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VideoStack有幸采访了UCloud互联网事业部产品中心总监裴志伟,采访中裴总介绍了UCloud核心产品Rome的前世今生,就网络加速的现状和行业需求进行了深入探讨,表明了对技术和行业的融合发展的乐观态度。

文 / 裴志伟

策划 / LiveVideoStack

LiveVideoStack:志伟,您好。首先请您向LiveVideoStack的读者介绍一下自己,以及现在在UCloud主要从事的工作和关注的技术领域。

裴志伟:我是2015年初加入UCloud的。我刚加入UCloud的时候在网络组,当时做的是偏内网的一些产品,包括云网关和带宽产品。2016年年中,我转到了虚拟化计算部,那时候计算部管理UCloud最核心的产品——UHost云主机。2018年年初,我又兼任负责了UCloud对象存储UFile产品。计算、网络、存储是作为云计算的三大基本能力,我很幸运的是,我正好覆盖了这三大类别的产品。

2018年11月份,我转到了IBU,即互联网事业部。我在事业部主要负责的是行业方向,UCloud的战略是叫行业突破。之前各大云服务商都提到了要去做重点行业,每个行业的背景不一样,能力不一样,对云计算的看法也不一样,无限制扩张的话,你的精力会很分散。但是做行业会有一个好处:行业内部是有可复制性的。比如你帮助一个客户解决了问题,这个行业内的其他人看到之后,他会觉得好像跟他面临的问题也挺像的,能不能也给他介绍下解决方案,或者提出些业务差异看我们能否支持定制。

我们现在最重点的行业就是在线教育行业。在线教育行业的核心产品需求主要聚焦在音视频和AI领域。相比传统的线下培训机构式教育,教育机构用线上的方式来解决传统的线下教育依赖的时间、空间和安全问题。怎么解决呢?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产品就是RTC。另一方面,因为它有了海量的音频、视频以及上课数据,又可以通过AI解决课程是否生动的问题。比如我可以通过一些手段让课程更生动,当然这可能偏特效类的;还有把语音分轨,做语音识别,看老师的质量,有没有一些粗话、脏话;还有,人的面部表情是可以识别出来7个情绪的,通过视频观察,我们可以知道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情绪是什么样的,等等。当你深入一个行业的时候,你发现要做的东西还是很多的。这也就是我目前最主要的工作内容和专注的领域:教育行业技术和AI解决方案。


LiveVideoStack:接下来我们聊聊UCloud的Rome,为什么会有Rome这个产品,具体基于什么样的场景需求?

裴志伟:这个实际上是这样看的。当我们开始做教育行业的时候,第一步就是去了解客户需求,我们发现他们共同的问题是,中国在线教育的绝大部分用户不是在一线城市五环内的,而是有大量的学生是因为本地的教育资源不好,所以才更依赖在线教育。二三线城市的网络质量相比一线城市其实是有大幅差距的,所以教育机构最大的痛点就是公网问题,网络是否稳定。

另一个就是,在线教育机构里,除了K12这样的传统教育外,还有英语类的培训,比如说这个行业里面的巨头VIPKid、51Talk、DaDa英语,他们的老师全都是在国外的,比如北美、欧洲,这样的跨国通讯又会引入一个新的网络问题:这样的跨国通讯网络是否能保证?它的一节课时间很短,课单价又那么贵,所以无论是对用户来说,还是对平台来说,他都是不接受任何卡顿的。断网一分钟对看小说和视频是无所谓的,但是如果是上课,这个关系就大了,所以他非常关注这个东西。

