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线程并发系列文章:

熟练掌握线程原理与使用是程序员进阶的必经之路,网上很多关于Java线程的知识,比如多线程之间变量的可见性、操作的原子性,进而扩展出的Volatile、锁(CAS/Synchronized/Lock)、信号量等知识。有些文章只说笼统的概念、有些文章深入底层源码令人迷失其中、有些文章只说了其中某个点没有提及内在的联系。

基于以上原因,本系列文章尝试由浅入深、系统性地分析、总结Java线程相关知识,算是加深印象、夯实基础,也算是抛砖引玉。若是相关文章对各位看官有所帮助,幸甚至哉。

通过本篇文章,你将了解到:

1、进程与线程区别

2、开启/停止线程

3、线程的交互

1、进程与线程区别

程序与进程

平时所说的编写一个程序/软件,比如编写好一个APK,这个APK可以直接传送给另一个设备安装,这时候我们说发送给你一个程序/软件,是个静态的单个文件/多个文件的集合。

当安装好APK之后,运行该APK,该程序就被CPU执行了,这时候我们称这个进程在运行了。因此进程是程序的动态表现,也是CPU执行时间段的描述。

image.png

当然,程序与进程也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也就是说一个程序里可以fork()多个进程来执行任务。

进程与线程

CPU调度执行程序之前,需要准备好一些数据,如程序所在的内存区域,程序需要访问的外设资源等,程序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中间变量需要临时存储在寄存器等。这些与进程本身关联的东西称之为进程上下文。

由此引发的问题:CPU在切换进程的过程中势必涉及到上下文的切换,切换的过程会占用CPU时间。

image.png

通俗点理解就是:进程1先被CPU调度执行,执行了一段时间后调度进程2执行,此时上下文就会切换成与进程2相关的。

再考虑另一种情形:一个程序里实现了A、B两个有关联的功能,两者在不同的进程实现,A进程需要与B进程交互,该过程就是个IPC(进程间通信)。我们知道,IPC需要共享内存或者陷入内核调用,这些操作代价比较大。

Android 进程间通信系列文章请移步:Android IPC 看了都懂系列

随着计算机硬件越来越强大,CPU频率越来越高,甚至还发展出多个CPU。为了充分利用CPU,线程应运而生。

进程被分为更小的粒度,原本一个进程要执行A、B、C三个任务,现在将这三个任务分别放在三个线程里执行。

image.png

可以看出,CPU调度的基本单位就是线程。

进程与线程关系

1、进程与线程均是CPU执行时间段的描述。

2、进程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线程是CPU调度的基本单位。

3、一个进程里至少有一个线程。

4、同一进程里的各个线程可以共享变量,它们之间的通信称之为线程间通信。

5、线程可以看作粒度更小的进程。

线程的优势

1、开启新线程远比开启新进程节约资源,并且更快速。

2、线程间通信比IPC简单、快捷易于理解。

3、符合POSIX规范的线程可以跨平台移植。

2、开启/停止线程

既然线程如此重要,那么来看看Java中如何开启与停止线程。

开启线程

查看Thread.java源码可知,Thread实现了Runnable接口,因此需要重写Runnable方法:run()。

#Thread.java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if (target != null) {

target.run();

}

}

而线程开启后执行任务的方法即是run()。

该方法里先判断target是否不为空,若是则执行target.run()。

#Thread.java

/* What will be run. */

private Runnable target;

target为Runnable类型,该引用可以通过Thread构造方法赋值。

由此看就比较明显了,要线程实现任务,要么直接重写run()方法,要么传入Runnable引用。

继承Thread

声明MyThread继承自Thread,并重写run()方法

static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thread running by extends...");

}

}

private static void startThreadByExtends() {

MyThread t2 = new MyThread();

t2.start();

}

生成Thread引用后,调用start()方法开启线程。

实现Runnable

先构造Runnable,再将Runnable引用传递给Thread。

private static void startThreadByImplements() {

Runnable runnable = 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thread running by implements...");

