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陈功
出品 | 网易手机&数码《易评机》栏目组
(油管&B站:惊奇科技 抖音:JQ163)
从”未来,你好“到“大屏幕上见”,仅仅是两年的时间,这宣传语已经更迭到“一切都刚刚好”与“Pro如其名”,iPhone 11系列走到台前,吸引了全球用户及媒体的目光,即使“唱衰”的声音不绝于耳,但这一年的秋天,苹果依然闪耀。(这拗口的广告语翻译,依然无力吐槽)
2019年9月11日凌晨,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在Apple Park的Steve Jobs剧院落下帷幕,不出意外地带来三款新iPhone--iPhone 11、iPhone 11 Pro以及iPhone 11 Pro Max。
其实在收到邀请函的时候我们大家都看到了邀请函主标题醒目的三个大字“致创新”,所以围绕着这个主标题,我们大家都看完整场发布会,有很多人带有失望,有一些人也表现的比较淡定,《易评机》栏目也在第一时间收到了苹果送测iPhone 11系列新品。
这一次与以往苹果秋季相同,发售前的时间,也仅仅是提前拿到了几天而已,所以这一次的体验评测,我们围绕“致创新”来聊一聊iPhone 11 Pro Max。
与以往不同,以往都是最后下结论,这一次,把体验感受写在前面方便大家阅读:iPhone 11 Pro Max命名有点怪,主要还是写起来太长,苹果在命名怪异的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都说外观丑,拿在手里XS用户(也就是我),表示还行,能看,东西都是看着看着就习惯了;说说备货,iPhone 11要比11 Pro/11 Pro Max更多,这说明苹果很看好iPhone在市场上的表现,这句话是能够接触到供应链上游的前魅族高级副总裁李楠说的,有问题找他;iPhone 11 Pro Max的屏幕、A13处理器锤爆现有市售产品,应该是地表最强(麒麟990还没正式的机器上市,得后续发布再看);最后,最重要的是确实没5G。
这磨砂手感花了很长时间想形容词,
就.....很独特
一直都清楚iPhone曝光都是提前几个月就有了,但是今年的保密工作可以说是“国王的新衣”,连命名都被彻底击中(为苹果擦去委屈的泪水),这一次也是苹果第一次为iPhone产品命名为Pro。
iPhone 11 Pro Max这次采用了不锈钢金属中框+亚光玻璃的搭配,通过全新的光学涂层处理,触摸起来个人觉得相比去年的XS系列更加顺滑,主要还是那层磨砂质感很优秀,正面搭载了6.5英寸OLED全面屏(2688x1242分辨率),机身三围158mm×77.8mm×8.1mm,整机重量为226g。
说到屏幕,那么就来简单聊一下,一开始就说了:屏幕素质锤爆友商竞品,iPhone 11 Pro Max搭载了一块超视网膜XDR显示屏(官方叫法),这块OLED屏幕在去年的基础又提升了很多,显示效果依然非常出色,200万:1的对比度,支持P3广色域、HDR显示以及原彩显示,取消原有的3D Touch引入全新的触感触控。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iPhone 11 Pro系列引入全新的峰值亮度概念,有800尼特和1200尼特两个峰值亮度,强光环境下最高800尼特,观看HDR照片或者视频等特殊情况时会自动提升到1200尼特。系统会根据适用的场景自动切换,无需单独设置,这么做的好处自然是保证用户观看效果时,大幅优化续航体验,毕竟屏幕是耗电大户。(提示:体验视频会有iPhone 11 Pro Max播放4K HDR影片的内容,图片上传后有压缩,或许会误导大家,看评测视频吧)
iPhone 11 Pro Max机身背面的设计也比较简洁,可以看出了苹果确实想在设计语言上做减法,但是奈何摄像头一直加法也没太好的办法,后置三摄方案,1200万像素长焦镜头+1200万像素广角镜头+12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其中广角和长焦两颗镜头都支持光学防抖,从长焦到超广角视野可实现4倍光学变焦,直接导致大家说“丑”的原因或许就是这三颗摄像头了。除了背部有摄像头模组之外,还有一个醒目的苹果logo标识,这一代产品取消了背部下放的“iPhone”字样,只留了一个苹果logo标,苹果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采用新设计的后置镜头组合排列的机身看上去更协调 平衡视觉感受。
