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梦想改变生活
第二章 聚集正能量的人生
第三章 职业、学习、爱情的规划
第四章 财富规划——踏上财富自由之路
第五章 打败挡在梦想路上的“小怪兽”
第六章 记事本改变生活
第七章 30岁前改变自己,30岁后改变世界

第一章 梦想改变生活

   本章作者主要是为我们探讨每个人的梦想是什么。首先通过一个例子:当你月薪50万,你想做什么?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人回答的内容,我们可以很快得出各种类型的人群对应的梦想是属于哪一类。例如学生A希望买别墅给爸妈、环游世界等,则可以看出该梦想与之关联重要的是钱,那么如果追求的是钱,则找工作应该找一些尽可以高收入的工作类型。学生B希望推动中国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则该梦想则不是钱能够搞定的,则应该更进一步去分析如何发展才能更加接近该目标。以上的例子其实是比较大概分析每类人群对应的梦想方向。要记住:你相信什么,你就能看见什么!
本章金句
1.年轻的时候,谁都有梦想,我们也常常为自己寻找借口说,让我们先攒一点钱,等工作再稳定一点,等薪水再高一点,等我有更多业务时间,可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显示慢慢把我们吞没了,梦想也就消失了。
2.成功人士大多都是理想主义者,而且理想高远得几乎都不能实现。而正是“取法乎上,得其中也”,拥有高远的梦想,他们才能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准,而“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如果你追求的就是简单的温饱、加薪、升职,那么也许你这些都得不到。

第二章 聚集正能量的人生

本章个人觉得从以下几个问题出发来思考:
(1)面对选择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生活中,我们总是面对选择,而在我们面临选择的时候,总是犹豫不决,害怕自己选错了。例如以下场景:

  1. 大学毕业是工作好还是考研好?
  2. 我想转行,是先辞职呢,还是先过度一段时间呢?
  3. 我想看书,先看哪一本好?

  以上这些问题,其实我们都无法给你解答,毕竟我们并不是你,很多时候,你得有选择的勇气,要谨记不一定要遵从别人的建议,别人的建议仅仅作为参考。例如读书这件事,对于不同人群来说,有些书对于一些人来说是好书,而对于一些人来说,是坏书。但其实有些时候,这些所谓的坏书,其实对于一些人群来说是好书。所以不能仅仅听他人所言,要自己去读,去品味,才能分辨出好坏之分。
  又比如现在的考研热潮,大量大学生去考研。而当问一些人为什么考研的时候,得到的答案是:自己不知道毕业后干嘛好,而别人都去考研,所以也去考研了。对于这些人群,是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而是在盲从。我们在面对自己选择的时候,要更多想一想自己是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比如考研,反问一下自己,考研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如果不考研,工作带来自己的好处和坏处又是什么?权衡当下之后做出正确的选择才是对自己负责。
  未来不是一种假设、一种选择,做好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常常听到抱怨:如果当初我考研,可能现在发展就不一样了。如果当初我去北京发展而不是留在家乡,可能现在就不一样了。选择的真正意义,在于当你开始选择的时候,你就会走向这条路却无法选择那条路的痛苦。所以做好现在,才是做好的选择。要相信自己:人生是一次长跑,暂时的落后和领先不算什么。
(2)如何更好的实现我们的梦想?
1. 热爱你的工作。
2. 做好你手中的每一项工作。
3. 少说话,多做事。
   对于梦想,倘若我们能够按这三个标准去做事,那么我们可以更快的实现我们的梦想。首先,热爱你的工作,很多人总抱怨工作无聊,一直在做重复的事情,工作没有意义。那么你这个时候就要思考一下你的工作是否是换取薪水这么简单的事情,再想想你的目标,是否能够通过工作去实现?其次,做好手中的每一项工作,对于每项工作,我们都要去认真对待,只有这种态度,工作中才能避免大量的错误。最后,少说话,多做事。
(3)当有机会来临的时候,你是否会犹豫是否要去抓住?
  本章举例了当工作中,分配一个不属于自己职业范围的工作任务出来,你会是否主动提出承担这部分工作? 实际上,很多人都是有这种心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工作上,不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坚决不干;生活中,没有眼前利益的事情坚决不做。而节约下来的那些时间,又放在无用的上网,聚会和打游戏上。
  其实有些时候,机会是悄悄来临的,而面对机会的不同态度,实际上,有些工作虽然不是你的职责,但你做了,可能你会学到很多东西,并且接触你职业范围外的新的人群,说不定有机会让领导发现你另一面的才能。
  面对机会,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尝试、尝试、尝试,当然你面对的不一定是机会,但只要多尝试,机会一定会来敲门。
(4)悲观心态的人面对事情的时候如何调整心态?
  文中通过举例表示悲观者和乐观者在遇到事情之后心态上的改变。例如:当悲观者面试失败之后,会陷入自我能力怀疑和自我否定,进而自暴自弃。而乐观者面对面试失败,则会认为准备不充分,从中吸取教训,重新面试。可以看出两者面对事情的态度变化。正如书中说的**“正如有一半水的杯子,悲观者看到的是它空了一半,而只有半杯水。乐观者看到的是,它不是全部空的,它居然有半杯水,事情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完全是因为你的态度不同”。**
  当我们遇到难题的时候,我们更多要对自己的心态进行调整,注重把眼前的每一件事做好,不要太过多忧虑,下一次做好就是了。文中给出当遭遇痛苦的建议:1.咬紧牙关,一天一天熬下去。2.多做点事,欺骗你的大脑。3.想想你爱的人。