这个产品其实属于SD-WAN的一个大类。我们是怎么看SD-WAN的?现在的在线教育机构其实大部分都停留在第一或第二个阶段。SD-WAN的第一个阶段,只要是跟加速有点扯上关系的东西就可以叫SD-WAN,比如公网加速,他就认为是叫SD-WAN。第二个阶段就是拼资源,你会看到有很多的公司的核心是通过资源,就是我有自己的专线,我有自己的传输,这样就说这是SD-WAN。我们现在是属于第三个阶段,AWS在去年re:Invent大会上面推出了一个新的网络产品叫Global Accelerator,就是全球加速产品,其实它已经到这样的一个新阶段了。这个阶段是什么呢?就是不仅仅只是提供资源或者很单一的加速方案,而是整体的全球覆盖网络加速产品或者服务。这个产品其实更强调的是整个网络的监控调度、管理或者以服务的方式帮助用户快速将整体的业务往你的服务上做迁移。

我们是在2018年初规划了这样一个Rome产品,具体的场景需求是从教育行业出发的,但是我不清楚AWS是从什么角度出发的,只是大家几乎都看到了这样一个痛点。所以你会看到,现在基本上大的公有云厂商都在做这样的产品。

LiveVideoStack:有一个问题我想替用户来问,如果要用UCloud的Rome,对我之前的云服务商或者IDC的产品有没有要求,还是需要在另一端也部署产品?

裴志伟:并不需要。Rome,因为我们要尽可能地利用所有能利用的资源,所以我们是把其他云服务商的资源也纳入进来的。一共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交钥匙的,就是用户如果能提供一个公私钥,你可以单独对一组资源设置权限,这个公私钥可以把这个权限范围控制得很细,如果你能提供公私钥,我们可以用全自动化的方式帮你把整个业务全都部署。如果你不能的话,我们会提供一个操作手册,你把它接入之后,剩下的事情就由Rome来控制。因为Rome包掉了其他云服务商的API,可以通过API接入的方式把其他云服务商的服务管理也全都包在里面。

LiveVideoStack:所以Rome解决的是国内、国外或者两个数据中心之间的网络互通,比如延迟、卡顿、丢包的问题?

裴志伟:对。

LiveVideoStack:Rome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找到最优路径的?或者说当网络发生抖动的时候,是否可以实现自动切换最优路径?

裴志伟:是可以的。实际上这个概念在UCloud以前,在城域网的时候就已经提出这样一个概念,叫做环网。如果你的网络是成环的,那么任何两点之间至少是有两条路的。我们的核心理念也是类似的,就是任何两点之间都必须要有——其实我们自己内部定的是3条线路。这3条线路之间都是异路由的,否则一段出问题,那所有链路全都不可用。接下来我们主要根据用户关心的点来进行部署,比如用户关注延迟,丢包。当发现任何一个指标不好的时候,我们会根据权重做一些数据分析,综合判断当前是否要立刻切换线路。整个过程是全自动的,对用户的影响基本上是在秒级。无论专线也好,公网也好,当链路出现抖动的时候,Rome基本上能做到秒级地帮用户切换掉,避免长时间抖动或者延时的情况。其实它的核心技术就是SR(Segment Routing)+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SD-WAN主流的一种技术。现在SD-WAN主流的技术,一个是MPLS,还有一些基于IPv6的一些技术。

LiveVideoStack:除了像刚才提到的教育场景外,有没有其他场景也非常看重这样的产品?

裴志伟:实际上是有的。开始做的时候,我们的需求方是来自于教育行业,但实际上在产品推广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其他行业都有类似的需求。比如工业互联网的设备控制,比如车联网,比如实时对战游戏,都要求延迟很低。还有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疗属于诊断类的,比如家里有一个小的仪器,医生在对端帮你看仪器设备上的数字,如果音画不同步,或者延迟比较大的话,医生跟你讲的东西你都很难关联上。再比如做视频会议的,也很讲究这个,否则你的视频体验会很差劲。最近有家视频会议的公司上市了,它的核心理念、产品价值就是,把线上会议的效果做到跟线下大家坐在一起开会的效果是接近或是一致的,而且还能融入更多视觉效果,所以现在还有比较多的行业是对这块有需求的。

LiveVideoStack:我理解Rome这个产品更多的还是对实时性要求很高的场景服务的一个产品。

裴志伟:是的。


LiveVideoStack:如果要实现这种实时,比如300、200毫秒甚至更低的话,链路的优化、选择是一方面,对这个链路本身的优化,比如说发包的策略,在丢包比较高的时候,需要多发些包才能冗余,这些应该不属于Rome产品包含的范畴,是吧?

