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一、前言
    • TCP 网络编程
    • 结合三次握手连接的 TCP socket
    • 结合四次次挥手的 TCP socket
  • 二、socket常用函数和数据结构
    • 1.socket()函数
    • 2.bind() 函数
      • sockaddr_in 结构体
      • in_addr 结构体
      • 为什么使用 sockaddr_in 而不使用 sockaddr
    • 3.connect() 函数
    • 4.listen() 函数
      • 请求队列
    • 5.accept() 函数
    • 6.write()函数
    • 7.read()
  • 三、总结

一、前言

我一般有一个习惯,在学习一个新东西之前,会对其宏观上的位置,基础概念进行理解,这样有利于将其加入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中,这样更容易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可以和相似的内容进行类比学习。

初学socket时,很容易产生不知道这是啥的感觉。

socket 其实就是操作系统提供给程序员操作「网络协议栈」的接口,说人话就是,你能通过socket 的接口,来控制协议找工作,从而实现网络通信,达到跨主机通信。

协议栈的上半部分有两块,分别是负责收发数据的 TCP 和 UDP 协议,它们两会接受应用层的委托执行收发数据的操作。

协议栈的下面一半是用 IP 协议控制网络包收发操作,在互联网上传数据时,数据会被切分成一块块的网络包,而将网络包发送给对方的操作就是由 IP 负责的。

此外 IP 中还包括 ICMP 协议和 ARP 协议。

  • ICMP 用于告知网络包传送过程中产生的错误以及各种控制信息。
  • ARP 用于根据 IP 地址查询相应的以太网 MAC 地址。

IP 下面的网卡驱动程序负责控制网卡硬件,而最下面的网卡则负责完成实际的收发操作,也就是对网线中的信号执行发送和接收操作。

那具体 socket 有哪些接口呢?

socket 一般分为 TCP 网络编程UDP 网络编程。

TCP 网络编程

先来看看 TCP 网络编程,一幅图就很好理解。

基于 TCP 协议的客户端和服务器工作

  • 服务端和客户端初始化 socket,得到文件描述符;
  • 服务端调用 bind,将绑定在 IP 地址和端口;
  • 服务端调用 listen,进行监听;
  • 服务端调用 accept,等待客户端连接;
  • 客户端调用 connect,向服务器端的地址和端口发起连接请求;
  • 服务端 accept 返回用于传输的 socket 的文件描述符;
  • 客户端调用 write 写入数据;服务端调用 read 读取数据;
  • 客户端断开连接时,会调用 close,那么服务端 read 读取数据的时候,就会读取到了 EOF,待处理完数据后,服务端调用 close,表示连接关闭。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服务端调用 accept 时,连接成功了会返回一个已完成连接的 socket,后续用来传输数据。

所以,监听的 socket 和真正用来传送数据的 socket,是「两个」 socket,一个叫作监听 socket,一个叫作已完成连接 socket

成功连接建立之后,双方开始通过 read 和 write 函数来读写数据,就像往一个文件流里面写东西一样。

结合三次握手连接的 TCP socket

客户端连接服务端

  • 客户端的协议栈向服务器端发送了 SYN 包,并告诉服务器端当前发送序列号 client_isn,客户端进入 SYN_SENT 状态;
  • 服务器端的协议栈收到这个包之后,和客户端进行 ACK 应答,应答的值为 client_isn+1,表示对 SYN 包 client_isn 的确认,同时服务器也发送一个 SYN 包,告诉客户端当前我的发送序列号为 server_isn,服务器端进入 SYN_RCVD 状态;
  • 客户端协议栈收到 ACK 之后,使得应用程序从 connect 调用返回,表示客户端到服务器端的单向连接建立成功,客户端的状态为 ESTABLISHED,同时客户端协议栈也会对服务器端的 SYN 包进行应答,应答数据为 server_isn+1;
  • 应答包到达服务器端后,服务器端协议栈使得 accept 阻塞调用返回,这个时候服务器端到客户端的单向连接也建立成功,服务器端也进入 ESTABLISHED 状态。

