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老师问我,你的理想是什么?我不假思索说是工程师,于是长大之后果然成了工程师。

  工作这么多年,一直在思考工程师这三个字的意义,终于有一天恍然大悟,原来就是:用技术手段改进世界。

  那么,在软件方面,目前的世界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呢?有这么一些问题可以思考:

  • 现在整个世界的信息化程度是偏高还是偏低?
  • 程序员
  • 的人数够用吗?
  • 软件行业的生产力是偏高还是偏低?
  • 大部分软件系统都可靠吗?

  我想说说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理解。

  虽然现在我们的生活与十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如智能手持设备已经非常普及,可穿戴设备也在蓬勃发展。十年前我们用手机收发短信或者邮件,浏览非常简单而老土的wap页面,但现在,绝大部分人的手机已经取代了电脑,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我们用手机交流,购物,欣赏影视,阅读书籍,玩各类游戏,尤其是飞速发展的移动购物和支付体系,使得我们能在任意场合购买心仪的物品,订购旅游服务和宾馆,叫快餐,打车等等,生活非常美好,那么,整个世界的信息化程度处于什么级别呢?

  我觉得,才刚刚相当于小学二年级,整个世界的信息化程度仍然严重偏低。从现在算起,往前10年,往后10年,这20年时间中,面向个人的信息化服务处于高速发展期,这个领域非常吸引眼球,因为它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可是,另外有一些领域,却非常需要发展,那就是传统行业的信息化。

  之前有不少传统行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化,但这个信息化仅仅能满足自身运作的基本要求,当它与整个社会的潮流相对接的时候,就显得非常落后,迟缓。比如说在网购这个大体系中,普通用户所能看到的是商品展示,比价,下单的过程,但背后的核心环节却是配货与物流。

  我还在上学的时候,有老师这么说过,现在计算机行业非常火热,很可能要饱和了,你们不一定非要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现在回头看这句话,觉得很有趣,人真的很难有眼光看到未来。去年我入职苏宁培训的时候,孙为民副总讲了当年一个决策失误的例子。90年代末,公司统计发现全国空调的年销售量达到数百万台,觉得很可怕,这个行业可能要饱和,估计要再想办法拓展别的商品经营了,但现在,全国空调的保有量为七亿台,即使完全没有新增,十年换一轮,每年也卖得出去七千万台,当年凭什么说这就饱和了?

  所以我现在看程序员的状况,仍然是供不应求,尤其是高端程序员,十分抢手。这个问题的背景就是全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在加速,之前的程序员人数远远跟不上需求量。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一方面是继续培训,促使更多新人来到这个行业,并且认真做下去,另外还有一些别的手段需要考虑。

  我想追问一个问题:世界上懂业务的人多,还是懂技术的人多?很明显,懂业务的人要多很多,什么叫业务?其实就是行业常识,生活经验。

  比如说,一个有经验的仓库保管员,可能文化程度不高,理解不了软件的运行原理之类,但一定对产品出库入库的流程非常熟悉,包括各种审批过程和异常状况,但这些,程序员是不懂的。那如果要促进这个领域的信息化,必然要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结合点,程序员可以学业务,业务人员也可以尝试参与软件研发过程,目前来说,都是前者比较多,因为程序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年轻,学东西快些。但从整体社会效益来说,这其实是不利的,因为程序员是更稀缺资源,而传统业务人员非常多。

  之前见过一个问题:如何让业务人员更好地参与软件研发过程。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法是DSL(Domain Specific Language),核心解决方案是二次开发平台。

  什么是DSL和二次开发平台呢,这两个词听上去很高端,但其实大家有很常用的东西就属于这个范畴,比如Excel,它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公式,还有VBA,使用这些东西的人绝大部分不是软件行业的,Excel就是一种很成功的二次开发平台,公式和VBA就可以算DSL了。

  很多时候这些东西还不够直观,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图形化的编程语言,比如Scratch,现在很多小学生的兴趣班就会学,这些东西相对学起来就比较容易了,我们也可以做一些类似的抽象,以图形化的方式让业务人员能够参与,比如流程配置等等。图形化的东西,是最适合非技术人员理解的。

  所以,要促进社会的信息化程度,最好是能够想办法把各行业的业务人员都拖进来一起搞。具体的分工大致是: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一起定义DSL,技术人员负责DSL的底层平台实现,业务人员负责使用它来构建业务模型和业务流程,甚至业务界面。

  那么,软件行业的生产力是偏高还是偏低呢?我认为严重偏低。什么叫严重偏低?如果以机械力量的变革来对比,软件行业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处于蒸汽机发明之前。也就是说,生产力远远没有被解放,大家做的大部分东西将来是会被机械化的,不再需要这么多人来做这么重复的劳动。可能很多人会对这段话不满,怎么就重复劳动了,你说说我做的什么是可以被机器替代的?