裴志伟:对。这些其实属于应用层,但是我们也有另外一个产品是解决这部分的问题。比如前向纠错,就是通过一些冗余包的方式,比如延迟比较高的时候,就用发冗余包的方式,就是FEC(前向纠错),像最近的音视频大家都在讲FEC。在国内延迟比较低的时候,其实是可以自己去通过重传或者是丢包重传,自己去监控业务层面的一些东西,能尽快发现并规避问题。我们也会有另外的产品解决这个问题,相当于Rome是一个底层的网络中间件,再上层会有应用层的一些解决方案。

LiveVideoStack:在整个国内和国外的云服务厂商中,好像提供这样的服务——类似Rome的服务并不多?

裴志伟:可能只是以前并不多,我现在看到大家都已经在慢慢推广了。这里面竞争很激烈,有传统的ISP,现在都是云厂商了,还有以前的CDN厂商,都有点在往这方面转的意思。

LiveVideoStack:你做过主机,做过存储,又做过网络,你觉得以你的经验来看,你有这三方面的经验是不是对做网络更有帮助呢?

裴志伟:这是肯定的。我们知道,网络会分为控制面和转发面。控制面强调的是架构设计,就是怎么样高可用,不会出任何问题;转发面讲究的是高性能,比如转发能力和CPU的消耗。存储是一个比较强调架构设计的领域,做过存储的人会在架构设计方面,或者在高可用设计上面,或者在分布式系统上面,会有一些更好的理解。做过计算的人会对整个底层的转发技术和内核这样的东西更熟悉,这样也会帮助你去完善一些东西。实际上还有更多,因为不同的技术栈领域之间会有一些交集,而且你理解越多,你看问题的深度、角度会略有一些不一样。这样的话,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你的思路可能会更广阔一些。


LiveVideoStack:但是似乎并不是所有技术人都有机会能接触这么三大块产业,可能很长时间都是聚焦在自己的业务场景下,虽然他可以在某一个产品或技术上挖得很深,但是他对整体的架构或者业务并不了解。以你的经验来看,你觉得是建议大家更专一点好,还是多去了解这个世界在发生什么比较好?以你的经验来看怎么去平衡?

裴志伟:从我的角度来看,如果是纯做技术的话,肯定是以深度为好。即使你想做广度,你也要先有深度,再去做广度,否则就是捡起一个芝麻,丢了一个西瓜。

LiveVideoStack:回到刚才你提到的大家都在做的SD-WAN,包括新的一些技术的工具框架,你看现在有哪些新的技术,比如跟网络相关的标准或者框架,可能在未来三五年会成为主流?你有没有看到过这种产品?

裴志伟:我比较看好的还是关于服务类的。比如HTTP 3.0,它有点像现在一些大厂用的QUIC,都是HTTP OVER UDP。目前来说,在整个公网上面,以前大家都认为我的服务是要可靠性,我一定要用TCP。之前Linux 4.9也出了BBR来解决TCP在乱序的情况下网络带宽利用率的问题。但是实际上整体来看,现在在音视频、短视频和直播越来越火热的情况下,好像越来越多的人,包括一些IM公司,都已经在往UDP上转。HTTP 3.0,如果它是纯基于UDP做的话,我们看到它的场景可能会发展得更快。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我们之前做服务的时候也发现过这样的问题,就是有些很老的设备终端到目前为止还只支持HTTP 1.0,连HTTP 1.1都不支持,更不要说HTTP 2.0了。但是我们能看到,HTTP 3.0的应用场景发展会更迅猛,因为大家都想用更好的技术。

LiveVideoStack:刚才也提到一点,这些老的设备,包括运营商可能对UDP并不是很友好,包括限速等。这个问题目前来看可能大家得在跑一路UDP的同时,还得跑一路TCP?

