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第一章 多态
    • 1.1 多态的形式
    • 1.2 多态的使用场景
    • 1.3 多态的定义和前提
    • 1.4 多态的运行特点
    • 1.5 多态的弊端
    • 1.6 引用类型转换
      • 1.6.1 为什么要转型
      • 1.6.2 向上转型(自动转换)
      • 1.6.3 向下转型(强制转换)
      • 1.6.4 案例演示
      • 1.6.5 转型的异常
      • 1.6.6 instanceof关键字
      • 1.6.7 instanceof新特性
      • 1.7 综合练习
  • 第二章 包
    • 2.1 包
    • 2.2 导包
    • 2.3 使用不同包下的相同类怎么办?
  • 第三章 权限修饰符
    • 3.1 权限修饰符
    • 3.2 不同权限的访问能力
  • 第四章 final关键字
    • 4.1 概述
    • 4.2 使用方式
      • 4.2.1 修饰类
      • 4.2.2 修饰方法
      • 4.2.3 修饰变量-局部变量
      • 4.2.4 修饰变量-成员变量
  • 第五章 代码块
    • 5.1 局部代码块
    • 5.2 构造代码块
    • 5.3 静态代码块

第一章 多态

1.1 多态的形式

多态是继封装、继承之后,面向对象的第三大特性。

多态是出现在继承或者实现关系中的

多态体现的格式

父类类型 变量名 = new 子类/实现类构造器;
变量名.方法名();

多态的前提:有继承关系,子类对象是可以赋值给父类类型的变量。例如Animal是一个动物类型,而Cat是一个猫类型。Cat继承了Animal,Cat对象也是Animal类型,自然可以赋值给父类类型的变量。

1.2 多态的使用场景

如果没有多态,在下图中register方法只能传递学生对象,其他的Teacher和administrator对象是无法传递给register方法方法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定义三个不同的register方法分别接收学生,老师和管理员。

有了多态之后,方法的形参就可以定义为共同的父类Person。

要注意的是:

  • 当一个方法的形参是一个类,我们可以传递这个类所有的子类对象。
  • 当一个方法的形参是一个接口,我们可以传递这个接口所有的实现类对象(后面会学)。
  • 而且多态还可以根据传递的不同对象来调用不同类中的方法。

代码示例:

父类:
public class Person {private String name;private int age;空参构造带全部参数的构造get和set方法public void show(){System.out.println(name + ", " + age);}
}子类1:
public class Administrator extends Person {@Overridepublic void show() {System.out.println("管理员的信息为:" + getName() + ", " + getAge());}
}子类2:
public 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Overridepublic void show() {System.out.println("学生的信息为:" + getName() + ", " + getAge());}
}子类3:
public class Teacher extends Person{@Overridepublic void show() {System.out.println("老师的信息为:" + getName() + ", " + getAge());}
}测试类: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创建三个对象,并调用register方法Student s = new Student();s.setName("张三");s.setAge(18);Teacher t = new Teacher();t.setName("王建国");t.setAge(30);Administrator admin = new Administrator();admin.setName("管理员");admin.setAge(35);register(s);register(t);register(admin);}//这个方法既能接收老师,又能接收学生,还能接收管理员//只能把参数写成这三个类型的父类public static void register(Person p){p.show();}
}

1.3 多态的定义和前提

多态: 是指同一行为,具有多个不同表现形式。

从上面案例可以看出,Cat和Dog都是动物,都是吃这一行为,但是出现的效果(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

前提【重点】

  1. 有继承或者实现关系

  2. 方法的重写【意义体现:不重写,无意义】

  3. 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格式体现】

    父类类型:指子类对象继承的父类类型,或者实现的父接口类型。

1.4 多态的运行特点

调用成员变量时:编译看左边,运行看左边

调用成员方法时:编译看左边,运行看右边

代码示例:

Fu f = new Zi();
//编译看左边的父类中有没有name这个属性,没有就报错
//在实际运行的时候,把父类name属性的值打印出来
System.out.println(f.name);
//编译看左边的父类中有没有show这个方法,没有就报错
//在实际运行的时候,运行的是子类中的show方法
f.show();

