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 92 项专利,勾勒出了一辆 Apple Car。

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以及庞大的软件生态支撑苹果走向了两万亿美金市值,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大科技公司。只不过苹果显然并不满足于此,它还在寻找手机之外的下一个增长点。

VR、AR 都是大有潜力的领域,但受限于技术和生态,还无法得到规模化的应用。但发展势头正猛的电动汽车,可能是苹果现在入场的最佳领域。
苹果对汽车工业的「觊觎」早已不是件新鲜事,但官方一直遮遮掩掩,并无实质性消息放出。甚至一段时间内,苹果的造车项目还一度传出关闭的新闻。
现在每年的苹果发布会,基本上开场前都已经被各路大 V 曝光的差不多了,几乎没什么神秘感可言。唯独「汽车」这件产品保密性做得太好了,至今还没看到什么靠谱的预测。
苹果造车有了哪些进展?苹果到底要造一辆什么样的车?极客公园收集到了苹果关于汽车的 427 个专利,根据这些专利勾勒出了一辆 iCar 可能的样子。

苹果造车了,项目代号「泰坦」
2015 年 2 月,一则关于苹果从事电动汽车项目的传言扩散开来,为了组建团队,苹果还从特斯拉挖走不少人才。
当年 10 月,苹果 CEO 蒂姆·库克谈及汽车行业时曾说到:「这个行业似乎将发生巨大变化,我们拭目以待。我确实认为该行业正处于发生巨大变化的拐点。」库克同时指出,未来汽车的整套体系架构中,软件的重要性日益提高。这个观点在 5 年后的今天,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内人士认同。
2016 年,被称作「泰坦」(Titan)的苹果造车项目有了实锤。而爆料的来源,就是被大批挖人的特斯拉 CEO 马斯克。他表示,苹果可能会造出一款引人注目的电动汽车:「如果雇用一千多名工程师来完成这项工作,就很难把它藏起来。」
但是,泰坦项目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也许是意识到造车是一件极其困难复杂的事情,从 2017 年开始,泰坦项目的重点开始向「自动驾驶」转移,把开发自动驾驶软件的工作放在首位。也是从这一年,库克公开承认了苹果正在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的事实。
2017 年底开始,苹果逐渐开始公开专利:2018 与 2019 年最多,分别为 31 和 32 项,2020 年还未结束,苹果已经申请了 28 项与汽车相关的专利:

从2017年开始,苹果逐渐开始加大对汽车方面的专利投入 | 极客公园制图

2015 年开始造车的苹果,也是在最近三年逐渐开始发力,泰坦计划已经成了一项公开的秘密。
而从类别来看,我们暂且把专利分为三大类:自动驾驶、车辆外形及座舱,和新奇体验。三个类别中车辆外形与座舱相关的专利数量最多,很大一部分是关于车内驾驶员或者乘客与汽车交互方式的,其中也与自动驾驶有着紧密关联:

在车辆内外进行研发,是苹果比较关注的领域 | 极客公园制图

只不过,泰坦计划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
在向自动驾驶转型的过程中,苹果裁掉了数十名员工;此后在 2019 年与 2020 年相继裁员共 400 名员工,项目负责人多次更换,可以看出苹果对汽车的计划摇摆不定。
但是,从申请的专利来看,苹果造车这件事非但没有停滞,反而眉目越来越清晰。从目前公开的 92 项专利当中,苹果汽车的一些特征也能被人们粗略地勾勒出原型。

iCar,到底是辆什么样的车?
苹果汽车长什么样子?车内的交互会不会像我们操作 iPhone 一样顺滑且用户体验极佳?为了表述更加详细,极客公园也将对苹果汽车的猜测分为自动驾驶、车辆外形及座舱和新奇体验三部分,分开描述。
新奇体验
首先可以完全笃定的是,苹果汽车一定会有 AR(增强现实)挡风玻璃。
AR 早已被科技爱好者们熟知,对于汽车迷来说,AR 与挡风玻璃的结合也存在很多「先例」,即 AR-HUD。HUD 全称 Head Up Display,也就是抬头显示屏,可以将行车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如时速、导航标志等,投影到驾驶员前方的挡风玻璃,本质上是为了驾驶安全,不让司机低头或转头看车内的其他屏幕。
由于 HUD 是集光学设计、结构设计、ECU 设计以及软件算法等技术于一体的复杂部件,技术门槛较高。AR HUD 相比传统 HUD 科技感更强,与道路情况融合度更高,而在普及的过程中,还存在技术及产业链等多方面问题需要克服。
而苹果换了一个思路,把挡风玻璃当成一块「屏幕」。在 2018 年曝光的一项专利中显示,苹果可以通过为玻璃等透明表面「铺」上一层计算机图像,通过计算机图像向透明表面后的司机或乘客提供信息。