本章金句:
1.我闷闷不乐,因为我少了一双鞋,直到我在街上,见到有人缺了两条腿。如果你从来没有经历战争的危险,你已经比五亿人幸福了;如果你能吃饱,已经比八亿人幸福了;如果你有存款,你已经比92%的人幸福了!快乐就是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2.正如有一半水的杯子,悲观者看到的是它空了一半,而只有半杯水。乐观者看到的是,它不是全部空的,它居然有半杯水,事情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完全是因为你的态度不同。

第三章 职业、学习、爱情的规划

本章则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剖析书中知识点,我将以问题的方式将知识点呈现出:
(1)、如何进行我们的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在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总有这么一门课程。但我们其实往往最后也不知道自己的职业规划是怎样的,很多时候都是当做作业去应付了事。而很多公司面试也会问到个人的职业规划问题,该问题也困扰了很多应届生。那么对于职业规划,文中给出的建议如下:
1.要知道“我能做什么”。 如果你的职业规划与你专业相关,那么你现阶段就是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很多专业都是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的。而如果你的职业和你现在的专业不相关,那么你就要花更多心思去接触你所喜欢的职业相关的事情,倘若你还在读大学,那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你所喜欢的职业兼职或者对应知识点的学习。
**2. 要知道“这个职业的路径是什么”。**职业路径,顾名思义,就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我们会未来为有怎样大致的发展。而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去查找该职业对应的信息,以及与业内人士交流,尽早更已经在这个职业内的人士进行交流,有助与我们更好的职业发展。
3. 要知道“我还能做些什么”。当我们已经完成第一二步的时候,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分析自己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如何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减少我们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且,通过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去弥补这方面的差距。
  总之,做好职业规划,首先要对自己了解,明白自己“能做什么”;然后是对有兴趣从事的职业的了解,明白“这个职业的上升路径是什么”;最后就是寻找两者的差距,并想办法进行弥补。
(2) 怎样读书才会有用?
  这个问题其实一看就知道太功利主义,我们读书更多是为了答疑、解惑,或者是为了解决我们对生命、对宇宙的疑惑。对于读书,其实分为指导“知”和指导“行”这两类。指导“知”指的是比较理论性的书,开拓你的眼界。指导“行”,则是指一些实用技巧的书籍。
  读书要读旧书,其一,读旧书省事;其二,读旧书省时;其三,读旧书可以“温故而知新”。当我们读过一些好书的时候,每次重读都会有一些不同的感受和体会,而重读一次一来可以回顾知识,二来可以发现书中我们以前并未体会到的知识。对此,我们可以根据我们读过的书,总结出属于自己的“值得再读的书”的清单,每隔一段时间来进行回顾重读。
  读书要读懒书。首先,对于未读过的书,我们要学过筛选,从中选到适合我们的书籍。其次,我们要懂得借他人之手,读自己的书。我们可以通过专家点评,名家推荐去筛选书籍,再结合自己的判断去做出最终的选择。最后,遇到实在看不懂的书,则一定要偷懒。有些时候,看不懂请不要硬看下去,这样只会折磨自己,并且让自己对读书产生挫败感。有些书,是必须基本一定的基础知识才可以看懂,所以当遇到看不懂的时候,或许需要先把基础的知识书看完才能看懂,可以先放一边,等以后再看。
(3)如何遇到喜欢的人?
文中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增加目标对象的奇数。
2.增加样本选择的典型型。
3.要针对目标对象集中的区域。
4.寻找“联系员”——关键人物法则。
5.制定一定的标准。
6.保持一定的接触频率。
7.行动起来。
  以上七条原则,其实说白了,就是要多社交,扩大选择范围,才能找到最终自己喜欢的人。很多人之所以单身,一来是单一的社交圈,二来工作繁忙,无心恋爱。这些都是构成一直单身的原因。所以我们应该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去认识不同人群的人,这样就有大概率能够碰上自己喜欢的人。