1.5 多态的弊端

我们已经知道多态编译阶段是看左边父类类型的,如果子类有些独有的功能,此时多态的写法就无法访问子类独有功能了

class Animal{public  void eat(){System.out.println("动物吃东西!")}
}
class Cat extends Animal {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吃鱼");  }  public void catchMouse() {  System.out.println("抓老鼠");  }
}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吃骨头");  }
}class Test{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Animal a = new Cat();a.eat();a.catchMouse();//编译报错,编译看左边,Animal没有这个方法}
}

1.6 引用类型转换

1.6.1 为什么要转型

多态的写法就无法访问子类独有功能了。

当使用多态方式调用方法时,首先检查父类中是否有该方法,如果没有,则编译错误。也就是说,不能调用子类拥有,而父类没有的方法。编译都错误,更别说运行了。这也是多态给我们带来的一点"小麻烦"。所以,想要调用子类特有的方法,必须做向下转型。

回顾基本数据类型转换

  • 自动转换: 范围小的赋值给范围大的.自动完成:double d = 5;
  • 强制转换: 范围大的赋值给范围小的,强制转换:int i = (int)3.14

​ 多态的转型分为向上转型(自动转换)与向下转型(强制转换)两种。

1.6.2 向上转型(自动转换)

  • 向上转型:多态本身是子类类型向父类类型向上转换(自动转换)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默认的。
    当父类引用指向一个子类对象时,便是向上转型。
    使用格式:
父类类型  变量名 = new 子类类型();
如:Animal a = new Cat();

**原因是:父类类型相对与子类来说是大范围的类型,Animal是动物类,是父类类型。Cat是猫类,是子类类型。Animal类型的范围当然很大,包含一切动物。**所以子类范围小可以直接自动转型给父类类型的变量。

1.6.3 向下转型(强制转换)

  • 向下转型:父类类型向子类类型向下转换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强制的。
    一个已经向上转型的子类对象,将父类引用转为子类引用,可以使用强制类型转换的格式,便是向下转型。

使用格式:

子类类型 变量名 = (子类类型) 父类变量名;
如:Aniaml a = new Cat();Cat c =(Cat) a;

1.6.4 案例演示

当使用多态方式调用方法时,首先检查父类中是否有该方法,如果没有,则编译错误。也就是说,不能调用子类拥有,而父类没有的方法。编译都错误,更别说运行了。这也是多态给我们带来的一点"小麻烦"。所以,想要调用子类特有的方法,必须做向下转型。

转型演示,代码如下:

定义类:

abstract class Animal {  abstract void eat();
}  class Cat extends Animal {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吃鱼");  }  public void catchMouse() {  System.out.println("抓老鼠");  }
}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吃骨头");  }  public void watchHouse() {  System.out.println("看家");  }
}

定义测试类: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向上转型  Animal a = new Cat();  a.eat();                 // 调用的是 Cat 的 eat// 向下转型  Cat c = (Cat)a;       c.catchMouse();        // 调用的是 Cat 的 catchMouse}
}

1.6.5 转型的异常

转型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请看如下代码: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向上转型  Animal a = new Cat();  a.eat();               // 调用的是 Cat 的 eat// 向下转型  Dog d = (Dog)a;       d.watchHouse();        // 调用的是 Dog 的 watchHouse 【运行报错】}
}

这段代码可以通过编译,但是运行时,却报出了 ClassCastException ,类型转换异常!这是因为,明明创建了Cat类型对象,运行时,当然不能转换成Dog对象的。

1.6.6 instanceof关键字

为了避免ClassCastException的发生,Java提供了 instanceof 关键字,给引用变量做类型的校验,格式如下:

变量名 instanceof 数据类型
如果变量属于该数据类型或者其子类类型,返回true。
如果变量不属于该数据类型或者其子类类型,返回false。

所以,转换前,我们最好先做一个判断,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向上转型  Animal a = new Cat();  a.eat();               // 调用的是 Cat 的 eat// 向下转型  if (a instanceof Cat){Cat c = (Cat)a;       c.catchMouse();        // 调用的是 Cat 的 catchMouse} else if (a instanceof Dog){Dog d = (Dog)a;       d.watchHouse();       // 调用的是 Dog 的 watchHouse}}
}

1.6.7 instanceof新特性

JDK14的时候提出了新特性,把判断和强转合并成了一行

//新特性
//先判断a是否为Dog类型,如果是,则强转成Dog类型,转换之后变量名为d
//如果不是,则不强转,结果直接是false
if(a instanceof Dog d){d.lookHome();
}else if(a instanceof Cat c){c.catchMouse();
}else{System.out.println("没有这个类型,无法转换");
}

