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网络算法实例说明有哪些?

在网络模型与算法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组成实际的应用系统,例如,完成某种信号处理或模式识别的功能、构作专家系统、制成机器人、复杂系统控制等等。

纵观当代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人类在征服宇宙空间、基本粒子,生命起源等科学技术领域的进程中历经了崎岖不平的道路。我们也会看到,探索人脑功能和神经网络的研究将伴随着重重困难的克服而日新月异。

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一)方法原理

人工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的类似人脑神经元的简单处理单元广泛地相互连接而成的复杂的网络系统。理论和实践表明,在信息处理方面,神经网络方法比传统模式识别方法更具有优势。人工神经元是神经网络的基本处理单元,其接收的信息为x1,x2,…,xn,而ωij表示第i个神经元到第j个神经元的连接强度或称权重。神经元的输入是接收信息X=(x1,x2,…,xn)与权重W={ωij}的点积,将输入与设定的某一阈值作比较,再经过某种神经元激活函数f的作用,便得到该神经元的输出Oi。常见的激活函数为Sigmoid型。人工神经元的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为。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

式中:xi为第i个输入元素,即n维输入矢量X的第i个分量;ωi为第i个输入与处理单元间的互联权重;θ为处理单元的内部阈值;y为处理单元的输出。

常用的人工神经网络是BP网络,它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三部分组成。BP算法是一种有监督的模式识别方法,包括学习和识别两部分,其中学习过程又可分为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两部分。正向传播开始时,对所有的连接权值置随机数作为初值,选取模式集的任一模式作为输入,转向隐含层处理,并在输出层得到该模式对应的输出值。每一层神经元状态只影响下一层神经元状态。此时,输出值一般与期望值存在较大的误差,需要通过误差反向传递过程,计算模式的各层神经元权值的变化量 。

。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直至完成对该模式集所有模式的计算,产生这一轮训练值的变化量Δωij。在修正网络中各种神经元的权值后,网络重新按照正向传播方式得到输出。实际输出值与期望值之间的误差可以导致新一轮的权值修正。正向传播与反向传播过程循环往复,直到网络收敛,得到网络收敛后的互联权值和阈值。

(二)BP神经网络计算步骤

(1)初始化连接权值和阈值为一小的随机值,即W(0)=任意值,θ(0)=任意值。

(2)输入一个样本X。

(3)正向传播,计算实际输出,即根据输入样本值、互联权值和阈值,计算样本的实际输出。其中输入层的输出等于输入样本值,隐含层和输出层的输入为。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

输出为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

式中:f为阈值逻辑函数,一般取Sigmoid函数,即。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

式中:θj表示阈值或偏置;θ0的作用是调节Sigmoid函数的形状。较小的θ0将使Sigmoid函数逼近于阈值逻辑单元的特征,较大的θ0将导致Sigmoid函数变平缓,一般取θ0=1。

(4)计算实际输出与理想输出的误差。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

式中:tpk为理想输出;Opk为实际输出;p为样本号;k为输出节点号。

(5)误差反向传播,修改权值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

式中: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

(6)判断收敛。若误差小于给定值,则结束,否则转向步骤(2)。

(三)塔北雅克拉地区BP神经网络预测实例。

以塔北雅克拉地区S4井为已知样本,取氧化还原电位,放射性元素Rn、Th、Tc、U、K和地震反射 。

构造面等7个特征为识别的依据。

构造面反映了局部构造的起伏变化,其局部隆起部位应是油气运移和富集的有利部位,它可以作为判断含油气性的诸种因素之一。在该地区投入了高精度重磁、土壤微磁、频谱激电等多种方法,一些参数未入选为判别的特征参数,是因为某些参数是相关的。在使用神经网络方法判别之前,还采用K-L变换(Karhaem-Loeve)来分析和提取特征。

S4井位于测区西南部5线25点,是区内唯一已知井。该井在5390.6m的侏罗系地层获得40.6m厚的油气层,在5482m深的震旦系地层中获58m厚的油气层。取S4井周围9个点,即4~6线的23~25 点作为已知油气的训练样本;由于区内没有未见油的钻井,只好根据地质资料分析,选取14~16线的55~57点作为非油气的训练样本。BP网络学习迭代17174次,总误差为0.0001,学习效果相当满意。以学习后的网络进行识别,得出结果如图6-2-4所示。

