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个比例1.27324不仅数学“好玩”,股市中还有用。
金字塔与球有关系,就个不管是否牵强,先放一放,至少从刚才的分析历程中,可以看出它与圆有关。那么金字塔跟经济泡沫有关,这事是不是就离谱了呢?
尺规化圆为方这道数学难题曾经困扰人类几千年,现在数学证明,有尺规这个数学条件下,这是不可能完成任务。但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放弃这道题尺规的限制,金字塔本身就回答了一个尺规不可行而现实可行的答案。这种圆与方联系的方式,在古西方文化中,被隐秘流传,影响深远。之后的柏拉图的等边立方体、达芬奇的等棱十四面体、梅塔特隆立方体、图表等西方循环理论思路都渊源于此,都是要解决球的变化定量计算问题。
发展泡沫这个词,就是把经济数据比喻成一个球,那么这个球大小的变化,要想量化计算,就会涉及到刚才这些知识。而圆是球的投影。也就是圆如果扩大或缩小,在不了解圆的性质的前提下,可以用能解释圆的方法,通过几何或代数的方式进行定量计算。
这个思想跨度有点大,如果把现代几何圆、球的有关性质给古人,那么刚才说的这些东西就会失去意义。可是就因为不知道圆的性质,人类努力寻找圆的性质,一方面是数学逻辑的努力,另一方面是代用方法方面的努力,最终才让现代人懂得了圆。
江恩研究的主要是这些代用的方法,及之后的圆、螺旋,并刚刚接触到波。因为物理界在二十世纪初也刚刚对波有了一定的了解。
不是说古埃及人懂得泡沫这个意思了,而是说一旦圆与方形成关联的数学关系,那么金字塔这个立体结构就不仅仅是解释圆的问题了,而是解释球的问题。就像你总能看见的平面太极图一样,那说的也可以是球的事情。
先说说经济泡沫一词的来源。
经济泡沫一词起源的时间并不长,形成现代经济模式的时间也并不长,如何定量的解决颤颤巍巍的泡沫变化的过程,金字塔的画圆为方思路给提供了最初的数理模型。在眼中看见的是金字塔,如果按动态的考虑,那实际是一个颤颤巍巍的球形泡沫。扩展,收缩,用金字塔的三角和正方来计算跟球有关的量。而那些触碰点,就是所谓的共振点。同时,这个泡沫是动态的,当然金字塔的边长也是动态的,这个动态的常数就是1.27324。
什么是泡沫经济?“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泡沫经济导致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泡沫经济可分为三个阶段,既泡沫的形成阶段、泡沫的膨胀阶段、泡沫的溃灭阶段。”
“泡沫(Bubble)一词可追溯至1720年发生在英国的“南海泡沫公司事件”。”
本书中说的泡沫和这个现代的经济泡沫还是有区别的,金字塔这个泡沫的意思是不管这个泡沫与实体经济是否脱离,不管其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而仅仅关注它从一个球形的泡沫变成另外一个球形的泡沫的发展过程。可以变大,也可以缩小,关注点在泡沫那个球的变化的数学过程。至于江恩把它用到股市里,还很成功,至少说明这个数学模型在股市中有一定的意义。
像批判周易算卦一样,这里也必须强调,金字塔这个数学模型也有周易一样的数理缺陷,并且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同时,解不是唯一的。如果未来的解仅仅是两种,那至少还可以蒙一蒙。如果解是n个,那么从预测数学角度讲,它的预测意义就有限了,只能是做为一种可能的前提限制条件。所以可以这么解读这个模型:是一个尚有覆盖性死角的解读性的数学模型,有不确定性的预测数学模型意义。
轮中轮是金字塔模型从定性向定量发展的最终产物,如果股市的数据可以用泡沫的放大和缩小来解读,那么轮中轮就可以做为一种计算器来使用。其预测结果不是唯一的,只有当情况已经发生,它却可表达这个数据的拟合数学原因,这就是我一直强调的解读性。


