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电磁换能元件,天线在整个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位置十分重要,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收发信距离的远近和通联效果,可以说没有了天线也就没有了无线电通信。

作为一款经典的定向天线,八木天线在HF、VHF以及UHF波段应用十分广泛。八木天线由一个有源振子(一般用折合振子)、一个无源反射器和若干个无源引向器平行排列而成的端射式天线。在二十世纪20年代,由日本东北大学的八木秀次和宇田太郞两人发明了这种天线,被称为“八木宇田天线”,简称“八木天线”。本文首先介绍了八木天线的原理,其次阐述了自制八木天线的过程,具体的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八木天线的原理

八木天线定向工作的原理,可依据电磁学理论进行详尽地数学推导,但是比较繁琐复杂,普通读者也不易理解,这里只做定性的简单分析:我们知道,与天线电气指标密切相关的是波长λ,长度略长于λ/4整数倍的导线呈电感性,长度略短于λ/4整数倍的导线呈电容性。

由于主振子L采用长约λ/2的半波对称振子或半波折合振子,在中心频点工作时处于谐振状态,阻抗呈现为纯电阻,而反射器A比主振子略长,呈现感性,假设两者间距a为λ/4,以接收状态为例,从天线前方某点过来的电磁波将先到达主振子,并产生感应电动势ε1和感应电流I1,再经λ/4的距离后电磁波方到达反射器,产生感应电动势ε2和感应电流I2,因空间上相差λ/4的路程,故ε2比ε1滞后90°,又因反射器呈感性I2比ε2滞后90°,所以I2比ε1滞后180°,反射器感应电流I2产生辐射到达主振子形成的磁场H2又比I2滞后90°,根据电磁感应定律H2在主振子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ε1‘比H2滞后90°,也就是ε1比ε1滞后360°,即反射器在主振子产生的感应电动势ε1‘与电磁信号源直接产生的感应电动势ε1是同相的,天线输出电压为两者之和。

同理可推导出,对天线后方某点来的信号,反射器在主振子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信号直接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是反相的,起到了抵消输出的作用。而引向器B、C、D等都比主振子略短,阻抗呈容性,假定振子间距b、c、d也等于λ/4,按上述方法也可推出引向器对前方过来的信号起着增强天线输出的作用。综上所述,反射器能够有效消除天线方向图后瓣,并和引向器共同增强天线对前方信号的灵敏度,使天线具有了强方向性,提高了天线增益。对于发射状态,推导过程亦然。实际制作过程中,通过缜密设计和适当调整各振子的长度及其间距,就能获得工作在不同中心频点、具有一定带宽、一定阻抗值和较好端射方向图的八木天线。

八木天线制作过程

八木天线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一个有源振子,一个反射器和若干根引向器组成。其中稍长于有源振子的反射器起反射能量作用,较有源振子稍短的引向器起引导能量的作用。有源振子两侧的反射器和引向器使原来的双向辐射变成单向辐射,以提高天线的增益。八木天线结构简单、馈电方便,具有较高的增益,广泛应用于VHF/UHF频段。

​1、天线尺寸

八木天线的单元数目、长度及各单元间距对天线的增益、前后辐射比及带宽等指标都有很大的影响。八木天线尺寸的理论计算比较复杂,多数情况下是利用一些近似公式、经验数据进行初步选取,或者在一个成品天线基础上进行修改,然后通过实验,反复调整好后再最后确定相关数据。

八木天线尺寸的确定需要从天线各项性能指标中折衷考虑。本天线反射器的长度取35 cm(0.5λ,波长λ=70cm),三根引向器的长度相等,都取31cm(0.44λ),有源振子的长度暂取34cm(0.486λ),实际长度还要在天线调整中确定。

引向器的间距选取有变间距和等间距二种。各单元间距可在0.1λ到0.34入之间选取。引向器的间距取值大时,天线增益高;间距小时,天线的频带特性好。本天线引向器的间距取值0.2λ。要注意的是第一根引向器与有源振子之间的间距要小一些,一般为0.14λ。反射器与有源振子的间距也为0.2λ。天线各单元长度及间距见表1。

​2、γ匹配

天线与馈线连接时首先要解决的是阻抗匹配问题。所谓阻抗匹配就是将天线的输入阻抗变换到与它相连接馈线的特性阻抗值(一般为50Ω),这样电台输出的功率便能全部从天线上发射出去。

