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基础__简单期末复习整理

文章目录

  • 离散数学基础__简单期末复习整理
    • 第一次课
      • 命题逻辑基本概念
        • 命题及其真值
        • 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 联结词与复合命题
    • 第二次课
      • 公式的赋值
      • 命题公式的分类
    • 第三次课
      • 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 **等值演算法**
    • 第四次课
      • 推理
      • **定义:**
      • 推理方法
      • **重言蕴含**
      • 证明重言蕴含A⇒B的证明方法
      • 推理定律——重言蕴涵式
    • 第五次课
      • 推理方法
        • 直接证法
        • 间接证法
          • **前提证明法**:
          • **归谬法(反证法)**:
    • 第六次课
      • 范式
        • 简单析取式与简单合取式
        • 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
      • 范式存在定理
      • 主析取范式
        • 主析取范式:由极小项构成的析取范式
        • 定理
        • 求主析取范式的方法
        • **求主合取范式的方法**
    • 集合的表示法
      • 主析取范式的用途
      • **第3章——一阶逻辑**
      • 第1章集合与关系
      • 集合的表示法
        • **列举法**
        • **集合性质: **
        • **常用集合**
    • 第八次课
      • 集合的关系
        • ①包含与相等
        • ②空集与全集
        • ③幂集
    • 第九次课
      • **第4章 关系**
        • 有序对
        • 笛卡儿积
        • 定义 定义域、值域和域
        • 重要关系
        • 关系的表示
    • 第十次课
      • 逆关系
      • **R与S的复合关系**
      • A上关系的幂运算
      • 幂运算的方法
      • 自反性与反自反性
      • 对称性与反对称性
      • **传递性**
    • 第十一次课
      • 等价关系
      • 等价类
      • 商集
      • 等价关系与划分的一一对应
    • 第十二次课
      • 偏序关系
        • 偏序集与哈斯图
        • 偏序集的特定元素
      • 图的基本概念
        • 无向图
        • **有向图**
        • 顶点和边的关联与相邻
        • 顶点的度数
    • 第十三次课
      • 握手定理定理
      • 简单图
      • 完全图与正则图
        • 无向完全图:
        • 有向完全图:
      • 子图
      • 图的同构
    • 第十四次课
      • 图的矩阵表示
        • 有向图/无向图 的邻接矩阵
      • 无向图的连通性与连通分支
      • 有向图的连通性及其分类
      • 无向图的关联矩阵
      • 无环有向图的关联矩阵
    • 第十五次课
      • 欧拉图
      • 有向图的连通性及其分类
      • 无向图的关联矩阵
      • 无环有向图的关联矩阵
    • 第十五次课
      • 欧拉图

第一次课

命题逻辑基本概念

命题及其真值

真命题 真值为真的命题

假命题 真值为假的命题

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简单命题 (原子命题):简单陈述句构成的命题

复合命题 由简单命题通过联结词联结而成的陈述句

联结词与复合命题

如果p,则q 称作p与q的蕴涵式,记作p→q p是蕴涵式的前件 q为蕴涵式的后件 →称作蕴涵联结词

p→q的逻辑关系

q为p的必要条件

p为q的充分条件

第二次课

公式的赋值

设p,q, …是出现在公式A中全部的命题变项,给p,q, …指定一组真值,称为对A的一个赋值或解释。

使公式为真的赋值称作成真赋值

使公式为假的赋值称作成假赋值

命题公式的分类

重言式(永真式):无成假赋值的命题公式

矛盾式(永假式):无成真赋值的命题公式

可满足式:非矛盾式的命题公式注意:重言式是可满足式,但反之不真.