这是用轮中轮解读的上证一段15分钟级别行情。这种使用方法,可见的资料中,江恩并不曾这样使用过。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图表,来了解江恩所说的三角驱动,
四方调整的意思。
古人很早就对球有想法,但是并不了解球内在的几何性质,圆的问题还没解决,球当然更解决不了。但是,想法还是有的。没吃过猪肉,最起码看过猪跑。而且,还替猪操过心,至少想象过猪从小到大是怎么变化的。这些想法,被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简单是由于无知造成的,是想说说不出来的尴尬,并不是有意的故弄玄虚。虽然从直接的数学角度没想通,但古人至少想出了表达的方式,解决了这个在当时状况下,几乎不能解决的数学问题。也就是用三角和正方这种二维的方法,解决了圆的问题,也就是解决了球这个三维问题。
我们先假设一个原始的圆,之后按照金字塔这种方法,做一个正方形,周长等于圆的周长,对角线在圆心处。这个圆要扩大或缩小,怎么办?
按照初始圆的半径,扩大画圆。然后通过1.27324的关联,就可以找出一个正方形,与这个扩大的圆匹配。尽管古人不会直接用这个数,但是用金字塔相关的数学关联,就可以找到这个关联正方结果。
金字塔这个阶段的画圆为方还停留在周长的数理局限,但这个思路开启了后来数学发展的未来。等到开始考虑面积的时候,平方就出现了,等到开始考虑体积的时候,立方就出现了。至于出现开方(以1为单位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问题,毕达哥拉斯时期)、开立方,那数学就更进一步了。等到考虑进程、动态的时候,螺旋就出现了(阿基米德螺旋)。
太极图数理上曾经领先,停留在平面上没有发展,太极球没有成为数学模型,这也就是导致了太极这个数理研究被搁置,直到近代才有中国人想起弄清楚太极球的数学结构,就算想明白了,有什么用呢?把几千年的落差补上一点而已。已经有了波,有了维度、有了超球坐标了,金字塔、太极、周易等古代的数学模型,从数学角度讲都已经成为不成熟的过去了。  
“曾经有一份爱情摆在我面前,可是我不知道珍惜。”--《大话西游》
太极模型由于其数理模糊,可以顺利地发挥到解读四维空间。鱼眼的穿越,绝对不是在平面的维度完成的。阴鱼眼在阳的极大处,却同时又是阴的鱼尾起始处。这是在另外一个维度0距离的连接。再把太极变成太极球,这就是四维概念了。如果懂得一根直线就是一维,这根直线弯一下就是二维这种数学境界,那么你完全可以把太极发挥到无限维,可是那有什么用呢?挽回一点失去的面子而已。西方高能物理界、天体物理界总会想到东方的周易、太极,原因在这里。因为这个模型依然可以扩展容纳。可是,现在已经是定量计算的时代了,定性已经落后了!
周易是研究数理的,其卦象变化过程的研究,实际就如同金字塔一样,是这个数学模型搞的“差不多”的定量研究,有误差就不说了,5n不方便解释,7n没法解释,注定了这种定量数学研究不具有普遍性,而波已经把把这个覆盖性问题解决了。笛卡尔之后,正弦波可以等价圆的计算了。周易、金字塔从数理上只能成为
古董了。
古人为什么对质数如此感兴趣,研究几千年,到现在数学家还弄不清楚最大的质数是多少?就是因为数学的大一统数学模型的死角,就是质数!古人知道这个软肋!从而这类数中较小的,就成为了神秘数字!
覆盖性不圆满是缺陷,但并不是死穴,在忽略误差的情况下,质数随着数字变大,质数的个数所占的总数量的比例会越来越小,数字越大,覆盖性的问题越小。这也是这些模型至今还可以“对付”使用的原因。
金字塔数理的命运虽然与周易是一样的,已成古董。但它导致了数学上螺旋、波的发展。悄悄的传承了几千年,直到波的出现。有些人还不知道西方的数学为什么会发展这么快的原因!以为波的概念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中国的老天爷也曾经给过同样的机会,可是……后悔有用吗?
金字塔用牺牲掉自己,换来了波的世界,何其光荣!从而骄傲的成为令人仰视的苍老的建筑,而不像太极、周易那么灰溜溜的活在人间,又有多少人还知道它们曾经的辉煌?从考古学研究,从数理研究,想想它们的过去,也就是给它们找回一点生存的颜面而已了。
五行做为古代中国的另外一个循环分支,与周易、太极同源,来自于河图洛书数理。当发现海王星之后,五行就不得不面对论据的尴尬,金木水火土无法对应了。
数理介入人文解读,这种尴尬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是不可避免的。
至《圣经》中出现约柜的传说的时候,西方数学就已经发展到了考虑立方计算了。西方的自然科学的发展一样是坎坷的,在宗教的屋檐下,在权威的威慑下,有的研究者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
金字塔的三角不是正三角。也就是金字塔中画圆为三角,用的不是正三角。后来演变为正三角,必然失去一些综合性的数理功能,并扩大了误差。轮中轮在使用过程中,有纠正部分误差的方式,但相对麻烦。
金字塔侧面三角中间的数学高线处还有一条凹陷。这是近代发现的。什么意思不知道,可能有稳定建筑结构的意义。同时是否意味着有意的八分法,这不得而知。
圆的问题解决了,圆实际就是球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球与圆半径是一致的。至于四维的超球问题如何转换,你需要知道更多的数学联系。
直到现代,这种用低维度的方法解释高维度的问题,也还在困扰着科学家。低维度的生物是无法感知高维度的。那些高维度,存在在数学里。如何验证,这就是现代科学最大的问题。自爱因斯坦引入四维概念之后,数学步入快车道,维度在不断增加,如何验证最终的结果,现在看是最麻烦的事情了。数学跑的太快了,让物理界的仪器跟不上了,让寻找验证方法的科学家的思路跟不上了。
随着数学的发展,现在更倾向于用函数解决维度这个问题,而西方古人当时是
不分代数、几何的,而且偏好几何一些,结果就是用金字塔这么一个立体图形解决了低维度解释高维度的问题。而且,金字塔和太极、周易数学模型一样都可以解释高一维度的数理,这才是古人的聪明才智。
4/π在股市中的应用
那么这个1.27324到底在股市有什么用?就以上证为例看一看。


我们经常看到1.618、2.618、13、24这样的所谓神秘数字,这个图,基本都解释了。西方的13,就如古代东方意义的9。13有时候也是11。这个数是一次性抛物的自然极限。把这两个数平方扩大,就像周易八卦必须变64卦一样,平方是另外一个关键的数字。11的平方是121,实际使用数字是120;13的平方是169,但实际使用数字是12的平方144。这都是纠正误差之后的权宜之数。
如果把1.27324看作一个发展模型的常数,就会有这样的结果。古埃及人肯定不知道这样的结果,但只要画圆为方的原始系数存在,按幂次扩展开来就是这样的结果。至少有人想到了1.618,但他的思路往往是来源于黄金分割。
这个图表的奥秘在哪里?数字扩展发展,总是积少成多,由小变大,这里面的曲线拟合规律,实际就可以用上图表示。但上图绝对不是唯一的。阿基米德循环衍生数列、斐氏循环数列、八卦的1、2、4、8序列、提丢斯–波德定律数列,都可以画出同样的拟合曲线。区别仅仅在于,弧度会有不同。能这样直观的看到这样的弧度,需要感谢笛卡尔(1596-1650),现代解析几何之父。代数、几何自产生之后,分道扬镳2000年以上,至他可以重归一统。
1.27324实际是什么?对于金字塔模型来说,化圆为方就是正方形边长为2的正方的周长,等于半径是1.27324的圆的周长。这是结果。而这种比例是不变的,那么用一根绳子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只需保证沿着圆摆放的绳子,拉成正方形就行了。可以不用任何数字。这样的结果,就是圆的半径,比正方形边长的一半多了0.27324,要保持放大缩小不影响计算,那么按比例比较,这就是1.27324的数学意义。也就是无论正方、三角,说的都是圆、球。
所以说,金字塔这个尖顶建筑,体现的是一个球体,不足为过的。当然这个看不见的球体无论放大缩小,都可以用这个常数按比例用正方、三角的方法计算出来。这就是江恩理论用金字塔提供的方案计算股市的真正数学意义。
如果把当下的经济状态用一个颤颤巍巍的泡沫来比喻,这个泡沫放大缩小,不用计量球的半径,而是计算正方或三角的尺寸的变化比例,就等于球变化的比例。
至西方发展出轮中轮,这种数学意图就已经明显了。当然,轮中轮产生的年代尽管不确切,但至少那个时候,没有现代意义的经济。轮中轮和周易一样,靠别的并不在行的营生牵强的混饭吃。
阿基米德螺旋、斐氏循环等等,都是在试图纠正这个曲率导致的后续数字误差变大的问题,以契合现实的数学模式。当然,产生的时候没想过跟经济有关。周易、太极的局部,也是这种抛物线。但没有一个模型达到完全契合,但只要你强调“差不多”,也就是忽略误差,那就有一定的数学意义。这与模型的数学覆盖性缺少5n、7n有关,是理论性的系统误差,模型不改,不可消除。也就是当5n、7n、11n、13n等质数循环存在的时候,这类数学模型必须用“差不多”的方式来解读。
吹嘘江恩理论精确到小数点之后几位的,不是严谨的数学态度。
自然发展的规律性往往是如图这种加速的抛物线的样子,谁更能够契合这个抛物线的规律,谁的数学模型就是最高明的。不同的数学模型,无非是在纠正局部的曲率,以达到更多的点契合的目的。这样的结果就是,会出现一堆无效的数字,哪个有用?哪个没用?就成了问题,靠猜,靠蒙,也居然会有对的时候。但与扔硬币的成功概率没有区别。不懂原理的话,都没用。
近代,数学拟合方式进一步发展,现代随着计算机及软件的发展,更出现了直观的拟合方式。缺点至少有一个,惯性原理导致的拐点滞后。这种方法,直接拟合
股价或者拟合指标都是可行的。这方面试探,往往是纯数学性的,缺少对以往理论的继承,也就是缺少对未来线性预测的限制条件,这是这种试探理论的一个软肋。这种思路已经比利用原始数学模型进步了一大块。问题的关键还是对于股市中的“随机性”的问题无法解读。
所谓的共振点的通俗解释就是当一系列数字没有用的时候,忽然有一个有特定的数学意义,这个数你就得留神。不懂的人会认为这也是没准,靠蒙;懂的人,自然知道其中利害。这种解释没有数学原则,是股市哲学。利用四维理论的波的方法可以解读部分共振数字,但不是全部。
上图中的例子是舒展性的自然发展的结果,对于大多数情况,不会达到终极的13次方。图中所示区间,1400附近,也就是11次方附近出现三次较大顶部,这也是13为什么有时候被11取代的原因。看你关注的级别。误差摆在那里,还算可以接受。
当然与4/π(1.27324)有关的数学模型还有,这是阳序列,你自然可以想的阴序列。阴序列就是1/n次方。一般情况,开立方就足够用了,那是一般情况下的最小的涨幅。双底有时候两底往往就差一点,那你可以理解为1/13次方。这是上涨模型。
这是一种数学拟合方法,不代表指数按这个数学原则运行的,仅仅是这种方法,可以近似拟合指数的运行。这是必须强调的。这与唯心哲学先有蛋还是先有鸡是一样的逻辑圈,纠缠无益。
在13次幂终止,这样建立数学模型的目的,是在数学规律特征出现衰竭之前,停止模型。
你可能说这纯属凑巧,不说明问题,那么老股民对5.30都还有印象吧。
2007年5月29日,上证指数4335.96,2007年6月5日,调整到3404.15,一周啊,那是高台跳水的感觉,玩了一次大大的心跳。
4335.96/3404.15=1.27373(1.27324=4/π)
那次上证走的比金字塔都精确。如果你认为这依然是碰巧的数字游戏,那么给你看个太阳系行星的例子,看看你有何感想?
以水星距离太阳实际距离0.387AU定位第一点,之后开始计算:
0.387×1.27324^3=0.798,金星实际是0.723AU。
0.387×1.27324^4=1.017,地球实际是1AU。
0.387×1.27324^6=1.648,火星实际是1.524AU。
0.387×1.27324^8=2.673,小行星带是2.8AU。
0.387×1.27324^11=5.517,木星实际是5.205AU。
这足矣匹敌提丢斯–波德定律的拟合度。在之后,扩大一级循环,定位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的误差,会比波德定律小。而且,还可以引出一个更大的“秘密”。
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它既是第一数学循环的结束,也是第二数学循环的开始,使用的是同一个数学比例模型。这样冥王星处的几个矮行星就可以被定义为冥王星带,坐享小行星带一样的待遇。海王星特洛伊群也会有个数学交代。同时再扩大数学循环,内奥尔特云、奥尔特云物质密集区也会计算出来。详见下面图表。