裴志伟:对,是的。

LiveVideoStack: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状况?

裴志伟:这个肯定是有的。做云计算公司最常干的就是这种事情,因为客户是企业级客户,你不能影响它的业务,可能还需要长期维护。因为客户为先,客户的需求永远得先满足,产品在迭代更新的时候,最好是能做到无感知迁移,把用户迁移到最新的版本,否则的话这种事情是很难避免的。

LiveVideoStack:在你们和产品部门,包括跟客户沟通的时候,你们是怎么样迭代的?比如下一个版本研发的能力是有限制的,但是客户的需求很急,你们和客户,包括产品部门,是怎么样配合的?

裴志伟:实际上是这样,互联网都讲究的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我们的整个项目规划都是以MVP的形式,就是最小价值模型。比如我们会跟客户沟通,将客户的需求列一个清单,然后对这些需求做证伪判断,然后设计一个最小价值模型。实际上在做最小价值模型的时候,甚至都不一定是研发做,而可能只是用一些手动的方式去搭出来一个框架,搭出来一个服务模型,去试错。其实核心就是,能否以某种工作量最低、速度最快的方式——先满足他,然后让他看看这是否是他想要的。因为很多人都是这样,在提需求的时候,可能没有很明确的想法,看到东西之后还会有进一步要求,所以我们会先有一个模式。然后我们每个迭代版本的整个进度,一些比较小的需求,我们内部要求是3天内做完,然后在一周内交付。

LiveVideoStack:接下来你们有没有一些新的研发或者突破方向?有哪些技术趋势是你们正在攻关的?

裴志伟:我们现在也在做一些WebRTC的产品,其他的也会做一些偏向于多云的更好的应用。这好像也是AWS的重心,包括上上周谷歌在Google Cloud Next上也提到了它做了一个多元管理平台,所以现在无论是多云也好,还是帮助用户更方便、更简单地做迁移也好,这个领域现在对用户来说痛点是比较明显的。因为云计算已经发展这么多年,大部分人还是认同云的价值的,能减轻他的技术负担,能节省成本,满足他的弹性,解决他的交付周期,等等。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很好上云的用户已经上云了,接下来比较难的用户都是,比如需要整改才能上云,或者没有一个很好的技术团队,或者其他一些东西。从整个社会的IT的角度来说,还有很多事情是在水下的,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没法想象的。所以我们也会关注这方面的东西,我们是站在企业和用户的角度,并不追求最热的技术、最火的技术,而最强调的是用户的痛点是什么、我们如何能够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LiveVideoStack:刚才也提到WebRTC,我理解更多的还是在低延迟通信的这种场景,通过WebRTC来提供这种服务?

裴志伟:是的。

LiveVideoStack:您之前讲到教育行业是咱们今年比较重点的行业,除了教育行业之外,您觉得下一个重点会是哪个行业?

裴志伟:我们目前重点关注的行业,除了教育之外,还有就是企业服务、新零售、医疗等,实际上这里面是有技术相关性的。接下来的几个热点爆发,我们看到的第一个是AI、VR技术,现在是属于潜伏期,在接下来的5G时代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趋势。VR以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网络延迟比较大,人戴了之后是会有头晕、呕吐的情况,如果这个问题能够通过5G结合一些网络加速、边缘的产品解决掉,整个体验是完全不同的。它是解决交互的问题,交互的问题都是革命性的东西。再有就是AI的一些落地产品,因为AI它并不是一个行业,它是一个赋能型的能力。实际上AI在很多领域可以有很多帮助的,比如在教育领域就可以去做AI老师,或者让AI帮老师分担工作,比如批改作业,或者出一些题目、排课等。其他行业的话,我们也是保持open,主要还是看用户需求。目前来看,行业的发展非常快,风口行业可能一两年就被扑灭了。

LiveVideoStack:现在很多公司会关注互联网医疗这个行业,UCloud在这个行业现在做的相关应用是到哪一步了?