图6-2-4 塔北雅克拉地区BP神经网络聚类结果。

(据刘天佑等,1997)

由图6-2-4可见,由预测值大于0.9可得5个大封闭圈远景区,其中测区南部①号远景区对应着已知油井S4井;②、③号油气远景区位于地震勘探所查明的托库1、2号构造,该两个构造位于沙雅隆起的东段,其西段即为1984年钻遇高产油气流的Sch2井,应是含油气性好的远景区;④、⑤号远景区位于大涝坝构造,是yh油田的组成部分。

游吧看吧

神经网络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系统是 20 世纪 40 年代后出现的。它是由众多的神经元可调的连接权值连接而成,具有大规模并行处理、分布式信 息存储、良好的自组织自学习能力等特点。BP(Back Propagation)算法又称为误差 反向传播算法,是人工神经网络中的一种监督式的学习算法。BP 神经网络算法在理 论上可以逼近任意函数,基本的结构由非线性变化单元组成,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而且网络的中间层数、各层的处理单元数及网络的学习系数等参数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灵活性很大,在优化、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智能控制、故障诊断等许 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人工神经元的研究起源于脑神经元学说。19世纪末,在生物、生理学领域,Waldeger等人创建了神经元学说。人们认识到复杂的神经系统是由数目繁多的神经元组合而成。大脑皮层包括有100亿个以上的神经元,每立方毫米约有数万个,它们互相联结形成神经网络,通过感觉器官和神经接受来自身体内外的各种信息,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内,经过对信息的分析和综合,再通过运动神经发出控制信息,以此来实现机体与内外环境的联系,协调全身的各种机能活动。

神经元也和其他类型的细胞一样,包括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但是神经细胞的形态比较特殊,具有许多突起,因此又分为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细胞体内有细胞核,突起的作用是传递信息。树突是作为引入输入信号的突起,而轴突是作为输出端的突起,它只有一个。

树突是细胞体的延伸部分,它由细胞体发出后逐渐变细,全长各部位都可与其他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相互联系,形成所谓“突触”。在突触处两神经元并未连通,它只是发生信息传递功能的结合部,联系界面之间间隙约为(15~50)×10米。突触可分为兴奋性与抑制性两种类型,它相应于神经元之间耦合的极性。每个神经元的突触数目正常,最高可达10个。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度和极性有所不同,并且都可调整、基于这一特性,人脑具有存储信息的功能。利用大量神经元相互联接组成人工神经网络可显示出人的大脑的某些特征。

人工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的简单基本元件——神经元相互联接而成的自适应非线性动态系统。每个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比较简单,但大量神经元组合产生的系统行为却非常复杂。

人工神经网络反映了人脑功能的若干基本特性,但并非生物系统的逼真描述,只是某种模仿、简化和抽象。

与数字计算机比较,人工神经网络在构成原理和功能特点等方面更加接近人脑,它不是按给定的程序一步一步地执行运算,而是能够自身适应环境、总结规律、完成某种运算、识别或过程控制。

人工神经网络首先要以一定的学习准则进行学习,然后才能工作。现以人工神经网络对于写“A”、“B”两个字母的识别为例进行说明,规定当“A”输入网络时,应该输出“1”,而当输入为“B”时,输出为“0”。