注:
1、4.371=土星-木星=9.576-5.205
2、101.0216-62.3152=38.71
这不跑题,这是笔者计算出来的。外国人了解金字塔,却也一样没有想出这个数学模型来。否则,冥王星就不该被开除出九大行星。
这至少说明,江恩在研究金字塔的时候,为什么同时研究星相学。
西方星相学包括两个部分,一是12星座,与古代中国的12属相、十二地支一样,就是12的循环。二是太阳系行星、日月的循环。太阳系也可以用金字塔发展数学模型粗略计算,那么这就是星相学中行星部分为什么会引入到股市的原因。都在解读圆或球的变化规律。
而图表又是基于金字塔化圆为方的数学原理,为了解决三角、正方几何模型的代数计算,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结果,是为了明确共振点而发展出来的,这就是图表为什么也可以来解读股市的原因。
江恩的三个“另类”的股市数学模型,金字塔(三角正方)、图表、星相因为1.27324而联系到一起。
这里需要理清楚的是,我们仅仅是在找一个解读型的数学模型,就像古人创造金字塔和河图洛书一样,不是因为内在是否有关联,而是这个模型能解读什么。而如果这个模型刚好在误差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简单使用,这个模型就可以利用。这与迷信无关!
看看洛书,怎么解读大盘。这样心理可以平衡一些。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年的数量是有误差的,忽略了小数。但阴阳的对称性是体现出来了。5年的左右,你找到6年就会找到对称的4年;找到8年,就会找到对称的2年。这种对称性是广义的对称,不是一般说的镜像或完全对称,是时间对称。这种数字方式,在古代东方称为九宫格,在西方称幻方。特殊的幻方,如洛书这样,是具有可公度性的数学排列。而数字的可公度也被利用在股市数学模型中。顺便说一句,太阳系行星轨道的距离、化学元素周期表、音乐也具有可公度性。这也是江恩提过音乐炒股的原因。而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在宇宙中的丰度是否与某些神秘数字出现的概率有线性关联,因统计麻烦,留给读者了。(书中有些地方我留了数学作业,都需要某方面有特殊专长的人来完成,至少兼具高等数学、软件编程能力,如懂股市理论那更好。否则,会浪费人生,不建议在里面纠结,结果不影响结论。)
周易也可以衍化为具有可公度性的八阶幻方,但解不唯一。约束条件为:数字1-64,在八阶幻方中,横、竖、对角线的和均相等。八阶幻方由四个四阶幻方组成,每个小幻方也需横、竖、对角线的和均相等。每个四阶幻方由四个两阶幻方组成,对角线之和相等。
“洛书数字,如果使用数字众数和的规律去分析,就会发现,一组数字的随机组合互相相乘,其结果的众数和都为9,例如第一排数字的一个随机组合数字为924,第二行的一个随机组合数字为159,两者相乘,其结果为146916,求其众数和,得1+4+6+9+1+6=27,2+7=9,结果的众数和都为9。”
我不清楚八阶幻方的这种众数和是什么特征,但如果加上类似这样的约束条件,那么这个八阶幻方的解是否就唯一,或者有有限个数的解呢?对数学擅长的读者可
以继续考虑下去,你得到的那个八阶幻方解会有特殊意义。那是现代的数学意义的64卦的新形象!而且,炒股有用。这个模型的数字化,也是挽救它的最好方法。
如果按二进制对应卦象,应该是0-63。这样八阶幻方每边之和就是252,而不是260。但是古代没有0。当然如果你对卦象足够清楚,这些表格里面就可以直接填写卦象。我前面讲过,卦象是从文字发展出来的一支,具有数字和文字的初始功能。
至于252还是260,不用纠结,8这个数量已经超过其理论系统误差。用哪个都差不多。
260这个数字你如果不熟悉,可以看看玛雅文化的卓金历。在解读这个历法的时候,西方人认为这是一年260天,百思不得其解。从历法上看,明显这是7和13的混合循环。个人认为玛雅这个历法说的是,一个循环260周。

