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这是科学家门捷列夫的名言。在计算机科学中,特别是在机器学习的领域,对模型的测量和评估同样至关重要。只有选择与问题相匹配的评估方法,我们才能够快速的发现在模型选择和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迭代地对模型进行优化。本文将总结机器学习最常见的模型评估指标,其中包括:

  • precision
  • recall
  • F1-score
  • PRC
  • ROC和AUC
  • IOU

从混淆矩阵谈起

看一看下面这个例子:假定瓜农拉来一车西瓜,我们用训练好的模型对这些西瓜进行判别,显然我们可以使用错误率来衡量有多少比例的瓜被判别错误。但如果我们关心的是“挑出的西瓜中有多少比例是好瓜”,或者“所有好瓜中有多少比例被挑出来了”,那么错误率显然就不够用了,这时我们需要引入新的评估指标,比如“查准率”和查全率更适合此类需求的性能度量。

在引入查全率和查准率之前我们必须先理解到什么是混淆矩阵(Confusion matrix)。这个名字起得是真的好,初学者很容易被这个矩阵搞得晕头转向。下图a就是有名的混淆矩阵,而下图b则是由混淆矩阵推出的一些有名的评估指标。

我们首先好好解读一下混淆矩阵里的一些名词和其意思。根据混淆矩阵我们可以得到TP,FN,FP,TN四个值,显然TP+FP+TN+FN=样本总数。这四个值中都带两个字母,单纯记忆这四种情况很难记得牢,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第一个字母表示本次预测的正确性,T就是正确,F就是错误;第二个字母则表示由分类器预测的类别,P代表预测为正例,N代表预测为反例。比如TP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分类器预测为正例(P),而且这次预测是对的(T),FN可以理解为分类器的预测是反例(N),而且这次预测是错误的(F),正确结果是正例,即一个正样本被错误预测为负样本。我们使用以上的理解方式来记住TP、FP、TN、FN的意思应该就不再困难了。,下面对混淆矩阵的四个值进行总结性讲解:

  • True Positive (真正,TP)被模型预测为正的正样本
  • True Negative(真负 , TN)被模型预测为负的负样本
  • False Positive (假正, FP)被模型预测为正的负样本
  • False Negative(假负 , FN)被模型预测为负的正样本

Precision、Recall、PRC、F1-score

Precision指标在中文里可以称为查准率或者是精确率,Recall指标在中卫里常被称为查全率或者是召回率,查准率 P和查全率 R分别定义为:

查准率P和查全率R的具体含义如下:

  • 查准率(Precision)是指在所有系统判定的“真”的样本中,确实是真的的占比
  • 查全率(Recall)是指在所有确实为真的样本中,被判为的“真”的占比

这里想强调一点,precision和accuracy(正确率)不一样的,accuracy针对所有样本,precision针对部分样本,即正确的预测/总的正反例:

查准率和查全率是一对矛盾的度量,一般而言,查准率高时,查全率往往偏低;而查全率高时,查准率往往偏低。我们从直观理解确实如此:我们如果希望好瓜尽可能多地选出来,则可以通过增加选瓜的数量来实现,如果将所有瓜都选上了,那么所有好瓜也必然被选上,但是这样查准率就会越低;若希望选出的瓜中好瓜的比例尽可能高,则只选最有把握的瓜,但这样难免会漏掉不少好瓜,导致查全率较低。通常只有在一些简单任务中,才可能使查全率和查准率都很高。

再说PRC, 其全称就是Precision Recall Curve,它以查准率为Y轴,、查全率为X轴做的图。它是综合评价整体结果的评估指标。所以,哪总类型(正或者负)样本多,权重就大。也就是通常说的『对样本不均衡敏感』,『容易被多的样品带走』。

上图就是一幅P-R图,它能直观地显示出学习器在样本总体上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显然它是一条总体趋势是递减的曲线。在进行比较时,若一个学习器的PR曲线被另一个学习器的曲线完全包住,则可断言后者的性能优于前者,比如上图中A优于C。但是B和A谁更好呢?因为AB两条曲线交叉了,所以很难比较,这时比较合理的判据就是比较PR曲线下的面积,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学习器在查准率和查全率上取得相对“双高”的比例。因为这个值不容易估算,所以人们引入“平衡点”(BEP)来度量,他表示“查准率=查全率”时的取值,值越大表明分类器性能越好,以此比较我们一下子就能判断A较B好。