结合四次次挥手的 TCP socket

客户端调用 close 过程

  • 客户端调用 close,表明客户端没有数据需要发送了,则此时会向服务端发送 FIN 报文,进入 FIN_WAIT_1 状态;
  • 服务端接收到了 FIN 报文,TCP 协议栈会为 FIN 包插入一个文件结束符 EOF 到接收缓冲区中,应用程序可以通过 read 调用来感知这个 FIN 包。这个 EOF 会被放在已排队等候的其他已接收的数据之后,这就意味着服务端需要处理这种异常情况,因为 EOF 表示在该连接上再无额外数据到达。此时,服务端进入 CLOSE_WAIT 状态;
  • 接着,当处理完数据后,自然就会读到 EOF,于是也调用 close 关闭它的套接字,这会使得客户端会发出一个 FIN 包,之后处于 LAST_ACK 状态;
  • 客户端接收到服务端的 FIN 包,并发送 ACK 确认包给服务端,此时客户端将进入 TIME_WAIT 状态;
  • 服务端收到 ACK 确认包后,就进入了最后的 CLOSE 状态;
  • 客户端经过 2MSL 时间之后,也进入 CLOSE 状态;

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637351

二、socket常用函数和数据结构

1.socket()函数

int socket(int af, int type, int protocol);
  1. af 为地址族(Address Family),也就是 IP 地址类型,常用的有 AF_INET 和 AF_INET6。AF 是“Address Family”的简写,INET是“Inetnet”的简写。AF_INET 表示 IPv4 地址,例如 127.0.0.1;AF_INET6 表示 IPv6 地址,例如 1030::C9B4:FF12:48AA:1A2B。

大家需要记住127.0.0.1,它是一个特殊IP地址,表示本机地址,后面的教程会经常用到。

你也可以使用 PF 前缀,PF 是“Protocol Family”的简写,它和 AF 是一样的。例如,PF_INET 等价于 AF_INET,PF_INET6 等价于 AF_INET6。

  1. type 为数据传输方式/套接字类型,常用的有 SOCK_STREAM(流格式套接字/面向连接的套接字) 和 SOCK_DGRAM(数据报套接字/无连接的套接字),我们已经在《套接字有哪些类型》一节中进行了介绍。

  2. protocol 表示传输协议,常用的有 IPPROTO_TCP 和 IPPTOTO_UDP,分别表示 TCP 传输协议和 UDP 传输协议。

有了地址类型和数据传输方式,还不足以决定采用哪种协议吗?为什么还需要第三个参数呢?

正如大家所想,一般情况下有了 af 和 type 两个参数就可以创建套接字了,操作系统会自动推演出协议类型,除非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两种不同的协议支持同一种地址类型和数据传输类型。如果我们不指明使用哪种协议,操作系统是没办法自动推演的。

本教程使用 IPv4 地址,参数 af 的值为 PF_INET。如果使用 SOCK_STREAM 传输数据,那么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协议只有 TCP,因此可以这样来调用 socket() 函数:

int tcp_socket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IPPROTO_TCP);  //IPPROTO_TCP表示TCP协议

这种套接字称为 TCP 套接字。

如果使用 SOCK_DGRAM 传输方式,那么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协议只有 UDP,因此可以这样来调用 socket() 函数:

int udp_socket = socket(AF_INET, SOCK_DGRAM, IPPROTO_UDP);  //IPPROTO_UDP表示UDP协议

这种套接字称为 UDP 套接字。

上面两种情况都只有一种协议满足条件,可以将 protocol 的值设为 0,系统会自动推演出应该使用什么协议,如下所示:

int tcp_socket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创建TCP套接字
int udp_socket = socket(AF_INET, SOCK_DGRAM, 0);  //创建UDP套接字

后面的教程中多采用这种简化写法。

2.bind() 函数

bind() 函数的原型为:

int bind(int sock,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Linux

sock 为 socket 文件描述符,addr 为 sockaddr 结构体变量的指针,addrlen 为 addr 变量的大小,可由 sizeof() 计算得出。

下面的代码,将创建的套接字与IP地址 127.0.0.1、端口 1234 绑定:

//创建套接字
int serv_sock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IPPROTO_TCP);
//创建sockaddr_in结构体变量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dr;
memset(&serv_addr, 0, sizeof(serv_addr));  //每个字节都用0填充
serv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使用IPv4地址
serv_ad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127.0.0.1");  //具体的IP地址
serv_addr.sin_port = htons(1234);  //端口
//将套接字和IP、端口绑定
bind(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serv_addr, sizeof(serv_addr));

