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LAST2012&filename=JYJS201213003&urlid=&yx=&uid=WEEvREcwSlJHSldRa1FhcTVYWHU5QldnNHR4RTFORDVjMWNsbnVLV3pkbWFNYkFOeXdJekEyME1YUjZIYVpZPQ==

【摘要】 <正>爆炸的信息时代,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革命性变化,同时也给计算机高端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灌输给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在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这种快速发展呼唤独立思考、自主发现的人才出现

从一个教育实例,看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爆炸的信息时代,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革命性变化,同时也给计算机高端人 才的培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随着信息 技术的发展,需要灌输给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在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这种快速发展呼唤独 立思考、自主发现的人才出现。

如何在知识传授和激发创造性之间求取平衡, 如何在计算机技术深度培养和拓宽学生视野提升综合素质之间取舍,如何在众多门类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中圈定最为核心和基础的内容,如何在相对浮躁的大环境下引领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兴奋点,进而使学生踏实地走完自己的大学岁月,步入社会之后多为社会做贡献,是摆在每个计算 机教育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面对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教育是要墨 守成规,还是要推陈出新,信息技术在这个时代的风口浪尖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思想的转变,教育的改革,都要看我们如何面对、如何应对信息时代和信息技术。与时俱进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种责任。当初创办提高班也仅仅是在进行 信息技术的基础培训,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发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也发现单纯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是治标不治本的,只有把信息技术作为载体,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命力,最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能够自己应对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米新江教授说。

信息技术提高班在爆炸式的信息时代面前勇于创新,利用信息技术一改传统教学模式的理念和形式,再造学生学习生命力,培养学生全方位的素质,给我们的当代教育提供了开拓性启示。
1   信息时代到来,传统教学模式受到冲击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传统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教育行业尤甚。它不仅带来了教育方式方法的巨大变革,更从教育观念上冲击着这个行业,引发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深刻改革。

“我们普通大学四年学制分为8 个学期,大约每学期5 门课程,总共需学习40 门课程。学生要用40 门课程面对未来海量的信息,况且,这些信息还在不断地‘爆炸’中,这将是如何的 一种窘境。”米新江教授语重心长地说。

2010 年 6 月28 日,《教师教育标准》已由华东师范大学编制完成并提交到教育部,待教育部公布后,有望成为国内通行的教师教育标准。标准指出“教师工作的重心必须从‘教会 知识’转向‘教学生会学知识’,即所谓的‘授 之以渔’”。从信息技术提高班的教学实践来看, 仅仅“授之以渔”已不足以应对这个信息爆炸的 时代。

信息技术提高班将之扩展为“授之以欲, 受之已愉,渔之以渔”。在学习任何知识之初,应当“授之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第一位的,“受之已愉”贯穿始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已经享受着身心愉悦;通过学的过程,成长为具有“渔之以渔”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也就是不仅仅学会前人(老师)们教授的打 鱼方法,还能创造出“渔”大鱼和其他变种狡猾 鱼的方法。

“面对一个这样的信息时代,我的所做所想就是如何让我的信息技术提高班教育适应这个时代,让我们国家的教育适应这个时代。”米新江 教授说。

信息时代到来,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了冲击,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在进行尝试和努力,试图找到一种与时俱进的教育模式来改变我们已有的教育。信息技术提高班的“授之以欲,受之已愉,渔之以渔”,给信息时代下的教育提供了开拓性的思路和启示。
2   信息时代,让教师角色发生转变
       在 IT 时代来临之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是有限的,基本依靠老师的教授。学生对知识的解读能力是由老师控制的,对专业知识系统的整体性掌握,也都由学校等教育机构控制,所以,老师和学校,成为教育的主体和控制者,也正是如此,才有“传道授业解惑”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信息时代来临之前,教师是教育的核心,是知识和思想的独占者。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那种‘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模式已经局限了我们的教育思维,我们应该打破这种教育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信息技术来改变这一局面。”米新江教授说。

在 IT 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延伸到了每个角落,这个时代的每个人,都必然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信息大潮的冲击,教育更是首当其冲。教师不再是知识和思想的独占者。任何学生都可以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系统全面地获取 海量的信息和知识,因此,教师的角色也必然要随之改变。

米新江教授认为,“教师应当向导师的角色转变,所谓‘导师’,他的基本职能应当是:

诱导,激发学生对一个学科的学习兴趣;

引导,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向导,给学生指引方向,少走弯路;

辅导,解决学生在自主性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技能,提高学习思想;

制导,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指出并制止。”

信息技术提高班就是在此基础上,培养和锻炼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也因此创造了一个教育奇迹,培育出一期又一期的超一流人才。
3 信息时代,让我们的教育更具个性化
       信息时代下的教学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班 级授课”式的单一教学组织形式,而应是多种教学形式的结合,使学习者具有极大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使教育更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体 现信息时代的特征。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人类的 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越来越多的学习者 开始进行网络学习,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宰,自 由地、有目的地、主动地学习。只有通过网络学习,学习者才可以与时代同步,保证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使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在提高班教学中我不会留作业,也不会考试,因为作业都是死的理论和知识,提高班讲究的是一种活学活用、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教学安排上要具有艺术性,开始不会给学生讲授程序设计、软件开发等专业知识,而是从身边最基础的知识开始讲起,告诉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一步步地让他们学会学习,最终做自己的导演,自导自演。”米新江教授说。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由于教学手段的限 制,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学生、课本、教学环境几者之间进行,信息的传递方式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在传统的课堂上,往往是教师“主动讲解”,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限制。而今,信息技术下的课堂在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手 段和目标等多方面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具有众多的不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把从教师和教材上得到的指导性语言,变成自己对计算机的一种操作,计算机立即给予验证和响应,反馈迅速。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更加 高效。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由于学习内容的渐进性和系统性,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协作学习,而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后,由于网络的支持,使课堂不仅仅局限在一间教室里,甚至不局限在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内,只要联通网络的地方,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场所。互助性学习可以在“同学—同学、同学—教师、同学—在线专家、同学—课 件、同学—资源库”等之间展开,这里的协作是多向互动的,是自发的,也是高效的。

传统的文化课教学内容相对统一,教师在教育大纲的要求下授课,学生必须按部就班地学习,这样的模式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学习者的多种需要。信息时代下的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自学的灵活的环境,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确定学习进度,这样,学生的学习进度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形成比较彻底的“异步教学”。

个性化的教学,不再拘泥于教师和教室,学生慢慢从演员变成自己的导演,这就是信息技术提高班教育的成功之处,也是目前传统教育追求的目标。
4 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渔之以渔
       传统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很难有效地观察、记录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同时获取信息的途径闭塞,管理信息的方法笨拙,所以学习效率低下,效果不佳。信息技术提高班充分利用信息技 术解决这一难题。米新江教授一个人带领提高班二百余名学生,每个学生要学习百余门课程,信息技术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提高班教育模式中,要求学生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尤其善于利用 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社会性网络服务),克服了传统学习环境的弊端,实行开放式学习,让全世界的老师都变成提高班学生的老师。”米新江教授说。

信息技术提高班的这种教学模式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教室教学模式,所有的课程都来自网 络,真正实现了信息化教学。学生利用SNS 可以在学习的同时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学习更加轻松自由。老师和学生利用 Rss、Foxmail、谷歌日 历、OneNote 等信息化工具来进行交流、安排学 习、记录笔记等工作。提高班的这种教学不仅仅 给日常工作学习带来方便,也让教育形式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借助搜索引擎,学生可以在互联网大量的 信息中获取所需资源;借助相应工具软件,学生可以轻松快捷地处理、研究数据;利用相关的网络平台,可以让计算机自动记录和管理学习过程信息,促进学生反思和小组交流。通过信息技 术,让学习变得非常轻松愉快,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无缝连接。” 米新江教授说。

以上主要从教学模式、教师角色、个性化 教学等几方面讨论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学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供了挑战。通过信息技术提高班这一成功的教学实例,可以看出米新江教授是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如何对学生进行渔之以渔的。希望我们的计算机教育能够充分地利用信息 技术,给教育带来更大的影响。

