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ix API 与 网络协议栈

  • 前言
  • Posix API 有哪些
    • socket
    • bind
  • 三次握手 建立连接的过程
    • connect
    • listen
    • accept
  • 数据传输 发送与接收
    • send & recv
    • 滑动窗口
    • 粘包 & 分包
    • 延迟确认(延迟ACK)
    • udp场景
  • 四次挥手 断开连接的过程
    • 正常情况
    • 特殊情况
    • 一些面试问题
  • 回收fd和tcb
  • TCP状态迁移图

前言

  本文详细介绍 Posix API 与 网络协议栈 之间的关系;三次握手、数据传输、四次挥手的过程。上下文耦合性较高,不建议跳跃阅读。

  本专栏知识点是通过零声教育的线上课学习,进行梳理总结写下文章,对c/c++linux课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链接 C/C++后台高级服务器课程介绍 详细查看课程的服务。

Posix API 有哪些

  哪些是Posix API呢,就是Linux网络编程的这些API,本文介绍下列8种。

Tcp Server

1.socket 2.bind 3.listen 4.accept 5.recv 6.send 7.close

Tcp Client
1.socket 2.bind(option可选) 3.connect 4.send 5.recv 6.close

设置socket参数
1.setsockopt 2.getsockopt 3.shudown 4.fcntl

socket

  socket 是什么东西?中文翻译过来是插座的意思,那插座有两个部分,一个插一个座。

  socket也是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fd(文件系统的文件描述符,是插头),任何我们能对 socket 进行操作的地方都是对这个 fd 进行操作。

  那插到什么地方呢,插头插到插座上,对于TCP而言,每个连接背后都有一个TCB(tcp控制块,tcp control block)。什么是TCB呢,服务器和客户端建立TCP连接,先建立了socket,那么socket底层看不到的东西,就是tcp控制块TCB,而能够看到的,就是文件描述符fd。

  我们操作fd,调用send,其实就是将数据放到TCB里面。调用recv,就是从TCB里拷贝出来。这个fd是我们用户操作的,而TCB是tcp协议栈里面的。一个fd对应一个TCB,这就是socket。

bind

  刚开始创建socket的时候,其底层的TCB是没有被初始化的,没有任何数据,TCB里面的状态机的状态也是close的,发送不了数据,也接收不了数据。

  下面介绍一个新的概念:五元组,当连接有很多很多的时候,哪个包到底是哪个连接的呢,这个时候就需要五元组。也就是说,通过五元组来确定一个TCB。五元组 < 源IP地址 , 源端口 , 目的IP地址 , 目的端口 , 协议 >

  bind的作用就是绑定本地的ip和端口,还有协议。也就是将TCB的五元组填充 <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协议> ,注意客户端可以不使用bind函数,但其会默认分配。

三次握手 建立连接的过程

connect

  三次握手发生在协议栈和协议栈之间,而posix api connect 只是一个导火索,我们写的代码里面是没有写三次握手的。

  首先客户端先发三次握手的第一次数据包,这时候里面带有一个同步头syn,seq=x,这是由客户端内核协议栈发送的数据包。

  服务端接收到之后,返回三次握手的第二个数据包,syn=1,ack=1,seq=y,ack=x+1 。其中ack=x+1代表确认了x+1以前的都收到了,也就是说告诉对端,你发送的数据包,序号在x+1之前的我都收到了。同样也携带自己的一个同步头给对端。

  再往下面走,就是三次握手的第三次,返回一个ack确认包给服务器。

  这就反应了一个现象,tcp是双向的。双向怎么体现的呢,客户端发送一个数据包告诉服务器我现在发送的数据包序号是多少,服务端返回的时候也告诉客户端我这个数据包的序号是多少。这就是双向。