1.7 综合练习

需求:根据需求完成代码:1.定义狗类属性:年龄,颜色行为:eat(String something)(something表示吃的东西)看家lookHome方法(无参数)
2.定义猫类属性:年龄,颜色行为:eat(String something)方法(something表示吃的东西)逮老鼠catchMouse方法(无参数)
3.定义Person类//饲养员属性:姓名,年龄行为:keepPet(Dog dog,String something)方法功能:喂养宠物狗,something表示喂养的东西行为:keepPet(Cat cat,String something)方法功能:喂养宠物猫,something表示喂养的东西生成空参有参构造,set和get方法
4.定义测试类(完成以下打印效果):keepPet(Dog dog,String somethind)方法打印内容如下:年龄为30岁的老王养了一只黑颜色的2岁的狗2岁的黑颜色的狗两只前腿死死的抱住骨头猛吃keepPet(Cat cat,String somethind)方法打印内容如下:年龄为25岁的老李养了一只灰颜色的3岁的猫3岁的灰颜色的猫眯着眼睛侧着头吃鱼
5.思考:        1.Dog和Cat都是Animal的子类,以上案例中针对不同的动物,定义了不同的keepPet方法,过于繁琐,能否简化,并体会简化后的好处?2.Dog和Cat虽然都是Animal的子类,但是都有其特有方法,能否想办法在keepPet中调用特有方法?

画图分析:

代码示例:

//动物类(父类)
public class Animal {private int age;private String color;public Animal() {}public Animal(int age, String color) {this.age = age;this.color = color;}public int getAge() {return age;}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this.age = age;}public String getColor() {return color;}public void setColor(String color) {this.color = color;}public void eat(String something){System.out.println("动物在吃" + something);}
}//猫类(子类)
public class Cat extends Animal {public Cat() {}public Cat(int age, String color) {super(age, color);}@Overridepublic void eat(String something) {System.out.println(getAge() + "岁的" + getColor() + "颜色的猫眯着眼睛侧着头吃" + something);}public void catchMouse(){System.out.println("猫抓老鼠");}}//狗类(子类)
public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public Dog() {}public Dog(int age, String color) {super(age, color);}//行为//eat(String something)(something表示吃的东西)//看家lookHome方法(无参数)@Overridepublic void eat(String something) {System.out.println(getAge() + "岁的" + getColor() + "颜色的狗两只前腿死死的抱住" + something + "猛吃");}public void lookHome(){System.out.println("狗在看家");}
}//饲养员类
public class Person {private String name;private int age;public Person()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this.name = name;this.age = age;}public String getName() {return name;}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public int getAge() {return age;}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this.age = age;}//饲养狗/* public void keepPet(Dog dog, String something) {System.out.println("年龄为" + age + "岁的" + name + "养了一只" + dog.getColor() + "颜色的" + dog.getAge() + "岁的狗");dog.eat(something);}//饲养猫public void keepPet(Cat cat, String something) {System.out.println("年龄为" + age + "岁的" + name + "养了一只" + cat.getColor() + "颜色的" + cat.getAge() + "岁的猫");cat.eat(something);}*///想要一个方法,能接收所有的动物,包括猫,包括狗//方法的形参:可以写这些类的父类 Animalpublic void keepPet(Animal a, String something) {if(a instanceof Dog d){System.out.println("年龄为" + age + "岁的" + name + "养了一只" + a.getColor() + "颜色的" + a.getAge() + "岁的狗");d.eat(something);}else if(a instanceof Cat c){System.out.println("年龄为" + age + "岁的" + name + "养了一只" + c.getColor() + "颜色的" + c.getAge() + "岁的猫");c.eat(something);}else{System.out.println("没有这种动物");}}
}//测试类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创建对象并调用方法/* Person p1 = new Person("老王",30);Dog d = new Dog(2,"黑");p1.keepPet(d,"骨头");Person p2 = new Person("老李",25);Cat c = new Cat(3,"灰");p2.keepPet(c,"鱼");*///创建饲养员的对象Person p = new Person("老王",30);Dog d = new Dog(2,"黑");Cat c = new Cat(3,"灰");p.keepPet(d,"骨头");p.keepPet(c,"鱼");}
}