IT 时代培养学生的 5 个能力
       在 IT 时代的教育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 5 个能力,即FSPIA 能力,包括主动发现能力 (Find)、自我解决问题能力(Solve)、实践能力 (Practice)、创新能力(Innovation )、应用能力 (Application),使学生能够持久地学习。
1 主动发现能力
       发现问题的动力是“不将就”, 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培养“不将就”的观念, 学生便会逐渐发展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主动发现能力的前提是观察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首先给学生提出具体的任务和目标,其次在完成任务和目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再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及时总结,最后在总结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并在总结中逐 渐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例如指导学生观察百 度首页的价值,需要先提示学生,为什么页面会 非常简洁而没有任何广告?随后指引学生去点击 “更多”按钮,再去探索百度更多的产品、技术和内容。

培养学生主动发现能力,让他们接触互联网、使用互联网,继而能主动学习信息技术。当学生掌握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时,他们就站在了信息时代的潮头,既大大扩展了自己的视野 , 也可以 发现更多的未知事物。
2 自我解决问题能力
       “预学式”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 取而代之的是“即学式”新型教育模式。学生通过“即学式”模式, 充分利用搜索引擎等工具,可以高效地解决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遇见的问题。同时,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让学生更有效地编织自己的知识 网络 , 并对自己的知识网络进行整理和归纳,再 将自己的知识网络融入互联网中。

一个孤立的信息点能够反映出来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也是不全面的,这些信息和知识点非常容易遗忘。只有将分散的知识点和数据构成一个知识网和信息库,站在全局的高度,使用统计分析学的方法,才能知道每个知识点的重要性, 编织属于每个个体特有的记忆网,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当接触到新问题的时候,首先要用知识网中 已有的知识,分析新问题中哪些是已经掌握和理 解的,进而用已有的知识网去分解新问题。如果能全部消化吸收,就说明不是什么新知识,否则 其中就有新知识出现。即便出现了新知识,你也会发现,在所谓新知识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你以前不知道的,其他的都是已经掌握的。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

1)复习了已有的知识。

2)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新知识的量。

由于要学习的新知识很少,学习当然是非常轻松的,但对于学生来说,仅仅意识到建网的重 要性是不够的,还要培养一种编网意识,一种通过编网来解决问题的意识。无论什么样的信息和数据,都要想想是否可以织网,是否可以将相关的数据放到一起,构造一个数据库,进行相应的 数据挖掘,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如果遇到问题就 先从自己建立的知识网中查询 , 如果有的话便可 以直接解决 , 如果没有则通过网络、老师等各种 方式找到问题解决的方式,并再归纳到自己已有的网络之中 , 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3 实践能力
       一个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方式是项目驱动。

项目驱动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即学习一段理论知识,然后做一个项目来实践这些理论, 并与之前的知识进行摩擦与联系,从而对知识有深入的理解。由于学生不但有了理论学习,也有 相应的项目训练,所以它能够驱动学生更有兴趣地学习。每一个项目就像是一个阶梯,驱动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应按照科学的方式,通过“项目驱动” 为学生安排每个阶段的项目,用一个个阶梯式的项目实践, 有效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进而培 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创新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 学生遇到的一般问题 都可以在网上搜索到答案。网络带来的便捷使学 习效率得到很大提高的同时,却在无形中禁锢了求知者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知识的大丰富是一 把双刃剑,既使求知者可以吸收海量信息,又在 某种程度上占用了大量时间,使思考、总结、创新成为奢侈。

另一方面,钱学森老师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传统体制下僵化的教育方式,使创 新变得更不容易,也需要学生解放自己的思维, 提高创新能力。
5 应用能力
       在传统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很难有效地观 察、记录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获取信息的途 径闭塞,管理信息的方法笨拙,学习效率低下, 效果不佳。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IT时代,我们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尤其善于利用 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社会性网络 服务)克服传统学习环境的弊端,实行开放式学习,让全世界的老师变成提高班学生的老师。借 助搜索引擎,学生可以在互联网大量信息中获取所需资源;借助工具软件,学生可以轻松快捷地处理、研究数据;利用网络平台,可以让 计算机自动记录和管理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反 思和小组交流。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应用很多优秀的工具 软件,例如电子笔记本——OneNote, 发散思维工具——思维导图 , 计划和管理工具——Google 日历等,通过对工具的熟练应用提高自己的学习效 率。另外,鼓励学生发现对自己学习有利的工具, 随后研究、学习、推广。