  有人会问三次握手为什么是三次?因为tcp是双向的,A给B发syn,B回一个ack,这里确定了B是存在的,这里两次。B给A发syn,A回一个ack,这里确定了A是存在的,这里两次,而中间的两次可以合到一起,那就是三次了。客户端发送一次syc,服务器返回一个ack并且携带自己的syn,这时候能确定服务器存在,客户端再返回一个ack,这时候能确定客户端存在,这时候就确定了这个双向通道是ok了。

  connect调用connect之后,协议栈开始三次握手。那么connect函数到底组不阻塞呢,取决于传进去的fd,如果fd是阻塞,那么直到第三次握手包发送之后就会返回。如果fd是非阻塞,那么返回-1的时候说明连接建立中,返回0代表连接建立成功。

n=-1  , err:Operation now in progress
n=0

listen

  服务器内核协议栈在接收到三次握手的第一次syn包的时候,从这个sync包里面可以解析出来源IP地址 , 源端口 , 目的IP地址 , 目的端口 , 协议 ,那么五元组五元组 < 源IP地址 , 源端口 , 目的IP地址 , 目的端口 , 协议 > 就可以确定下来了,从而构建出来一个TCB,只不过目前这个TCB还不能用,因为还没有分配socket,还没有分配fd。这时候会将TCB加入到半连接队列(sync队列)里面。

  同样当第三次握手收到ACK之后,也有一个队列,叫做全连接队列。所以在第一次收到syn包的时候,服务端做两件事,1返回ACK,2创建一个TCB结点,加入半连接队列里面。在第三次握手的时候,先查找半连接队列。那么怎么查找呢,通过五元组查找。

  那这个半连接队列和全连接队列的建立有没有前提?难道是想建立就建立吗,建立的前提就是必须先进入listen状态。我们来看一下TCP状态转移过程。

  服务器首先进入Listen状态,收SYN,发SYN和,ACK,然后就进入了SYN_RCVD的状态。注意,这里进入SYN_RCVD的状态是刚才新创建的那个TCB,改变的是新创建的TCB的状态,而不是被动监听fd的状态。SYN_RCVD这个状态就暗示这TCB已经进入了半连接队列里面,也就是说半连接队列里面所有的TCB的状态都是SYN_RCVD。

  客户端首先发收SYN包,则客户端进入SYN_SENT状态


  服务器当收到第三次握手的ACK的时候,会将对应的在半连接队列里面的TCB移到全连接队列里面,这个时候TCB的状态由SYN_RCVD变成ESTABLISHED状态。

  客户端发送第三次握手的ACK的时候,也会进入ESTABLISHED状态。


现在有一个问题,listen这个函数有两个参数,这个backlog是什么意思?

listen(fd,backlog);

backlog有两种理解情况

  1. 在unix,mac系统里面,半连接队列与全连接队列的总和 <= backlog
  2. 在Linux系统里面, 全连接队列<=backlog

ddos攻击:客户端不断的模拟三次握手的第一次,发syn包

如果在Linux系统中,backlog无论设置多少都是没用的。如果是在unix,mac系统中,设置backlog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accept

  这个时候连接已经建立完了,双方都知道对方的存在了,现在就可以调用accept了,accept函数只做两件事情

int clientfd=accept()
  1. 从全连接队列里面取出一个TCB结点
  2. 为这个TCB结点分配一个fd,把fd和TCB做一个一对一对应的关系。

直到现在,应用程序才可以操作这个tcp的会话。

数据传输 发送与接收

send & recv

  我们知道发送用send,接收用recv。

  send只是了将用户态的数据拷贝到内核协议栈对应的TCB里面。至于真正数据发送的时机,什么时候发送的,发送的数据有没有与之前的数据粘在一起,都不是由应用程序决定的,应用程序只能将数据拷贝到内核buffer缓冲区里面。 然后协议栈将sendbuffer的数据,加上TCP的头,加上IP的头,加上以太网的头,一起打包发出去。所以调用send将buffer拷贝到内核态缓冲区,与tcp发送数据到对端,是异步的过程

  对端网络协议栈接收到数据,同样开始解析,以太网的头mac地址是谁,ip地址从哪里来的,源端口是多少,目的端口是发到哪个进程里面,然后将数据写进对应的TCB里。recv只是将内核态的缓冲区数据拷贝到用户态里面,所以tcp数据到达TCP的recv buffer缓冲区里,与调用recv将缓冲区buffer拷贝到用户态,这两个过程也是异步的。


滑动窗口

  如果客户端不断的send,服务器对应的tcb的recvbuffer缓冲区满了怎么办?