}

};

Thread t1 = new Thread(runnable);

t1.start();

}

生成Thread引用后,调用start()方法开启线程。

停止线程

线程开启后,被CPU调度后执行run()方法,该方法执行完毕线程正常退出。当然也可以在run()方法执行途中退出该方法(设置标记位,满足条件即退出),该线程也将停止。若是run()方法里正在Thread.sleep(xx)、Object.wait()等方法,可以使用interrupt()方法中断线程。

private static void stopThread() {

MyThread t2 = new MyThread();

t2.start();

//中断线程

t2.interrupt();

//已废弃

t2.stop();

}

3、线程的交互

硬件层面

先来看看CPU和主存的交互:

image.png

CPU运算速度远远高于访问主存的速度,也就是说,当CPU需要计算如下表达式:

int a = a + 1;

首先从主存里拿到a的值,访问主存的过程中CPU是等待状态,当从主存拿到a的值后才进行运算。这个过程显然很浪费CPU的时间,因此在主存与CPU之间增加了高速缓存,顾名思义,当拿到a的值后,放到高速缓存,下次再次访问a的时候先去看看缓存里是否有,有的话直接拿到放到寄存器里,最后按照一定的规则将改变后的a的值刷新到主存里。

访问速度: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CPU在寻找值的时候先找寄存器,再到高速缓存,最后到主存。

你可能已经发现问题了,如下代码:

int a = 1;

int a++;

线程A、线程B分别执行上述代码,假设线程A被CPU1调度,线程B被CPU2调度。线程A、B分别执行a = 1,此时CPU1、CPU2的高速缓存分别存放着a=1,当线程A执行a++时发现高速缓存有值于是直接拿出来计算,结果是:a=2。

当线程B执行时同样的从高速缓存获取值来计算,结果是:a=2。

最后高速缓存将修改后的值回写的主存,结果是a=2。

这样的结果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CPU针对此种情况设计了一套同步高速缓存+主存的机制:MESI(缓存一致性协议)

该协议约定了各个CPU的高速缓存间与主存的配合,尽量保证缓存数据是一致的。但是由于StoreBuffer/InvalidateQueue的存在,还需要配合Volatile使用。

有关Volatile详细解析请移步:真正理解Java Volatile的妙用

软件层面

由于寄存器、高速缓存的存在,让我们有种感觉:每个线程都拥有自己的本地内存。

实际上,JVM设计了JMM(Java Memory Model Java内存模型):

image.png

本地内存是个虚拟概念,如下代码:

static Integer integer = new Integer(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1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integer = 5;

}

});

Thread t2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integer = 6;

}

});

t1.start();

t2.start();

}

integer 在主存中只有一份,可能还存在于寄存器、高速缓存等地方,这些地方对应的是本地内存。而不是每个线程又重新复制了一份数据。

再看看一段代码:

static boolean flag = false;

static int a = 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1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a = 1; //1

flag = true; //2

}

});

Thread t2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if (flag) { //3

a = 2; //4

}

}

});

t1.start();

t2.start();

}

若是线程1先执行完,线程2再执行,结果没问题。若是两个线程同时执行,由于//1 //2之间没有依赖关系,编译器/处理器 可能会对//1 //2交换位置,这就是指令重排。如此之后,有可能执行顺序是:2->3->4->1,还有可能是其它顺序,最终的结果是不可控的。

线程交互的核心

从上述的软件层面、硬件层面分析可知,线程1、线程2、线程3各自的本地内存对其它线程是不可见的;多个线程写入主存时可能会存在脏数据;指令重排导致结果不可控。

多线程交互需要解决上述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也是线程并发的核心:

1、可见性

2、原子性

3、有序性

上述三者既是并发核心,也是基础,只有满足了三者,线程并发的共享变量结果才是可控的。

我们熟知的锁、Volatile等是针对三者中的某个或者全部提出的解决方案。

互斥与同步

互斥的由来

要满足并发的三个条件,想想该怎么做呢?

