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用了9年印象笔记,打算彻底放弃,直到……

欢喜:想想使用印象笔记9年,在打算彻底放弃的一瞬间,是什么让印象笔记这匹当初的“死马”,现在活蹦乱跳地把她的知识管理系统盘活?这篇文章有她系统的思考,相信会对你有启发。

1九年,累觉不爱

2020年,是我使用印象笔记的第九个年头。8月底,在经历了超级笔记刚上线无数次软件崩溃的折磨后,纵使还有专业账户的两年订阅,我已经准备好,跟这个我曾经最爱的软件说再见了。

这九年间,“象笔”(我对印象笔记的爱称)曾是我求学路上忠实的伙伴,帮我记录了许多阅读、课程和教学笔记。从国际版到中国版再到微信小程序的平台拓展,从“清单”到“模板”等种种新功能的上线,印象笔记的产品和盈利模式不断扩展和迭代。

然而我却开始觉得,这个软件,似乎越来越冗杂,越来越鸡肋,越来越难用了。与此同时,新的笔记软件层出不穷,比如国外的Notion, Roam Research或是国内的语雀、wolai,都各有千秋。不打算在一棵树上吊死,我把所有的笔记都导入了Notion,打算彻底和印象笔记分手了。

2初识:一线转机

最终将我和印象笔记从分手边缘拉回到蜜月期的,是欢喜老师的印象笔记写作营。

其实这之前我经常在印象笔记的公众号上看到这门课程的广告,偶尔也会点进去浏览一下。但是我一直对这门课不太感冒,心想:我又不是没上过类似的课,价格可都比这个贵多了,也都是满满的干货,再上这个课也不会有什么改善的,何必呢。而且每当看到欢喜老师的照片,心里小魔鬼也不禁酸溜溜地吐糟——“长得这么帅,一看就不像是个实力派”。

然而当我在知乎上研究印象笔记的替代产品时,我偶然间看到了欢喜老师的一些回答。他对于印象笔记作为一个软件产品的评价中肯、详实,令我很有共鸣。

出于好奇,我继续阅读了他的《如何用印象笔记打造终身受用的写作系统》以及小慧梨的《从崩溃心塞到井然有序,印象笔记28天进阶之旅》,这两篇文章为我打开了一扇新大门。

我才明白,原来印象笔记里,最重要的组织架构不是笔记本,而是标签!

这么些年,我最嫌弃的“笔记本组-笔记本-笔记”三层级,其实是最合理、最周到的安排。我还学习到了可以用知识卡片,通过“见、感、思、行”的层层处理,把任何信息和知识拆解成自己的素材,终结笔记“收藏即冷藏”的命运。

于是,我决定最后给印象笔记一个机会。抛开之前的偏见和固执,我报名了欢喜写作营。

现在,四周过去了,不敢说我能完全实践课程所交付的每个观念和方法,但至少印象笔记这匹当初的“死马”,现在已经活蹦乱跳地把我的知识管理系统盘活了。

反思这前后180°的转变,我认为最有收获的是两点。

1)建立一个系统的、可持续拓展的标签架构。

2)用“见感思行”知识卡片,实现对任何知识的“破”与“立”。

后者,是把知识点拆开揉碎了,变成自己孵化出的最小知识单元。前者,是编制一张纵横交错的网络,把知识单元联系起来。

基于时间有限,这篇作业里,我只着重回顾标签系统。等以后知识卡片积攒得更多了,再具体反思我的感想和心得。

3良药:标签系统

即使是最开始使用印象笔记的用户,也会很快意识到,印象笔记里,最多只能建立“笔记本组-笔记本-笔记”这三个层级。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标签在印象笔记里,是可以有无限层级的。为什么会这么设计呢?其实,这个设定背后有着发人深省的用意。

标签,印象笔记的灵魂

写作营之于我最大的价值,其实就是帮助我构建了一种联结知识的新思路,这就是“标签系统”。一旦标签系统建立,就像是习武之人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一通百通。面对任何笔记,能轻松自如地处理,为其厘清来路,定好归处。

标签为什么有这么神奇的作用呢?