所以网络学习的准则应该是:如果网络作出错误的的判决,则通过网络的学习,应使得网络减少下次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首先,给网络的各连接权值赋予(0,1)区间内的随机值,将“A”所对应的图象模式输入给网络,网络将输入模式加权求和、与门限比较、再进行非线性运算,得到网络的输出。在此情况下,网络输出为“1”和“0”的概率各为50%,也就是说是完全随机的。这时如果输出为“1”(结果正确),则使连接权值增大,以便使网络再次遇到“A”模式输入时,仍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如果输出为“0”(即结果错误),则把网络连接权值朝着减小综合输入加权值的方向调整,其目的在于使网络下次再遇到“A”模式输入时,减小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如此操作调整,当给网络轮番输入若干个手写字母“A”、“B”后,经过网络按以上学习方法进行若干次学习后,网络判断的正确率将大大提高。这说明网络对这两个模式的学习已经获得了成功,它已将这两个模式分布地记忆在网络的各个连接权值上。当网络再次遇到其中任何一个模式时,能够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和识别。一般说来,网络中所含的神经元个数越多,则它能记忆、识别的模式也就越多。 (1)人类大脑有很强的自适应与自组织特性,后天的学习与训练可以开发许多各具特色的活动功能。如盲人的听觉和触觉非常灵敏;聋哑人善于运用手势;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可以表现出非凡的运动技巧等等。

普通计算机的功能取决于程序中给出的知识和能力。显然,对于智能活动要通过总结编制程序将十分困难。

人工神经网络也具有初步的自适应与自组织能力。在学习或训练过程中改变突触权重值,以适应周围环境的要求。同一网络因学习方式及内容不同可具有不同的功能。人工神经网络是一个具有学习能力的系统,可以发展知识,以致超过设计者原有的知识水平。通常,它的学习训练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监督或称有导师的学习,这时利用给定的样本标准进行分类或模仿;另一种是无监督学习或称无为导师学习,这时,只规定学习方式或某些规则,则具体的学习内容随系统所处环境 (即输入信号情况)而异,系统可以自动发现环境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更近似人脑的功能。

(2)泛化能力

泛化能力指对没有训练过的样本,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和控制能力。特别是,当存在一些有噪声的样本,网络具备很好的预测能力。

(3)非线性映射能力

当对系统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很透彻或者很清楚时,则一般利用数值分析,偏微分方程等数学工具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但当对系统很复杂,或者系统未知,系统信息量很少时,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很困难时,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则表现出优势,因为它不需要对系统进行透彻的了解,但是同时能达到输入与输出的映射关系,这就大大简化设计的难度。

(4)高度并行性

并行性具有一定的争议性。承认具有并行性理由:神经网络是根据人的大脑而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由于人可以同时做一些事,所以从功能的模拟角度上看,神经网络也应具备很强的并行性。

多少年以来,人们从医学、生物学、生理学、哲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认知学、组织协同学等各个角度企图认识并解答上述问题。在寻找上述问题答案的研究过程中,这些年来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多学科交叉技术领域,称之为“神经网络”。神经网络的研究涉及众多学科领域,这些领域互相结合、相互渗透并相互推动。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又从各自学科的兴趣与特色出发,提出不同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

下面将人工神经网络与通用的计算机工作特点来对比一下:

若从速度的角度出发,人脑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速度要远低于计算机,前者为毫秒量级,而后者的频率往往可达几百兆赫。但是,由于人脑是一个大规模并行与串行组合处理系统,因而,在许多问题上可以作出快速判断、决策和处理,其速度则远高于串行结构的普通计算机。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模仿人脑,具有并行处理特征,可以大大提高工作速度。

人脑存贮信息的特点为利用突触效能的变化来调整存贮内容,也即信息存贮在神经元之间连接强度的分布上,存贮区与计算机区合为一体。虽然人脑每日有大量神经细胞死亡 (平均每小时约一千个),但不影响大脑的正常思维活动。

普通计算机是具有相互独立的存贮器和运算器,知识存贮与数据运算互不相关,只有通过人编出的程序使之沟通,这种沟通不能超越程序编制者的预想。元器件的局部损坏及程序中的微小错误都可能引起严重的失常。 心理学家和认知科学家研究神经网络的目的在于探索人脑加工、储存和搜索信息的机制,弄清人脑功能的机理,建立人类认知过程的微结构理论。

生物学、医学、脑科学专家试图通过神经网络的研究推动脑科学向定量、精确和理论化体系发展,同时也寄希望于临床医学的新突破;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科学家研究这一问题的目的在于寻求新的途径以解决不能解决或解决起来有极大困难的大量问题,构造更加逼近人脑功能的新一代计算机。

人工神经网络早期的研究工作应追溯至上世纪40年代。下面以时间顺序,以著名的人物或某一方面突出的研究成果为线索,简要介绍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历史。