第四章 财富规划——踏上财富自由之路

  本章则主要跟我们讲解理财的重要性,通过举例大量的例子说明同样的资金,对于会理财的人和不会理财的人的区别。
(1) 如何理智的对待理财?
  建议一,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你问“你觉得投资什么好”,没准这人回答你“投资黄金好”,那么你一定要接着问“为什么投资黄金好呢,我听说股票也不错”。接着问“为什么投资这个品种好”。请记住,不要轻易相信结论,而是要思考一个人说话的逻辑,保持独立的思考,这是学习投资理财最基本的东西。
   建议二,一定要多问几个人,问的多了,你会发现一些观念矛盾,从而发现其中差别,这也是独立思考的体现。
  建议三,一定要问有实际经验的人,要找到真正在投资理财中获得收益的人去请教。
  建议四,报一些理财的系统课程,现在网络已经很发达了,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系统课对理财知识点的学习。
建议五,看理财的书籍,通过看书学习理财知识。
(2) 对于理财投资,我们应该怎么做?
  第一,投资上,不懂的事情不要去做。这点很重要,例如近来很火的区块链,倘若你不了解这个,千万别去投资。我们一定要在自己有把握的项目上做出合理的投资。
  第二,对于理财,首先我们要懂得合理支配薪水。我们应该对于收入和支出做出严格的纪律,而不是每个月都是“月光族”。如果是这样,即使你薪水再高,你也依然是“月光族”。我们应该对于生活中的各项开支进行合理限制金额,而不是等到月底才看剩下多少钱,而应该是一开始,我们就限定了使用金额。请记住,消费的欲望是无止境的,适当控制这种欲望,是走上财富之路最重要的关键点。
  第三,要懂得资产和负债的区别。标准就是:让我们往外付钱的东西,就是负债;不让我们往外付钱,甚至能够帮我们赚钱的东西,就是资产。我们应该应该的增加我们的资产,减少我们的负债。
   第四,建立数学化思维。只有数字是不骗人。例如我们计划今年要赚多少钱,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数字化,平摊到每个月应该赚多少钱来看我们的理财计划是否合理。

第五章 打败挡在梦想路上的“小怪兽”

