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41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统计学 试题 库第一章: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统计是统计工作、 统计学和统计资料的统一体,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统计推断法和 综合指标法。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设计、 调查、 整理和分析四个阶段。4、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总体和个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5、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变量值。7、变量按其数值变化是否连续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 离散变量;变量按。

2、 所受影响因素不同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具体性等特点。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基本部分。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可变标志和不变标志。11、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叫指标。12、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统称为变量。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总体变成 总体单位,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二、是非题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

3、象是完全一致的。()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调查。()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1最新资料推荐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 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11、女性是品质标。

4、志。(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是质量指标。(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是各单位的差异性。()14、变异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三、单项选择题1、统计认识过程是(C)A 、从质到量B 、从量到质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D 、从总体到个体2、某班 5 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分别为60、 70、 75、 80、 85,这 5 个数是(D)A 、指标B、标志C、变量D 、变量值3、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A)A 、该市全部职工家庭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4、调查某班50 名学生。

5、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B)A 、该班 50 名学生B 、该班每一名学生C、该班 50 名学生的学习情况D 、该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5、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是(B)A 、综合性B、同质性C、大量性D 、变异性6、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最基本特征是(B)A 、总体性B 、数量性C、具体性D 、社会性7、某企业职工张三的月工资额为500 元,则“工资”是(B)A 、品质标志B 、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8、象“性别” 、“年龄”这样的概念,可能用来(C)A 、表示总体特征B、表示个体特征C、作为标志使用D、作为指标使用9、调查某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是(D)A 、。

6、标志B、指标C、变异D 、变量10、一个统计总体(D)2最新资料推荐A 、只能有一个标志B 、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 、可以有多个指标11、统计对总体数量的认识是(B)A 、从总体到单位B、从单位到总体C、从定量到定性D、以上都对12、变量是可变的(B)A 、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标志和指标D、质量指标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是(B)A 、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品质标志D、质量指标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C)A 、一定是统计指标B、一定是数量标志C、可能是统计指标,也可能是数量标志D 、既不是统计指标,也不是数量标志15、年龄是(D)A 、变量。

7、值B、离散型变量C、连续型变量D、连续型变量,但在应用中常作为离散型变量处理四、多项选择题1、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BCE)A 、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B 、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D 、男女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E、人的年龄是变量2、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BCDE)A 、劳动生产率B、产品合格率C、人口密度D 、产品单位成本E、经济增长速度3、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BC)A 、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固定资产净值D 、劳动生产率E、平均工资4、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BD)A 、性别B、出勤人数C、产品等级D、产品产量E、文化程度5、下列标志中。

8、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BE)A 、人口性别B、工资级别C、考试分数D 、商品使用寿命E、企业所有制性质6、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有(BE)A 、粮食产量B、人口年龄C、职工工资D 、身高E、设备台数3最新资料推荐7、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是(ABE)A 、标志B、数量标志C、指标D 、数量指标E、变量8、连续变量的数值(ACD)A 、是连续不断的B 、是以整数断开的C、用测量或计算方法取得D 、相邻两值之间可取无限数值E、相邻两值之间不可能有小数9、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BCE)A 、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不能离开总体而存在B。

9、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D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示。第二章:统计调查一、填空题1、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它的基本要求有准确、 及时、全面、经济。2、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不同,可分为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3 、统计调查按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4、统计调查中搜集资料的方式有直接观察法、报告法和采访和问卷法。5、统计调查方案包括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项目、调查时间和地点。6、统计调查的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需时间;调查期限是指调查资料的起止时间。7、调查表是用来表现调查项目的,按其。

10、形式不同一般有单一表和 一览表两种。8、统计报表的资料来源主要是原始记录、 统计台账和企业内部报表。9、专门调查包括抽样调查、普查、 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10、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以标志值为标准选取的。11、调查单位是统计标志的承担者,填报单位是报送资料的单位。二、是非题4最新资料推荐1、一般而言,全面调查的结果更全面、准确,所以得到普遍应用。()2、统计调查中的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是一致的。()3、统计报表中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基层单位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和基础的内部报表。()4、由于直接观察法能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而在进行大规模调查时,应采用这种方法。()5、在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