第三次课

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等值演算法

//德摩根律
¬(A∨B)⇔¬A∧¬B
¬(A∧B)⇔¬A∨¬B
//蕴涵等值式
A→B⇔¬A∨B
//假言易位
A→B⇔¬B→¬A

第四次课

推理

推理是从前提推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前提是指已知的命题公式,结论是从前提出发应用推理规则推出来的命题公式。前提可以是多个。

定义:

设H1,H2,…,Hn,C是命题公式

若(H1∧H2∧…∧Hn)→C 为重言式 则称C是一组前提H1,H2,…,Hn的有效结论

记作:H1∧H2∧…∧Hn⇒C

推理方法

1.真值表法

2.若H1,H2,…,Hn都为T(True),C也为T(True);

3.若C为F(False) 则H1,H2,…,Hn中至少有一个为假

重言蕴含

定义当且仅当A→B是永真式时,我们称“A重言蕴含B”,并记作A⇒B。

证明重言蕴含A⇒B的证明方法

1、A→B是永真式

2、证明¬B⇒¬A

3、若A为T时,推出B为T或若B为F时,推出A为F则A⇒B。

4、直接用常用蕴含式(p51推理定律)

推理定律——重言蕴涵式

(A→B)∧A⇒B             //★假言推理
(A→B)∧¬B⇒¬A         //★拒取式
(A∨B)∧¬B⇒A          //★析取三段论
(A→B)∧(B→C)⇒(A→C)   //★假言三段论

第五次课

推理方法

直接证法

PT法则:

P法则:前提在推导过程中引用。

T法则:已经推出的公式在以后的推导过程中可引用。包括TI法则(重言蕴含)和TE法则(等价)。

间接证法

前提证明法:

欲证明 A1,A2, …,Ak→(C→B)

前提:A1,A2, …,Ak

结论:C→B

等价地证明

前提:A1,A2, …,Ak,C

结论:B

归谬法(反证法):

欲证明 A1,A2, …,Ak→ B

前提:A1,A2, …,Ak

结论:B将¬B加入前提,若推出矛盾,则得证推理正确。

第六次课

范式

简单析取式与简单合取式

文字:命题变项及其否定的统称

简单析取式:有限个文字构成的析取式如p,¬q,p∨¬q,p∨q∨r, …

简单合取式:有限个文字构成的合取式如p,¬q,p∧¬q,p∧q∧r, …

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

析取范式

有限个简单合取式组成的析取式A1∨A2∨…∨Ar

其中A1,A2,…,Ar是简单合取式

合取范式

有限个简单析取式组成的合取式A1∧A2∧…∧Ar,

其中A1,A2,…,Ar是简单析取式

范式: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的统称

范式存在定理

定理任何命题公式都存在着与之等值的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

主析取范式

主析取范式:由极小项构成的析取范式

例如,n=3,命题变项为p,q,r时

(¬p∧¬q∧r)∨(¬p∧q∧r)是主析取范式

定理

任何命题公式都存在着与之等值的主析取范式, 并且是唯一的.

求主析取范式的方法

设公式A含命题变项p1,p2,…,pn

(1) 求A的析取范式A′=B1∨B2∨… ∨Bs, 其中Bj是简单合取式j=1,2, … ,s

(2) 若某个Bj既不含pi, 又不含¬pi, 则将Bj展开成Bj⇔Bj∧(pi∨¬pi) ⇔(Bj∧pi)∨(Bj∧¬pi)重复这个过程, 直到所有简单合取式都是长度为n的极小项为止

(3) 消去重复出现的极小项, 即用mi代替mi∨mi

(4) 将极小项按下标从小到大排列

P.S. ∧1 m001 m010… 保证m…为1 记作Σ

求主合取范式的方法

设公式A含命题变项p1,p2,…,pn

(1) 求A的合取范式A′=B1∧B2∧… ∧Bs, 其中Bj是简单析取式j=1,2, … ,s。

(2) 若某个Bj既不含pi, 又不含¬pi, 则将Bj展开成Bj⇔Bj∨(pi∧¬pi) ⇔(Bj∨pi)∧(Bj∨¬pi)重复这个过程, 直到所有简单析取式都是长度为n的极大项为止。

