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的文章是我转载别人的,希望可以对那些仍在纠结否读博士,茫然不知道如何选择的同学的一种帮助。

从今年春季休学至今,在别人的眼中,我一直过着猪一般的生活——不用上课,不用考试,不用操心出国还是保研,不用努力,也不用做出选择。但是我的大脑从来没有停滞。我看了很多书,也尝试了一些其他的生活方式。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在看似优越的环境中,我一直不快乐?我们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一开始我就很痛快的承认了,除了高中化学竞赛的一年,我没有一天是真正快乐的。从我生下来,就是一个很乖的孩子。也许是遗传,软弱的我使得父母没有费丝毫的力气就将他们的价值观复制给了我——要刻苦学习,走在前面,做一个优秀的人。这本没什么错,大多数孩子都是这么被教育的。但是我不喜欢学习,特别是到了初中以后。我不喜欢学习,依然刻苦学习。我重视分数,重视排名,每一次学期的开始都让我陷入一种焦虑,为期中和期末考试做准备,放假后又疯狂的玩,以发泄每学期被压抑的情绪。我喜欢手工制作,喜欢玩转所有的电子产品,现在想想,也许我本来可以成为一个工程师。但是我每天都在为学习烦恼。我不喜欢语文,讨厌写作文,特别是讨厌写出老师希望我们写的作文,然后给我评语;我本来挺喜欢数学,但是它太难了,偏偏又是数学课代表,在初二的时候花了大量时间做BT的平几,却在几何期中考试拿到75分,得到数学老师疑惑的目光;中考本应完全不用担心,正常发挥就能上本校高中,却给自己非常大的压力,一定要考高分,每天的熬夜伤害了身体和情绪。此类事情不胜枚举。

我不喜欢学习,却强迫自己学习。我希望成为优秀的人,但却误以为只有“学习”优秀才能成功。我只能希望获得学习结束后那一点被延迟的快乐和成就感。

庆幸的是,我拥有一段真正快乐的日子,就是高中的化学竞赛。那段时间,我不确定自己是否喜欢化学,但至少不讨厌,而且比较擅长。我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天命,觉得第一次自己成为了一个有用的人——自己既不讨厌所做的事情,所做的事情又被周围的人所承认。为分数学习、为兴趣学习和为梦想学习感觉是不一样的。当时就想以后我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化学工作者。有了这个想法,就什么都不怕。两耳不闻窗外事,只要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很快乐很幸福。幸福不需要大房子,不需要好车,也不需要几十万的年薪,只需要兴趣和梦想。周围一起奋斗的同学也给了我朋友的温暖,直到现在,他们仍旧是我最珍惜的。

上了大学之后,我也不能摆脱迷茫。多年的应试教育磨灭了我们的个性,我们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只是一味地满足家长、学校、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并把这种要求想象为自己对自己的要求,然后忠实地实施。面对高考,大家是不是都有一种被强迫感?高考之后,两极分化。一部分自制力差一些的人沉溺于游戏与玩乐,在多年压制自己欲望之后痛快的释放,却在放纵中感到空虚和迷茫;另一部分自制力强的人依旧逼迫自己每天去图书馆学习,去做实验,去背书拿高分,在每天的忙碌中感到疲惫和迷茫。无论生活是积极还是堕落,迷茫是共同的。

我以前觉得我不迷茫。在大环境的感染,在老师和家长的期望中,我希望出国读博士。出国读博士给我的印象是,很优秀,国外的环境很好,科研条件很好。毕业之后可以走学术道路,或者找个好工作,要么定居要么海龟,拿比较丰厚的薪水,买个房子(当然现在就不敢想了),买个车,取个老婆,生个娃,把娃养大。然后呢?让娃去出国读博士,买个房子,取个老婆再生个娃。有人问山里的孩子,你们放羊干什么?放羊,卖钱,取婆姨,生娃,生了娃再放羊……

有人告诉我这就是生活,生活最终要归于平淡。OK,我觉得挺有道理,于是我开始尝试过这样的生活。我好好学习,考前刷夜,并且找了个课题组,开始研究DNA的转动扩散对FCS有啥影响,虽然我根本不懂把这玩意弄明白了有啥意义。也许我这辈子就会按照自己设想的路走下去了。

可是也许是命运要拯救或者毁灭我,让我对科研的忍耐力还不如对中学语文。在日复一日学习、考试、做实验的重复当中,有一种崩溃的感觉。我问了很多周围的人,很普遍的对话是:

你喜欢做实验么?

还行吧。

你真的喜欢做实验么?

嗯..不太喜欢。

那你为什么要出国?

因为外国科研环境好,做的研究有水平,blabla……

别扯淡!

嗯,因为出国就是好,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出国环境好?有钱?能找到好工作?大概这样吧。

你为什么要读博士?