第二章 包

2.1 包

​ 包在操作系统中其实就是一个文件夹。包是用来分门别类的管理技术,不同的技术类放在不同的包下,方便管理和维护。

在IDEA项目中,建包的操作如下:

包名的命名规范

路径名.路径名.xxx.xxx
// 例如:com.itheima.oa
  • 包名一般是公司域名的倒写。例如:黑马是www.itheima.com,包名就可以定义成com.itheima.技术名称。
  • 包名必须用”.“连接。
  • 包名的每个路径名必须是一个合法的标识符,而且不能是Java的关键字。

2.2 导包

什么时候需要导包?

​ 情况一:在使用Java中提供的非核心包中的类时

​ 情况二:使用自己写的其他包中的类时

什么时候不需要导包?

​ 情况一:在使用Java核心包(java.lang)中的类时

​ 情况二:在使用自己写的同一个包中的类时

2.3 使用不同包下的相同类怎么办?

假设demo1和demo2中都有一个Student该如何使用?

代码示例:

//使用全类名的形式即可。
//全类名:包名 + 类名
//拷贝全类名的快捷键:选中类名crtl + shift + alt + c 或者用鼠标点copy,再点击copy Reference
com.itheima.homework.demo1.Student s1 = new com.itheima.homework.demo1.Student();
com.itheima.homework.demo2.Student s2 = new com.itheima.homework.demo2.Student();

第三章 权限修饰符

3.1 权限修饰符

​ 在Java中提供了四种访问权限,使用不同的访问权限修饰符修饰时,被修饰的内容会有不同的访问权限,我们之前已经学习过了public 和 private,接下来我们研究一下protected和默认修饰符的作用。

  • public:公共的,所有地方都可以访问。

  • protected:本类 ,本包,其他包中的子类都可以访问。

  • 默认(没有修饰符):本类 ,本包可以访问。

    注意:默认是空着不写,不是default

  • private:私有的,当前类可以访问。
    public > protected > 默认 > private

3.2 不同权限的访问能力

public protected 默认 private
同一类中
同一包中的类
不同包的子类
不同包中的无关类

可见,public具有最大权限。private则是最小权限。

编写代码时,如果没有特殊的考虑,建议这样使用权限:

  • 成员变量使用private ,隐藏细节。
  • 构造方法使用 public ,方便创建对象。
  • 成员方法使用public ,方便调用方法。

小贴士:不加权限修饰符,就是默认权限

第四章 final关键字

4.1 概述

​ 学习了继承后,我们知道,子类可以在父类的基础上改写父类内容,比如,方法重写。

如果有一个方法我不想别人去改写里面内容,该怎么办呢?

Java提供了final 关键字,表示修饰的内容不可变。

  • final: 不可改变,最终的含义。可以用于修饰类、方法和变量。

    • 类:被修饰的类,不能被继承。
    • 方法:被修饰的方法,不能被重写。
    • 变量:被修饰的变量,有且仅能被赋值一次。

4.2 使用方式

4.2.1 修饰类

final修饰的类,不能被继承。

格式如下:

final class 类名 {}

代码:

final class Fu {}
// class Zi extends Fu {} // 报错,不能继承final的类

查询API发现像 public final class Stringpublic final class Mathpublic final class Scanner 等,很多我们学习过的类,都是被final修饰的,目的就是供我们使用,而不让我们所以改变其内容。

4.2.2 修饰方法

final修饰的方法,不能被重写。
格式如下:

修饰符 final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列表){//方法体
}

代码:

class Fu2 {final public void show1() {System.out.println("Fu2 show1");}public void show2() {System.out.println("Fu2 show2");}
}class Zi2 extends Fu2 {//  @Override
//  public void show1() {//      System.out.println("Zi2 show1");
//  }@Overridepublic void show2() {System.out.println("Zi2 show2");}
}

4.2.3 修饰变量-局部变量

  1. 局部变量——基本类型
    基本类型的局部变量,被final修饰后,只能赋值一次,不能再更改。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FinalDemo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声明变量,使用final修饰final int a;// 第一次赋值 a = 10;// 第二次赋值a = 20; // 报错,不可重新赋值// 声明变量,直接赋值,使用final修饰final int b = 10;// 第二次赋值b = 20; // 报错,不可重新赋值}
}

思考,下面两种写法,哪种可以通过编译?