11、、最有计量科学依据的方法是抽样调查。()6、单一表能容纳较多的标志,因而能把许多单位的资料填列于一张表中,这有利于比较和分析。()登记一个单位的资料7、典型调查中典型单位的选取可以不遵循随机原则。()8、当调查项目较多时,应采用一览表。(),说反了,应该是项目不多9、对统计总体中的全部单位进行调查称为普查。()10、调查对象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三、单项选择题1、通过调查大庆、胜利等几大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C )A 、普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 、抽样调查2、了解某企业的期末在制品数量,由调查人员亲自到现场观察计数,这种收集资料的方式属于(B)。A 、。

12、采访法B、直接观察法C、大量观察法D、报告法3、我国目前收集统计资料的最主要形式是(B)A 、全面调查B、普查C、抽样调查D、统计报表4、统计调查收集的资料是()A 、原始资料B、总体资料C、数字资料D、初次整理过的资料5、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A)A 、调查经费的落实B、调查组织工作C、调查任务和目的的确定D、调查对象的确定6、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非全面调查方式是(C)A 、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 、典型调查7、作为一个调查单位(B)A 、只能有一个标志B、可以有多个标志C、只能有一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指标8、(D)是统计工作的根本准则,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A 、及时性B 、。

13、完整性C、连续性D、真实性9、某种年报制度规定在次年1 月 31 日前上报,则调查期限为(A)5最新资料推荐A 、 1 个月B 、 1 年C、 1 年零 1 个月D、 2 个月10、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B)A 、登记时限B、时点现象的所属时间C、时期现象的所属时间D、以上都对11、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统计调查可以分为(B)A 、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B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D 、普查和抽样调查12、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的划分标准是(D)A 、调查对象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C、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D、调查工作是否经常进行13、调查时间是指。

14、(A)A 、资料所属的时间B 、调查工作起止的时间C、规定提交资料的时间D 、开始进行调查的时间14、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C)A 、这些单位是工作的重点B、在某方面作出成绩的单位C、某一数量标志值在总体中占比重大的单位D、典型单位15、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D)A 、工作做得好的单位B 、工作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单位C、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单位D 、具有代表性的少数单位四、多项选择题1、普查属于(ABD)A 、专门调查B、全面调查C、非全面调查D 、一次性调查E、经常性调查2、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式有(ABDE)A 、报告法B、采访法C、大量观察法D 、直接观察法E、问答法3、专门调查包括(A。

15、BE)A 、普查B、抽样调查C、定期报表D 、全面报表E、典型调查4、为了解全国乡镇企业情况而进行调查,则每一个乡镇企业是(BE)A 、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 、调查项目E、标志的承担者5、统计调查(AB E)A 、是收集原始资料的工作6最新资料推荐B 、是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C、是统计工作中承前启后的阶段D 、所取得的资料都是数字资料E、所取得的资料直接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6、抽样调查具有(ABCDE)等特点A 、随机原则B 、数量方面的推算C、适用面广D 、可靠性高E、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7、统计调查项目(ABE)A 、是调查方案的核心部分B 、是调查的具体内容C、是指标名称D 、都。

16、表现为具体数值E、是调查单位应承担的调查标志8、统计报表的特点是(ABCDE)A 、自上而下统一布置B 、自下而上逐级填报C、按规定的报送时间上报D 、按统一的表式和项目填报E、一般属于全面调查第三章:统计整理一、填空题1、统计整理的中心内容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2、统计整理包括资料审核、统计分组、统计汇总和 编制统计表四方面内容。3、在分布数列中,各组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的比率称为频率,又称为比重或百分比。4、变量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额称为全距;在组距数列中,各组上限与下限的差额称为组距。5、统计表从形式上看,由总标题、横标题、 纵标题数据和四部分构成;从内容上看,由 主。

