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度下降

  利用感知器法则的要求是必须训练样本是线性可分的,当样例不满足这条件时,就不能再收敛,为了克服这个要求,引出了delta法则,它会收敛到目标概念的最佳近似!

delta法则的关键思想是利用梯度下降(gradient descent)来搜索可能的权向量的假设空间,以找到最佳拟合训练样例的权向量。

  简单的理解,就是训练一个无阈值的感知器,也就是一个线性单元。它的输出o如下:

        

先指定一个度量标准来衡量假设(权向量)相对于训练样例的训练误差(training error)。

      

其中D是训练样例集合,t是训练样例d的目标输出,od是线性单元对训练样例d的输出。E(w)是目标输出td和线性单元输出od的差异的平方在所有的训练样例上求和后的一半。我们定义E为w的函数,是因为线性单元的输出o依赖于这个权向量。

在这里,我们对于给定的训练数据使E最小化的假设也就是H中最可能的假设,也就是找到一组权向量能使E最小化。

直观感觉,E函数就是为了让目标输出t与线性输出od的差距也来越小,也就是越来越接近目标概念。

上图中,红点和绿点是线性不可分的(不能找到一条直线完全分开两类点),但是找到一条线能把两类点尽可能的分开。使错分的点尽可能地少。

为什么感知器不能分开呢?

就在于它是带阈值的,>0 为1,<0为-1。正是这种强制性,使函数输出带有跳跃性(不是可微的),用上图中的图像来表示就是,在训练过程中,线会一直顺时针或着逆时针旋转,而不会收敛到最佳值。

上图中,两个坐标轴表示一个简单的线性单元中两个权可能的取值,而圆圈大小代表训练误差E值的大小。

为了确定一个使E最小化的权向量,梯度下降搜索从一个任意的初始向量开始,然后以很小的步伐反复修改这个向量。每一步都沿误差曲线产生最陡峭的下降方向修改权向量(见蓝线),继续这个过程直到得到全局的最小误差点。

这个最陡峭的下降方向是什么呢?

可以通过计算E相对向量w的的每个分量的导数来得到这个方向。这个向量导数被称为E对于W的梯度(gradient),记作ΔE(w).

ΔE(w)本身是一个向量,它的成员是E对每个wi的偏导数。当梯度被解释为权空间的一个向量时,它确定了使E最陡峭上升的方向。

既然确定了方向,那梯度下降法则就是:

其中:

这里的η是一个正的常数叫做学习速率,它决定梯度下降搜索中的步长。公式中的符号是想让权向量E下降的方向移动。

这个训练法则也可以写成它的分量形式:

其中:

    (公式1)

最陡峭的下降可以按照比例改变中的每一分量来实现。

可以通过前面的训练误差公式中计算E的微分,从而得到组成这个梯度向量的分量

推导过程略去。

最后得到:

其中xid表示训练样例d的一个输入分量xi。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公式,能够用线性单元的输入xid,输出od以及训练样例的目标值td表示

把次此公式带入公式(1)得到了梯度下降权值更新法则。

   (公式2)

因此,训练线性单元的梯度下降算法如下:选取一个初始的随机权向量;应用线性单元到所有的训练样例,然后根据公式2计算每个权值的Δwi;通过加上Δwi来更新每个权值,然后重复这个过程。

因为这个误差曲面仅包含一个全局的最小值,所以无论训练样例是否线性可分,这个算法都会收敛到具有最小误差的权向量。条件是必须使用一个足够小的学习速率η。

如果η太大,梯度下降搜素就有越过误差面最小值而不是停留在那一点的危险。因此常有的改进方法是随着梯度下降步数的增加逐渐减小η的值。

梯度下降算法的伪代码:

要实现梯度下降的随机近似,删除(T4.2),并把(T4.1)替换为 。

随机梯度下降算法

梯度下降是一种重要的通用学习范型。它是搜索庞大假设空间或无限假设空间的一种策略,它可以满足以下条件的任何情况:

(1)假设空间包含连续参数化的假设。

(2)误差对于这些假设参数可微。

在应用梯度下降的主要实践问题是:

(1)有时收敛过程可能非常慢;

(2)如果在误差曲面上有多个局部极小值,那么不能保证这个过程会找到全局最小值。

缓解这些困难的一个常见的梯度下降变体被称为增量梯度下降算法(incremental gradient descent)或者随机梯度下降(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鉴于公式2给出的梯度下降训练法则在对D中的所有训练样例求和后计算权值更新,随机梯度下降的思想是根据每个单独样例的误差增量计算权值更新,得到近似的梯度下降搜索.