先来看看原子性,既然多线程同时访问共享变量容易出问题,那么想到的是大家排队来访问它,当其中一个线程(A)在访问时,其它线程不能访问,并排队等待A线程执行完毕后,等待中的线程再次尝试访问共享变量,我们把操作共享变量的代码所在的区域称为临界区,共享变量称为临界资源。

//临界区

{

a = 5;

b = 6;

c = a;

}

如上面的代码,多个线程不能同时访问临界区。

这种访问方式称为:互斥。

也就是说多个线程互斥地访问临界区可以实现操作的原子性。

同步的由来

临界区内的操作的共享变量在不同的线程可能有不一样的处理,如下代码:

//伪代码

int a = 0;

//线程1执行

private void add() {

while(true) {

if (a < 10)

a++;

}

}

//线程2执行

private void sub() {

while(true) {

if (a > 0)

a--;

}

}

线程1、线程2都对变量a进行了操作,两者都依赖a的值做一些操作。

线程1判断如果a<10,则a需要自增;线程2判断如果a>0,则a需要自减。

线程1、线程2分别不断地去检查a的值看是否满足条件再做进一步操作,这么做没问题,但是效率太低。如果线程1、线程2检查到不满足条件先停下来等待,当满足条件时由对方通知自己,这样子就不用傻乎乎地每次跑去问a是多少了,极大提升了效率。

因此,交互变成这样子:

//伪代码

int a = 0;

//线程1执行

private void add() {

while(true) {

if (a < 10)

a++;

else

//等待,并通知线程2

}

}

//线程2执行

private void sub() {

while(true) {

if (a > 0)

a--;

else

//等待,并通知线程1

}

}

这么说流程有点枯燥,我们用个小比喻类比一下:

用小明表示线程1、小刚表示线程2,小明要发一批集装箱,先把箱子拿到库房外的空地上,空地面积有限,最多只能放10个箱子,等待小刚过来拿货。

1、刚开始小刚发现空地没货,于是等待小明通知。小明发现没货,开始放货。

2、小明发现空地上还可以放箱子,于是继续放。

3、小明发现箱子已经放了10个,空地占满了,于是就休息下来不再放了,并打电话告诉小刚,我的货够了,你快点过来拿货吧。

4、小刚收到通知后,过来拿货,一直拿,当发现货拿完之后,就不再拿了,并打电话告诉小明,货拿完了,你快放货吧。

于是整个流程简述:小明放了10个箱子就等待小刚拿,小刚拿完之后通知小明继续放。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是批量放了箱子,再批量拿箱子,并没有拿一个放一个。关于这个问题,后面细说

又因为小明、小刚都依赖于箱子的个数做事,通过上面对互斥的分析,我们知道需要将这部分操作包裹在临界区里进行互斥访问。

我们把上面的交互过程称之为:同步

同步与互斥关系

可以看出,同步是在互斥的基础上增加了等待-通知机制,实现了对互斥资源的有序访问,因此同步本身已经实现了互斥。

同步是种复杂的互斥

互斥是种特殊的同步

解释了互斥、同步概念,那么该这么实现呢?

接下来系列文章将重点分析系统提供的机制是如何实现可见性、原子性、有序性的以及互斥、同步与三者的关系。

下篇文章:聊聊Unsafe的作用及其用法。

您若喜欢,请点赞、关注,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持续更新中,和我一起步步为营系统、深入学习Android

java+向前进一_Java 线程基础相关推荐

  1. java多线程构造函数_java线程基础巩固---多线程与JVM内存结构的关系及Thread构造函数StackSize的理解...

    多线程与JVM内存结构的关系[了解]: 对于最后一个有疑问的构造中stackSize参数,其实学过编程滴人从参数字面就比较容易理解,栈大小嘛,这里从官方文档上来了解一下这个参数: 而之前在学习java ...