苹果汽车 AR 挡风玻璃概念图 | Patently Apple

简单来说就是,苹果把经过计算的图像(即增强现实)投影到挡风玻璃上,方便司机查看实时的路况以及其他信息。在苹果给出的示例当中,增强现实可以用于路况的实时导航。
不止如此,这块挡风玻璃还能显示更多。比如前方有许多高楼不知道具体位置时,司机可以说「前方的建筑物」或者用手指前方某一栋楼,根据车内的识别,挡风玻璃上能显示那栋楼的具体信息并导航过去;
挡风玻璃甚至能显示前方所有车辆的车速。根据苹果汽车根据自身车速以及道路车速限制之间的差异,在环境中进行空间定位来计算出对方车速,这样既能看到对方车辆实时速度,也能告知司机车辆是否超过道路的限速。
在海外旅行时,如果遇到语言不通的情况,挡风玻璃可以实时翻译路标,对于异国游客十分友好。
为了证明苹果真的把挡风玻璃做成了屏幕,它还做了两个比较有趣的功能。副驾可以在挡风玻璃上观看流媒体视频,司机则可以使用 Facetime 视频通话。前者在绝大多数车辆上都采用车内加装屏幕的方式来完成,后者则不用让司机在车内使用手机,恰恰是苹果想用它代替屏幕最好的证明。

通过 AR 屏幕显示,可以做很多交互 | Patently Apple

当然,把挡风玻璃做成高度集中智能化的设备,和车内任一传感器都必须有联系。
据苹果介绍,车辆包括外部和内部多组传感器,外部负责生成环境数据,内部负责用户数据,包括可见光照相机、红外照相机、超声波传感器、深度相机和雷达等设备。大量设备集成在一起,相较于手机而言难度翻了不止一倍,但同时带来的新体验也能达到新的高度。
自动驾驶
苹果早已把人工智能运用在旗下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最典型如每一代的芯片都包含了神经网络引擎,方便手机运行大量 AI 计算。
在汽车上同理。苹果在 2018 年申请了两项关于神经网络控制自动驾驶汽车的专利,专利特别提到,神经网络可以用于多任务处理输出,包括改变车道、观察行人、运动控制等等。
这项技术现在看来并不是很难实现,车载 AI 芯片的最大用处就在于对外部环境数据的实时识别及分析,并反馈给车辆。但苹果的这两项专利详细讲述了如何实现,比如自动驾驶汽车使用神经网络将数据传递到多个任务当中,再由各任务进行判断。一个例子是,分析道路图像时,数据会实时反馈在车辆导航系统里。

实时识别分析图像,是当下所有自动驾驶的「必备技能」| Patenty Apple

导航也能很好地和上文提到的 AR 挡风玻璃结合。在自动驾驶汽车里,乘客只要用手势和语音结合的方式,就能让汽车停在相应位置。如果位置不精确的话,还可以用 iPhone 的虚拟操纵杆进行微调。听起来和特斯拉的召唤模式有点相似。
自动驾驶技术到现在依然有巨大的成长空间,较晚起步的苹果相比 waymo、cruise 等专注自动驾驶的公司而言并没有占太多优势。在加州每年公布的自动驾驶汽车路测报告中,苹果的路测车辆为 60 余辆,相比之下,最早进行自动驾驶路测的企业之一 waymo 测试车辆为 153 辆。
并且报告数据表明,苹果对自动驾驶测试越来越不看重,不仅车辆减少至 23 辆,测试里程数也大幅下滑,从 79745 公里减少至 12140 公里。
在纯技术参数的比对之下,苹果没尝到什么甜头,但在它独特的优势——智能设备上,与自动驾驶结合起来倒是别有一番趣味。
在 2019 年公布的一项专利中,苹果在最不起眼的安全带上动了手脚。根据专利描述的信息,在采用自动驾驶模式后,用户在车内就拥有了休闲时间,可以与他人交流或者观看内容。安全带在其中,就起到了一个「操作核心」的作用。