八木天线的匹配方法有多种形式。图2是γ匹配连接示意图。同轴电缆的芯线经过可变电容与γ棒相连,电缆屏蔽层接在有源振子的中心,短路棒将有源振子与γ棒连通并可以移动。调整可变电容容量及短路棒位置能使天线达到匹配状态。γ匹配为不平衡型,可以直接与同轴电缆连接,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喜爱的一种很方便的匹配方式。

​3、天线制作

天线制作所需材料参见表2,所有振子均选用Φ3mm的铜焊条,横杆可用15mm&TImes;15mm、长70cm的方管或铝合金材料。首先按照表1的尺寸剪好6根铜棒,在方管相应位置上做好打孔记号。选用Φ3mm钻头,用台钻在方管的5个孔位上将方管打穿,使铜焊条刚好能插进横杆。为便于调整、拆卸,可在振子的上方再钻一个孔,焊上一个螺母,旋紧螺杆,就可以将振子固定住。见图3。注意在方管上打孔最好用台钻,用手枪钻不易控制方向,容易造成振子倾斜。

​找一块60 mm&TImes;15mm、厚1mm的铁片,弯成直角并钻好孔。长边固定在横杆上,短边装上BNC插座,插座的中心到有源振子的垂直距离约20mm。将铁片与方管间的油漆锉掉以保证接触良好。短路棒可找两块尺寸为30 mm&TImes;10mm、厚约1—2mm的铝片或铜片制作。在两块铝片中间打一个孔,装上螺钉,夹在有源振子和γ棒上,调整这二根铜棒的间距在20mm,如图4所示。最后将瓷片电容焊在BNC插座的芯线及γ棒上,天线制作便完成了。

​4、天线调整

影响八木天线性能的因素很多,八木天线的调整也比其他天线复杂一些。业余条件下我们主要调整天线的两个参数:谐振频率和驻波比。即将天线的谐振频率调整在435MHz附近,并且使天线的驻波比尽可能接近1。

将天线架起距地面约1.5m,接上驻波表开始测量。为减小测量误差,连接天线至驻波表及电台到驻波表的电缆尽量短一些。本天线有三个地方可以调节:微调电容的容量、短路棒的位置和有源振子的长度。具体调整步骤如下:

(1)将短路棒固定在距横杆5~6cm处;

(2)发信机频率调至435MHz,调节瓷片电容使天线的驻波最小;

(3)从430~440MHz,每间隔2MHz,测量出天线的驻波,将所测数据作图或列表。

(4)观察驻波最小时所对应的频率(天线谐振频率)是否在435MHz附近,若频率偏高或偏低,可更换一根稍长或稍短几毫米的有源振子重新测量驻波;

(5)稍许改变短路棒位置,反复细调瓷片电容,使天线驻波在435MHz附近尽可能小。

天线调整时每次调节一处,这样容易找出变化规律。由于工作频率较高,各项调节的幅度都不要太大。如串接在γ棒上的微调电容调整好的容量大约是3~4pF,改变零点几皮法(pF)都会引起驻波很大变化。另外,横杆长度、电缆位置等许多因素也会对驻波的测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我们在调整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图5是天线调整好后驻波(SWR)的测量结果。

​来源:ELECFANS 陈翠

来源:八木天线原理分析和制作过程 - RFASK射频问问

关于RFASK射频问问

射频问问是在"微波射频网”系列原创技术专栏基础上升级打造的技术问答学习平台,主要围绕射频芯片、微波电路、天线、雷达、卫星等相关技术领域,致力于为无线通信、微波射频、天线、雷达等行业的工程师,提供优质、原创的技术问答、专栏文章、射频课程等学习内容。更多请访问:RFASK射频问问 - 射频技术研发服务平台 | 技术问答、专栏文章、射频课程

八木天线原理分析和制作过程相关推荐

  1. linux alsa声卡驱动原理分析- 设备打开过程和数据流程,linux alsa声卡驱动原理分析解析- 设备打开过程跟数据流程资料.ppt...

    linux alsa声卡驱动原理分析解析- 设备打开过程跟数据流程资料 Linux ALSA声卡驱动原理分析 -设备打开过程和数据流程;目 录;目 录;一.导 读;目 录;二.ALSA架构简介;二. ...

  2. 为什么红黑树查询快_目前最详细的红黑树原理分析(大量图片+过程推导!!!)...