写法1:

final int c = 0;
for (int i = 0; i < 10; i++) {c = i;System.out.println(c);
}

写法2:

for (int i = 0; i < 10; i++) {final int c = i;System.out.println(c);
}

根据 final 的定义,写法1报错!写法2,为什么通过编译呢?因为每次循环,都是一次新的变量c。这也是大家需要注意的地方。

4.2.4 修饰变量-成员变量

成员变量涉及到初始化的问题,初始化方式有显示初始化和构造方法初始化,只能选择其中一个:

  • 显示初始化(在定义成员变量的时候立马赋值)(常用);
public class Student {final int num = 10;
}
  • 构造方法初始化(在构造方法中赋值一次)(不常用,了解即可)。

    注意:每个构造方法中都要赋值一次!

public class Student {final int num = 10;final int num2;public Student() {this.num2 = 20;
//     this.num2 = 20;}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this.num2 = 20;
//     this.num2 = 20;}
}

被final修饰的常量名称,一般都有书写规范,所有字母都大写

第五章 代码块

  • 局部代码块

  • 构造代码块

  • 静态代码块

5.1 局部代码块

使代码的变量提前结束,以前常用于回收局部变量的内存占用,现在渐渐的淘汰,因为现在的电脑与服务器内存较大,不用在乎这一点点了。

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odeBlockDemo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 = 10;}//因为当代码执行到这里时,变量a就从内存中消失了System.out.println(a);//a变量会报错}
}

5.2 构造代码块

  • 1.写在成员位置的代码块
  • 2.作用:可以把多个构造方法中重复的代码抽取出来
  • 3.执行时机:我们在创建本类对象的时候会先执行构造代码块再执行构造方法

也是渐渐的淘汰了,因为不够灵活,不如把重复代码放在一个构造方法里,然后进行调用。

代码如下:

//Student类
public class Student {private String name;private int age;//构造代码块:{System.out.println("开始创建对象了");}public Student() {System.out.println("空参构造");}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System.out.println("有参构造");this.name = name;this.age = age;}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this.age = age;}public String getName() {return name;}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public int getAge() {return age;}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this.age = age;}
}//测试类
public class CodeBlockDemo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创建对象Student s = new Student();Student s2 = new Student("zhangsan",23);Student s3 = new Student("zhangsan");}
}

5.3 静态代码块

相比于构造代码块,静态代码块随着随着类的加载而加载的,并且只执行一次,做类数据初始化的时候可以使用

//Student类
public class Student {private String name;private int age;//静态代码块static {System.out.println("静态代码块执行了");}public Student() {System.out.println("空参构造");}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System.out.println("有参构造");this.name = name;this.age = age;}public String getName() {return name;}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public int getAge() {return age;}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this.age = age;}
}//测试类
package com.itheima.codeblockdemo2;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创建对象Student s1 = new Student();Student s2 = new Student("zhangsan",23);}
}

Java基础-面向对象进阶-多态包final权限修饰符代码块相关推荐

  1. day12、面向对象进阶(包、权限修饰符、final、常量、枚举、抽象类、接口)

    面向对象进阶(包.权限修饰符.final.常量.枚举.抽象类.接口) 包 权限修饰符 final 常量 常量概述和基本作用 常量做信息标志和分类 枚举 枚举的概述 枚举的使用场景演示 抽象类 抽象类概 ...

  2. JAVA面向对象:相关基础知识(带包编译--权限修饰符--内部类)

    目录 1.带包编译 2.权限修饰符 3.内部类 1.带包编译 解决使用notepad++ 等文本编辑器编写的java类中如果需要 package 的解决方案: 手动式:手动建包,.java文件放在包外 ...

  3. 第三周 Java语法总结__static关键字__代码块__继承__this和super的区别__重写__final关键字__多态__抽象__接口__形参问题__包__权限修饰符__内部类

    文章目录 6.static关键字 1)静态static关键字的特点: 2)关于static关键字的使用注意事项 3)什么时候将变量定义为成员变量: 7.文档说明书: 8.代码块 9.继承 1)继承的概 ...