(3) 消去重复出现的极大项, 即用Mi代替Mi∧Mi。

(4) 将极大项按下标从小到大排列。

P.S. ∨0 M001 M010…保证M…为0 记作Π

集合的表示法

主析取范式的用途

求公式的成真赋值和成假赋值

判断公式的类型

判断两个公式是否等值

第3章——一阶逻辑

量词:表示数量的词

全称量词∀:表示任意的,所有的,一切的等

如∀x表示对个体域中所有的x∀x F(x)表示所有的x具有性质F

存在量词∃: 表示存在, 有的, 至少有一个等

如∃x表示在个体域中存在x∃x F(x)表示存在x具有性质F

第1章集合与关系

集合的表示法

列举法

如A={ a, b, c, d}, N={0,1,2,…}

描述法{ x | P(x) }如N={ x | x是自然数}

**集合性质: **

(1)集合中的元素各不相同。如, {1,2,3}={1,1,2,3}

(2)集合中的元素不能重复。

(3) 集合中的元素没有次序。如, {1,2,3}={3,1,2}={1,3,1,2,2}

(4) 集合中的元素也可以是集合。

常用集合

自然数集N, 整数集Z, 正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非零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非零实数集R, 复数集C, 区间[a,b],(a,b)等**

第八次课

集合的关系

①包含与相等

包含(子集) A⊆B ⇔ ∀x(x∈A→x∈B)

不包含 A⊈B ⇔ ∃x(x∈A∧x∉B)

相等 A=B ⇔ A⊆B∧B⊆A

不相等 A≠B ⇔ A⊈B ∨B⊈A

真包含(真子集) A⊂B ⇔A ⊆B∧A≠B

②空集与全集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全集E:限定所讨论的集合都是E的子集

③幂集

幂集P(A):A的所有子集组成的集合
P(A)=x∣x⊆AP(A) = { x| x⊆A } P(A)=x∣x⊆A
如果|A| = n,则|P(A)| = 2^n

第九次课

第4章 关系

有序对

定义

由两个元素,如x和y,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的二元组称为有序对,记作<x,y>

笛卡儿积

定义设A, B为集合,A与B 的笛卡儿积记作A×B,A×B = { <x,y> | x∈A ∧y∈B }.

定义 定义域、值域和域

定义域: domR= {x| ∃y(<x,y>∈R) }

值域: ranR= {y| ∃x(<x,y>∈R) }

fldR= domR∪ranR

例R={<a,{b}>,<c,d>,<{a},{d}>,<d,{d}>},

则domR =ranR =fldR = { a, c, {a}, d } {{b}, d, {d}}{ a, c, {a}, d , {b}, {d}}

重要关系

设A为任意集合

1、∅是A上的关系,称为空关系

2、EA, IA分别称为全域关系与恒等关系,
KaTeX parse error: Unexpected character: '' at position 27: …| x∈A ∧y∈A}=A×A̲

IA=<x,x>∣x∈AIA={<x,x> | x∈A} IA=<x,x>∣x∈A

例如, A={1,2}, 则

EA={<1,1>,<1,2>,<2,1>,<2,2>}

IA={<1,1>,<2,2>}

关系的表示

关系矩阵

若A={x1, x2, …, xm},B={y1, y2, …, yn},R是从A到B的关系

R的关系矩阵是布尔矩阵MR= [ rij] m×n, 其中rij= 1⇔< xi, yj> ∈R

第十次课

逆关系

设R为X到Y的二元关系,

R的逆关系记为RC(或R-1),

即: R-1={< y, x>|< x, y> ∈R }

显然,若R⊆A×B,则R-1 ⊆B×A

R与S的复合关系

R∘S= |<x,z> | ∃y(<x,y>∈R∧<y,z>∈S) }

**例R={<1,2>, <2,3>, <1,4>, <2,2>}S={<1,1>, <1,3>, <2,3>, ❤️,2>, ❤️,3>} **

R∘S={<1,3>, <2,2>, <2,3> }

S∘R={<1,2>, <1,4>, ❤️,2>, ❤️,3>}

A上关系的幂运算

定义设R为A上的关系, n为自然数, 则R 的n次幂是

(1) R0 = {<x,x> | x∈A } = IA

(2) Rn+1 = Rn∘R

幂运算的方法

对于集合表示的关系R,计算Rn 就是n 个R 合成. 矩阵表示的关系就是矩阵相乘, 其中相加采用逻辑加

自反性与反自反性

定义

设R为A上的关系,

(1) 若∀x(x∈A→<x,x>∈R), 称R在A上是自反

(2) 若∀x(x∈A→<x,x>∉R), 称R在A上是反自反.

