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论文如何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计算机应用论文的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思考

摘要:在当前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网络的不断普及,计算机的应用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计算机技术不断的应用到很多领域,随之也增加了就业压力。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进行课程改革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的培养目标,成为当前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

近年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也在不断地显现,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一种能力教育,计算机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操作需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培养目标而言,课程的设置应该是建立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前提下,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和一些一般软件的操作。所以,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重点应该突出学有所用。即通过老师课堂基础知识的不断讲授,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来验证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

一、关于课程建设思路的分析

就计算机公共课而言,其特点是课程内容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同时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依照课程所具有的这些特点,在课程的建设时,就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是改革课程内容,其次是改革教学方式、手段,最后是实验室的建设。对于其课程内容改革而言,应该依照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结合技术机技术领域的发展水平、应用特点,根据本校人才的培养模式。再具体分析学校实际的基础上,将课程内容分为四部分来进行:必须的计算机知识、计算机素质,学生自己能够独立获取计算机知识的技能,当前最普遍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并使这几个部分合理的组合在一起。

二、对于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分析

1.教材的选择上应合理。作为学生的重要学习路径,以及老师教学的讲授依据,对于教学的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材的选择非常重要,好的教材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不适合的教材同时也会给教学带来的一些不利影响。所以,教材的选择至关重要,它是达到高质量教学目标的第一步。《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学校各个专业都要学习,选择教材时要注重教学对象的选择,既有注重教材的普遍性,也要注重其特殊性。对普遍性来说,主要是针对非技术机专业学生的教材选择,特殊性就是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选择教材的。由于专业的不同教学目标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是为了使学生达到能够普及应用的目的,但对于计算机专业而言,是为了让学生在基础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向更专业化的知识进一步学习,是为其以后学习打基础。因此,选择教材时要做到科学合理。具体可以以下几点:1)教材必须语言清晰通俗易懂,易教易学,对于一些概念知识必须要准确,操作明了;2)教材的内容上同时要具有两方面的知识,既有基础理论又要有实际操作等知识。3)要选择既有基础知识又有案例编写风格的教材,对于知识内容上的叙述上简明扼要,而且还具备知识拓展的内容,图片形象逼真,通俗易懂的教材,这样学起来才更加轻松。对于案例操作内容的编写,要达到学生能够依照教材编写内容的思路、步骤,进行很好的技能练习。4)所选的教材必须是最新的版本,内容必须是最前沿的知识,教材的内容中可以选用最前沿的IT知识,这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对于案例库要及时更新,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之快是有目共睹的,在当及社会上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而计算机基础学习的课时又非常有限,通常情况下为52-84学时,仅仅通过课堂学习,要全面的掌握计算机知识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必须通过长时间的上机实践来实现。所以,课堂教学只是一个方面,要鼓励学生不断地进行自主学习。作为老师,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平时积累的一些好的素材、案例、设计项目、经典的例题,结合不同的专业方向,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及时的发布到网络学习的平台上,供学生刻下学习。

3.进行模块化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非常有效的。在我校已经得到很好的实施,比如测量技术课的教学中的应用,老师带领学生通过尽三周的学习,然后直接考证。计算机基础课引入模块化教学,也可以完全依照此方法来进行。可以将每个学期考试前的三周时间内进行安排教学。通过摸底的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在进行编班,对专业编班进行打乱,大致可分三个等级,再进行教学。针对基础较强的学生,可以实施更高层次的教学,使他们考更高的计算级证书。基础不是很强的学生,可以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强化训练,是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通过一级考试;对于基础水平非常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从头开始,点滴积累,目标是通过一级考试。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更个层面,还充分的利用率教学资源,避免出现“吃不饱,不消化”的情况发生,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有兴趣高涨,对于老师来说也大大减轻了课堂管理精力的付出。

4.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目前,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大部分学生都对其具备一定的了解。所以,老师应该在教材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不断地向更深层次的挖掘,可以让学生通过直接上机操作,在此过程中老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强化技能的培养。

三、结语

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还有待我们继续探索。总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一项持久的工作,大有可为的事业。作为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师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与时俱进,紧密结合课程应用型和工具型的特点,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推向新的高潮。

参考文献:

[1]陈琳.浅析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3(16).