17、词和宾词两部分构成。6、统计表按主词是否分组和分组程度可分为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和复合分组表。7、统计表的宾词排列形式有简单设计和符合设计两种。8、统计分组的基本原则是穷尽原则和互斥原则;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和组合形式不同,统计分组有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两种。9、统计分组同时具有两个含义:一是将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组; 二是将性7最新资料推荐质相同的单位合并在一起。10、在组距数列中,用组中值来代表各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它是假定各组内变量值是均匀分布的。二、是非题1、按一个标志进行的分组是简单分组,按多个标志进行的分组是复合分组。()2、统计表中如果不存在某项数字时,应用符号“ ”表示。()3、。

18、统计分组的首要问题就是正确划分各组的界限。()4、在编制变量数列时,若资料有特大或特小的极端数值,则宜采用开口组表示。()5、连续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且组限只能是重叠组限表示法。()6、所谓“上限不在内”原则,是指当某单位的标志值恰好等于某组上限时,就把该单位归入该组。()7、次数分布有两种表现方法,一种是用表格表示,另一种是用图表示。()8、能够对总体进行分组,是由于统计总体中各单位所具有的差异性决定的。()三、单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依据是(A )A 、标志B、指标C、标志值D、变量值2、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A)A 、正确选择分组标志B、正确划分各组界限C、正确确定组数和组限D、正确选。

19、择分布数列种类3、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B)A 、正比B、反比C、无比例关系D 、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4、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D)A 、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B、组数多少不同C、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D、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数量不同5、等距分组适合于(B)A 、一切变量B、变量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C、呈急剧升降变动的变量D、按一定比率变动的变量6、确定连续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一般要求(B)A 、不重叠B、重叠C、不等D、重叠或不重叠7、简单表与分组表的区别在于(C)A 、主词是否分组B 、宾词是否分组C、分组标志的多少D 、分组标志是否重叠8、统计表的横行标题表示。

20、各组的名称,一般应写在统计表的(B)8最新资料推荐A 、上方B、左方C、右方D、均可以9、在统计汇总时,如果只要求计算各组分配的单位数,可采用(B)A 、过录法B 、划记法C、折叠法D 、卡片法10、在填写统计表时,当发生某项不应有数字时,用(C)符号表示A 、 OB 、 XC、D、 .11、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B)A 、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B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C、组间差异性,组间同质性D 、组间差异性,组间差异性12、累计次数或累计频率中的“向上累计”是指(C)A 、将各组变量值由小到大依次相加B 、将各组次数或频率由小到大依次相加C、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最低的一组向最。

21、高的一组依次相加D 、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最高的一组向最低的一组依次相加13、要准确地反映异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应采用(D)A 、次数B、累计频率C、频率D 、次数密度1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末组的组中值为(C )。A 、 260B、 215C、230D 、185四、多项选择题1、统计资料整理的内容一般包括(ABCE)A 、资料审核B、统计分组C、统计汇总D 、统计分析E、编制统计表2、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BCDE)A 、职工按工龄分组B 、企业按所有制属性分组C、教师按职称分组D 、人口按地区分组E、人口按文化程度分。

22、组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ABD)A 、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B 、职工按工龄分组C、企业按隶属关系分组D 、企业按年产量分组E、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4、在组距数列中,组距大小与(CE)A 、单位数的多少成正比B、单位数的多少成反比C、单位数的多少无关系D、组数多少成正比E、组数多少成反比5、统计表从内容上看由(BE)组成。A 、总标题B、横行标题C、纵栏标题9最新资料推荐D 、主词E、宾词6、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ABE)A 、区分现象的类型B、反映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C、比较现象间的一般水平D、分析现象的数量变化E、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7、组距数列中影响各组分配次数的因素是(AB。

23、CD)A 、组距的大小B、组数的多少C、不同的组限D 、变量值的大小E、分组标志的性质8、统计资料审核主要是审核资料的(ABC)A 、准确性B 、及时性C、完整性D 、代表性E、科学性9、统计汇总的组织形式一般有(ABE)A 、逐级汇总B 、集中汇总C、手工汇总D 、电子计算机汇总E、逐级汇总与集中汇总相结合10、广义的统计表从其用途上看包括(ABCD)A 、调查表B、汇总表C、分析表D、简单分组表E、复合分组表11、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ABD)A 、是上限与下限的中点数B 、在开口组中可参照相邻组来确定C、在开口组中无法计算D、是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E、就是组平均数12、统计表从形。