BEP还是有点简化了,更常用的是F1度量:

F1-score 就是一个综合考虑precision和recall的指标,比BEP更为常用。

ROC & AUC

ROC全称是“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ROC曲线以“真正例率”(TPR)为Y轴,以“假正例率”(FPR)为X轴,对角线对应于“随机猜测”模型,而(0,1)则对应“理想模型”。ROC形式如下图所示。

TPR和FPR的定义如下:

从形式上看TPR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查全率Recall,而FPR的含义就是:所有确实为“假”的样本中,被误判真的样本。

进行学习器比较时,与PR图相似,若一个学习器的ROC曲线被另一个学习器的曲线包住,那么我们可以断言后者性能优于前者;若两个学习器的ROC曲线发生交叉,则难以一般性断言两者孰优孰劣。此时若要进行比较,那么可以比较ROC曲线下的面积,即AUC,面积大的曲线对应的分类器性能更好。

AUC(Area Under Curve)的值为ROC曲线下面的面积,若分类器的性能极好,则AUC为1。但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工业界不会有如此完美的模型,一般AUC均在0.5到1之间,AUC越高,模型的区分能力越好,上图AUC为0.81。若AUC=0.5,即与上图中红线重合,表示模型的区分能力与随机猜测没有差别。若AUC真的小于0.5,请检查一下是不是好坏标签标反了,或者是模型真的很差。

怎么选择评估指标?

这种问题的答案当然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啦,单纯地回答谁好谁坏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需要结合实际场景给出合适的回答。

考虑下面是两个场景,由此看出不同场景下我们关注的点是不一样的:

  1. 地震的预测对于地震的预测,我们希望的是Recall非常高,也就是说每次地震我们都希望预测出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牺牲Precision。情愿发出1000次警报,把10次地震都预测正确了;也不要预测100次对了8次漏了两次。所以我们可以设定在合理的precision下,最高的recall作为最优点,找到这个对应的threshold点。
  2. 嫌疑人定罪基于不错怪一个好人的原则,对于嫌疑人的定罪我们希望是非常准确的。及时有时候放过了一些罪犯(Recall低),但也是值得的。

ROC和PRC在模型性能评估上效果都差不多,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正负样本分布得极不均匀(highly skewed datasets)的情况下,PRC比ROC能更有效地反应分类器的好坏。在数据极度不平衡的情况下,譬如说1万封邮件中只有1封垃圾邮件,那么如果我挑出10封,50封,100...封垃圾邮件(假设我们每次挑出的N封邮件中都包含真正的那封垃圾邮件),Recall都是100%,但是FPR分别是9/9999, 49/9999, 99/9999(数据都比较好看:FPR越低越好),而Precision却只有1/10,1/50, 1/100 (数据很差:Precision越高越好)。所以在数据非常不均衡的情况下,看ROC的AUC可能是看不出太多好坏的,而PR curve就要敏感的多。

IOU

上面讨论的是分类任务中的评价指标,这里想简单讲讲目标检测任务中常用的评价指标:IOU(Intersection over Union),中文翻译为交并比。

这里是一个实际例子:下图绿色框是真实感兴趣区域,红色框是预测区域,这种情况下交集确实是最大的,但是红色框并不能准确预测物体位置。因为预测区域总是试图覆盖目标物体而不是正好预测物体位置。这时如果我们能除以一个并集的大小,就可以规避这种问题。这就是IOU要解决的问题了。

下图表示了IOU的具体意义,即:预测框与标注框的交集与并集之比,数值越大表示该检测器的性能越好。

使用IOU评价指标后,上面提到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了:我们控制并集不要让并集太大,对准确预测是有益的,这就有效抑制了“一味地追求交集最大”的情况的发生。下图的2,3小图就是目标检测效果比较好的情况。

参考资料:

  • 《机器学习》 周志华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643044
  • https://www.pyimagesearch.com/2016/11/07/intersection-over-union-iou-for-object-detection/

常用的模型评估指标(转)相关推荐

  1. CV之NS之ME/LF:图像风格迁移中常用的模型评估指标/损失函数(内容损失、风格损失)简介、使用方法之详细攻略

    CV之NS之ME/LF:图像风格迁移中常用的模型评估指标/损失函数(内容损失.风格损失)简介.使用方法之详细攻略 目录 图像风格迁移中常用的几种损失函数 1.内容损失 2.风格损失 3.定义总损失 图 ...

