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语言的 static 关键字有三种(具体来说是两种)用途:

1. 静态局部变量:用于函数体内部修饰变量,这种变量的生存期长于该函数。
下面展示一些 内联代码片

int foo(){static int i = 1; // note:1//int i = 1;  // note:2i += 1;return i;
}

要明白这个用法,我们首先要了解c/c++的内存分布,以及static所在的区间。

对于一个完整的程序,在内存中的分布情况如下图: 
1.栈区: 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像局部变量,函数参数,都是在栈区。会随着作用于退出而释放空间。
2.堆区:程序员分配并释放的区域,像malloc©,new(c++)
3.全局数据区(静态区):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存储是放在一块的,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在一块区域,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未初始化的静态变量在相邻的另一块区域。程序结束释放。
4.代码区

所以上面note:1的static是在全局数据区分配的,那么它存在的意思是什么?又是什么时候初始化的呢?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它存在的意义就是随着第一次函数的调用而初始化,却不随着函数的调用结束而销毁(如果把以上的note:1换成note:2,那么i就是在栈区分配了,会随着foo的调用结束而释放)。

那么第二个问题也就浮出水面了,它是在第一次调用进入note:1的时候初始化(当初面试被坑过,我居然说是一开始就初始化了,汗!!)。且只初始化一次,也就是你第二次调用foo(),不会继续初始化,而会直接跳过。

那么它跟定义一个全局变量有什么区别呢,同样是初始化一次,连续调用foo()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使用全局变量的话,变量就不属于函数本身了,不再仅受函数的控制,给程序的维护带来不便。
  静态局部变量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静态局部变量保存在全局数据区,而不是保存在栈中,每次的值保持到下一次调用,直到下次赋新值。

那么我们总结一下,静态局部变量的特点(括号内为note:2,也就是局部变量的对比):
(1)该变量在全局数据区分配内存(局部变量在栈区分配内存);
(2)静态局部变量在程序执行到该对象的声明处时被首次初始化,即以后的函数调用不再进行初始化(局部变量每次函数调用都会被初始化);
(3)静态局部变量一般在声明处初始化,如果没有显式初始化,会被程序自动初始化为0(局部变量不会被初始化);
(4)它始终驻留在全局数据区,直到程序运行结束。但其作用域为局部作用域,也就是不能在函数体外面使用它(局部变量在栈区,在函数结束后立即释放内存);

2.静态全局变量:定义在函数体外,用于修饰全局变量,表示该变量只在本文件可见。
下面展示一些 内联代码片

// An highlighted block
static int i = 1;  //note:3
//int i = 1;  //note:4int foo()
{i += 1;return i;
}

note:3和note:4有什么差异呢?你调用foo(),无论调用几次,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在本文件内调用他们是完全相同的。那么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
文件隔离!

假设我有一个文件a.c,我们再新建一个b.c,内容如下。

下面展示一些 内联代码片

// An highlighted block
//file a.c//static int n = 15;  //note:5
int n = 15;  //note:6//file b.c
#include <stdio.h>extern int n;void fn()
{n++;printf("after: %d\n",n);
}void main()
{printf("before: %d\n",n);fn();
}

我们先使用note:6,也就是非静态全局变量,发现输出为:
before: 15
after: 16

也就是我们的b.c通过extern使用了a.c定义的全局变量。
那么我们改成使用note:5,也就是使用静态全局变量呢?
gcc a.c b.c -o output.out

会出现类似undeference to "n"的报错,它是找不到n的,因为static进行了文件隔离,你是没办法访问a.c定义的静态全局变量的,当然你用 #include “a.c”,那就不一样了。

以上我们就可以得出静态全局变量的特点:

静态全局变量不能被其它文件所用(全局变量可以);
其它文件中可以定义相同名字的变量,不会发生冲突(自然了,因为static隔离了文件,其它文件使用相同的名字的变量,也跟它没关系了);

3.静态函数: 准确的说,静态函数跟静态全局变量的作用类似:
下面展示一些 内联代码片

// An highlighted block
//file a.c
#include <stdio.h>void fn()
{printf("this is non-static func in a");
}//file b.c
#include <stdio.h>extern void fn();  //我们用extern声明其他文件的fn(),供本文件使用。void main()
{fn();
}

可以正常输出:this is non-static func in a。
当给void fn()加上static的关键字之后呢? undefined reference to “fn”.