首先,标签思维将一个笔记对应多种属性,更符合现实情况。

比如,我参加了一个英语演讲的讲座,做了一则笔记。如果遵循笔记本思维的话,那么,一个萝卜一个坑,这个笔记只能放到一个笔记本中。这个时候问题来了,假设我有两个笔记本,分别是 “英语” 和“演讲”,我该把这则笔记放在哪里呢?是不是有点纠结?不论放到那个笔记本,都会觉得不太合适。

这个时候,请遏制住自己想再建一个“英语讲座”笔记本的冲动!深呼吸,平静一下,我们采取标签思维试一试。

年轻人才做选择,成年人,会打标签

其实,我可以给这个笔记同时打上 “英语” 和“演讲”这两个标签。那么,以后不论是搜索其中任意一个标签,我都能看到这个笔记。标签思维,使单一个体可以同时对应多种属性,但又不从属于其中任何一方。这种定义方式其实更接近于现实世界中的情况。

其次,标签可以把分散的个体串联起来,尤其适合主题研究。上面说到,对于一个笔记,我们可以给它打上无数个标签,从而在它与其他的笔记之间建立一种强链接。因此,标签系统允许我们以多种维度去组织信息,而笔记本思维和电脑中的文件夹层级相同,是线性的。

笔记本系统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大娃套小娃,套着套着,知识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弱,我们对一个主题宏观结构的印象也愈加模糊,最终只套着个寂寞。

有人说,我用搜索就可以解决问题啊,还可以关键词叠加,效率杠杠的。不错,搜索用得好很重要。但是,搜索是基于碎片化的信息来筛选结果的。一篇文章,只要是标题或全文中有你输入的那几个关键词,都会出现在搜索结果中。

但是,当你有太多的笔记时,搜索可能无法快速有效地筛选出你需要的信息。同时,搜索到的结果只能一时管用,终究还是没法帮助你构建出更加完整的知识树。

充分利用多个标签的交集,不仅可以快速定位、筛选笔记,还不会削弱主题之间的相关性。同时,这也是彻底根除冗余的笔记本体系的一剂猛药。

以前,我会给每一门课列一个笔记本组,下设“课程笔记”“论文素材”“相关知识”三个笔记本。这样,有多少门课,就有多少个笔记组,以及笔记组数目x3的笔记本。时间久了,笔记本越来越多,但知识却越来越分散,我也因此懒得回顾和复习笔记了。

现在,我在“课程库”标签组里,按照课程的主题分类,把每个课程当作一个项目,归属到相关主题下。同时,我在“笔记属性”下设“课程笔记”“论文素材”“相关知识”三个标签。这样,每一个笔记即使是在“归档”文件夹中彼此独立,我仍可以通过标签系统随时调取任何课程、主题下的相关笔记,超级方便。

读到这里,我兜售的这套“标签大法好”的洗脑式营销可能已经开始微微生效了。但是,在你兴致勃勃地准备着手给笔记打标签之前,请容我再废话两句。否则这套标签神功,你可能会练到走火入魔,前功尽弃。

系统,标签的依托

其实,参加课程之前,我对标签这个功能也并不陌生,也经常会有意识地去给笔记打标签。但是,单纯打标签的这个行为并没能为我带来任何帮助。问题出在哪里呢?一言以蔽之,标签没成系统。

如果想真正有效地搭建一个管理印象笔记的架构,那么标签必须成系统才能管用。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纯靠灵感打标签很有可能事倍功半。不仅会导致标签之间没有严谨的逻辑关系,而且还可能因为命名的不规范,有许多内容相似却表达不同的标签。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情况,请小心,你可能又走回逆袭自己的老路上了。

1 成系统

标签系统,首先要能涵盖你知识管理的主要范围。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笔记,都应该在这个标签系统中找到至少几个相对应的标签。接着,标签系统,顾名思义,就是要自成体系。最开始,最容易上手的方式,可能就将之前的笔记本系统转化到标签系统中。比如之前的笔记本是“工作”“生活”“家庭”,标签的主干也这么设定,这样笔记本的结构就可以尽量精简。

这种方式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在刚开始的时候,我曾经对这个改变感到非常别扭,总觉得有种张冠李戴的感觉。那时的我,全身心都散发着拒绝的信号,却又不得不带着怨念,一点点修改。这个时刻,一定不要气馁或放弃,因为随着不断地整理标签系统,人的思维惯性会慢慢扭转和升级。

等到标签更加完整后,你会真的相信,有人可以完全依托标签系统,只建一个笔记本,也能把印象笔记管理得井井有条。

这里我还想强烈推荐一下建立“主题库”标签。我觉得这个非常适合学生党或是任何对一门专业有着长期且严肃学习需求的用户。

比如我的专业是艺术史,那么这就可以作为专业主题库的基础层级,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向上和向下扩展。向上,我可以扩充到人文类甚至更广泛的知识领域。这里但凡和我的专业不直接相关的,必须要坚持粗放分类的原则。