因为不读博士找不到好工作。现在本科毕业工作多难啊。不读博士也出不了国。

我知道自己为什么迷茫了。我不是在为兴趣做实验,我是在为了一口饭做实验。我在做实验当中缺少热情,是达尔文刁虫子,哥伦布航海,舍勒烧白磷,李比希炸房顶的那种热情。不仅仅是做实验,我学习也只为了那最后的GPA。整个大学是一件为了别人而完成的任务。

我丢失了自己的梦想,没有自己的价值观,没有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我在为了生存而生活,希望买房子,买好车,找好工作,觉得那样会给自己带来幸福,那样会弥补自己奋斗中所有的痛苦。

很多人就这么妥协了。他们告诉我,这就是成长,这就是成熟。理想是年轻人谈的玩意。踏踏实实干事吧,每天空想着人生的意义,还不如去实验室多过几根柱子来的实在。

我不想妥协,所以我休学了。我需要一段时间纯思考,回忆一下自己的经历,想想自己的兴趣、理想,想想我这辈子到底该做什么,想明白了再奋斗,这一年的时间对于整个人生其实是很微小的。如果钉钉子钉到了砖上,与其加大力度砸,不如换个地方钉。说来也可笑,人们对于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时间还不如在超市里考虑买哪个牌子的方便面的时间多。

我首先想的是,为什么我的路越走越窄?

教育。中国教育。中国的应试教育。还有我不假思索的顺从。我们每个人有自己的兴趣和天赋。我喜欢小制作,喜欢机械,从小就拆玩具、看修汽车,做模型。有同学喜欢画画,有同学喜欢打球等等。后来我放弃了制作,因为忙于学习,但是我还能帮忙调试下家电电脑什么的;喜欢画画的人成了板报组的,却只能每周画一次。喜欢打球的成了班里的主力,却只能在不多的课余时间练习。最后大家高考考的都还不错,都进了大学。现在在忙着保研、考研或者实习。

我觉得哪怕我只是中专毕业当个汽车修理工也比现在清醒。至少不用天天花这么多时间在考虑为啥我这么迷茫。我每次看到油腻腻的齿轮和气缸就有一种冲动。我虽然只是个汽车修理工,可是我喜欢,我这辈子要成为全世界最优秀的汽车修理工,我要设计出不增加能耗的自动档车或者按个钮就能换挡的手动档车。我要申请专利,办个厂子赚钱,或者找家公司应聘,平凡终老,总比我天天在实验室研究DNA这虽然重要但我不珍视的东西好。大学不仅是教人怎么考高分,怎么做实验,怎么能够拿到好的offer,怎么出国,怎么多挣钱。更应该教人独立思考,形成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如果追求了自己的理想,满意自己的生活,即使成为一个修汽车的,也会和大学教授拥有相同的自信。

我想那位喜欢画画的本来也许能办个画展,那个喜欢打球的说不定能进国家队。可惜他们都准备读博士了。

对于一些人,理想不重要,因为根本就没有过理想,不知道有它是啥滋味。另一些人,有过,也知道为理想活着挺好的,可是理想不见了,只好说“年轻时候挺幼稚的”,然后强迫自己向现实妥协,相信生活总是要归于平淡的。最后一些人,觉得活着咋这么没意思呢,混吃等死吧。

教育不好,但我们已经是大学生了啊,不是那些书本能够蛊惑的了。高考完了也一定有人大喊:“老子再不归谁管了!”可是多年的顺从和忍耐已经让我们放弃了反抗,妥协变成了习惯。

再次用对话做例子:

你喜欢做实验么?

不喜欢。

那你喜欢啥?

(Blabla,挺好的爱好)

那你为啥不去做呢?

这不做实验忙么。

那你为啥不能不做实验呢?

你坑爹呢?不做实验你给我offer,你给我奖学金,你给我文章,你给我PhD,你养我啊!

发现了么?让人屈服的最好方法,不是绑个柱子把人烧了,那样在死前反而把反抗精神深深的印入在场的群众中。让人屈服的方法,是用多年的统一化教育,把我们变成价值观一样、思想一样、目的一样的人,干着大学让我们干的事。再用巨大的就业压力,让我们每天为生存担忧,不敢有一丝停顿和懈怠,甚至抽空想想理想都是奢侈的。让我们相信:我必须好好干现在干的事,否则就没有好工作,就不会成功。

想起一个关于买房的笑话,说一个劫匪劫了一堆人,让他们排队交钱,第一个交100,第二个交200,以此类推。于是大家纷纷排队,第一个人得意的说,看,哥比你们交的都少。最后大家争先恐后的交钱,连反抗都忘了。

还有一个故事,一头很大的大象被细绳拴着,很容易就挣脱,可是它不会。因为小时候就被拴着,习惯了,觉得挣脱不了,就不再尝试,虽然一试便知是如此的容易,虽然前面是自由。

