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按:10月28日上午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未来论坛年会正式开始,在智慧城市研讨会环节,美国华盛顿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教授、智能交通信息处理专家王印海在演讲中表示,智慧交通颠覆性创新时代即将到来。

王印海认为,有八大技术会为解决交通问题带来实质性帮助,其中包括了无人驾驶、车联网、大数据、电动汽车、共享出行等。更进一步,这些技术的组合将颠覆交通管理与服务模式,比如将来汽车拥有量会产生很大变化,普通用户不再拥有汽车,而是只用使用出行服务即可。

这些技术会对传统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汽车维修率减小,未来可能不再需要那么多的维修点。与此同时,它们又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以下是雷锋网整理的演讲主要内容:

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智慧交通颠覆性创新时代即将到来”。

首先,我们先看一组数据。1999年的时候,世界人口只有60亿,今年10月已经达到了76亿,到2050年人口将达到98亿。这新增的22亿人口主要会出现在哪里?从世界城乡人口变化上看,新增人口主要将出现在城市。2050年时,城市人口将达到65亿。

今天的城市是什么状态?一说到城市就会想到大都市病,比如雾霾、交通拥堵。城市最大的问题可能是交通。到目前为止,如果以道路交通作为供需系统来看,是什么样的变化状态?1980-2015年,35年里道路里程增加了7倍,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机动车的拥有量增加了110多倍。在这种情况下,供与求的剪刀差变得越来越大,按照目前的趋势这种差距会进一步拉大。

交通所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拥堵,还有交通事故,如果拥堵增加了,交通事故率也会上升。另外,尾气污染也是很大问题。能量消耗中,交通领域的能量消耗占比是70%,汽车占交通领域能量消耗的65%左右。普通燃油车效率很低,大概只有百分之十几到25%,即80%左右的能量是浪费掉的。

空气污染也有很大程度来自于交通,很多研究指出交通对PM2.5的贡献在16%-25%。中国2013年死于空气污染的人数是160万人,这相当于是平均每天4400人。这很惊人。

交通、能源、能耗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现,解决好交通问题,对于解决好另外两个问题至关重要。

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首先要知道交通拥堵的成因是什么。道路前面有施工或其他因素,使得某些道路关闭,会形成拥堵,这是简单的供求关系,需求大于供给就会形成排队。

交通有时候供需关系没有明显变化时也会有拥堵,比如日本名古屋大学曾做过一个实验,22辆汽车均匀分布在一个圆环,汽车匀速行驶没有任何问题,但驾驶员差异导致车头距离发生变化,有人刹车,后面跟着人刹车,形成刹车向后传递的波带,交通里边叫做冲击波。供求关系没有发生改变,但交通也出现了拥堵,这种情况下在交通需求接近道路通行能力时才会发生,绝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供给明显大于需求也不会有这个现象。

治理交通问题最关键的是避免交通拥堵发生,因为一旦发生就会堵上加堵。一条道路的通行能力,在车辆高速行驶的状态下,通行能力一般是2000多辆车,车辆一旦从高速状态降到低速状态,通行能力会降低15%-25%。如果有效避免车辆从高速转到低速状态,可以保持基础设施在一个最佳状态,更好地满足交通需求。

未来交通的八大颠覆性技术

交通系统运营要解决供需关系,但现在需求已经大于供给,尤其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里,在可预见的未来新增的需求也大于新增的供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使交通系统通过智慧城市的手段,通过互联网+的手段,达到供需基本平衡。

给大家介绍几个我认为是颠覆性的科技,它们会为解决交通问题带来实质性帮助。

第一是无人驾驶。Google的无人驾驶车辆跑了三百多万英里,虽然出了几件事故,但绝大多数是别人撞它,它比人类驾驶员安全性高十倍以上。

第二是车联网技术,即把车、路、人,所有道路的用户都变成可以连接的网络元素,协调互动,使得基础设施的通行能力达到最大化,安全性达到最大化。

第三是电动汽车。很多人会质疑,电动汽车的能源如果来自于煤,可能也不清洁。那么电动汽车能源如果来自太阳能呢?其实即便来自于煤,也有很多可以商讨的地方,还有很多中间环节可以改进电动车的清洁性。

第四是被IT界和汽车界忽视的智慧基础设施。它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如果利用好了,智慧汽车或者其他出行交通工具就会事半功倍。

第五个是众包,比如地图公司Waze,它被Google以10亿美金收购。所有用户输入道路信息,通过采集大众信息,这项技术极大地造福未来交通。

第六是交通里的大数据技术。交通管理部门有一些报表,有很多数据,我们在智能交通实验室做了一套系统,原来花几个月才能完成的报表数据,几秒钟能完成,而且可靠度比原来高很多。