1943年,心理学家W·Mcculloch和数理逻辑学家W·Pitts在分析、总结神经元基本特性的基础上首先提出神经元的数学模型。此模型沿用至今,并且直接影响着这一领域研究的进展。因而,他们两人可称为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的先驱。

1945年冯·诺依曼领导的设计小组试制成功存储程序式电子计算机,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开始。1948年,他在研究工作中比较了人脑结构与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的根本区别,提出了以简单神经元构成的再生自动机网络结构。但是,由于指令存储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迫使他放弃了神经网络研究的新途径,继续投身于指令存储式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并在此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虽然,冯·诺依曼的名字是与普通计算机联系在一起的,但他也是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的先驱之一。

50年代末,F·Rosenblatt设计制作了“感知机”,它是一种多层的神经网络。这项工作首次把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从理论探讨付诸工程实践。当时,世界上许多实验室仿效制作感知机,分别应用于文字识别、声音识别、声纳信号识别以及学习记忆问题的研究。然而,这次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高潮未能持续很久,许多人陆续放弃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这是因为当时数字计算机的发展处于全盛时期,许多人误以为数字计算机可以解决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专家系统等方面的一切问题,使感知机的工作得不到重视;其次,当时的电子技术工艺水平比较落后,主要的元件是电子管或晶体管,利用它们制作的神经网络体积庞大,价格昂贵,要制作在规模上与真实的神经网络相似是完全不可能的;另外,在1968年一本名为《感知机》的著作中指出线性感知机功能是有限的,它不能解决如异感这样的基本问题,而且多层网络还不能找到有效的计算方法,这些论点促使大批研究人员对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前景失去信心。60年代末期,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进入了低潮。

另外,在60年代初期,Widrow提出了自适应线性元件网络,这是一种连续取值的线性加权求和阈值网络。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非线性多层自适应网络。当时,这些工作虽未标出神经网络的名称,而实际上就是一种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随着人们对感知机兴趣的衰退,神经网络的研究沉寂了相当长的时间。80年代初期,模拟与数字混合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作技术提高到新的水平,完全付诸实用化,此外,数字计算机的发展在若干应用领域遇到困难。这一背景预示,向人工神经网络寻求出路的时机已经成熟。美国的物理学家Hopfield于1982年和1984年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两篇关于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的论文,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重新认识到神经网络的威力以及付诸应用的现实性。随即,一大批学者和研究人员围绕着 Hopfield提出的方法展开了进一步的工作,形成了80年代中期以来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热潮。

1985年,Ackley、Hinton和Sejnowski将模拟退火算法应用到神经网络训练中,提出了Boltzmann机,该算法具有逃离极值的优点,但是训练时间需要很长。

1986年,Rumelhart、Hinton和Williams提出了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即BP算法。它从证明的角度推导算法的正确性,是学习算法有理论依据。从学习算法角度上看,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1988年,Broomhead和Lowe第一次提出了径向基网络:RBF网络。

总体来说,神经网络经历了从高潮到低谷,再到高潮的阶段,充满曲折的过程。

什么是人工神经网络及其算法实现方式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即ANN ),是20世纪80 年代以来人工智能领域兴起的研究热点。它从信息处理角度对人脑神经元网络进行抽象, 建立某种简单模型,按不同的连接方式组成不同的网络。在工程与学术界也常直接简称为神经网络或类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是一种运算模型,由大量的节点(或称神经元)之间相互联接构成。每个节点代表一种特定的输出函数,称为激励函数(activation function)。每两个节点间的连接都代表一个对于通过该连接信号的加权值,称之为权重,这相当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记忆。网络的输出则依网络的连接方式,权重值和激励函数的不同而不同。而网络自身通常都是对自然界某种算法或者函数的逼近,也可能是对一种逻辑策略的表达。

最近十多年来,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在模式识别、智能机器人、自动控制、预测估计、生物、医学、经济等领域已成功地解决了许多现代计算机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表现出了良好的智能特性。

最近在学习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哪位能发一个含有c语言原程序的BP算法实例哪其它语言的也可以 15