[2]柳微.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网络财富,2014(18).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做一体化课程运行策略

摘要:高职院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培养高职学生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的主要课程。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是先理论后实践,但在实操时会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导致实践受阻,为了优化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质量,本文详细分析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运作方案,旨在能够设计一套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运作方案。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做一体化

1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各个专业中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其在社会各个领域当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也有明显的影响。《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要包含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教育,其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所呈现的教学质量并不理想,对此,研究全新的教学方式有着显著的教育意义。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以先理论后上机的交替形式为主,在理论课程中,多媒体理论并不能贯穿于整个课程,在剩余的时间又不能让每一位学生进行练习。对此,在机房上机操作时,基础较好的学生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实践任务,但是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而言,其可能会因为忘记了理论知识而进行盲目操作,或者是用很长的时间完成一个实践任务,又或者是不停地向教师询问,但是教师又无暇顾及所有的学生。在这样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并没有明显的提升作用。相反,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而言同样也没有任何的教育效果,普遍呈现浪费教育时间的现象。因此,研究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做一体化课程运作方案势在必行。

3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运作方案

3.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念与内容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念与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教学目标,将课程分为三个细致的模块,分别为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以及计算机基本能力三大模块;(2)编制实训课程的教材,构建实验性任务以及综合性实用性实训项目;(3)按照高职教育的教育需求精炼教材内容,对理论性知识的掌握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将原本的教学时间进行压缩,将压缩出来的时间用于综合性应用项目的训练上;(4)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分清楚实践与理论的界限,明确理论是为实践教学提供质量保障的基础,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最终目标;(5)使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形式,以任务推动案例进行教学,以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学生掌握综合应用技能和计算机基础技巧为目的;(6)改善原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教学的考核以期末考试评分、过程作业评分以及教师相结合。评分的过程中尽可能以学生的优势为重点,优化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7)设计并实施注重实践训练、过程评价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对学生评价的客观性,对学生所独立掌握的创新能力、技能应用能力以及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评价,为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应用技能以及素质能力打下殷实基础。

3.2教学内容的体系设计

教学内容主要划分为计算机基础技能、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三个方面,教学内容的体系设计详情见表1。由表1可以发现,办公软件和操作系统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提升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根本能力,围绕着多媒体应用技术、图像编辑以及Internet应用能力为主,构建综合应用实训项目体系以及实验任务,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综合操作能力,在提升学生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问题意识。

3.3教学考核要求

在课程完成之后组织学生参与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应用能力一级考试。考核方式:上机考试,上机考用时90分钟。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60%。

4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实验内容、基础知识以及综合性应用一体化;另一个是实践、理论教学的交替性。使用任务驱动、案例教育、实践培养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在每一堂课中提出明确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促使学生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中完成教学目标。理论教学:根据教学案例,按照教学实训项目的设计需求和任务,将所教育的知识概念以及操作技能体现在任务当中,保障案例的代表性,确保案例能够包含所有的知识点内容,并且保障案例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教师借助演示软件进行辅导教育,促使学生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完成对知识内容以及操作技能的基础认识和记忆,突出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而服务的理念及作用;实践教学:根据任务驱动,在每一次理论课程完成之后,教师都需要按照学习的内容、实践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相应的上机操作任务,并要求学生独立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并明确评定学生成绩的标准,要求学生在上机之前设计出符合自己的设计方案。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有目的性的进行学习,从而感受完成实践任务的喜悦感。在形式上以项目案例式进行任务驱动,由浅入深,力求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具备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情景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项目案例,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被广大学生接纳,从而提高课程的实用性。

5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个系统性的教育课程,是一体化教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育项目,在一体化教学中应当非常注重教学所需要的课程方案,在制作一体化的课程运作方案时,需要针对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注意优化教案、教材以及教学的环境,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康世瑜,张文清.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19):163-164.