  首先,如果不停的send,直到sendbuffer缓冲区满了,这个时候send会返回-1,代表内核缓冲区满了,send的copy失败。而如果recvbuffer缓冲区满了而应用程序没有去接收,这时候TCP协议栈会告诉对端,我的缓冲区空间还有多大,超过这个大小就不要发(滑动窗口),也就是说recvbuffer缓冲区会通知对端,我能接收多少数据,而对端发送的数据量一定要在这个范围内才行。

  一般send的时候,在TCP协议头里面有一个push的标志位,置1代表立即通知应用程序来读取。

粘包 & 分包

  假设我们连续send 1k的数据三次,那么在内核tcb的缓冲区里面,就有3k的数据,这3k的数据是1次tcp发走,还是分2次,分3次,都不是由应用程序控制的。这就出现了 粘包 和 分包 的问题。

  假设send 了3次,而协议栈只发送了2次,那么在recv的时候读两次,就避免不了数据包合在一起的现象。

解决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在数据包前面加上这个包有多长
第二种:为每一个包加一个特定的分隔符

延迟确认(延迟ACK)

  上面两种解决方法有一个很大的前提,就是这个数据包是顺序的。先发的先到,后发的后到,这就是顺序。那TCP是怎么保证顺序的?

  在TCP发送的时候,数据包都是确定的,第一个包发完之后,对端等待一会,再确认这个包。假设现在发5个包,A到了,B到了,每收到一个包,对端都会重置延迟定时器200ms。

  现在假设B包第一个到,现在启动定时器200ms,然后C包到了,重置定时器,在200ms以内A包也到了,再重置,E包到了,重置,最后200ms超时了,D包没到。这时候就会ACK=D,代表D之前的都收到了。接下来D以及D后面的数据包都会重发。

  这样就解决了包的无序的问题,这里的操作都是TCP协议栈来做的。

udp场景

  延迟ACK确认时间长,超时重传的时候,重传的包较多,很费带宽。这就有了udp的使用空间。

  随着带宽越来越高,udp的使用场景在不断弱化,但是在弱网的环境下,做大量数据传输的时候,TCP就不合适了,因为一旦出现丢包的情况,后面的包都要重传了。

  并且TCP也没有办法保证实时性,虽然可以关闭延迟ACK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实时性也会用到udp。

  udp场景:1弱网的环境下(电梯里网就很烂) 2实时性要求高的环境下(游戏打团,秒人只在一瞬间)。

四次挥手 断开连接的过程

  这6个状态就是四次挥手的过程,对于TCP而言建立连接时间很短,断开连接时间很短,中间传输数据是绝大部分时间,但是中间传输数据的状态只有一个,就是ESTABLISHED。断开连接的过程只有一个函数,就是close。

正常情况

  在四次挥手的过程中,没有客户端和服务器之分,只有主动方和被动方之分。主动方首先发送一个fin,被动方返回一个ack。被动方再发送一个fin,主动方返回一个ack。这就是4次挥手

  第一次的fin是哪来的呢,调用close这个函数,协议栈会将最后一个包fin位,置1,被动方接收之后,会触发一个可读事件,recv=0。被动方会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推给应用程序一个空包,第二件事情直接返回一个ack的包返回给对端。然后被动方recv=0读到之后,应用程序会调用close,这时候被动方也会发送一个fin,对端收到fin会回复一个ack,至此四次挥手完毕。

  四次挥手为什么要有四次?因为tcp是双向的,就跟两个人分手一样,女的跟男的分手,男的说我知道了,那我也跟你分手吧。第一对fin和ack就是女方终止与男方交往,第二对fin和ack就是男方终止与女方交往。这个过程就形成断开了。四次是因为女方跟男方分手之后,男方需要缓和一段时间,中间间隔一段时间(因为这个时候被动方的数据可能还没有发完,在缓和期要把数据都发过去)。

