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快充协议
    • 高电压、低电流方案
    • 低电压、高电流方案
    • 最理想的解决方案是大电压、大电流
    • 公共充电协议和私有充电协议
    • PD
      • 功率
      • 适用设备
    • QC
      • 功率
      • 适用设备
    • VOOC
      • 功率
      • 适用设备
    • FlashCharge
      • 功率
      • 适用设备
    • FCP & SCP
      • 功率
      • 适用设备
    • 其他
      • PE
      • AFC
  • 快充实践
    • 快充效果
    • 如何识别快充支持
    • 常见设备的支持输入功率
    • 充电插头推荐
    • 充电宝推荐

快充协议

高电压、低电流方案

由于Micro USB 接口电流的限制,该方案更适合。
高电压就需要到手机端进行降压,这个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会以热能形式散发出来,使得手机在快充过程中出现发热问题。高温对锂电池寿命也会造成比较大的损耗。

低电压、高电流方案

主要缺点是定制带来的高昂成本,比如:常见的通用充电线材只能承载 3A 的电流,要实现 5A 大电流快充,就必须对充电线进行改造。

最理想的解决方案是大电压、大电流

OPPO、iQOO 以及小米等厂商超过 100W 的手机快充方案即将商用,随后高通也正式发布的号称可以达到 100W+ 的 QC5 协议。

公共充电协议和私有充电协议

所谓公共协议更多指的是来自芯片厂商甚至是 USB 联盟的方案,可供多个手机厂商使用或是兼容。
私有协议则具有排他性,一般只能供某个手机厂商的产品使用。

PD

USB PD:USB Power Delivery,USB 官方标准。
得益于市面上主流的智能设备对 PD 协议的兼容,USB PD 也成为了目前通用性最高的公共协议之一。

这个协议标准由 USB-IF 标准化组织更新并发布,包括 Google、Apple、高通等厂商都是其会员机构,同时下设不同的标准认证委员会;同时 USB-IF 还会每年举办会议,为供应商支持 PD 协议的设备提供认证,保证其兼容性。
它也顺势成为了 Apple 和 Google 的唯一指定快充协议,Google甚至将其作为 Android 7.0 以上的设备兼容性认证的强制要求之一。

功率

  1. 早期:如BC1.2等是描述Type-A或Type-B类型的USB接口功率,一般为5V-1.5A等。
  2. PD1.0:2012年推出,向下兼容USB 2.0/3.0与BC 1.0/1.1/1.2,支持:5V2A,12V1.5A,12V3A,20V3A,20V5A。
  3. PD2.0:2014年推出,描述Type-C类型USB接口的功率,快充标准支持:5V-max3A(0.5~15W),9V-max3A(15~27W),15V-max3A(27~45W),20V-max3A(45~60W),20V-max5A(60~100W,如果能支持超3A的电流,需要连接带eMarker电芯的线缆),最大充电功率达到100W。
  4. PD3.0:2015年推出,支持功率无变化,细化了软件标准和安全性等;2017年新增了PPS(Programmable Power Supply)协议,PPS 让充电器每隔 10 秒与手机交换一次数据,能够以 0.02V 为单位来进行精细调压。同5V/9V/15V/20V固定电压相对应,支持3.3V-5.9V,3.3V-11V,3.3V-16V,3.3V-21V这些范围的可调电压。
  5. PD3.1:2021年推出,快充规范将功率划分为成了标准功率范围(简称SPR)和扩展功率范围(简称EPR)两个范围。SPR就是就是目前市面上主流的USB PD3.0 PPS快充标准。新增的28V-max5A、36V-max5A、48V-max5A三个电压则属于拓展功率范围,输出功率最大可以达到240W;对应的,增加了三组可调电压档(简称AVS),分别为15V-28V、15V-36V、5V-48V,AVS的最小调压步进是0.1V。

适用设备

  1. iPhone
  2. iPad
  3. MacBook
  4. 市面上大部分采用 Type-C 接口的 Android 设备
  5. Nintendo Switch

