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谭婧

如果有一场糖尿病的中国保卫战,孕期糖尿病将会是第一战场。

在中国,孕期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每六个胎儿就有一个受到影响。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战况显得愈加惨烈,而全民对孕期糖尿病的意识还停留在很多年前。

赵楠医生在吉林省妇幼保健院工作,她既是这场战争的见证者,也是亲历者。因为直系亲属有糖尿病,所以她在怀孕初期便进行了糖尿病基因测试。“查出来是高风险人群,当时吓了我一跳。”她微微地笑了笑,怀孕时可没有这般轻松。最近这几年,她一口气攒齐了三个身份,孕期糖尿病门诊主治医师,高风险孕期糖尿病产妇,一岁孩子的妈妈。

图为,吉林省妇幼保健院

赵楠医生曾在长春市电视台上了一次节目,向市民普及孕期糖尿病的知识。她告诉观众,“中国每一年约有1800万孕产妇。各类病魔在这一战场伏击母亲和孩子的健康。在这其中,孕期糖尿是最不起眼,最不受人重视,而又极度危险的敌人。遗憾的是,在中国开放二胎政策和糖尿病健康意识缺乏的背景下,战况更加惨烈。”

普遍认为,美国是糖尿病重灾区,然而,“中国糖尿病发病人数高于印度和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普遍认为,糖尿病是老年人的疾病,然而,“全球未确诊的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达到2.12亿,每2名成年糖尿病患者中便有1位未确诊。同时,全球有超过1亿的儿童和青少年罹患1型糖尿病。” (数据来源,第8版全球糖尿病地图)

孕期的美梦与噩梦

产科是高危科室,赵楠医生每天会和病人、病人家属一起经历着迎接生命降临的喜悦和生死交替的震撼,而怀孕则是一场压力马拉松。孕期里,不良妊娠结局、缺少医资、婆媳冲突、高龄、高风险,这些不愉快事情都会被放大。

虽然赵楠医生比大部分人都懂这个病,但是成为高风险人群时,她心理还是有些微妙的变化。“要管住嘴了”这句话像楼上扔下来的靴子,在赵楠医生的整个孕期都没有落地。”

“孕期糖尿病患病后,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很大。”赵医生回忆,长春市的另一家医院里,一位来自周边农村的妇女怀孕33周时检查发现血糖相对高,伴有孕期糖尿病症状。她没重视,觉得生的是二胎,自己已经有了生产经验。医生的百般挽留和劝说都无效。她可能认为大夫只是把最坏的情况告知病人,难免有吓唬的意思。

没有人知道孕妇当时的真实心态。只知道她毫不犹疑地在责任告知书上签上了名字,随即回家了。两周过去了,胎儿健康状况开始崩坏了。她回到医院,哆哆嗦嗦地对大夫说“感觉胎动少了”。随即,两个医生轮流检查时都没有没听到胎心。留在B超诊断书上的两个字触目惊心——“死胎”。

这只是孕期糖尿病中最坏的结局之一,如果当场住院,一有状况,立刻推进手术室进行剖宫产。可能是对住院费用的担忧,可能是对糖尿病的错误理解……孕妇错过了“最佳治疗期”。胎儿健康的楼,塌了。

赵楠医生说,基因检测的费用是好几百块钱,尤其是北方相对来说孕妇接受度很低的。一方面收入不高,医药费要省着花。另一方面,糖尿病防病意识差,为防病做一些检查,病人不一定查,人们治病才愿意拿出钱,医疗的费用大多花在治病上,花防病的钱的意识低。

因此,推动普查的社会意义很大。

图为,赵楠医生在问诊

医院里,“有惊无险”就是喜剧

何女士,23岁。大学一毕业就结婚要了小孩。怀孕期间,没少和婆婆置气。在吃方面的分歧就更多了。婆婆不知道在哪里听来叶酸对孕妇有好处,不停地鼓励她多吃,不吃老人的脸色就不好看。虽然很多营养专家建议孕期全程补充叶酸,但是不是适合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何女士正巧就是少数派,叶酸代谢不好,孕后期不能强行进补。何女士的《妊娠糖尿病和营养代谢能力基因检测报告》改变了老人的坚持。老人再也不争了,埋怨自己,差点好心办坏事。