自反:A上的全域关系EA, 恒等关系IA, 小于等于关系LA, 整除关系DA反自反:实数集上的小于关系、幂集上的真包含关系.

通俗解释:

全部包含:自反

全部不包含:反自反

部分包含:既不自反也不反自反

对称性与反对称性

定义设R为A上的关系,

(1) 若∀x∀y(x,y∈A∧<x,y>∈R→<y,x>∈R), 则称R为A上对称的关系.

(2) 若∀x∀y(x,y∈A∧<x,y>∈R∧<y,x>∈R→x=y),

则称R为A上的反对称关系.

实例对称:A上的全域关系EA, 恒等关系IA和空关系∅。反对称:恒等关系IA,空关系是A上的反对称关系。

通俗解释:

对称:在关系R中,若R是对称的,则对于R中任意一个有序对,R中都有与其相反的有序对。

反对称:在关系R中,若R是反对称的,则对于R中的有元素相反对的有序对,他们的两个元素一定相等。

传递性

定义设R为A上的关系

若∀x∀y∀z(x,y,z∈A∧<x,y>∈R∧<y,z>∈R→<x,z>∈R), 则称R是A上的传递关系。

实例:A上的全域关系EA, 恒等关系IA 和空关系∅, 小于等于关系, 小于关系, 整除关系, 包含关系, 真包含关系

通俗解释:

传递性:在关系R中,若R拥有传递关系,则一定存在<x,y>∈R∧<y,z>∈R→<x,z>∈R

第十一次课

等价关系

定义

设R为非空集合上的关系. 如果R是自反的、对称的和传递的, 则称R为A上的等价关系.

设R 是一个等价关系, 若<x,y>∈R, 称x等价于y, 记做x~y.

等价类

定义设R为非空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

∀x∈A,令[x]R = { y | y∈A∧xRy }称[x]R 为x关于R 的等价类, 简称为x 的等价类

商集

定义设R 为非空集合A 上的等价关系,

以R 的所有等价类作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关于R 的商集, 记做A/R,

等价关系与划分的一一对应

商集A/R 就是A 的一个划分

不同的商集对应于不同的划分

任给A 的一个划分π, 如下定义A 上的关系R:R ={<x,y> | x,y∈A∧x 与y 在π的同一划分块中}

则R 为A上的等价关系, 且该等价关系确定的商集就是π.

第十二次课

偏序关系

定义

非空集合A上的自反、反对称和传递的关系,称为A上的偏序关系,

记作≼. 设≼为偏序关系,

如果<x, y>∈≼, 则记作x≼y, 读作x“小于或等于”y

偏序集与哈斯图

定义

集合A和A上的偏序关系≼一起叫做偏序集, 记作<A,≼>.

实例:整数集和数的小于等于关系构成偏序集<Z,≤>,幂集P(A)和包含关系构成偏序集<P(A),R⊆>.

哈斯图:每个结点没有环,两个连通的结点之间的序关系通过结点位置的高低表示,位置低的元素的顺序在前具有覆盖关系的两个结点之间连边。

偏序集的特定元素

(【集合论】序关系 ( 偏序关系中八种特殊元素 | ① 最大元 | ② 最小元 | ③ 极大元 | ④ 极小元 | ⑤ 上界 | ⑥ 下界 | ⑦ 最小上界 上确界 | ⑧ 最小下界 下确界 )_韩曙亮的博客-CSDN博客_集合的最大元最小元

图的基本概念

无向图

定义

无向图G=<V,E>,

其中V≠∅称为顶点集,其元素称为顶点或结点;

E是V&V的多重子集,称为边集,其元素称为无向边,简称边.