第七是车辆共享。新的技术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比如网约车模式,以Uber为代表。

第八是未来可能会快速发展的“出行即服务”(MaaS)。这项技术也会快速发展,尤其是结合了自动驾驶车辆、电动车之后,它的发展会是爆发式的。

这八项技术每个都有自己的优势,如果组合应用的话效果更大。

技术的组合将颠覆交通管理与服务模式

新技术真的能带来革命吗?以Uber为例,这是它在纽约地区的表现,Uber和Lyft从2014-2016年呈明显的增长。绿线和黄线是传统出租车,几乎没有增长。新技术经对传统产生很大的颠覆,或者颠覆性的危险。

新技术组合还会出现通用汽车与Cruise明年推出的自动驾驶电动车服务。

众包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结合,则能够准确知道在某一个时间里,在某一个地区的交通状况。这是西雅图地区,越红的颜色越代表这个地方需求越大。如果能够知道顾客在哪里,车辆可以直接到需求量大的地方,可以避免无畏的行驶造成道路的额外负担。

为什么我认为电动车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普通燃油车辆的发动机有两千多个零部件,而电动车发动机总共18个可动的部件。两千个部件每个都有失败的可能,如果造成一定的失败,就要花钱维护。可以预测,普通燃油车辆比电动车的维护费用高很多,至于电动车的维护到底费用多少,每个人口径不一。很多朋友告诉我,只需要换轮胎,不需要做别的事情。可以预见的是,费用会低很多。

这张图显示的是电动车的成本。200英里里程的电动车,到2022年其价格会低于普通的经济型燃油车,那个时候大家对燃油车辆和电动车的选择会有逆转,更多人会选电动车辆。

是不是应该拥有一辆车?中国汽车拥有量过去30年增长了110倍,但如果你有一辆车,最大的可能是96%时间停着。有一个统计的平均值显示,车辆仅3%的时间是在使用,0.5%在堵车,0.5%在找停车位。

是不是可以租一辆汽车,或者需要的时候有车服务就行?这就是现在比较流行交通即服务,或者出行即服务。这种情况下,一辆汽车是来自于服务方的,而不是我自己拥有。我的驾驶单位里程成本可能只有10美分左右,而自己拥有的话,未来可能是50、60美分。出行即服务要便宜很多。

这种模式的改变,会让将来汽车拥有量产生很大变化。右图橘色是参加出行即服务的汽车数量,蓝色是个人拥有汽车的数量。可以看到未来的汽车拥有数量,可能会有极大的降低。

从道路系统的公用角度看,当今道路通行能力不高。通常来讲,车的时间间距大概1.5-2秒,对于每一条行车道通行能力相当于1800-2400辆车,通行能力能不能进一步加大?把车联网、自动驾驶、电动车技术形成自己的集群,自动驾驶不需要像人类一样需要1秒钟左右时间,那2000辆左右上升到7200辆车的通行能力。西雅图最堵的一段,需求只有7500辆,如果把现在这条行车道变成承载7200辆,剩下几百条辆,拥堵就会降低,甚至消失。

传统行业面临的威胁与新的机遇

八个颠覆性技术,这些技术组合会产生进一步非常大的颠覆性影响。哪些工作会面临挑战与颠覆?

燃油汽车、配件生产。因为更多的人喜欢用电动车、清洁能源。

汽车维修。电动车零件很少,不需要维修,为什么需要那么多维修站?

汽车保险。自动驾驶比人类驾驶安全十倍以上,汽车保险模式要改变,或者没有那么大保障。

燃油生产、汽车加油站。未来会不需要那么多汽油。

治疗及康复。由于没有那么多交通事故、受伤者,治疗和康复受到很大影响。

停车场管理。20%自动驾驶车辆就可以替代现在所有汽车,仍然能满足需要,不需要那么多停车场。仅仅洛杉矶一个市,腾出来的一个面积,可以等于三个城市。

没有酒驾,事故索赔等法律工作也会减少。

同时,将来会提供很多机遇,比如网络安全、车联网、身份判别以及追踪。基础设施如何设计?交通大数据如何分析,找到交通改进的方向?道路系统的感知通讯和控制技术如何设计?未来我们还会根据道路的实施情况,调整车的分配,出现出行即服务的平台。车可能更像是一个大办公室,里需要很多软件、硬件,比如新能源车配套设施、传感、快速充电以及储能技术。

1957年人们憧憬的未来交通中已经有了自动驾驶,而这是我们即将看到的,未来的智慧、绿色交通。

本文作者:张驰

本文转自雷锋网禁止二次转载,原文链接

华盛顿大学教授王印海:这八大技术将颠覆交通出行相关推荐

  1.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王永革:基于拜占庭协议的PoS是共识机制未来的发展方向...