附件是BP神经网络的C语言实现。

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是86年由Rumelhart和McCelland为首的科学家小组提出,是一种按误差逆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网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神经网络模型之一。BP网络能学习和存贮大量的输入-输出模式映射关系,而无需事前揭示描述这种映射关系的数学方程。它的学习规则是使用最速下降法,通过反向传播来不断调整网络的权值和阈值,使网络的误差平方和最小。BP神经网络模型拓扑结构包括输入层(input)、隐层(hidden layer)和输出层(output layer)。

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简称ANN ),以数学模型模拟神经元活动,是基于模仿大脑神经网络结构和功能而建立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以及很强的非线性函数逼近能力,拥有强大的容错性。它可以实现仿真、预测以及模糊控制等功能。是处理非线性系统的有力工具。

它是物流合作伙伴选择方法中合作伙伴选择的神经网络算法的另一种名称。它是20世界80年代后迅速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ANN可以模拟人脑的某些智能行为,如知觉,灵感和形象思维等,具有自学性,自适应和非线性动态处理等特征。

将ANN应用于供应链管理(SCM)环境下合作合办的综合评价选择,意在建立更加接近于人类思维模式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选择模型。通过对给定样本模式的学习,获取评价专家的知识,经验,主管判断及对目标重要性的倾向,当对合作伙伴作出综合评价时,该方法可再现评价专家的经验,知识和直觉思维,从而实现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有效结合,也可以较好的保证合作伙伴综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在选定评价指标组合的基础上,对评价指标作出评价,得到评价值后,因各指标间没有统一的度量标准,难以进行直接的分析和比较,也不利于输入神经网络计算。因此,在用神经网络进行综合评价之前,应首先将输入的评价值通过隶属函数的作用转换为(0,1]之间的值,即对评价值进行标准无纲量化,并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以使ANN可以处理定量和定性指标。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如何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实现图像识别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简称ANN)系统从20 世纪40 年代末诞生至今仅短短半个多世纪,但由于他具有信息的分布存储、并行处理以及自学习能力等优点,已经在信息处理、模式识别、智能控制及系统建模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基于误差反向传播(Error Back Propagation)算法的多层前馈网络(Multiple-Layer Feedforward Network)(简称BP 网络),可以以任意精度逼近任意的连续函数,所以广泛应用于非线性建模、函数逼近、模式分类等方面。

目标识别是模式识别领域的一项传统的课题,这是因为目标识别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模式识别领域中大多数课题都会遇到的基本问题,并且在不同的课题中,由于具体的条件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因而目标识别的研究仍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这里讨论的是将要识别的目标物体用成像头(红外或可见光等)摄入后形成的图像信号序列送入计算机,用神经网络识别图像的问题。

一、BP 神经网络

BP 网络是采用Widrow-Hoff 学习算法和非线性可微转移函数的多层网络。一个典型的BP 网络采用的是梯度下降算法,也就是Widrow-Hoff 算法所规定的。backpropagation 就是指的为非线性多层网络计算梯度的方法。一个典型的BP 网络结构如图所示。

我们将它用向量图表示如下图所示。

其中:对于第k 个模式对,输出层单元的j 的加权输入为。

该单元的实际输出为

而隐含层单元i 的加权输入为

该单元的实际输出为

函数f 为可微分递减函数

其算法描述如下:

(1)初始化网络及学习参数,如设置网络初始权矩阵、学习因子等。

(2)提供训练模式,训练网络,直到满足学习要求。

(3)前向传播过程:对给定训练模式输入,计算网络的输出模式,并与期望模式比较,若有误差,则执行(4);否则,返回(2)。

(4)后向传播过程:a. 计算同一层单元的误差;b. 修正权值和阈值;c. 返回(2)

二、 BP 网络隐层个数的选择。

对于含有一个隐层的三层BP 网络可以实现输入到输出的任何非线性映射。增加网络隐层数可以降低误差,提高精度,但同时也使网络复杂化,增加网络的训练时间。误差精度的提高也可以通过增加隐层结点数来实现。一般情况下,应优先考虑增加隐含层的结点数。