这里我们使用 sockaddr_in 结构体,然后再强制转换为 sockaddr 类型,后边会讲解为什么这样做。

sockaddr_in 结构体

接下来不妨先看一下 sockaddr_in 结构体,它的成员变量如下:

struct sockaddr_in{sa_family_t     sin_family;   //地址族(Address Family),也就是地址类型uint16_t        sin_port;     //16位的端口号struct in_addr  sin_addr;     //32位IP地址char            sin_zero[8];  //不使用,一般用0填充
};
  1. sin_family 和 socket() 的第一个参数的含义相同,取值也要保持一致。

  2. sin_prot 为端口号。uint16_t 的长度为两个字节,理论上端口号的取值范围为 0~65536,但 0~1023 的端口一般由系统分配给特定的服务程序,例如 Web 服务的端口号为 80,FTP 服务的端口号为 21,所以我们的程序要尽量在 1024~65536 之间分配端口号。

端口号需要用 htons() 函数转换,后面会讲解为什么。

  1. sin_addr 是 struct in_addr 结构体类型的变量,下面会详细讲解。

  2. sin_zero[8] 是多余的8个字节,没有用,一般使用 memset() 函数填充为 0。上面的代码中,先用 memset() 将结构体的全部字节填充为 0,再给前3个成员赋值,剩下的 sin_zero 自然就是 0 了。

in_addr 结构体

sockaddr_in 的第3个成员是 in_addr 类型的结构体,该结构体只包含一个成员,如下所示:

struct in_addr{in_addr_t  s_addr;  //32位的IP地址
};

in_addr_t 在头文件 <netinet/in.h> 中定义,等价于 unsigned long,长度为4个字节。也就是说,s_addr 是一个整数,而IP地址是一个字符串,所以需要 inet_addr() 函数进行转换,例如:

unsigned long ip = inet_addr("127.0.0.1");
printf("%ld\n", ip);

运行结果:
16777343


图解 sockaddr_in 结构体

为什么要搞这么复杂,结构体中嵌套结构体,而不用 sockaddr_in 的一个成员变量来指明IP地址呢?socket() 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已经指明了地址类型,为什么在 sockaddr_in 结构体中还要再说明一次呢,这不是啰嗦吗?

这些繁琐的细节确实给初学者带来了一定的障碍,我想,这或许是历史原因吧,后面的接口总要兼容前面的代码。各位读者一定要有耐心,暂时不理解没有关系,根据教程中的代码“照猫画虎”即可,时间久了自然会接受。

为什么使用 sockaddr_in 而不使用 sockaddr

bind() 第二个参数的类型为 sockaddr,而代码中却使用 sockaddr_in,然后再强制转换为 sockaddr,这是为什么呢?

sockaddr 结构体的定义如下:

struct sockaddr{sa_family_t  sin_family;   //地址族(Address Family),也就是地址类型char         sa_data[14];  //IP地址和端口号
};

下图是 sockaddr 与 sockaddr_in 的对比(括号中的数字表示所占用的字节数):

sockaddr 和 sockaddr_in 的长度相同,都是16字节,只是将IP地址和端口号合并到一起,用一个成员 sa_data 表示。要想给 sa_data 赋值,必须同时指明IP地址和端口号,例如”127.0.0.1:80“,遗憾的是,没有相关函数将这个字符串转换成需要的形式,也就很难给 sockaddr 类型的变量赋值,所以使用 sockaddr_in 来代替。这两个结构体的长度相同,强制转换类型时不会丢失字节,也没有多余的字节。

可以认为,sockaddr 是一种通用的结构体,可以用来保存多种类型的IP地址和端口号,而 sockaddr_in 是专门用来保存 IPv4 地址的结构体。另外还有 sockaddr_in6,用来保存 IPv6 地址,它的定义如下:

struct sockaddr_in6 { sa_family_t sin6_family;  //(2)地址类型,取值为AF_INET6in_port_t sin6_port;  //(2)16位端口号uint32_t sin6_flowinfo;  //(4)IPv6流信息struct in6_addr sin6_addr;  //(4)具体的IPv6地址uint32_t sin6_scope_id;  //(4)接口范围ID
};