QC

QC 协议是高通推出的一种公有快充协议。

功率

  1. QC1.0:13年推出,5V-2A,10W,接口为Micro USB
  2. QC2.0:14年推出,打破传统的5V输出电压,将电压提高到9V/12V/20V;常见输出方案:5V-2A、9V-2A、12V-1.5A,也就是最大支持18W;接口类型:Micro USB(大部分),Type-C(少数)
  3. QC3.0:15年推出,电压从3.6-20V,自适应,最大电流支持3A,兼容QC2.0;常见输出方案:3.6V~6.5V-3A、6.5V~9V-2A、9V~12V-1.5A ,最大也是18W;接口类型:Micro USB(少数),Type-C(大部分)
  4. QC4.0:16年推出,电压从3.6-20V,自适应,最大电流支持3A,不兼容QC3.0、QC2.0;常见输出方案:5V-3A、9V-3A、12V-2.25A,最大支持27W;接口类型:Type-C
  5. QC4.0+与QC4.0基本一致,但是QC4.0+向下兼容QC3.0、QC2.0

适用设备

  1. 三星(早期)
  2. 小米

VOOC

OPPO的私有快充协议。
对于10V的情况,因为在手机内部使用电荷泵技术(一种 DC-DC转换,即直流到直流转换)使电压减半的同时电流倍增,故实际上也是低电压、高电流方案。

功率

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VOOC差别比较大,常见:

  1. 5V4A
  2. 5V6A
  3. 10V5A
  4. 10V6.5A

适用设备

  1. OPPO
  2. 一加(DASH)
  3. Realme

FlashCharge

vivo 和 iQOO 采用的私有协议叫 FlashCharge 和 SuperFlashCharge。

功率

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FlashCharge差别比较大,常见:

  1. 11V3A
  2. 11V4A
  3. 11V5A

适用设备

  1. vivo
  2. iQOO

FCP & SCP

FCP(Fast Charge Protocol),SCP(Super Charge Protocol)为华为自家的快充技术。
FCP 采用和同期 QC2.0 一致的高电压、低电流方案,SCP则过渡到了与 VOOC 相同的低电压、高电流方案。

功率

  1. 9V2A(FCP)
  2. 5V4.5A(SCP)
  3. 10V4A(SCP)

适用设备

  1. 华为

其他

PE

PE是联发科的快充协议。
是早期的技术,目前使用这一快充协议的设备越来越少。

AFC

AFC(Adaptive Fast Charge)是三星的私有快充协议。
2019年后,三星发布的旗舰级均兼容 PD3.0,支持 PPS 快充,并舍弃了自己的AFC协议。

快充实践

快充效果

  1. 实现快充,需要充电头/充电宝+数据线+设备(如手机)的支持。3者缺一环不可。
  2. 只要接口一样,任意正规品牌的充电头都可以给手机充电,只是有些无法进行快充,那么就会使用5V充电,电流大小由手机决定。
  3. 高功率的充电器,如笔记本电脑的充电器,也可以给手机充电,此时充电器会自动适配到低功率输出,并不会损伤手机。
  4. 快充相对于慢充而言,对电池的损伤更大,但是有限,对比使用的便捷性可以忽略该影响。

如何识别快充支持

  1. 查看充电插头的输出参数。(和上文标准对照,下同)
  2. 查看充电宝的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
  3. 查看手机的说明书。

常见设备的支持输入功率

设备 快充/正常功率
iPhone/Android 18W(快充)
iPad 18W(正常功率)
MacBook/笔记本 45w以上(正常功率)
Switch 40W以上(正常功率)

充电插头推荐

支持PD快充的,40W以上,可以同时给Switch充电。

  1. 小米45W充电器

充电宝推荐

1w毫安(注重便携性,如大小、重量)或者2w毫安(注重功能性,如多接口或支持高功率)的充电宝,支持PD、QC、SCP等协议,支持18W双向快充,即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支持快充,充电插头给充电宝充电支持快充。vivo和oppo的快充协议比较个性化,难以通用支持,一般需要买vivo、oppo自家产品来支持。
大于27000毫安的充电宝在坐飞机时无法通过安检,慎用。

注:额定容量代表它能够放出多少电量(也就是说真正能够给手机充电的电量)。额定容量比上面所说的充电宝容量(1w毫安、2w毫安)要小。现在主流充电宝均是使用锂聚合物电芯,安全性无需担心。

  1. 京东京造(性价比出众)
  2. 小米
  3. 罗马仕
  4. 其他可信品牌:绿联、Anker(苹果认证)、网易严选、紫米等等

快充协议和充电插头、充电宝相关推荐

  1. 充电协议: 快充协议,如何选充电宝?

    快充协议(存在两种:电压; 电流) 目前市面上的快充技术大多遵循2个技术方向: 以高通QC.联发科PEP.华为FCP为首的高压低电流快充技术: 另一种就是以OPPO的VOOC以及华为SCP为首的低电压 ...