三、隐含层神经元个数的选择

当用神经网络实现网络映射时,隐含层神经元个数直接影响着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和归纳能力。隐含层神经元数目较少时,网络每次学习的时间较短,但有可能因为学习不足导致网络无法记住全部学习内容;隐含层神经元数目较大时,学习能力增强,网络每次学习的时间较长,网络的存储容量随之变大,导致网络对未知输入的归纳能力下降,因为对隐含层神经元个数的选择尚无理论上的指导,一般凭经验确定。

四、神经网络图像识别系统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实现模式识别,可处理一些环境信息十分复杂,背景知识不清楚,推理规则不明确的问题,允许样品有较大的缺损、畸变,神经网络方法的缺点是其模型在不断丰富完善中,目前能识别的模式类还不够多,神经网络方法允许样品有较大的缺损和畸变,其运行速度快,自适应性能好,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系统是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系统的一种,原理是一致的。一般神经网络图像识别系统由预处理,特征提取和神经网络分类器组成。预处理就是将原始数据中的无用信息删除,平滑,二值化和进行幅度归一化等。神经网络图像识别系统中的特征提取部分不一定存在,这样就分为两大类:① 有特征提取部分的:这一类系统实际上是传统方法与神经网络方法技术的结合,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利用人的经验来获取模式特征以及神经网络分类能力来识别目标图像。特征提取必须能反应整个图像的特征。但它的抗干扰能力不如第2类。② 无特征提取部分的:省去特征抽取,整副图像直接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这种方式下,系统的神经网络结构的复杂度大大增加了,输入模式维数的增加导致了网络规模的庞大。此外,神经网络结构需要完全自己消除模式变形的影响。但是网络的抗干扰性能好,识别率高。

当BP 网用于分类时,首先要选择各类的样本进行训练,每类样本的个数要近似相等。其原因在于一方面防止训练后网络对样本多的类别响应过于敏感,而对样本数少的类别不敏感。另一方面可以大幅度提高训练速度,避免网络陷入局部最小点。

由于BP 网络不具有不变识别的能力,所以要使网络对模式的平移、旋转、伸缩具有不变性,要尽可能选择各种可能情况的样本。例如要选择不同姿态、不同方位、不同角度、不同背景等有代表性的样本,这样可以保证网络有较高的识别率。

构造神经网络分类器首先要选择适当的网络结构:神经网络分类器的输入就是图像的特征向量;神经网络分类器的输出节点应该是类别数。隐层数要选好,每层神经元数要合适,目前有很多采用一层隐层的网络结构。然后要选择适当的学习算法,这样才会有很好的识别效果。在学习阶段应该用大量的样本进行训练学习,通过样本的大量学习对神经网络的各层网络的连接权值进行修正,使其对样本有正确的识别结果,这就像人记数字一样,网络中的神经元就像是人脑细胞,权值的改变就像是人脑细胞的相互作用的改变,神经网络在样本学习中就像人记数字一样,学习样本时的网络权值调整就相当于人记住各个数字的形象,网络权值就是网络记住的内容,网络学习阶段就像人由不认识数字到认识数字反复学习过程是一样的。神经网络是按整个特征向量的整体来记忆图像的,只要大多数特征符合曾学习过的样本就可识别为同一类别,所以当样本存在较大噪声时神经网络分类器仍可正确识别。在图像识别阶段,只要将图像的点阵向量作为神经网络分类器的输入,经过网络的计算,分类器的输出就是识别结果。

五、仿真实验

1、实验对象

本实验用MATLAB 完成了对神经网络的训练和图像识别模拟。从实验数据库中选择0~9 这十个数字的BMP 格式的目标图像。图像大小为16×8 像素,每个目标图像分别加10%、20%、30%、40%、50%大小的随机噪声,共产生60 个图像样本。将样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训练,另一部分用于测试。实验中用于训练的样本为40个,用于测试的样本为20 个。随机噪声调用函数randn(m,n)产生。

2、网络结构

本试验采用三层的BP 网络,输入层神经元个数等于样本图像的象素个数16×8 个。隐含层选24 个神经元,这是在试验中试出的较理想的隐层结点数。输出层神经元个数就是要识别的模式数目,此例中有10 个模式,所以输出层神经元选择10 个,10 个神经元与10 个模式一一对应。

