些正是tan x垂直渐近线。

既然我们在建立方程式(12)上花费了如此多的精力,那么让我们从中获得一些好处。 因为等式对所有除了(2n + 1)πx/2(n = 0,±12,...)之外的都成立x值都成立,现在,让我们代入一些特殊值。我们以x = π/4 开始:

 。

括号中的第一项格式为

因此,我们有

1 = (π/4)[1 – 1/3 + 1/5 - 1/7 + - ...] ,

据此,我们得到

。---------------------------------------(13)

这个著名的公式由苏格兰数学家James Gregory(1638-1675年)于1671年发现,他从反正切的幂级数推导出来。

在这个反正切等式中,代入x = 1,得到等式(13)。1674年Leibniz独立发现了同一个公式,所以这个公式也常以他的名字命名。[10] 这是新发明的微积分的第一个成果之一,它让Leibniz非常高兴。

Gregory-Leibniz级数(也是Wallis的乘积)的非凡之处在提示了于π和整数之间出乎意料的联系然而,由于其收敛速度非常慢,从计算的角度来看,该级数几乎没有用处:它需要628项才能将π逼近到小数点后两位——同样使用穷尽法,其精度远低于阿基米德(Archimedes)在两千多年前使用该方法获得的精度。尽管如此,Gregory-Leibniz级数标志着数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是未来几年将要发现的众多涉及π的无限级数中的第一个。

下一步,我们用x = 1 代入等式(12),我们得到:

 。

消掉(8/π)并将负项移到等式的左侧,我们得到

1/5 + 1/21 + 1/45 + ... = 1/3 。

或许有些令人失望的是,我们得到了一个不涉及π的级数,但是当我们尝试将 x = 0代入等式(12)时,我们的兴奋又回来了。起初我们只是得到不定方程 0 = 0,但我们可以通过将等式两边除以 x 然后让 x 趋近于零来解决这个困难。在左边我们得到

 。

因此,等式(12)成了

 。---------------------------------(14)

最后一个公式与Gregory-Leibniz级数一样引人注目,但我们可以从中推导出一个更有趣的结果。我们将再次以一种非严格的方式来做这件事,本着(in the spirit of)Euler大胆探索无限级数世界的精神(更严格的证明将在第 15 章中给出)。 我们的任务是找出所有正整数(偶数和奇数)的平方的倒数之和;让我们用 S 表示这个和:[12]

据此,我们得到  ,最后

 。---------------------------------(15)

等式(15)是所有数学中最著名的公式之一;它是Euler1734年灵机一动中发现的,它挑战了所有现代严格标准。它的发现解决了18世纪的一个重大谜团: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就知道级数收敛,但它的总和的值却让当时最伟大的数学家望而却步,其中包括伯努利(Bernoulli)兄弟。[13]

我们考虑Euler发现的另一个无穷级数。 我们从余切的双角公式开始,

 。

x ≠ (nπ)/2的任意角重复应用到公式,我们得到

=...

 。

随着n->∞,趋近于  [14],因此,我们得到

 。-----------------------(16)

这个鲜为人知的公式是从Euler的想象力中浮现出来的数百个涉及无限过程的公式之一。 在它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惊喜:如果我们代入 ,我们得到

 。

用  替换掉左侧的1,并将所有正切换移到等式右侧,等式再除以4,我们得到

 。-----------------------(17)

等式(17)在数学中肯定是最美的,但它几乎没有出现在教科书中。此外,右侧的级数收敛得非常快(请注意,系数“和”角度每项按1/2倍递减),因此我们可以使用等式(17)作为一种近似π的有效方法:它只需要十二项即可取得小数点后6位精度,即百万分之二;再增加四项将使准确度提高到十亿分之一。[15]

我们遵循Euler的精神来处理等式(6)和(9),就好像它们是有限的表达式一样,服从普通代数的规则。Euler生活在一个无忧无虑的数学探索时代,那时对无穷级数的正式操作是一种正常的做法; 收敛和极限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理解,因此大体上被忽略了。今天我们知道这些问题对所有无限过程都至关重要,忽视它们会导致错误的结果。[16] 引用一句George F. Simmons在他出色的微积分教科书中的话:“这些大胆的猜测是Euler独特天赋的特征,但我们希望没有学生会认为它们具有严格证明的力量(These daring speculations are characteristic of Euler’s unique genius, but we hope that no student will suppose that they carry the force of rigorous proof)。” [17]

注释和资源来源:

1. 这种情况的一个简单例子是函数f(x) = sinx ,g(x) = 1 – sinx 。其每个函数的周其都是2π,而它们的和 f(x) + g(x) = 1 ,是一个常量,任意实数都可作为其周期。