机身侧面,iPhone 11 Pro Max的右侧是电源键与SIM卡卡槽(单卡,因为送测机是美版,国行依然会是双卡版),机身左侧配置勿扰开关与音量键,底部是扬声器与Lighting接口,包装盒里iPhone 11 Pro Max配有快充充电头(支持18W快充)以及USB Type-C转Lighting数据线。
最后做个外观设计方面的总结,iPhone 11 Pro Max整机入手还是比较大,对于女生来说单手握持还是比较困难,但是市面上大尺寸产品还是占据大多数,所以这个尺寸不是太大的问题;三摄第一眼看上去确实有点怪异,但是其实现在智能手机市场怪异的设计还少吗?更何况这三颗摄像头的功能那么强大,基本可以对它的“丑”忽略不计;暗夜绿配色,这个颜色本身含义可能会让很多人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啊,但是抛开这些,这个新的配色确实要显得更加的高级,当然这也是这个配色预售最好的原因。
提示:
1. iPhone 11 Pro Max与iPhone 11背部摄像头部分的处理不太一样,iPhone 11在背部双摄部分处理会有磨砂玻璃垫板,垫板的这个四周都是做了打磨的处理;但是iPhone 11 Pro Max的部分摄像头垫板,首先不是磨砂的,其次就是没有做打磨处理,手划一下还是就有点铬手。
2. iPhone 11 Pro Max背部采用了磨砂的工艺,大家都会问这个会不会划伤留下划痕,我们实测了一下,用到了刀片,钥匙和螺丝刀,一般正常的受力情况下,并没有出现划痕,所以生活中的一些划伤操作可以无视。
A13跑分很强:
iPhone 11与11 Pro Max性能无差异
本次iPhone 11 Pro Max与iPhone 11系列的几款机型都采用了A13处理器,全系搭载4GB运行内存,这就意味着即便是最便宜的iPhone 11也拥有了与最贵的iPhone 11 Pro Max相同的性能表现。从处理器的参数来看,A13仿生处理器绝对是这代iPhone 11系列核心的一个改变,尽管依然7nm制程,但工艺更加先进,从芯片底层架构上进行升级,晶体管总数量由A12上的69亿提升到现在的85亿,因此在保持六核心设计基础上(2大核+4小核)性能显著提升,核心主频相比A12足足提升20%的同时,功耗方面大核最多降低40%,小核心也可最多降低25%。(提醒:iPhone 11 Pro Max与其他两款机型相同,均配备4GB RAM,数据来源:gsmarena)
GPU方面,同样也在提升20%的同时最多降低30%功耗,还有在机器学习以及神经网络引擎方面(NPU)继续提升,8核心神经网络引擎速度提升20%功耗降低15%,为双摄/三摄、Face ID以及AR类app提供强有力支撑,机器学习方面新增两个学习加速器,能以过去6倍的速度执行运算,让CPU每秒可进行一万亿次运算。
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A13是目前为止业界最强的手机芯片,没有之一,而在常规用户看来,尤其是图形处理方面的能力,最是让人期待,从跑分数据来看,在安兔兔的跑分中,几款机型都跑出了39万分的成绩,总分只是屈居iPad Pro之下,多核成绩拉低了整体分值,但在对于手机来说主要看重的单核表现上,A13显然有着绝对优势。
在Geekbench 5的跑分中,结果整体来看与安兔兔跑分基本一致,单核3500分的成绩在iPhone产品中冠绝全场,依然是多核略低于iPad Pro,而通过几款手机分别的跑分成绩来看,也基本验证了我们此前的猜想,无论是iPhone 11还是iPhone 11 Pro Max,几款新iPhone的性能表现都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
手游网络稳定性不佳:
部分游戏适配还需时间