(1)如何解决拖延症?
  生活中,我们难免总是有拖延症,总喜欢把事情拖到最后来处理,到最后总是把事情搞砸。而应对拖延症的有效方法,其实五分钟就能搞定。当我们要开始做事的时候,不妨我们可以先设定五分钟定时去做。只要开始行动起来,其实就已经渐渐摆脱拖延了。以下是“五分钟拖延症改变法”准则:
1.立即行动,不要思考。对于某项任务,我们总是在大脑预演和放大了那种畏难的情绪,思考得越多,大脑对困难就预演得越多,你就越可能作出“保持原状”的决定。所以立即行动,不要思考,当你要做的时候,先设定五分钟,然后立即开始手中的任务,反正只有五分钟,你的大脑会这样想,就会帮助你行动起来。
2.挑选最有成就的部分完成。因为"五分钟倒计时"的秘诀在于设定了非常低的目标,即5分钟的行动,低目标是很容易完成,这样达成目标你会有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可以促使你改变拖延症的重要因素。
3.切记这只是一个开头,还需要更多努力。刚开始5分钟的满足感会让你觉得干什么事都很有劲,慢慢的,我们可以将时间设置长一些,例如番茄时钟,每25分钟休息一次的方式去做任务,这样的话,可以更好的摆脱拖延症。
4.“以毒攻毒”。也就是当你想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你却不想做。那么你直接什么都不做,就一个人静静坐那里,发呆15分钟。在这15分钟内,你不能做什么事情,只能去想。而这15分钟,其实你会感到很无聊,并且脑中反而会出现各种方法去完成该项任务,但你此时不能行动,必须等到时间到为止。
5.积分奖励法。该方法就像我们玩游戏一样,当完成任务之后,给自己一些适当的奖励,从而达到满足感,会更加有动力去完成任务。
(2) 如何解决注意力不集中?
  当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总是会被身边的琐事导致我们无法注意力集中去做事情,经常工作中,被同事的突然打扰导致注意力分散。又或者自己心声不定,每隔一段时间就想刷微博看看有什么事情发生等情况。对于这些情况,我们应该采取如下建议:
1.改变环境,专注当下。我们可以拿一张便签纸记录我们要做的所有待办事项,然后对于突然起来因为外部环境导致自己分心的事情列在上面,稍后再做。而自己则专注与当下的工作。例如,当同事突然麻烦你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先记录对方的要求,并且明确告知对方自己现在没有空,记录对应的事情到便签上,然后告知对方对应时间去找他即可。不要暂定现在所做的任务,除非该任务的重要级别比你当前的任务级别高。
2.倒计时工作法。对于注意力不集中,总是想刷微博等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倒计时工作法,也就是设定一个时间,例如番茄时钟,就是按每25分钟工作,休息5分钟的时间的方式去工作。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工作,而刷微博这些可以安排在休息5分钟的时候去做。
3.冥想。对于注意力不集中,其实也反映我们的心神不定,而冥想的练习,有效的让我们集中注意力。
(3) 如何做到劳逸结合?
  对于工作和生活,我们要做到劳逸结合。
1.每个月有一个周末,通过你喜欢的方式,例如:郊游、聚会、看演出,进行彻底地休息和放松。
2.每周有一天,不要做任何与工作相关的事情,充分地休息。
3.每天有一个小时,做让你觉得放松的事,或者午睡一会儿。
4.每个小时有10分钟,放下手中的工作,喝口水,伸伸懒腰,眺望远方,或者走动一下休息放松。
  只有重视休息,适当运动,才能有足够的能量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4)如何Say NO?
  工作中,我们总是对于同事的一些请求,不懂得拒绝,导致自己越做越忙,越忙越乱。所以当我们遇到这类请求的时候,我们应该思考如果拒绝了之后,对于自己来说,是好还是坏。并且对于拒绝,也是要讲技巧的。
1.要积极倾听对方的要求。拒绝的话不要脱口而出,我们应该耐心去弄懂对方的理由和要求,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一下,一定要显示出明白这个请求对其的重要性。
2.用抱歉语舒缓对方的情绪。对于他人的请求,表示出无能为力,或迫于情势而不得不拒绝的语态。
3.应明白干脆地说出“不”字。拒绝的态度虽然应该温和,但自己不想做或者肯定办不到的事情,应该清楚明白地说出“不”字,如果过于委婉,会使对方怀有希望,引发误会。
(5) 如何摆脱3分钟热度?