裴志伟:医疗的话,现在传统的方式还都是在做三甲医院,在医院里面做私有化部署,其实它是不允许数据出医院的,尤其是像个人的疾病相关数据,是属于极度隐私的,是绝对不允许做任何泄露的。这个不太好表达,你在医院的感受都是,所有东西都是拿着病历本去交互,现在很多医院都已经慢慢地变成了刷卡,刷卡其实就是一个信息流通的问题。现在的医院主要的核心还是在解决信息怎么样流通。

另外一个,医院都有一个叫档案库的地方,可以想象北京、上海的医院很大,有很多患者,档案库永远都是在排队存、取纸质文件。这些数据都只是人为地放在那儿,并没有得到很好地管理。再就是这个排队问题,有些疾病能否以家庭的方式,或者跟穿戴设备结合来做更好的预警,或者在家就能进行医生问诊等。

LiveVideoStack:但这种数据如果不允许通联的话,你其实没有办法做到很准确的,这是一部分。第二部分,现在整个医院对于很多技术公司来说,它其实就是一个大B,它是在做医院内部的事情,不能完全称得上是互联网医疗。关于这些,您的观点是?

裴志伟:其实之前的互联网医疗更多的只是解决了一个挂号排队的问题。实际上之前有一个东西很火苹果手表在美国已经可以做一些医学上面的采集了,但是在中国就没有这样的功能。我们对这个东西还是持乐观态度,可穿戴设备一定会跟医疗有更好的结合。

另外一块实际上是在做AI的病理分析,就是比如你拍了一张CT,还要再去找医生看,很麻烦。但是现在已经有很多案例是通过AI的手段去诊断,而且准确度非常高,已经抵得上一个有十年工作经验的资深医师的水平了,这块也是比较火的。

LiveVideoStack  招募

LiveVideoStack正在招募编辑/记者/运营,与全球顶尖多媒及技术专家和LiveVideoStack年轻的伙伴一起,推动多媒体技术生态发展。了解岗位信息请在BOSS直聘上搜索“LiveVideoStack”,或通过微信“Tony_Bao_”与主编包研交流。

LiveVideoStackCon 2019北京正在招募讲师,无论你是技术派还是学术派,亦或是行业专家,无论你的团队有多小、有多新,都可以来申请LiveVideoStackCon的讲师或出品人。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大会相关信息。

UCloud裴志伟:最小价值模型,技术迭代与客户需求可以达成平衡相关推荐

  1. 计算机语言学家,著名计算语言学家冯志伟为人文学院师生作专题讲座

    (通讯员 乐琦 何伟)4月28日,著名计算语言学家冯志伟先生应邀到访人文学院,为学院师生带来一场题为"词向量与语言学"的学术讲座.讲座通过线下线上方式同时进行.线下讲座由我院何伟副 ...

  2. 去哪儿网机票搜索系统的高并发架构设计(2017-03-20 蒋志伟)

    作者| 蒋志伟 编辑| Gary "高并发"一直是大家感兴趣的话题.2010年~2012年,我曾在Qunar供职,主要负责机票搜索相关的业务,当时我们的搜索系统最高每天承载了亿级用 ...

  3. ChatGPT 新应用时代来临!CSDN AIGC 与大模型技术应用峰会全日程公布

    我们正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节点? 比尔·盖茨直指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开启,并这样表示:在我有生之年,见证了两次革命性的技术展示.一次是 1980 年看到图形用户界面:一次就是 OpenAI 带来的 Cha ...