正是由于通用结构体 sockaddr 使用不便,才针对不同的地址类型定义了不同的结构体。

3.connect() 函数

connect() 函数用来建立连接,它的原型为:

int connect(int sock, struct sockaddr *serv_addr, socklen_t addrlen);  //Linux

4.listen() 函数

通过 listen() 函数可以让套接字进入被动监听状态,它的原型为:

int listen(int sock, int backlog);  //Linux

sock 为需要进入监听状态的套接字,backlog 为请求队列的最大长度。

所谓被动监听,是指当没有客户端请求时,套接字处于“睡眠”状态,只有当接收到客户端请求时,套接字才会被“唤醒”来响应请求。

请求队列

当套接字正在处理客户端请求时,如果有新的请求进来,套接字是没法处理的,只能把它放进缓冲区,待当前请求处理完毕后,再从缓冲区中读取出来处理。如果不断有新的请求进来,它们就按照先后顺序在缓冲区中排队,直到缓冲区满。这个缓冲区,就称为请求队列(Request Queue)。

缓冲区的长度(能存放多少个客户端请求)可以通过 listen() 函数的 backlog 参数指定,但究竟为多少并没有什么标准,可以根据你的需求来定,并发量小的话可以是10或者20。

如果将 backlog 的值设置为 SOMAXCONN,就由系统来决定请求队列长度,这个值一般比较大,可能是几百,或者更多。

当请求队列满时,就不再接收新的请求,对于 Linux,客户端会收到 ECONNREFUSED 错误,对于 Windows,客户端会收到 WSAECONNREFUSED 错误。

注意:listen() 只是让套接字处于监听状态,并没有接收请求。接收请求需要使用 accept() 函数。

5.accept() 函数

当套接字处于监听状态时,可以通过 accept() 函数来接收客户端请求。它的原型为:

int accept(int sock,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Linux

它的参数与 listen() 和 connect() 是相同的:sock 为服务器端套接字,addr 为 sockaddr_in 结构体变量,addrlen 为参数 addr 的长度,可由 sizeof() 求得。

accept() 返回一个新的套接字来和客户端通信,addr 保存了客户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而 sock 是服务器端的套接字,大家注意区分。后面和客户端通信时,要使用这个新生成的套接字,而不是原来服务器端的套接字。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listen() 只是让套接字进入监听状态,并没有真正接收客户端请求,listen() 后面的代码会继续执行,直到遇到 accept()。accept() 会阻塞程序执行(后面代码不能被执行),直到有新的请求到来。

6.write()函数

Linux 不区分套接字文件和普通文件,使用 write() 可以向套接字中写入数据,使用 read() 可以从套接字中读取数据。

前面我们说过,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相当于两个套接字之间的通信,在服务器端用 write() 向套接字写入数据,客户端就能收到,然后再使用 read() 从套接字中读取出来,就完成了一次通信。

write() 的原型为:

ssize_t write(int fd, const void *buf, size_t nbytes);

fd 为要写入的文件的描述符,buf 为要写入的数据的缓冲区地址,nbytes 为要写入的数据的字节数。

size_t 是通过 typedef 声明的 unsigned int 类型;ssize_t 在 “size_t” 前面加了一个"s",代表 signed,即 ssize_t 是通过 typedef 声明的 signed int 类型。

write() 函数会将缓冲区 buf 中的 nbytes 个字节写入文件 fd,成功则返回写入的字节数,失败则返回 -1。

7.read()

read() 的原型为:

ssize_t read(int fd, void *buf, size_t nbytes);

fd 为要读取的文件的描述符,buf 为要接收数据的缓冲区地址,nbytes 为要读取的数据的字节数。

read() 函数会从 fd 文件中读取 nbytes 个字节并保存到缓冲区 buf,成功则返回读取到的字节数(但遇到文件结尾则返回0),失败则返回 -1。

三、总结

socket编程常用的函数不多,但是要在熟练掌握这些函数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对网络的传输过程有一个足够的了解。

【C/C++服务器开发】socket网络编程函数接口详解相关推荐

  1. Visual C++网络编程经典案例详解 第9章 实用播放器 数据读取与播放控制 识别数据文件信息

    识别数据文件信息主要是指对mp3数据格式识别 定义顺序代码如下 typedef struct mp3_struct //自定义mp3结构体 {char heade[3]; //tag字符标记char ...