  对于做什么事情都3分钟热度来说,其实主要原因是目标的不明确,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SMART原则去认识什么样的目标是明确和清晰的目标。
并通过原则,去制定详细的计划,当你看到你只要按照计划去执行,你就可以达到目标。那么就可以逐渐摆脱3分钟热度。并且对于计划的执行,需要合理化,可以通过不断的去行动,根据反馈来调整计划,并且在计划中,可以设置几个阶段性的目标。计划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需要慢慢改善到适合自己的计划的。
(6)如何有效的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
   首先,计划可以分为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对于初学者,我建议以下几点:
1.先记录一周每天的时间安排,每天做了什么事情记录下来,然后分析自己本周的“时间黑洞”。
2.先从周计划开始制定,我们先通过时间黑洞去分析时间浪费在哪里,然后通过周计划,制定合理的目标。
3.根据周计划,将任务平躺都日计划中。并且记录日计划中完成项以及未完成项,记录未完成原因。
4.预留时间,计划不应该全部排满,应该预留一些时间去处理当计划赶不上变化的突发事件。
5.当周计划能够顺利完成,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以下维度去制定: 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年计划制定之后,平摊到月计划,月计划平摊到周计划,周计划平摊到日计划的方式,一步一步去细分,最终去行动方可实现我们制定的计划。
  以上这些,作为新手可以先从这方面去入手。另外可以学习一些关于计划的书籍:《小强升职记》、《只管去做》这些都是教如何合理有效的去计划和让自己的计划实现的好书。
#第六章 记事本改变生活
  本章则主要跟我们讲解的是记事本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1) 如何有效的使用记事本?
对于记事本,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随身携带,随时记录。
2.有“计划事情清单”
3.有时间的预算和实际使用情况的记录;
4.有对每天工作生活情况的反省和总结;
5.能记录新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6.能帮助你自己真正作出改变;
对于以上6点,说下我的个人理解:
  随时携带,随机记录。我们可以用随身携带小记事本,或者手机的笔记本来记录。我个人比较喜欢用手机软件记录,然后每周再将手机记录的整理到excel表格中分析每周所做的事情以及完成的计划项目进行反思计划的完成度和合理性。
  计划事情清单。通常在前一天晚上睡觉前,将明天要做的事情清单记录到手机中,并分清事件的轻重缓急,按照紧急程度去依次完成,这样的话,可以保证每天的主要事件都是给重要的事情完成,紧急程度可以参考“四象限”法则方式。
  有时间的预算和实际使用情况的记录。这部分其实就是对计划项安排进行合理的估计,避免了计划的制定超过了我们可使用的时间。通过实际使用情况的记录,则我们可以更好的预测下次计划项所需时间。使计划制定得合理。
  有对每天工作生活情况的反省和总结。每日工作情况的记录,能够更好的让我们知道今天做了那些事情,反思有那些事情需要改进以及总结经验。
  能记录新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能帮助你自己真正作出改变。这些则是当我们在记录到记事本的时候,一来让我们记录所学知识点的回顾,二来也使我们更加自信,更加有动力去完成任务。
(2)如何调整心态?
本文给出的建议如下:
1.对自己要求低一些。对于刚开始,我们不可能能够全部都按照计划的去实现,我们可以最最简单的开始做起,从最开始的“时间记录”开始,慢慢过度到更多的内容。
2.习惯养成的连续性原则。刚开始,对自己要求低一些是应该额,但有一点不要忘记,就是坚持。每天的坚持,是为了改变生活的惯性,每一种习惯都是有惯性的,只有在最开始阶段,阻力非常大的时候,去冲破这种阻力,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
3.**Just do it!**行动起来。只有行动起来,付诸行动,才能有所收获。
(3)如何做一个简单的每日计划?
1.写下任务;
2.估算时间;
3.分解任务;
4.预留空间;
5.做出取舍;