那么在A13的加持下,几款手机的游戏表现又会有怎样的提升呢?本次我专门选择了玩家受众较广的《王者荣耀》与对性能要求较高的《狂野飙车9》对几款手机进行了体验,在《王者荣耀》的游戏过程中,我开启了高帧率模式,游戏中帧率直冲天际,最高达到了99fps,见惯了60fps的我还是被惊艳了一下,不过实际进行匹配时,我发现手机在游戏中的稳定性有些差强人意。
首先是网络延迟经常会出现忽高忽低的情况,无论是采用蜂窝移动网络连接还是Wi-Fi连接的方式,信号稳定性都表现出了一些问题,而受信号表现的影响,游戏的帧率也并不稳定,经常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几局游戏下来,获得的游戏体验并不是很令人满意,看来本代iPhone虽然信号强度有所提升,但信号的稳定性依然有待改善。
而在《狂野飙车9》中,当我尝试进行帧率设置时,发现游戏目前只支持设置最高画面的选项,但帧率却是保持在30帧的水平,这或许是因为适配的问题,即便如此,我还是体验了半个小时,总的来说,即便是在30帧下,游戏在几款手机中的整体表现也是比较令人满意的,虽然还存在适配问题,但游戏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卡顿,也没有出现其他影响游戏体验的BUG,触控响应也非常灵敏,长时间的体验并不会影响游戏效果,几款iPhone都展现出了这款游戏应有的素质,看来我们现在要做的,只是期待游戏能够尽快对新机完美适配了。
至于发热方面,几款iPhone对于发热的控制都是比较理想的,即便是长时间进行游戏,手机的温度也都会始终保持在及格线上,其中iPhone 11的温度要相对较高一些,不过峰值温度也能控制在40摄氏度,而iPhone 11 Pro Max的温度则一直没有超过39摄氏度,这样的温度手感回馈上并不会带来任何不适感。
关于全新的iOS13系统:
苹果生态中最重要的一环
关于iOS13相信很多朋友在今年6月3日的WWDC19开发者大会上已经对今年的新系统有所了解,当然,WWDC19让所有关注苹果的人也看到了这家公司构建完整生态的能力,新发布的三款iPhone 11系列都会搭载全新的iOS13系统,而其他机型的iPhone将会在9月20日收到iOS13的正式版推送。那么就来聊聊上手全新的iOS13的感受,虽然Beta版本也有体验过,但是这三款iPhone所搭载的则应该是正式版的最终版本。
Dark Mode黑暗模式
这个其实已经Beta版的第一版中就有了,在设置选项中的“显示与亮度”中,第一屏就能看见外观的选择,分别为浅色与深色,不难理解,浅色是白底的背景与主题,深色则是这次的黑暗模式,背景整体为黑色的暗色调处理。
全新的iOS 13支持包含设置、日历、地图、Apple Music等内置应用。
照片应用完全进行了革新,交互增强
照片的图片进行了全新的改变,这算是大改,iOS 13的默认界面下就有“年度”“月”“天”和“所有照片”这四个标签,显示图标从大到小,一路点过去动画效果让人心情愉悦,在所有照片这一栏,用户还可以通过双指捏合或展开来调整缩略图大小,非常方便,另外预览中视频是自动播放的,直观生动。
在为你推荐和相簿这两个标签下的UI没什么改变,但目前看来根据地点和时间优化出的回忆相册更加繁多,播片效果蛮不错。
照片和视频编辑:除了使用专业软件,都能在编辑功能中处理
新版的编辑功能基本上把以前修图软件能干的事情都做了。UI的变动让用户更易操作之外,新的照片编辑功能还添加了噪点消除,晕影以及垂直和水平校正,这可都是非常实用的功能。目前这一版本还没有找到新的人像光效,应该是还没有实装。
视频编辑方面更加可怕,一切你能对照片进行编辑的操作,现在都能直接用到视频上:调整饱和度,拉曝光,去噪点乃至修正镜头畸变统统都能搞定。旋转画面方向,直接对视频画面进行裁剪也同样得以实现。
音量窗口的小变化
勿扰模式不再出现于屏幕中心位置,而是上移到屏幕的顶部。
更新后的音量调节窗口移到了音量键边上的位置,操作音量按键后显示细条,当手指触碰到音量条附近位置则会自动变宽,既不挡视线也很方便滑动操作。
全新设计的Apple Music界面
iPhone自带的音乐App终于迎来了改版,本次的更新不仅让播放音乐时的效果更加沉浸,同时还具备了显示滚动歌词能力。
取消3D Touch后:整理app需要长按