  4. 大模型技术实践路线图出炉,唐杰牵头,近百位智源、清华、北大、MILA等顶尖研究者联合推出...

    导读:随着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AI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模型的训练应用模式逐渐由"大炼模型"向"炼大模型"转变.过去,人们根据不同的任务,利用特定的标注数据训练大量 ...

  5. 百度AI技术盛宴来了!大咖齐聚解读CV/NLP/跨模态大模型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步入工业大生产阶段,AI大模型正在加速走出实验室,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实现产业落地应用的突破.自2020年至今,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和科研机构参与其中.去年12月,百度发布了全球首个知识增强千亿 ...

  6. 数据分析初学者必备!10分钟搭建RFM客户价值模型,一学就会

    假设你是一家理财公司的市场运营,公司最近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涵盖高.中.低三档,你手里有一份客户名册,你会如何向他们推广? 向所有客户发送统一的推广? 省时省力,但可想而知效果不佳...... 与每一 ...

  7. VaR方法(Value at Risk,简称VaR)[风险价值模型]

    VaR方法(Value at Risk,简称VaR),称为风险价值模型,也称受险价值方法.在险价值方法 风险价值VaR(Value at Risk)技术是目前市场上最流行.最为有效的风险管理技术. V ...

  8. 后GPT 3.0时代,主流大模型技术精要详解,走向AGI之路的大门已开

    转载自 | 机器之心 来源 | 知乎 作者 | 张俊林 洋洋洒洒近三万字,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中科院软件所博士.新浪微博机器学习团队新技术研发负责人的张俊林回顾了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发展历程.技 ...

  9. 《机器学习》周志华 第二章——模型评估与选择笔记

    <机器学习>周志华 第二章--模型评估与选择 过拟合和欠拟合 过拟合:对训练数据拟合过当的情况,训练集表现很好,测试集表现差. 欠拟合:模型在训练和预测时都表现不好. 降低过拟合的方法: ...

最新文章

  1. 出身农村,大专学历!大厂程序员站错队被架空,想离职,被媳妇拿离婚威胁,好死不如赖活着!...
  2. 谁是全球最顶级AI实验室?DeepMind、OpenAI和FAIR霸榜前三
  3. Solr vs ElasticSearch,搜索技术哪家强
  4. diffpatch升级_Linux diff创建补丁以及patch打补丁
  5. vue之filter用法
  6. x210烧写流程(inand)
  7. 获取win7时区所有信息
  8. LeetCode 665 非递减数列
  9. java 金额_货币金额的计算 - Java中的BigDecimal
  10. idea安装drl插件
  11. Jquery源码中的Javascript基础知识(三)
  12. VC显示\关闭\销毁模态与非模态对话框技巧
  13. Android iw 使用方法
  14. 10个提升职场人气de小方法
  15. ASP.NET 對cookies的操作
  16. 能运行c语言的最便宜电脑配置,低配置电脑流畅运行Win7的技巧
  17. 论文笔记 Acquiring Common Sense Spatial Knowledge through Implicit Spatial Templates (AAAI2018)
  18. 基于单片机的加油机系统
  19. 5款免费分区工具,快给你的磁盘洗洗澡吧
  20. 关于标签系统的一点想法。

热门文章

  1. MySQL授权用户及密码恢复设置
  2. build.xml引用其它文件的任务
  3. maven自动化部署插件sshexec-maven-plugin
  4. WEB请求处理六:浏览器HTTP协议漫谈
  5. 前端利器倚天剑之sublime
  6. 自动化Cobbler安装
  7. Windows下Nutch的配置
  8. RHEL系统网络安装(kikstart)
  9. 人人网 6.0 版申请页面随着滚动条拖动背景图片滚动出现,具体使用 JavaScript 和 CSS 原理是什么?...
  10. 反编译工具Reflector下载(集成FileGenerator和FileDisassemb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