24、式上看由(ABC)组成。A 、总标题B、横行标题C、纵栏标题D、主词E、宾词13、组距式分组仅适合于(AC)A 、连续变量B 、离散变量C、离散变量且变动幅度较大D 、离散变量且变动幅度较小E、连续变量且变动幅度较大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一、填空题1、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有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量指标三种。2、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有和两种表现形式,除相对指标可用表示外,其他都用表示。3、男性人口数与女性人口数之比是比例相对指标;男性人口数与人口总数之比是相绝对对指标;人口总数与土地面积之比是强度相对指标; 两个国家人口数之比是相对比较相对指标;两个时期人口数之比是动态相对指标。4、加权算。

25、术平均数中以各组频数为权数,加权调和平均数中以各组标志总量10最新资料推荐为权数。5、众数是被研究总体中频数最大组的标志值。6、集中趋势指标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离散指标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离散趋势。7、标志变异指标是衡量的的尺度,同时可用来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和。8 、测定标志变异程度的指标有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和等,其中,最常用的指标是标准差。9、总量指标按其说明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标志总量和时间总量;按其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和。10、在标志值一定的条件下,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只受各组频率的影响;在总次数一定的条件下,分配在变量值较大的组的次数大,平均数的值偏大。1。

26、1、算术平均数是变量所有取值除以变量个数所得的商,简单算术平均数是根据未分组计算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是根据已分组计算的。12、统计指标中是基本形式,它是计算和的基础。二、是非题1、同一总体中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有关,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2、 A 、B 、 C 三个企业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95% 、 100%、105% ,则这三个企业产量计划平均完成程度为100%。()3、强度相对指标是由两个不同质的指标对比得到的,其计量单位用复名数表示。()4、如果两个总体的标准差相等,则它们的平均数的代表性也一定相同。()5、平均差与标准差都表示各标志值对其算术平均。

27、数的平均离差。()6、直接用标准差比较两个平均数代表性大小的前提条件是两个被比较的平均数相等。()7、根据组距数列计算的算术平均数只是一个近似值。()8、当变量值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时,宜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数。()9、当变量数列的单位数不多或单位数虽多但无明显集中趋势时,则不宜计算众数。 ()三、单项选择题1、某企业计划规定本年产值比上年增长4%,实际增长6%,则该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 B )A 、 150%B、 101.9%C、 66.7%D 、无法计算2、在出生婴儿中,男性占53%,女性占47%,这是(D)A 、比例相对指标B 、强度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 、结构相对指标3。

28、、在加权算术平均数中,如果各个变量值都扩大3 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三分之一,11最新资料推荐则平均数(C)A 、不变B、减少了C、扩大 3 倍D 、不能确定4、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C)A 、计算条件不同B 、指标意义不同C、数学处理方法不同D 、计算结果不同5、若两总体平均水平不同,在比较它们的离散程度时,应采用(D)A 、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 、标准差系数6、某班学生50 名,男女生各占一半,该班学生性别的方差为(A)A 、 0.25B 、 0.5C、 1D 、57、将粮食产量与人口数相比得到的人均粮食产量指标是(D)A 、统计平均数B、结构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

29、对数8、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为(C)A 、零B、最大值C、最小值D、平均值9、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组的两个邻组的次数相等,则(B)A 、众数为0B、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C、众数组的上限就是众数D、众数组各单位变量值的平均数为众数10、不能全面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标志变异指标是(A)A 、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 、标准差系数11、在标志变异指标中,能相对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指标是(D)A 、平均差B、标准差C、全距D 、离散系数12、甲、乙两生产小组人均月工资分别为420 元和 537 元,其方差均为80 元,则两小组人均工资的代表性(C )A 。

