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架构:表示层-业务逻辑…

原文地址:三层架构: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  作者:灰烬

三层架构和MVC是两个东西。

非要相关的话:

三层架构中"表现层"的aspx页面对应MVC中的View(继承的类不一样)
三层架构中"表现层"的aspx.cs页面(类)对应MVC中的Controller

三层架构中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对应MVC中的Model

由于层是一种弱耦合结构,层与层之间的依赖是向下的,底层对于上层而言是“无知”的,改变上层的设计对于其调用的底层而言没有任何影响。如果在分层设计时,遵循了面向接口设计的思想,那么这种向下的依赖也应该是一种弱依赖关系。因而在不改变接口定义的前提下,理想的分层式架构,应该是一个支持可抽取、可替换的“抽屉”式架构。正因为如此,业务逻辑层的设计对于一个支持可扩展的架构尤为关键,因为它扮演了两个不同的角色。对于数据访问层而言,它是调用者;对于表示层而言,它却是被调用者。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都纠结在业务逻辑层上,如何实现依赖关系的解耦,则是除了实现业务逻辑之外留给设计师的任务。

三层架构(3-tier application)通常意义上的三层架构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数据访问层(DAL)。区分层次的目的即为了“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

  1、表现层(UI):通俗讲就是展现给用户的界面,即用户在使用一个系统的时候他的所见所得。(负责展示而已)

  2、业务逻辑层(BLL):针对具体问题的操作,也可以说是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关键在于由原始数据抽象出逻辑数据)能够提供interfaceAPI层次上所有的功能。,“中间业务层”的实际目的是将“数据访问层”的最基础的存储逻辑组合起来,形成一种业务规则

  3、数据访问层(DAL):该层所做事务直接操作数据库,针对数据的增添、删除、修改、查找等。(关键在于粒度的把握要保证“数据访问层”的中的函数功能的原子性!即最小性和不可再分。“数据访问层”只管负责存储或读取数据就可以了。

概述

  在软件体系架构设计中,分层式结构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结构。微软推荐的分层式结构一般分为三层,从下至上分别为: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又或称为领域层)、表示层。

  三层结构原理:

  3个层次中,系统主要功能和业务逻辑都在业务逻辑层进行处理。

  所谓三层体系结构,是在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加入了一个“中间层”,也叫组件层。这里所说的三层体系,不是指物理上的三层,不是简单地放置三台机器就是三层体系结构,也不仅仅有B/S应用才是三层体系结构,三层是指逻辑上的三层,即使这三个层放置到一台机器上。

  三层体系的应用程序将业务规则、数据访问、合法性校验等工作放到了中间层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客户端不直接与数据库进行交互,而是通过COM/DCOM通讯与中间层建立连接,再经由中间层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各层的作用1:数据数据访问层:主要是对原始数据(数据库或者文本文件等存放数据的形式)的操作层,而不是指原始数据,也就是说,是对数据的操作,而不是数据库,具体为业务逻辑层或表示层提供数据服务.

  2:业务逻辑层:主要是针对具体的问题的操作,也可以理解成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如果说数据层是积木,那逻辑层就是对这些积木的搭建。

  3:表示层:主要表示WEB方式,也可以表示成WINFORM方式,WEB方式也可以表现成:aspx,如果逻辑层相当强大和完善,无论表现层如何定义和更改,逻辑层都能完善地提供服务。

  具体的区分方法

  1:数据数据访问层:主要看你的数据层里面有没有包含逻辑处理,实际上他的各个函数主要完成各个对数据文件的操作。而不必管其他操作。

  2:业务逻辑层:主要负责对数据层的操作。也就是说把一些数据层的操作进行组合。

  3:表示层:主要对用户的请求接受,以及数据的返回,为客户端提供应用程序的访问。

  

表示层

   位于最外层(最上层),离用户最近。用于显示数据和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为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操作的界面。

  

业务逻辑层

   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Layer)无疑是系统架构中体现核心价值的部分。它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业务规则的制定、业务流程的实现等与业务需求有关的系统设计,也即是说它是与系统所应对的领域(Domain)逻辑有关,很多时候,也将业务逻辑层称为领域层。例如MartinFowler在《Patterns of Enterprise ApplicationArchitecture》一书中,将整个架构分为三个主要的层:表示层、领域层和数据源层。作为领域驱动设计的先驱EricEvans,对业务逻辑层作了更细致地划分,细分为应用层与领域层,通过分层进一步将领域逻辑与领域逻辑的解决方案分离。

