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同步要解决的问题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军训练习齐步走的场景吗?

齐步走的动作要领你还记得吗?

• 教官首先发出“齐步—–走”的命令,大家听到“齐步”二字后,开始调整动作,最终所有人实现动作同步。

• 听到“走”字后,所有人开始以同样的步伐(频率、步长)行走。

• 如果这种状态得以保持,后续任何时刻,大家的动作都是同步的。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同学的动作会和其他人失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行进过程中,教官还会喊“幺二幺、幺二幺”的口号,这是为了让动作失调的人在行进过程中动态调整。

时钟同步的原理是类似的:

• 教官类似于网络中的主时钟,教官发出的的“齐步走”命令就是校时信号。

• 各个学员类似于网络中的从时钟,收到校时指令后,调整自己的时钟。

• 由于时钟晶振频率受环境因素(比如温度等)影响会发生变化,随着时间的流逝,各个时钟会慢慢变得不同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主时钟必须周期性的发出校时信号(类似于教官的“幺二幺、幺二幺”口号),供失调的节点动态调整时钟。

由此可见,如果要整个网络中的节点保持时钟同步,该网络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1. 选取一个主时钟

2. 主时钟动态的发出同步信号

3. 其他时钟根据同步信号同步自己的本地时钟。本地时钟的同步包含下面两个方面(通俗点讲就是,找到同步点,然后以同样的频率运行):

AVB简介--第二篇:gPTP简介 - 腾讯云开发者社区-腾讯云

激光雷达中是如何做到和GPS时间同步的? - 知乎

绝对时间同步:

如下图所示,它要求在同一时刻,A和B的显示时间一致,又称为相位同步。

相对时间同步:

如下图所示,虽然在同一时刻A和B的绝对时间不同,但是相邻采样点之间的差值是相同的。也就是说,A和B对时间的度量是一致的(比如两个采样点之间的间隔A时钟测量出来是1ms,B时钟测量出来也是1ms)。它要求A和B的频率保持一致,又称为频率同步。

gPTP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诞生的。和其他校时协议不同的是,通过约束网络内的节点,它可以达到ns级的精度(6跳以内任意节点间最大时钟误差不超过1us),因此在车载、工业控制等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领域得到了应用。

二、gPTP的主要思想

1. 体系结构

AVB域内的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时钟,由以下两个角色组成:

• 一个主时钟(Grandmaster Clock),它是标准时间的来源;

• 其他的都是从时钟(Slave Clock),它们必须把自己的时间和主时钟调整一致。

下图是一个简单的gPTP网络拓扑图:

它包含两种类型的节点:

Time-aware end station:这类设备可以是系统内的主时钟(时间源,Grandmaster),也可以是从时钟(被校时的设备)。图中标注了802.1AS endpoint的就是这种设备。

Time-aware Bridge:它可以是主时钟,也可以仅仅是个中转设备(类似传统的交换机),连接网络内的其他设备。作为中转设备,它需要接收主时钟的时间信息并将该信息转发出去(在转发的时候,需要矫正链路传输时延和驻留时间)。图中标注了802.1AS bridge的就是这种设备。

从上图还可以看到,时间信息是从主时钟出发,经由各个Bridge分发到所有的从节点。

2. 主时钟选取

gPTP中的主时钟,既可以默认指定,也可以通过BMCA(Best Master Clock Algorithm) 动态选取。 不过在车载或其他一些网络拓扑固定的应用场景中,一般不允许使用BMCA动态选取主时钟,而是默认指定。 这部分内容本文不做相关介绍,有需要可以查阅规范文档。

3. 绝对时间同步

下图包含一个主时钟(Master time)和一个从时钟(Slave time),二者时间不同步。

现在要把从时钟的时间校准到主时钟的时间

其中t1、t4为主时钟对应的时间,t2、t3为从时钟对应的时间。

主要流程如下:

1. 主时钟在t1时刻发送Sync命令,从时钟在t2时刻收到同步指令。这时候从时钟并不知道主时钟是在什么时候发出这个Sync命令的,但是从时钟知道自己是在t2时刻收到Sync命令的。

2. 主时钟发送一个Follow_Up命令,Follow_Up命令中携带t1的值。从时钟收到后,知道上面的Sync指令是在t1时刻发出的。此时从时钟拥有t1、t2两个值。