[2]李娜.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10):23-27.

[3]张福林.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探索[J].电子世界,2013(12):147-150.

[4]苏亚涛.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SWOT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0)

[5]谭朝贵.微项目学习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07)

[6]谭洪梅.浅谈任务驱动法在职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2016(05)

计算机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计算机应用 高职教案,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论文相关推荐

  1.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本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计算机概述(中职教育)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计算机概述(中职教育) (6页) 本资源提供全文预览,点击全文预览即可全文预览,如果喜欢文档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哦! 9.9 积分 课题:计算机概述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概 ...

  2.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1,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版.ppt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总目录 第一篇:计算机基础 第二篇:Windows Xp 第三篇:Word 2003 第四篇:Excel 2003 第五篇:PowerPoint 2003 第一 ...

  3.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1,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文件 专 业: 会计 班 级: 2017会计班 教 师: 卡依沙尔·阿不都热合曼 学 期: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 ...

  4.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1,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心得...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校的公共专业基础课.本文针对如何上好这门课程?提出了:充 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和上机操作这一优势,并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等几 ...

  5.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参考文献,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范文资料 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片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片>:此文是一篇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内容摘 要:随着我国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当前 ...

  6.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探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所谓教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改,广义上指教育改革,包括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狭义上指学校的教学改革,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职院 ...

  7. 职高计算机应用项目教程教案,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 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还有待我们继续探索. 摘要:在当前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的大 ...

  8. 计算机应用能力问题分析,浅析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思考

    浅析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旨在培养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建设需要的高等职业技术型.应用型人才.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各种新技术层出不 ...

  9.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定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内涵定位研究及实践.pdf...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内涵定位研究及实践 VOCATIONAL TECHNOLOGY职业 教改探讨 技术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 的内涵定位研究及实践 广东 孙宏伟 孙湧 [摘 要]针对深圳产业发展 ...

最新文章

  1. 导师:学CV的不懂目标检测?那你别学了
  2. [luogu 3773][CTSC 2017]吉夫特
  3. PCI总线和PXI总线的区别
  4. python实现文件下载-Python实现HTTP协议下的文件下载方法总结
  5. 最懂中文的H5前端框架amazeUI
  6. numpy np.matmul()(两个数组的矩阵乘积)
  7. python优先级排序_Python实现一个优先级队列的方法
  8. 客座编辑:黎建辉(1973-),男,博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9. 基于JAVA+SpringMVC+Mybatis+MYSQL的企业费用信息管理系统
  10. 腾讯云推出首款自研H265硬件编码器瑶池,助力云游戏降低15%带宽
  11. 追本溯源:字符串及编码
  12. 安装winrunner和HP QTP
  13. 《机器学习实战》 自制勘误表 中文版第一版2015年9月第11次印刷版
  14. macd底背离的python_Python量化交易之MACD#39;顶底背离#39;形态的实现,自动化交易!...
  15. UVA1449 Dominating Patterns
  16. 这可能是全网最全的车载OS整理
  17. 逻辑回归实现数字手写识别
  18. 五分之一金融机构将从2018年开始探索加密货币交易
  19. linux下怎样得到文件的大小
  20. ios sinaweibo 客户端(三)

热门文章

  1. 做GIF图的工具哪个好
  2. 微信美食菜谱小程序系统毕业设计毕设(5)任务书
  3. 测量学计算机,顾孝烈测量学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4. “正大杯”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专科模拟题)
  5. android 基于高德地图的轨迹回放
  6. android卸载按钮不能用了,不用ROOT 干掉Android里无法卸载的APP
  7. Outlook 2019 中文邮件乱码的问题
  8. zencart忘记后台密码的解决办法
  9. Windows 8 应用隐私声明——AnyRadio
  10. CSDN高校——C1任务01—修改游戏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