一条安全带上装载了众多传感器 | Patently Apple

例如,触摸或用手势控制安全带上的感应设置,可以控制车辆,包括车窗高度、座位位置、多媒体播放器等等;安全带还配备麦克风和扬声器,方便乘客通话,另外麦克风还能基于语音监测乘客的压力/情绪健康;当然还有安全方面的考虑,安全带上的传感器能测量乘客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体温、血液酒精含量等等。安全带有太阳能供电,当车辆白天停在室外,就是安全带「充电」的好时候。
车辆外形及座舱
这一部分涉及到车辆本身,苹果在车内外也做了不少文章。
首先在车门上,就能看到苹果人性化的一面。除了传统打开车门的方式,车门还能基于车身传感器的数据自适应定位。在狭窄的停车位,两边都有车辆的时候,车门就能以滑动形式打开,如下图所示:

自适应车门 | Patently Apple

同样做出改变的还有车辆外部的保险杠。和传统固定式的保险杠不同,如果发生车辆碰撞事故,苹果汽车的保险杠可以根据碰撞来发生改变,以吸收冲击力避免损坏车辆。
保险杠采用了可充气结构,内部注入了压缩气体,膨胀时可以使保险杠伸长 20-160mm。根据撞击的反应,保险杠前端反应也不同,撞击斜面物体时,保险杠可以适应对方物体的形状:

可以改变形状的弹性保险杠 | Patently Apple

从安全角度而言,保险杠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而在车内,苹果为了安全做出的改善比比皆是。
自动驾驶车辆的设计与一般的车辆不同,没有方向盘、刹车油门,座椅为两排乘客面对面,这时传统的安全气囊也不再适用。为此苹果重新设计了一套安全气囊系统,当车辆发生碰撞时,侧窗会弹出一个充气屏障阻挡乘客。
更简单的方式也有,在座舱顶部或者安全带里安装安全气囊,缓冲车辆撞击产生的冲击力。苹果特别提到,传统的安全气囊在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里可能会发生偏移,无法充分地保护司乘,最新的设计则能全面保护乘客免受伤害。
在「新奇体验」中提到的,车内外布置大量传感器,也并不是完全为了增强现实显示和自动驾驶,这些传感器能判断司乘是否处于健康状态,车辆周围环境是否安全,都在苹果的考虑范围之内。
比如一项名为「动态元素保护」的专利就提到,如果停车后开门,车辆前后方有自行车或行人经过时,车门会自动锁定,直到危险解除才可以打开车门。
一切都是为了安全,在安全基础上为用户的舒适度着想,也许就是苹果在汽车行业思考的逻辑之一。

寻找下一个增长
苹果想造车这件事,十几年前就有了预兆。
乔布斯在 2007 年推出 iPhone 不久后,明确表示过对苹果汽车十分感兴趣,还一度把设计和制造汽车提上计划。这个时间点,正好和特斯拉推出第一款车 Roadster 的时间差不多。
但这个计划最终不了了之,也许是当时的苹果还没有下定决心,也许是公司看到了智能手机的巨大潜力,举公司之力开始投入到手机的研发当中。

乔布斯曾经认真考虑过造车 | 人民视觉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苹果作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和其他巨头的认知一样,汽车可能是目前唯一一个比手机更大、更具潜力的消费品市场,也是支撑巨头们继续增长的新动力。
最近几年,不论是整车企业或是自动驾驶公司,都开始快速发展,留给新玩家的机会越来越少。仅从专利上来看,苹果在汽车方面也加快了速度,显示出在手机的红利消失之前,寻找新方向的紧迫感。
能否赶上窗口期尚且未知,但苹果选择现在的时间点也许有自己的道理。只是如果再想重现引领行业变化的辉煌,苹果必须更加果断,必须给人们更多的惊喜。

本文作者:赵子潇
责任编辑:于本一
题图来源:Patently Apple
本文由极客公园 GeekPark 原创发布,转载请添加极客君微信 geekparker。


比 iPhone 12 更值得期待的,是苹果的电动车相关推荐

  1. 2018中国游戏市场增长放缓,但已经爆发的小游戏市场2019年更值得期待

    上周,<2018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指出中国游戏市场2018年实际销售收入达2144.4亿元,同比增长5.3%,相比2017年23%的增速有所放缓.其中,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 ...

  2. 为何魅族智能家居生态圈更值得期待

    极客网1月30日(北京)现在,如果把手机厂商的竞争简单看做是手机的拼杀,未免有些落伍.因为,手机厂商除了在手机硬件上绞尽脑汁外,几乎已经无不例外的加入到了生态圈竞争中,苹果.三星.魅族和小米都身在其中 ...