所以,静态函数的好处跟静态全局变量的好处就类似了:
1.静态函数不能被其它文件所用;
2.其它文件中可以定义相同名字的函数,不会发生冲突;

上面一共说了三种用法,为什么说准确来说是两种呢?
1.一种是修饰变量,一种是修饰函数,所以说是两种(这种解释不多)。
2.静态全局变量和修饰静态函数的作用是一样的,一般合并为一种。(这是比较多的分法)。

C++ 语言的 static 关键字有二种用途:
当然以上的几种,也可以用在c++中。还有额外的两种用法:

1.静态数据成员:用于修饰 class 的数据成员,即所谓“静态成员”。这种数据成员的生存期大于 class 的对象(实体 instance)。静态数据成员是每个 class 有一份,普通数据成员是每个 instance 有一份,因此静态数据成员也叫做类变量,而普通数据成员也叫做实例变量。

下面展示一些 内联代码片

// An highlighted block
#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Rectangle
{private:int m_w,m_h;static int s_sum;public:Rectangle(int w,int h){this->m_w = w;this->m_h = h;s_sum += (this->m_w * this->m_h);}void GetSum(){cout<<"sum = "<<s_sum<<endl;}};int Rectangle::s_sum = 0;  //初始化int main()
{cout<<"sizeof(Rectangle)="<<sizeof(Rectangle)<<endl;Rectangle *rect1 = new Rectangle(3,4);rect1->GetSum();cout<<"sizeof(rect1)="<<sizeof(*rect1)<<endl;Rectangle rect2(2,3);rect2.GetSum();cout<<"sizeof(rect2)="<<sizeof(rect2)<<endl;system("pause");return 0;
}

结果如下:

由图可知:sizeof(Rectangle)=8bytes=sizeof(m_w)+sizeof(m_h)。也就是说 static 并不占用Rectangle的内存空间。

那么static在哪里分配内存的呢?是的,全局数据区(静态区)。

再看看GetSum(),第一次12=34,第二次18=12+23。由此可得,static只会被初始化一次,于实例无关。

结论:

对于非静态数据成员,每个类对象(实例)都有自己的拷贝。而静态数据成员被当作是类的成员,由该类型的所有对象共享访问,对该类的多个对象来说,静态数据成员只分配一次内存。
静态数据成员存储在全局数据区。静态数据成员定义时要分配空间,所以不能在类声明中定义。

也就是说,你每new一个Rectangle,并不会为static int s_sum的构建一份内存拷贝,它是不管你new了多少Rectangle的实例,因为它只与类Rectangle挂钩,而跟你每一个Rectangle的对象没关系。

2、静态成员函数:用于修饰 class 的成员函数。
我们对上面的例子稍加改动:
下面展示一些 内联代码片

// An highlighted block
#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Rectangle
{private:int m_w,m_h;static int s_sum;public:Rectangle(int w,int h){this->m_w = w;this->m_h = h;s_sum += (this->m_w * this->m_h);}static void GetSum()  //这里加上static{cout<<"sum = "<<s_sum<<endl;}};int Rectangle::s_sum = 0;  //初始化int main()
{cout<<"sizeof(Rectangle)="<<sizeof(Rectangle)<<endl;Rectangle *rect1 = new Rectangle(3,4);rect1->GetSum();cout<<"sizeof(rect1)="<<sizeof(*rect1)<<endl;Rectangle rect2(2,3);rect2.GetSum();  //可以用对象名.函数名访问cout<<"sizeof(rect2)="<<sizeof(rect2)<<endl;Rectangle::GetSum();  //也可以可以用类名::函数名访问system("pause");return 0;
}

上面注释可见:对GetSum()加上static,使它变成一个静态成员函数,可以用类名::函数名进行访问。
那么静态成员函数有特点呢?
1.静态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访问,包括静态成员函数访问静态数据成员和访问静态成员函数;

2.非静态成员函数可以任意地访问静态成员函数和静态数据成员;

3.静态成员函数不能访问非静态成员函数和非静态数据成员;

4.调用静态成员函数,可以用成员访问操作符(.)和(->)为一个类的对象或指向类对象的指针调用静态成员函数,也可以用类名::函数名调用(因为他本来就是属于类的,用类名调用很正常)

前三点其实是一点:静态成员函数不能访问非静态(包括成员函数和数据成员),但是非静态可以访问静态,有点晕吗?没关系,我给你个解释,

因为静态是属于类的,它是不知道你创建了10个还是100个对象,所以它对你对象的函数或者数据是一无所知的,所以它没办法调用,而反过来,你创建的对象是对类一清二楚的(不然你怎么从它那里实例化呢),所以你是可以调用类函数和类成员的,就像不管GetSum是不是static,都可以调用static的s_sum一样。

转载的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majianfei1023/article/details/45290467
链接: 转载链接.

c++中static的用法详解相关推荐

  1. java中throws用法_java中throws实例用法详解

    在程序出现异常时,会有一个抛出异常的throw出现,这里我们要跟今天所讲的throws区分开.throws的作用是声明抛出,在名称上也跟throw有所不同.下面我们就throws对策概念.语法.实例带 ...

