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x01 什么是inode

  文件存储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

  操作系统读取硬盘时,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这样效率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block)。这种由扇区组成的块是文件存储的最小单位,块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kb,即连续8个Sector组成一个Block;

  文件数据存储在块中,显然,还必须找一个地方存储文件的元信息,比如文件的创建者,文件的创建日期,文件的大小等。这种存储文件元信息的区域就叫做inode,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

0x02 inode的内容

  inode包含文件的元信息,具体有以下内容:

  (1)文件的字节数

  (2)文件拥有者的UserID

  (3)文件的GroupID

  (4)文件的读、写、执行权限

  (5)文件的额时间戳,有三个:ctime指inode上一次变动的时间,mtime指文件内容上一次变动的时间,atime指文件上一次打开的时间

  (6)链接数,即有多少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

  (7)文件数据block的位置

  可以使用stat命令查看某个文件的inode信息:

  

  总之,除了文件名以外的所有文件信息,都保存在inode之中。

0x03 inode的大小

  inode也会消耗硬盘空间,硬盘格式化时,操作系统自动将硬盘分成两个区域,一个是数据区,存放文件数据,另一个是inode区(inode table),存放inode所包含的信息。

  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一般是128字节或256字节。inode节点的总数,在格式化时就给定,一般是每1KB或每2KB就设置一个inode。假定在一块1GB的硬盘中,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为128字节,每1KB就设置一个inode,那么inode table的大小就会达到128MB,占整块硬盘的12.8%。

  查看每个硬盘分区的inode总数和已经使用的数量,可以使用df命令。

  

  查看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可以用如下命令:

  

  由于每个文件都必须有一个inode,因此可能发生inode已经用光,但是硬盘还未存满的情况,这时,就无法再硬盘上创建新文件。

0x04 inode号码

  每个inode都有一个号码,操作系统用inode号码来识别不同的文件。

  这里值得重复一遍,Unix/Linux系统内部不使用文件名,而使用inode号码来识别文件。对于系统来说,文件名只是inode号码便于识别的别称或者绰号。

  表面上,用户通过文件名,打开文件。实际上,系统内部这个过程分成三步:首先,系统找到这个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其次,通过inode号码,获取inode信息;最后,根据inode信息,找到文件数据所在的block,读出数据。

  使用ls -i命令,可以看到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0x05 目录文件

  Unix/Linux系统中,目录(directory)也是一种文件。打开目录,实际上就是打开目录文件。

  目录文件的结构非常简单,就是一系列目录项(dirent)的列表。每个目录项,由两部分组成:所包含文件的文件名,以及该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ls -i命令列出整个目录文件,即文件名和inode号码:

  

  如果要查看文件的详细信息,就必须根据inode号码,访问inode节点,读取信息。ls -l命令列出文件的详细信息。

  

  理解了上面这些知识,就能理解目录的权限。目录文件的读权限(r)和写权限(w),都是针对目录文件本身。由于目录文件内只有文件名和inode号码,所以如果只有读权限,只能获取文件名,无法获取其他信息,因为其他信息都储存在inode节点中,而读取inode节点内的信息需要目录文件的执行权限(x)。

0x06 硬链接

  一般情况下,文件名和inode号码是"一一对应"关系,每个inode号码对应一个文件名。但是,Unix/Linux系统允许,多个文件名指向同一个inode号码。

  这意味着,可以用不同的文件名访问同样的内容;对文件内容进行修改,会影响到所有文件名;但是,删除一个文件名,不影响另一个文件名的访问。这种情况就被称为"硬链接"(hard link)。

  ln命令可以创建硬链接:ln 源文件 目标文件

  

  运行上面这条命令以后,源文件与目标文件的inode号码相同,都指向同一个inode。inode信息中有一项叫做"链接数",记录指向该inode的文件名总数,这时就会增加1。

  反过来,删除一个文件名,就会使得inode节点中的"链接数"减1。当这个值减到0,表明没有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系统就会回收这个inode号码,以及其所对应block区域。

  这里顺便说一下目录文件的"链接数"。创建目录时,默认会生成两个目录项:"."和".."。前者的inode号码就是当前目录的inode号码,等同于当前目录的"硬链接";后者的inode号码就是当前目录的父目录的inode号码,等同于父目录的"硬链接"。所以,任何一个目录的"硬链接"总数,总是等于2加上它的子目录总数(含隐藏目录)。

0x07 软链接

  除了硬链接以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

  文件A和文件B的inode号码虽然不一样,但是文件A的内容是文件B的路径。读取文件A时,系统会自动将访问者导向文件B。因此,无论打开哪一个文件,最终读取的都是文件B。这时,文件A就称为文件B的"软链接"(soft link)或者"符号链接(symbolic link)。

  这意味着,文件A依赖于文件B而存在,如果删除了文件B,打开文件A就会报错:"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这是软链接与硬链接最大的不同:文件A指向文件B的文件名,而不是文件B的inode号码,文件B的inode"链接数"不会因此发生变化。

  ln -s命令可以创建软链接。

  

  

