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转身,地表最强投行高盛开启转型之路
原创: 李思琪 金融科技微洞察 昨天

微众银行金融科技研究员 李思琪

金融巨头高盛(Goldman Sachs)自成立至今已有近150年历史,是全球最著名的投资银行之一,一直以来以投资银行、机构客户服务业务、投资与借贷业务及投资管理业务作为四大核心业务。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服务市场结构发生改变,高盛不断受到市场冲击,如FICC[1]业务营收从2009年来下跌约50%,机构服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也从2012年起逐步减小,整体营收趋势不甚乐观[2]。

近年来,高盛不断加码其在科技上的投入,业务战略上也有所调整,且在许多场合都能听到其CEO Lloyd Blankfein提及“高盛是一家科技公司”。这标志着这家华尔街的老牌投行,在金融科技的浪潮之下,开始逐步向科技转型,探索更多新的市场机会。

本文将从组织与内部机制、业务转型、投资并购情况三个方面,解构高盛向科技转型的策略。

组织&机制:提高科技人员占比,设置内部创新加速器机制

2017年,高盛任命Martin Chavez为首席财务官(CFO),负责高盛在金融科技领域内的投资。Martin Chavez拥有哈佛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硕士与斯坦福大学的医疗信息科学博士学位,曾联合创办过两家软件公司,拥有研发背景。Chavez于2014年至2017年期间担任高盛的首席信息官(CIO)一职,其促使技术部成为了高盛的核心部门。此番将Chavez推至前台,可见高盛向科技转型的决心。

高盛自诩为“华尔街的谷歌”,拥有华尔街最强大的技术部门。高盛共有超过9000名IT人员,占全公司的1/3,远胜于其竞争对手摩根大通(12%)。不仅如此,在2017年高盛放出的招聘岗位中[3],有46%属于技术部,平台(Platform)研发人员占技术部招聘的最大比例,运营工程(Operation Engineering)和股票技术(Equities Technology)人员次之。同时,有6%的技术招聘需求来自消费者与商业银行部门,由此可见高盛正在布局数字金融与移动应用。

高盛设有15个一级部门,技术部的规模明显大于投资银行部、全球投资研究部、证券部等其他同级部门。技术部下设11个二级部门,其中股票交易技术部、全球投资研究技术部、全球证券服务技术部等二级部门与一级部门紧密结合,而运营技术部、技术基础实施部和全公司系统部则为全公司项目提供风险控制、信息安全等技术辅助。这样的组织架构使得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配合更加敏捷,在保证强大的中后台支持力度基础上,提升了前台的灵活性。[4]

图2 高盛组织架构

另外,高盛也在公司内部设立了内部创新加速器GS Accelerate,通过公司审核的创新团队人员可离开现有岗位,利用公司资金重组团队,实施新方案。高盛通过此机制,鼓励内部员工创新。

业务转型:to C端拓展消费及零售市场,to B端为机构客户提供SaaS服务

在业务发展方面,高盛也作出了新的决策。一方面,高盛向个人银行及零售市场拓展,推出了在线消费贷款平台Marcus,为个人客户提供灵活个性化的在线贷款及存款服务;另一方面,高盛开始探索技术输出,通过向机构提供SaaS服务如Marquee和Symphony,卖方赋能买方[5],强化客户关系,催生更多业务。

Marcus:向消费及零售业务进军

2016年,高盛推出了其线上数字消费金融服务平台——Marcus,标志着正式进军消费借贷与零售银行业务。Marcus能够为用户提供固定利率的贷款,额度从3500美元至40000美元不等,用户可自行选择还款日期。同时,高盛也于2016年4月推出了GS Bank网上银行业务,为个人用户提供低门槛(低至1美元)、高利率(活期储蓄账户APY可达1.95%,远高于美国平均储蓄利率)的个人储蓄业务,目前GS Bank业务已并入Marcus,与消费贷款业务共同组成了高盛向零售银行业务拓展的重要部分。