我也忘了,我竟然忘了我可以不读博士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养活自己。也许不容易,也许会失败,可是有这种可能!而且我会比现在快乐。

我还有多少东西忘了?我们还有多少东西忘了?被潜规则的演员忘了也许她们可以凭实力演出。收红包的医生忘了不收红包也能救人。政府官员忘了不同流合污也可以晋升。我们永远都在以周围的环境要求着自己,逼迫自己去适应周围的环境,从来就没想过自己可以不向环境妥协,甚至改变环境。

至此我变成了一个理想主义者。这段时间我试过不盲目的顺从而去改变,有些失败了,有些却奏效。很多事情比我们想象的容易的多,只是我们从来没想去改变。韩寒说过,在文化界,最强有力的审查不是广电总局,而是每个创作者的自我审查。最大的障碍不是社会,是人的内心。

我想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社会这么乱,大家这么疯狂的追求物质,理想哪去了。

从根本上说,我们活着是为了幸福。我们做的一切事情,学习、工作、赚钱,都是为了自己的幸福。我们拼了命读书赚钱,买房买车娶老婆不都是为了幸福么?

可是幸福到底是什么?因为统一化的教育,我们的价值观也统一化。以前的人可能觉得入党就很幸福,为共产主义奋斗就很幸福。那个时代的人看上去很可笑。后来人们发现自己可笑,发现信仰、理想什么的都是虚的,不如金钱来的实在,所以现在的人信仰金钱。人们觉得我赚了钱,买了大房子,开了好车,穿了名牌就是幸福。甚至把这些作为理想,作为事业,作为毕生的追求。

在获得这些之后,如果幸福,固然很好。可是如果不幸福呢?良好的物质条件对于一些人足够,对于另一些人却不够。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背着沉重的压力,虽然有了丰厚的物质条件,获得的却是空虚。对这些人,金钱不是理想,而是欲望。理想和欲望的区别是: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是快乐、充实、觉得人生有意义的,即使不达到理想,也没关系,因为我没有浪费生命,我为自己的天命奋斗。就像奥斯特洛夫斯基那句著名的话,把“共产主义”替换一下,是对理想最完美的宣言。欲望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却是短暂的,它在不断的膨胀,让人空虚,然后追求并满足它。再次空虚,又再次膨胀,再次追求,永无止境,如饮鸩止渴。很多贪官拥有的钱是几辈子都花不完的,却不断的贪,不断包二奶,这些在常人看来很奇怪。我就想过,如果我是个贪官,贪上几百万我就不玩了,移民享福去。后来想想太不现实了,欲望是不能满足的,有了一百万就想要一千万。

还是因为我们缺少理想。说的不那么理想化一点,我们缺少多元化的价值观。这么多人,职业有千千万万,我们却没有为兴趣、梦想、天命在奋斗,却只是在为了钱,只是为了成就感,只是为了被夸奖,被尊敬,被膜拜。稍微高尚一点,只是为了不浪费生命,只是为了觉得自己有用,只是为了老了之后不后悔。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奋斗是痛苦的?是因为奋斗的初衷就错了。奋斗的目标、动力都应该是理想。我们不需要达到目的地,不需要成功,这些只是副产物。真正值得珍惜的,是沿途的风景,是我们为理想奋斗的经历,是我们美好的记忆而不是未来。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成不成功都很快乐。所有人都会说,不要过分关注目的地,要在意沿途的风景。真正做到的人又有多少?有多少人愿意为了没有结果的事业奋斗?具体一点,有多少人愿意为了不能发文章但很有意义的课题奉献自己的5年?很少,是因为这5年的最美好的青春不是人生的组成部分,只是我为了生存、为了金钱、为了获得地位名望成就感等等的牺牲品。人生理想的状态是,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并设法用它养活自己。但我们却在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拼命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欲望,本末倒置。

我们的生活成本真的那么高吗?我们需要市中心三室两厅的房子,需要一辆好车,需要几十万的年薪么?在现在的我看来,有了理想和兴趣,我只要一个睡觉的地方,一个读书的地方,有吃饭和零花的钱。我不需要买房子,不需要买车,不需要500以上的衣服,不需要出差就住五星级,不抽烟不喝酒,不用送礼。只要我每天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我甚至不需要娱乐,不需要休息,不用上天涯看八卦帖子,不用逛bbs,也不用刷校内。海顿说过,当他坐在一架破旧的古钢琴前面,他觉得全世界最富有的国王也没有他幸福。一方面,他的理想让他一辈子快乐和奋斗,另一方面,他的理想也为他带来了安逸的物质生活条件。理想和物质不是对立的。

经过这段时间,我已经找到了答案。当然我的理想刚刚形成,还需要一段时间检验和不断调整。我现在相信只要思考,一定有收获。在思考人生意义之类的大问题上,可能永远不会有终极答案,但是每有一点小小的体会,都会给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

就用这些想法对过去的半年做一些总结吧,按照周围人的看法,我变得越来越与众不同,成为了一个异类。但我还是坚持我的想法。

淡淡的话1(转自小木虫)相关推荐

  1. 转自小木虫关于论文汇报的PPT

    转自小木虫关于论文汇报的PPT 2010-01-13 10:15 | (分类:默认分类) 我在这里所说的ppt主要是针对跟老板汇报工作时所使用的ppt,也许并不适合于其他场合的交流,各位看官稍安勿躁, ...