有时用V(G)和E(G)分别表示V和E

有向图

定义有向图D=<V,E>,

其中V≠∅称为顶点集,其元素称为顶点或结点;

E是V×V的多重子集,称为边集,其元素称为有向边,简称边.

有时用V(D)和E(D)分别表示V和E

有限图:V,E都是有穷集合的图 n阶图:n个顶点的图 零图:E=∅的图 平凡图: 1阶零图

空图:V=∅的图

顶点和边的关联与相邻

设无向图G=<V,E>,ek=(vi, vj)∈E,称vi, vj为ek的端点,ek与vi(vj)关联.

若vi≠vj,则称ek与vi(vj)的关联次数为1; 若vi= vj,则称ek与vi的关联次数为2;

若vi不是边e的端点,则称e与vi的关联次数为0。

设vi,vj∈V,ek,el∈E,若(vi,vj)∈E,则称vi,vj相邻;若ek,el有一个公共端点,则称ek,el相邻。

顶点的度数

设G=<V,E>为无向图,v∈V,

v的度数(度)d(v) :v作为边的端点次数之和

悬挂顶点:度数为1的顶点 悬挂边:与悬挂顶点关联的边

G的最大度∆(G)=max{d(v)|v∈V}

G的最小度δ(G)=min{d(v)|v∈V}

第十三次课

握手定理定理

定理

任何图(无向图和有向图)的所有顶点度数之和都等于边数的2倍。

有向图所有顶点的入度之和等于出度之和等于边数。

推论

任何图(无向图和有向图)都有偶数个奇度顶点

例:在一群人中,有奇数个朋友的人必为偶数个。

简单图

定义

在无向图中,关联同一对顶点的2条或2条以上的边,称为平行边,平行边的条数称为重数。

在有向图中,具有相同始点和终点的2条或2条以上的边称为有向平行边,简称平行边,平行边的条数称为重数。

含平行边的图称为多重图。既无平行边也无环的图称为简单图。

完全图与正则图

无向完全图:

每对顶点之间都仅有一条边的无向简单图.

n阶无向完全图记作Kn,顶点数n

边数m=n(n- 1)/2,∆=δ=n- 1

有向完全图:

每对顶点之间均有两条方向相反的边的有向简单图.

顶点数n,边数m=n(n-1)

∆=δ=2(n- 1)

k-正则图:每个顶点的度数均为k的无向简单图顶点数n,边数m=kn/2

子图

定义设G=<V,E>,G′=<V′,E′>是2个图(同为无向图,或同为有向图),

若V′⊆V且E′⊆E,则称G′为G的子图,G为G′的母图,

记作G′⊆G。若G′⊆G且V′=V,则称G′为G的生成子图。

若V′⊂V或E′⊂E,称G′为G的真子图。

图的同构

定义

若称G1与G2是同构的,记作G1≅G2

则这两个图的节点数相同,各个节点的度数相同,知识节点间有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

第十四次课

图的矩阵表示

有向图/无向图 的邻接矩阵

通路与回路

定义

给定图G=<V,E>(无向或有向的)
G中顶点与边的交替序列Γ=v0e1v1e2...elvl.G中顶点与边的交替序列 Γ=v_0e_1v_1e_2...e_lv_l. G中顶点与边的交替序列Γ=v0​e1​v1​e2​...el​vl​.

∀i(1≤i≤l),ei=(vi−1,vi)∀_i( 1≤i≤l),e_i=(v_i-1,v_i) ∀i​(1≤i≤l),ei​=(vi​−1,vi​)
(对于有向图,ei=<vi−1,vi>),则称Γ为v0到vl的通路

v0和vl分别为通路的起点和终点,l为通路的长度.

又若v0=vl,则称Γ为回路.

若通路(回路)中所有顶点(对于回路,除v0=vl)各异,则称为初级通路或路径(初级回路或圈).