  3. MicroHoo比Wintel更值得期待 人肉搜索隐患堪忧

    在互联网江湖,微软 - 雅虎近日结盟,我们现在叫它 MicroHoo . 在 IT 业界, Wintel 联盟称霸十余年,在短时间内依然未现其竞争对手. 互联网的一哥 Google 规模已经占据 60 ...

  4. 华为 android 11,Android 11发布,华为正式官宣,新系统更值得期待!

    谷歌在近日发布了新版Android 11操作系统的正式版本,早在今年的2月份,谷歌就公布了Android 11 DP1的开发者预览版.供应给部分手机厂商以及开发者进行调试工作,先后经历了三次调测之后. ...

  5. iphone各机型参数对比_我们对比新旧两代iPhone,发现iPhone 12最值得买

    iPhone 12系列相较往年迟到了一个月.关于全新的iPhone 12系列,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是致敬iPhone 5外观设计,还有"十二不香十三香"的调侃.近期,我们有幸体验到了产 ...

  6. 客观评价,一起看看iPhone 12是否值得你入手?

    文|明美无限 不知不觉间已经来到了2020年的年底,而今年的旗舰机型基本上已经全部发布完毕,下半年中最惊艳的就是iPhone12系列以及华为Mate40系列了,而iPhone12系列更是推出了4款全新 ...

  7. 红米note5有没有人脸识别_撞车红米Note 5,人脸识别加身的荣耀畅玩7C更值得期待...

    每年三月都是各大手机厂商发布新机频发的日子,今年也不例外.这不,三月才刚刚开始,小米和荣耀就开始发力了.目前,荣耀和小米都已经在官方微博上发出预告,将会在3月份发布新机,分别是将于3月12日发布的荣耀 ...

  8. iPhone 13系列整机较iPhone 12更重 最重接近半斤

    9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公司9月15日凌晨推出的iPhone 13系列智能手机,已开始接受消费者预订,在各大主要市场的预订量相当可观,将在9月24日开始发货. 与去年10月份推出的iPho ...

  9. A12X性能更值得期待,苹果摆脱Intel又近了一步

    外媒AnandTech表示基于SPECint2006基准测试,A12处理器的性能较A11好24%,但在提高功耗的情况下性能可能提升幅度达到40%,这并不算惊人,或许即将搭载于新iPadPro上的A12 ...

最新文章

  1. 合适么?现在学ASP.NET Core入门编程……
  2. 使用匿名函数和内嵌函数处理多变量传递问题
  3. redis 安装-配置
  4. 虚拟机安装CentOS-7-x86_64-DVD-1708说明
  5. 上位机软件控制下位机PHP,采用stm32f103CB硬件I2C1/2(自制硬件)中断/DMA访问,四轴开源程序,DMP,PCB外框图纸库文件,USBToVCOM代码下位机...
  6. OpenLayers学习笔记(十一)— 飞机速度矢量线预测
  7. Java通过代理服务器访问外部网络
  8. Windows 10 windows 11 如何离线安装NetFx3
  9. 2022年3月26日 张量-外积
  10. Maven 中 com.adobe.blazeds 的配置失效解决方案
  11. 文字转化为语音TextToSpeech
  12. keil软件是干嘛的?keil软件怎么用?
  13. JS Base64加密解密
  14. 好玩的Python彩蛋
  15. Filter 过滤器和 Listener 监听器,java面试必问底层
  16. RCNN,Fast RCNN, Faster RCN解析
  17. Scratch Blocks自定义组件之「点阵」
  18. 干货丨从冷战到深度学习:一篇图文并茂的机器翻译史
  19. [Vue warn]: Unknown custom element: <mycom> - did you register the component correctly? For recursiv
  20. keil出现大量未知语法错误(系统移植)

热门文章

  1. 设计别致的小耳机,佩戴无感音质不错,JEET Air2体验
  2. 苹果录屏精灵_iPhone自带投屏与录屏,3分钟教你操作!
  3. 分众传媒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65%至75%
  4. 爬虫数据持久化存储——写入文件
  5. JavaScript设置右下角悬浮窗
  6. 数据仓库之【用户行为数仓】08:【dws层:数据汇总层】【appc层:数据应用层】需求1:每日新增用户相关指标
  7. 【转】了解webservice
  8. mindspore载入已有的模型时不能完全载入
  9. DTOJ 1552:网络小说分组(novel)
  10. sketchflow_使用SketchFlow进行快速原型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