260周实际就是五年。
阴阳这个词本来没有迷信色彩,是后世算卦的把这事弄乱了。这个词具有一个宽泛的语境,用其它词真不好准确替代。
截止到现在,依然还强调这些是解读性的数学模型,也就是过去了,你可以这么解释。但未来的预测性,在没有足够的限制条件之下,不具有数学意义的预测意义。
编程的都清楚,限制条件就是IF…THEN…,也就是如果怎么样,才会怎么样。
对于预测来讲,如果95.79舒展地自然发展,那么2214(实际2245)那个计算结果才有实际意义。但是这个前提条件“舒展的自然发展”,你如何预知?如何用一段程序来表达?这种计算方式仅仅有一个作用,那么就是到了2200附近,你要有所警觉,会不会要到顶了呢?你需要用别的技术,来确认这个顶部。
也就是这个数学模型在数学预测学意义上具有一定的预测功能,可以说成是预警功能。这么说很哲学,也就是意味着可能没准,这件事情可以不发生,也可以发生。这就是现实的股市。
按照老子《道德经》中的话,就是“道冲,或不盈。”以往的翻译有问题,冲是天文学意义的对称点,或者说180度。引申的翻译就应该是:规律即使在经常发
生变化的特定的位置,也一样可能会出现不像预期的结果。
大多数情况下,股市不会这样“舒展的自然发展”的。这往往是标准意义的极端情况。再往上走,怎么解读?循环放大一倍!2323=529,这样的股价至少还没看过吧。
大多数情况下,扩大循环发展到23
7=161就是极限了,因为那里是小行星带,代表不稳定。据说江恩晚年将星相有关的资料全部烧毁,但从他的记录来看,往往提到火星行情之类的记录。他的方法用的是星相学的方法,我的方法用的是现代科学得出的直接的天文数据而已。
这么看指数已经有给大盘算命之嫌,好在如果你看懂前面这几万字,你会知道,这不是算命,仅仅是一种数学的拟合解读方法。这么说着简洁而已,而且还可以利用迷信创造个人崇拜。
刚才这段我也可以翻译成数学语言:如果用等周长的圆的半径与正方边长一半的比例做为常数,并限定13为极限次幂(13属于一般性的经验数字),利用f(x)=x0+常数的n次幂进行数列计算,在7次幂和11或13次幂的附近,可能遇到强阻力。这样说,就没有迷信,也没有星相了,也没有金字塔了。
理清金字塔数学模型,就如同理解清楚河图洛书数理一样,难度是有的。这还仅仅是开始,我还没说正方、三角;还没说后来有了平方、开方,螺旋。金字塔是
静态的,上面这些解读是利用现代的数学,对其动态的解读,以利于理解。
西方的星相学在发展过程中,拥有了计算各行星周期及解释冲、拱等天文学现象的功能,那实际是一个复杂的行星历,学起来并不容易。江恩关注星相学,并利用星相学解读股市,其数学关联起源于金字塔数理。西方人研究画圆为方几千年,是有意识的数理传承。
现代西方星相方面的软件,有的可以直接与星相同步运行,图符画的星相历也进步到电子化了,并且有了利用太阳、月亮、地球的天文关系,计算股市数学曲线拟合的程序;中国人懂西方星相学的不多,那么利用现代的天文学直接数据,一样可以拟合股市。我将股市数学模型扩展到四维时空,借鉴了相对论的四维时空观,那么就可以直接利用行星数据,得到一种股市的数学拟合方法。
星相学的数理是一种古朴的行星历,行星历本来是用来解释几大行星以及太阳、月亮的运转现象的,古时候还不是八大行星。而这些现象同时可以用金字塔的数学模型表达,在西方的宗教氛围下,你要是江恩,会怎么样?星相学后来又跟12星宿挂上钩,就如同周易、太极分道扬镳之后,还是聚在一起。物以类聚。
古文化的思考
难道古埃及人真的知道1.27324的意义吗?不一定,很大可能性是不知
道,但只要用正方来解释圆,这些现象就会奇妙的出现了。
丈量一片土地,单独用正方形还是用三角形为面积单位,都不尽如人意。就像铺方砖的道理。对于一个“非正规”的形状,同时使用正方和三角的方砖,会得到更大的覆盖率。而且,在不确切了解几何形状面积的性质的时候,周长是先有所了解的。这样乘法、除法、平方就被逼迫产生了。
做金字塔形状从建筑上还是需要一些技巧的,为什么不进一步简化成为三锥体呢?这实际是为了在一个建筑中表达更多的思想组合,结合那套定量发展数学模型。三角驱动,正方调整的数学模型。
这种数学模型,江恩是从金字塔中发现的,并透露出来。但利用轮中轮也可以发现这种数学发展模型。也就是这个数学模型西方人很早就知道,而且不只江恩知道。江恩的功绩在于把它用在股市里。
从金字塔来说,它考虑的是用三角和正方联合起来表达圆的数理,它像太极图一样,给了一个总纲。周易是太极图的数理;轮中轮是金字塔的数理。
轮中轮图表起源时代不知道,从数理和数学的发展来看,大约应在希腊时期。真正看见的引用来自于江恩。那是一个代数型的图表。它可以定量的解释金字塔的三角、正方数学发展模型。它应该是极坐标产生的原始思路。
图表有多种,按照兼容性大小的考虑,九方图应是早期作品,接下来六方图成
熟了一些,之后才产生轮中轮和360图表。
简单说,在轮中轮中,120n度就是三角,90n度就是正方。
金字塔的模型发展下来,被通俗化或者叫简化,简化为正方形和正三角形,这有利于方便的运算。但实际上,金字塔的三角顶角是52度,另外正方的底边也不是直线,在中线处向内凹陷。从建筑学考虑,这可能是为了抗震。
从循环理论上讲,这可能也是精确纠偏最终形成的建筑美学结果。
只有金字塔这种设计,才可以真正把π,0.618,三角正方发展模型关联起来并精确地体现出来。近似后的结果,使用方法简便了,但是模型的理论误差加大了。
尚不清楚埃及古人这种思维的最初来源,就如中国的河图洛书,出来就是结论。但至少古人在考虑把斐氏循环或黄金分割、圆周率、2倍、一半、平方等循环统一在一个模型之中。同时兼顾天文的日循环、月循环、年循环。甚至兼顾星相或星座的循环。这并不是说明古代的数学已经达到后人的程度,就像没有π,一样可以做出圆来,但结果就是跟π有关。一个沙堆,堆到极限,就是52度,不用明白坍塌极限的问题。当然,古人的解释就是这是神或上天的安排。
周易也并不是简单的2n,3n组合,同样包含了平方循环,144的数理等。这点从孔子解释的“十翼”中可以看出来。金字塔、周易等古代数学模型,大多内容都是后人强加进去的,但不管是后人强加进去的,还是古人想的,这个数学模型能够
容纳进去,就非常伟大。加不进去内容的,或者一加内容就影响整个体系框架的数理模型,在历史长河中自然慢慢淡去了。
把众多规律用一种数学或符号模型表达出来,这就是一统思想。而天文学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自然科学,它的发展,提示了人们,很多周期是周而复始的循环。这就产生了循环思想。在古代,这些思想把握在统治阶级或者宗教的手中。这种简单的循环思想一旦被错误利用,后果是可怕的,往往会导致人文悲剧。因此,本文强调,数理绝不涉人文。再拾古人的牙慧已经没有意义,这些数学模型已经落后了。新的模型即使产生出来,也坚决不涉人文。本文的介绍,只是想解读一下那些迷信的来源。不懂才会被骗,不懂才会迷信。“善易不卜”,古人已经警示了。
很多循环的最初目的都仅仅是因为天文和历法的考虑。
自然规律相对恒定,而人有关的规律是变化的,数理涉人文,犹如刻舟求剑。《易经》讲的是做人、做事,要成功就得努力,古文就是“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道德经》讲的是修身,“上善若水”。哲学和数理的一统结合,是古人寻求方向的一种学术试探,但结果并不理想。东西方这种哲学试探都有。