  以上五点,我们可以先在记事本记录你想做的事情,然后对每一项进行分配对应的时间。根据锁分配的时间,结合自己实际可使用的时间进行比较,最终做出取舍得出一份简单的每日计划。请记住,刚开始是需要不断调整每日计划的,需要实际操作之后,不断调整才能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每日计划。最佳方法就是实践,通过反馈来不断调整计划。

第七章 30岁前改变自己,30岁后改变世界

  本章主要讲述的是对于公益事业的发展,倘若我们能够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那么世界会因为我们的一点点改变而变得美好。
  这里说下我对公益事业的看法,现阶段,我们社会有很多公益事业,红十字会、水滴筹、各种公益机构。然而当这么人们信任的公益机构爆出各种贪污腐败,人民捐款的钱最终没有落实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上。这使得人们逐渐对这些机构失去信心。从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事件,再到“水滴筹”事件,都是在透支着人民对这些机构的信用。
  再到现在的“武汉疫情”,全国上下的所有捐款,武汉红十字会的信息不透明,真正需要口罩的医院反而拿到很少。人民捐的白菜最终被低价出售到市场等场景,真的是让人感到心寒!!!这也让我深刻反思了当今我们社会的治理模式。倘若人民对于机构已经失去信心,公益机构又没有把钱落到实地,那么我们又如何有渠道去捐款到需要的人呢,难道人人都跟韩红一样,自己组织,将钱落实到需要帮助的人,如果都得这样的话,那么这些公益机构,又有和存在的必要。
所以对于公益机构,倘若能够做到信息的足够透明化,及时更新捐款的信息去向,那么我相信,信任是彼此的!

总结

1 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说什么?
  整本书,在我看来,讲的其实不仅仅是30岁前的每一天,而是生活的每一天。如何合理的过好自己充实的每一天。整本书,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分析,梦想、目标、职业规划、爱情、财富、制定计划、行动等方方面面讲述。通过举大量的例子通俗易懂的给我们讲述这些知识点,其实也带我们回顾了整个人生是怎样的。
2 作者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个人觉得,作者对于职业的规划、理财、计划的制定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本书的好处就是通过例子说明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都配套对应的例子,很多例子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事情。这种用例子说明知识点的方式能够更好的让我们接受。
3 这本书说得有理?是全部有理?还是部分有理?
  这本书我觉得整体都是有道理的,但毕竟这些都是需要去实际操作的知识点,而不仅仅读后就忘。这本书属于实践类书籍,所谓有没有道理,其实通过实践,我们就能去体会到。
4 这本书与你有什么关系?
  对于我来说,我是被书名锁吸引《30岁前的每一天》,30岁,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阶段,而从书中学到的知识点,不仅仅是30岁前的每一天所需要做到的,是生活中的每一天。我更多的是将书中的知识点去应用与实践,对于我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好书。书中的第六章对于记事本的讲述,对于我过往看到的一些制定计划的书籍来说,记事本这章节写的更好,而且对于计划完成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30岁之前的每一天》读书笔记相关推荐

  1. 读书笔记 | 墨菲定律

    1. 有些事,你现在不做,永远也不会去做. 2. 能轻易实现的梦想都不叫梦想. 3.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做事要有耐心,要经得起前期的枯燥.) 4. 当我们的才华还撑不起梦想时,更要耐下心来 ...

  2. 读书笔记 | 墨菲定律(一)

    1. 有些事,你现在不做,永远也不会去做. 2. 能轻易实现的梦想都不叫梦想. 3.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做事要有耐心,要经得起前期的枯燥.) 4. 当我们的才华还撑不起梦想时,更要耐下心来 ...

  3. 洛克菲勒的38封信pdf下载_《洛克菲勒写给孩子的38封信》读书笔记

    <洛克菲勒写给孩子的38封信>读书笔记 洛克菲勒写给孩子的38封信 第1封信:起点不决定终点 人人生而平等,但这种平等是权利与法律意义上的平等,与经济和文化优势无关 第2封信:运气靠策划 ...

  4. 股神大家了解多少?深度剖析股神巴菲特

    股神巴菲特是金融界里的传奇,大家是否都对股神巴菲特感兴趣呢?大家对股神了解多少?小编最近在QR社区发现了<阿尔法狗与巴菲特>,里面记载了许多股神巴菲特的人生经历,今天小编简单说一说关于股神 ...

  5. 2014巴菲特股东大会及巴菲特创业分享

     沃伦·巴菲特,这位传奇人物.在美国,巴菲特被称为"先知".在中国,他更多的被喻为"股神",巴菲特在11岁时第一次购买股票以来,白手起家缔造了一个千亿规模的 ...