    一.为什么要有红黑树这种数据结构? 我们知道ALV树是一种严格按照定义来实现的平衡二叉查找树,所以它查找的效率非常稳定,为O(log n),由于其严格按照左右子树高度差不大于1的规则,插入和删除操作中 ...

  3. 目前最详细的红黑树原理分析(大量图片+过程推导!!!)

    一.为什么要有红黑树这种数据结构?   我们知道ALV树是一种严格按照定义来实现的平衡二叉查找树,所以它查找的效率非常稳定,为O(log n),由于其严格按照左右子树高度差不大于1的规则,插入和删除操 ...

  4. 运放方波发生器原理分析及实践过程

    运放方波发生器 你好!十分感谢你能点开这篇文章,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通过一个运放来设计一个频率和占空比可调的方波发生器. 运算比较器 通常来说,一个运算放大器标识出来的重要端口包括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 ...

  5. php ucenter原理,深入挖掘Discuz Ucenter同步登录过程原理分析

    深入挖掘discuz ucenter同步登录过程原理分析,哈哈,其实纯属标题党,主要就是做了一个思路分析而已. Discuz是Ucenter的一个应用. Ucenter包含Server和Client, ...

  6. SpringMVC 搭建maven的web项目、执行过程及原理分析

    该框架为学习刘先森课程所得 idea搭建maven的web项目 工程目录结构 创建一个maven工程并导入依赖 <dependencies><dependency><!- ...

  7. 利用PHP制作简单的内容采集器的原理分析

    利用PHP制作简单的内容采集器的原理分析 2008-12-12 11:24 前几天做了个小说连载的程序,因为怕更新麻烦,顺带就写了个采集器,采集八路中文网的,功能比较简单,不能自定义规则,不过大概思路 ...

  8. 老徐WEB:最简单详细的轮播图原理和制作过程(一)

    老徐利用空闲时间,制作了一个最简单的轮播图,主要介绍轮播图的原理和制作过程,只要大家能认真看完这篇文章,并理解文中内容,就能完全掌握轮播图的制作了.之后工作中碰到复杂的轮播图,自己也能思考制作出来了. ...

  9. 使用CSS制作斜边矩形原理分析

    一.先上一张图 二.上代码 .pick{position: absolute;z-index: 999;left: 0;top: 0;background: #fd3a51;line-height: ...

最新文章

  1. Cacti on nginx + php-fpm
  2. scau实验题 8596 Longest Ordered Subsequence
  3. python基础语法手册format-python的格式化输出(format,%)实例详解
  4. QT的QScriptEngineAgent类的使用
  5. 小程序引用icon图标(入门)
  6. lintcode 418整数转罗马数字
  7. bootstrapValidator对于隐藏域验证和程序赋值即时验证的问题
  8. iOS开发——高级技术通讯录功能的实现
  9. membercache java_Java开发中的Memcache原理及实现
  10. 有赞实时任务优化:Flink Checkpoint 异常解析与应用实践
  11. nero刻录软件中文版|nero express刻录软件 (附教程)
  12. Spring Boot 集成maven和Spring boot的profile功能
  13. SuperSearch(超级网搜、超级网际搜索)V6.2 —— 让思考从搜索开始
  14. 水晶报表for java_水晶报表(学习笔记)
  15. PAT考试大纲/如何刷pat(想要在pat甲级拿80到90分)
  16. 弹力球小程序C语言实现
  17. 如何配置 Cilium 和 BGP 协同工作?
  18. iOS之音视频的理论和直播相关知识
  19. 微信、支付宝支付绑定多个商户号
  20. 2022年自动驾驶发展趋势盘点

热门文章

  1. Vysor使用WIFI无线连接投屏_在电脑上操作手机_无线调试---uniapp原生开发008
  2. Yeslab现任明教教主层次化PKI + Ez×××
  3. java包装类和基本类型_你知道Java中基本类型和包装类的区别吗
  4. 如何使用迅捷画流程图?
  5. 基于java的健身房会员管理系统
  6. 中计算散度的函数_深度神经网络优化中的不可导函数如何计算梯度?
  7. 行转列和列转行,经典案例解析
  8. 九度搜索引擎点击优化_网站点击率对关键词排名到底有没有影响
  9. 视频画质增强器--v1.0
  10. 【shell】shell脚本实战-shell脚本函数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