3、基于MATLAB 语言的网络训练与仿真。

建立并初始化网络

% ================。

S1 = 24;% 隐层神经元数目S1 选为24。

[R,Q] = size(numdata);。

[S2,Q] = size(targets);。

F = numdata;

P=double(F);

net = newff(minmax(P),[S1 S2],{'logsig'。

'logsig'},'traingda','learngdm')。

这里numdata 为训练样本矩阵,大小为128×40, targets 为对应的目标输出矩阵,大小为10×40。

newff(PR,[S1 S2…SN],{TF1 TF2…TFN},BTF,BLF,PF)为MATLAB 函数库中建立一个N 层。

前向BP 网络的函数,函数的自变量PR 表示网络输入矢量取值范围的矩阵[Pmin max];S1~SN 为各层神经元的个数;TF1~TFN 用于指定各层神经元的传递函数;BTF 用于指定网络的训练函数;BLF 用于指定权值和阀值的学习函数;PF 用于指定网络的性能函数,缺省值为‘mse’。

设置训练参数

net.performFcn = 'sse'; %平方和误差。

性能函数

net.trainParam.goal = 0.1; %平方和误。

差目标

net.trainParam.show = 20; %进程显示。

频率

net.trainParam.epochs = 5000;%最大训。

练步数

net.trainParam.mc = 0.95; %动量常数。

网络训练

net=init(net);%初始化网络。

[net,tr] = train(net,P,T);%网络训练。

对训练好的网络进行仿真

D=sim(net,P);

A = sim(net,B);。

B 为测试样本向量集,128×20 的点阵。D 为网络对训练样本的识别结果,A 为测试样本的网络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网络对训练样本和对测试样本的识别率均为100%。如图为64579五个数字添加50%随机噪声后网络的识别结果。

六、总结

从上述的试验中已经可以看出,采用神经网络识别是切实可行的,给出的例子只是简单的数字识别实验,要想在网络模式下识别复杂的目标图像则需要降低网络规模,增加识别能力,原理是一样的。

求人工神经网络的具体算法,数学模型,比如求一个函数最优值之类的,不要各种乱七八糟的介绍,谢谢

神经网络就像多项式或者线性模型一样,是个看不见表达式的模型,它的表达式就是网络,它比一般模型具有更高的自由度和弹性;同时它是一个典型的黑箱模型方法;比多项式等模型还黑。优化算法,就是寻优的算法,所谓寻优过程,就是寻找使目标函数最小时(都是统一表示成寻找使函数具有最小值)的自变量的值。回归或者拟合一个模型,例如用一个多项式模型去拟合一组数据,其本质就是寻找使残差平方和最小的参数值,这就是一个寻优的过程,其实就是寻找使函数F(x)值最小时的x的值;对于这个具体的寻找过程就涉及到算法问题,就是如何计算。所谓算法,是数值分析的一个范畴,就是解这问题的方法;例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x^2-3x+1=0的解法,因为简单可以直接求解,也可以用牛顿逐个靠近的方法求解,也即是迭代,慢慢接近真实解,如此下去不断接近真值,要注意迭代算法是涉及算法精度的,这些迭代算法是基于计算机的,算法的初衷也是用近似的算法用一定的精度来接近真实值。 比如上面的方程也可以用遗传算法来解,可以从一些初始值最终迭代到最佳解。神经网络在寻找网络的参数即权值的时候,也有寻找使训练效果最好的过程,这也是寻优的过程,这里涉及到了算法就是所谓的神经网络算法,这和最小二乘算法是一样的道理;例如做响应面的时候,其实就是二次回归,用最小二乘得到二次模型的参数,得到一个函数,求最大产物量就是求函数模型的最大值,怎么算呢?顶点处如果导数为0,这个地方对应的x值就是最优的,二次模型简单可以用偏导数=0来直接解决,这过程也可以遗传算法等来解决。说到底所谓寻优的本质就是,寻找函数极值处对应的自变量的值。

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实例代码,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步骤相关推荐

  1. 计算1至1000间的合数c语言,输出1000以内的素数的算法(实例代码)

    输出1000以内的素数的算法(实例代码) 代码如下所示: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nclude bool IsSushu ...