若通路(回路)中所有边各异,则称为简单通路(简单回路),否则称为复杂通路(复杂回路)

无向图的连通性与连通分支

设无向图G=<V,E>,u,v∈V

u与v连通:若u与v之间有通路,规定u与自身总是连通的。

连通图:任意两点都连通的图。平凡图是连通图。

连通关系R={<u,v>|u,v∈V且u与v连通}。R是等价关系。

连通分支:V关于R的等价类的导出子图。

设V/R={V1,V2,…,Vk},G的连通分支为G[V1],G[V2],…,G[Vk]

连通分支数p(G)=k,G是连通图⇔p(G)=1

有向图的连通性及其分类

设有向图D=<V,E>,u,v∈V,

u可达v:u到v有通路.规定u到自身总是可达的.

u与v相互可达:u可达v且v可达u

D弱连通(连通):略去各边的方向所得无向图为连通图

D单向连通:∀u,v∈V,u可达v或v可达u

D强连通:∀u,v∈V,u与v相互可达

无向图的关联矩阵

设无向图G=<V,E>,V={v1,v2, …,vn},E={e1,e2, …,em}.

令mij为vi与ej的关联次数,称(mij)n×m为G的关联矩阵,

记为M(G).mij的可能取值为:0,1,2

无环有向图的关联矩阵

设无环有向图D=<V,E>,V={v1,v2, …,vn},E={e1,e2, …,em}

mij = 0 vivj不相连 mij = 1 vi 为起点 mij=-1 vj为终点

第十五次课

欧拉图

欧拉通路:经过所有顶点且每条边恰好经过一次的通路。

欧拉回路:经过所有顶点且每条边恰好经过一次的回路。

欧拉图:有欧拉回路的图。

判别定理

无向图G具有欧拉回路当且仅当G是连通的且无奇度顶点。

分支:V关于R的等价类的导出子图。**

设V/R={V1,V2,…,Vk},G的连通分支为G[V1],G[V2],…,G[Vk]

连通分支数p(G)=k,G是连通图⇔p(G)=1

有向图的连通性及其分类

设有向图D=<V,E>,u,v∈V,

u可达v:u到v有通路.规定u到自身总是可达的.

u与v相互可达:u可达v且v可达u

D弱连通(连通):略去各边的方向所得无向图为连通图

D单向连通:∀u,v∈V,u可达v或v可达u

D强连通:∀u,v∈V,u与v相互可达

无向图的关联矩阵

设无向图G=<V,E>,V={v1,v2, …,vn},E={e1,e2, …,em}.

令mij为vi与ej的关联次数,称(mij)n×m为G的关联矩阵,

记为M(G).mij的可能取值为:0,1,2

无环有向图的关联矩阵

设无环有向图D=<V,E>,V={v1,v2, …,vn},E={e1,e2, …,em}

mij = 0 vivj不相连 mij = 1 vi 为起点 mij=-1 vj为终点

第十五次课

欧拉图

欧拉通路:经过所有顶点且每条边恰好经过一次的通路。

欧拉回路:经过所有顶点且每条边恰好经过一次的回路。

欧拉图:有欧拉回路的图。

判别定理

无向图G具有欧拉回路当且仅当G是连通的且无奇度顶点。

G具有欧拉通路但无欧拉回路当且仅当G是连通的且恰好有两个奇度顶点。

ZUCC_离散数学基础__简单期末复习整理相关推荐

  1. 软件工程导论期末复习整理

    软件工程导论 第1章 软件工程学概述 复习小结 1.识记概念:软件,程序.数据,文档.软件危机.软件工程,软件过程, 软件生命周期 2.理解软件工程的本质特性6个和基本原理7条 3.掌握软件工程的三个 ...

  2.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整理

    前言: 本复习笔记基于王相林的<计算机网络>第二版整理 只针对与期末复习所作 *为可能重点考察内容 文章目录 1.计算机网络概述 1.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2. 计算机网络协议和体系结构 2 ...

