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N:Smart Transport Network,是中国电信在5G时代用于移动回传、固网接入、边缘CDN以及应对MEC下沉的承载技术。是从4G时代的IPran技术演进而来。

为什么到了5G时代会电信会提出STN技术?这主要是因为原有技术难以应对5G时代网络所面临的挑战。那么有哪些挑战,我们简单梳理如下:

总的来说,一个是因为在3G/4G时代为承载不同的业务,遗留着多张网络,如SDH、政企专线网、云专线网络以及IPran回传网,多张网络的建设、互联互通、运维的成本是非常昂贵的。二是旧网的技术特性难以满足业务速率的快速提升、5GC/MSE虚拟化池化及DC下沉要求的SLA指标。

因此,中国电信提出了STN技术,以STN网络为基础,实现云网一体,固移融合转控分离虚实共管的建新型城域网。那么STN将从哪些方面来达成呢?我们今天先从网络架构、新技术新特性两方面来说说。

在网络架构上:

我们将应用于数据中心的Spine-Leaf架构引入到新型城域网中,这种架构我们在“DCI-BOX”中有说到,它具有横向扩展和流量汇聚等优点,可以做到做任意两节点之间流量的无阻塞转发。

在STN网络中根据用户和流量规模,以POD为单伴构建Spine-Leaf架构,每个POD则按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组建三层网络。简单绘制如下图所示的STN-Spine-Leaf架构图供参考。

在这里,在每个POD中,Spine可以直联163网以做为固网业务如家宽的互联网出口,城域核心资源池则可以通过S-Leaf接入到UPF/MEC/VBRAS网元,其中vBRAS将采用C/U分离的方式部署(vBRAS-C, vBRAS-U)。多个POD的流量通过一对S-Spine汇聚,并上行到省Spine。

在新技术新特性方面:

STN技术本质基础上是从IPran发展而来,然后引入SRv6/EVPN为基础协议、引入FlexE技术构建切片方案。

SRv6技术我们已经比较熟悉,它在STN网络中是作为基础的转发协议:由于SR技术本身特性,可以极大地简化网络协议,具备强大的可编程能力和灵活性。同时SRv6又充分利用IPv6原生的扩展头机制,使用IPv6地址本身作为Segment标识。与MPLS标签只有20bit不同,IPv6地址多达128bit,这给了SRv6充分的发挥空间。

网络可编程的核心思想是将128bit的SRv6 Segment分段划分成标识节点位置的Locator和标识具体操作的Function,再结合SR的源路由机制,可将分布式的网络节点抽象成一台逻辑的计算机,并按需执行预定义的网络指令。

再说EVPN技术。EVPN技术最主要的是通过扩展BGP协议,使得二层网络的MAC地上学习和发布过程从数据平面转移动到控制平面,也就是在控制平面使得MAC和IP信息可达,统一了L2VPN和L3VPN控制面。通过部署路由反射器,减少全连接,ARP代理,减少网络广播,从而减小设备资源的浪费。

另外,STN网络采用SRv6/EVPN技术,支持端到端的无缝连接,它与SDN技术结合,又使得整个STN网络可以被统一控制起来,集中管理成为可能,Flex技术,也是一个多次探讨的技术,它是OIF组织基于IEEE802.3/1制定的标准体系架构的扩展研究。如图1所示,它基于OSI七层模型,在PHY层(物理层)和MAC层(数据链路层)中间增加了Shim层,用来实现MAC和PHY的解耦。

在STN网络中,FlexE为固网家宽业务、无线回传业务和专线业务提供提供了智能灵活的硬切片,在硬切片内又可以部署软切片L2VPN/L3VPN承载在SRv6上,实现业务间的隔离。

总的来说,STN采用Spine-Leaf架构,vBRAS转控分离,使得网络具备模块可易扩展,新技术新特性上,通过SRv6+EVPN+FlexE,配合SDN,完成统一承载的自动化网络。

其实电信的STN技术与移动的SPN在新技术上大同小异,只不过SPN技术是在PTN基础上发展而来。唯一在SDN亲和度上,由于PTN是天然的管控分离,相比IPran发展而来的STN,可能更加符合SDN思想。但是IPran一直以来是海外大多数运营商的首选方案,因此,在方案推广,标准制定,以及产业链上,STN优势就比较明显

STN相关技术文档如下,可加入我们的知识星球下载!

  • 中国电信以太智能专线STN专线培训.pptx
  • STN技术及网络规划思路.pdf
  • STN设备功耗、尺寸、重要参数及图文概要介绍.doc

到底什么是STN技术?相关推荐

  1. 【转】我们到底为了什么钻研技术?

    我们到底为了什么钻研技术?         在努力工作.学习了5年之后,1-2-3最近突然感觉有些迷茫:我们钻研技术到底是为了什么?作技术能走多远?1-2-3写下了自己的一些感想,也期待着你的精彩留言 ...