  主动方在调用close之前它的状态是确定的ESTABLISHED状态,发送fin后,进入FIN_WAIT_1状态,收到ack以后进入FIN_WAIT_2状态。如果中间两次ack和fin一起的话,那就没有这个状态,直接进入TIME_WAIT状态。也就是说收到fin后进入TIME_WAIT状态。在等待2MSL后,进入CLOSED状态。TIME_WAIT存在的原因避免最后一个ack丢失,而对端一直超时重发fin,导致连接得不到释放。

  被动方在接收到fin后,进入CLOSE_WAIT状态,之后调用close发送fin后,进入LAST_ACK状态,收到ack之后,进入CLOSED状态。


特殊情况

  有没有一种可能,主动方调用close,被动方也调用close。也就是说一对情侣同时提出分手。在FIN_WAIT1状态期间接收到fin,这时候就进入CLOSING状态,之后收到ack就进入TIME_WAIT状态。


一些面试问题

  现在假设客户端连接进入FIN_WAIT_1状态,会在这个状态很久吗?不会,因为即使没有收到ack,也会超时重传fin,进入FIN_WAIT_2状态。


  如果连接停在FIN_WAIT_2状态的时间很久怎么办呢?既然客户端停在FIN_WAIT_2状态,那也就是说服务器停在CLOSE_WAIT状态。服务器出现大量CLOSE_WAIT状态,造成这一现象是因为对方调用关闭,而服务器没有调用close,再去分析,其实就是业务逻辑的问题。

  recv=0,但是没有调用close,原因在哪呢。也就是说从recv到调用close这个过程中间,时间太长,为什么时间太长呢,可能在调用close之前,有去关闭一些fd相关联的业务信息,造成比较耗时的情况。假设现在是一款即时通讯的程序,现在客户端掉线调用了close,服务器接收到recv=0后,服务器需要把这个客户端对应的临时数据同步到数据库里面,会出现一个很耗时的操作,那么这个时间内就是出现CLOSE_WAIT的状态。

  那么如何解决呢,1. 要么先调用close 2. 要么把业务信息抛到消息队列里面交给线程池进行处理。把业务的清理当成一个任务交给另一个线程处理。 原来的线程把网络这一层处理好。


  作为客户端去连第三方服务,长时间卡在FIN_WAIT_2状态,有没有办法去终止它?从FIN_WAIT_2是不能直接到CLOSED状态的,所以这个问题要么再起一个连接,要么就杀死进程,要么就等待FIN_WAIT_2定时器超时。


  如果服务器在调用close之前宕机了,fin是肯定发不到客户端的,那么客户端一直在FIN_WAIT_2状态,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如果开启了keepalive,检测到是死链接后会被终止掉。那没有开启keepalive呢?

  FIN_WAIT_2 状态的一端一直等不到对端的FIN。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连接两端会一直分别处于 FIN_WAIT_2 和 CLOSE_WAIT 状态。这会造成系统资源的浪费,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内核协议栈就有参数提供了对这种异常情况的处理,无需应用程序操作),也就是说,等着就行。

  如果应用程序调用的是完全关闭(而不是半关闭),那么内核将会起一个定时器,设置最晚收到对端FIN报文的时间。如果定时器超时后仍未收到FIN,且此时TCP连接处于空闲状态,则TCP连接就会从 FIN_WAIT_2 状态直接转入 CLOSED 状态,关闭连接。在Linux系统中可以通过参数 net.ipv4.tcp_fin_timeout 设置定时器的超时时间,默认为60s。

回收fd和tcb

  被动方调用close之后,fd被回收。在接收到ack以后进入CLOSED后,TCB被回收

  主动方调用close之后,fd被回收,在time_wait时间到了进入CLOSED后,TCB被回收

TCP状态迁移图


Posix API 与 网络协议栈 详细介绍相关推荐

  1. Linux服务器开发,Posix API与网络协议栈

    ──────────────────────────────────────────────────────────────── ┌------------┐ │▉▉♥♥♥♥♥♥♥♥ 99% │ ♥❤ ...

  2. arcgis api 4.13 —— Layer详细介绍

    arcgis api 4.13 Layer详细介绍 近日,esri官方更新了arcgis api4.12版本,接下来我将就此API做一个大概的梳理.本篇文章是关于图层(layer)的一个大概.主要分为 ...

