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 数据包速率计算方法

我们知道1个千兆端口的线速包转发率是1.4881MPPS,

百兆端口的线速包转发率是0.14881MPPS,这是国际标准,但是如何得来的呢?

具体的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会在每个包的前面加上64个(前导符)preamble也就是一个64个字节的数据包,原本只有512个bit,但在传输过程中实际上会有512+64+96=672bit,也就是这时一个数据包的长度实际上是有672bit的千兆端口线速包转发率=1000Mbps/672=1.488095Mpps,约等于1.4881Mpps,百兆除于10

为0.14881Mpps那么以后很简单了,其实直接用设备参数中的pps数值乘以672那么就转化成我们比较能理解的大众化的bps概念了。

一般销售为了方便大家计算和整数化的理解就改672为500。

理解了这个后忽然发现网络设备选型原来是那么的简单,我只需要预计网络中的总节点数和带宽需求及流量需求,那么需要的交换机性能型号和路由器型号就呼之欲出了。

注:现在的设备很多是三层交换机,我们看到的参数是分别针对三层模块和二层模块来说的。

例如4楼提到的的6509就是这样了。

数据交换能力是720Gbps,但是路由包转发能力是400Mpps。这里没有矛盾。因为两个数据都不是描述一件事情。

交换机背板计算

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也叫交换带宽,一般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从几Gbps到上百Gbps不等。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越高。

一般来讲,计算方法如下:

1)线速的背板带宽

考察交换机上所有端口能提供的总带宽。计算公式为端口数*相应端口速率*2(全双工模式)如果总带宽≤标称背板带宽,那么在背板带宽上是线速的。

2)第二层包转发线速

第二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二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二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3)第三层包转发线速

第三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三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三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那么,1.488Mpps是怎么得到的呢?

包转发线速的衡量标准是以单位时间内发送64byte的数据包(最小包)的个数作为计算基准的。对于千兆以太网来说,计算方法如下:1,000,000,000bps/8bit/(64+8+12)byte=1,488,095pps 说明:当以太网帧为64byte时,需考虑8byte的帧头和12byte的帧间隙的固定开销。故一个线速的千兆以太网端口在转发64byte包时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快速以太网的线速端口包转发率正好为千兆以太网的十分之一,为148.8kpps。

*对于万兆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

*对于千兆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

*对于快速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0.1488Mpps。

*对于OC-12的POS端口,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1.17Mpps。

*对于OC-48的POS端口,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468MppS。

所以说,如果能满足上面三个条件,那么我们就说这款交换机真正做到了线性无阻塞

背板带宽资源的利用率与交换机的内部结构息息相关。目前交换机的内部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共享内存结构,这种结构依赖中心交换引擎来提供全端口的高性能连接,由核心引擎检查每个输入包以决定路由。这种方法需要很大的内存带宽、很高的管理费用,尤其是随着交换机端口的增加,中央内存的价格会很高,因而交换机内核成为性能实现的瓶颈;二是交叉总线结构,它可在端口间建立直接的点对点连接,这对于单点传输性能很好,但不适合多点传输;三是混合交叉总线结构,这是一种混合交叉总线实现方式,它的设计思路是,将一体的交叉总线矩阵划分成小的交叉矩阵,中间通过一条高性能的总线连接。其优点是减少了交叉总线数,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总线争用;但连接交叉矩阵的总线成为新的性能瓶颈。

传输速率

1M带宽的意思是1Mbps注意是bps而不是Bps!

换算吧,1Bps=8bps;

所以1Mbps=128KBps;

所以下载速度最高为128KBps

1Mbps=1024KBps/8=128KBps

随便说说什么是bps

bps是bits per second的缩写,表示比特/秒。那么客户下载一首5兆的MP3歌曲,需要多长时间?这与下载速率有直接的关系。

以普通的ADSL为例(基本都能达到50Kbps的下载速率):(5MB=5120KB÷50K=102.4秒,约1.7分钟。

端口速率与包个数计算 PPS 与 BPS

分类: L2 Switch 2009-06-15 17:59 1650人阅读 评论(0) 收藏 举报

byte路由器面试工作

端口速率 与 包个数   PPS 与 BPS

下面是某位同事的面试题,

“交换机端口速率100Mbps代表什么意思? 那每秒钟能最多能发送多少个数据包 ? ”

如果你能回答请忽略下文。

一, PPS 和BPS的概念.

PPS = Packets Per Second

Bps  = Bytes Per Second

bps  = bits per Second

二, 计算公式,

如以每秒 200个包的速率发送包大小为100Bytes的数据包,  则其速率为多少byteps / bps,

( 8 + 100 + 12 ) x 200 = 24000 Byte per seconds

其中 8 为 8个字节的前倒符 ,  12为12个字节的包间隔(gap)

(64 +100x8 +12x8) x 200 =  192000 bitps

三, 详细如下,

100m的以太网,全双工就是200m,其单位就是bit/s,100m换算成byte则是100/8=12.5m byte/s,换算出来就是12500000bytes。那么在以太网的数据包中,最小的数据包的大小是64byte/s,加上8个byte的前导字节以及12个byte帧间间隙,合计就是84byte。那么用12500000/84=148809,得到在100m吞吐量单向环境下的每秒最大的包转发个数148809,换算成k即为148.8k pps。同上,则在双向200m吞吐量的以太网中,每秒转发个数297618,换算成k则包转发率为297.6k pps。

