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6000余字,需要一定的阅读时间,建议先收藏再阅读。

目录:

一、风云再起

二、三字诀

三、众生世界一“佛”字

四、自我世界一“慢”字

五、对方世界一“你”字

六、谁能挑战张小龙

正文,enjoy:

一、风云再起

今年微信不太平。先有三家群殴(多闪、马桶、聊天宝三家三款各异的社交App同时选择在1月15日这一天召开发布会,且均打着挑战微信的旗号高调对外宣传[1]),再有前赴后继(5月20日,张一鸣的第二款社交产品飞聊上线发布[2])。

掐指一算,从2011年1月21日上线开始,微信已经走过了整整8个年头。七年之痒刚过,在微信满八周岁之际,社交江湖又一次纷扰起来。

上一次,还是6年前的2013年,阿里来往轰轰烈烈,高举高打,却很快便抱憾折戟。[3] 2015年5月,时任阿里集团CEO老陆(陆兆禧)把2年前从马老师(马云)手中接过的棒交给了逍遥子(张勇),正式退位。[4]

Allen(张小龙)开始做微信的时候,不过腾讯广研院的一个负责人。[5]彼时,在2010年抢先发布上线的米聊,已乘小米生态的东风突飞猛进,无论用户量还是活跃度皆遥遥领先。[6]

微信上线后的头三个月,用户增长缓慢。年底,微信用户突破5000万。上线433天,用户量突破1亿。上线2年,用户量达到3亿。今天,微信用户量已经超过10亿,更成为中国首个月活跃用户数也突破10亿的App。[7,8,9]

2014年5月7日,腾讯宣布成立微信事业群(WXG)。[10]

正所谓: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惊涛拍岸,小龙独钓寒江雪。

江山如画,各路英雄逞豪杰!

二、三字诀

张小龙不常抛头露面。但是从2016年开始,张小龙开始每年一次出现在微信公开课的讲台上,进行长达数小时的演讲。这让我们得以管窥他的一些关键思想和产品理念。

诚如张小龙在今年1月份的微信公开课pro上的演讲开场时自嘲的那般,“每天有1亿人在教我做产品”[11],我们在此不应班门弄斧去指指点点,而是想和大家一起探究一下张小龙的微信成功的内因。

2016年,张小龙说“任何产品都只是一个工具”。2017年,他说“一个好的工具应该有一个很强的属性,就是提高效率,用完即走”。2018年,他说“微信要做互联网上最好的工具。”2019年,他更是这样说:“微信是一个工具,而不是一个平台,只有工具才是对用户是最友善的,才是真正对用户来说是有意义的。”[11]

在这个“赚大钱必须做平台”的物质主义时代,张小龙的这般“慎独”着实异类。

正是这般异类,造就了微信这个不可或缺的手机App,成就了张小龙这位微信之父,也让腾讯拿到了移动互联网的这张“船票”。

从张小龙的演讲中,笔者(公众号:刘教链)读出了三个字:佛、慢、你。此三字诀,乃对于社交产品的三大诘问的回答:

一问,何以面对众生的世界?答曰“佛”。“去中心化”思维,流量不分发,资源不倾斜,争奇斗艳,自然涌现,物竞天择。

二问,何以面对自我的世界?答曰“慢”。“慢就是快”思维,自然增长验证前不推广,耐心尝试找到增长引擎,而后势如破竹。

三问,何以面对对方的世界?答曰“你”。“用户中心”思维,尊重用户,克制自我。微信对用户说:你的眼中所看见的我,定义了我的存在。

改版后的微信7.0在全新的开机画面中写了八个字:

因你看见,所以存在。

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这正是心学大师王阳明的教诲。

三、众生世界一“佛”字

过去20年互联网的巨大成功毋宁说是超级平台的成功。而所有的平台,都面临一个终极拷问:究竟是成就自己的梦想,还是成就平台上广大开发者、广大小商家们的梦想?直白点讲,就是究竟是平台挣到大钱,还是让第三方都挣到钱?