比如,有关社会宗教学的内容,可以同时打“社会学”、“宗教学”两个标签,而不是在社会学或宗教学下面另设一个“社会宗教学”的标签。向下,我借鉴了艺术史领域里,最权威会议的研究领域分类(field of study),对本专业下的主题进行了更细化的分支。(上:会议的研究领域分类,下:我的专业主题库标签组)

我的新标签体系

主题库的好处不仅在于让知识成体系,更能让任何一个碎片化信息在知识系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假设你的整个知识体系是一片森林,那么随时迸发的一个灵感或许是一片树叶,一篇文章是一个枝杈,一本书或是一门课程是一棵棵树木。借由标签系统中的主题库,可以达到“见树叶也见森林”的效果。

2 可拓展

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有人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标签系统也搭建好了,但是后来遇到了一些文章或是笔记,在标签系统中找不到对应的标签,又该怎么办呢?这就牵扯到标签系统“可扩展”的属性了。这种情况下,首先你应该反思:

这个文章或笔记,对我的知识体系有足够的价值吗?

我有必要存储它吗?以后我是否还有可能再看?

如果以上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我们可以在创建笔记后,

修改一下标签系统,建立合适的标签,

给笔记打上标签。

有时候,时间不够,一时间没找到合适的标签,也没有关系。

可以先将其放到收集箱中,等到有时间了再处理。

总的来说,笔记和标签系统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是彼此的参照。

标签体系因此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必定会是

一个不断扩展、不停更新的结构

3 终为始

熟悉Excel操作的人可能对“制表思维”并不陌生。表格本身设置得合理,那么后期数据的录入和统计分析也会更加顺利。所以在设置表格之初,就要尽量预想到将来打算怎么用这个表。这种”以终为始“的思维方式同样适用于建立标签系统:通过站在未来应用的角度,来反推现在设立标签的必要性和方式。

前文说到,在标签系统里,“任何一个笔记,都应该在这个标签系统中找到至少几个相对应的标签”。这里我用了个虚词“几个”,但到底是1-2个还是5-6个呢?其实这就取决于,你将来可能会怎么用现在记录的笔记。

以我自己为例,我只是偶尔会用印象笔记日记 ,多数时候还是更享受在手账上涂涂画画,记录很多感想。所以,我不会考虑为日记建立特别详细的日期标签。比如精确到日的标签,对于想要回顾“去年今日”的用户会很方便,但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却完全没有必要。

“以终为始”的原则在整个知识管理的流程中都很有借鉴意义。比如我之前谈到,以自己的专业学科为核心建立主题库的具体方法,以及在遇到没有标签可打的时候,应该先问自己的几个问题,其实都遵循了“以终为始”的思维逻辑。这个原则的本质,让我们做自己知识的主人,而不是被外界各种纷杂的信息牵着鼻子走。

3 大象,重新出发

总结一下,要想利用印象笔记高效地积累和管理知识,建立一个专属于自己的标签系统至关重要。

标签系统的搭建,需要符合三大原则:成系统、可拓展、终为始。

四周的学习,我的收获还有很多很多。很庆幸自己与这门课程相遇,也与这么多热爱学习和不断精进的小伙伴们结伴同行。

在参加的众多网上课程中,这门课程可能不是信息量最大的一门,但却是我受益最深的课程之一。

每节视频课,短短不到10分钟,但是结合课程的作业和答疑,却真的能带领我行动起来,让我体会到到知行合一的快乐, 打破了9年间如鲠在喉的知识管理困境。

倘若可以把我与印象笔记的故事比作一次旅程的话,那么写作营就像一座分水岭,划分了两个时代。

过去的时代里,我像是个懵懵懂懂的小孩子,跌跌撞撞、糊里糊涂。印象笔记之于我,只是一个云端笔记本而已,是我给信息归档的地方。学了不少课,都没能开窍,平坦的大路上,我前进的脚步却愈加沉重。

现在,我蜕变成了一个方向感更清晰、方法论更成熟的成年人。印象笔记也因此变成了我生产知识的工厂。

我在这里收集、加工原料,为的是创造出更多属于我的真知,而不是归档笔记和简单记录而已。带着这份全面升级的认知,我相信自己接下来的旅程,会有更精彩的风景。

第20期—印象笔记·写作系统行动营火热报名中

让每一次积累,都能产生复利

= 和我创造另一个可能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印象笔记html标签删除吗,我用了9年印象笔记,打算彻底放弃,直到……相关推荐

  1. js中增加标签删除标签和input修改获取内容

    1.增加标签 创建标签:document.createElement('标签id名') 在某一标签内的最后面插入标签:c.appendChild(b): //即给c加一个孩子b,记住这个孩子是后面进来 ...

