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书,突然发现一个诡异的词语——人群捕捞。

这个词诡异在哪里呢?听我慢慢给你说。

-01-

昨天我在家里刷锅的时候发现刷锅的硬毛刷子没了,老婆说原来的毛秃了刚扔,哪天去买个新的。晚上打开淘宝立刻推荐,还居然是同款。

这是怎么回事?

要知道我一个大老爷么是从来不买家居用品的,同时我也没有在淘宝上搜索过这个商品。

难道是淘宝偷听我说话了?细思极恐,怀着这样的疑问我来到知乎,看看有没有人和我有相同的感受。

结果让我大吃一惊。

有人下午看电视《向往的生活》,里面黄磊在聊熏鱼,晚上打开淘宝,就给推荐熏鱼。

有人前几天刚买了个二手房,交房当天房东建议卫生间下面的三角阀和水管最好换一下。然后回去和家里人也是随口提了一下,期间没有在网上搜索过相关商品,也没有去过相关的实体店。结果第二天打开手机淘宝就就给推送了一款三角阀。

还有人晚上和女友聊到了情趣内衣,结果女友在用他手机买东西的时候发现推荐的都是情趣内衣,因为这个,差点和女友分手。

甚至有人直接上了一张图,上面显示:“手机淘宝”正在录音,因此“QQ”暂时无法录音。

-02-

怀着好奇心,我决定更进一步,难道只有淘宝一家在“偷听”我们?

不了解不知道,着实吓了我一跳。

有人在百度上面搜索了一首歌曲,结果第二天网易云音乐的每日推荐里就有了这首歌。难道百度和网易云音乐数据共享了?

有人去参加会议,在路上打开微博和微信,发现信息流的广告全是拍婚纱照、婚庆公司等。原来他开会的地点距离婚博会不超过300米。难道各种地图定位软件已经和微博、微信交换信息了?

有人百度不小心误点了一个理财网站,当天下午推销电话就打过来了。难道百度已经和这些推销机构互通有无了?

看完这些知友的个人经历,发现现在的科技水平实现是太可怕了。

虽然我知道大数据发展到最后可能会是这个样子,但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

我以前觉得,就像我去饭店吃饭,我经常点宫保鸡丁这个菜,但是我喜欢多加点花生,久而久之,饭店老板记住了这一点,每次去都会问我:老样子?

他们会多加一些花生来讨好我。而所谓的大数据就应该这样,主要是为了改善我的生活。但现在怎么变了?餐厅老板知道我喜欢吃花生,然后把我喜欢吃花生这一点卖给了卖花生的?

更何况,现在出卖的可不仅仅是我爱吃花生这一点。

我有一个在淘宝卖东西的朋友告诉我,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你去搜索下“阿里妈妈”就知道了。

你能想象吗,当我打开“阿里妈妈”网页的时候,映入眼帘的居然是“人群捕捞”这种词。

原来我在阿里妈妈眼里居然就是一群水产鱼类。

-03-

不行,我要做点什么,谁也别想“捕捞”我。

首先要知道,到底是谁“出卖”了我?

通过上面的例子,除了这些互联网公司存在信息互换之外,还有哪些方式?

会不会是输入法?

输入法的嫌疑最大,如今大家都通过电脑、手机打字,这已经成为获取信息量最大的一种方式,而且输入法是链接各个软件的入口,它几乎掌握了我所有的中文输出内容。

还有浏览器

这么多公司都在做浏览器,只要我搜索什么东西,他们立马就能知道,我在网上所有的点击动作,他们也都能记录。

运营商也不靠谱

实名制以后,我只要在哪里留下电话,立马推销电话就过来,甚至还知道我叫什么,上来直接称呼X先生。移动联通底下好几十万员工,这里的信息泄露可能最严重。

硬件路由器是最容易被疏忽的

公共场所的Wifi不安全,支付的时候尽量使用4G,这个已经有很多人都说过了,反而家里的路由器很容易被大家忽视,最近有研究表明,黑客可以根据用户双手、手指以及键盘微小变化引起的WiFi信号干扰数据,从而获得相关的击键记录和密码等信息,准确率高达77%到97.5%之间。

最无奈的就是手机本身了

如果有人直接在手机硬件上打主意,那就真的没办法了,要知道斯诺登常年用胶布把手机摄像头贴起来,他肯定知道这里面水有多深,这么看来,手机APP监听麦克风,并不是空穴来风。

看到这里,我已经毛骨悚然了,天下还有没有王法?

-04-

现在再来聊聊大数据杀熟。

大数据杀熟究竟是什么?