  2. 腾讯T9级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水平?我们又该如何学习?

    每一个程序员应该都想着如何快速提升自己(反正我是这样想的),从程序员进阶到架构师再到技术专家再到CTO .当然这其中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话不多说下面我直接上图,一起来看看腾讯T9 ...

  3. 李开复口中的“联邦学习” 到底是什么?| 技术头条

    近日,在百大人物峰会上,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谈及数据隐私保护和监管问题时,表示:"人们不应该只将人工智能带来的隐私问题视为一个监管问题,可尝试用'以子之矛攻己之盾'--用更好的技术解决技术带 ...

  4. 边缘计算架构_边缘计算到底是个什么技术?边缘计算硬件架构

    对物联网IoT技术感兴趣的朋友在这两年一定经常可以看到"边缘计算"这个名词,但是总感觉不明白到底什么是"边缘计算",不明觉厉的感觉.让我们看看业界泰斗Intel ...

  5. 大数据到底是不是“算命”?技术大牛们这样说

    TBO(旅游商业观察):"如果你只有一堆人的电话号码,这可能没多大意义.但像携程的数据,比如所有人提前预订.搜索.浏览.点评的信息等,这就是有价值的.但更深层的核心是,你能不能在某个产品上使 ...

  6. 5G承载网,到底有哪些关键技术?

    戳蓝字"CSDN云计算"关注我们哦! 作者 |  小枣君 来源 | 鲜枣课堂 之前小枣君给大家介绍了5G承载网的基本知识(链接:5G承载网到底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再来看看5G ...

  7. 与信号压缩斗到底:光纤VPM技术解4K 60Hz传输架构与带宽之痛

    科技的进步加快了新技术转向消费市场领域的速度,在影像视听领域则表现为人们可以更容易地体验到4K显示技术带来的惊艳的视听效果.随着4K技术的普及,观影效果的深入人心,不同领域的厂商们都不约而同地使用4K ...

  8. 我们到底为了什么钻研技术?

    在努力工作.学习了5年之后,1-2-3最近突然感觉有些迷茫:我们钻研技术到底是为了什么?作技术能走多远?1-2-3写下了自己的一些感想,也期待着你的精彩留言.... 程序员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白天,我 ...

  9. 程序员到底为了什么钻研技术?

    原文地址: http://blog.csdn.net/emoven/article/details/8064071 程序员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白天,我们为完成项目殚精竭虑;晚上,只有一盏孤灯陪伴着我们 ...

最新文章

  1. 以太坊,EOS和其他DApps的总数达到2,432,但没有大规模采用
  2. postgresql 数据库远程访问
  3. javase_03作业
  4. 机器学习算法中的概率方法
  5. C# Socket案例(服务端与客户端)
  6. 【Vegas原创】ASP 0131 不允许父路径的解决
  7. HBase数据模型深入剖析-OLAP商业环境实战
  8. mysql 缓冲查询_MySQL查询高速缓冲
  9. ArcGIS 10.2数字化线状要素时自己主动拼接成一条线
  10. DataSet和ListT 泛型之间互相转换 (转载, 作者写的很好)
  11. atitit.跨架构 bs cs解决方案. 自定义web服务器的实现方案 java .net jetty  HttpListener
  12. Debian Gnu/Linux8.5安装GOLANG环境笔记
  13. matlab中小波工具箱下载,matlab小波工具箱小波分析步骤
  14. 利用wget命令获取FTP资源
  15. 一个初学者的辛酸路程-函数-4
  16. md 文件编辑 Markdown 使用教程
  17. 物联网工程导论 简单整理
  18. 财报出炉,阿里大涨的背后 —— 凤凰终将涅槃?
  19. BadDet: Backdoor Attacks on Object Detection——面向目标检测的后门攻击
  20. 本周AI热点回顾:政府数据将开放共享、生命游戏发明者逝世、百度Apollo对外发布“ACE 交通引擎”

热门文章

  1. AUTOIT做的小软件
  2. 赛元科技EasyCodeCube的使用——Keil环境的配置
  3. html图片轮播加上切换按钮,轮播图(点击按钮切换)
  4. Leetcode 838. 推多米诺 C++
  5. android 摄像头 ip,摄像头已连接,但没有发生任何事情,openCV-IP摄像头Android
  6. Http请求加密规则(3DES、Base64、HMAC SHA256)
  7. 下血本买的!1-3年的Android开发工程师看过来,挥泪整理面经
  8. 数据库sql简单的优化方案
  9. 2017_SIGIR_Item Silk Road: Recommending Items from Information Domains to Social Users
  10. RHCE7-NOTE(红帽工程师--题库详细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