  3. DTI脑网络构建 详细介绍处理过程以及PANDA的使用

    基本概念: 首先介绍一下DTI(Diffusion Tensor Imaging),即弥散张量成像,是MRI的一种特殊形式.举例来说,如果说核磁共振成像是追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那么弥散张量成像便是依据 ...

  4. CN2网络是什么?CN2网络超详细介绍

    有些新站长可能对CN2还太了解,这里接下来来详细说一说CN2网络. CN2网络是什么? 中国电信的下一代承载网络于2005年投入使用.最初的目标是提供一个科学建设.先进架构和更合理的拓扑网络,以满足未 ...

  5. ETH2.0 Serenity中网络的详细介绍

    以太坊第四阶段Serenity中网络的概述 特别感谢Hsaio-Wei Wang.Kevin Mai-Hsuan Chia.John Adler的编辑和有价值的反馈. 在分片区块链中网络是一个难题,我 ...

  6. 网络映射iscsi服务器,群晖iSCSI管理器连接网络硬盘详细介绍和配置使用说明

    群晖科技日前已经正式推出DSM 6.2版操作系统, 作为重大版本更新的DSM 6.2已经为我们带来诸多新功能. 本文将介绍对于家庭和中小企业非常实用的iSCSI功能,通过该功能加载群晖服务器的存储空间 ...

  7. java socket 高级编程_Java高级编程-网络编程详细介绍 (一)

    java.net 包中的类和接口提供了可用于低层和高层网络编程的 API.低层 API 可以让你直接访问网络协议,但是为此你不得不使用低层的 TCP 套接字和 UDP 数据包.高层的 API (如 U ...

  8. CentOS 7 在vmware中的网络设置详细介绍

    CentOS 7 在vmware中的网络设置 前言:由于工作中需要使用Linux,在虚拟机中装了CentOS7,以作实验之用,安装后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主要是网络问题,安装后出现下列几种状况: ( ...

  9. 前端网络请求详细介绍

最新文章

  1. Winson.SqlPager 2.5 发布!
  2. 盘点数据科学20个最好的Python库(附链接)
  3. oracle存储过程 调用java_Oracle存储过程调用Java方法
  4. erlang/thrift快速安装
  5. UITableView性能优化与卡顿
  6. Spring @Configuration和FactoryBean
  7. (十七)深入浅出TCPIP之HTTP和HTTPS
  8. android studio : clang++.exe: error: invalid linker name in argument '-fuse-ld=bfd
  9.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题库,统考计算机应用基础题库
  10. 最便宜的那款特斯拉,刚刚喜提“最安全汽车”称号(然后被打脸)
  11. Vim安装YouCompleteMe自动补全插件
  12. 【CSP201312-4】有趣的数(数位DP)
  13. 鸿蒙移植stm32,韦东山老师要移植鸿蒙的那个STM32MP157具体是什么?
  14. 前端性能分析探索-天眼浏览器监控
  15. Android中打开浏览器更新App的最新版本
  16. 学习通信原理之——什么是傅立叶级数
  17. 基于Web的股票预测系统
  18. 【C语言刷题】汉诺塔问题
  19. 【SQL文档整理系列1】MySQL创建procedure(可以用来造测试数据)
  20. 边缘设备、系统及计算杂谈(16)——Apache学习

热门文章

  1. vue项目每30秒刷新1次接口获取数据
  2. 不等式约束二次规划——有效集法
  3. 【水文模型】SWAT水文模型原理及数据库简介
  4. 格式塔理论主要是用计算机,格式塔理论在UI设计中的运用
  5. appium 环境搭建配置清单带版本号
  6. p2p显示kad能连接 服务器未连接,P2P连不上kad网络怎么办
  7. Eplan P8安装在win10系统运行卡顿解决方案(适用于Version 2004及之后的版本)
  8. 【技巧】笔记本外接显示器配置教程(个人向)
  9. iOS蓝牙开发连接系统或其他APP已经连接、配对成功的蓝牙设备
  10. python3+ffmpeg下载B站视频,附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