图3 Marcus平台

图片来源:Marcus官网

技术架构上,Marcus围绕API展开设计,高盛为其研发了灵活可插拔的中间件系统,可从外部购买所需功能模块。同时,Marcus所有交易都可在线上自动化完成,毋须依赖实体分行与人工干预。

Marcus在面市初期发展趋势迅猛,仅上线8个月内就已借出10亿美元,速度远超过Lending Club、AVANT等知名借贷平台。截至2017年第四季度,Marcus已服务超过35万消费者,累计借出23亿美元,线上存款总量增长至171亿美元[6]。Marcus的推出有助于高盛实现资金来源的多样化,提升流动性水平,让高盛看见了实现财富增长的新机会;目前,高盛亦在研究智能投顾产品,旨在降低财富管理门槛,服务更多中低资产规模的人群。

Marquee & Symphony:搭建平台,输出SaaS服务

高盛CFO Martin Chavez曾说过:“高盛之于风险,就相当于谷歌之于搜索。”借鉴于谷歌通过搜索平台服务大众的思路,高盛开始输出自身的风险与预测能力,Marquee就是一个典型的实践。Marquee平台上汇集了多款高盛内部市场营销人员使用的分析管理工具,允许客户通过API或Web方式访问,由此帮助机构用户预测和了解风险,强化客户关系,以推动机构客户业务市场份额的增长(如FICC)。Marquee为客户提供了以下工具[7]:

GS Markets:提供全球股票、期货、外汇、债券、利率互换价格及投研服务。

SIMON:结构化票据产品投资与交易市场。

Marquee Trader:外汇期货电子交易平台。由高盛提供给外部企业使用,与自用平台相同功能。

Trade Tracker:帮助客户监测交易情况并根据市场变化实时调整仓位。可同时供外汇期权交易客户、内部股票期权交易员、外部股票期权交易客户使用。

Strategy Studio:跨资产类型策略投资工具。

图3 Marquee支持客户交易中的每个阶段

图片来源:高盛官网

Marquee上所提供的各类应用由高盛核心系统——SecDB (Securities DataBase)驱动,即高盛内部进行风险管理与股价分析的主要工具。该系统由高盛研发,语言也由高盛首创,至今已历经数十年,可靠性和可用型都远强于普通商用软件。高盛开放Marquee平台供客户接入,意味着核心风险管理系统亦将对外开放,看似降低了行业壁垒,实则通过赋能买方,达到共建生态、互利共赢的最终效果。

另一方面,高盛也致力于打造数据与通讯平台——Symphony,旨在通过信息互联建立行业联盟。Symphony为客户提供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加密即时通讯服务,由高盛领衔华尔街多家金融机构共同打造,高盛也收购了主打安全的企业IM公司Perzo,为Symphony提供技术支持。目前Symphony已有28位机构投资者,覆盖超过30万用户,其功能也从最初单一的企业内部即时通讯,发展到如今整合了道琼斯、Factset、汤姆路透Eikon和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S&P Global Markets Intelligence)等公司的服务作为附加功能,并为用户提供机器人助理服务,实现高效、安全的沟通。

高盛通过输出Symphony,在买卖方间建立联盟,打破Bloomberg在金融产业中的垄断,以推翻其终端对这片市场的控制。未来,Symphony将不再仅仅是一个通讯软件,而是作为行业分发平台,帮助机构客户间进行安全的沟通、定价、报价请求,真正做到连接行业。

投资并购:加大科技公司投资占比,积极布局金融科技行业

高盛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布局也一直走在行业前列。根据CB Insights的数据显示,2012-2017年之间,高盛对于金融科技企业的投资一直位于美国前十大银行的前两位,投资领域遍及区块链、大数据分析、保险、借贷、支付、监管科技等领域,涉及各领域知名独角兽公司如下:

点击查看大图

另外,自2016年起收购退休储蓄平台Honest Dollar开始,高盛不断收购金融科技公司,距今已将近40家初创公司纳入麾下,以支持自己的战略布局和新业务。2016年3月,高盛收购通用电气旗下网络银行GE Capital Bank的在线银行技术、网络存款与大额存单,以帮助GS Bank业务更快拓展。此外,高盛先后收购了信用卡公司Final、个人财务分析公司Clarity Money及小型企业在线贷款平台Bond Street,为Marcus提供更多的技术与业务支持。