  换个角度看,为什么几乎所有外行都觉得软件贵呢?因为人力成本太高了,他们觉得,做出这么多东西,应该是不需要这么多时间。为什么双方的反差这么大呢?

  我觉得其中的关键点在于绝大部分工作的抽象程度严重不足,另外有很大一部分效率损失在编程平台或编程语言的不完善,比如Web前端。

  从第一代到第四代编程语言,每一代都是损失一定运行效率,而大幅提升编写效率。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软件编程必然越来越粗放,大的趋势是不特别重视细节效率,只要没有数量级的性能损耗。

  所以我们可以预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一些运行效率相对不怎么高的语言或框架,只是为了提高单位时间的生产力。从老板们角度想,也会明白,提升运行机器的性能,要比多雇几个程序员便宜多了。因此,从整体趋势看,追求细节性能的程序员们恐怕会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远了,除非是在某些特定领域。

  那么,绝大部分软件系统都可靠吗?我换一句话来问:各位程序员朋友,如果你们住的房子质量跟你们正在做的软件一样,你敢住吗?感觉大家都在笑,笑是什么意思,我们都懂的。

  那为什么软件系统的质量不容易高呢?我觉得主要原因是流程不完善。那为什么不完善?需求容易变。为什么容易变?是因为不论程序员自己,还是需求方,其实潜意识都认为自己做的东西是变更成本较低的。

  试想一下,为什么没人在盖高楼盖一半变更需求?为什么没人修大桥修一半变更需求?甚至做衣服做一半的时候变更需求,理发到一半变更需求,都会被人认为是不讲理。但是在软件领域,好像这倒成了普遍现象。

  因为整个软件系统的实现,都是虚拟的,看不见摸不着,并不消耗什么物料,所以从这个角度想,变起来当然是容易的。但软件系统的架构,其实也跟实体的没本质区别,变更时候要考虑很多关联因素,并不是就那么孤立的看一小块地方,当然,也会有一些不影响全局的变更。打个比方说,如果你在盖房子盖到一半,那变更外墙颜色肯定是要比变更窗户大小容易的。要是想变得太多,估计只好拆了重来。

  我见过不少公司是通过加强测试的方式来试图控制质量,但个人觉得这种方式不划算,而且收效不高。要想很好地应对需求变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有这个软件一定不会改的想法,然后,从架构上做拆分,隔离,组件化等等,力争做到即使要改,也只改某一块的内部,不影响别的地方。

  很多软件公司,一方面不注重架构的设计与宣贯,导致变更的时候问题多多,程序员也不能很好领会架构意图,一方面忽视整个过程中对架构的管控,认为架构只是最初那张静态图。

  任何一种架构方案,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管控机制。没有哪个盖大楼的只认真管设计图纸,不控制施工过程。架构其实是跟施工过程严格相关的,架构并不是一张扁平的图,而是一个立体的东西,作为整个系统工程的骨架。如果能在开发的时候看到这个骨架逐渐建立,血肉充盈的过程,对整个系统的成功把握一定会大得多,这也就是开发过程中架构管控的理念,具体实现要依赖于不同场景。

  所以,将来的软件开发方案,一定是会朝着几个方向发展:

  • 高生产力,单位时间生产效率更高,普通人员也可以参与
  • 高可控性,整个生产过程更加完备可靠

  有时候看现在的小孩子,会觉得他们很幸福,因为等他们这代长大,就不需要像我们现在这样编写程序了,那时候,编程已经成了一种令人习以为常的通用技能,就像现在的人用Office软件一样,所谓的编程,很可能已经不需要敲代码了,而是图形化,设置几个参数就完事了。​

跟多java,java学习,java面试题  http://techfoxbbs.com/thread-621-1-1.html

【老码农的技术理想】相关推荐

  1. 来自一个老码农的技术理想

    导读 小时候,老师问我,你的理想是什么?我不假思索说是工程师,于是长大之后果然成了工程师.工作这么多年,一直在思考工程师这三个字的意义,终于有一天恍然大悟,原来就是:用技术手段改进世界.在这里谈下,能 ...

