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肺炎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在这期间,大多数人都体验了“给你吃喝、手机和Wifi,但只能待在一间房子里,你能待多久?”这个问题。不知道那些回答“我能待一辈子”的人心中是否有了新的答案。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各地已经开始陆续的复工复产,各行各业在饱受了疫情之苦以后有多少能够活下来,又能催生多少新兴产业?从某个层面看,每一次灾难都是一次机会,2003年的SARS让很多传统行业看到了自身不足,让互联网和线上零售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更是直接促成了京东这样由线下门店销售转为线上网店销售的大公司。如今2020年的新冠肺炎更是让许多人感受到了线上买生鲜蔬菜的绝对优势,体会到了远程办公的便捷性,体会到了线上直播和教育的简单快捷,这些跟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线上业务必将继续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为新时代的宠儿,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技术在近10年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但最近2年,由于应用场景和成本的限制,许多新兴技术并不被大多数人所看好和接受,觉得泡沫远远大于实际价值。而在疫情期间,大家真实的看到了这些技术可以应用在生活的哪些地方和带来哪些好处。那么,疫情之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是否会迎来新一轮发展呢?我们先来盘点一下疫情之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而被应用的技术和产品有哪些。

1. 大数据技术

1.1 疫情地图

我相信,这段时间大多数人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机上的疫情地图和感染人数的统计结果。相比于那个简单的统计数字,直观的疫情地图是普通人最喜欢关注的。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到感染的分布情况,能及时快速的知道感染者离自己的距离,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作者截稿时,目前全国的疫情地图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自丁香医生

而除了这种全国范围的大数据统计,在春节期间在微信小程序上有人开发了一款小程序叫“疫况”,可以查询自己所在的小区是否有人感染了,但由于在春节放假期间,所以在最初上线的一段时间里仅仅支持部分地区的部分小区。这种可以实时的定点定位看疫情分布的功能由地图厂商来做是最方便快捷的,也是最容易被大家接受的。但可能是由于春节休假或者疫情防疫,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到最近才上线了疫情地图,作者用的是高德,成都的情况如下:

数据来自高德地图

但其实,这个技术如果能结合人员的流动性给出一些可能发生疫情的推断将对疫情防控起到关键作用。

1.2 患者同乘查询和基于个人手机号的所在地查询

春节期间许多人都是通过飞机和火车(部分是轮船)去往各地,那么,对于通过呼吸道和接触传播的病毒来说,跟感染者同乘交通工具就有极大的感染风险。因此国家开放患者同乘查询工具,方便大家自我查询和判断感染风险。这部分需要结合民航部门、铁路部门和各大客运公司的数据,数据量非常大,能在短时间内做到快速查询并不容易。并且如果是乘私家车的,那么经过地和服务区等就不那么容易查询得到了,所以,这部分需要用到非常巨大的数据量,而大数据分析和定位技术在这里就发挥了重要作用了。

图片来自政府官方网站

这两天,三大运营商发布了通过短信的形式来查询个人在疫情之间都去过哪些地方的功能。作者试过之后发现只能简单地显示所经过地的区号所在地,也就是说,无法精确地给出具体地点。但这个功能可以被防疫部门所采用,通过数据筛选可以知道哪些人具有极高的风险,而避免有人误报、瞒报和不报等导致的一系列后果(疫情之间也出现过因为个人瞒报而导致多人被隔离的情况)。

1.3 线上自动电话回访机器人

以前,大家可能或多或少都接到过骚扰电话,而许多骚扰电话不是由真人拨打,而是由机器人拨打的,不仅可以滔滔不绝的讲解,还能回答一定的问题。最近,类似的技术被用来进行电话回访和调研。国内一家科技公司(江苏)研发的“疫情防控机器人”上线, 2小时能回访1万人,让网络化防疫更高效。

“请问您春节期间是否离开过xx镇?”

“没有,一直没离开过。”

“请问您家中是否有人发烧?”

打电话的这位“工作人员”与其它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基层工作人员不同,“她”可以不休不眠不吃饭,一天8小时可以打10000个电话,而采用人工一天智能回访60-100个电话。机器人进行第一遍回访以后做好数据记录,相关人员再进行人工复核,效率大大提高。

这里面将会用到语音识别技术和智能人机交互技术,而这两项技术目前已经基本成熟并且应用在了智能手机和各类智能家电当中,在未来,这些技术将会得到更充足的发展,并结合其他机器人技术实现更加智能的交互。

2.无人机监测流动人员

疫情期间,一位带着笑容的可爱的老奶奶出名了。

无人机劝导老奶奶

村长不惜动用无人机来远程巡视村里人是否有私自出门,以及出门不带戴口罩的现象。当然,聚众打牌也逃不过无人机的法眼。所谓天网恢恢,疏而....,当然,这句话用在这里不太合适。