二胎政策开放,30岁以上再次生产的妈妈越来越多。32岁的李女士,一查出“遗传高风险人群”,心里就很慌。她的报告上写着“携带基因突变的受检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比非携带者低 20%。”高风险参考值 1.33。而她的“患病风险值”为4.23,已经接近了目前青梧桐所测量所有数据的最高值。怀孕后期,她特别小心地注意饮食和运动,终于有惊无险地生下了健康的“老二”。

虽然高龄产妇生头胎心理压力很大,但是“孕期糖尿病基因检测” 对33岁的王女士来说并不陌生。她介绍,在北京的表姐已经做过了,并强烈推荐。“虽然长春市没有首都的医疗条件,但她也是“有什么(检测)就做什么(检测)的态度” 。她对基因检测的接受度高,年龄大了,生产时候焦虑的事情多。所以,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基因检测,希望有更准确的方法来指导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如她所愿,宝宝出生后很健康。

一些家族有糖尿病遗传史的“准妈妈”也很担心,简单地说,孕期糖尿病基因测试能够准确告诉孕妇,家里有家族史未必查出来一定是高风险。不少怀疑自己会得病的孕妇,基因评测则能给人一个相对准确的依据。

“人无完人”是一个成语,也有生物学的意义。因为每个人身上的基因都不是完美的,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几率会患有遗传疾病。遗传疾病发生在谁家里,都是天大的不幸。比如唐氏综合征,如果不做产前基因检测采取措施,对25岁的产妇来说,唐氏患儿的出生率在一千三百分之一,而对35岁的产妇来说达到了三百分之一。

中国在1994年颁布的《母婴保健法》推动普及唐氏筛查,“年龄大于35岁的孕妇建议直接行产前诊断,如羊水穿刺,来确诊是否怀有唐氏综合征患儿”。孕期糖尿病基因检测是否有必要提高到这个级别,需要更多专家学者的论证。

“基因检测”作为排头兵已经加入了人类健康保卫战,如果想长驱直入孕期糖尿病的战场,背后还需要强大的力量——云计算产业的成熟和人工智能算法的突破。

联合导航:基因科学+AI+云计算

孕期基因检测作为一种评估技术,已经开始在中国应用。因为液体活检作为医学检测方法已经完全成熟。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都有很多DNA碎片。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新陈代谢,衰老的细胞里面的DNA就会散落到血液里。我们比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需要强大的工具助力基因检测。

好日子,终于有了盼头。

如今,基因科学和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组成导航战队出征孕期糖尿病。而作为战队一员的科学家顾斐博士也坦言,“哈佛大学生物信息博士后毕业之后的选择很多,可以做医学研究,也可以做高校老师。几年前读书时,想不到自己会变成阿里云达摩院算法专家。”

图为顾斐博士

顾博士谈到,“孕期糖尿病的液体活检不复杂,复杂的是用人工智能技术做某一病种的基因比对,并进行准确的预测。人工智能通过数据预测孕妇是否能得糖尿病,比较的是患病和健康的数据。遗传学也是这么分析,只是它只能做单点或者小规模分析。人工智能将孕期糖尿病基因评测带入了新境地。”

吉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付雪梅认为,基因检测对孕期糖尿病具有很大的社会价值。

“咱国家是糖尿病大国,第一,糖尿病并发症很严重,终身治疗费用高。子女也可能会出现糖尿病。糖尿病成为 “传家宝”,代代相传,恶性循环。”第二、糖尿病是一个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孕期糖尿病的群体中的70%,十年、二十年之后很有可能会发展为糖尿病。

基因修复在最近几年有非常振奋人心的进展,但还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如今基因检测先行一步,作为一种评估技术,提供较为准确的预测,将成为命运的天气预报。

预测风险这个事情对人类的生活都非常有意义,就像天气预报它也是一种预测。不能完全准确判定明天下不下雨,预测的是下雨的概率。预测孕期糖尿病的意义在于,它本身是一个跟饮食和环境非常相关的一个病种。需要有孕期糖尿病天气预报来指导孕妇生活,将病的干预时间提前3-6个月及以上。

如何检测基因呢?

液体活检作为医学检测方法已经完全成熟,可以为患者服务了。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都有很多DNA碎片。因为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新陈代谢,衰老的细胞里面的DNA就会散落到血液里。

临床医学是严肃的。基因检测究竟创造了什么样的价值?