现代公司制度决定了,公司这种组织形态是人类所有组织形态中最为高度集权的形式之一。所有平台的背后,都是一家高度集权的公司在运营。而这家公司,不可避免具有强大的自我意志、进取的利益追求和成就自我的伟大梦想。

平台的超级利润,是建立在边际成本无限接近于零的供给侧资源整合基础上的。内容平台整合的,是千千万自带干粮的网站建设者和内容创作者们。电商平台整合的,是数百万的小卖家、小商贩。做公司不是做慈善事业,互联网巨头无论流量成本多低,他们都一定会以尽可能高的价格售卖出去。(部分引自刘教链《启示录:中本聪十年,阿里的战略,腾讯的梦想,百度的守成,头条的进击》[链接][12])

张小龙说,微信不是平台。他说,“微信要打造一个真正的去中心化系统,不会提供一个中心化的流量入口来给所有的公众平台方、第三方”。

“我觉得「去中心化」与其说是平台的策略,还不如说是一个观念,这个观念代表着我们去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在一个「去中心化」的世界里,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考,都有自己的大脑,我们认为这样一种系统的健壮度,可能会远远超过只有一个大脑来驱动的系统。”

“微信平台一直想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就是我们不应该去影响各个服务的存在,我们所做的应该是尽可能的让更有价值的服务自己能够浮现出来被用户找到,而不是我们去左右,这也是我们刚才说的去尊重用户的一个体现。所以之前的公众号,我们也是这样一个思路。”[13]

张小龙更进一步说,“让创造者体现价值”,“当一个平台只是追求自身的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时候,我认为它是短视的,不长久的。当一个平台可以造福人的时候,它才是有生命力的。”[14]

何谓众生?平台上、生态内活跃的各种参与角色,是为芸芸众生。平台是地,地势坤,厚德载物,满足用户的欲望需求,承托用户的喜怒哀乐。平台是天,天地不仁,万物平等,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平台是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

唯有佛对众生,去除产品经理的自我欲望,不与生态争利,生态才能繁荣发展,生生不息。反之,以一种高高在上的主宰者姿态面对广大用户,与民争利,则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产品将会更快被用户抛弃。

人有高低,佛有大小。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水如果积聚的不深厚,那就没有力量负载起大船。倒一杯水在堂前洼地上,那么放入小草就可以当船,放上一只杯子就粘住不动了,这是水浅而“船”大的缘故。风的强度如果不大,那就没有力量负载起巨大的翅膀。所以,大鹏飞上九万里高空,积聚了很厚的风在它下面,然后才开始凭借大风飞行;大鹏背靠青天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碍它,然后才开始谋求飞往南海。(文言原文: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2008年10月31日,有一个人用化名在密码朋克邮件小组发表了一篇论文。2009年1月3日,他独立上线产品,功成身退,交给社群,产品继续演进,全球成千上万的人自组织起来自愿投身这一事业;他十年前定下顶层设计,算力守护,百年不变;他不求名利,毫无成就自我的梦想,却又有着成就全人类的情怀。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舍弃自己的原始利益分文不取,换得社区的共同事业;舍弃自己的中心控制,换得去中心化的利益分配;舍弃自己的誉满天下,换得人们的平等共识。他请别人称呼他“中本聪”。

六祖慧能有诗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庄子写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四、自我世界一“慢”字

互联网界信奉的普世法则是“唯快不破”。大干快上,重金砸晕。

但是天道平衡,损有余而补不足。世间万事万物,绝不会普适一种法则。否则的话,反义词就应该被淘汰掉了。

快,在有的场合却是无能的表现。常令人心生嗔恨,捶胸顿足,病急投医。

钱,可买世间万物,却往往买得来用户的身,买不来用户的心。

社交,却偏偏就是这样一种场合(场景)。

更何况,微信做的,是社交的协议层——通讯(Communication)。

恰如张小龙所说:“我们当时坚持了一个原则就是,一个新的产品没有获得一个自然的增长曲线,我们就不应该去推广它。所以在前5个月里面,我们基本上没有自己去推广它,我们只是想看微信这样一个产品对于用户有没有构成吸引力?用户是否愿意自发传播它,如果用户不愿意,我们怎么样去推广它也是没有意义的。”

