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前端西瓜哥。

Koa 是一个 nodejs 框架,经常用于写 web 后端服务。它是 Express 框架的原班人马开发的新一代 web 框架,使用了 async / await 来优雅处理无处不在的异步逻辑。

我们常说 Koa 其实是洋葱模型,今天就来深挖下 Koa 的洋葱模型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洋葱模型

在这之前,我们先简单看看 Koa 是如何使用的。

在 Koa 中,我们通过 app.use 方法注册中间件。中间件可以注册多个,它们的执行顺序和注册时机相关,先注册的先执行。

所谓中间件就是一个函数,这个函数接受 Koa 提供的两个参数:

  1. ctx 上下文对象;

  2. next 函数。

ctx 上有各种参数,比如请求对象 request 和响应对象 response。

调用 next 函数会执行下一个的中间件,如果你不调用 next 函数,那下一个中间件就不会执行。

我们看一个例子:

const Koa = require('koa');const app = new Koa();// 中间件 1:记录请求花费时间
app.use(async (ctx, next) => {console.log('中间件 1');const start = new Date().getTime();await next();const t = new Date().getTime() - start;console.log('请求花费时间为', t + ' ms');
})// 中间件 2:获取数据
app.use(async (ctx, next) => {console.log('中间件 2')const data = await getData(); ctx.body = { data };
})// 模拟从数据库获取数据,耗时 1 s
const getData = async () => {await new Promise((resolve) => {setTimeout(() => {resolve();}, 1000);})return 'Hello World!';
}app.listen(3005);

当请求时,服务器的日志是这样的:

中间件
中间件 2
请求花费时间为 1005 ms

从中间件 1 睡觉来看来说,代码逻辑可以分为三部分:

  1. 先执行 next() 前面的代码;

  2. 然后执行 next() 其后的中间件 2 的所有代码;

  3. 最后执行 next() 后面的代码;

这种先执行了当前中间件的前半部分逻辑,然后处理完之后的中间件后,最后继续执行当前中间件的后半部分的特性,可以让我们可以像洋葱一样,从外到内先处理 request 对象,再从内到外处理 response 对象,于是被称为 洋葱模型

洋葱模式本质是设计模式中的 职责链模式 的变体。

职责链模式,指的是将请求和响应解耦,让多个处理对象有机会依此去处理请求。比如处理对象 A 先处理数据,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传给处理对象 B,依此类推形成了一条链。链条上的不同处理对象负责各自的职责。

A -> B -> C

相比经典的职责链模式,洋葱模型可以将一个处理器分成两个部分,在不同时机触发但却拥有相同的上下文,在一些情况下是非常好用的,就比如刚刚提到的打印单个请求花费时长。

A1 -> B1 -> C -> B2 -> A2

Koa 中的源码实现

Koa 是一个非常轻量的库,源码分析起来相对比较容易,所以我们来看看它的洋葱模型,也就是中间件模型的实现吧。不过因为用到了大量闭包的实现,看起来还是容易眼花的。

首先通过 new Koa() 创建的一个 app 对象,它有一个成员属性 middleware,初始值为空数组。这个 middleware 就是保存中间件函数的地方。

每当我们调用 app.use(fn) 时,Koa 会将中间件函数加到 middleware。

use (fn) {this.middleware.push(fn)return this
}

最后我们调用 app.listen(port),这个 API 会启动 http 服务器。

listen (...args) {const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this.callback())return server.listen(...args)
}

this.callback 是一个函数,会返回一个封装好的函数给 nodejs 原生的 http.createServer 使用。

callback 实现为:

callback () {const fn = this.compose(this.middleware)if (!this.listenerCount('error')) this.on('error', this.onerror)const handleRequest = (req, res) => {const ctx = this.createContext(req, res)return this.handleRequest(ctx, fn)}return handleRequest
}

再看看这个 this.compose 方法,它将多个中间件函数进行组合,让它们可以依此被调用。这个 compose 被抽成一个名为 koa-compose 的 npm 包,里面的代码很少,我将其中的核心代码抽出来:

function compose (middleware) {return function (context, next) {function dispatch (i) {let fn = middleware[i]if (i === middleware.length) fn = next// 走到最后一个中间件if (!fn) return Promise.resolve()return Promise.resolve(fn(context, dispatch.bind(null, i + 1)))}return dispatch(0)}
}

compose 函数的作用是将中间件函数进行组装,先返回第一个中间件函数的封装,其类型签名为 () => Promise<any>

当这个被封装的函数被执行时,它会将执行原始的中间件函数,并拿到下一个中间件函数的封装,也就是 next。

我们回到 callback 方法中,其中 this.handleRequest 的实现为:

handleRequest (ctx, fnMiddleware) {const res = ctx.resres.statusCode = 404const onerror = err => ctx.onerror(err)const handleResponse = () => respond(ctx)onFinished(res, onerror)return fnMiddleware(ctx).then(handleResponse).catch(onerror)
}

this.handleRequest 将 compose 返回的第一个中间件,进行调用。

Express 是洋葱模型吗?