3. 从时钟在t3时刻发送一个Delay_Req命令,主时钟在t4时刻收到该命令。此时从时钟知道t1、t2、t3三个值。

4. 主时钟接着发送一个Delay_Resp响应从时钟的Delay_Req消息,Delay_Resp消息中携带t4的值。从时钟收到后,此时从时钟知道t1、t2、t3、t4四个值。从时钟知道主时钟是在t4时刻收到的Delay_Req消息的。

5. 我们假设路径传输延时是对称的,即去程的传输延时和回程的传输延时相等。

从时钟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

路径传输延时(path_delay),

自己与主时钟的偏差(clock_offset):

t2 – t1 = path_delay + clock_offset

t4 – t3 = path_delay - clock_offset

由此可以算出:

path_delay = (t4 – t3 + t2 – t1) / 2

clock_offset = (t3 – t4 + t2 – t1) / 2

6. 现在从时钟知道了自己与主时钟的时差clock_offset,就可以调整自己的时间了。另外,从时钟还知道自己与主时钟的路径传输延时path_delay,该值对于switch意义重大,因为在gPTP的P2P校时方式中,switch需要转发主时钟的校时信号,在转发的时候,需要将该值放在补偿信息中(后面章节会详细介绍)。

从上面的流程可以看到,传输延时path_delay的精度/稳定性会影响校时精度。而传输延时又可以划分为:各段链路传输时间总和 + 中间节点转发导致的驻留时间(缓存时间)。

4. 相对时间同步

我们首先看下时间度量的原理:

时间是基于晶振的震荡周期进行度量的,如果一个晶振的震荡频率是10Hz,也就是说每100ms震荡一次,震荡10次代表过了1秒,震荡600次代表经过了1分钟。

但是晶振并非绝对稳定的,受温度等因素影响,震荡频率可能发生变化,震荡周期也就变得不准了。而晶振的使用者(时钟)并不知道这些变化,只是傻傻的计数,震荡10次为1s,震荡600次为1分钟。如果现实世界的1s内该晶振少震荡了一次(某两次震荡之间的间隔变成了200ms),那么该时钟的1s就对应现实世界中的1.1s;如果某两次震荡的时间间隔变成了50ms(多震荡了一次),那么该时钟的1s就对应现实世界中的0.95s。

相对时间同步,要求从时钟的频率和主时钟一致。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估算晶振的变化,并动态调整。 如下图所示,分别在t1、tn时刻对主时钟和从时钟进行采样,采样值分别记为t1_master、tn_master、t1_slave、tn_slave,可以得到下面的比例:

ratio = (tn_slave – t1_slave) / (tn_master – t1_master)

理想情况下,ratio的值应该是1,如果大于1,说明从时钟走的快了,如果小于1,说明走的慢了。从时钟可以根据该值调整自己的频率。

三、影响校时精度的因素

其实不同的校时协议,原理都大同小异。为什么gPTP可以达到ns级别的精度? 我们不妨先看下影响校时精度的因素以及gPTP的对策。

1. 传输时延不对称

前面提到的校时流程中,我们假设传输时延是对称的,即报文从A传到B和从B传到A耗时相同,实际情况中,路径有可能是不对称的,如下图所示,tms和tsm有可能是不相等的。这会导致校时误差。

gPTP对策:

• 要求网络内的节点都是时间敏感的

• 传输延时分段测量(P2P方式)减少平均误差

• 中间转发节点可以计算报文的驻留时间,保证校时信号传输时间的准确性

• 如果已知链路不对称,可以将该值写在配置文件中,对于endpoint,在校时的时候会把该偏差考虑进去;对于bridge设备,在转发的时候,会在PTP报文的矫正域中(correctionField)把对应的差值补偿过来。

2. 驻留时间

对于Bridge设备,从接收报文到转发报文所消耗的时间(中间可能经过缓存),称为驻留时间。该值会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从而影响校时精度。

gPTP对策:Bridge设备必须具有测量驻留时间的能力,在转发报文的时候,需要将驻留时间累加在PTP报文的矫正域中(correctionField)。

3. 时间戳采样点

前面提到的t1、t2、t3、t4等采样时刻的值,应该在哪里产生呢?