修改后的训练法则与公式2相似,只是在迭代计算每个训练样例时根据下面的公式来更新权值:

    公式3

其中,t、o和xi分别是目标值、单元输出和第i个训练样例的输入。

随机梯度下降可被看作为每个单独的训练样例d定义不同的误差函数:

其中,td和od是训练样例d的目标输出值和单元输出值。

随机梯度下降迭代计算训练样例集D的每个样例d,在每次迭代过程中按照关于的梯度来改变权值。在迭代所有训练样例时,这些权值更新的序列给出了对于原来的误差函数的梯度下降的一个合理近似。

标准的梯度下降和随机的梯度下降之间的关键区别:

(1)标准的梯度下降是在权值更新前对所有的样例汇总误差,而随机梯度下降的权值是通过考查每个训练样例来更新的。

(2)在标准的梯度下降中,权值更新的每一步对多个样例求和,这需要大量的计算。

(3)如果有多个局部极小值,随机的梯度下降有时可能避免陷入这些局部极小值中,因为它使用不同的而不是来引导搜索。

注意:

  公式3的增量法则与之前感知器法则训练法则相似。但是它们是不同的,在增量法则中o是值线性单元的输出,而对于感知器法则,o是指阈值输出,在公式中。

样例:

  输入x1、x2,输出为o,训练w0,w1,w2

  满足 w1+x1*w1+x2*x2=o

训练样例为:

x1 x2 o
1 4 19
2 5 26
5 1 19
4 2 20

头文件

#ifndef HEAD_H_INCLUDED
#define HEAD_H_INCLUDED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f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stdlib>
#include <cmath>using namespace std;const int DataRow=4;
const int DataColumn=3;
const double learning_rate=.01;
extern double DataTable[DataRow][DataColumn];
extern double Theta[DataColumn-1];
const double loss_theta=0.001;
const int iterator_n =100;#endif // HEAD_H_INCLUDED

源代码

#include "head.h"
double DataTable[DataRow][DataColumn];
double Theta[DataColumn-1];
void Init()
{ifstream fin("data.txt");for(int i=0;i<DataRow;i++){for(int j=0;j<DataColumn;j++){fin>>DataTable[i][j];}}if(!fin){cout<<"fin error";exit(1);}fin.close();for(int i=0;i<DataColumn-1;i++){Theta[i]=0.5;}
}
void batch_grandient()          //标准梯度下降
{double loss=1000;for(int i=0;i<iterator_n&&loss>=loss_theta;i++){double Thetasum[DataColumn-1]={0};for(int j=0;j<DataRow;j++){double error=0;for(int k=0;k<DataColumn-1;k++){error+=DataTable[j][k]*Theta[k];}error=DataTable[j][DataColumn-1]-error;for(int k=0;k<DataColumn-1;k++){Thetasum[k]+=learning_rate*error*DataTable[j][k];}}double a=0;for(int k=0;k<DataColumn-1;k++){Theta[k]+=Thetasum[k];a+=abs(Thetasum[k]);}loss=a/(DataColumn-1);}
}
void stochastic_gradient()      //随即梯度下降
{double loss=1000;for(int i=0;i<iterator_n&&loss>=loss_theta;i++){double Thetasum[DataColumn-1]={0};for(int j=0;j<DataRow;j++){double error=0;for(int k=0;k<DataColumn-1;k++){error+=DataTable[j][k]*Theta[k];}error=DataTable[j][DataColumn-1]-error;double a=0;for(int k=0;k<DataColumn-1;k++){Theta[k]+=learning_rate*error*DataTable[j][k];a+=abs(learning_rate*error*DataTable[j][k]);}loss=a/(DataColumn-1);if(loss<=loss_theta)break;}}
}
void printTheta()
{for(int i=0;i<DataColumn-1;i++)cout<<Theta[i]<<" ";cout<<endl;
}int main()
{Init();//batch_grandient();
    stochastic_gradient();printTheta();return 0;
}

梯度下降和delta法则相关推荐

  1. 梯度下降与delta法则

    delta法则 尽管当训练样例线性可分时,感知器法则可以成功地找到一个权向量,但如果样例不是线性可分时它将不能收敛. 因此,人们设计了另一个训练法则来克服这个不足,称为 delta 法则(delta ...