  2. CV之FRec之ME/LF:人脸识别中常用的模型评估指标/损失函数(Triplet Loss、Center Loss)简介、使用方法之详细攻略

    CV之FRec之ME/LF:人脸识别中常用的模型评估指标/损失函数(Triplet Loss.Center Loss)简介.使用方法之详细攻略 目录 T1.Triplet Loss 1.英文原文解释 ...

  3. 【深度学习】常用的模型评估指标

    [深度学习]常用的模型评估指标 "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这是科学家门捷列夫的名言.在计算机科学中,特别是在机器学习的领域,对模型的测量和评估同样至关重要.只有选择与问题相匹配的评 ...

  4. 【论文常用笔记】回归模型评估指标

    范数 一.什么是回归问题? 二.常用回归模型评估指标有哪些? 1.绝对误差: yi−y^iy_{i}-\hat{y}_{i}yi​−y^​i​ 2.相对误差: yi−y^iyi\frac{y_{i}- ...

  5. ML之ME/LF:机器学习之风控业务中常用模型评估指标PSI(人群偏移度指标)的的简介、使用方法、案例应用之详细攻略

    ML之ME/LF:机器学习之风控业务中常用模型评估指标PSI(人群偏移度指标)的的简介.使用方法.案例应用之详细攻略 目录 PSI(稳定度指标)的简介 1.如何计算PSI? (1).PSI计算过程

  6. 机器学习模型评估指标总结!

    ↑↑↑关注后"星标"Datawhale 每日干货 & 每月组队学习,不错过 Datawhale干货 作者:太子长琴,Datawhale优秀学习者 本文对机器学习模型评估指标 ...

  7. Lesson 5.分类模型决策边界与模型评估指标

    Lesson 5.分类模型决策边界与模型评估指标(上) 在逻辑回归的算法基础内容结束之后,我们还需要补充一些关于分类模型的基础知识,包括观察分类模型判别性能的决策边界基本的概念与实现方法,同时也包括对 ...

  8. 【机器学习基础】非常详细!机器学习模型评估指标总结!

    作者:太子长琴,Datawhale优秀学习者 本文对机器学习模型评估指标进行了完整总结.机器学习的数据集一般被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集用于训练模型,测试集则用于评估模型.针对不同的机器学习问题(分 ...

  9. 机器学习模型评估指标总结

    常用机器学习算法包括分类.回归.聚类等几大类型,以下针对不同模型总结其评估指标 一.分类模型 常见的分类模型包括:逻辑回归.决策树.朴素贝叶斯.SVM.神经网络等,模型评估指标包括以下几种: (1)二 ...

最新文章

  1. “一百万行Python代码对任何人都足够了”
  2. ASP.NET 发邮件方法
  3. poj 1740 A New Stone Game 博弈
  4. Socket连接与HTTP连接
  5. Reverse Linked List II
  6. 05-UIDynamic
  7. 【JavaScript】离开页面前提示
  8. Node.js 推荐20多个学习网站及书籍
  9. laravel架构判断id存在与否 存在进行什么操作_基于 Module 的 Laravel API 架构
  10. set python_set在python里的含义和用法
  11. mac终端常见命令大全
  12. 两个简单方法快速解决怎么把kux格式转mp4
  13. 状态码406解决方式
  14. 复制粘贴激活win10的方法--无毒
  15. 编程英语(单词有音标)
  16. 机器学习 ---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
  17. 致力于量子计算商业化,量旋科技欲在超导量子领域取得突破
  18. C#窗体程序使用SQL数据库
  19. css样式表诞生,[css]简明教程 CSS样式表概述
  20. 路由器/交换机flow 调试指令

热门文章

  1. 【C#版本详情回顾】C#2.0主要功能列表
  2. mysql5.7.76安装,win7下mysql5.7.17安装配置方法图文教程
  3. c语言如果调用的函数没有return,C语言中,整型函数若在调用时未获得return值,此时其值是如何确定的?...
  4. sql server 约束 查找
  5. Fiddler web 调试工具
  6. 十大震撼谷歌地图卫星照
  7. esri-leaflet入门教程(1)-leaflet介绍
  8. Kubernetes系列之理解K8s Service的几种模式
  9. 鼓励玩家自创,大量的UGC能为手游续命吗?
  10. C#将DataTable海量数据导出到Ex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