  2. java 并发 面试_Java 并发基础常见面试题总结

    1. 什么是线程和进程? 1.1. 何为进程? 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是系统运行程序的基本单位,因此进程是动态的.系统运行一个程序即是一个进程从创建,运行到消亡的过程. 在 Java 中,当我们启 ...

  3. 零基础java自学就业_java零基础到就业需要多长时间呢?

    展开全部 先以肯定的语气说明一下自学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3663030Java,多久可以找到工作: 按照目前Java的体系来说,Java的 ...

  4. java runnable 异常_JAVA 线程中的异常捕获

    在java多线程程序中,所有线程都不允许抛出未捕获的checked exception(比如sleep时的InterruptedException),也就是说各个线程需要自己把自己的checked e ...

  5. java dump 工具_Java线程Dump分析工具--jstack

    jstack用于打印出给定的java进程ID或core file或远程调试服务的Java堆栈信息,如果是在64位机器上,需要指定选项"-J-d64",Windows的jstack使 ...

  6. java 线程不足_Java 线程基础知识

    wait() 和notify().notifyAll() 这三个方法用于协调多个线程对共享数据的存取,所以必须在 Synchronized 语句块内使用这三个方法,否则会抛出错 IllegalMoni ...

  7. java线程 属性_Java 线程基础

    本文部分摘自<Java 并发编程的艺术> 线程简介 1. 什么是线程? 现代操作系统在运行一个程序时,会为其创建一个进程,一个进程里可以创建多个线程.现代操作系统调度的最小单元是线程,也叫 ...

  8. java多线程基础_java线程基础

    1. 创建线程的两种方式 2. 线程的生命周期 3. 同步的方式 4. 死锁 5. 生产消费模型.监控模型 创建线程的两种方式 Java代码   publicclassThread1extendsTh ...

  9. java启动子线程过多导致卡死_java线程基础巩固---多Product多Consumer之间的通讯导致出现程序假死的原因分析...

    在上一次中已经实现一个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初步模型(http://www.cnblogs.com/webor2006/p/8413286.html),但是当时只是一个生产者对应一个消费者,先贴下代码: p ...

最新文章

  1. solve Ax+By+C=0
  2. 【转】推荐两款富文本编辑器:NicEdit和Kindeditor
  3. android网络请求回调管理,Android HTTP网络请求的异步实现
  4. ITIL好看不好吃?(四)
  5. 122_Power PivotPower BI不连续日期的日环比
  6. EBay架构案例分析
  7. C#使用SharpZipLib实现zip压缩
  8. java中的异常和处理
  9. 详解多维数组与指针之间的关系
  10. 2.5.PHP7.1 狐教程-【数据类型】
  1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常见问题(工具,概念,脚本)
  12. Qt:操作系统注册表
  13. imutils基础(7)使用 OpenCV 查找轮廓中的极值点
  14. 35岁的程序员:第16章,双重担忧
  15. 基于swoole的网页一对一实时聊天
  16. Unity常用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
  17. ubuntu18.04下复现 singleshotpose(yolo-6D) 源代码复现
  18. 有哪些一般人不知道的数据获取方式
  19. Hartree-Fock理论(更新中)
  20. Linux查看pcie槽位

热门文章

  1. PHP日期、时间戳相关的小程序
  2. stm32 IAP + APP ==双剑合一
  3. nload实时查看linux服务器网络流量的工具
  4. sqlserver关键字
  5. js正则匹配闭合标签_正则匹配闭合HTML标签(支持嵌套)
  6. 开发服务器 VSS开发库 自动备份方案
  7. spring框架(五)之JdbcTemplate基本使用
  8. (JAVA)Map集合
  9. 利用旧手机自建anki服务器,废旧手机变身服务器,打造私人云盘
  10. 世界最早投入运行的计算机网络是,世界最早投入运行的计算机网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