总结与思考

从服务高净值客群和机构,到进军网络贷款及零售业务;从单打独斗、称霸行业,到开放赋能、构建生态;从知名老牌投资银行,到华尔街最强的科技公司……高盛的转型之路走得又快又稳,其中贷款对营收的贡献已在财报中初见收效,平台搭建与SaaS服务输出的战略转换,也为券商乃至传统金融科技转型提供了思路与启示。

首先,面对投行业务的增长停滞及业绩下滑,高盛准确地判断了市场环境及今后的业务方向,当即作出转型抉择,勇于拥抱变化。“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高盛转型后在零售信贷业务方面有所突破,与其率先抢占市场有着紧密关系。因此,金融机构应当顺应时代,探索打造符合当前市场及消费人群的产品,结合自身优势进行数字化转型,避免固步自封,错过发展的最佳时机。

其次,高盛在科技投入和金融科技探索上一直秉持着开放的心态,无论是人事架构变动,还是业务调整、风险投资方面,都积极拥抱、布局金融科技,逐渐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对科技的投入和重视,也成为了高盛后续发力技术服务输出的坚实力量。许多金融机构往往把业务发展置于技术能力之上,殊不知强大的技术基础不仅对优化用户体验、提高产品质量有所帮助,也会给予金融机构强大的后盾。

最后,随着欧洲开放银行(Open Banking)的概念逐渐普及,许多大型传统银行开始尝试开放API及金融数据给第三方,银行平台化(Banking-as-a-Platform)的趋势愈演愈烈;而高盛搭建Marquee平台与Symphony、赋能卖方及其他金融合作伙伴的举措与开放银行的思想如出一辙,其从2015年起就着手布局联盟与生态搭建,可见嗅觉之敏锐,眼光之长远,值得所有传统金融机构学习借鉴。未来的金融市场不再是巨头独大,而是生态共建以求共赢,拥有雄厚资本及强大技术大型金融机构可通过服务与技术输出建立行业连接,中小金融机构则可把握机会,借助开放服务及数据提升自身业务能力。

综上,高盛在战略及业务转型上十分独到进取,至于其究竟能否通过转型再创辉煌,让我们拭目以待。

注释

[1]FICC Services: Fixed Income Instruments, Currencies and Commodities

[2]资料来源:高盛年报 由亿欧智库整理

[3]截至2017年9月4日,信息来源:CB Insights

[4]来源:何诚颖《高盛转型为科技投资巨头的思考》

[5]高盛CFO Martin Chavez曾提出:“The Sell-side is empowering the Buy-side”

[6]来源: 高盛2017年报

[7]来源:Goldman Sachs Presentation to Deutsche Bank Global Financial Services Investor Conference

参考资料

Goldman Sachs Strategy Teardown: Goldman Attacks Lending Club & Prosper, Courts Main Street CB Insights

何诚颖《高盛转型为科技投资巨头的思考》

薄纯敏《走下神坛的高盛,能否依靠金融科技再创辉煌?》

高盛:大象转身,开启科技金融转型之路相关推荐

  1. 大象的舞蹈-华润集团数字化转型之路 by彭文华

    这是彭文华的第162篇原创 群里的同学有个难题找上我了,说数字化转型到底应该怎么做? 这种事情感觉啼笑皆非啊.数字转型怎么让中层干部想办法?这也太草率了吧? 恰好我一直在研究数字转型,手上也有不少资料 ...

  2. 开启企业级市场转型之路 群晖亮出安全“杀手锏”

    戳蓝字"CSDN云计算"关注我们哦! 数据犹如企业经营者的眼睛,通过数据可以反映出很多经营中的问题.随着大数据应用日益渗透到各行各业中,数据所蕴含着的巨大商业价值也逐渐被发掘,通过 ...