  4. Java学习第十二天----方法参数类型以及返回值类型问题、链式编程、package包、权限修饰符、内部类、成员内部类

    Java学习第十二天----方法参数类型以及返回值类型问题.链式编程.package包.权限修饰符.内部类.成员内部类 1.方法参数类型: (1)类名作为形式参数: public class MyTe ...

  5. JavaSE——面向对象进阶(封装、this、static、代码块、包、权限修饰符、main方法详解)

    第2节 面向对象进阶 一.封装与private 概述: 封装的意义在于保护或者防止代码(数据)被我们无意中破坏.保护成员属性,不让类以外的程序直接访问和修改. 封装原则: 隐藏对象的属性和实现细节,仅 ...

  6. java 内部类 返回值_Java基础第10天+形式参数和返回值的问题、包、导包、权限修饰符、常见的修饰符、内部类(局部内部类,成员内部类,匿名内部类)...

    1:形式参数和返回值的问题(理解) (1)形式参数: 类名:需要该类的对象 抽象类名:需要该类的子类对象 接口名:需要该接口的实现类对象 (2)返回值类型: 类名:返回的是该类的对象 抽象类名:返回的 ...

  7. 代码块、final关键字、包、权限修饰符的复习理解

    1.代码块: 概述:被大括号单独包裹的代码段叫做代码块根据位置的不同,命名的不同它的使用时机和功能不一样. 分类: 1.局部代码块: 概述:定义在方法中的代码块 位置:方法的方法体中 作用:给局部变量 ...

  8. Java语法封装之继承、访问权限修饰符、重载与重写、this与super、final、Javabean的使用

    3.3封装 封装 : 隐藏内部的实现细节,对外提供公共的访问方式.方法,类,属性的私有化- 都是封装的体现 封装优点 : 提高程序的安全性 提高代码的复用性 私有是封装,但是封装不是私有 3.3.1 ...

  9. java网课|final权限修饰符

    P195 final关键字概念 常见的四种用法: 修饰一个类(1): 1.不能有子类 2.它的成员方法不能被覆盖重写 修饰一个方法(2): 不能覆盖重写[父类当中final的方法] 父类中: publ ...

  10. 匿名类、包、权限修饰符_DAY10

    1:内部类(理解) (1)把类定义在一个类的内部. (2)特点:   A:内部类可以直接使用外部类的成员,包括私有.   B:外部类要使用内部类成员,必须创建对象使用.    例子: public c ...

最新文章

  1. [Buzz.Today]2011.05.25
  2. Channel延续篇
  3. linux 3.10 内核,升级linux内核到3.10
  4. App上架/更新怕被拒? iOS过审“避雷秘籍”请查收
  5. 最优传输理论和生成模型的几何观点
  6. 如果不懂Service mesh,就不要谈微服务了
  7. 2.Functions and Getting Help
  8. [论文阅读] Cascaded Partial Decoder for Fast and Accurate Salient Object Detection
  9. Android 基础-2.0 拔打电话号码
  10. SetBkMode(TRANSPARENT) 设置文本背景与控件背景一样
  11. linux 模拟手机浏览器,Firefox模拟手机浏览器(iOS+Android) – UserAgent Switcher使用方法...
  12. 凯撒加密的python语言程序_python语言编程实现凯撒密码、凯撒加解密算法、
  13. 闽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副书记,CCF闽南师范大学学生分会完成换届
  14. 西雅图Oracle公寓租赁,在西雅图租房必须知道的那些事
  15. python 视频转场_OpenGL 实现视频编辑中的转场效果
  16. 【2011.10.29模拟】24点游戏题解
  17. 【angular5】浅谈angular5与serviceWorker——(2)
  18. 我实现的第一个算法----归并排序
  19. air 新浪开放平台 登录部分接口案例
  20. uniapp开发环境搭建

热门文章

  1. 基于Python爬虫的电影数据可视化分析
  2. 谷歌关闭中国音乐搜索服务--有点可惜
  3. TrueCrypt介绍及入门使用讲解【翻译】
  4. w7系统怎么ping服务器,怎么ping网速,教您ping网络的方法
  5. Ubuntu18.04无法上网
  6. UPC——帕琪的药园(dfs或并查集)
  7. 用C++编写一个走迷宫游戏(1.0版)
  8. b站《史上最全unity3D教程》2-6等ppt笔记3
  9. python图片剪裁(图片按四个点坐标剪裁)
  10. 云计算虚拟化特点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