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例模式

a、单例模式:单例是最简单的很常用的一种设计模式,保证了一个类在内存中只能有一个对象。
思路:
  1) 如果其他程序能够随意用new创建该类对象,那么就无法控制个数。因此,不让其他程序用new创建该类的对象。
  2) 既然不让其他程序new该类对象,那么该类在自己内部就要创建一个对象,否则该类就永远无法创建对象了。
  3) 该类将创建的对象对外(整个系统)提供,让其他程序获取并使用。
步骤:
  1) 将该类中的构造函数私有化。
  2) 在本类中创建一个本类对象。
  3) 定义一个方法,返回值类型是本类类型。让其他程序通过该方法就可以获取到该类对象。
1、饿汉式:在类造成之初就新建了一个对象,并且将构造方法设置成私有的,因此外界无法通过new对象的方式过的实例,只能通过getInstance()的方法获得对象实例。

package pattern.singleton.one;  public class TestSingle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ingle s1=Single.getInstance();  Single s2=Single.getInstance();  System.out.println(s1==s2);  }
}
class Single {  /** * 饿汉式 */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 s=new Single();  private Single(){  }  public static Single getInstance(){  return s;  }
}  

2、懒汉式:与饿汉式不同的是,要在外界调用getInstance()方法的时候才会new出一个对象,这就相当于有延迟。

public class Single2 {  /** * 懒汉式 */  private static Single2 s=null;  private Single2(){  }  public static Single2 getInstance(){  if (s==null){  s=new Single2();  }  return s;  }
}  

这样子写的懒汉式有缺陷,比方说把它放到多线程环境下去的话,会出现多个线程同时到达if(s==null)这里进行判断,那么就会产生多个对象,就违背了单例只产生一个对象的本意了。要解决的话我们要想到在getInstance()前面加synchronized 互 斥锁。如下:

public class Single2 {  /** * 懒汉式 */  private static Single2 s=null;  private Single2(){  }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2 getInstance(){  //synchronized互斥锁,只能一个一个地拿,防止线程多个拿到相同实例  if (s==null){  s=new Single2();  }  return s;  }
}  

b、单例变形---多例(单例加缓存) 1) 缓存在单例中的使用: 缓存在编程中使用很频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程序实现以空间换取时间,通常被设计成整个应用程序所共享的一个空间,现要求实现一个用缓存存放单例对象的类。 说明:该缓存中可以存放多个该类对象,每个对象以一个key值标识,key值相同时所访问的是同一个单例对象。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Map;  public class A {  private static final Map<String, A> map= new HashMap<String, A>();  public static A getInstance(String key){  A a = map.get(key);  if(a==null){  a = new A();  map.put(key, a);  }  return a;  }
}  

2) 单例变形——多例模式
把上面缓存的单例实现,做成一个能够控制对象个数的共享空间,供整个应用程序使用。在缓存中维护指定个数的对象,每个对象的key值由该类内部指定,有外部请求时直接返回其中一个对象出去。
说明:相当于维护一个指定数量的对象池,当请求个数超过控制的总数时,开始循环重复使用 。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Map;  public class A {  //容器  private static final Map<Integer, A> map   = new HashMap<Integer, A>();  private static int num=1;//代表池中目前将要被使用的对象的序号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MAX=4;//控制容器中所能使用对象的总个数  public static A getInstance(){  A a = map.get(num);  if(a==null){  a = new A();  map.put(num, a);  }  num++;  if(num>MAX){  num = 1;  }  return a;  }  }  

二、工厂模式

Java开发讲究的是面向接口编程,需要通过一个工厂类隐藏具体的实现类

先创建接口(接口在设计之初就要定好,开发过程中不允许随意改动接口):

public interface DepApi {  public String t1();
}

然后写实现类:

public class DepImpl1 implements DepApi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1() {  System.out.println("Api impl1....");  return "1111111";  }
}   

最后创建工厂类:

public class DepFactory {  // 工厂方法,命名规范:createDepApi,geDepApi,getDepInstance  public static DepApi getDepApi() {  return new DepImpl1();  }
} 

测试: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epApi api = DepFactory.getDepApi();  System.out.println(api.t1());  }
}  

输出结果:

DepApi impl1....

1111111

三、值对象模式

在Java开发时,需要来回交换大量的数据,比如要为方法传入参数,也要获取方法的返回值

值对象的本质是“封装数据”

基本的编写步骤:

第1步:写一个类,实现可序列化(如果以后数据是往数据库里存的,那么可以不序列化,节省资源)
第2步:私有化所有属性,保持一个默认构造方法(public无参)
第3步:为每个属性提供get()、set()方法(如果是boolean型变量,最好把get改成is)
第4步:推荐覆盖实现equals()、hashCode()和toString()方法

import java.io.Serializable;  public class User implements Serializable{//只能将支持 java.io.Serializable 接口的对象写入流中  private String userId;  private String tel;  private String address;  private int age;  private boolean isMale;  public User(String userId, String tel, String address, int age) {  super();  this.userId = userId;  this.tel = tel;  this.address = address;  this.age = age;  }  public User(){  }  public String getUserId() {  return userId;  }  public void setUserId(String userId) {  this.userId = userId;  }  public String getTel() {  return tel;  }  public void setTel(String tel) {  this.tel = tel;  }  public String getAddress() {  return address;  }  public void setAddress(String address) {  this.address = address;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public boolean isMale() {  return isMale;  }  public void setMale(boolean isMale) {  this.isMale = isMale;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final int prime = 31;  int result = 1;  result = prime * result + ((userId == null) ? 0 : userId.hashCode());  return result;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if (this == obj)  return true;  if (obj == null)  return false;  if (getClass() != obj.getClass())  return false;  User other = (User) obj;  if (userId == null) {  if (other.userId != null)  return false;  } else if (!userId.equals(other.userId))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User [userId=" + userId + ", tel=" + tel + ", address="  + address + ", age=" + age + "]";  }  }  

四、装饰模式

装饰模式:在不必改变原类文件和使用继承的情况下,动态地扩展一个对象的功能。它是通过创建一个包装对象,也就是装饰来包裹真实的对象。

例:写一个MyBufferedReader类,使它能够对字符流(如FileReader、InputStreamReader和PipedReader等)进行功能增强:

(1) 提供带缓冲的myRead()方法,对原有的read()方法进行增速;
(2)提供一个能够每次读取一行字符的myReadLine()方法。

类体系对比:

import java.io.FileReader;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import java.io.PipedReader;
import java.io.Reader;  public class MyBufferedReader extends Reader{// ★  private Reader r;// 封装  ★  private char[] buf = new char[1024];  private int count = 0;// 记录当前缓冲区中的字符个数  private int pos = 0;// 游标,数组下标,当前读取的是数组中的哪个元素  public MyBufferedReader(Reader r) { // ★  super();  this.r = r;  }  public int myRead() throws IOException {  // 当缓冲区为空时,用r对象到文件中去读取一组数据到缓冲区中  if (count <= 0) {  count = r.read(buf);  if (count < 0) {  return -1;  }  pos = 0;  }  // 从缓冲区中取一个字符出去  char ch = buf[pos];  pos++;  count--;  return ch;  }  public String myReadLine() throws IOException {  StringBuilder strBuild = new StringBuilder();  int ch = 0;  while ((ch = myRead()) != -1) {  if (ch == '\r') {// 回车  continue;  }  if (ch == '\n') {// 换行  return strBuild.toString();  }  strBuild.append((char)ch);  }  if (strBuild.length() != 0) {  return strBuild.toString();  }  return null;  }  public void MyClose() throws IOException {  r.close();  }  @Override  public int read(char[] cbuf, int off, int len) throws IOException {  return r.read(cbuf, off, len);  }  @Override  public void close() throws IOException {  r.close();  }  }  

五、DAO模式

在Java程序中,经常需要把数据持久化,也需要获取持久化的数据,但是在进行数据持久化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如:数据源不同、存储类型不同、供应商不同、访问方式不同等等)

DAO的理解:

1、DAO其实是利用组合工厂模式来解决问题的,并没有带来新的功能,所以学的其实就是个思路。

2、DAO理论上是没有层数限制的。

3、DAO的各层理论上是没有先后的。

六、常见设计模式应用

1、面向接口编程:
1) 面向接口编程是第一大原则。
  2) 在Java程序设计里面,非常讲究层的划分和模块的划分。通常我们按照三层来划分程序,分别UI层、逻辑层(取名business或service)、数据存储层,他们之间都要通过接口来通讯,这种分层模式在软件设计中用的很多,一定要引起重视。
  3) 在每一个层里面,又有很多外小模块,一个小模块对外也应该是一个整体,那么一个模块对外也应该提供接口,其他地方需要使用到这个模块的功能,都应该通过此接口。
2、接口定义中的参数和返回值:
1) 接口里面一定会定义接口隔离体部分需要暴露的方法,对于方法就有参数和返回值的定义,到底需要在接口中如何描述需要传递的参数呢?
  2) 值对象模式给了我们很好的解决方案。事实上,值对象已经成为了不同层或是不同模块之间数据交换的标准方法,它体现的是数据的封装,也利于对象的复用。

二、工厂模式

Java开发讲究的是面向接口编程,需要通过一个工厂类隐藏具体的实现类

先创建接口(接口在设计之初就要定好,开发过程中不允许随意改动接口):

三、值对象模式

在Java开发时,需要来回交换大量的数据,比如要为方法传入参数,也要获取方法的返回值

值对象的本质是“封装数据”

基本的编写步骤:

第1步:写一个类,实现可序列化(如果以后数据是往数据库里存的,那么可以不序列化,节省资源)
第2步:私有化所有属性,保持一个默认构造方法(public无参)
第3步:为每个属性提供get()、set()方法(如果是boolean型变量,最好把get改成is)
第4步:推荐覆盖实现equals()、hashCode()和toString()方法

四、装饰模式

装饰模式:在不必改变原类文件和使用继承的情况下,动态地扩展一个对象的功能。它是通过创建一个包装对象,也就是装饰来包裹真实的对象。

例:写一个MyBufferedReader类,使它能够对字符流(如FileReader、InputStreamReader和PipedReader等)进行功能增强:

(1) 提供带缓冲的myRead()方法,对原有的read()方法进行增速;
(2)提供一个能够每次读取一行字符的myReadLine()方法。

类体系对比:

Java之------常用的设计模式相关推荐

  1. java设计模式中不属于创建型模式_23种设计模式第二篇:java工厂模式定义:工厂模式是 Java 中最常用的设计模式之一。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创建型模式,它提供了一种创建对象的最佳方式...