众所周知此次iPhone11系列三款产品都没有3D Touch技术了,所以替代3D Touch功能的方式则变为了长按app图标。
长按之后依然会有多选项处理,但是不变的是“重新排列app”的这一选项,只有选择这个选项才能对现有界面的app进行拖动与分类。
系统流畅度与软件的适配情况:BUG仍然有 大部分软件兼容
除了新功能,本次iOS 13也对系统层面进行了优化,带来了许多速度上的提升,比如Face ID的解锁速度提升了30%、App的响应速度提升两倍。在升级到iOS 13后我们的App安装包体积会减少50%,App更新文件的体积会缩小60%。
关于第三方软件的兼容性问题,这个时间除了Apple内置软件完美适配之外,其他的第三方软件都应该会在9月20日进行更新的推送以适配全新的iOS13,这应该不用太担心,相信开发者们比苹果还着急。
相机的一些改变
iPhone 11系列新加入了一颗超广角摄像头,使得入门级的iPhone 11也成为了一款双摄手机。与此同时,新iPhone的拍照界面也有一些新改动。
所以在谈论成像素质之前,先来看看这里有哪些变化。
比较明显的一个改变是定时快门和正方形格式的标签都被藏在需要上滑显示的二级菜单里,也就是过去上滑显示滤镜的那个地方。
另一个则是拍照界面长按快门直接变录制视频,再向右滑则是锁定为视频录制。想要连拍的话,按下快门的瞬间直接左滑即可。
最后一个,也是我个人感觉最有趣的功能,就是全屏的超广角预览。
当对焦主体距离镜头大概半米之内时,超广角预览不会出现,拍摄界面也是如往常一样上下皆黑。但如果镜头附近没有物体,你就会看到相机界面会从黑色过渡到半透明,显示用超广角镜头拍摄的部分效果。
这些改变用着还挺舒服,不过槽点还是有:如果你想更改视频录制格式,还得去设置→相机→录制视频里改,右上角那么空,干脆做一个切换接口不好么?
常年拍两张的相机
在iPhone 11系列的相机设置中你会发现三个新的条目:超取景框拍摄照片、超取景框拍摄视频以及自动应用调整。
简单易懂的说法就是:在拍照界面拍摄的照片和视频(长按快门),都是“同时”拍摄广角(主摄)和介于广角与超广的两份素材。
广角的样片很好理解,就是主摄拍摄完成。另一份取景范围大于主摄小于超广镜头的样片,个人怀疑是算法将超广的部分画面融合到主摄样张中的,原因如下:
超取景框样张的像素是5648x4240,主摄的1200万像素样张则是4032x3024,经过100%放大后发现,超取景框样张的四周能够察觉到画质下降,而且范围很规律。但这并不是说超出主摄取景范围的部分都由算法采用超广镜头生成,实际上这中间还有一些重叠,想必是机器用来核对重合像素用的。
最终呈现效果非常不错,如果不是100%放大,很难看出这居然是拼接的照片。苹果又一次在非常微妙的地方下了大功夫。
用途主要就是用来改进构图,比如调整垂直或水平畸变时,不会裁切本身画面。讲真这个超广的素材藏得非常深,都得到照片的裁切界面才能发现。好在是有个图标图示,让你可以很明确地了解到某一照片到底有没有双份素材。
如果取景框周围区域未用于矫正,就会在30天后删除。
不过这里两个前提条件:
1.光线条件要好。屏幕左上角显示夜景图标时,不会同时拍摄超广素材(猜测是画质不允许)。
2.必须选择高效压缩格式。
日常拍照
iPhone 11系列发布会上占到大量篇幅的拍照部分,主要是由多摄模块和算法部分的讲解构成。实际拍摄下来,光线良好条件下,iPhone 11系列比起iPhone XS的主要提升,也正如发布会所说,在于照片的细节。
iPhone 11样张
与iPhone XS同样是1200万像素,iPhone 11系列的照片细节表现会更好,锐度更高更清晰。
左:iPhone XS 中:iPhone 11 右:iPhone 11 Pro Max
新的智能HDR部分目前看来并没有非常直观的提升,依然非常优秀;成像速度方面也和iPhone XS相差无几。
实际上发布会上还提到了一个叫做Deep Fusion的算法,或者说功能。它会在按下快门之前就预先捕捉八张“照片”,再加上按下快门后的长曝光照片,依靠A13仿生的神经引擎和机器学习,调出最佳部分后“像素对像素”,最后生成一张2400万像素的图片。
这一功能会预计会在年底前登录iPhone 11系列三款机型,对于画质本就非常优秀的iPhone 11系列来说,这一类似超像素的照片生成,应该会给其成像细节带来质地提升。