  2. DIY一款多快充协议太阳能充电器!----项目起源

    有没有遇到过在外旅行期间手机没电,相机没电,蓝牙耳机没电的窘境.即使在出行前准备好了充电宝,但有时依然满足不了手机的"吃"电速度.这时为何不考虑下购买一款太阳能充电宝,时常听到这样 ...

  3. 私人快充协议与PD快充协议的区别

    什么是私人快充协议,什么是PD快充协议?首先,协议是什么?一个简单的类比,它就像一个代码,双方都拥有相同的代码以此来建立联系.就手机而言,它代表了在手机和充电器内部集成的电源管理IC,特别是当手机和充 ...

  4. M3033 内置PD2.0/QC2.0快充协议2-7串多节升降压锂电充电管理IC方案

    锂电池的应用普及催生出了众多便携式的数码产品,如户外电源.电动工具.筋膜枪.充气泵.大功率充电宝等.这类产品都内置了多节多串锂电池组成的高容量.大功率电池包,支撑这些产品市场应用都离不开升降压充电管理 ...

  5. 华为scp快充协议详解_连华为SCP快充都支持 台电双口充电头测试

    随着手机性能提升和电池容量的局限的矛盾不断升级,使用快充在碎片时间充电效率更高成为当前最佳的解决方案.目前比较流行的是QC快充.PD快充.VOOC闪充和华为的FCP/SCP.其中由于VOOC闪充对充电 ...

  6. mtk协议与qc协议_通用充电器快充协议QC2.0,QC3.0,MTKPE,PE+,充电识别

    通用 USB 充电器(快充)说明 .快充的意义: USB 得到广泛普及是因为其能够为外围设备供电. USB 孕育于上世纪 90 年代 中期,最初的 目的是将外部设备(例如键盘.鼠标.打印机.外置驱动器 ...

  7. PD快充协议诱骗芯片XSP01 支持 iPhone无线充电9V或12V

    一.概述 XSP01是一颗符合PD.QC2.0.QC3.0.AFC.FCP协议的电源受电端协议芯片,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各种产品,如无线充电.小家电.老化器.电子烟等. 1.1.芯片特性 支持PD快 ...

  8. 如何诱骗充电头PD输出?——PD快充协议受电诱骗方案CH224电路分享!

    现在主流手机都已经增加了PD快充协议,用来大幅度提升手机的充电效率,并且大多标配了PD快充充电头.这些充电头相当于一个智能充电器,在其功率允许的范围内,可以根据受电端的协议来约定自身对外输出多大的功率 ...

  9. 快充协议(QC/PD/PE)及标准

    快充协议(QC/PD/PE)及标准 充电按用途可分为:车充,墙冲,无线充和充电宝(移动电源):按接口可分为Micro-USB, USB-A or B, Type-C和Lightning(Apple); ...

最新文章

  1. docker4dotnet #4 使用Azure云存储构建高速 Docker registry
  2. python递归函数是指_python 函数递归作业求解析
  3. 数理统计-5.1 总体与样本
  4. ABAP package not extensible的原因
  5. 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matlab源代码_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制动力分配策略
  6. 版本为2.5的OpenMP规范中的编译制导指令汇总
  7. 洛谷 1115——最大子段和(线性数据结构)
  8. 查看进程启动时间_Linux服务下通过指令查看JVM(非原创侵删)
  9. Oracle 中取当前日期的上个月最后天和第一天
  10. sync Command in Unix
  11. 通过PDMS系统文件快速批量添加颜色规则
  12. 行式 Excel 文件去重
  13. 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实施要点之三密钥管理要求与实现要点
  14. Linux命令之大文件分割
  15. ThingWorx中的Date操作
  16. 安装JDK8时错误1335的解决
  17. java命名规范(驼峰命名法)
  18. .ren助力高校BBS圈,sdada.ren为山工艺学子服务~
  19. linux im6q交叉编译paho.mqtt.c
  20. clob在java里的类型_Java对Oracle中Clob类型数据的读取和写入(转)

热门文章

  1. SCI写作要点和结构
  2. Spring5从零单排学习笔记【非常详细】
  3. c语言函数 real,C ++中的real()函数
  4. 构建基于 Ingress 的全链路灰度能力
  5. 极氪汽车 APP 系统云原生架构转型实践
  6. 图片渲染延迟_深度算法优化 金山云低延迟直播码率再节省12%~17%
  7. LeetCode 整数转罗马数字
  8. atomQQ 笔记 之 程序大体
  9. 托业考试资料-英语下载
  10. 技术分享 | 如何发现企业云网络中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