Express 发布时,ES6 还没出来,不能使用 Promise,更不用说 ES7 的 async / await 了。

所以 Express 在当时情况下,其实并没有能力实现这种支持异步的洋葱模型,那时候要做异步就只能使用回调的风格。

总的来说,Express 也算是一种 只支持同步的洋葱模型,因为它在实现上没有处理 next 是 async 的情况,这是历史原因导致的。

Express 是在调用 res.send 时,结束数据的处理,返回响应数据给客户的。在一个请求里不能多次调用 res.rend。

Koa 是给 ctx.response 上加内容,等到中间件走完才返回数据。

结尾

洋葱模型,就是将数据顺序传入到多个中间件中,让它们进行处理传递,并利用函数递归的特性,让我们可以在一个中间件内先执行前半部分逻辑,再执行之后的所有中间件的完整逻辑后,再掉转方向继续执行这个中间件的后半部分。

相比一旦进入下个中间件后再不回来,这种实现可以让我们的代码更灵活,在一些场景下很有用。

我是前端西瓜哥,欢迎关注我,学习更多前端知识。

你需要掌握的 Koa 洋葱模型和中间件相关推荐

  1. 50行代码串行Promise,koa洋葱模型原来这么有趣?

    1. 前言 大家好,我是若川,最近组织了源码共读活动<1个月,200+人,一起读了4周源码>,感兴趣的可以加我微信 ruochuan12 参与,长期交流学习. 之前写的<学习源码整体 ...

  2. 模拟koa洋葱模型实现

    koa洋葱模型即是注册的中间件采取先进后出的运行策略. 问题 app.use(async next => {console.log(1);await next();console.log(2); ...

  3. 学习 koa 源码的整体架构,浅析koa洋葱模型原理和co原理

    前言 这是学习源码整体架构系列第七篇.整体架构这词语好像有点大,姑且就算是源码整体结构吧,主要就是学习是代码整体结构,不深究其他不是主线的具体函数的实现.本篇文章学习的是实际仓库的代码. 学习源码整体 ...

  4. 【koa系列】koa洋葱模型及其compose原理解析

    什么是洋葱模型 先来看一个 demo const Koa = require('koa'); const app = new Koa();// 中间件1 app.use((ctx, next) =&g ...

  5. 洋葱模型php,理解Koa洋葱模型

    中间件特性 | | | middleware 1 | | | | +-----------------------------------------------------------+ | | | ...

  6. koa - 洋葱模型浅析

    1.什么是koa? Koa是一个精简的node框架,被认为是第二代Node框架,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独特的中间件流程控制,是一个典型的洋葱模型,它的核心工作包括下面两个方面: 将node原生的req和re ...

  7. 什么是koa洋葱模型?

    什么是koa? Koa是一个精简的node框架,被认为是第二代Node框架,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独特的中间件流程控制,是一个典型的洋葱模型,它的核心工作包括下面两个方面: 将node原生的req和res封 ...

  8. 洋葱模型php,koa 洋葱模型

    分析 1.首先这是koa2最简单的入门例子,我将通过这个入门例子来演示koa2的洋葱模型 const Koa = require('koa'); const app = new Koa(); app. ...

  9. koa 洋葱模型的简单实现

    需求: 让一个函数, 执行到一半的时候, 去执行其他函数,大致如下 输出顺序依次为: 1 > 3 > 5 > 6 > 4 > 2 上面 koa 的执行,有点类似如下效果: ...

最新文章

  1. 苹果公司提出Mobile-ViT | 更小更轻精度更高,MobileNets或成为历史
  2. python seaborn_Python数据可视化,seaborn如何做出非常规图表
  3. 用反射简化 asp.net 报表的一点总结
  4. 何兆武:西南联大的数学家
  5. VSCode自定义代码片段6——CSS选择器
  6. [webpack] 如何把代码内联进html中?
  7. k8s之创建etcd集群
  8. ViT (Vision Transformer) ---- SimpleRNN + Attention
  9. 3 微信开发本地代理环境的搭建--实现将内网ip映射到外网
  10. Sentaurus TCAD SDevice 实例教程
  11. 引用 中国计算机学术权威期刊
  12. Windows下修改本机域名localhost
  13. 20P83 pr预设模板5000种视频转场过渡视觉特效豪华预设包 v2
  14. Angular报注入错误,以及解决方式,$injector:unpr
  15. 人脸识别机与服务器访问协议,人脸识别终端485通信协议.doc
  16. 图片去水印工具-图片一键去水印的免费app
  17. 抖音之xl xa xg xk 四神签名参数
  18. Origin 'http://localhost:8080' is therefore not allowed access
  19. R语言-将数据按照月份、季度、年份划分及求某个代码(地名、产业名等)对应的累积值
  20. 诺基亚手机锁码忘记了,手机锁了,格式化忘记锁码了怎么办?

热门文章

  1. sap badi s4 MIGO屏幕实施测试
  2. 用c语言编程写出杨辉三角,用C语言编写杨辉三角
  3. 以匠人之心,做最完美的产品
  4. 数字图像处理(第二章)
  5. 业务与信息系统乱弹琴
  6. Nature:真核核糖体可以像原核核糖体一样被修饰以应对抗生素
  7. 解决极客时间网页文字无法选中或复制copy
  8. Kaggle-Credit Card Fraud
  9. Java 连接数据库的几种方法
  10. smtp java 抓包_[Wireshark]_003_电子邮件抓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