“我记得从微信2.0开始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曲线,有了一个增长,虽然它还不是很快增长,但是它是自然往上走的。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我们可以去推它了。我们当时特别庆幸做了几个很正确的决定,第一我们没有批量导入某一批好友,而是通过用户手动一个一个挑选。第二,在一个产品还没有被验证只能够产生自然增长的时候,我们没有去推广它,把这两个事情做对,虽然这个时间会花得长一点,但是这样使得它真正开始起飞的时候,它是很健康的。”[15]

慢就是快。感情上的事,就是这样。两情相悦,才是进步的基础。用力过猛,往往人财两空。

五、对方世界一“你”字

“你”这个字,是相对于“我”而言的。

我是互联网产品,你就是产品的用户。你每天面对的,使用的,打交道的,就是产品。这产品,在表现形式上,可能是一个网页,也可能是一个App。

互联网升华了一个职业叫做“产品经理”。产品经理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产品法则叫做“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CD, User Centric Design)”

但是不在少数的产品经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陷入以下泥沼不能自拔:

A款泥沼:以老板为中心的设计(BCD, Boss Centric Design):老板说怎样好,就怎样设计。

B款泥沼:以KPI为中心的设计(KCD, KPI Centric Design):一切设计以完成KPI指标为准则,并美其名曰数据驱动设计。

C款泥沼:以自我为中心的设计(ECD, Ego Centric Design):以证明自己正确为目的进行设计。

D款泥沼:以嗓门为中心的设计(VCD, Voice Centric Design):把吼的最响、声音最大或者发言权最大的用户或同事的意见作为正确意见,以此指导产品设计。

甚至有一些初次出道的产品经理在内心饱受各种*CD摧残之后,毅然放弃了这条通往光荣与梦想的道路,转行做了其他工作。

放下自我,放下自己所在组织的“自我”,真正倾听用户的需要,真诚地站在用户面前,说一声“你好”,好不容易。

Hello, world.

 

只有真正放下自我,才能拥有整个世界。

张小龙说,“对微信来说,有一个价值点是我们所遵循的,就是尊重用户,尊重个人。”“尊重用户和尊重每一个个人,意味着我们可能把用户当做朋友,意味着我们必须给用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当然也意味着”尊重用户的隐私。

“想一想,你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时间有多少?你花在最亲密的朋友家人身上的时间多,还是你花在微信的时间多?如果微信是一个人,它一定是你最好的朋友,你才愿意花那么多时间给它。那么,我怎么舍得在你最好的朋友脸上,贴一个广告呢?你每次见他,都要先看完广告才能揭开广告跟他说话。”

他继续补充道,“虽然我很清楚在现在这样一个商业环境下,广大用户其实对于糟糕的强迫式体验容忍度是很高的。”但是“微信一直坚持底线,我们要做一个好的工具,可以陪伴人很多年的工具,在用户看来,这个工具就像他的一个老朋友。”

“我观察到的很多业界的产品经理,其实毕业后就会被自己所在的公司误导。因为公司的目的是要流量要变现,所以大家的KPI就是如何产生流量如何变现。一旦围绕这个目标,大家的工作目的已经不是做最好的产品,而是用一切手段去获取流量而已。”[15]

佛法里有个概念叫做“我执”,指对一切有形和无形事物的执着。“我执”就是执着于“我”,而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类,“人我执”和“法我执”。

所谓“人我执”,指的是执着于主体的认识和判断,而意识不到自己的认知是会存在盲区、会不断更新的。以自我为中的设计,就是“人我执”。佛经《唯识述记》说:“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

所谓“法我执”,则指的是执着于客体的情状和现象,而意识不到一切外物都是不断变化、表里不一的。以老板、KPI、嗓门为中心的设计,都属于“法我执”。佛经《唯识二十论》说:“由执我法,二障俱生。

“二障”是什么?一种叫做“烦恼障”,是说短时间内,会让你感到很困惑、很烦恼。另一种叫做“所知障”,就是长久下去,会让你智力受损。

“我执”的危害不可谓不大,“我执”的泥沼也陷着芸芸众生。

《论语·子罕》载,孔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凭空臆测,不绝对主义,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消除“我执”,运用智慧。回归用户需求,才能做出真正优秀的产品。

六、谁能挑战张小龙

恰如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一书中所写的那样,英雄有两种,一种是时代造就的英雄,一种是造就时代的英雄,时代造就的英雄常有,而造就时代的英雄却不常有。