  2. C++中substr()函数用法详解

    C++中substr()函数用法详解 原型: string substr (size_t pos = 0, size_t len = npos) const; 返回一个新构造的string对象,其值初 ...

  3. c++中vector的用法详解

    c++中vector的用法详解 vector(向量): C++中的一种数据结构,确切的说是一个类.它相当于一个动态的数组,当程序员无法知道自己需要的数组的规模多大时,用其来解决问题可以达到最大节约空间 ...

  4. C#中NameValueCollection类用法详解

    C#中NameValueCollection类用法详解,1.NameValueCollection类集合是基于 NameObjectCollectionBase 类. 但与 NameObjectCol ...

  5. c++ memset 语言_C++中memset函数用法详解

    本文实例讲述了C++中memset函数用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功 能: 将s所指向的某一块内存中的每个字节的内容全部设置为ch指定的ASCII值,块的大小由第三个参数指定,这个函数通常 ...

  6. python中的super用法详解_【Python】【类】super用法详解

    一.问题的发现与提出 在Python类的方法(method)中,要调用父类的某个方法,在Python 2.2以前,通常的写法如代码段1: 代码段1: class A: def __init__(sel ...

  7. JSP 中EL表达式用法详解

    EL 全名为Expression Language EL 语法很简单,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使用上很方便.接下来介绍EL主要的语法结构: ${sessionScope.user.sex} 所有EL都是以${ ...

  8. python中的super用法详解_Python中super函数用法实例分析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中super函数用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这是个高大上的函数,在python装13手册里面介绍过多使用可显得自己是高手 23333. 但其实他还是很重要的. 简 ...

  9. STL 中map的用法详解

    STL 中map的用法详解 Map是STL的一个关联容器,它提供一对一(其中第一个可以称为关键字,每个关键字只能在map中出现一次,第二个可能称为该关键字的值)的数据处理能力,由于这个特性,它完成有可 ...

最新文章

  1. CVPR2021|深度感知镜面分割方法(RGBD数据)
  2. js调用java代码返回解决方案
  3. ASP.NET MVC 视图
  4. 参加51CTO培训,华为HCNP认证考试通过啦
  5. ssl2331OJ1373-鱼塘钓鱼 之1【纯贪心】
  6. 【距离GDOI:128天】【POJ2778】DNA Sequence(AC自动机+矩阵加速)
  7. LVS+ldirector实现负载均衡
  8.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 统计字符串strl中字符'a'的个数,汕头大学工学院830计算机基础综合历年考研真题202p.doc...
  9. 中心极限定理_中心极限定理和Python图解
  10. 单身狗应该怎么过七夕节?
  11. L2-018 多项式A除以B (25分)
  12. groovy定义变量获取当前时间_groovy变量 - Groovy教程
  13. 大数据?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的概念)?大数据的价值?
  14. 集成学习Bagging与Boosting的区别
  15. 关于打开浏览器jsp文件显示源代码的问题
  16. 游戏下单陪玩app主要有哪些功能
  17. Android App收不到推送的消息
  18. 康师傅-好吃真的看得见么
  19. Deepin 15.4 如何使用 罗技无线键盘/鼠标(采用优联技术)
  20. 程序坞如何在主屏幕和副屏幕中自由切换【Mac分屏】

热门文章

  1. diode示例1silvaco仿真流程
  2. 程序员如何实现35岁完美退休
  3. nginx之配置文件解读及虚拟主机配置
  4. 在idea2021中遇到element tx:attributes is not allowed here的问题
  5. Redis分布式算法原理(重点)
  6. Android通过反射EthernetManager Api设置以太网为静态IP地址或者动态获取IP
  7. 【linux应用编程】-进程全解
  8. win10+Docker Toolbox+mysql
  9. UnRaid利用iGVT-g插件实现Nas宿主机、虚拟机同时使用intel核显输出或硬解(硬件加速)功能
  10. 刘霄前端技术开发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