  3. 大象转身,地表最强投行高盛开启转型之路

    大象转身,地表最强投行高盛开启转型之路 2018-10-27 15:06技术/科技/公司 原创: 李思琪 ,微众银行金融科技研究员 来源: 金融科技微洞察(ID:weinsights),已获授权 金融 ...

  4. 科技创新赋能金融转型,巨杉数据库与赞同科技完成产品互认证

    日前,巨杉数据库SequoiaDB v5.0与赞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金融渠道云平台.金融业务云平台.智慧网点解决方案.中间业务平台成功完成产品互认证工作.此次认证,帮助双方在技术生态拓展上迈出了坚 ...

  5. ​(转)高盛如何在全球布局金融科技?

    ​高盛如何在全球布局金融科技? -详图内容请见原文. 2017-10-10 美中洞见 零壹财经 ↗关注"零壹财经",读懂新金融. 来源 | 美中洞见 高盛如何在全球布局金融科技 随 ...

  6. 银行数字化转型导师坚鹏:金融科技与银行转型

    金融科技与银行转型 课程背景: 数字化背景下,很多银行存在以下问题: Ø 不清楚5G如何赋能银行数字化转型? Ø 不清楚金融科技如何赋能银行数字化转型? Ø 不了解银行数字化转型标杆成功案例? 课程特 ...

  7. 坚鹏:广发银行江门分行金融科技与银行转型培训圆满结束

    广发银行江门分行为了更好地落实总行"紧扣一个大局.坚持两条路径.打造三型银行"的总体战略,特别举办了2022年中层干部及储备人才综合能力提升班第二期.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江门分行 ...

  8. 容联领衔“科技金融50人”思辨 开启未来金融新征程

    8月16日,由容联主办,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阿里达摩院支持举办的通讯云中国行系列活动之一--"科技助力金融50人论坛"在深圳举行. 容联创始人.CEO孙昌勋.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 ...

  9. 拥抱区块链和金融科技,开启新金融时代

    什么是金融科技?金融科技英文叫FINTECH,国内最早的定义为"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安排",而沃 ...

  10. 武汉:“大象转身”,“中国车都”变“中国车谷”的二段跨越

    谁都知道,智能汽车是通向未来产业高地的必经之路,无数人为之疯狂. 对于这场有关未来的竞争,我们可以将其一分为二,微观上是市场层面,各个企业公司之间的竞争:宏观上是产业层面,各个城市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 ...

最新文章

  1. 如何用LSTM自编码器进行极端事件预测?(含Python代码)
  2. Android Studio系列教程一:下载与安装
  3. ITK:应用Cos图像滤镜
  4. nodejs和python和php_PHP和Nodejs能配合使用吗?
  5. android 单位转换工具,Android单位转换----常用单位转换工具类
  6. Java-Redis 热部署问题
  7. Apache Cassandra 数据存储模型
  8. 基于JAVA+SpringMVC+MYSQL的自动排课系统
  9. sap采购申请自动转采购订单_SAP idoc功能够强大: 采购订单修改自动触发销售订单修改...
  10. java中有效关键字_java中有效的关键字
  11. [转载] java 中 date类型详解
  12. JAVA IO中的设计模式
  13. 拓端tecdat|matlab实现MCMC的马尔可夫转换MS- ARMA - GARCH模型估计
  14. Java从入门到精通 第13章 抽象类与接口
  15. schema约束和引入
  16. 怎么设置html按钮的文字垂直居中显示,word文档如何设置页面文字垂直居中
  17. DEDECMS网站地图制作XML格式
  18. 淘宝Tmall,1688,拼多多API商品详情接口
  19. Vue详解+实战分析
  20. Arista-CVP初始化

热门文章

  1. 13-hadoop-入门程序
  2. SHELL 002 -- ps命令常用方法
  3. Excel与SqlServer的导入导出问题总结
  4. 网络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5. html5 sessionStorage 与 localStorage存储
  6. html中meta的设置
  7. android (三)、Activity工作原理
  8. Android安全-代码安全4-逆向工具对抗
  9. JAVA实现上传,下载,jxl操作Excel和邮件发送
  10. mxnet入门--第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