自然科学方面,具体形成的先后顺序应先是地理、后是天文,与哲学结合后,加上人文。这些未知的但却冥冥中“注定”的自然现象,用当时的自然科学知识是无法解读的,当与神话、图腾结和,就成为宗教。整个过程,伴随或刺激着数学的发展,但是现在数学领先了。
所有的数学模型在利用角度解决年循环的时候,只要与圆有关的最直接缺陷就是,一年365天,与360度差5。如果一年360天,那就天衣无缝了。而地球一年的天数是在变的,但要体现出来直觉可以观察的差异,单位却是万年。。。。。。。地球曾经有过一年360天的时候,但那时候没有现代人类。
综合以上因素,金字塔的建造者第一没有想象的那么精确,而且必须包含一些误差,也就是差不多就好,否则反倒必须舍弃一些关键数字的精确性;第二,金字塔模型在考虑年、画圆为方、发展模型、自然坍塌极限角等诸多因素的同时,构建的这个建筑,是一个模糊的数学大一统理论模型。它试图用这个唯一的建筑构型来解释当时最高的数学成就以及掌握的知识。当时的最高知识应该掌握在少数人、而且是统治阶级手里,也只有他们有能力组织建造金字塔。
这些数字之间的单位是没法统一的,这些数字之间的联系仅仅是数学方法的联系,总之,在忽略误差的情况下,可以用一个数学模式来统一表示。前提必须是忽略误差。就如365天约等于360度,这个大前提先成立,才有一天等于一度的概念,也才有江恩一天等于一点的1*1线。这个概念被应用到轮中轮中。在金字塔中,实际使用了365库比特,这样的结果就是,圆的一度只能约等于一天。
达芬奇草稿中,有一幅很有名气的画,一个成年男子,站在一个圆里,与圆内切的同时,又与另外一个正方内切。没人想过那个圆与正方周长的关系,只看到了人体上面的四等分线。按照刚才讲的,你想到什么了?只可惜,图旁边的文字没人
翻译,看不清楚啊。
一美元背面有个金字塔。
达芬奇、美国和金字塔联系上了吧。
对于金字塔,无论你倾向于想表达的哪个关键数字的准确,都会导致其他关键数字的不准确。金字塔恰当的综合了这些因素,创造了一个含糊的差不多的数学一统模型。
使用这些关键数字,必须放弃数字后面的单位,只求数字与比例的协调。例如长度无论用肘、英尺还是米,只求比例,不看单位。这样才能解决特征混用的问题。
这个基本的创意,导致了后来很多我们延用或“发明”的东西,例如一周7天,周末,一天24小时,一小时60分钟,地球被分为24个时区,12个星座……并不是这些数字是必须这么定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但都被历史长河无情淘汰,这些充满神秘的假定才被延用下来,这些结果都应归功于使用的方便以及误差极小的无单位前提下的数学互换统一。这个思路也是金字塔提供的。对于东方古文明,也有类似思路,这种思路当然来自于周易。
有了这个思路,金字塔的数字里面发现的π就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它本身就象征着一个球体。尽管当时的古埃及人没有想这么复杂,但他们做到了。金字塔搞那么复杂,绝对不会仅仅是为了告诉你一个π吧?
据历史资料考证,目前对古埃及数学的认识,主要源于两份用僧侣文写成的纸草书,其一是成书于公元前1850年左右的莫斯科纸草书,另一份是约成书于公元前1650年的兰德(Rhind)纸草书,又称阿梅斯(Ahmes)纸草书。阿梅斯纸草书的内容相当丰富,讲述了埃及的乘法和除法、单位分数的用法、试位法、求圆面积问题的解和数学在许多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古埃及人认为圆的面积等于一个边长为此圆直径的9/8的正方形的面积。时间不明确。这个结果会导致π=3.16。尽管当时没有π的概念,但是圆的概念还是有,而且π已经近似。
既然金字塔可以解释圆,那么它就可以解读所有跟圆有关的东西。这是金字塔从数理上基本的设计理念。
至于它还有没有其他用途,这事就复杂了,猜想多多,匪夷所思。
“七”
关于7的循环,古埃及人还是很感兴趣的。52*7=364,年循环的天数。别忘了金字塔的那个角度,52度。另外,扑克牌实际是13的循环,本来52张,多了大小王,才54张。
60进制中的360°的七分之一为51.428571428571428571428571428571……
60、12的循环是人类最早研究的循环。
在基督教中,《创世纪》是《圣经》的第一卷。神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有光”,物理界把这个光开始想通大约从爱因斯坦才开始。想想霍金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想而知,那第一束光是何等的绚丽。之后神用了六天把一切创造出来,规定第七天为圣安息日。圣安息日本来是要求休息的,但后来发生了很多有关宗教的事情,版本众多,为避免以讹传讹,自找麻烦,就不做解释了。总之,后来第七天被用作礼拜了,也就有了礼拜天这个说法。
《圣经》也说了,“不是凭着字句,乃是凭着精义。”有些事情就不要较真了。江恩是信奉基督的。对7这个数字也是很感兴趣的。
在希克索斯纸草中有关于7的循环数列的计算,7、49、363、2401、16807,总和为19607。这是7连乘的5组数字。49可以解释为平方,其他数据就是7连乘,意义在哪里,暂时没说明。笔者以为,这是另外一个次幂的线索,至于次幂的作用,你在上文见到了。
另外世界各地发展起来的循环数理文化,7的循环很少,道教里面的7实际上也是在揭示7n的循环不好解决的问题,但内容有限。
金字塔是3n,4n的循环,加上边长算一半的辅助条件,也就是2n、3n组合的循环。八卦也是。从平面几何考虑这个问题,也就是三角和正方是最少边结构的有面积的平面几何图形。2条线无法组成一个封闭图形。
而圆在维度方面有些奇妙特征。一维里面是一个圆点,二维里面是个圆,三维里面是个球,四维里面的球才没有了通常意义的模样。也就是点、圆、球有着直观的不变的数学逻辑。这也是金字塔模型可以跨越维度考虑事情的条件之一。
后人解决π,实际是按无数条线逼近一条曲线的方法计算的。这种方法,已经告诉你误差是存在的。因为你真能用无数条线解决吗?线终究是有限的。直到人们懂得无穷的数学概念,并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才算无穷逼近真实。
如果用代数考虑,1n,循环特征太单一,无法解释不同的特征。2n解释的特征有局限性,那么组合3n,覆盖范围就扩大很多,这是古代采用最基本组合形成一统数学思路的来源。但是5、7怎么办?这就是2n和3n组合的第一个软肋,简单的解读已经不可行,所以它们变成神秘数字。
另外在莫斯科纸草中有关于一个体积为56立方肘的正棱台的体积计算的方法及边长、高的关系。一些金字塔并不是尖的,而是一层层的棱台。尽管这张纸草书说明现在的棱台公式肯定不是那个时候发明的,但古埃及人的计算方法也的确是奇妙无比。
“你这样说,一个正四棱台6腕尺高,顶面每边4腕尺,底面每边2腕尺。你这样做:将4自乘,得16。再将4乘以2,得8,它就是底边乘以顶边。再将2自乘,得4。将16加8再加上4,得28。再取6的1/3得2。再取28的两倍,得56。看这个56正好就是你要求的体积。”