这是在二层交换上面所能达到的包转发率,但是如果一个路由器在三层路由上面,甚至在开启nat的情况下,其包转发率会有很大降低,而这个值才是真正用户值得关心的,所以我们在看到很多商家在一直强调包转发个数148810个包,其实这是二层交换的理论极限值,而不是真正的路由器在三层工作时候的值。

posted on 2015-04-13 23:56 电子灵魂 阅读(...) 评论(...) 编辑 收藏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wordgao/p/4423696.html

以太网 数据包速率计算方法相关推荐

  1. 百兆以太网口通信速率_以太网 数据包速率计算方法

    我们知道1个千兆端口的线速包转发率是1.4881MPPS, 百兆端口的线速包转发率是0.14881MPPS,这是国际标准,但是如何得来的呢? 具体的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会在每个包的前面加上64个(前导符 ...

  2. 以太网数据包速率计算方法

    我们知道1个千兆端口的线速包转发率是1.4881MPPS, 百兆端口的线速包转发率是0.14881MPPS,这是国际标准,但是如何得来的呢? 具体的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会在每个包的前面加上64个(前导符 ...

  3. 以太网数据包、IP包、TCP/UDP 包的结构(转)

    源:以太网数据包.IP包.TCP/UDP 包的结构 版本号(Version):长度4比特.标识目前采用的IP协议的版本号.一般的值为0100(IPv4),0110(IPv6). IP包头长度(Head ...

  4. 【Socket网络编程】7.以太网数据包、IP数据包、UDP数据包

    以太网数据包.ip数据包.udp数据包 搭配这篇博文服用,效果更好:数据封装 和 数据拆封:https://blog.csdn.net/u011754972/article/details/11794 ...

  5. linux添加以太网头部函数,linux – 在内核模块中创建一个以太网数据包并发送它...

    我需要创建一个以太网数据包并在我的内核模块中发送它.有人可以帮我这样做吗? 我想我需要使用dev_alloc_skb创建一个skb,然后我需要编写mac_ethernet,插入数据并使用dev_que ...

  6. TCP/IP网络协议栈:以太网数据包结构、802.3、MTU

    <TCP/IP网络协议栈:以太网数据包结构.802.3> <TCP/IP网络协议栈:ARP协议详解> <TCP / IP攻击:ARP缓存中毒的基本原理.TCP序列号预测和 ...

  7. 通信协议——以太网数据包协议格式

    以太网数据包协议格式 MAC层 ARP层 IP层 ICMP UDP TCP.UDP数据包大小的限制 MAC层 帧格式: 帧介绍: 帧间隙(IFG): 网络设备和组件在接收一个帧之后,需要一段短暂的时间 ...

  8. #获得请求来源ip_以太网数据包TCP、IP、ICMP、UDP、ARP协议头结构详解

    以太网首部 目地MAC地址(8字节) 源MAC地址(8字节) 类型(2字节) 1.IP头的结构 版本(4位) 头长度(4位) 服务类型(8位) 封包总长度(16位) 封包标识(16位) 标志(3位) ...

  9. 四种以太网数据包详解

    1.1 Ethernet II协议简介 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该标准定义了在局域网中采用的电缆类型和信号处理方法.EthernetII由DEC,Intel和Xerox在19 ...

最新文章

  1. python实现链表反转(转置)
  2. cad去水印_CAD神技巧神插件,助你绘图效率提高N倍!
  3. .NET 设计规范--.NET约定、惯用法与模式--6.为扩展性而设计
  4. Java: 在dos窗口输入密码,不要把密码直接显示出来,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5. python for循环1 到10_python for循环(1)
  6. winform 菜单激发窗体切换做法
  7. cuda并行编程之求解ConjugateGradient(共轭梯度迭代)丢失dll解决方式
  8. HDU 5693:D Game(区间DP)
  9. 【转】C#正则表达式教程和示例
  10. Camera persist使用手册之log使用技巧
  11. Python代码混淆工具,Python源代码保密、加密、混淆
  12. addr2line 回复“问号”问题的解决和一些发现
  13. 压缩文件右击找不到Bandizip解压选项
  14. 左耳听风-Equifax信息泄露始末
  15. 零基础学习C++系列课程(九) 持续更新中
  16. Android Volley 之自定义Request
  17. Work20230405
  18. 用C语言实现的简单Web服务器(Linux)
  19. 史上讲解最好的Docker教程,从入门到精通(建议收藏的教程)
  20. 显示答案c语言代码编程,c语言编程例题及答案

热门文章

  1. 第六章 Qt布局管理器Layout
  2. [转]Oracle DB管理内存
  3. iOS全局变量与属性的内存管理
  4. Asp.Net基础 - 9.Web开发原则
  5. 使用.Net 1.1的项目,TreeView控件不能正常显示
  6. python中exception类的_面试题 | 列举几个Python中的标准异常类?
  7. Thread的run()与start()的区别
  8. javaweb之Filter详解
  9. homelede软路由设置方法_斐讯无线路由器怎么设置 斐讯无线路由器设置方法【详解】...
  10. php pdo 参数绑定,PDO预处理之参数绑定和列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