从1822例孕产妇血样进行基因检测和临床符合性实验可以看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大数据分析和判读,将孕妇的遗传患病风险归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三个等级。

“低风险”代表孕妇的遗传患病风险低于群体水平或与之持平;

“中、高”代表用户的遗传患病风险高于群体水平,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

数据显示,高风险组712名检测孕妇,确诊孕期糖尿病的人有306人,非孕期糖尿病406人。而低风险组1110名检测孕妇,确诊孕期糖尿病的人只有67人,非孕期糖尿病1043人。一致性达74.0%。阳性符合率306/373=82.0%。

解释一下这组数学题的意思:基因检测系统的判断并不是100%,但是有82%的概率,基因检测系统都判断对了。

也就是说,吉林省妇幼保健院同阿里云、青梧桐健康基因合作,推出的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基因检测技术,用于孕期糖尿病风险筛查的预测准确率达到了82%-83%(不同数据集上略有差别)。

总得来说,阿里巴巴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孕期糖尿病基因测试,这个是一个预测性质的工作,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它属于评测类的产品,不像诊断类的,要求非常之高。

有好的预测,就有好的干预。好消息是,以目前临床数据来看,在预测有高风险孕妇人群中,经过干预之后,孕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降低了。

顾斐博士补充了一个细节,虽然比较晦涩,但是他进一步的解释了:“增加基因数据后,预测敏感性提高10-20%不等。这个是计算机上的术语,也就是说,检出率提高了,以前没有检出的现在检出了。”

赵楠医生把这项技术称之为“母爱的天气预报”。

如今,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测序数据分析,用云计算技术作为基因检测的算力。未来,这些技术力量的能力会愈发突显。如果基因测序是生命的天气预报,那人工智能就是天气预报的超级大脑,能更准确地预测疾病。云计算是基因测序的高速公路,能更快地预测疾病。

究竟快了多少?顾斐博士的答案是:“以前两天跑完的路程,现在一小时就能跑完。”

基因检测是一种产品,准确地说,也是一种商品。达摩院算法科学家、产科医生、青梧桐基因专家的共同目标是:提高预测准确率,降低成本,能够让更多的人用得起这项技术。基因检测是一种工具,受益的人越多,社会价值越大。他们相信,总有一天,孕期糖尿病基因检测像唐氏综合症产前筛选检查一样,让社会受益。

“未来体检”长什么样?

有人畅想,未来的体检是什么样的?能否把检测身体里的基因突变也作为常规体检的一部分?

顾斐博士的答案是,“能”。

基因科学是最具颠覆性的科学,人类还没有完全发现科学的基本规律。然而,基因检测作为“排头兵”已经联合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科学共同上阵,为糖尿病等和遗传相关的疾病出力。这在10年,5年前根本无法想象。中国传统中医几千年“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与基因科学,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黑科技终于相遇。阿里巴巴不是第一次尝将人工智能运用在基因测序上。2017年开始,华大基因就与阿里云合作,用人工智能成功预测40例孕期肿瘤,让几十个家庭受益。

DNA从出生到死亡很少发生变化。而人类对基因的解读能力却在不断发展。基因检测报告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孕妇如何不走错路,这样才有可能更接近“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更是将母亲的“感性之爱”推到了科学“理性之美”的灯光之下。

《基因传:众生之源》一书作者穆克吉说,“基因并非关乎决定性、命运、起因,而只意味着概率。特定的基因变化可能会改变某种特定行为出现的概率,而更大的可能是,许多基因的微小差异会和环境相互作用,增加或者降低某种特征出现的概率。” 人不应该悲观于基因对生命的决定论,基因有基因的计划,但我们也有计划。因为人生的意义是我们自己赋予的,不是基因赋予的。

2019年8月的长春,雨很多,下了又下。吉林省妇幼保健院里挤满了看上去身型臃肿,一脸疲惫的待产妈妈,而她们却把幸福写在心底。基因科学、人工智能、云计算联合为她们导航,泥泞很快就会过去,雨过天晴,收获的季节马上就要到来了。

(完)

5000字深度丨阿里巴巴用AI破局孕妇糖尿病相关推荐

  1. 智能语音市场有多大? 阿里巴巴将如何破局后来者居上?

    本文讲的是智能语音市场有多大? 阿里巴巴将如何破局后来者居上?[IT168 评论]"我在,你说" "天猫精灵,99*99等于多少?" "9801.&q ...