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获取技术的成熟,为 每个人提供了平等获取信息的机会。充分利用信 息技术,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敏感性,通过信 息技术分析问题,借助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增强 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编织知识网的能 力,加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此基础上,培 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当代的教育完全 可以培养超一流的学生。
新时代教育——解决信息孤岛
1 何为信息孤岛

1.1 大学生学习态度现状
       大部分学生沉溺于传统的被动式学习,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老师让看什么就看什么,对于老师没有讲的,自己就什么也看不见,或熟视无睹。学生缺乏观察能力,当然也就没有了发现能力。

有的学生看到陌生的知识,第一意识就是逃避,他们只看老师教过的地方,只看容易看懂的书,或者只看能看懂的书,导致学生的知识虽有所增加,却很难深度发展,也很难成为高层次的人才,更不用说是“杰出人才”。
1.2 信息孤岛的形成
       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大学老师们,只是机械 地一门一门传授知识,只想如何教好自己的这门课,而和其他课程的教师之间沟通很少。比如讲 解 C++ 课程时,老师一般都是从数据类型开始讲,Java 也从数据类型开始讲,老师们在讲课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学科的关联性。在学生看来,这些课程彼此好像是独立、不相关的,他们自己也不会主动地寻找相互的关系,这些课程就这样 被割裂开来,每一门课都成了一个孤立的信息 点。这样孤立的知识,能反映出来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也非常容易遗忘。
2 解决信息孤岛
2.1 编制知识网,构造立体记忆体系,高效 学习,发现创新

       桌子上摆着一个水杯,那么,这仅仅是一个水杯么?

我们可以从外形、材质、颜色、用途等方面 来观察这个水杯:

外形:圆柱—方体—其他……

材质:塑料—竹子—其他 ……

颜色:五颜六色……

用途:水杯—笔筒—其他……

通过这样的介绍,扩展出很多的知识,同时也将水杯和很多事物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 知识网,也形成了记忆网,将来无论何时何地, 谈起水杯,大家都会记得今天说的知识。如此,我们的记忆网不再是单一的一条线,我们的知识也不再是一个知识孤岛,而是知识网的一个节点,与已有的知识网构成了 N 维的关联,当然, 这也构成了记忆网。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组织和 发展属于自己的特有的知识网和记忆网,让所有的知识点不再孤立、不再游离于网外。在这个网中,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记忆链忘记了,还有很多个记忆链帮你想起。

当接触到新问题的时候,首先要用知识网 中已有的知识,分析新问题中哪些是已经掌握的,然后用已有的知识网去分解新问题。如果能全部消化吸收,这就说明不是什么新知识,否则就有了新知识出现,即便出现了新知识,你也会发现,在所谓的新知识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绝对不知道的,其他的知识都是已经掌 握的。
2.2 解决信息孤岛是一种意识
       只有将分散的知识点和数据点构成一个知识网和信息库,站在全局的高度,使用统计分析学的方法,我们才能知道每个知识点的重要性,才会编织每个个体特有的记忆网,并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当数据量足够大的时候,通过数据挖掘,那些放到信息库的孤立的信息可以表达的信息会超 乎你的想象,当然会给你带来巨大的财富。

仅仅意识到建网的重要性是不够的,还要培养一种意识,就是无论什么样的信息和数据,都要想想是否可以织网,是否可以将相关的数据放 到一起,构造一个数据库,进行相应的数据挖掘。 新时代的教育,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知识、信息编织成网,并养成“织网”的意识,有了这样的意识, 学习的主动性才会大大提高,这样学习是快乐的,也是高效的。

【转载】《计算机教育》专题报道:从一个教育实例,看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相关推荐

  1. 最近有个朋友的需求,用js写了一个插件,可以看五学教育(wuxuejiaoyu.cn)的网课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就是以前的湖南生物机电学校,成人高考需要看网课,问我有没有办法.我写了一个插件,一天时间差不多把网课和考试都搞完了.....油hou还真的不错, 后台使用python  f ...

  2. 《计算机教育》专题报道:借助OCW,推进现代大学跨越式进步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QueryID=10&CurRec=35&filename=JY ...

  3. 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仅呼吁所有人都学习编程,甚至以身作则编写代码,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编写计算机代码的总统。2014年底,为庆祝“计算机科学教育周”正式启动,奥巴马编写了很简单的计算机代码:在屏幕上画一个正

    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仅呼吁所有人都学习编程,甚至以身作则编写代码,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编写计算机代码的总统.2014年底,为庆祝"计算机科学教育周"正式启动,奥巴马编写了很简单的计算机代 ...