  6. 《成为沃伦·巴菲特》笔记与感想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帐号: 一界码农(The_hard_the_luckier) 无需授权即可转载: 甚至无需保留以上版权声明-- 沃伦·巴菲特传记的纪录片 http://www.bilibili.co ...

  7. 读书笔记002:托尼.巴赞之快速阅读

    读书笔记002:托尼.巴赞之快速阅读 托尼.巴赞是放射性思维与思维导图的提倡者.读完他的<快速阅读>之后,我们就可以可以快速提高阅读速度,保持并改善理解嗯嗯管理,通过增进了解眼睛和大脑功能 ...

  8. 读书笔记001:托尼.巴赞之开动大脑

    读书笔记001:托尼.巴赞之开动大脑 托尼.巴赞是放射性思维与思维导图的提倡者.读完他的<开动大脑>之后,我们就可以对我们的大脑有更多的了解:大脑可以进行比我们预期多得多的工作:我们可以最 ...

  9. 读书笔记003:托尼.巴赞之思维导图

    读书笔记003:托尼.巴赞之思维导图 托尼.巴赞的<思维导图>一书,详细的介绍了思维发展的新概念--放射性思维: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实施你的放射性思维,实现你的创造性思维,从而给出一种深刻的智 ...

  10. 产品读书《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

    作者简介 艾丽斯.施罗德,曾经担任世界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的董事总经理,因为撰写研究报告与巴菲特相识.业务上的往来使得施罗德有更多的机会与巴菲特亲密接触,她不仅是巴菲特别的忘年交,她也是第一个向巴菲特建 ...

最新文章

  1. input的readonly属性与TextBox的ReadOnly和Enabled属性区别
  2. 常用ARM指令总结(未完待续)
  3. oracle 性别 函数索引优化,oracle优化记录4_改写函数索引列
  4. PostgreSQL 12系统表(6)pg_namespace
  5. python执行shellcode_python exec shellcode
  6. 7.25 Ext JS下拉单选框(Combobox,TagFied)使用及疑难问题解决
  7. 后端小白的VUE入门笔记, 前端高能慎入
  8. 【NOIP2017提高组】宝藏
  9. 用计算机对人造卫星,人造卫星轨迹计算主要涉及计算机应用中的______
  10. scl语言用plc脉冲做定时器_请问SCL语言如何调用定时器
  11. 关于OPCUA的配套规范
  12. 获取IPhone相册中图片的方法(ASSets)
  13. 对于交叉轴的一些解析和认识
  14. 数据库学习笔记7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15. Java系列技术之JavaWeb入门-钟洪发-专题视频课程
  16. 北理工珠海学院计算机二级,李兴森教授在北理工珠海学院计算机学院主讲可拓学...
  17. jdk源码(jdk源码阅读顺序)
  18. 提取NTLDR文件,分解Osloader.exe;pe文件找e_lfanew、IMAGE_EXPORT_DIRECTORY-AddressOfFunctions
  19. npm WARN xxxx license should be a valid SPDX license expression: npm安装js依赖时报错 node_modules
  20. 草图大师免费模型到底有哪里?

热门文章

  1. KiCad设计PCB-7-制作自锁开关KFT8.0的原理图库和封装库
  2. 文科生本科专业能学计算机吗,请问高中文科生到大学里学“软件技术”这个专业,上课能听懂,跟得上么?...
  3. 三伏天如何祛除“月子病”?
  4. maven 打包将依赖打进jar包
  5. comp9334-proj2
  6. HDU 6105 Gameia 树上博弈(思路题)(内附官方题解)
  7. 终于有一篇能让小白更容易理解GC算法的文章了
  8. 通用计算机s3,计算机中S1,S3,S4,S5各自的状态是什么?
  9. 天池- IJCAI-18 阿里妈妈搜索广告转化预测新手入门经历(一:数据预处理、特征工程)
  10. CentOS7安装OpenStack(Rocky版)-02.安装Keyston认证服务组件(控制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