常规的做法是在应用层采样,如下图蓝色传输线路所示:在发送端,报文在应用层(PTP校时应用)产生后,需要经过协议栈缓冲,然后才发送到网络上;在接收端,报文要经过协议栈缓冲,才能到达接收者(PTP校时应用)。这样存在下面两个问题,而这都会影响时间同步的精度:

• 协议栈缓冲带来的延时是不固定的

• 操作系统调度导致的随机延时

为了达到高精度的时间同步,必须消除软件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这就要求必须把时间采集点放在最靠近传输介质的地方。

gPTP对策:

• 从上图可以看到,比较合适的采集点就是MAC层:在发送方,当报文离开MAC层进入PHY层的时候记录当前时刻;在接收方,当报文离开PHY层刚到达MAC层的时候记录当前时刻。这样可以消除协议栈带来的不确定性。

• MAC时间戳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打,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打,硬件方式会更精确(可以消除系统调度带来的不确定性)。gPTP中要求使用硬件方式,也就是常说的硬件时间戳。

4. 时钟频率

晶振频率越高,误差越小,校时越精确。 gPTP要求晶振频率不小于25MHz,误差不大于100PPM(每天8.64s误差)。 gPTP的要求并不算高,主要是考虑到成本因素,要求太高不利于推广。

5. 传输路径延时测量方式

IEEE 1588支持两种路径延时测量方式:End-to-End(E2E) 和 Peer-to-Peer(P2P),二者不能在同一个网络中共存。

在End-to-End机制中,强调的是两个支持PTP的端点(一个master port,一个slave port)之间的延时,这两个端点可能是直接相连的,也可能中间穿插了普通的交换机、时间敏感的透明时钟(TC),在通信双方看来,信息都是在master port 和slave port之间传输,所以最终slave测量到的传输延时是从master到slave的端到端延时。

在Peer-to-Peer机制中,要求网络内所有节点必须支持P2P,所以它强调的是相邻相邻节点间的通信,最终测量的是相邻节点间的传输延时。

二者主要区别如下图所示:

• P2P测量的是相邻节点间的延时,路径测量报文不会跨节点传输,有利于网络扩展;E2E测量的是master port和slave port之间的,中间节点(如TC、普通switch)需要转发延时测量报文,网络规模较大时,报文可能泛滥,master节点压力较大。

• master节点变更时,E2E需要重新测量到新master节点的路径延时,P2P只需关心相邻节点。

• E2E方式允许网络中有普通的switch(透传PTP报文即可,由于驻留时间随机,会影响测量精度),而P2P要求网络中的switch必须全部支持P2P。

• E2E机制中,校时报文和路径测量报文是耦合在一起的(第二章第3部分描述的就是典型的End-to-End的流程,它使用Sync、Follow_Up、Delay_Req、Delay_Resp四个消息,同时计算时钟偏差和路径测量);P2P机制中有独立的报文负责路径测量,把校时和路径测量解耦了。

gPTP要求使用P2P方式,并且要求网络中所有设备都支持PTP协议,路径传输延时测量只在相邻节点间进行。它使用Pdelay_Req、Pdelay_Resp、Pdelay_Resp_Follow_Up消息来测量路径传输延时。

注意Peer-to-Peer中没有使用Sync报文,而是专门为路径测量新建了几个报文,降低了复杂度。

具体流程如下:

1. 节点A在t1时刻发送路径测量请求命令Pdelay_Req,并记录下时刻t1

2. 节点B在t2时刻收到Pdelay_Req

3. 节点B将t2放在报文Pdelay_Resp中,并在t3时刻将该报文发给节点A

4. 节点B将t3放在报文Pdelay_Resp_Follow_Up中发给节点A

5. 节点A在t4时刻收到Pdelay_Resp_Follow_Up。

至此,节点A拥有t1、t2、t3、t4四个参数。

平均路径传输延时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出来: path_delay = (t4 – t3 + t2 – t1) / 2

在Peer-to-Peer机制中,不仅节点A会主动发起测量请求,节点B也会主动发起测量请求,也就是说,每个节点都知道和自己紧挨着的节点的传输延时(Peer-to-Peer的名字也是这样来的)。不过有的场景下(比如固定主时钟的情况),可能会禁止master port进行路径测量。

6. 时钟类型

PTP时钟可以分为两类:One-Step Clock和Two-Step Clock。

还记得下图Follow_Up消息的作用吗? 它只是为了把t1的值传给slave节点。这种时钟就是Two-Step Clock, 它的事件报文(Sync等)中不携带时间信息,需要用另外一条普通报文传输时间信息(用来描述上一条事件报文是在什么时候发送的)。

如果t1能在Sync报文本身中传递给slave节点,就节省了一条报文,如下图所示,这是One-step clock的做法。这种时钟对硬件要求比Two-step clocks高,成本也比较高。

理论上来讲,同一个网络内可以存在两种类型的时钟,并且时钟类型不会影响校时精度。 gPTP要求使用Two-step时钟,因为这种机制对硬件要求较低,方便后续扩展,以及在现有的网络中普及。