  2. 线性学习器-----最小二乘法 Rosenblatt感知机 delta法则

    线性学习器-----最小二乘法 Rosenblatt感知机 delta法则 引言 在分类问题中我们通常会用一个实值函数 F(x) 按照这种方式操作:当 F(x) > 0,测试用例x= (x1,x ...

  3. delta法则(梯度下降)

    背景: 尽管当训练样例线性可分时,感知器法则可以成功地找到一个权向量,但如果样例不是线性可分时它将不能收敛. 因此,人们设计了另一个训练法则来克服这个不足,称为 delta 法则(delta rule ...

  4. 《机器学习》 梯度下降

     <机器学习> 梯度下降 2012-09-21 17:46 2712人阅读 评论(0) 收藏 举报 matrixc 参照<机器学习>这本书的第4.4.3节. 一.解决目标及 ...

  5. 梯度下降法和随机梯度下降法的区别

    这几天在看<统计学习方法>这本书,发现 梯度下降法 在 感知机 等机器学习算法中有很重要的应用,所以就特别查了些资料.  一.介绍 梯度下降法(gradient descent)是求解无约 ...

  6. 梯度下降与随机梯度下降

    梯度下降法先随机给出参数的一组值,然后更新参数,使每次更新后的结构都能够让损失函数变小,最终达到最小即可.在梯度下降法中,目标函数其实可以看做是参数的函数,因为给出了样本输入和输出值后,目标函数就只剩 ...

  7. 梯度下降和随机梯度下降的区别

    在学习机器学习的过程中梯度下降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在运用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理解算法的意思,于是从网路上查找了一些资料. 一.介绍 梯度下降法(gradient descent)是求解无约束最优化问题 ...

  8. Lesson 11.1-11.5 梯度下降的两个关键问题反向传播的原理走出第一步:动量法开始迭代:batch和epochs在Fashion—MNIST数据集熵实现完整的神经网络

    在之前的课程中,我们已经完成了从0建立深层神经网络,并介绍了各类神经网络所使用的损失函数.本节课开始,我们将以分类深层神经网络为例,为大家展示神经网络的学习和训练过程.在介绍PyTorch的基本工具A ...

  9. 方向导数、梯度与梯度下降

    1.导数 一元函数的情况下,导数就是函数的变化率: f′(x0)=lim⁡Δx→0ΔyΔx=lim⁡Δx→0f(x0+Δx)−f(x0)Δxf^{\prime}\left(x_{0}\right)=\ ...

最新文章

  1. SAP JCO connector 例子
  2. 正则表达式 2. 单字符或
  3. padding 不占宽高_不占地方的复式楼室内电梯,极致微型,节电省力颜值高
  4. python构建bp神经网络_鸢尾花分类(一个隐藏层)__1.数据集
  5. 信号的基本概念以及信号的产生
  6. linux心跳包检测代码_OpenSSL心跳包越界读敏感信息泄漏漏洞
  7. ubuntu之iptables
  8. 卡尔曼滤波 -- 从推导到应用(二)
  9. Ubuntu版本进化史 4.10-7.04
  10. 速升级!SonicWall 3个已遭利用的严重0day 影响企业邮件安全设备
  11. Mac使用Top命令统计多个进程的CPU和内存
  12. 新华三模拟器Telnet/远程登录
  13. 优秀 java工程师 简历
  14. 强行卸载趋势科技防毒墙网络版客户端
  15. HP增霸卡出现“网络配置错误,请正确配置网卡”的原因
  16. 安利一个很棒的html背景图片网站
  17. 计算机之父ppt,24计算机之父童年的故事.ppt
  18. 如何在Chrome中为Gmail启用桌面通知
  19. 腾讯通、第一企信、imo云办公室、263云通信哪家强
  20. uni-app web-view跳转自定义html

热门文章

  1. OSPF的网络类型特征总结
  2. 转:复杂网络分析总结
  3. 补PSP进度(10.28-11.3)
  4. 『教程』笔记本win7下自建Wifi热点–便于手机Wifi上网 (转 )
  5. Android,谁动了我的内存
  6. War3窗口限定小工具发布
  7. /a.out , nohut ./a.out , nohup ./a.out 的区别
  8. JAVA利用google的zxing快速生成QRCode
  9. 性能测试之二——性能测试的流程
  10. C语言10进制写法,用c语言编写函数Htoi(s)把由16进制数成10进制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