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下半年,高通、博通、RTL等芯片厂商相继发布了满足802.11ac wave2要求的芯片,WLAN及终端厂商也迅速跟进推出相应的产品和终端。802.11ac wave2在多方推动下于2015年底实现了商用,标志着802.11ac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突破多用户并发能力瓶颈

从1997年至今,IEEE组织在16年间发布了5代Wi-Fi技术标准/协议,对Wi-Fi进行了持续的技术升级和性能提升,同时还与Wi-Fi联盟协作极大地推动了Wi-Fi的普及和应用。

从802.11发展到802.11n,理论的数据传输速率的提升极为显著,从2Mbps到11Mbps、54Mbps,再到450Mbps,而在802.11ac(wave1)中,理论传输速率更是达到了1.3Gbps,相比最初已翻了650倍。但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达到的实际吞吐量却无法让人满意。对于一台802.11ac wave1 AP(最高速率1.3Gbps),在单用户情况下,网络效率(实际吞吐量和理论传输速率的比值)为70%左右(实际吞吐量910Mbps);在多用户情况下,涉及到更多的空口开销,AP吞吐量将随着接入用户数量的增多而逐渐下降,到30个用户时网络效率已下降至38%(实际吞吐量350Mbps)。

图1  wave1的传输速率显著提升,但多用户并发能力成为瓶颈

可以说,Wi-Fi技术的瓶颈已不在于如何继续提升最大传输速率,而在于如何提升多用户数据并发处理能力和网络效率。随着802.11ac wave2引入MU-MIMO技术之后,这个困扰Wi-Fi多年的问题终于找到了答案。

MU-MIMO是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英文缩写,其采用显式波束成形(Explicit Beamforming)技术,实现信号的传播方向和接收控制,向多个终端发送数据,同时保证终端彼此不受干扰。相比传统的MIMO(又称为SU-MIMO,单用户-多输入多输出),在对下行数据的处理上类似于以太网中的Switch和Hub之间的关系,即Hub(SU-MIMO)同时只能向一个端口发送数据,而Switch(MU-MIMO)可以同时向多个端口发送数据。同样道理,在SU-MIMO模式,AP同时只能向一个终端发送数据;而在MU-MIMO模式,AP则可同时向4个终端发送数据。

802.11ac wave2引入MU-MIMO之后,可以将AP空间流灵活分配给多个终端进行数据传送,缓解了AP和终端空间流能力不匹配的问题,充分发挥了AP的性能。实测数据显示:1台802.11ac wave2 AP下挂3台支持MU-MIMO的小米NOTE(高配版、单空间流),在SU-MIMO模式下(AP关闭MU-MIMO),3台NOTE整体下载速率为330Mbps;而在MU-MIMO模式下,3台NOTE整体下载速率可达800Mbps,也就是说AP开启MU-MIMO之后性能提升到240%。

在现网环境下,802.11n或者802.11ac wave1的AP通常支持3空间流,而手机和PAD等终端由于设备尺寸和芯片成本的原因,主要采用单天线、单空间流设计,因此AP和终端通信过程中只能工作在单空间流模式,由于空间流数不匹配,AP经常处于轻载状态,导致性能无法充分发挥。802.11ac wave2则可以借助MU-MIMO提升用户并发处理能力,充分发挥AP的性能。

802.11n、802.11ac wave1和802.11ac wave2关键特性对比

引入新技术,性能全面提升

除了MU-MIMO之外,802.11ac wave2还引入了更高效的信号调制方式,并支持更高的频宽,整体性能从802.11ac wave1的1.3Gbps提升至3.47Gbps。

支持160MHz频宽,相比80MHz速率提升100%,但实际意义不大

在信道频谱宽度方面,802.11ac wave2新增支持160MHz(连续160MHz,或者2个非连续的80MHz组成),信道组合更为灵活,对无线频谱资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5GHz频段,160MHz频宽信道属于稀缺资源

虽然802.11ac wave2新增了对160MHz频宽的支持,在理论上确实可以带来更高的传输速率(160MHz、单空间流速率可达866Mbps),但可用160MHz频宽信道太少,大大限制了它的使用,因此在现网应用中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以信道资源最为丰富的北美为例(见图2),5GHz频谱包括U-NII1(36~48)、U-NII2(52~64)、U-NII2 extended(100~144)和U-NII3/ISM(149~165)共4个波段,有2个连续的160MHz频宽的信道(6个80MHz频宽信道)。

图2  5GHz频谱资源划分示意图

而在中国,自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开放5150~5350MHz(36~64)频谱在室内环境下的使用权限后,国内在5GHz频段互不干扰的信道(20MHz)从原来的5735M~5835MHz(149~165)的5个增加至13个,但只有1个连续的160MHz频宽信道(3个80MHz频宽信道)。