另外还有一个小细节,iPhone 11系列的前置镜头全部升级为1200万像素,而且还可以稍稍拓展一点广角,可以自行选择,不过当用户将手机横过来时,会自动切到广角。
夜景模式
相对多帧合成生成地更具细节的画面,iPhone 11系列三款机型在成像方面最明显地提升就是夜景模式的加入。这一模式只有在摄像头侦测到弱光环境时才会开启,并根据光线情况提供1秒,2秒和3秒三个自动档位的曝光时间。
当然如果你也可以将夜景模式强行关闭,或者在极弱光下手动调整出最高28秒的曝光时间,当然这个时候少了脚架肯定是不行的。
iPhone终于支持手动长曝了。
另外需要提到的是,iPhone 11系列的超广镜头不支持夜景模式。
iPhone 11 Pro Max夜景模式关
iPhone 11 Pro Max夜景模式开 3s曝光
具体到夜景模式的出片效果,个人感觉是相当不错了。即使是3秒曝光也能够保证出片率,夜景模式下能够有效提高暗部细节和降低画面噪点,一般来说建议交由系统判断开启与否。
左至右:iPhone X iPhone XS iPhone 11 iPhone 11(夜景)
左至右:iPhone X iPhone XS iPhone 11(夜景) iPhone 11 Pro Max(夜景)
左至右:iPhone X   iPhone XS   iPhone 11   iPhone 11 Pro Max
成像效果依然是可以将iPhone X按在地上摩擦。对比iPhone XS,夜景模式关闭,iPhone 11系列的画面细节更多一些,但也偶尔会出现画面锐度不及iPhone XS的状况;夜景模式开启的话,就没iPhone XS什么事儿了。
iPhone 11 Pro Max夜景模式关
iPhone 11 Pro Max 夜景3s曝光
少数情况下夜景模式的表现会很微妙,甚至会因为曝光等级过高失去本来应该呈现的效果。比如上面这一组,这是月亮,还是太阳?不过在关掉夜景的情况下,欠曝又很严重。考虑后期压曝光比提暗部效果更好,夜景模式出现在这里又有那么一点道理。
视频拍摄
iPhone 11 Pro系列的三摄的视频拍摄在发布会上大放异彩,由FiLMiC Pro应用提供的双路4K视频拍摄(今年晚些时候实装)更是惊为天人。当然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三颗摄像头的视频色彩一致性才是更重要的事。
然而我们手中的评测机并未能做到发布会上宣称的三摄色彩无缝衔接,实际拍摄过程中,虽然镜头的切换算是流畅,但能够明显观察到超广的色温更暖,就让人非常难受。
不过前后四颗统统支持4K 30fps录制,主摄和前置都能够支持到4K 60fps,为了保证一致性,苹果也的确是用料给够。而且11系列机型的视频动态范围还是很夸张,非常好用。
所以iPhone 11和iPhone 11 Pro系列在成像方面的唯一差异,也就是iPhone 11少个长焦镜头。剩下的智能HDR,超广镜头、超取景框拍摄以及夜景模式,都是完全一致。
夜景模式的加入,让iPhone 11系列三款机型的成像补齐了短板,重回顶级水准;超取景框拍摄目前看来应该是苹果独一份,再加上之后推进的Deep Fusion,iPhone 11系列的综合拍照体验,不愧发布会上的大篇幅。
18W快充确实对于iPhone用户来说是个福音
续航体验方面,iPhone 11 Pro Max采用了3500mAh容量电池(数据来源:gsmarena),官方给出的续航介绍是使用时间比XS Max提升5个小时,视频播放最长可达20小时,流媒体播放可达12小时,音频播放可达80小时,包装中附带18W快充充电头,支持无线充电,快速充电效果:半小时可充电至50%。
看过官方数据之后,那么来讲下实际的使用体验,充电方面,我们测试了iPhone 11 Pro Max的快充能力,如下图:
可以很明显感觉到从21%-91%的用时很少,但是从91%之后的充电会回归到一个正常水准(涓流)。
续航用电方面,整体来说Max版本在续航上没有太大的问题,日常使用毫无压力。
iPhone11系列无缘5G,
并不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5G是今年新iPhone 11无论如何都无法回避的话题,尽管官方在发布会上只字未提,但毕竟今年是5G商用元年,同时很多友商也都在跟进推出了试水的产品上市销售,因此对于那些观望的换机用户来说,自然是迫切希望iPhone 11也能支持5G,短期内是否用得上先不说,毕竟有总比没有强。但很遗憾,今年新iPhone不支持,什么时候会上不清楚,预计最快也要等到明年。其实关于iPhone今年对5G的态度,早在发布会前行业内就几乎达成一致意见,普遍认为这个时间节点实在找不到iPhone会上5G的理由,因此会后出现这样的结果也在意料之内和清理之中。
至于今年新iPhone为何会无缘5G,大致可以从这三个维度来分析:
第一,苹果iPhone谨慎的产品更新策略。对于每年只更新一次的iPhone来说,单一产品的销量庞大用户覆盖面太广,每次在新品上引入重大的新功能都需要反复考量,5G自然是好,但现在5G手机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好核心用户体验问题,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5G手机几乎都有一个显著特性--厚重。由于要新增5G基带,为提升信号表现势必要对机身内部的天线设计和元器件进行重新布局,而为了保证续航又得上大电池增加机身的重量和厚度,对于iPhone来说,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苹果断然不会贸然拿核心iPhone产品来试水5G,也不会像其他友商一样,基于某款现有产品推出一款试水的5G手机先抢占先机,这不符合iPhone一惯谨慎的产品更新策略,一旦出现大面积的用户投诉问题,这对于iPhone这块金字招牌和苹果公司本身都影响太大。
第二,目前的5G网络部署未能让用户体验最佳。今年虽然是5G元年,但用户能否用上5G最核心的还取决于运营商的网络建设,基建方面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非短期能够达成。运营商花大钱在部署建5G基站布局5G网络的同时,还要兼顾好目前4G网络的核心体验,这都需要时间去消化。就拿国内来说,目前也只局限在北上广一线城市的部分核心区域有5G网络覆盖,而且目前测试显示整体相对稳定性还较弱,更别说全国范围内的5G网络布局,明年这个时候可能是相对推出5G手机的最佳时机。
第三,苹果5G基带芯片的问题。在基带芯片上,苹果跟高通这两家巨头多年来的恩怨情仇就不再赘述,至少两家目前是达成合作。据说在花大价钱收编原有英特尔基带芯片业务之后,除了目前继续跟高通保持战略合作之外,苹果也在全力推进自主5G基带芯片的研发量产,这同样需要时间。
结语
贴合开头所给出的体验实际感受,简单总结,“致创新”的主旨从两方面看吧:其一是硬件创新确实没有那么激进了,感受微乎其微;其二则是软件与生态的创新,这部分是目前友商无法超越的,同时这个部分也牢牢的留住了大部分苹果用户,这一点毋庸置疑,就是最强的。
除了“致创新”的理解,其实也可以看苹果现在相对保守的态度,更多的是在现有的事物上做到极致,还别说,做出来的东西就一直都很好用,但是作为引领者,苹果这样下去并不是每个人所希望看到的,至少作为这个领域的从业者,更多的希望苹果是“让大家跟风抄袭”的那一个。
结尾,三摄方案近一年没有厂商能做到跟苹果一个层级,暗夜绿真香,依然是锤爆友商。
- 加入社群吧 -