四、gPTP校时过程

1. 绝对时钟同步

以下图为例介绍gPTP时间同步过程,为了表述方便,这里做两点假设:

• 假设下面的三个设备都是One-Step的Clock,即Sync报文发出后,不需要额外的Follow_Up报文告知Sync报文是在哪个时刻发送的。(实际802.1AS要求时钟必须是Two-Step的)

• 假设各设备已通过前面介绍的Peer-to-Peer机制测量出路径传输延时path_delay1、path_delay2

校时流程如下:

1. Grandmaster时钟在t1时刻发送时间同步报文Sync到Bridge,报文Sync的originTimestamp中填充时间信息t1,矫正域correction填充ns的小数部分(Sync报文的时间戳部分只能表示秒和纳秒,不足1纳秒的只能放在矫正域)。

2. Bridge收到Sync报文后,不仅要矫正自己的时钟,还要把Sync报文转发出去

3. Bridge根据Sync报文调整自己的时钟: Bridge在t2时刻收到Sync报文,并从中解析出Grandmaster是在t1时刻发送该报文的,以及Grandmaster填充的矫正值correction。在t2时刻,Grandmaster的时钟显示的值应该是: t1 + correction + path_delay1 由此可以计算出Bridge的时钟偏差,并调整自己的时钟: clock_offset = t1 + correction + path_delay1 – t2

4. Bridge转发Sync报文:

如下图所示,收到Sync报文后,Bridge将自己与上级节点的路径延时(path_delay1)和Sync报文在自己这里的驻留时间(rEsidence_time)累加到Sync报文的矫正域,并转发出去。此时矫正域correction值如下:

correction = old_value_of_ correction + path_delay1 + residence_time

注意:Bridge不修改Sync报文的originTimestamp字段(该字段为Grandmaster发出Sync报文的时间)。

1. End-Point在t4时刻收到Sync报文,并从中解析出Grandmaster是在t1时刻发送该报文的,以及Bridge矫正后的correction。在t4时刻,Grandmaster的时钟显示的值应该是: t1 + correction + path_delay2 由此可以计算出End-Point和Grandmaster的时钟偏差,并调整自己的时钟: clock_offset = t1 + correction + path_delay2 – t4

由上面的校时流程可以看出,整个校时过程像水面的波纹一样从Grandmaster开始向外一层层的扩散,每个节点只关注自己和上级节点的传输延时,Bridge负责将中间路径的传输延时和缓存时间逐段累加到矫正域。

2. 相对时钟同步

如下图所示,主时钟在时刻master_t1发出校时信号Sync_1,从时钟接收到该信号的时候,记录两个值:

• slave_t1:接收到Sync_1信号时,slave本地时钟的值,这个值是当前时刻在slave时间坐标系下的采样

• slave_t1’:接收到Sync_1信号时master时间坐标系的值,该值可以用下面的公式算出: master_t1 + 传输时延 + 矫正域 其中,master_t1和矫正域的值在Sync报文中携带,传输延时可以通过前面的方法测量。

根据前面介绍的相对时钟同步原理,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判断自己的频率和主时钟是否保持一致:

ratio = (slave_tn – slave_t1) / (slave_tn’ – slave_t1’)

理想情况下,ratio的值应该是1,如果大于1,说明从时钟走的快了,如果小于1,说明走的慢了。从时钟可以根据该值调整自己的频率。

五、参考资料

  1. A_Simulation_Model_of_IEEE_802.1AS_gPTP_for_Clock_Synchronization_in_OMNeT.pdf
  2. 时钟精度
  3. PTP_Basics.pdf

AVB简介--第二篇:gPTP简介 - 腾讯云开发者社区-腾讯云本文是AVB系列文章的第二篇,主要介绍AVB协议族中的精确时钟同步协议gPTP(IEEE Std 802.1AS-2011)。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613303

gPTP时钟同步(时间同步)协议简介相关推荐

  1. gps android时钟同步,时间同步下载-时间同步(Clocksync) 安卓版v1.2.6-PC6安卓网

    时间同步Clocksync:是一款可以通过自动或手动与NTP网络时间服务器的原子时间同步,以保证系统时间准确的时间工具. 软件介绍 ☆root是必需的自动同步☆ 时钟同步通过NTP(网络时间协议)同步 ...

  2. 网络时间同步设备(时钟同步产品)时钟系统应用技术介绍

    网络时间同步设备(时钟同步产品)时钟系统应用技术介绍 网络时间同步设备(时钟同步产品)时钟系统应用技术介绍 网络时间同步设备(时钟同步产品)时钟系统应用技术介绍 简介 标准时钟系统HR-901GB是一 ...