假如把这个棱台换个尺寸,就用这种方法,你能算出来吗?晕!早期的金字塔是棱台形状的。
棱台的计算比金字塔复杂多了。也就是说,尽管那个时候不知道π,折算的方法还不够准,但是,设计金字塔是有数理依据的,或者有可行的数学替代方法的。例如那时候没小数点,但知道分数。尽管这些方法当时没有明确定义,但足矣解决准确设计金字塔的问题。
7这个循环是最别扭的。被7无法整除的自然数概率要比小于它的所有自然数都小。
7在股市里有什么用呢?没有!
说这么热闹,居然没用。江恩说的,7最重要。那是因为7是统一其它循环的纽带。
不信你就自己试验。
最简单的,先找7天的循环,不行再放大倍数。到49。
牵强一些的用法还有:
再放大,7年,7月,7周。
沾边的也算,77。
不要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事实如此。7在股市里面找不到直接的循环例子。
7是说明道理的,是虚的,是阴,在股市里面看不见的东西,或者是无法准确的东西。是必要的数学关联。而且是2n、3n数理模型简洁解读万物的死穴。
波浪理论的7,告诉你的实际是我们更多的时间在调整浪里。
7的间接关联包括13、52,这个重要。而且是最关键的。从而导致了π、黄金分割、斐氏循环、圆之间的关联。
金字塔那个尖实际是最有技术含量的,据说是黄金打造,可惜现在没有了。看看一美元的背面,那个金字塔的尖闪烁着异样的光辉。有些地方,这个尖被“光明之眼”所代替。金字塔跟美国又怎么联系到一起了?关联是共济会。
古埃及的太阳神叫拉。拉用自己的眼睛创造了荷鲁斯,荷鲁斯成为月亮神。拉神说:“你将在黑夜显现你的美,你将把黑夜和白天连接起来。”白天太阳神上班,晚上荷鲁斯上班。这是朴素的阴阳道理。
太阳神的眼睛在古埃及象形文字中,是一只浓眉大眼,长者两条漂亮的腿,如跳舞一般。这就是荷鲁斯。这个象形文字的每一个元素分别表示1/2、1/4、1/8、1/16、1/32、1/64,将他们组合起来可以表示分母为64的任何分数。
与荷鲁斯相关的还有一个叫透特的,“透特将剩下的1/64给予了进行了探索并接受他的保护的书记们”。这个书记是指记录事件的一帮人,像中国古代的史官。
感觉到没有,古埃及人对1/64的偏爱。他们喜欢把1拆开,最终拆到1/64就满意了。这和中国古文化正好是相反的两个方向。古埃及是缩小的研究方向,古中国是扩大的研究方向。但结论一致。东方的结论是64。看看周易那些卦象,你就懂了。思维方式不同,结果会不同。
5分钟的股市趋势图的那第一根启动大阳线往往可以拟合为1/64的角度。
讲这些,实际是说明江恩的二分法、八分法一类的数理来源。
古埃及人对分数很感兴趣,特别是几分之一。
如:
3/4=1/2+1/8+1/12+1/24
1/24=1/48+1/72+1/144
3/4=1/2+1/4
1/4=1/8+1/12+1/24
这里面还潜藏了一个秘密,3/4。
为什么都要凑成3/4呢?
这么说,金字塔是由四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组成。
现在假设铺地砖。地砖只有两种,一种是三角的,一种是正方的。想把一个圆形的地方铺满,这是不可能的,但假设这个砖足够小,那也只是无限逼近铺满,而不会正好铺满。
现在的现实是,对圆的性质不太理解,但对三角和正方相对了解,必须用三角和正方来铺满一个圆。可以吗?
如果考虑到不能铺满的现实性,那么正方和三角就可以铺任意的形状。
这种铺地砖的思路,实际是另外一种循环方式。大约同期存在的生命之树理论,地砖铺的实际更专业一些,而且图案更完美一些。
越逼近现实,往往事情越复杂。就如一个电子,要想准确了解它,就不要考虑它现在在哪。那么,要想用以上的苛刻条件铺满任意形状,就必须得放弃对铺满的要求。看到这,是不是感觉跟现在的量子理论、混沌数学又拉上了关系。
大面上,金字塔和易经已经解决了大多数数字的覆盖性问题,那么剩下的质数循环谁解决,才真正显示出实力,这就是古代西方人偏爱研究质数的理由。
古埃及人忙着建金字塔的时候,东方文明在干什么?
人文介入数理的早期过程
“先是有个伏羲,教民结网,渔猎畜牧,解决了生活问题。其母是华胥国的“华胥氏”。她还是姑娘的时候,到一个叫雷泽的地方去游玩,偶尔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就有了身孕,怀孕十二年后生下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有蛇的身体人的脑袋,取名为伏羲。”
这个传说里面说了十二这个神秘数字。犹太教、圣经里面都有12这个数字。另外,处子生子,目的在于神圣。过去的皇帝在出身方面总是要找出一些神迹以彰显自己天子角色的天经地义,这都是造神的手法。
先说这脚印是哪来?实际就是影射盘古的脚印。那么大的脚印,只有盘古可能。其开天辟地,打破浑沌的鸡蛋,支撑起天地来,其身演化为万物。他和西方的上帝干的同一件事情,创世纪。这实际是在解决我们从哪里来这个终极的唯心哲学问题。霍金那“peng”的一下子大爆炸世界就来了,缺少了一点人情味;达尔文让人从猴子或草履虫变来也让人不爽了很久;至于无机物变成有机物地球早期那种苛刻的世界,让人不敢想象,那就是地狱。唯心的好处就在于,只要有答案,是否正确并不重要,心里觉得舒服就行。
还有个不该问的问题,盘古哪来的呢?就当我没说。
记载伏羲的文献出现在《汉书》、《水经注》、《路史》等,这些书都是伏羲之后至少2000年以后的事情了,所以伏羲或者只是一个传说,是个名而已,也或者是个氏族部落的称呼。
为求标新立异,解决原初问题,处子生子的点子,东西方文化还是一致的。后来的老子就滑头了,他在《道德经》中用了一小段就解决了这个原初问题。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堇)。
伏羲第二个特征就是龙身人首或蛇身人首。古代东方神人脑袋是人的,身体是图腾的;古代埃及则是身体是人的,头却是神的。例如太阳神以及月亮神荷鲁斯等,但它有例外。例如狮身人面兽,这个和东方一致。
至于龙身还是蛇身,只是代表当时黄河流域的各部落图腾。应该先是蛇身,后来伏羲统一后才衍生为龙身。蛇毕竟是人间凡品,龙才是神来之物。龙本身就是由几种图腾统一构成。据说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实际上这代表着当时统一的各部落的图腾,给综合到一条龙身上,真是创意无极限。古人的思想浪漫主义色彩很浓的,缺乏浪漫主义主要是独尊儒术以后。
有一天,伏羲坐在方坛上,听八面来风,感悟上天,看着由蔡河捕来养着的白龟的背,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九九八十一天,就画出一个八卦来。
实际八卦也是一个希求大一统的思路结果,其原理前面已经说了一些,金字塔利用几何的三、四;八卦则利用图符样式的2、3。这种抽象程度,与金字塔不分伯仲。古埃及和古东方都是使用象形文字,却都另辟蹊跷,弄出一套别样的数理大系统来。出于对八卦的了解,感觉八卦更胜一筹。不是王婆卖瓜的问题,而是八卦