  2. docker 根据标签删除镜像_10 个 Docker 镜像安全最佳实践

    <Docker 镜像安全最佳实践速查表[1]>列举了 10 个诀窍和指南,确保更安全和更高质量的 Docker 镜像处理.此外,还可以检视有关 Docker 安全的新报告<Docke ...

  3. 文本处理去除html标签,删除html标签得到纯文本可处理嵌套的标签

    方法基本上来自THinkphp中的源码,但是被我修改了一下 /* *@Description:删除HTML标签,得到纯文本.可以处理嵌套的标签 * */ class deleteHtmlTags{ p ...

  4. 印象笔记三级目录_【知识管理】如何使用印象笔记的多级目录标签做知识分类管理?...

    前言 之前讲过怎么用印象笔记做知识管理,感觉讲得不够清晰,我试着重新梳理,请多多指教. 相关阅读: 原文是在公众号上排版的,复制到知乎就没那么好的阅读体验,有需要可以去微信阅读. 玩个小游戏 我们不妨 ...

  5. Note Express 使用标签 删除标签 操作标签

    首先,确认您的 NE 是最新版本: 接着,在标签云中选中您想要删除的标签,此时,右侧列表中就出现了该标签对应的所有题录: 然后,在右侧 Ctrl+A 全选题录,再 Ctrl+T 编辑标签: 最后,在弹 ...

  6. vue 实现添加标签删除标签

    <!DOCTYPE html> <html> <head><meta charset="utf-8" /><meta http ...

  7. 关于HTML5的audio标签和video标签删除下载图标

    video标签和audio标签在谷歌浏览器上自带下载按钮,当我们不想要下载按钮的时候,可以试一下以下操作 第一种方案: 在video或者audio标签上添加controlsList="nod ...

  8. 印象笔记 HTML邮件,如何通过私有邮箱保存邮件到印象笔记?

    通过发送邮件到私有邮箱,可以保存邮件到印象笔记.每个印象笔记帐户会有一个对应的印象笔记私有邮箱地址(格式:用户名.随机码@m.yinxiang.com) 1. 如何查看印象笔记私有邮箱地址: (1)W ...

  9. 印象笔记android 闪退,Android 写一个属于自己的印象笔记

    之前在看大部分的Android 富文本编辑几乎都是利用webview实现,所以,便有了做一个Android原生的富文本编辑器的主意. 样例 照惯例先秀一下图: 列表 预览模式 编辑模式 该富文本编辑器 ...

最新文章

  1. 一个搜索需求搞垮微服务
  2. 在Rails中撤消脚手架
  3. ubuntu14.04交叉编译vlc2.1.5源码,编译出在win32下运行的程序
  4. python变量类型之间转换_Python常用数据类型之间的转换总结
  5. asp.net mysql 增删该查_asp.net 数据库的增删改查
  6. execv shell_exec系列函数(execl,execlp,execle,execv,execvp)使用
  7. ubantu 单用户模式进入系统
  8. Java多线程并发编程实践总结
  9. python如何上传文件_python请求文件上传
  10. hive3.1.2 flink写数据到hive报错Reading or writing ACID table.....
  11. 7-1 前n项的和1 (10 分)
  12. Vuforia入门之简单图片识别案例(一)
  13. IEEE Access 算法 伪代码排版出错
  14. 连载《国培计划》骨干教师的研修日志之八:米新江教授讲座有感
  15. Netbackup 8.1 许可证
  16. 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区别
  17. MFC CStdioFile
  18. 中通天鸿用ABC技术打通产业互联网数据的“任督二脉”
  19. 剑桥大学《2020年AI全景报告》出炉!
  20. 【K8S运维知识汇总】第4天7: dashboard小彩蛋–heapster

热门文章

  1. android安装小组件,万能小组件安卓下载-万能小组件下载-万能小组件app下载官方...
  2. C#导入导出数据到Excel的通用类源码
  3. 爬虫小白入门实例 —— 爬取全国某天所有火车的运行时刻表
  4. Go语言中的Map和List实现有序Map
  5. java基础程序设计
  6. 随机生存森林的模型建立和结果解读
  7. WordPress自带TinyMCE编辑器增强技巧大全
  8. MOOS-ivp 实验三 MOOS简介(1)
  9. API接口——睡眠带开放能力
  10. 基于Fortran的结构力学位移法编程求解