无人机监控打牌

无人机技术出现其实已经很多年了,除了日常消费娱乐、探险和交通巡查等,在农业上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例如喷洒农药,巡视庄稼等。这次疫情,无人机被用来监控出行和远程广播喊话也是物尽其用了。其实它也可以配套其他技术来自动完成例如识别是否佩戴口罩、识别是否多人聚集、自动语音喊话、喷洒消毒水等工作,可以极大的提高效率。但其本身的技术发展还不够支持这众多功能,例如续航时间和负载能力有限就决定了目前它不能够完成喷洒大量消毒水的任务。

3.无人仓/无人送货和送餐机器人

疫情之间,宅家超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自己要断粮了。但是外面又十分危险,那么怎么办呢?网购吧。但是情况十分危险的时候,快递送货员也要保护自身安全,加上网购的人比平时多了许多,那么送货效率就下降了。此时,无人仓和无人送货机器人就该发挥它的作用了。无人仓可以极大地提高快递分拣的效率和准确度,不需要太多人工干预,目前已经被各大快递公司逐步采用。

京东物流无人仓

京东无人送货机器人

虽然目前的它能力有限,但是未来的它可是潜力无穷的。美国在前两年已经在测试高速路上的大型无人驾驶卡车,国内也有一些公司在研发。类似技术一旦成熟,快递和运输行业将会迎来新一轮革新。

除了送货,送餐机器人在这期间也发挥了它的优势。密切接触病人将会有极大的风险感染病毒,而与这些病人接触最多的是医护人员。在武汉的隔离医院里面,这样一个无人送餐机器人就被用来给隔离区的病人送一日三餐,可以避免人员较差感染。虽然目前的运送效率不高,但这样的技术在发展成熟以后却具有极大的应用市场。在各大商场、酒店、医院和超市等均可应用,送餐、巡检和简单风险处理等。而现在抢险救灾和一些工业场合的巡检机器人虽然功能单一,但已经基本可以应用于一些简单重复的工作,可以有效节约人力。

送餐机器人

除了送来吃的喝的,它们还能帮助进行区域消毒:

消毒机器人

总之,人们生活中需要运送物资的地方,这些机器人都能发挥其作用。

4. 暖心的网约车司机

这个可不是机器人了,是真正的人类。疫情发生以后,许多医护人员上下班没有公共交通工具,普通的出租车和网约车等因为疫情也受到了很大影响。而部分网约车司机自发组织专门接送医护人员的事情引起了社会的反响,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赏。

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看到,如果有无人驾驶车辆的话,那么接送医护人员通勤将方便许多。虽然前几年各大公司都布局了自己的无人驾驶方向,但现在的无人驾驶技术因为技术原因和政策原因等还不能快速的应用到市场。因此,在未来,如果发生更大规模的灾难,那么物资和人员运输将是很大的问题,此时,无人驾驶和无人车就能发挥作用。

5.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AI诊断技术

公开信息显示,该病毒是基因组序列最长的病毒之一,全基因组序列全长29847bp,临床诊断需要将患者样本与该病毒基因序列进行比对才能确定诊断结果。目前医院普遍采用核酸检测方法,其只能检测到病毒基因的局部。由于病毒存在变异的可能性,对于整个基因序列来说这种检测方法犹如盲人摸象,一旦病毒发生变异,就可能出现漏检的情况。这也是导致疫情前期病人确诊速度慢,效率低的原因之一。2月1日,浙江省疾控中心上线自动化的全基因组检测分析平台。利用阿里达摩院研发的AI算法,可将原来数小时的疑似病例基因分析缩短至半小时,大幅缩短确诊时间,并能精准检测出病毒的变异情况。

冠状病毒结构图

而AI在医疗影像学诊断方面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成果,那么,如何利用AI算法高效的来检测病毒基因,并且能够追踪病毒基因的变化来防止漏检等将是核心技术。因此,未来AI在人体监测和医学诊断方面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在关键时刻帮助医护人员更快的诊断和治疗病人。

6. 未来

这次灾难以后,人们会更加意识到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相关技术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当面临灾难时,机器人可以分析海量数据、可以深入狭窄缝隙、不惧病毒/辐射、可以24小时作业等。因此,疫情过后发展的热门方向将包括但不限于:

  1. 基于大数据的个人定位技术。5G已经到来,个人实体定位和在网络中的虚拟身份定位将带给我们全新的体验;

  2. AI生物检测和医疗诊断技术。通过病历和现有数据库进行初步的医疗诊断和筛查,可以提高人工复查的效率;

  3. 无人驾驶和无人车技术;

  4. 自动巡检和导航的机器人技术。包括地面和空中机器人,远程巡检体温等人体参数将愈发重要;

  5. 无人物流/送货机器人技术,不局限于快递,未来也可能出现共享的无人送货机器人;

  6. 无人药店/超市;

  7. 更加智能的基于视频和语音的远程交互技术,包括基于虚拟现实(VR)的医疗诊断技术和大众消费技术。

个人知识有限,有不足的地方还望读者谅解和提出建议。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知识,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公众号“博士的沙漏”。

疫情过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会迎来哪些机遇?相关推荐

  1. 疫情过后人工智能是否能迎来春天?