在解释过程的演化中,比金字塔更简化一些。而且是动态的,明确了演化过程。而金字塔原理若要解释过程中的量化问题,就需要用图表辅助了。八卦推演到64卦,兼具演算功能了,但64卦的数理误差比修正后的轮中轮要大。
当然八卦不是八十一天就能想得出来的,一方面这可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另一方,它也是有历史沿袭的。八卦卦象与早期的甲骨文相近,也说明这一点。
金字塔没能解决好这个历史沿袭问题,以至于现在对于建造的动机、方法等还众说纷纭,而八卦也不是凭空蹦出来的,它的前身是河图、洛书。当然河图、洛书再往前就没法追溯了。实际河图洛书的传说本身就是说明这是老天爷给的,别再追问了。
黄河中的龙马背负河图给了伏羲,之后伏羲才画八卦;大禹治水的时候,神龟背驮洛书献给了大禹。一个神秘的东西,要想让其更神秘,那么从根上开始就要神秘,从来源上就要超乎你的想象。
河图、洛书画的都是星图,看着是天文,说的却是数理。之后演绎出的五行也是来源于此。五行和八卦从数理上分不开也来源于此。之后发展到二十八星宿。这让人们觉得,这本身是天文学的事情,天文学导致历法的产生。所以这最初的初衷研究的实际是时间的问题。
以上这部分都是传说,考古意义的证据缺乏。
那八卦怎么又和人文扯上关系了?
西方明确这种联系始于毕达哥拉斯,他继承的是古埃及思想,把世界一切解读为数。中国这种思想集成于周公和老子,道法自然的意思。周文王姬昌(前1152~前1056),比他俩早一些,著《周易》,推演64卦。老子和毕达哥拉斯生在同一个年代,老子生于约前571年,逝世于前471年;毕达哥拉斯生卒约前580年-前500年。老子和毕达哥拉斯两人是不是商量好了,居然想法颇有一致之处,仅是各有偏好而已,一个偏好数学,一个偏好哲学。真是巧合!那时候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没有记载,巧就巧在,为什么都会在那个年代爆发出灵感呢?
这三人实际将古代的一些数理思想转予哲学,这期间成为一个哲学的转折点。西方自此偏重数学,东方自此偏重哲学。
孔子问道老子一说一直有争议,但从孔子重《周易》来看,思想上与老子实际同出一个师门。好好一个八卦,后来竟导致儒道之争。和亚伯拉罕先知遇到的问题一样的,直到现在基督教和穆斯林关系也没缕清楚。
思路不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中国人通过炼丹弄出来火药之后,开始研究烟花,绚烂无比,如海市蜃楼、昙花一现;传至西方,西方人懂了火药之后,开始做枪炮,船坚炮利之后,炸开了清朝的大门。八卦、周易的命运就更悲催了,璀璨一时,如今流落街头,被算卦的玩弄于股掌之中。伏羲要是知道,肯定会伤心的。
古埃及人忙着建金字塔时候,古代中国人也没闲着,而且,步伐不紧不慢,与世界同步,与年代接轨。是不是人类以及文明在进化过程中,智力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会都想到同样的事情呢?这个差异如今变得越来越小,谁多走一步就是领先,谁打个盹就要落后。
谈到伏羲想到这么多,实际就是八卦产生的历史背景。如何用一个最简单的系统来解决当时对天文、自然等的认识。不管是巧合,还是数理本身的逼迫,东西方都考虑的使用最简洁的方法,解决最复杂的事情。
从数理而论,1不能解决多样性的问题,万事同面这不现实。那么接下来就是2、3,2n和3n在自然数中的覆盖性都有限,但组合起来就好了很多。古埃及和古代东方的智者同样想到了这个办法,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原理相同。但这才仅仅是原理的一小部分。
八卦推演六十四卦,是数学排列组合的必然结果。但周文王明显是在用六十四卦说事,商汤昏晕,周文王也只不过是利用《周易》给自己的政治纲领做些铺垫。但其耐心和心思之细腻,才造就这一传世经典。近代的曼德拉和甘地能见其项背。《道德经》也借鉴了这个方式。战国混乱,必然一统,而一统不免以战止战,硝烟再起。老子看到了未来,写完了,就跑了。
八卦和金字塔都是理论的原始雏形和根本,之后的演绎,必然导致使用的复杂
性,但也同时使这个思路覆盖面在无形中扩大,甚至扩大到不是理论本身所能覆盖的范围。就像一个好人,既然被定义为好人,那就是通常干好事。可是这个好人,哪天干了一件坏事,这事怎么算?人们总是喜欢找到万千理由为这个好人开脱,找到做这件坏事的一万种客观理由。结果很奇妙,这件坏事也许就非理性的变成好事,好人依然是好人,那也不再算是坏事了。带着民族情感,八卦又何尝不是那曾经的好人。
但是,哪一样才是不该覆盖的范围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婆说婆有理。西方人重拾大一统这个千古炼金术,东方如何匹敌呢?炼金术永无止境,甚至永无答案,这并不重要。因为研究过程中,自然科学的火花会变得绚烂。“有心插花花不成,无心栽柳柳成荫。”西方的自然科学就是在追求数理大一统的这条发展暗线中成长起来的。
金字塔变得耀眼,与现代的媒体商业炒作有关。对金字塔的考古也就一百多年,所以一些事情是现代人杜撰出来的娱乐题材,对于考古者这是必须要谨慎对待的。传说与考古意义的发现是两回事,说得简单,但往往会被混淆。
秦始皇陵还没有开挖,开挖之前一定提前二三十年就做好炒作,吸取金字塔考古的运作经验。届时,名气肯定会盖过金字塔。炒作方向嘛,可以考虑外星人和秦始皇的关系;或者秦始皇就是外星人,把他的出身搞的更乱。秦始皇与外星人有了私生女;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动机是独自霸占上古文明的秘密;皇陵中的星象图就是通向某个恒星的立体星图等等。皇陵中还要发现手持电钻,钻头是金刚石的,这个
提醒一下,实在没有现在赶紧悄悄放进去一个,还来得及。千万别放多了,多了就假了,一个才珍贵,孤品才闹人。别放新的,一定要用过,已经报废那种,修理一下,居然又能用了。另外顺便带进去点如手表齿轮一样的东西,最好现在都不知道干什么用的。别忘了先找个判了重刑的文物造假贩子仿仿古,不留证据,也算他做些贡献。这样的文物千万别搞什么碳14鉴定、X光扫描之类的,国宝啊,看一眼就不错了,摸都不许摸。开挖一定要直播,直播十年八年的,当然中间可以放点带反光的热气球什么的拍一拍,一定不要拍清楚,清楚就不是“不明飞行物”了。要晃,要跑,像喝二斤酒那种感觉,关键时刻摔一台摄像机也可以。为了拍“不明飞行物”摄影师掉坑里,腿骨折了,那效果就更好了。如果摄影师入院后智商爆炸,智商忽提到180,那就太完美了。可以安排个智商180的先卧底干摄影师。届时口述,就是被一道亮光闪过……所有连续剧古装戏必须拍秦朝的,拍别的朝代的不批。咸阳城外方圆百里,发秦服当劳保,不穿罚款。外国人,选态度好的允许参与直播,否则拒签。当然一定要偷摸放几个偷拍的进来,给他们演演戏,那个收视率更高。弄几个保安,追而不打,打而不抓,制造困难即可。先想这些吧,等确定开挖再想。
这都是根据金字塔的炒作学来的经验,至少让秦始皇陵旅游提升全国GDP一个百分点。
这虽儿戏,但世界就是这样真真假假,“假作真时真亦假”。
我眼中的金字塔的设计,工具只需一根绳子,和两根木棒。
走出埃及,告别金字塔,我们将见到毕达哥拉斯!