30、、甲大于乙B 、甲等于乙C、甲小于乙D、难以判断13、平均指标中最常用的是(A)A 、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 几何平均数D、位置平均数14、标志变异指标中最常用的是(D)A 、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 、离散系数15、已知 5 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这5 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采用( C )A 、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加权调和平均法D 、几何平均法16、比较相对指标是(A)A 、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上对比B、同类现象在不同时间上对比C、同一现象的部分与总体的对比D、有联系的不同现象的相互对比17、正确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的前提条件是(D)12最新资料推荐A 、。

31、正确选择对比基础B、严格保持分子、分母的可比性C、相对指标应与总量指标结合应用D、分子、分母必须同类18、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如果众数组前一组和后一组次数相等,则众数值(D)A 、偏向上限B 、偏向下限C、为零D 、等于组中值19、标志变异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A)A 、极差B、平均差C、标准差D 、标准差系数20、简单算术平均数作为加权算术平均数特例的条件是(A)A 、各组权数相等B 、各组权数不相等C、各组标志值相等D、各组标志值不相等21、各标志值加上(或减去)某一常数后计算的平均数(C)A 、与原平均数相等B 、等于 0C、等于原平均数加上(或减去)该常数D 、与原平均数无关2。

32、2、平均差与标准差计算公式中的平均数是(A)A 、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都可以23、已知总体平均数为15,各标志值平方的平均数为250,则方差为(D)A 、 5B、 25C、125D 、225四、多项选择题1、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ABCD)A 、全年出生人数B 、国民生产总值C、粮食总产量D 、商品销售额E、出勤人数2、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B)A 、年末人口数B、钢材库存量C、粮食产量D 、工业总产值E、经济增长率3、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有(ABCDE)A 、货币单位B、劳动量单位C、自然单位D 、度量衡单位E、标准实物单位4、相对指标中分子与分母可以互换位。

33、置的有(CD)A 、计划完成程度许多相对指标B 、结构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E、动态相对指标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ABCD)A 、受各组变量值大小的影响B、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C、随变量值的增大而增大D、随变量值的减少而减少E、与次数多少成反比关系6、下列指标中属于平均指标的有(DE)13最新资料推荐A 、全员劳动生产率B、工人劳动生产率C、人均国民收入D 、平均工资E、居民家庭收入的中位数7、能全面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指标有(CDE)A 、平均数B、全距C、平均差D 、标准差E、标准差系数8、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的关系表现为(ABCDE)A 、总量指标是计算相。

34、对指标的基础B 、相对指标能补充总量指标的不足C、相对指标可表明总量指标之间的关系D 、相对指标要与总量指标结合应用E、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都是综合指标9、易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有(ABC)A 、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 、中位数E、众数10、众数和中位数(ADE)A 、都是位置平均数B、都不是平均数C、都受极端值的影响D 、都不受极端值的影响E、都是代表值11、标志变异指标( ABD)A 、是衡量平均指标代表性的尺度B 、可用来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均衡性与协调性C、反映现象的集中趋势D 、反映现象的离中趋势E、既反映集中趋势,又反映离中趋势12、相对指标的计量形式可以是(ABC。

35、D)A 、系数B、倍数C、成数D、百分数E、复名数13、相对指标中分子与分母不可以互换位置的有(ABE)A 、计划完成程度许多相对指标B 、结构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E、动态相对指标14、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ABCD)A 、人口密度B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C、人口出生率D 、人口自然增长率E、男女性别比例第五章:时间数列及动态分析一、填空题1、时间数列是将总体某一个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指标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2、时间数列由两个要素构成:一个是指标值所属的时间;另一个是各时间上的指标值。3、平均发展速度是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的序时平均数,它有水平法和14最新资料。