  业务逻辑层在体系架构中的位置很关键,它处于数据访问层与表示层中间,起到了数据交换中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层是一种弱耦合结构,层与层之间的依赖是向下的,底层对于上层而言是“无知”的,改变上层的设计对于其调用的底层而言没有任何影响。如果在分层设计时,遵循了面向接口设计的思想,那么这种向下的依赖也应该是一种弱依赖关系。因而在不改变接口定义的前提下,理想的分层式架构,应该是一个支持可抽取、可替换的“抽屉”式架构。正因为如此,业务逻辑层的设计对于一个支持可扩展的架构尤为关键,因为它扮演了两个不同的角色。对于数据访问层而言,它是调用者;对于表示层而言,它却是被调用者。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都纠结在业务逻辑层上,如何实现依赖关系的解耦,则是除了实现业务逻辑之外留给设计师的任务。

  

数据层

   数据访问层:有时候也称为是持久层,其功能主要是负责数据库的访问,可以访问数据库系统、二进制文件、文本文档或是XML文档。

  简单的说法就是实现对数据表的Select,Insert,Update,Delete的操作。如果要加入ORM的元素,那么就会包括对象和数据表之间的mapping,以及对象实体的持久化。

优缺点

优点

  1、开发人员可以只关注整个结构中的其中某一层;

  2、可以很容易的用新的实现来替换原有层次的实现;

  3、可以降低层与层之间的依赖;

  4、有利于标准化;

  5、利于各层逻辑的复用。

缺点

  1、降低了系统的性能。这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不采用分层式结构,很多业务可以直接造访数据库,以此获取相应的数据,如今却必须通过中间层来完成。

  2、有时会导致级联的修改。这种修改尤其体现在自上而下的方向。如果在表示层中需要增加一个功能,为保证其设计符合分层式结构,可能需要在相应的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中都增加相应的代码。

  3、增加了开发成本。

规则

  三层结构的程序不是说把项目分成DAL, BLL, WebUI三个模块就叫三层了, 下面几个问题在你的项目里面:

  1. UILayer里面只有少量(或者没有)的SQL语句或者存储过程调用, 并且这些语句保证不会修改数据?

  2. 如果把UILayer拿掉, 你的项目还能在Interface/API的层次上提供所有功能吗?

  3. 你的DAL可以移植到其他类似环境的项目吗?

  4. 三个模块, 可以分别运行于不同的服务器吗?

  如果不是所有答案都为YES, 那么你的项目还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三层程序. 三层程序有一些需要约定遵守的规则:

  1. 最关键的, UI层只能作为一个外壳, 不能包含任何BizLogic的处理过程

  2. 设计时应该从BLL出发, 而不是UI出发. BLL层在API上应该实现所有BizLogic, 以面向对象的方式

  3. 不管数据层是一个简单的SqlHelper也好, 还是带有Mapping过的Classes也好,应该在一定的抽象程度上做到系统无关

  4. 不管使用COM+(Enterprise Service), 还是Remoting,还是WebService之类的远程对象技术, 不管部署的时候是不是真的分别部署到不同的服务器上, 最起码在设计的时候要做这样的考虑,更远的, 还得考虑多台服务器通过负载均衡作集群

  所以考虑一个项目是不是应该应用三层/多层设计时, 先得考虑下是不是真的需要?实际上大部分程序就开个WebApplication就足够了, 完全没必要作的这么复杂. 而多层结构,是用于解决真正复杂的项目需求的。

编辑本段与MVC的区别

  MVC(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是一种设计模式,我们可以用它来创建在域对象和UI表示层对象之间的区分。

  同样是架构级别的,相同的地方在于他们都有一个表现层,但是他们不同的地方在于其他的两个层。

  在三层架构中没有定义Controller的概念。这是我认为最不同的地方。而MVC也没有把业务的逻辑访问看成两个层,这是采用三层架构或MVC搭建程序最主要的区别。当然了。在三层中也提到了Model,但是三层架构中Model的概念与MVC中Model的概念是不一样的,“三层”中典型的Model层是以实体类构成的,而MVC里,则是由业务逻辑与访问数据组成的。

三层架构:表示层-业务逻辑-数据层相关推荐

  1. 三层架构: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

    三层架构: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 1.什么是三层架构 所谓的三层开发就是将系统的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这样有利于系统的开发.维护.部署和扩展. 分层是为了实 ...