#2.3数理比较与分析相关推荐

  1. pHP分析网站日志,通过用数据挖掘技术来分析Web网站日志?

    Web日志挖掘是指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站点用户访问Web服务器过程中产生的日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发现Web用户的访问模式和兴趣爱好等,这些信息对站点建设潜在有用的可理解的未知信息和知识,用于分析站 ...

  2. 转图像偏微分方程不适定问题

    图 像处理作为一种预处理的手段,几乎成为所有图像处理方法的前奏.在许多情况下,图像滤波作为图像识别的一种预处理手段,它需要满足两个限制条件:对比度不 变和仿射不便.而仿射不变性可以被分解为平移不变.旋 ...

  3. 本科学计算机研究生读哲学,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创新思维培养及其哲学思考

    摘要: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本质特征之一.在创新活动过程中,创新思维起着先导性作用,创新思维在知识转化为智力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创新思维,就不会有创 ...

  4. SQL数据库-------专业术语学习

    数据库专业术语简写解释及必学单词 名词解释 名词简称 名词解释 DB 数据库 DBS 数据库系统 DBA 数据库管理员 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 RDBMS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ODBMS 开放式数据 ...

  5. 常用数据挖掘工具简介

    转自: http://www.itongji.cn/article/062522R2013.html Dataminning指一种透过数理模式来分析企业内储存的大量资料,以找出不同的客户或市场划分,分 ...

  6. html控制图的宽,控制图

    控制图是用于分析和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所使用的带有控制界限的图,是具有区分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的功能图表,是现场质量管理中重要的统计工具.[1] 常规控制图包括计量值控制图 (包括单值控制图.平均数 ...

  7. 【python】公考数学

    ❤判断推理 ❤数理关系 ❤资料分析 一.判断推理:形式推理 01.非真值题 (1)某市要建花园或修池塘,有下列4种假设:修了池塘就要架桥:架了桥就不能建花园:建花园必须植树:植树必须架桥.据此不可能推 ...

  8. 【深度学习笔记】图像处理领域中的不适定问题(ill-posed problem)或称为反问题(inverse Problem)

    转载自图像处理中不适定问题(ill posed problem)或称为反问题(inverse Problem) 摘要 图像处理中不适定问题(ill posed problem)或称为反问题(inver ...

  9. SPSS Modeler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概述

    什么是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是一种通过数理模式来分析大量资料,以找出不同的客户或市场划分,分析出消费者喜好和行为的方法.可以描述为 :是按企业既定业务目标,对大量的企业数据进行探索和分析,揭示隐藏的.未 ...

最新文章

  1. python之⾯向对象-多态
  2. Modern CSV中文版
  3. 跑赢A股95%的公司,半年大涨115%!明年的海尔智家更令人期待!
  4. atCoder Ants on a Circle(又是蚂蚁问题。。。)
  5. boost::multiprecision模块debug_adaptor相关的测试程序
  6. 软件工程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本科生转专业实施方案
  7. 如何看懂dtd文档?
  8. Vasya and String CodeForces - 676C(尺取法)
  9. python字符串转64位数字_python-将String转换为64位整数映射字符以自定义两位值映射...
  10. php无法连接mysql(selinux)
  11. springboot添加ojdbc6报错
  12. 嵌入式系统笔记之声音
  13. 谢尔宾斯基三角形——python递归
  14. tensorflow2.0自制神经网络数据集及预测结果(混淆矩阵)可视化
  15. 4939-大整数排序 ZCMU
  16. Spring Data JPA手动管理事务
  17. Python jieba库简介和使用
  18. java跑p_javap使用
  19. c语言输出所有汉字代码例题
  20. html中表格中字体两端对齐,CSS真正实现文字两端对齐布局

热门文章

  1. leaflet加载天地图
  2. java 改变图片的DPI
  3. 三国志战略版S1初始赛季攻略合集 s1赛季秘籍三国志战略版新手攻略
  4. 基于labview的tcp通信设计简要教程
  5. Arduino通信协议设计
  6. 证书不被信任解决方法
  7. 如何解决路由器延迟问题
  8. 场景应用移动支付的另类体验
  9. php rot13解密,php对字符串执行ROT13编码的函数str_rot13()
  10. 版本控制系统GIT和SVN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