大数据杀熟其实就是搞清楚你是谁、你现在要做什么、你愿意付出多少代价去做、然后通过精准的用户画像,去对消费能力高、消费意愿强的用户,展示更高的价格,从而赚取更多的利益。

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你住在别墅区,好了,卖给你的东西都比普通人贵个几成。

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你特别喜欢NIke的鞋子,好了,卖给你的Nike鞋子都比普通人贵个几成。

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你每天晚上10点打车,家里住的还挺远,一定是没有交通工具可以回家了,好了,打车费贵个几成。

现在我明白了,科学家都说大数据好,这个东西确实好啊,现在很多企业增长已经陷入停滞,通过精确人群,提高单次消费价格,这样增长率不是又起来了么。

我们每次下载一个新APP之后,不是都会出现一个授权么,我也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了。

1.如果你不输入手机号,就用不了。

2.输入手机号则表示同意注册协议。

3.注册协议说明:输入手机号则表示公司可以推送各种广告。

4.从本公司泄漏出去的一切信息都不是本公司的有意行为。个别员工的作为本公司不予负责。

5.本公司有权、有技术实力收录一切信息。如果你反对,你可以选择不用。

只要你拒绝其中任何一条,你都用不了这个APP,真的是“奸商”啊。

-05-

更可怕的未来等着我们

过去要对一个人洗脑是很麻烦的,要先把一个人骗过来,然后每天给他灌输一种思想,还要安排几个打手防止他逃跑,每天还要管吃住。

在未来,洗脑根本不用这么麻烦!

只要你使用互联网的产品,你的信息就会不断的被科技公司收集分析,通过海量的数据分析,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机器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

据了解:如果一个人在facebook上点了10个“赞”,算法对他的了解就可能超过他的同事;掌握70个就可能超越它的朋友;掌握150个就可能超过他的其他家庭成员;掌握300个就可能超过他的妻子。

英国的剑桥公司就在这条路上走在了前面,他们不但给美国人民洗脑,还操纵了美国大选。

把8700万人的社交数据和美国商业市场上2.2亿人的消费数据进行匹配、组合和串联,找出谁是谁,然后根据性别、年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职业、特长、政治立场、观点倾向等上百个维度给选民——打上标签,建立心理画像、心理档案,再通过这些心理档案展开分析,总结不同人群的兴奋点、恐惧点、共鸣点、煽情点以及“心魔”所在。

就这样,当代大数据“读心术”就此诞生了。

掌握一个人的“心魔”,就可以评估一个人最容易受到哪种信息的影响,就可以知道信息该如何包装、如何推送,轻易找到接收者的痒处,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人的判断和选择。

回到美国大选上,对待义愤填膺的爱国者,可以推送鸡血的文章,号召他们保卫美国,告诉他们特朗普能让美国重新伟大;对待知识精英,则推送包装得比较温和的、理性的、显得高深的分析,以赢得他们的共鸣;对于倾向于支持特朗普但不愿意捐款的人,就告诉他们特朗普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旦希拉里上台,后果将非常严重,鼓动他们出钱出力。

特朗普的当选不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么,原来在这些分析师眼里,都是情理之中。

-06-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文章可以触动一个民族的心。而现在,大数据正在用另一种方式来绑架我们的心智。

上面的操纵美国大选还不是最恐怖的,恐怖的是,可能我只是心里有了一个念头,然后就会推送这样的东西给我。关键是,他推送给我后,我还觉得自己确实需要。

这就是算法工程师的功劳,怪不得工资这么高。

举个例子:某一天你想买个手机,仅仅是想,你从头到尾没有采取任何搜索。结果过了1天,居然有个广告推送给你了,就是你想要的那个手机品牌。

你心里可能会有疑问,我没搜索过,也没和别人谈论过,怎么机器就知道我想要什么了?

其实很简单,你之所以产生想买手机这个想法,不是凭空产生的,可能是你浏览其他地方的时候,无意之中看到的,然后在这里多停留了几秒钟。

也就是多停留的这几秒钟,从热力图上就反映出来了,停留的时间越长,颜色越深。机器再一分析,发现你一直停留在XX手机品牌,ok,原来你有这个东西的需求。

接下来,只需要想办法“推”你一把,帮你更快的下定决心。

于是算法开始帮你推荐一些产品相关的质量、配置、创始人的一些信息,积少成多,渐渐地,你开始有了一个念头——这款产品看上去还挺靠谱的,买一个试试?

算法大功告成,接下来就是为你推送这款产品的广告了。

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那没有什么不对,可怕的是,他们追捧的事物本身就是不对的。

可能你本身是一个非常会独立思考的人,不会被机器的暗示所左右,但是要知道,你身边的朋友、亲人、同事,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一样,当他们被“洗脑”后,再来影响你,这个时候的威力…我认输了还不行么。

看出来了么,个人数据在未来如此重要,公司得到了某个人的数据后,采取竞价模式,谁出价高,谁就可以给这个人投广告。

大数据时代,你无处遁形。

-07

最后,我咨询了一位比较“极客风”的朋友,怎么才能消除掉自己在互联网留下的痕迹?