    "基于拜占庭协议(BFT)的PoS克服了PoW的先天缺陷,是共识机制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旨在传递更多市场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8月20日,由火星财经主办的"POW ...

  2. 论文解读:华盛顿大学教授Pedro Domingos技术论文:机器学习中一些有用的知识(一)...

    摘要: 这是机器学习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所学到的12个关键经验教训的总结,包括避免陷阱,重点问题以及常见问题的答案. 机器学习算法可以通过从数据中归纳出如何执行类似任务的方法.在手动编程不适用的情况下, ...

  3. 人一个基因用计算机存储,厉害了我的华盛顿大学,用人类DNA侵入电脑系统你听过吗?...

    原标题:厉害了我的华盛顿大学,用人类DNA侵入电脑系统你听过吗? 科技在不断进步 最近,计算机和人类共同合作 完成一项高科技项目 一起来看看吧 最近美国华盛顿大学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引起了科技界的热烈 ...

  4. 博士申请 | 美国华盛顿大学朱成成老师招收医学图像方向博士/博后/RA

    合适的工作难找?最新的招聘信息也不知道? AI 求职为大家精选人工智能领域最新鲜的招聘信息,助你先人一步投递,快人一步入职! 华盛顿大学 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5. 作者:王印海(1965-),男,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土木和环境工程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印海(1965-),男,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土木和环境工程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系海外特聘系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客座教授,清华大学长江讲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 ...

  6. 华盛顿大学研发PaperID技术,可在纸上印刷RFID电子标签

    纸张,是最普通的东西.人们通常拿他来作画,写字,打印报告等等.但是,除了这些,纸张还会有什么功能呢?有没有想过纸张,也可以变得智能化,和物联网应用联系在一起? 由华盛顿大学,迪士尼研究所以及卡耐基梅隆 ...

  7. 微软与华盛顿大学合作研发DNA存储技术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硬盘容量的需求大幅提升有相关报道预计明年全球存储容量最大可达16ZB以上.为解决这一问题微软研究院与华盛顿大学的分子信息系统实验室MISL合作正在研发高密度DNA串数据存储技术.研究人 ...

  8. 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811431 先说学校. 优点: 如果你是个文青/装逼犯,你来对地方了.连绵不断的雨水会一下子让写诗的感觉将你充满. 美丽的校园.尤其是 ...

  9. 博士申请 |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王晨光老师招收NLP方向全奖博士/博后/硕士...

    合适的工作难找?最新的招聘信息也不知道? AI 求职为大家精选人工智能领域最新鲜的招聘信息,助你先人一步投递,快人一步入职!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 ...

最新文章

  1. CentOS6.5下Gunicorn+Django+nginx部署的过程
  2. iptables redirect 劫持跳转引起 Go 服务故障
  3. 致各位读者,关于资源的问题
  4. 从M2M迁移到IIoT工业物联网
  5. git 上传项目到linux仓库_总结:上传python项目至git上前的一些准备工作
  6. Scala安装及环境变量配置
  7. wget命令详解_嵌入式学习之 Wget 命令详解
  8. TeXmacs - 所见即所得 - 专业排版软件
  9. 2015 - Deep recurrent q-learning for partially observable MDPs
  10. OSS SSL 访问异常
  11. POJ1061 青蛙的约会 扩展欧几里得
  12. css3实现loading动画效果
  13. 记一次抓包和破解App接口
  14. MATLAB实现QPSK
  15. chmod 755 究竟是什么鬼
  16. 只做正确的事情,并持续输出价值
  17. ode45解微分方程(组)
  18. 聚沙成塔,浙江形成1000 万千瓦“虚拟电厂”
  19. RxJava操作符(四)Combining
  20. java winrar_Java使用winrar解压缩 | 学步园

热门文章

  1. 记录 M1 MacBook Pro 安装 Linux 虚拟机
  2. 考研英语长难句(刘晓燕)笔记 第三课 名词(短语)和名词性从句
  3. 开发技术-使用easyexcel导入文件(简单示例)
  4. cleanmymac
  5. 股票新手入门-股票基本名词概念
  6. GridView 不换行
  7. eSearch使用教程大全
  8. 家庭健身赛道闯入新选手,一面智能镜撑起一座健身房
  9. 技术新经理如何实现从技术岗到管理岗的转变
  10.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