  2. linux服务器开发三(网络编程)

    转载自:http://www.cnblogs.com/zfc2201/archive/2017/05/04/6804990.html 作者:水之原 网络基础 协议的概念 什么是协议 从应用的角度出发, ...

  3. python网络编程讲解_详解Python Socket网络编程

    Socket 是进程间通信的一种方式,它与其他进程间通信的一个主要不同是:它能实现不同主机间的进程间通信,我们网络上各种各样的服务大多都是基于 Socket 来完成通信的,例如我们每天浏览网页.QQ ...

  4. I.MX8M mini物联网开发板框架及屏幕接口详解

    本文由用户robe.zhang发表于电路城论坛试用板块  主要内容: 1.imx8m mini 框架 2.核心板系统框架 3.开发板系统框架 4.屏幕接口详解 5.总结 1.imx8m mini 框架 ...

  5. linux服务器开发 3 网络编程

    文章目录 Socket编程 1.套接字 2.网络字节序 3.sockaddr数据结构 4.网络套接字函数 5.半关闭 6.2MSL 6.1 TIME_WAIT状态的存在有两个理由: 6.2 该状态为什 ...

  6. 浅谈socket网络编程函数参数(二)

    bind()函数 bind()函数把一个地址族中的特定地址赋给socket. 例如对应AF_INET.AF_INET6就是把一个ipv4或ipv6地址和端口号组合赋给socket. int bind( ...

  7. LINUX下Socket编程 函数格式详解

    你需要了解的一些系统调用: socket() bind() connect() listen() accept() send() recv() sendto() recvfrom() close() ...

  8. connect: 网络不可达_Java网络编程和NIO详解1:JAVA 中原生的 socket 通信机制

    本文转自:https://github.com/jasonGeng88/blog 本系列文章将整理到我在GitHub上的<Java面试指南>仓库,更多精彩内容请到我的仓库里查看 https ...

  9. Java网络编程和NIO详解开篇:Java网络编程基础

    老曹眼中的网络编程基础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XXMz5uAFSsPdg38bth2jAA 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拥有网络.网络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它改变了你和我的 ...

最新文章

  1. 电动车逆变器的基础知识
  2. 导师对帮助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提出了20条劝告:第一,不要有度假休息的打算.....
  3. jQuery获取Select选择的Text和 Value
  4. Spring JDBC-实施Spring AOP事务注意事项及案例分析
  5. 常见Java面试题之如何实现对象克隆
  6. 前端学习(2646):vue3.0初识
  7. jq在html中添加dom元素,使用jQuery添加DOM元素的最佳方法
  8. HDU 3709 Balanced Number(数位DP)题解
  9. 利用Rsyslog向ElasticSearch推送nginx access日志
  10. C语言课程设计题目介绍(10个标准题目)
  11. hadoop部分架构图
  12. Linux 平台 通过ODBC访问数据库
  13. java软件工程师是做什么的_JAVA软件工程师是做什么的?
  14. “大狼狗加密专家”使用简介
  15. Pickers应用程序
  16. 三国大时代java_横跨,塞班、安卓、pc的国产良心作《三国大时代》系列
  17. 若依框架图片上传、富文本框编辑器功能
  18. iOS:内存优化思路
  19. C语言基础知识点汇总(一)
  20. ATH(阿里、腾讯、华为)三家云服务器厂商对比

热门文章

  1. 奇奇怪怪好用工具集合
  2. position属性与z-index属性详解,如何比较z-index值确定覆盖关系,为何z-index属性不生效。
  3. 元宇宙的“42条共识” ,全网阅读量超1000万!
  4. 有关上拉输入、下了输入、推挽输出、开漏输出、复用开漏输出、复用推挽输出以及、浮空输入、模拟输入区别
  5. TCP-IP详解:SACK选项(wireshark抓包有SLE和SRE的SACK包)
  6. 收费数万元的考研“协议班”藏猫腻,授课质量差,退费老大难
  7. 云计算模拟平台——Cloudsim的配置(Windows10 和 ubuntu18.04)
  8. 双向链表 建立和插入
  9. Node.js 中 __dirname 和 ./ 的区别
  10. oracle报错ora-00054,ora-00054资源正忙的解决办法-Ora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