36、推荐累计法两种计算方法。4、测定长期趋势的常用方法有时距扩大法、移动平均法法、模型法法和 函数法。5、动态数列的分析指标可以分为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两大类。6、动态数列的水平指标有发展水平指标、 平均发展水平指标、 增长量指标和平均增长量等。7、动态数列的速度指标有发展速度指标、 增长速度指标、平均增长速度指标和平均发展速度等。8、由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应用法,由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应用法。9、根据某 20 项的时间数列, 采用五项移动平均法进行修匀,修匀后的时间数列有16项。10 、发展速度根据基期选择的不同可分为环比发展速度和定期增长速度,两者之间具有定基。

37、发展速度登记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的数量关系。11、增长量指标由于采用不同的基期可分为累计增长量和逐期增长量,两者之间具有累计增长量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的数量关系。12、在移动平均法方法下, 移动平均的项数越多, 数列所表现的长期趋势越明显。13、时间数列的影响因素可分解为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周期变动和 不规则变动。14、时间数列中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时,可配合直线方程;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时,可配合抛物线方程。二、是非题1、将总体系列不同的综合指标排列起来就构成时间数列。()2、用几何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的大小,与中间各期水平的大小无关。()3、编制时点数列,各项指标的时点间隔长短必须保持一致。()。

38、4、用水平法计算的平均速度,实质上只反映了现象首末水平的变化。()5、对于同一资料,按水平法和方程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是相等的。()6、用方程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的大小取决于各期发展水平总和的大小。()7、半数平均法的数学依据是变量的实际值与理论值的离差平方和为最小。()8、通过时间数列前后各时间上指标值的对比,可以反映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9、时期数列中每个指标值的大小和它所对应时期的长短有直接关系。()10、时点数列中各个时点的指标值可以相加。()11、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15最新资料推荐12、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采用“首尾折。

39、半简单算术平均法”()13、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长期趋势是根本的因素,反映现象的变动趋势。()14、采用偶数项移动平均时必须进行两次移动平均。()15、用半数平均法修匀时间数列时,如果所给时间数列为奇数项,则可把时间数列的第一项删去。()三、单项选择题1、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指标是(A)A 、发展水平B 、发展速度C、平均发展水平D 、增长速度2、序时平均数又称作(B)A 、平均发展速度B 、平均发展水平C、平均增长速度D 、静态平均数3、现有 5 年各个季度的资料,用四项移动平均对其进行修匀,则修匀后的时间数列项数为( C )A 、 12 项B、 16 项C、。

40、17 项D 、18 项4、最基本的时间数列是(A)A 、绝对数时间数列B 、相对数时间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 、时点数列5、历年的物资库存额时间数列是(B)A 、时期数列B 、时点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相对数时间数列6、由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以(C)为权数A 、时期长度B、时点长度C、间隔长度D、指标值项数7、计算动态分析指标的基础指标是(D)A 、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发展水平8、用移动平均法修匀时间数列时,在确定平均的项数时(A)A 、必须考虑现象有无周期性变动B 、不必须考虑现象有无周期性变动C、可以考虑也可以不考虑周期性变动D 、平均的项数必须是奇数。

41、9、时间数列中,每个指标值可以相加的是(B)A 、相对数时间数列B 、时期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 、时点数列10、一般平均数与序时平均数的共同点是(A)16最新资料推荐A 、两者都是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B、都可消除现象在时间上波动的影响C、都是反映同一总体的一般水平D、共同反映同质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11、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7.1% 、3.4%、 3.6%、5.3%,则定基增长速度是(D )A 、 7.1%*3.4%*3.6%*5.3%B 、 (7.1%*3.4%*3.6%*5.3%)-1C、 107.1%*103.4%*103.6%*105.3%D 、 (107.1%*103.4%。

42、*103.6%*105.3%)-112、平均增长速度是(D)A 、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总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D、平均发展速度减100%13、时间数列中的平均发展速度是(D)A 、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调和平均数B 、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各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调和平均数D 、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14、已知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和时期数,便能计算出(A)A 、平均发展速度B 、平均发展水平C、各期累计增长量D 、各期逐期增长量15、半数平均法适用于(A)A 、呈直线趋势的现象B 、呈二次曲线趋势的现象C、呈指数曲线趋势的现象D 、三次曲线趋势的现。