2. 关于Dürer的数学著作,请参见Julian Lowell Coolidge的<<The Mathematics of Great Amateurs>>(伟大的数学业余爱好者)( 1949 年初版; New York: Dover, 1963年重印)第 5 章,以及Dan Pedoe 的著作<<Geometry and the Liberal Arts>>(几何与人文科学)(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1976年版) 第2章。

3. 这个法则的一个等价形式,其中等式的左侧用(sinα + sinβ)/( sinα + sinβ)替换, Regiomontanus 在1464 年左右就已经知道了,但奇怪的是他并没有在他的主要论文<<On Triangle>>(论三角形)(见第44页)中包括它——也没有包括正切函数的任何其他应用。至于正切法则的其它发现,参见David Eugene Smith的<<History of Mathematics>>(数学史)(1925初版; New York: Dover, 1958重印)。

4. 三角学中大量存在(abounds)这样的例子。在第8章中我们已经见到了一个与 sinα + sin(2α) + ... + sin() 的求和公式相关的内容。另一个例子是恒等式

,

可通过将左侧写成

 的方式予以“证明”。

5. 我们可以考虑将  (其中 )扩展来考虑符号。

6. 这相当于更熟悉的形如(x - xi)因式分解成的因子。例如,多项式

  的函数零值点是-2和3 ,因此,我们有f(x) = (x + 2)( x - 3) = -6(1 + x/2)( 1- x /3)。一般地,多项式  可以写成  (其中是前导系数),或写成 )(其中,是常数项)。

7. 实际上,Euler丢弃了x = 0 的根,并因此获得了  的无限积。参见Morris Kline的著作<<Mathematical Thought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古今数学思想)(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年版)卷2第448-449页。

8. 参见<<A Source Book in Mathematics>>(一部数学原始资料书),1200-1800年,编辑D. J. Struik(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9年版),第244-253页,对于等式(6)和(7)的严密证明,参见Richard Courant的著作<<Differential and Integral Calculus>>(微积分)( London: Blackie & Son, 1956年版),卷1第444-445页和223-224页。π的其它无限积也可以通过等式(6)推断;例如,代入 x = π/6,我们得到

 ,

它实际上比Wallis积收敛得更快(与Wallis积的 493 项相比,该积近似π接近小数点后两位需要55项)。

9. 然而,随着 i 的增加,所得的数值积变得更加复杂。幸运的是,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可以找到系数:等式(11)的左侧是 sinx,而右侧的每一项等于cosx 除以该项缺失的分母。因此,为了求得 ,在等式(11)中代入 x = 3π/2;这将“消灭掉(annihilate)”除A2的所有项,因此,我们得到剩下的项    。

左侧等于-1,但是,在右侧我们得到了不确定表达式 00 。为了计算它,我们使用洛必达法则(L'Hospital's Rule)并将其转换为  。

因此,我们求得 。以同样的方式可以求得其它系数。

10. 参见Petr Beckmann的著作<<A History of π>>(数π的历史)( Boulder, Colo.: Golem Press,1977),第132-133页;对于Leibniz的证明,参见George F. Simmons的著作<< Calculus with Analytic Geometry>>(带解析几何的微积分)( New York: McGraw-Hill, 1985),第720-721页。 的级数可以通过将表达式  写成幂级数(具有商-  的几何级数)并逐项融合的方式求得。

11. 级数 1/5 + 1/21 + 1/45 + ...收敛于1/3, 注意到,其每一项符合通式

 ,这可以确认其收敛于1/3;因此,级数变成了(1/4)[(1-1/5) + (1/3-1/7) + (1/5-1/9) + (1/7-1/11) + ...]。这是一个“套叠式(telescopic)”的级数,在其中,除了第一项和最后一项,其它所有项都被消掉了,最终和为(1/4)(1 + 1/3) = 1/3 。

12. 当然,假设该级数收敛。在微积分课本中,证明了级数   (其中 k 是一个实数)对于所有 k > 1 的实数收敛,而对于所有 k ≤1 的实数发散,这里对应的情况是 k = 2,因此 S 收敛。

13. 参见Simmons的<<Calculus>>(微积分)第722-726页(Euler的证明)以及723-725(一种严密的证明)。有人会认为级数   比 Gregory-Leibniz 级数收敛得快,理由是其所有项都是正值且包括整数平方。让人诧异的是,事实并非如此:其占到 628 项才能近似到π的小数点后两位精度,而Gregory-Leibniz 级数近似到π的小数点后两位精度需要600 项。

14.  ,最后的结果推断于

 ,

其中,u = 1/ t

15. 有人会质疑等式(17)根据自己来表达π,因为切线项中的角度以弧度表示。但是,三角函数不受角度单位选择的影响;使用度数而不是弧度,等式(17)变为 1/π = (1/4)tan 45°+ (1/8)tan (45°/2) + ...。