内因再强大,也需要乘势。良将神勇,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孙子兵法》总结了五个要素:道、天、地、将、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首先,微信的灵魂源自张小龙的理念。微信成功的土壤是马化腾的腾讯。腾讯能够在现代公司高度中心化的治理结构基础上,建立局部的去中心化的基因,不能说和马化腾的性格、反思和进化没有关系。

其次,微信的启动时间,恰逢移动互联网兴起之时。各种应用App尤其是优秀的App极其稀缺,此时的移动互联网,正如哥伦布刚刚发现的新大陆,一切都刚刚开始。同时,难得具有极高确定性的是,在此后数年,智能手机将快速普及,用户的使用习惯将迅速迁移到移动终端,移动互联网时代将飞速崛起,先发者将坐享红利。

第三,手机作为一种移动终端,其在线方式、用户体验、交互习惯、流量生态都与传统的PC互联网有微妙而关键的区别,而这种区别,决定了传统PC时代的体验水平迁移过来是水土不服的(所以腾讯毅然决定让手Q为微信让路),而微信团队,作为最早参透移动终端“地理特征”的团队之一,从头打造真正的移动体验,的确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第四,张小龙,十年、数十年磨一剑,终大成于微信。顺便说一句,张小龙的生日是1969年12月3日,十足的大龄从业者。创投界曾广为流传一种说法,社交这事只有90、95后的年轻人才能做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当益壮,才是事实。

最后,微信诞生在最具备IM基因的腾讯,坐拥腾讯的产品方法论、实践体系和业务资源,在初期破局之后,各种条件能够迅速跟上,内因外因完美契合,终于造就了微信的巨大成功。

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愿意坚持并且能够坚持下来的很少。

社交是永恒的话题。在这条道路上,新的挑战者一定会接二连三的出现。

社交有一个魔咒。一个平台常常由于信息架构所限,当用户量膨胀到超出其所能承受的极限,便会出现用户溢出。此时,如果有另外一个新的平台出现,被溢出的早期用户视为一方净土,就会带动一批批用户迁移。从BBS到SNS,从SNS到微博,从微博到微信,这是社交的周期律。

而迄今为止,微信做的还不错。一方面,它下沉到了协议层,成了日用品、必需品。另一方面,它对于圈层间信息隔离一直很重视,比如朋友圈点赞的隐私逻辑等等。但是,在95、00后一代中,也出现了一定的外溢现象。

谁能成功挑战张小龙和他的微信呢?三字诀就是横亘在挑战者面前的三道关。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成书于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已然揭示了这个道理:

唯有做出更符合用户需求、更优秀的产品。

(全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和转发分享!

参考资料:

[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9edfb5420102zrj4.html

[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4097388909429256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来往/84566

[4] http://www.chinaz.com/news/2015/0508/404374.shtml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119/16/10240337_723404210.shtml

[6] https://baike.baidu.com/item/米聊/1145270

[7]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497218932069201699.html

[8] https://www.jianshu.com/p/f78bd9f2bd30

[9]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4065271782735367

[10] https://baike.baidu.com/item/腾讯/112204

[11] http://www.ifanr.com/1160383

[12] https://mp.weixin.qq.com/s/iTqk4Uwm7YoQ4ytwZGFGug

[13] https://www.sohu.com/a/217158784_499119

[14]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5AJF0KG0514PFTI.html

[1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b13f5da0102yv4l.html

【深度解局】佛慢你:张小龙的微信成功三字诀相关推荐

  1. 董明珠给格力员工加薪 10 亿;张小龙回应微信 7.0 界面变丑;库克怒怼高通 | 极客头条...

    「CSDN 极客头条」,是从 CSDN 网站延伸至官方微信公众号的特别栏目,专注于一天业界事报道.风里雨里,我们将每天为朋友们,播报最新鲜有料的新闻资讯,让所有技术人,时刻紧跟业界潮流. 快讯速知 董 ...

  2. 张小龙做微信公众号APP,对自媒体是祸还是福?

    1月15日,2018微信公开课PRO版在广州举行,腾讯高级副总裁.微信创始人张小龙现身现场并发表演讲,他宣布了下一步的微信战略:即将推出微信公众号APP,以及恢复赞赏功能,并倾向于赞赏作者等等.此外, ...