  4. 中学教师计算机运用培训简报,做新时代的信息化教师:位育初中2017暑期教师培训专题报道(三)...

    原标题:做新时代的信息化教师:位育初中2017暑期教师培训专题报道(三) 2017年7月2日,位育初中为了提高信息技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特邀请上海市七宝中学物理特级教师马九克做了题为&l ...

  5.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计算机答案,计算机电路基础·随堂练习2019春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doc...

    <计算机电路基础·随堂练习2019春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电路基础·随堂练习2019春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doc(16页珍藏 ...

  6. 安装开源在线教育平台edX的一个简单方法

    开放式在线教育平台edX在今年六月份开源,当时按着Google Group中的方法"Clean install on Ubuntu Server 12.04"在一台全新的VPS上安 ...

  7. L1-015 跟奥巴马一起画方块 (15分) 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仅呼吁所有人都学习编程,甚至以身作则编写代码,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编写计算机代码的总统。2014年底,为庆祝“计算机科学教育周”正式启动,奥

    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仅呼吁所有人都学习编程,甚至以身作则编写代码,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编写计算机代码的总统.2014年底,为庆祝"计算机科学教育周"正式启动,奥巴马编写了很简单的计算机代 ...

  8. 不属于计算机完成科学特点的是,2020年9月网络教育统考计算机应用基础模拟题试卷4...

    2020年9月网络教育统考计算机应用基础模拟题试卷4 一.单选题 1.______是第四代计算机的典型代表. A.微型机 B.超小型机 C.巨型机 D.大中型机 答案:A 2.个人计算机又称PC机,这 ...

  9. 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教育带来的变化,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

    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 谈一谈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以及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 龙川县培英学校 骆俊武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网络技术应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的教育教学系统.学校 ...

最新文章

  1. 在Ubuntu 14.04 64bit上安装redis 3.0.3
  2. B站上线!DeepMind加UCL强强联手推出深度学习与强化学习进阶课程(附视频)
  3. R语言将多张可视化结果图像保存到PDF中实战:多图保存到同一PDF页、将多个绘图保存到PDF格式的不同页面
  4. zblog php mip,zblog网站改造百度MIP的教程仅针对zblog轻奢主题
  5. 【ST4】Java 中的模板引擎 StringTemplate
  6. 开源数据库再创里程碑,PingCAP 获 2.7 亿美元融资
  7. gitblit如何迁移入gitlab合并迁移_最新gitlab备份迁移方案
  8.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与顺序存储结构(链表和数组)的区别及优缺点
  9. 三极管共射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怎么设计?
  10. 虚幻引擎UE4加载GIS数据《数字孪生智慧城市》
  11. js 判断手势_JS触摸与手势事件详解
  12. php 百度地图根据经纬度获取地址,百度地图 根据经纬度获取地址
  13. 科研论文里的paired t-test
  14. 厦门市委书记走访图扑等多家软件企业调研元宇宙产业发展情况
  15. 基于Springboot外卖系统09:员工信息编辑+员工信息保存
  16. 详解IP地址与子网掩码
  17. Suzy想吃烤蛋挞了Day35 | 贪心算法进行时:860. 柠檬水找零,406. 根据身高重建队列,452. 用最少数量的箭引爆气球
  18. Flyte简介:云原生机器学习和数据处理平台
  19. 年轻的时候应该去远方漂泊(转)
  20. oracle空间数据库实验报告,Oracle数据库实验报告六 PL/SQL基础

热门文章

  1. 冒泡排序法java代码
  2. 过程(Sub和Function)
  3. Peakhour 4.0.9 for Mac 实时网络监控工具 http://www.macxiazai.cn/downloads/peakhour-4-0-9-for-mac/
  4. 小程序2个页面如何接传值
  5. 多线程锁的升级原理是什么?
  6. 每晚11点后电脑自动休眠的简单Java程序
  7. Android权限设置大全
  8. 【超实用!!!】如何提高开发效率?免费 IDE 插件 Cloud Toolkit 告诉你
  9. linux添加用户并且用户只能访问自己的目录
  10. MTk屏幕切换效果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