16. 关于这个主题,参见Kline的“数学思想”卷2第442-445页以及460-467页。另可参见我的另一本书<<To Infinity and Beyond: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Infinite>>(无限与超越:无限的文化史)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年出版)第32-33页以及36-39页。

17. Simmons的“微积分”的第723页。

内容来源:

<<Trigonometric Delights>> 作者:Eli Maor

趣味三角——第12章——tanx相关推荐

  1. 趣味三角——第4章——三角学迈向解析化

    第4章  三角学迈向解析化(或分析化) 目录 4.1  三角学迈向解析化的过程简述 4.2  François Vi`eter对三角学解析化的贡献 "Thus the analysis of ...

  2. 趣味三角——第15章——傅里叶定理

    第15章  傅里叶定理(Fourier's Theorem) Fourier, not being noble, could not enter the artillery, although he ...

  3. 趣味三角——第3章——6个三角函数的成熟过程

    目录 3.1  6个三角函数的演化进程简述 3.2  Johann M¨uller(别名Regiomontanus)的贡献 第3章 6个三角函数的成熟过程 It is quite difficult ...

  4. 趣味三角——第2章——弦

    目录 2.1 三角学的雏形与和弦表的产生 2.2 解读残缺粘土板"Plimpton 322"上的三角学 "知识来自影子,影子来自 磬折形(The knowledge co ...

  5. 趣味三角——第5章——苍穹和地球的测量

      目录 5.1. 三角学在测量天体和地球的应用中发展 5.2. Abraham De Moivre在天体和地球测量中的数学贡献 第5章   天体和地球的测量 5.1. 三角学在测量苍穹和地球的应用中 ...

  6. 趣味三角——第11章——一个著名的公式

    目录 1. 著名无限积公式简述及证明 2. Jules Lissajous 和他的图形(Jules Lissajous and His Figures) 11章 一个著名的公式 The prototy ...

  7. 趣味三角——第13章——地图师的乐园

    第13章节  地图师的乐园(A Mapmaker's Paradise) What's the good of Mercator's North Poles and Equators, Tropics ...

  8. 趣味三角——第7章——圆的内外旋轮线

    第7章 圆外旋轮线和圆内旋轮线 (Epicycloids and Hypocycloids) 目录 1. 圆外旋轮线和圆内旋轮线的发展历程 2. Maria Agnesi和她的"箕舌线&qu ...

  9. 趣味三角——第9章——Zeno错失无穷小

    第9章 如果Zeno仅需再认识到这一点  (Had Zeno Only Known This!) --无限多的数字之和可能具有有限的值 One, Two, Three-Infinity (1,2,3- ...

最新文章

  1. android 校讯通 源码,校讯通Android版使用说明.doc
  2. 统计特定文件中的词频
  3. boost::core::bit_cast的测试程序
  4. 记录最近的一些遇到的前端面试题
  5. [ARC072C]Alice in linear land(dp,贪心)
  6. aspx转发php_asp,php,aspx一句话合集
  7. python os模块打开文件_Python 文件操作之OS模块
  8. 20180104 wdcp中的mysql重启不成功
  9. 关于Flex环境变量设置
  10. 转:extjs里的fieldset不居中的解决办法(记录)
  11. 纯前端实现pdf分页下载,完美支持横屏竖屏
  12. STM32MP157 Linux系统移植开发篇16:Linux内核音频驱动移植
  13. MDKA5D3x-EK开发板I2C扩展ADC_ADS1110,cortex a5 linux3.6.9,Device Tree(DTB,FTD)
  14. [哈佛幸福课13 听后感]
  15. IT是什么意思?什么是IT行业?
  16. react中axios封装ajax,【逆流而上】[React]axios的封装使用
  17. PMOS管原理与应用
  18. drcom宽带认证登录超时_DrCOM客户端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19. asp实训报告摘要_asp制作网页的实训报告总结
  20. java war包混淆,spring项目的代码混淆(proguard)

热门文章

  1. MT6592_MT6166_MT6625_MT6322_MT6333原理图下载
  2. html 播放ftp上的视频文件,如何让 FTP 支持播放视频文件?
  3. android 话筒 摄像头,Android:WebView-未为会议启用摄像头和麦克风(示例代码)
  4. Android系统广播
  5. 硝烟中的scrum和XP——我们如何实施scrum读后笔记
  6. sybase-ase1252_de_linux install on as4u5
  7. 哈工大 csapp lab5
  8. java除余_Java中的相除(/)和取余(%)的实现方法
  9. 锥台上收发振子天线的隔离度
  10. Selenium解决动态渲染页面----爬取网易云音乐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