  2. 聚类算法-最大最小距离算法(实例+代码)

    聚类算法-最大最小距离算法(实例+代码) [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guyuealian/article/details/53708042 目录 聚类算法- ...

  3. 异或加密的java算法_Java使用异或运算实现简单的加密解密算法实例代码

    Java简单的加密解密算法,使用异或运算 实例1: package cn.std.util; import java.nio.charset.Charset; public class DeEnCod ...

  4. python实现冒泡排序完整算法_利用python实现冒泡排序算法实例代码

    利用python实现冒泡排序算法实例代码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英语: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遍历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遍历数 ...

  5. bp神经网络matlab设计实例,bp神经网络matlab实例(bp神经网络matlab实例).doc

    bp神经网络matlab实例(bp神经网络matlab实例).doc bp神经网络matlab实例(bp神经网络matlab实例)Case 1 training BP network by momen ...

  6. 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实例代码

    什么是协同过滤 协同过滤是利用集体智慧的一个典型方法.要理解什么是协同过滤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简称 CF),首先想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你现在想看个电影,但你不知道具体 ...

  7. bp神经网络matlab实例蚊子,bp神经网络matlab实例

    bp神经网络matlab实例 采用 Matlab 工具箱函数建立神经网络,对一些基本的神经网络参数进行了说明,深入了解参考 Matlab 帮助文档.实例一% 例 1 采用动量梯度下降算法训练 BP 网 ...

  8. 跳一跳j算法ava代码_DBSCAN聚类算法的理解与应用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讲了KNN算法的原理与简单应用,KNN一种有监督学习的分类算法,也就是说该算法首先需要训练数据来进行学习之后才能对数据进行分类.在本文中我们讲到的DBSCAN聚类算法,也属于一种数 ...

  9. l bfgs算法java代码_优化算法——拟牛顿法之L-BFGS算法

    一.BFGS算法 BFGS算法的校正公式: 利用Sherman-Morrison公式可对上式进行变换,得到 令 ,则得到: 二.BGFS算法存在的问题 在BFGS算法中.每次都要存储近似Hesse矩阵 ...

最新文章

  1. 开源Vue表格组件,表格插件源码
  2. 【C++】 C++字符串类
  3. SCRUM与XP区别
  4. 百度之星大赛启动,聚焦目标检测,总奖池11.2万!
  5. JS魔法堂:元素克隆、剪切技术研究
  6. java mysql备份_java调用mysql服务做备份与恢复
  7. 深度学习的视觉跟踪:一个全面的调查
  8. java给链表赋值_Java链表操作代码
  9. linux系统的wps办公软件,Linux学习-7:Linux环境下安装WPS办公软件
  10. 腾讯产品笔试策划+经验​
  11. oracle 判断是否复数,第 14 章 使用复数运算库
  12. bios修改服务器密码是什么,怎么修改BIOS的通用密码
  13. Python入门:数据结构之字典(dict)(2)
  14. 共享磁盘到远程服务器上,远程桌面链接怎么共享本地磁盘,你值得一看的技巧...
  15. 浅谈如何使用Google reCAPTCHA进行人机验证
  16. 小米6刷android 8.0,小米6可以吃奥利奥了,抢先刷安卓8.0
  17. java集合框架学习笔记
  18. 判断SDCard是否存在
  19. Node.js的卸载
  20. Linux中动态探针kprobes

热门文章

  1.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
  2. 可解释性论文笔记:Interpretability Beyond Feature Attribution(TCAV)
  3. 用汇编语言递归方法计算8以内的阶乘
  4. C语言return的返回值问题(字符串)
  5. Fuzz Glossary
  6. idea的html注释快捷键,idea 方法注释的快捷键设置
  7. java四舍五入(java四舍五入的方法)
  8. 用python实现放烟花
  9. 团队协作开发工具Git超详细讲解(工作必会)
  10. 啊哈算法之简单深度优先搜索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