  • 现网160MHz部署难度较大,80MHz和40MHz更为适合

由于5GHz频段160MHz频宽的信道数量较少,因此网络规划时不建议采用160MHz频宽,除非是在孤立的无线环境区域(热点)。

80MHz频宽可以考虑使用在诸如办公室、会议厅和礼堂等区域,此类区域大多为客户自建无线网络,无线环境相对可控,80MHz频宽的信道数量(大于3个)可以通过频率复用实现较大范围的连续覆盖,同时有效控制信号干扰。

40MHz频宽预计将成为更主流的选择,例如商业中心、火车站、候机厅和展览中心等无线公共区域,此类区域同时存在多个WLAN网络(运营商、第三方自建等),无线环境更为复杂,若采用80MHz部署,有限的信道会造成彼此间的干扰,最终导致所有的WLAN网络都不好用甚至不能用;因此采用40MHz频宽的信道进行网络规划是个更好的选择,可有效规避WLAN系统间的信号干扰。

采用256QAM调制,单空间流速率提升至433Mbps

802.11ac wave2支持更高效率的256QAM(8bit)调制技术,相比802.11n采用的64QAM(6bit),调制效率提升33%([8-6]bit/6bit)。

在40MHz频宽下,802.11ac wave2单空间流传输速率从802.11n的150Mbps提升至200Mbps;在80MHz频宽下,802.11ac wave2单空间流传输速率提升至433Mbps。

空间流数量从3条提升至4条,80MHz频宽最大速率提升至1.73Gbps

在空间流数方面,802.11ac wave2增加到了4条空间流(802.11ac wave1和802.11n都为3条),80MHz频宽最大速率提升至1.73Gbps,160MHz频宽最大速率达到3.47Gbps。

除了传输速率提升之外,802.11ac wave2支持4空间流,采用4根收发天线,带来更多的分集增益,提高无线传输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提高终端的覆盖范围和质量,进而带来传输性能的提升。

802.11ac wave2部署建议

802.11ac wave2相比wave1,更适合部署在以移动终端(手机、电子书和PAD等低空间流设备)接入为主的高密场景,例如机场、车站、商场、礼堂、会议厅和展览馆等各类场所,可以提供更高的用户并发处理能力,这也是wave2真正的价值所在。

【802.11ac wave2热点问答】

问题1. 什么是MIMO?什么是空间流?

答:MIMO是多输入多输出的英文缩写,表示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用多根天线发送和接收数据,提升通信质量和传输容量。通过空间分集技术,接收端可以从不同的天线接收数据信号,从而获得更高的接收可靠性,提高通信质量;通过空间复用技术,发送端将需发送的串行数据映射为并行数据,分别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出去,在不增加频谱资源的情况下增加了通信容量(并行的空间通道就叫做空间流,一般情况下空间流数和天线数量对应)。

问题2. 802.11ac传输速率如何得出?

答:Wi-Fi从诞生以来,传输速率一直在稳步提升,但每次载波信号传输时间始终为4微妙。以802.11a/g为例,20MHz频宽(48个数据子载波)下、采用64QAM调制(6bit信息)、编码效率为3/4,则传输速率为54Mbps(1秒/4微秒×6bit×48×3/4);802.11n优化了调制和编码技术,引入信道捆绑、Short-GI和MIMO等技术,从而将单空间流传输速率提升至150Mbps。

802.11ac采用256QAM调制,在40MHz频宽下,单空间流速率提升至200Mbps;在80MHz频宽下,数据传输子载波提升至234个(是40MHz的2.16倍),单空间流速率提升至433Mbps(200Mbps×2.16);在160MHz频宽下,单空间流速率翻倍提升至866Mbps。

问题3. 什么是显式波束成形?

答:显式波束成形的工作原理是:AP将信道评估帧发送给终端,终端将收到的信道评估帧相关信息反馈给AP,AP据此对下行信道进行评估,最后根据评估结果对下行数据处理后再发送,提高信号传输质量。显式波束成形其实在802.11n中就已经出现,但仅作为可选项,且没有统一实现机制,因此不同厂商芯片的设备互通会存在问题;而在802.11ac wave2中其属于必选功能项,并制定了统一的实现机制,使得基于不同厂商芯片的设备互通成为了可能。

问题4. 802.11ac wave2是否兼容现有802.11ac wave1和其它5G终端?

答:802.11ac wave2可以前向兼容现网的802.11ac wave1和802.11n标准的Wi-Fi终端;存量终端无法实现wave2的最新特性(MU-MIMO、256QAM、160MHz频宽等),但通过802.11ac wave2 AP设备,可借助4根收发天线提升网络覆盖质量和终端整体性能。

问题5. MU-MIMO对终端有什么要求?

答:MU-MIMO的实现需要AP和终端双方都支持,目前支持802.11ac wave2的终端有华为Mate8/P9、小米MI4系列/MI Note Pro、乐视LeMAX/LePro1、谷歌Nexus 5X、微软Lumia 950/950XL、HTC One M8、中兴Nubia Z9系列/AXON7、宏Aspire系列笔记本和戴尔Allienware13/15/17笔记本等。

问题6. MU-MIMO只对下行数据有效么?