  3. 华农OOAD期末复习整理资料

    华农OOAD期末复习(个人整理结合老师发的资料) 课件的题目整理 填空 模型是对复杂事务的简化. 每对参与者/用况对应一个边界类. 一个控制类对应一个use case. use case对应的分析类包 ...

  4. JSP Java 期末复习整理

    Java 期末复习 第一章 1.1.1 JSP 1.1.2 Jsp 优点 1.2.2 B/S技术工作原理 1.2.3 如何访问动态网页 1.2.4 -- Tomcat目录结构 1.2.6 -- Web ...

  5. 【大数据处理技术】期末复习整理

    所用教材:<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概念.存储.处理.分析与应用(第2版)>,由厦门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林子雨编著. 教材官网:http://dblab.xmu.edu.cn/post/big ...

  6. UML2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第2版) 谭火彬 期末复习整理+部分答案【超实用】

    所用教材:谭火彬 编著       笔者纯手打整理,喜欢的话请点赞.关注我哦! UML相关的书就不能精简一点嘛?配套答案在公众号"书圈"内下载 也可以通过百度网盘链接:https: ...

  7. 四川大学网安操作系统期末复习整理

    个人整理,错误见谅. 目录 Chapter1 CS概述 选择题[了解] 名词解释[理解] 简单题[理解] 计算题[掌握应用] Chapter2 OS概述 选择题[了解] 名词解释[理解] 简单题[理解 ...

  8. 《文献检索》期末复习整理~2020

    注:本整理仅根据老师所划知识点进行整理,不能完全反应整个课程的内容 文章目录 第一章:信息检索概述 1.1--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的定义 1.2--信息与信息源 信息的特点 信息源的定义 信息的分类 文 ...

  9. 网络攻防课程期末复习整理

    TTL值的特性     生存时间是指允许这个数据包在到达其目的地之前通过多少个路由器.数据包每通过一个路由器,其生存时间都会有路由器减一.当生存时间将为零时,路由器就会丢弃这个数据包.在多次环境下,经 ...

最新文章

  1. JAVA线程池ThreadPoolExecutor与阻塞队列BlockingQueue .
  2. mysql老是下载了用不了_mysql - 下载与安装
  3. zzuli oj 1167逆转数(指针专题)
  4. 斐波那契数列与阶乘---递归实现
  5. ubuntu 虚拟机安装
  6. asp.net怎么生成json数据_mysql数据库配置文件不知道怎么配置?用这个工具一键生成...
  7. 论文浅尝 | 面向自动分类归纳的端到端强化学习
  8. bat文件打开一闪就没了_批量提取文件名
  9. tensorflow不能安装问题之(wrapt)
  10. 莫烦python 强化学习 (Reinforcement Learning)
  11. Bean Validation
  12. 一见钟情只在瞬息之间,而对爱大彻大悟却需要很多年
  13. 方舟服务器维护为什么要藏好,方舟生存进化芯片藏哪儿好
  14. windows配置本地hosts
  15. 工程伦理第四章习题答案
  16. 基于若依框架(前后端分离)-新写前端Vue页面
  17. PTA 7-4(随手写的,不适合网站提交)
  18. 【原创】所谓“读心术”的伎俩
  19. 搭建SpringBoot+Vue 项目 完整流程
  20. “中软综合项目实训”——把学生当员工培养

热门文章

  1. 微阵列芯片服务器,微阵列
  2. python导入自定义模块报attributeerror_Python脚本报错AttributeError: ‘module’ src has no attribute’xxx’解决方法...
  3. 电脑黑屏但可以打开任务管理器
  4. ASP.NET CORE[练习8]-Identity-用户角色、给用户分配角色、角色校验
  5. 【跟Leon一起刷LeetCode】412. Fizz Buzz
  6. java+springboot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测评系统vue
  7. 基于SpringBoot架构的心理健康测试系统(免费获取源码+项目介绍+运行介绍+运行截图+论文)
  8. 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工作原理
  9. 【仅供娱乐】计算机算命之Python通天六十四卦
  10. 用Arduino读取HX711应变片专用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