  3. Windows时钟同步(时间同步)问题

    Windows时钟同步(时间同步)问题 在系统部署的过程中间,时钟同步(时间同步)问题是必须的,这里只说明了Windows时钟同步(时间同步)的问题 1.时钟服务器的设置        windows ...

  4. NTP网络时钟同步协议对计算机网络数据的重要性

    NTP网络时钟同步协议对计算机网络数据的重要性 概述:电脑时间走时不准是出了名的.它一般是以廉价的振荡电路或石英钟为基础,每天的误差可达数秒,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就会出现较大的误差.随着不断增加的分散式 ...

  5. ptp精准时间协议_网络时钟同步协议– NTP, PTP – 默默的点滴

    这篇文章介绍一下两个时钟同步的网络协议:NTP和PTP. 这里不涉及协议的原理和具体实现(想了解的可自行Google),重点是如何搭建起这两个服务. 1. NTP及PTP简介 NTP(Network ...

  6. CentOS网络时钟同步协议-- NTP, PTP

    这篇文章介绍一下两个时钟同步的网络协议:NTP和PTP. 这里不涉及协议的原理和具体实现(想了解的可自行Google),重点是如何搭建起这两个服务. 1. NTP及PTP简介 NTP(Network ...

  7. 计算机网络时间同步(时钟同步)的重要性

    计算机网络时间同步(时钟同步)的重要性 本文由北京华人开创科技公司提供 要转载需授权  授权联系159-0109-2122 微?同步 目前计算机网络中各主机和服务器等网络设备的时间基本处于无序的状态. ...

  8. 中兴如何远程服务器时间同步,IPRAN时钟同步方案分析

    随着4G通信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无线回传网络进入全IP时代.传统无线基站通过GPS完成时钟.时间同步,但GPS占据一定的工程成本,并且存在较大国家安全隐患,再加上有些室内覆盖场景无法部署GPS,运营 ...

  9. TSN 802.1AS时钟同步协议测试

    最近在研究TSN. TSN网络中最基础的概念和要求是时钟同步,因为在一个网络中,只有时钟达到同步才能进行实时性的评估和处理,如果时钟都不同步,根本无法在时间上达成一致,TSN就无法实现. 测试网络拓扑 ...

最新文章

  1. pandas高级处理-交叉表与透视表
  2. 监控Linux服务器网站状态的SHELL脚本
  3. Python这门语言为什么适合初学者?88.7%的小白听了会感谢选择它
  4. junit 测试似有方法_Spring整合Junit的使用
  5. Ubuntu/Debian交叉编译安装ARM平台版本的ffmpeg
  6. powermock模拟对象_使用PowerMock测试对象的内部状态
  7. zz 聊聊并发(一)
  8. 前端学习(3115):react-hello-初始化state
  9. BZOJ1857:[SCOI2010]传送带——题解
  10. ArcEngine开发之自定义工具
  11. Oracle XE安装具体解释
  12. mfix中统计气泡体积
  13. Node聊天程序实例04:chat_ui.js
  14. Tensor Flow量化里representative_dataset参数是什么意思?
  15. acer软件保护卡怎么解除_外观精致性能强,配置丰富重量轻、宏碁(Acer)墨舞EX214轻薄笔记本 深度评测...
  16. html滚动字幕源码,网页HTML代码:滚动文字的制作
  17. 现在,让客服接管数字化企业
  18. 骗的就是你!揭露买本10大愚蠢表现
  19. 净化网络环境 ASP程序实现过滤脏话
  20. eplan和西门子plc的对接_彻底搞定西门子1200PLC之通讯篇

热门文章

  1. 【字符集】字符集和编码知识【转】
  2. HJ15 求int型正整数在内存中存储时1的个数(c++)
  3. 华硕(ASUS)枪神系列出厂系统win10/11原厂OEM系统
  4. Could not find messages which '/home/flying/catkin_ws/src/beginner_tutorials/msg/Num.msg' depends
  5. 厦门雅迅网络 Telematics(汽车远程信息服务)的中国期待
  6. 学习Python 霍兰德人格分析雷达图
  7. 深入解读微服务架构下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
  8. 红队使用的那些工具(基础篇)附下载
  9. 欧盟首个数据保护条例GDPR生效,你可能需要这份中文版的全文(丁晓东译) |下...
  10. 基于excel数据绘制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