他给我的建议是:

国产服务不要想删除数据的事了。想彻底抹去互联网上的痕迹是很赛博朋克的行为,不要自找苦吃。除非你像我一样,关闭掉一切非必须的定位许可、照片读取许可、通讯录读取许可,从来不在外面连wifi。所有app禁止读取通讯录,禁止读取应用列表,禁止读取信息。

我靠,那还有啥软件能用啊?啥都别用得了。

他说,所以我从来不用任何大陆软件,能用开源软件一律用开源,任何大陆产软件都放在virtual machine或者Sandbox里面用,多重代理加TOR。

我想了想,放弃了。

前段时间万豪酒店数据泄露,上半年滴滴、京东的大数据杀熟,这些新闻都刚刚过去不久,如今也都没了声音,所有媒体集体消声,关键词搜索也没了热度,由衷的感叹一句:巨头果然是巨头,没有什么是不能摆平的。

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提高警惕。如果可能,转发这类文章给周围的人。我们的漠不关心,终将滋养出一批可怕的怪物。

人群捕捞:你的隐私无处遁形相关推荐

  1. 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大数据之下再无隐私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作者:肥肥猫 我最近发现个诡异的事情. 我前几天在淘宝和京东分别搜过一样特别小众的商品,小众到什么程度呢?小众到一般人根本不知 ...

  2. 去中心化隐私社交平台的十大金刚

    最近各大平台开放IP属地,争议还是蛮大的,大部分人都觉得侵犯了自己的隐私.网友开玩笑说道:"开放IP地址算啥呀,你应该直接报我身份证得了".我笑完之后,开始脊背发凉.互联网之下我们 ...

  3. Wi-Fi MAC 地址随机化与人群监控

    文章目录 摘要 1 简介 2 相关工作 3 MAC地址随机化对行人计数的影响 3.1 分析 4 系统模型 4.1 目前的人群监控系统 4.2 处理随机 MAC 地址 4.3 讨论 5 实验 5.1 实 ...

  4. 隐私成“皇帝的新衣”,大数据时代谁能成用户隐私的保护伞?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隐私泄露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特别是今年隐私泄露案件更是层出不穷,从3月闹得沸沸扬扬的Facebook用户隐私泄露案再到6月A站疑被黑客盗取用户数据,似乎我们生活在大数据时代根本 ...

  5. 大数据时代,谁能成用户隐私的保护伞?

    大数据时代,谁能成用户隐私的保护伞?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隐私泄露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特别是今年隐私泄露案件更是层出不穷,从3月闹得沸沸扬扬的Facebook用户隐私泄露案再到6月A站疑被黑客盗取 ...

  6. 【全文翻译】Membership Inference Attacks Against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针对机器学习模型的成员推理攻击 I. INTRODUCTION II. MACHINE LEARNING BACKGROUND (机器学习背景) III. PRIVACY IN MACHINE LEA ...

  7. 答题软件对于私人来说安全吗?

    现在的社会个人隐私是非常被人看重的,但是同时又让人矛盾的是,现在的社会科技的发达让很多人的隐私暴露在大众的眼睛之下.所以很多人对自己的隐私管理的非常严格. 但是现实的工作生活中需要用到网络这种高科技的 ...

  8. 大数据时代下“被直播”问题现状调研报告

    "被直播"问题,指的是大数据时代,不管是自身原因或者他人原因而造成的隐私问题泄露,对公众造成潜在或既成影响的一种普遍现象.如何对"被直播"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分析 ...

  9. 网络安全学术顶会——USENIX Security '23 夏季论文清单、摘要与总结

    注:本文由ChatGPT与Claude联合生成 总结 根据上述的USENIX Security' 23会议接受的论文,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攻击与防御研究占比较大比重,大约有30篇论文涉及系统 ...

最新文章

  1. 组建一台计算机3_硬件3 多位运算器
  2. C++ limits头文件
  3. 023_JavaScript数字方法
  4. 腾讯游戏自研学术成果:基于图分割的网络表征学习初始化技术
  5. 查看当前系统的glibc版本
  6. 如何获取.then的返回值_仅仅知道如何终止XHR请求,或许对你来说是不够的!
  7. CyclicBarrier-同步辅助类
  8. 1030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通信
  9. 10天确定Python,运行环境(超详细步骤)
  10. Notepad++在线安装使用JSON插件
  11. error C3859: 超过了 PCH 的虚拟内存范围;请使用“-Zm276”或更大的命令行选项重新编译...
  12. Java2十大经典中文图书
  13. 道长运维之正则表达式
  14. 自定义CDH parcel
  15. @Cacheable失效
  16. [百家号]大英帝国的人口和面积比现在的英国大多少?
  17. 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项目链家租房数据(三)进一步探索与归纳
  18. 值得推荐的几部日本电影(一)
  19. Go语言学习笔记bi站黑马程序员一天刷完
  20. 设置固定ip,还有一个自动分配ip

热门文章

  1. 全面了解风控指标体系
  2. 短期学习目标2022/3/16
  3. 【SSH项目实战】国税协同平台-1.项目介绍
  4. python中ls是什么_使用python实现ls命令(1)
  5. UEStudio注册码机 文本编辑器软件v2020.10.21
  6. 关于ERP系统提前期运算逻辑的三点介绍
  7. 零基础如何学习Java和web前端
  8. C++Primer第二章看完后记得的小知识
  9. 计算机专业2017大学排名,全国计算机专业大学排名2017计算机专业大学排名
  10. c++中 int、long、long long等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