43、象16、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如果y=a+bx 中 b 为正值,则这条直线呈(B)A 、下降趋势B、上升趋势C、不升不降D、无法确定17、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如果y=a+bx 中 b 为负值,则这条直线呈(A)A 、下降趋势B、上升趋势C、不升不降D、无法确定18、如果时间数列的逐期增长量大致相等,则适宜配合(A)A 、直线模型B、抛物线模型C、曲线模型D 、指数曲线模型19、累计增长量等于(A)A 、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B 、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C、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差D 、逐期增长量之差20、增长 1%的绝对值是(D)A 、增长量与增长速度之比B、逐期增长量。

44、与定基增长速度之比C、增长量与发展速度之比D、前期水平除以100四、多项选择题1、各项指标值不能直接相加的时间数列有(BCD)A 、时期数列B 、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 、平均数时间数列E、绝对数时间数列2、时期数列的特点是(ACE)17最新资料推荐A 、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B、指标数值不能直接相加C、指标数值通过连续登记取得D 、指标数值只能间断计量E、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3、下列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有(ACE)A 、历年银行储蓄存款余额B、历年产值C、各月末职工人数D、各月商品销量E、历年粮食库存量4、历年国民生产总值数列是(AD)A 、绝对数时间数列B、相对数时间数列C。

45、、平均数时间数列D 、时期数列E、时点数列5、某企业2000 年总产值为 50万元, 2003年为 100 万元,则2003 年的总产值比2000 年( ABD)A 、增长了50 万元B 、增长了 100%C、增长了 50%D 、翻了一番E、翻了两番6、已知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和时期数,便能计算出(AC)A 、平均发展速度B 、平均发展水平C、各期定基发展速度D 、各期逐期增长量E、累计增长量7、平均发展速度是(ACDE)A 、环比发展速度的动态平均数B 、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D 、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代表值E、最末水平与最初水平之比的N 1 次方根8、编制时间数列。

46、应遵循的原则有(ABCD)A 、时间长短应该一致B 、总体范围应该一致C、指标的经济内容应该一致D 、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价格、计量单位应该一致E、指标数值的变化幅度应该一致9、时间数列按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ABCDE)A 、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绝对数时间数列D 、相对数时间数列E、平均数时间数列10、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数量关系是(AB)A 、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B 、两个相邻的定基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基期一致18最新资料推荐D 、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之和E、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

47、速度之差11、下列社会经济现象属于时期数列的有(BCE)A 、某商店各月商品库存额B 、某商店各月商品销售额C、某企业历年内部职工调动工种人次数D 、某供销社某年各月末人数E、某企业历年产品产量12、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具体包括(ABD)A 、发展水平B 、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 、增长量E、增长速度13、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具体包括(ABCE)A 、发展速度B 、平均发展速度C、增长速度D 、增长量E、平均增长速度14、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有(ABCD)A 、时距扩大法B、移动平均法C、分段平均法D 、最小平方法E、趋势剔除法15、在直线趋势方程y=a+bt 中的参数b 表示(CD)A 、趋势值B、趋势线的截距C、趋势线的斜率D 、当 t 变动一个单位时y 平均增减的数值E、当 t=0 时, y 的数值第六章:统计指数一、填空题1、统计指数按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2、总指数按计算方法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3、综合指数按其所反映现象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4、编制综。

统计学试题计算机,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相关推荐

  1. 计算机初级考试题库网络管理,计算机基础考试题库(含答案)【精】.doc

    计算机基础考试题库(含答案)[精].doc 快乐 大学计算机基础 试题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练习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 C )组成.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B.主机和外部设备 ...

  2. 中等职业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题库(含答案):EXCEL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题库 (含答案) 三 EXCEL2003 1某工作簿已设置了"打开"与"修改"两种密码,如果只知道其"打开"密码, ...

  3. 计算机一级期末考试题,2016年计算机一级考试题库(含答案)

    2016年计算机一级考试题库(含答案) 练习题二 (1)UNIVAC-I是哪一代计算机的代表? A A)第1代 B)第2代 C)第3代 D)第4代 (2)计算机的应用原则上分为哪两大类? B A)科学 ...