    23种设计模式第二篇:java工厂模式 定义: 工厂模式是 Java 中最常用的设计模式之一.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创建型模式,它提供了一种创建对象的最佳方式. 工厂模式主要是为创建对象提供过渡接口, ...

  2. Java常用的设计模式总结

    前言 java设计模式有23种,他们分别是: 创建型模式:单例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建造者模式.工厂模式.原型模式. 结构型模式:适配器模式.桥接模式.装饰器模式.组合模式.外观模式.享元模式.代理模式 ...

  3. Java开发中常用的设计模式-单例模式

    单例(Singleton)模式的定义:指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且该类能自行创建这个实例的一种模式. Java开发中常用的设计模式-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有3个特点: 单例类只有一个实例对象: 该单例对象必须 ...

  4. 【Java 常用的设计模式】

    目录 前言 一.设计原则 1.1 开闭原则 1.2 单一职责原则 1.3 依赖倒置原则 1.4 接口分离原则 1.5 迪米特法则 1.6 里氏替换原则 二.设计模式 2.1 单例模式 2.1.1 饿汉 ...

  5. java实验系统常用类,Java的常用系统类

    Java的常用系统类Tag内容描述: 1.Java语言与JBuilder应用初步 第六章 常用的Java系统类,本章要点,字符串类 数值(Number)类及其子类 数组类 集合类 Object类,字符 ...

  6. Java之美之设计模式

    一.设计模式的分类 总体来说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 创建型模式,共五种: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结构型模式,共七种: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外观模式.桥接 ...

  7. Java中的策略设计模式

    策略设计模式是一种行为模式,其中我们有多种算法/策略来完成一项任务,所使用的算法/策略留给客户选择. 各种算法选项封装在单独的类中. 在本教程中,我们将学习在Java中实现策略设计模式. UML表示形 ...

  8. Javascript常用的设计模式详解

    Javascript常用的设计模式详解 阅读目录 一:理解工厂模式 二:理解单体模式 三:理解模块模式 四:理解代理模式 五:理解职责链模式 六:命令模式的理解: 七:模板方法模式 八:理解javas ...

  9. JAVA后端常用框架SSM,redis,dubbo等

    JAVA后端常用框架SSM,redis,dubbo等 一.SpringMVC http://blog.csdn.net/evankaka/article/details/45501811 spring ...

最新文章

  1. Mustache初识
  2. 【bzoj2186】[Sdoi2008]沙拉公主的困惑 欧拉函数
  3. 以己之矛攻己之盾,腾讯做陌生人社交,意在抖音?
  4. 自噬相关数据库Human Autophagy Database使用指南
  5. malloc和calloc的区别
  6. Android 支付宝登录
  7. spring的beanutils工具类_基于spring-beans实现工具类BeanUtils基于Class实例化注入对象及查找方法、复制属性等操作...
  8. python 包的使用 (二)——pyecharts
  9. [GIS教程] 6 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GIS数据源分类及其特征、采集与处理的基本流程、4D产品
  10. 必读的20本投资经典
  11. 阿里云——零基础入门语音识别——食物声音识别——代码跑通及解析
  12. 二元二次方程例题_二元二次方程组 解法 例题
  13. 720p、1080i、1080p,三种格式(片源),谁更清晰?
  14. 实现isodd() 参数为整数,如果整数为基数,返回True 否则返回False
  15. 实验四:app内页面跳转
  16. 拉取maven项目如何跑起来
  17. java仓库管理设计报告_仓库管理系统(课程设计JSPJAVA大学设计).doc
  18.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计设计
  19. ubuntu electron-rebuild 我的成功方法
  20. RAID不同模式之间的区别

热门文章

  1. alibaba/COLA 4.0框架 使用记录
  2. 你有花生我有酒,一本学道看一天(二)
  3. 调取创蓝253国际短信验证码-代码示例2
  4. 常见的物联通讯协议(一)
  5. 【Matlab】数学建模_变异系数法
  6. 初学者怎么学习网页设计
  7. adb进阶知识,如何过滤只查看某一个app的日志
  8. 精准鉴别初级、中级、高级程序员,你是哪一种?
  9. matlab乘法和除法
  10. AI视频增强 -- Topaz 视频超分 | Topaz Video Enhance AI | 【软件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