答:是的。目前MU-MIMO是基于下行流量的空间流分配,符合当前网络以下行流量为主的数据模型;基于上行流量的空间流分配已经纳入802.11ac后续升级版——802.11ax标准,届时可以实现AP与多终端用户双向数据通信,乐观估计该标准将会在2019年前后发布。

问题7. 802.11ac wave1是否可以软件升级以支持802.11ac wave2?

答:不可以。由于802.11ac wave2相关特性需要硬件支持(例如MU-MIMO和256QAM等),因此现网802.11ac wave1无法通过软件升级的方式支持802.11ac wave2。

转自:http://e.huawei.com/cn/publications/cn/product-insights/201607271421/focus/201607271542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zhaojianwang/p/8351867.html

802.11ac wave2的前世今生相关推荐

  1. 什么是802.11ac和802.11ac Wave2

    什么是802.11ac和802.11ac Wave2 简介 什么是802.11ac 802.11ac VS 802.11n 802.11ac Wave1的关键技术 802.11ac Wave2 VS ...

  2. 被吹上天的802.11ac Wave2到底好在哪?还有,Wave1哪去了?

    802.11ac Wave2到底好在哪? 在说Wave2之前,我们先要了解802.11ac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IEEE 802.11ac是802.11的一个通信标准,802.11n的升级版.再具体 ...

  3. 802.11ac知识整合

    一.802.11ac简介 IEEE 802.11工作组在2013年发布了802.11ac的标准,802.11ac(VHT,Very High Throughput)是基于5G频段的802.11n(HT ...

  4. 802.11ac 速率 + 信道 + 国家码信道

    转载   https://blog.csdn.net/zhangfan406/article/details/80758624?utm_medium=distribute.pc_relevant.no ...

  5. 802.11ac协议白皮书阅读笔记

    802.11ac协议白皮书阅读笔记 定义 对比 关键技术 信道带宽管理技术 MU-MIMO 更高阶的调制-256QAM A-MPDU帧聚合 总结 定义 802.11ac是继802.11n之后的新Wi- ...

  6. 802.11ac和SD-WAN有什么联系?

    802.11ac Wi-Fi的推出是IEEE规范的一小步,也是无线网络性能的一大飞跃.从电话到PC,所有支持IP的设备中只有一小部分目前具有802.11ac兼容芯片组,但是与在较早802.11n标准上 ...

  7. 802.11ac/ax (wifi6)中的Beamforming技术介绍

    基础 Beamforming即波束成形,是一种让信号能量集中在一个方向上传输的技术.它对传统wifi主要有2点提升: 天线信号增强,改善传输速度和信号范围. 空间上的冲突域隔离,提升网络的整体吞吐量. ...

  8. 802.11ac标准简介

    802.11ac标准特点: 仅工作的5G频段,支持更宽的通道频宽,采用更高阶的调制,支持更多空间流及MIMO,增强载波侦听技术,增强报文聚合. 802.11ac标准的优势: 仅工作在5G频段,无线设备 ...

  9. 802.11ac物理层

    802.11ac计划尽可能重复使用11n和11a细节.这有利于确保向后兼容性和共存性,还允许11ac开发人员专注于实现吞吐量需求所需的新特性.例如,11ac PHY基于用于11a和11n的众所周知的O ...

最新文章

  1. 李昱:百度产品登录协议介绍
  2. python调用tcpdump抓包过滤
  3. Linux文件读写机制及优化方式
  4. libevent多线程使用bufferevent的那些事
  5. matlab x12,用MATLAB最优化工具箱的相关函数编程求解: minf(X)=x12+2x22一2x1x2—4x1,X0=[0,0]T...
  6. 实验楼项目课学习笔记-jQuery翻转拼图游戏
  7. 论文笔记:Image Caption(Show, attend and tell)
  8. 【算法】算法秋招个人总结
  9. mysql创建表时添加范式_MySql三大范式与数据库设计和表创建常用语句
  10. Windows完全卸载oracle11g步骤
  11. Hacker学习发展流程图
  12. Java中Random详解
  13. wampserver橙色如何变成绿色_PLC视频教程:手机如何控制西门子变频器V20
  14. 人工智能感知技术是机器人应用支撑技术之一
  15. CentOS设置时间
  16. SQLyog安装成功步骤(附带码),2021版最新
  17. 详解 误差反向传播算法推导
  18. am5728通过DM框架配置GPIO管脚
  19. HEVC编码技术简介
  20. 不知不觉,二哥 CSDN 博客访问量破 1000 万了,这个成绩,全网也没几个吧?

热门文章

  1. 基于89C51单片机的电动车简易报警器
  2. EasyX简易绘图实例
  3. 计算机简介及常见常见Dos命令
  4. CSS3(一)动画原理
  5. Linux systemd-resolve占用53端口的解决方法
  6. 计算机课信息化大赛说课稿,2017信息化教学大赛说课稿——吴小红
  7. 模拟实现 strncmp
  8. 【Chrome浏览器开发工具笔记】
  9. rank计算机函数怎么用,rank函数怎么用
  10. Solr - 中文分词器IK Analyzer的简介及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