    来源:AI前线 本文约3700字,建议阅读9分钟. 下一轮经济复苏即将由人工智能推动,反过来又将加速人工智能的采用. 在经济繁荣时期,公司专注于增长.而在困难时期,他们就寻求提高效率.历史告诉我们,自 ...

  2. 疫情过后,哪些互联网行业将迎来发展机遇

    前言 今年年初,无数人因新冠疫情困在家里,长时间足不出户,而这,正在引发一系列消费场景从线下到线上的转移.长达数月的疫情过后,这些只是权宜之计的消费行为或将演变为固定消费习惯,从而给互联网多个领域迎来 ...

  3. 疫情过后,对医疗AI行业带来的机遇

    2020年本是医疗AI行业重新"洗牌"之年,相关企业将迎来最残酷的竞争.而疫情的爆发,体现了AI在逐渐取代人的部分机械劳动,能辅助医师对疾病进行快速诊断,提高诊疗效率.疫情过后,医 ...

  4. CCF-GAIR 2020 全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峰会今日开幕

    于 2020 年 8 月 7 日-9 日召开的 2020 全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峰会(CCF-GAIR 2020)今日正式开幕.CCF-GAIR 2020 峰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香港中文大 ...

  5. 疫情过后:表面一切照旧,暗里风起云涌!

    大部分中国人,在这一个月里,几乎过着同样的日子. 每天默数着感染人数,和仅有的几个口罩,期待生活赶快恢复正常. 但灾难的发生,让世界的一部分落幕,同时又揭起另一个舞台的帷布. 表面风平浪静,有心的人早 ...

  6. ChatGPT——OpenAI推出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ChatGPT--OpenAI推出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目录 [隐藏] 1 什么是ChatGPT 2 ChatGPT的应用领域[3] 3 ChatGPT的原理 4 ChatGPT的发展历程 5 Cha ...

  7. 窥见人工智能四十年 2019 CCF-GAIR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今日开幕

    编者按:7月12日-14日,2019年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CCF-GAIR)正式开幕,该峰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雷锋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承办,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协办,得 ...

  8. 2018 年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将在深圳举办

    来源:雷锋网 摘要:第三届 CCF-GAIR -- 2018 年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深圳,2018 年 6 月 29 日至 7 月 1 日. 2018 年,AI 学术界与工业界的核心议题已演变为 ...

  9. 科技是国之利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发展势不可当

    当今,全球科技界最炙手可热的名词莫过于"人工智能". 第二届"清华大学国强研究院杯"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双创大赛由清华大学国强研究院主办,将于即日启动,并持续至 ...

最新文章

  1. 第1关:利用栈实现整数的十进制转八进制
  2. 【Android 应用开发】 Application 使用分析
  3. Git related
  4. BZOJ 1046: [HAOI2007]上升序列【贪心+二分状态+dp+递归】
  5. 太吾绘卷存档修改2020_太吾绘卷/神级初始存档
  6. 【Python生成readme文件】——Markdown语法
  7. 后“量子霸权”时代你不可错过的几本好书
  8. append是什么意思java_关于append()问题
  9. 新兴IT企业特斯拉(二)——特斯拉的诞生
  10. 【声源定位】基于matlab不同信噪比下麦克风接收信号【含Matlab源码 546期】
  11. 数学建模需要的Matlab知识速成
  12. 【“玩物立志”-scratch少儿编程】迷宫游戏-图片素材
  13. 交互设计——超越人机交互
  14. 计算机windows用户名密码怎么查,如何查看Windows和Office的密码、序列号
  15. PHP7.2手册(最新版)
  16. 计算机按键截图,电脑按什么键自由截图(电脑截屏的快捷键是什么)
  17. 【JUC】008-Stream流式计算
  18. 计算机情绪识别属于什么方向,情绪识别
  19. Vue——vue3路由导航守卫及其写法
  20. Resource体系

热门文章

  1. android移动端调试—前端开发工具Eruda
  2. 榕树贷款索引优劣势,索引分类和建索引命令
  3. 客户端接收WIFI发送的数据
  4. 网站出现提示 该内容被禁止访问 的解决办法
  5. 西邮图书馆(UWP)总结
  6. Appium安装环境配置教程
  7. 通俗理解 Adam 优化器
  8. Parse 使用教程之四
  9. 2015062510 - 每一条河流都有它的去处
  10. java access jar 包_java连接access 不用jar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