  3. 张小龙Linux微信,微信至今没有黑暗模式,原来是张小龙“全责”?

    微信即将提供iOS系统下黑暗模式功能的消息,一夜之间传遍了大江南北. 用户会有如此热烈反应,乃至于这一消息瞬间登上了搜索引擎热搜,都离不开对黑暗模式的真切需求.之前不断有用户向微信团队提出建议,希望能 ...

  4. 学习笔记:2019 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的演讲

    认真看了一遍张小龙的微信公开课演讲,记录一下非常有感触的点,以为记录. 在演讲中,张小龙提出了很多问题,带着大家一起思考,也正因为有问题,有思考,有不同答案,微信在平常中才有深味: 最近我们发布了微信 ...

  5. 张小龙的微信帝国诞生记

    2010年11月20日这一天,在广州,一个六七人的产品小组正式组建.2011年10月1日,这个产品小组的一款产品登上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软件第一的位置. 这款产品叫"微信" ...

  6. 张小龙2019微信公开课15个看点总结

    今年2019微信公开课,张小龙与7000名现场听众分享了微信过去8年走过的有趣历程,料点颇多.完整文稿在这里: mp.weixin.qq.com/s/FgKpY62Oc- 3小时半的完整视频在这里: ...

  7. 张小龙:微信不是建造自己的宫殿,有八个原则

    张小龙:微信不是建造自己的宫殿,有八个原则 刘泓君 / 2014年12月11日 <商业价值>新媒体注:微信官方公开课年度收官之作,主题为"微信·思维·智慧"的微信公开课 ...

  8. 【重温经典】张小龙: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这篇文章源于2012年7月24日下午14:20---23:30,张小龙在<腾讯大讲堂>的特别讲座.这是他关于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全部思考和分析. 这是最原始,也是最真实的素材,完整记录了一个产 ...

  9. 张小龙对微信思考最深刻的地方

    本文作者唐韧,文章出自公众号「唐韧」. 昨晚的「微信之夜」很多人应该都看了,这是「微信公开课」的一个保留节目.过往多年,都有张小龙的压轴演讲. 龙哥这次照样没让人失望,虽然晚点了半个小时开始,但干货和 ...

最新文章

  1. golang post发送 json请求
  2. python程序员需要掌握哪些技术-python运维要掌握哪些内容
  3. js回调函数的理解(轉)
  4. word List 10
  5. c语言c99标准_C语言的灵魂指针,配合这个新增的关键字,能够生成更高效的程序...
  6. 容器大小_无根容器内部结构浅析
  7. jQuery 向div中追加内容
  8. 02-伪异步I/O通讯模型
  9. 3d激光雷达开发(从halcon看点云pcl库)
  10. python代码编写_高质量Python代码编写的5个优化技巧
  11. Java — InputStream.read(),response.getOutputStream(),OutputStream().write【IO流】
  12. (转)韩同利:明年A股会有一个牛市
  13. 苹果妙控鼠标二代(Magic Mouse 2 )如何连接到 Window 10系统
  14. Idea翻译插件google翻译失败超时
  15.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陈东东,南京大学2016年硕士生学业奖学金评审结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16. Python信息轰炸
  17. python中的scaler_使用时值错误scaler.inverse_变换在Python中
  18. 免费简单的为域名申请SSL证书
  19. spring cloud 总结(摘抄版)
  20. 解决PHP7中微信(小程序)mcrypt_module_open() 无法使用的解决方法

热门文章

  1. linux root 拒绝访问权限,Linux下禁止通过root权限访问
  2. 软件开发者的终极梦想:揭秘谷歌编程面试
  3. uniapp预览pdf安卓打不开,可以直接新建commonwebview来跳转外部链接浏览pdf
  4. mysql utc_MySQL的时区是否应该设置为UTC?
  5. 箭头跳动动画效果和圆盘动画效果
  6. Sigfox被NB-IoT招安?这只是其成为物联网Uber的一个路径
  7. 【四足机器人那些事】足端轨迹规划(一)
  8. 2022年华为杯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B题思路
  9. 加入云上江湖—蚂蚁 SOFAStack
  10. VC++6.0 win32 控制台应用程序 简单应用 附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