  2. 三层架构之业务逻辑层

    你好,是我琉忆. 今天我们讲一讲三层架构中的业务逻辑层 1.业务逻辑层的介绍 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简称 BLL)是系统架构中体现核心价值的部分.它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业 ...

  3. 三层架构之业务逻辑层(BLL)

    一.BLL :针对具体问题的操作,也可以说是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 1.模板: windows->类库 2. 引用: Model.DAL 3.原则:一个Service对应一个Man ...

  4. 业务逻辑数据层SqlDataSourcesql的输入参数控件参数System.Web.UI.WebControls.GridView.SelectedValue...

    前台代码   1 <%@ Page Language="C#" AutoEventWireup="true" CodeBehind="CH7_D ...

  5. 业务逻辑数据层SqlDataSourcesql的输入参数

    首先是输入参数的来源: 参数类型 说明 ControlParameter 将参数设置为 ASP.NET 网页中的 Control 的属性值.使用 ControlID 属性指定 Control.使用 C ...

  6. 三层架构: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

    三层架构和MVC是两个东西. 非要相关的话: 三层架构中"表现层"的aspx页面对应MVC中的View(继承的类不一样) 三层架构中"表现层"的aspx.cs页 ...

  7. 三层架构:表示层-业务逻辑…

    原文地址:三层架构: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作者:灰烬 三层架构和MVC是两个东西. 非要相关的话: 三层架构中"表现层"的aspx页面对应MVC中的View(继承的类不一样 ...

  8. 所谓的三层开发就是将系统的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这样有利于系统的开发、维护、部署和扩展。...

    1.什么是三层架构 所谓的三层开发就是将系统的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这样有利于系统的开发.维护.部署和扩展. 分层是为了实现"高内聚.低耦合".采用 ...

  9. 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

    转载连接: https://blog.csdn.net/iflychenyang/article/details/9670277 1.什么是三层架构 所谓的三层开发就是将系统的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示层 ...

最新文章

  1. thread.sleep是让哪个线程休眠_java开发两年,这些线程知识你都不知道,你怎么涨薪?...
  2. python安装numpy-NumPy 安装
  3. 模拟spring - 简单实现spring IOC
  4. Spring MVC之@RequestMapping 详解
  5. linux 下批量压缩文件
  6. php mysql_fetch_field_PHP mysqli_fetch_field() 函数
  7. WMS仓储系统在管理中产生的盈利
  8. 依赖型的关系建立 - 小技巧
  9. 看我如何发现开源 WAF引擎ModSecurity 中的DoS 漏洞
  10. php删除session中的值,php如何删除session中数据
  11. 使用Art Text如何在Mac上创建水彩画?
  12. 基于springboot的健身管理系统
  13. ble连接过程建立_BLE蓝牙协议 — BLE连接建立过程梳理
  14. Java学习系列之抽象类和接口的区别和联系
  15. 一种MATLAB中解复杂方程(高次、指数、无解析解)的方法,可以在实现论文中公式时使用,solve函数。
  16. 用过滤器防sql注入
  17. 23_字符串的格式化_format 函数_% 占位符 _ f-string _Template _模板字符等
  18. session cookie的区别最全总结
  19. widget jquery 理解
  20. 各种假期用英语的表达

热门文章

  1. pyspider配置mysql_docker快速搭建分布式爬虫pyspider
  2. Flutter删除缓存
  3. HIVE精炼笔记总结——[类型篇]
  4. matlab一阶差分,matlab一阶差分
  5. [转载] nltk之查找同义词、反义词、指代关系
  6. uniapp-微信小程序 分包--详解
  7. 华里士公式的推导及其推广
  8. ubuntu安装软件和卸载软件
  9. mysql views select_select*from view比用mysql 5.7直接执行views create语句慢10倍以上
  10. 《Effective C++》读书笔记 条款51:编写new和delete时需要固守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