  4. 计算机初级考试题库网络管理,计算机基础考试题库(含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练习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 C )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 ...

  5. 2021中职计算机基础考试,2021年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题库含答案计算机基础题库-20210525065201.doc-原创力文档...

    中档职业学校计算机级别考试模仿题 (含答案) 1 冯·诺依曼原理中,计算机应涉及______等功能部件. A 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 运算器 存储器 显示屏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

  6. 计算机图像学试题,计算机图形学题库及答案

    A. P1, P2, P3, P4, P5; B. 1, 3, 5 C. 2, 4, 6 D. 1, 2, 3, 4 4. 中点分割法求交点的规则,当线段P1P2求出中点P后,如果P1与P不同侧,移动 ...

  7. 海滨学院计算机基础考试题库含答案,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计算机基础考试卷-网络应用基础.doc...

    文档介绍: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计算机基础考试卷-网络应用基础.doc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计算机基础考试卷第1题:(1.0分)从网络安全角度来看,当你收到陌生电孑邮件时,处理其屮附件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

  8. 计算机系统中 使用二进制数的优势,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题库(含答案)

    D 控制系统各部件正确地执行程序 16.下列四条叙述中,属RAM特点的是 b A 可随机读写数据,且断电后数据不会丢失 B 可随机读写数据,断电后数据将全部丢失 C 只能顺序读写数据,断电后数据将部分 ...

  9. 用计算机答题答案提交后能否改错,南京晓庄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库含答案全1-5章...

    第一章 一. 判断改错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1) 实时系统只能应用于生产控制系统,不能应用于信息处理系统.( ) (2) 并发含有"同时进行"的概念,是指两个或者是 ...

  10. 职业学校计算机知识试卷答案,2016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题库(含答案)计算机基础题库...

    1冯·诺依曼原理中,计算机应包括______等功能部件.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运算器存储器显示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C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键盘和鼠标 D运算器控制器硬盘输入设备和输 ...

最新文章

  1. R语言-路径设置与工作目录修改
  2. UIButton下面添加滑动的线
  3. anaconda不同虚拟环境下使用jupyter的问题
  4. 基于opencv的霍夫方法和RANSAC方法两种圆检测
  5. 写SpringBoot项目的时候,报错Ordinal parameter not bound
  6. Darkness Before the Dawn
  7. java epoll select_字节跳动高频面试题,操作系统/算法/Java等。
  8. springcloud config服务端配置(一)
  9. 【POI 2007】Ridges and Valleys山峰和山谷(GRZ)
  10. 7个JavaScript在IE和Firefox浏览器下的差异写法
  11. android SQLite使用SQLiteOpenHelper类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12. MySQL免安装版配置部署
  13. Java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一次学会java类及容器使用,内含java编程小tips)
  14. (php毕业设计)基于thinkphp5小区物业管理系统
  15. fluidsim元件库下载_FluidSIM
  16. 南天PR2打印机自动退纸解决办法
  17. 蛋花花谈程序员怎样快速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18. php常用抽奖概率算法(抽奖,大转盘,广告首选)
  19. U盘、移动硬盘加密工具绿色版
  20. Non-local Networks Meet Squeeze-Excitation Networks and Beyond 论文解读。

热门文章

  1. php运行java(安装php-java-bridge)
  2. 没有编辑器,如何给PDF文件设置密码?
  3. Epass 1000的验证以及修改PIN码的JavaScript代码
  4. 你也不知道吧?VIVO手机为什么很少出现质量问题?答案意想不到
  5. 浅克隆与深克隆的区别及特点
  6. Java 克隆的优点
  7. 【C语言】计算n阶乘
  8. 【Java从零到架构师第③季】【26】SpringMVC-反射获取方法参数名_SpringMVC是如何获取方法的参数名的
  9. 【Java从零到架构师第③季】【24】SpringMVC-概述_入门
  10. 多人姿态估计小小的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