  2. 以AI破局,智能决策技术在企业呆滞物料管理中的创新和实践

    在现代制造业中,呆滞物料管理是必答题,考验着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尤其是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市场供需关系不稳.物流能力受阻,许多制造型企业不得不将库存策略从尽可能"零库存"调整到战略性 ...

  3. 深度丨2018年AI依然要面临解决的的技术难题

    2017年,人工智能在深度学习的帮助下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例如,一个名为Libratus的机器人扑克玩家,连续击败了三位人类玩家,成为扑克界的"阿尔法狗".在现实中,AI正在改善很多 ...

  4. 深度丨2018年AI依然要面临解决的的5大技术难题

    本文介绍了2018年摆在人工智能面前的五大难题:理解人类语言,机器人附能,防黑客,玩游戏,辨别是非.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AI继续造福人类社会将成为所有AI从业者的首要任务. 2017年,人工智能在深度 ...

  5. 亚马逊徐霄鹏: 5000 字深度解析美团八步增长战略

    大家好,我是亚马逊高级产品总监徐霄鹏,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以美团.拼多多等经典案例来看增长战略的五大维度". 众所周知,一个企业的增长跟它的战略和定位有紧密的关系,可以说一个企业能 ...

  6. 一文读懂数据分析之对比思维(5000字深度好文)

    全文共5100字 预计阅读时间:14分钟 来源:三元方差(sanyuanfangcha) 对比是最基本的数据分析方法,要讲数据分析思维,这个最基础的方法是肯定绕不开的. 不过现在的文章提到对比思维,很 ...

  7. 深度丨110亿美金还不够,阿里使用这种AI手段创造更多广告收入

    深度丨110亿美金还不够,阿里使用这种AI手段创造更多广告收入(附PPT)丨CCF-GAIR 2017 本文作者:李秀琴 2017-07-19 23:09 专题:GAIR 2017 导语:不明白分片线 ...

  8. 9000字深度复盘 | 创业公司1周年总结:拥抱不确定性谈何容易?来聊聊个人成长吧-Ω星 丨 产品经理与工作复盘 sprint...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 全文约9000字,阅读需要10分钟,慎重点击,看完再收藏. 出品丨punkboy 作者丨punkboy punkboy的理想星球 目录 1.工作链条位置的变化 2.价值呈现 3. ...

  9. 深度解读:2020年运营商破局竞速的关键变化

    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使用 前三季度,中国累计建设5G基站69万个,终端连接数超过1.6亿户.三大运营商业绩总体向好,三季度中国移动利润首次实现年内正增长.同时,ARPU值企稳,DOU持续高 ...

最新文章

  1. java.lang.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column ‘_id‘ does not exist
  2. 如何用8GB树莓派替代MacBookPro?
  3. 《剑指offer》-- 第一个只出现一次的字符、数组中只出现一次的数字、字符流中第一个不重复的字符、数组中重复的数字
  4. 学习OpenCV——ORB简化版Location加速版
  5. python的数据库应用,Python数据库应用
  6. 信息学奥赛一本通C++语言——1059:求平均年龄
  7. 18110 Koishi's travel, Satori's travel
  8. Python的@property使用方法
  9. spring 3.0 应用springmvc 构造RESTful URL 详细讲解
  10. 窥探Swift之新添数据类型元组与可选值
  11. 定义泛型集合的命名空间: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12. ORACLE安装之环境搭建
  13. C#数字黑洞之一(水仙花数黑洞153)
  14. 开源网站云查杀方案之ClamAV服务器的搭建
  15. 2020 中国移动的流量套餐
  16. 矿大计算机学院的周裕浩,中矿大计算机学院举办“图灵教育计划”电子信息专业交流会...
  17. 计算机无法超过人类智慧,计算机的智力会超过人类吗?
  18. 弹性蛋白(Elastin)检测试剂盒解决方案
  19. XX大学学生选课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20. 用户标签体系的应用——精准营销

热门文章

  1. 高瓴张磊《价值》读书笔记,超全思维导图(附pdf下载)
  2. linux sh脚本各种数值进制转换(比如10进制转16)若干例子
  3. bash:数值太大不可为算数进制的基
  4. ubuntu安装python3.6
  5. 蔚来汽车提前批2022年7月13日
  6. 大数据笔记--Spark(第四篇)
  7. 一文了解云计算,全世界一台计算机
  8. JAVA命名规范和Eclipse常用快捷键
  9. ASIL-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介绍
  10. MATLAB STATEFLOW入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