  2. 我个人关于研究生发文章的总结,对研一,研二很有用(转自小木虫)

    我个人关于 研究生发文章的总结,对研一,研二很有用题外话  本人研究生马上就要毕业,在国内一家还算不错的工科大学已经混了两年多,觉得在 中国读研真的是很浪费时间(其他学校的同学大致也是这种感觉),起码 ...

  3. MATLAB学习体会(来自小木虫)

    原文:http://emuch.net/html/201204/4340045.html 1.前言 我接触Matlab的时间比较长了,最开始是在大学里面的数学实验课上了解了一些,学了些基础的命令,后来 ...

  4. 怎么去阅读文献-转自小木虫

    NO.1 中科院大博士是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和阅读的(好习惯受益终生) 一.如何进行文献检索 我是学自然科学的,平时确实需要不少外文文献,对于自然科学来讲英文文献检索首推Elsevier,Springer ...

  5. 关于研究生发文章的总结(转自小木虫)

    我个人关于 研究生发文章的总结,对研一,研二很有用题外话  本人研究生马上就要毕业,在国内一家还算不错的工科大学已经混了两年多,觉得在 中国读研真的是很浪费时间(其他学校的同学大致也是这种感觉),起码 ...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CFS)申请标书写作全攻略(转载自小木虫)

    指导思想篇 1. 追求卓越,在知识上要绝对专业,坚决反对侥幸心理. 2. 相信NSFC申请是公平的,大家靠实力竞争,必须花大力气写标书:如果你认为NSFC只有关系,你就不用继续往下看了. 3. NSF ...

  7. 小木虫内蒙古科技大学计算机,2019年内蒙古科技大学招收考研调剂(二)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研究生及以上的学历人才进行招聘.但是,考研是选拔性考试,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为此,考研网小编为您整理了"2019年内蒙古科技大学招收考研调剂(二)" ...

  8. 【转】小木虫分享免费文献获得方法

    1.根据作者E-mail地址,向作者索要. 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为了更方便大家向作者索取原文,但一定要简洁!一般都愿意向你提供.下面是模板: Dear Dr. (author name) I wou ...

  9. 考研调剂信息爬取,以“小木虫”为例

    ps:最近发现这篇文章多了不少游览量,看来随着疫情的好转一直搁置的研究生复试终于是提上了日程,为了更方便大家参考,把数据维护了一下,调剂信息已经更新到今天(4月25日),资源链接放在文末,需要的注意去 ...

最新文章

  1. 如何比较js 浮点数
  2. 5年博龄只有十几篇文章,惭愧呀
  3. Django从理论到实战(part35)--QuerySetAPI
  4. JSON 解析的两种方法
  5. Java-自增自减运算符 初始Math类
  6. C语言的一些误用和知识总结
  7. 由需求而产生的一款db导出excel的工具
  8. Android 系统(22)--Android P 行为变更
  9. 今日狗粮继续管饱:因为爱情,才有思科!
  10. 搭建james邮件服务器
  11. paip.php调试不能显示局部变量内容with xdebug
  12. 兼容sdk7iOS7的issue解决小片段总结
  13. Python黑帽子_hack与渗透测试编程之道 第三章代码
  14. 新浪通行证在线申诉找回密码业务逻辑错误导致严重安全漏洞
  15. Tomcat安装步骤及详细配置教程(2022最新版)
  16. matlab 电磁场工具箱,基于MATLAB软件的电磁场的可视化研究.doc
  17. 于是,我搭了个自己的博客网站
  18. 谷歌浏览器密码导入导出
  19. 九龙证券|券商春季策略扎堆来袭 风格切换成焦点
  20. 真正会赚钱的人,都有什么样的思维?

热门文章

  1. vue通过事件触发CSS3动画
  2. maya mel新手入门要注意的小地方
  3. java远程调试_JAVA远程调试
  4. .NetCore数据库依赖注入
  5. [ 注意力机制 ] 经典网络模型1——SENet 详解与复现
  6. java 圈复杂度_降低java方法的圈复杂度
  7. STC15F104W PWM 调光
  8. WebFlux 简介
  9. 电影网页设计模板代码 大学生电影网站设计与制作
  10. 【简明扼要】 HTML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