0x08 inode的特殊作用

  由于inode号码与文件名分离,这种机制导致了一些Unix/Linux系统特有的现象。

  1. 有时,文件名包含特殊字符,无法正常删除。这时,直接删除inode节点,就能起到删除文件的作用。

  2. 移动文件或重命名文件,只是改变文件名,不影响inode号码。

  3. 打开一个文件以后,系统就以inode号码来识别这个文件,不再考虑文件名。因此,通常来说,系统无法从inode号码得知文件名。

第3点使得软件更新变得简单,可以在不关闭软件的情况下进行更新,不需要重启。因为系统通过inode号码,识别运行中的文件,不通过文件名。更新的时候,新版文件以同样的文件名,生成一个新的inode,不会影响到运行中的文件。等到下一次运行这个软件的时候,文件名就自动指向新版文件,旧版文件的inode则被回收。

  

  

参考: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1/12/inode.html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mch0dm1n/p/5591302.html

Linux下对于inode的理解相关推荐

  1. 对linux下loop设备的理解。

    为什么80%的码农都做不了架构师?>>>    loop 设备是一种伪设备(pseudo-device),或者也可以说是仿真设备.它能使我们像块设备一样访问一个文件. 对于.img之 ...

  2. linux superblock位置,Linux下对superblock的理解

    对superblock的理解首先从partition structure的结构开始: 1.首先了解下block,对于ext2(ext3)文件系统而言,硬盘分区首先被划分为一个个的block,同一个ex ...

  3. linux inode目录,Linux目录与inode 深入理解

    1. 关于Linux目录,文件,数据块 对于使用计算机的人而言,经常有一种 错误的认知:目录(或者说,文件夹)里面存放着文件.实际上,目录里面并不存放文件,以及文件数据. 实际上,目录是一个特殊的文件 ...

  4. Linux下的inode记录

    导读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这样效率太低,而是 ...

  5. Linux下一切皆文件? -- 理解文件标识符fd

    什么是文件标识符? 最浅来看 文件标识符就是我们调用系统接口 open 打开文件时,open函数的返回值. 但要深入理解它,我们得知道: 1.文件打开的本质什么,操作系统如何管理被打开的文件? 2.打 ...

  6. linux下logrotate配置和理解---转

    http://os.51cto.com/art/200912/167478_all.htm 对于Linux 的系统安全来说,日志文件是极其重要的工具.系统管理员可以使用logrotate 程序用来管理 ...

  7. linux 下 c++ clock 函数理解

    #include <stdio.h> #include <time.h> using namespace std;int sum(int n) {int res = 0;if ...

  8. 在linux下安装iNode校园客户端

    1.移动到你要安装的盘(以装在主文件夹为例) 2.解压,可直接解压 3.打开终端 输入cd iNodeClient,进入iNodeClient文件夹 输入sudo chmod 755 install. ...

  9. Linux 下清理系统缓存并释放内存

    当在Linux下频繁存取文件后,物理内存会很快被用光,当程序结束后,内存不会被正常释放,而是一直作为caching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手动清理系统缓存释放内存. 我们在清理缓存前应该先 sync下 因为 ...

最新文章

  1. mysql 分发_装配MySQL源代码分发
  2. sqlite3在ubuntu的终端下面的操作
  3. c语言中Gretchen函数的功能,听过很多的歌的音乐达人给我推荐一下
  4. C++ STL list构造
  5. 深度学习 Deep Learning UFLDL 最新Tutorial 学习笔记 4:Debugging: Gradient Checking
  6. mysql中加入正则表达式,mysql中的正则表达式搜索
  7. Evaluate the Malignancy of Pulmonary Nodules Using the 3D Deep Leaky Noisy-or Network 论文阅读
  8. php dll是下32还是64位,windows下关于boost 64位和32位库的编译详细介绍
  9. removeclass 传入两个类_JS:操作样式表2 :用JS实现添加和删除一个类名的功能(addClass()和removeClass())...
  10. 设计一款照片一键加水印的小工具
  11. 智能隐形眼镜的研究进展与挑战
  12. python安装requirement.txt
  13. 降了!京东物流全体员工公积金调整,由12%降到5%!
  14. 二、校园招聘面试过程-经验
  15. NDK篇 - JNI NDK 初探
  16. java中的package关键字
  17. 星环科技数据安全管理平台 Defensor重磅发布
  18. 异常检测-统计学方法
  19. Pandas中DataFrame的属性、方法、常用操作以及使用示例
  20. 新手入门12个必备的Python函数,少有的知识分享记得收藏

热门文章

  1. 【linux回炉 档案权限与目录配置】
  2. 第5周实践项目2 链栈的算法库建立
  3. 【修改版】10行代码爬取A股上市公司信息
  4. ATM(BZOJ 1179)
  5. 转 linux常用查看硬件设备信息命令
  6. Docker镜像加速器配置
  7. $.ajax() 方法的理解
  8. 费马小定理与素数判定
  9. .NET字符串操作类StringHelper (C#版)
  10. JS判断GridView中复选框有没有被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