iPhone 11 Pro Max首发评测:锤爆友商的三摄用着还真香相关推荐

  1. 看看iPhone 11 Pro Max的内部元器件供应商都有谁!

    北京时间9月11日凌晨,苹果发布了新一代的iPhone 11系列.硬件方面,主要升级了全新的A13处理器,其中iPhone 11 Pro和iPhone 11 Pro Max还配备了全新的后置三摄.近日 ...

  2. 【iOS】设计尺寸规范(更新至iPhone 11、iPhone 11 Pro、iPhone 11 Pro Max)

    一.界面尺寸 机型  尺寸 (英寸) 分辨率 (px) 逻辑分辨率 PPI 设备状态栏 导航栏Nav 标签栏TabBar 2G.3G.3GS 3.5 320×480 320×480pt 163ppi ...

  3. android 8 续航 评测,续航对比测试:iPhone 11 Pro Max续航超越安卓旗舰

    9月25日消息,据外媒9to5mac进行的续航对比测试结果显示,iPhone 11 Pro Max的续航能成功击败了华为Mate30 Pro.三星Note10+两款旗舰机:而其也成为iPhone史上续 ...

  4. 苹果启用iPhone 11 Pro Max,新增墨绿色?

    1 iPhone 11 Pro Max 去年,苹果全新启用了iPhone XS Max.iPhone XR的命名,今年,"营销大师"库克似乎又在酝酿新的调整. 保护壳厂商ESR的产 ...

  5. android11和ios,安卓与iOS细节对比:Reno Ace与iPhone 11 Pro Max,结果很意外

    说到苹果手机,相信大家都不会给予太多的差评.一款售价万元的手机,在外观以及性能上的表现,都有它独特的一面.然而在国产机逐渐崛起的今天,与苹果手机之间的差距也被逐渐拉近.比如作为全球知名手机品牌OPPO ...

  6. 12699元的iPhone 11 Pro Max物料成本却不足3500元,苹果赚疯了?

    年年新iPhone发布,年年都要扒一次成本.iPhone利润之高,在业内一直是出了名的,今年关于新iPhone的成本也被曝光,我们一起来看看,等等党们也可以作一个参考. 苹果今年推出了三款iPhone ...

  7. eis电子防抖好还是光学防抖好_万物皆可OTA?魅族17 Pro视频防抖测试对比iPhone 11 Pro Max...

    5G时代让短视频大火,短视频的魔力就在于分享故事,而好的故事除了构思外,拍摄道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是2020年各家手机厂商在相机视频防抖上发力的原因. 5月8日,魅族17系列发布,其中定位最高端的 ...

  8. iPhone 11 Pro Max全球首拆,曝光电池容量与RAM运存,你要知道的内容

    iPhone11ProMax拆解图 明天就是iPhone 11陆续到货还有在路上的,相信明天肯对会有超级多的人晒出自己的最新iPhone手机了,这不iPhone 11 Pro Max还没到货,拆解员就 ...

  9. iPhone 11 Pro Max 拆解

    iPhone 11 Pro Max 拆解 A13仿生处理器,配备有第三代神经网络引擎; 6.5寸(2688 × 1242)458ppi超级视网膜高清XDR LED显示屏,带有True Tone与HDR ...

最新文章

  1. 迁入阿里云后的一些心得
  2. 自制单选多选日历文本框文本域控件
  3. mysql 6.5安装_RedHat6.5安装MySQL5.7教程详解
  4. Android 2.3 API改变大全(转载)
  5. c语言中的数字菱形,打印数字菱形,急啊,帮帮小女子啊。。。
  6. OpenGL HDR曝光的实例
  7. 优秀工程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_一名优秀工程师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和素质[1]
  8. Kubernetes:通过自动化节省IT预算的4种方法
  9. 如何理解 inode
  10. 对象存储,为什么那么火?
  11. 创建git 远程仓库 本地仓库 (Eclipse中使用)
  12. WebM (VP8) vs H.264
  13. Leetcode 刷题笔记(十三) —— 二叉树篇之二叉树的层序遍历及相关题目
  14. 为什么很少人写类似金庸的武侠小说
  15. MIUI ROM for Milestone 刷机教程
  16. javascript随机密码生成
  17. pytorch保存模型pth_详解Pytorch中的网络构造,模型save和load,.pth权重文件解析
  18. Qt界面无法切换输入法的解决方法
  19. 计算机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计算机专业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20. WordPress给博客文章页添加个性名片

热门文章

  1. java获取项目在tomcat中路径_java获取项目地址或tomcat绝对地址
  2. Dedecms建站详细流程
  3. 车道线检测识别 [园区道路线检测识别](开源github,欢迎stared)
  4. 程序员编程艺术:第九章、闲话链表追赶问题
  5. 【spark】本地开发关闭日志打印
  6. kudu table
  7. Gow是Gnu On Windows的缩写:windows 运行Linux工具
  8. win7计算机没有光驱图标不见了,win7系统光驱图标消失怎么办
  9. H3C 交换机配置命令详解
  10. 2021-05-14《现代操作系统》读书笔记(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