  2. 转载一位老码农的技术理想

    在小的时候,老师问:"你的理想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说是工程师,然后,长大之后果真成了工程师. 工作了这么多年,一直在思考工程师这三个字的意义,终是有一天恍然大悟,工程师的意义在于 ...

  3. 盘点那些程序员最污的技术段子,老码农秒懂!

    往往我们看到的都是很枯燥的技术知识,那些很专业的名词,但在那些技术背后的段子,你了解嘛? 据说工作5年的以上的老码农,一眼秒懂! 1.冷备份 假设你是一位女性,你有一位男朋友,于此同时你和另外一位男生 ...

  4. 现身说法:37岁老码农找工作

    点击上方"方志朋",选择"置顶或者星标" 你的关注意义重大! 前几天突然接到dk的电话,要和我聊聊天. 他说他们部门调整,虽然最后他留了下来,但还是非常焦虑.人 ...

  5. 老码农冒死揭开行业黑幕:如何编写无法维护的代码

    [程序员的那些事 注]:这是一篇非常经典的文章,我们以前发过多次.虽然部分内容是针对 Java 语言,但其他部分对所有编程语言都有参考意义.今天重新推荐给新读者朋友,老朋友也值得重温. 编译:我们专栏 ...

  6. 老码农:如何写出让自己满意的代码

    今天有位朋友在微博上问我这样一个问题: "@老码农的自留地 ,最近出于学习目的写一个管理系统,越到后边,越觉得自己前边的代码写得烂.前辈,我想让代码写得更好一点,能不能谈谈你的经验,给我指点 ...

  7. 老码农教你学英语(学习素材)

    对于咱们这些高端大气.时刻需要和国际接轨的码农,英语的重要性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那些胸怀大志的潜在大牛们,想在码农行业闯出一片天地,秒杀身边的小弟们,熟练掌握英语更是实现其目标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否 ...

  8.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码农准备上岸?

    点击"开发者技术前线",选择"星标" 让一部分开发者看到未来 作者   自由飞   来源   http://17bang.ren/Article 前几天突然接到 ...

  9. 老码农:这是我见过最操蛋的代码,切勿模仿!

    作为一名老码农,我的心这次凉透了! 事情起因很简单:我在全国最大ZZ的同性组织某Hub上浏览时候,发现这样的一条信息: Python 超过 C++.JS 薪酬排行第一 (最大招聘网站Indeed.co ...

最新文章

  1. bootstarp js设置列隐藏_隐藏工作表的行、列(第一种简单,第二种很坑,第三种最坑)...
  2. python教程第四版pdf下载-笨办法学python第四版
  3. 向json对象中添加数组
  4. unigui中TUniDBEdit的OnEndDrag问题
  5. Vue2.3.0+使用.sync修饰符对prop进行双向绑定/子组件同步prop到父组件绑定的值
  6. Filter与Servlet的区别和联系
  7. java代码怎样整体左移_java 多行代码左移
  8. 设计模式-17-迭代器
  9. WCF分布式开发必备知识(4):Web Service(转)
  10. Python基础知识详解(十)小结,用python实现教师信息管理系统
  11. 小白spss学习笔记(一)
  12. 【博士论文】深度学习的对抗攻击与鲁棒性测评
  13. win7更换锁屏壁纸(操作步骤)
  14. 海康威视RTSP取流
  15. java生成指定位数的随机英文字符串
  16. dd 命令用来测试硬盘读写速度
  17. CentOS 7安装chrome
  18. javabeans的运用
  19. SQL注入之字符型注入练习(pikachu)
  20. Java中身份证、电话号码用星号(****)加以保护

热门文章

  1. Android自定义控件三部曲文章索引
  2. matlab求两向量夹角_MATLAB教程-台大郭彦甫-第十二节,含练习答案
  3. VS2005的include,library,src等路径自动设置
  4. 【历史上的今天】12 月 14 日:计算复杂性理论先驱出生;雅虎群组被关闭;W3C 召开第一次会议
  5. 云主机上手教程:轻量应用服务器体验
  6. 织梦cms模板-织梦自适应模板-织梦模板
  7. css隐藏滚动条兼容IE,火狐,chrom
  8. self_drive car_学习笔记--第8课:定位算法
  9. 夜来风雨声,MapReduce知多少?
  10. 如何通过数据分析选品(以新零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